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阳节的古诗10首(精选18篇)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它呢?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下面是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一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二
秋天的天空不明朗,看菊花知道重阳节要到了。穿上粗糙的衣服,喝着未经过滤的酒,每一阵秋风,一个秋天,带来秋天的凉爽。
黄昏的庭院,悲伤的感觉,醒来的宿醉让悲伤更加强烈。当晚,明月空床。听着遥远的易道声,悠长而尖锐的蟋蟀声,以及长调漏声,感觉时间过得太慢了。
[2]。
谢恩·冉冉·秋光不能留下。
第五代:李玉。
冉冉不能停留,到处都是红叶。又到重阳节了,台阁落地处,山茱萸香坠。
菊花气息,飘在庭院里,夜里烟笼细雨。永欣彦咽下了冰冷的声音,她的悲伤和憎恨与她的年龄相似。
[3]。
荣一次上山度假,到露台上一见魔术师,便把一首诗送给副知府刘。
唐朝:崔恕。
汉文帝给我们留下了这个平台,我爬上来看黎明的到来。
三晋地区的云峰向北延伸,两陵地区的雨向西吹。
除了我谁知道门口的守卫,或者河岸的魔术师在哪里。
又想找彭泽仔,那个和我一样喜欢菊花和酒杯的人?。
醉花,薄雾,浓云,悲伤和永恒的日子。
薄雾弥漫云浓,日子过得愁苦,卡普尔在香炉的鸟中。重阳节,躺在被窝里,半夜,身上的寒气刚刚被浸透。
东篱饮酒至黄昏后,淡淡的黄菊香溢满双袖。路迷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
第九天下午上班。
唐朝:戚迹。
秋末,青苔嫩如蓝,有什么消息?
从九月九号开始到结束一共三十三个。
云半清梦半明,河池边菊花微暖。
不管我的老朋友今天在不在,胡岩乘风向南飞。
[3]。
9号还好,林微亭爬上去的时候,应该是做成了一个枝字。
唐朝:魏安世。
要重开秋祭,就得动陈毅。
金风飘菊,玉露倾山茱萸枝。
看八宝,有七个天文obsidians。
深度应对指日可待,高了就忘了危险。
重阳节。
宋朝:陆游。
根据蒋丹的叶子和一场森林霜冻,黄色的花更令人心碎。
这时,商略不得不喝酒,并在腰宫过了一个重阳节。
[2]。
酒田舍。
唐朝:钱起。
如今,陶家叶欣欣向荣,东丽黄菊英秋田。
浮云飞鸟终飞,新月前才抵青山。
[3]。
唐朝:郑谷。
插三两枝黄花,醉了皱眉。
半月形醒来后,比未醉时更觉惆怅。
九地无菊的感受。
宋朝:陆游。
重阳没见过一朵菊花,花开的时候很担心。
欢乐亭香火缭绕,让人望北想起凉州。
[2]。
9月9日参观家明楼。
唐荣宇。
严恒门独闲秋景,洛阳才子游柴关。不要喝得太浑,一定要醉,即使穷也要醉。
人愿携手久,久客思深。但是嘲笑孟佳吹掉了他的帽子,当他爬上来的时候为什么去龙山?
[3]。
玄武山九日游。
唐朝:邵大真。
9月9日,距离空,秋风生秋。
寒雁一南,游人见几菊。
少年之旅(重阳)。
宋朝:苏轼。
翠微在陪客人上锅。江影雁先飞。这个世界很难微笑。年轻。菊花一定要插满脑袋。
[2]。
侍郎许与在新亭重阳宴集。
唐朝:独孤姬。
山峰是绿色的,溪流清澈而浅。
傅东山有趣,情值江南秋。
白天地露,黄华门亭幽。
山惜美景,愿为香瓶而留。
五马照池,众弦催酬。
孟佳戴上帽子迎着风,欣赏着李颖的'小船。
古往今来傲视群雄,当歌留四忧。
让永和人独自游山玩水。
[3]。
九月九日刘东厅集合。
唐朝:李奇。
习俗至今九天,这种感觉刻骨铭心。
菊花酿恶酒,汤饼香于山茱萸。
云给衣留,风吹闲凉。
主人很高兴,而林箐却在白天昏了过去。
清末断砧,物归鸟。
待得久了是惆怅,日醉秋云照。
《捉蝗虫》之后,有两首诗是关于怀孕的孩子和他们的弟弟,第二首。
宋朝:苏轼。
霜降渐成重阳节,溪边野菊花芬芳,熠熠生辉。
久而久之,废山尽,上能村醉舞淋波。
独眠林下是好梦,回首人间苦难长。
杀了马,毁了车,儿子问往哪里装。
[2]。
唐朝:刘简。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深秋。
千山万水总隔,两行村泪血流。
在黄茂广阔的连边县,红叶是渔船。
十几岁时,科纳斯羞于穿雪花膏。
以酒带花到山,环顾秋空八极之阔。
蜀国江山不能存,刘氏豚犬难取。
张的旧墙长满青苔,的荒庙冷着古木。
我更失望夕阳一个人,锦江东似兴风作浪。
[3]。
唐朝:朱清玉。
一岁重阳到,游异乡。
想起老朋友,满脑子都是贫穷和匮乏。
草在云中飞,雁在天边飞。
所以,今天山坡上的菊花是黄色的。
九和韩伟宫。
宋朝:苏洵。
20岁晚,我最无能的时候上门了,小肖华做了个金蝴蝶结。
不忍丞相延于东亭,闲与儒旧乐台。
长假过后,我觉得身强力壮,醉了。
当黄昏降临,我在雨中冷得睡不着,我已经开始我的新诗一百遍了。
[2]。
在雨中九天。
唐朝:徐铉。
山茱萸的房子又重又多雨,难得秋天去乡下。我在舞台上看了一会儿,我的心回到了我的梦想。
荃湾路远愁霜,兄弟乡远羡雁飞。只有多情的菊花,一杯满彩的自我放纵。
[3]。
九天谈话。
唐朝:令狐楚。
九是重阳,天青野菊花黄。
这几天大部分都在外地。
晚霞千片,秋雁。
不能从高处往下看,怕弄断老人的肠子。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三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宋代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明代赵时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四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
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
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五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六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七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八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清代: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九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唐·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唐·赵嘏。
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
谁是风流落帽人。
《》。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
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
三年楚客已沾裳。
励志古诗词名句。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2、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3、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5、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7、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9、偈颂八十五首。
年代:宋作者:释妙伦。
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一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应该是所有写重阳节的诗词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首了,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才17岁,当时的他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的解析可参考下面的第三首《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两首正好可以参读。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公元699年,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的《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同一年,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是年秋,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王、卢的这两首《九日》诗,虽然构思相似,但王勃表达的是他对南方生活的厌倦,而卢照邻表达的是人不可北归的'乡思。
(北宋·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异乡风景却依然。可恨相逢能几日,
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
这是苏轼在九月九日与杨绘(字元素,苏轼好友)分别时写下的送别词,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写离愁别绪。可恨彼此相聚能有几多时光,这一次分别之后,不知到哪一年才能重逢。字里行间充分表露了对相逢短暂、后会难期的怅恨。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公元845年,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他们俩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所以在九九重阳这天同登齐山,感慨万千之下作了这首诗。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由诗题可知,这是李白在重阳节后一天龙山(在今安徽当涂县)登高时所作的。而其实在前一天,也就是九日重阳节当天,他已经登过一次龙山了,因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所以他才感叹菊花连续两天遭到采摘。这其实是李白联想到自己两入长安都遭到政治上重创,有感而发的。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公元1682年八月,28岁的纳兰性德与郎谈出使梭龙),使至塞外,正值九九重阳,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于是写了这首词以寄乡情。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是白居易晚年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的,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仍有少年的情趣。白居易能随时留心观察生活,他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丛白色的,然后由花联想到酒席上相似的情形,将自己喻为白菊,比喻自然贴切,颇有情趣。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前,是李清照前期的一首怀人之作,公元1101年,18岁的词人嫁给了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的重阳,所谓逢节倍思亲,她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近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二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四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宋代: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唐代: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唐代: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代:李白。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魏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魏晋: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宋代: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五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唐·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
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
三年楚客已沾裳。
励志古诗词名句。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六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2《不第后赋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3、《咏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过故人庄》。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5、《菊花》。
行至菊花潭,
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
鸡犬空在家。
6、《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7、《重阳席上赋白菊》。
为忆长安烂熳开,
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
曾向龙山泛酒来。
8、《庭前菊》。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9、《村行》。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10、《菊花》。
进又无能追又难,
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
归去秋风耐岁寒。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七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宋代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元代张可久。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明代赵时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的古诗10首篇十八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