2024年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优秀19篇)
制定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学习进度,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接着,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里程碑,以便更好地跟踪和评估进度。制定计划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和迎接挑战。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一
1、要求: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2、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双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员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4)“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三定:
1、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
2、定中心发言人;
3、定单元教学进度。
五统一:
1、统一单元教学目的;
2、统一教学重点、难点;
3、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
4、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
5、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五备:
1、备课标;
2、备教材;
3、备教学手段;
4、备教法;
5、备学法。
五点:
1、重点;
2、难点;
3、知识点;
4、能力点;
5、教育点。
两法:
1、教师的教法;
2、学生的学法。
两题:
1、课堂练习题;
2、课后作业题。
3、“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二
1.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三
1、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适量,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2、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帮困的工作。
3、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
4、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
(1)认真切实做好每一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有中心议题,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
(2)全体数学教师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每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课后要进行反思,并写出教学体会。教研组要及时整理材料,结合本学期研究情况,整理出公开课的经验、成果。
(3)创设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运用,切实全面提高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四
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3、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
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5、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6、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7、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8、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五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组合及分解的多种计算方法。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六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七
学生独立计算“练习与应用”第2题。
按照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列式计算,注意计算正确率和单位名称。
2、比较练习第25第1题。
在点子图上,不必用尺量,一格就代表一个单位长度。
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数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积。
与图2面积比一比,有什么关系?
在平行四边形中添一条线,观察是否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如图3的三角形。感受“一半”。
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标出图4中的关键数据,并列式计算。与图1面积比一比,有怎样的关系?
把图1添上一条线,分成完全相等的如图四的图形。感受“一半”。
比较梯形与长方形或者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梯形的面积是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比比三角形和梯形的关键数据和面积有怎样关系。
比较三角形与梯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相等。
(5)把得出的各种平面图形大小关系对照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梯形下底没有直接告诉,要先求出来。
3、综合练习。
学生先独立计算“练习与应用”第3题。
再进行交流。
4、提高题:把下面的任意三角形abc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份。
画出一条边上的四等分点,再与对角的顶点连接。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步进行(先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再把这两个三角形对分)。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八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单元。
(三)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
(四)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九
1、出示自主学习单:
(1)先试着估计自己教室地面的面积。
(2)再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
(3)估计多少个教室地面的总面积大约是1公顷。
观察时,应估计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再估计教室的地面面积。
测量时,指导学生分工负责,分别量出教室的长和宽,算出一个教室的面积,再估计。
2、出示自主学习单:
(1)分组活动,按照第12题的要求把20本练习本摞成一个长方体,量出前面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面积。
(2)把这摞练习本均匀地斜放,使前面变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在量出相关数据,计算面积。
(3)小组讨论:两次测量计算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练习本斜放时一定要均匀,形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两次测量前的图形变了,但长方形的长和宽变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度没变,所以面积相等。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
九月份:
2、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
十月份:
1、教育技术能力自学。
2、参加常规听评课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1、自我总结教育技术能力自学情况。
2、迎接学校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毕业班质量检测。
一月份:
1、制订所教班级复习计划。
2、组织学生学习水平测评。
3、教学工作考评总结。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一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二
1、明确给出的数学信息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11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点拨:可以先数出图中湖泊所占的方格个数。
2、自学。
导入:你准备怎样估计?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不同的估计方法。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把图中湖泊所占的方格分成几类?
如何明显地区分开来?
2.有顺序地数出整格的个数,不满整格的如何处理呢?可以阅读数学书第22。
页卡通的方法。
3.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数法。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如何区分整格和不满整格的?
2、不满整格的你是怎么数的?
3.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导学要点:
(1)把整格和半格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避免重复和遗漏。
(2)不满整格的可以全部看成半格计算;或者先数整格的个数,再把不满整格的也看成整格,数出一共有多少格。
(3)有顺序地去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全班交流。
交流两种不同的估计方法,理解估计面积在一个范围内的合理性。
点拨:这个湖泊的面积大于多少公顷而且小于多少公顷?就是指面积大于整格数而且小于所有的格子数。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三
1、制定教研组工作组计划。
2、集体备课(一)。
3、教学展示(一)。
1、集体备课(一)。
2、教学展示(一)。
3、学区数学教师“生为本、学为主”自主选课培训活动。
1、期中检测。
2.数学组先进教师经验交流。
1、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2、各任课教师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3、教研组期末工作总结。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四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
2、探究1平方千米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导学要点:。
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顷,哪个大?说说为什么?
指出: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那么1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学习材料自学、交流探究成果。
板书: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导学单:
(2)1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
小结:1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3、完成书本p17练一练。
自由读书本例9中的资料,了解平方千米的运用。
补充: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内海、领海等。我们的家乡海门的面积约有1002平方千米。
介绍足球场面积。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五
1、组内派代表提问。
2、学生之间相互解答同学的提问。
并根据交流的情况订正和完善自己的练习。
第4、5题,先算出一个图形的面积,再计算。
第7题,图1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组合图形,可以分别算出面积后相加。图2也是两个图形的组合,但要从长方形里减去三角形的面积。
第8题,注意把长度单位化成“米”再计算。算出面积后再分别转换成用“公顷”“平方千米”做单位的数。
3、创编练习。
(1)下面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甲()乙。
a、大于b、小于c、相等d、无法确定。
这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宽,长与宽的乘积是相等的,所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扩大6倍,高缩小2倍,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扩大6倍b、缩小2倍c、面积不变d、扩大3倍。
可以自己确定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算出变化前、后的面积进行比较。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六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由六章组成,第五章:交线和平行线;第六章:实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八章:二元线性方程组;第九章:不平等与不平等;第十章: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
第五章:相贯线与平行线本章包括四节:相贯线、平行线及其判断、平行线的性质与翻译。前三节主要讨论两条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第四节是翻译交换。本章重点介绍垂直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断和性质,是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推理的难点。
第六章本章主要研究平方根、立方根和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这一章是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们想从有理数进入无理数领域,理解会从有理数拓展到实数,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对数的理解,拓展数学视野和界限。
第七章:平面笛卡尔坐标系本章包括两个课程:平面笛卡尔坐标系和坐标法的简单应用。主要内容是平面笛卡尔坐标系的相关概念,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坐标为整数),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用坐标表示平移。
第八章:二元线性方程组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二元线性方程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二元线性方程组及其相关概念,消元思想和代换方法,加减求解二元线性方程组,三元线性方程组,以及求解三元线性方程组的实例。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是关键,也是难点。实际问题总是贯穿整个过程。解方程时,“多变少,由繁到简,一个一个分解”的基本策略是产生具体解的重要依据,代换法和加减法是贯彻消元思想的具体措施。先了解基本思路,然后在基本思路的指导下寻求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是本章内容安排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维线性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维线性不等式(组)的解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以及利用一维线性不等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利用不等式(群)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是重点;一元线性不等式(群)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是基础知识;掌握一维线性不等式的解法和解集的几何表示是一项基本技能。本章重视数学与实践的关系,关注列不等式(集)所包含的建模思想和解不等式(集)所包含的约简思想。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本章是统计学的第一章,包括:1。通过综合调查和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主)收集整理数据;2。使用统计图表(重点是直方图)描述数据;3。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展示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本章通过一些案例展开相关内容。
这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六章(第二部分),力求在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概括、类比和自学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智力有差异;三、学习方法不科学。我认为教学的力量在于引导、转化和启蒙。为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七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6、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我一定努力把这项工作制定的措施落到实处,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一定要把此项工作做好,争取做出好的成绩。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八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学科下学期工作计划篇十九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