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篇一
一、中药行业基本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中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收入、资产、企业数和从业人数均大幅增长,行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趋势。
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为了保障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今后还将密集出台一批中药产业政策,包括常用中药材国家收储,以及中药材流通方式的转变和中药材溯源制度等。“十二五”期间,中药产业在主管部门、企业主体和金融资本的共同投入下,将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布局。中药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药行业是中国国内赢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迅速,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四成以上。目前中国中药企业已有近1500家,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且中国中药产业仍在不断壮大。此外,中国已有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现在的40多种。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中药在国内拥有庞大、固定的消费群体,我国中药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在一些地区,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受中药板块高利润、高增长等利好因素的吸引,社会上大量资本流入中药行业,使中药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很大变化。
由于迎合了近年来国际上绿色消费的热潮,中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超过其他行业。近年来,以同仁堂、太极集团、华润三九、九芝堂等大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中药龙头企业发展迅猛,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国外医药巨头也跃跃欲试,当前世界医药20强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中草药研究中心。中药因为药食同源的基础和临床功效,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随着回归自然思潮影响,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中药除了治疗药品,还可以开发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将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预计到2015年,包括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保健品、中药食品以及中药加工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大中药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二、中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国内医药企业变危机为动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渐复苏,医药产品出口形势开始好转,医药工业产销、效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国内医药市场的增长为促进医药行业整体形势的好转,奠定了坚实有利基础,为2010年医药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010年随着国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内医药市场发展前景持续看好,在外部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地积极推动下,我国医药工业产销、效益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预计工业总产值保持20%左右增长水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水平在15%左右,效益增速在18%-20%左右。2010年的医药产品进口有望扩大。医改新政的深化将继续带动内需的增长,大量关键医疗设备与技术以及质优价廉的西成药、生化药等的进口量势必上升。国内企业要借助这一势头,扩大医药产品进口,用于产品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自主研发水平,为产品结构升级准备条件。
未来几年内,我国医药市场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2013年对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21%。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医药产业的“黄金十年”,医药产业将主要出现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的趋势,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专业化、细分化趋势也将愈发明显,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及创新度高的企业将逐渐成为主流。届时,中药及生物制药领域企业将最易受资本青
睐,这一方面是由于“新医药”是未来发展趋势所在,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利好将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助推一臂之力。十年后,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水准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创制为主的行业格局有望初步形成。
三、中药细分行业及应用领域情况分析
1、细分行业总体情况:
(1)中成药产业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随着中成药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新剂型中成药日渐增多,丰富了中成药市场品牌,也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为中成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将大批中成药列入其中,有力拉动了我国中成药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随着国民消费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各类中成药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经过中成药企业的多年运作,海外市场对中国中成药的认知度也在逐步提高,中国中成药已经开始在欧美市场申请注册,未来我国中成药产品出口形势乐观。
(2)民族药产业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较快,随着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一批颇具规模的民族医药代表企业发展壮大,民族医药企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也逐渐加快。“十二五”中医药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结合对藏药、维药和蒙药等各民族药的系统整理,重点开展具有民族医药理论特点、资源特色和治疗优势的民族药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促进民族药产业的发展。民族医药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提高我国医药生产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药饮片产业
自2008年中药饮片行业全面实施gmp以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各级政府对中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中药饮片首次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10年版药典收入的中药饮片和中药材品种大幅度增加,2011年3月1日起新版gmp正式实施。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对规范国内中药饮片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国内中药饮片企业做大做强和饮片产业加速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医药行业内需型市场、刚性需求的特性促使中药饮片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刺激中药饮片行业快速发展,再加上中药饮片gmp认证的强制推行、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试点使这个行业日趋规范,集中度得到大幅提高,行业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中药饮片行业目前虽然规模较小,但增长空间巨大。
2、应用领域总体情况
(1)中药治疗癌症
(2)中药治疗心血管病
(3)中药治疗肝炎
(4)中药对其它疾病的治疗(颈椎病等)
四、中药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我国政府十分关注中医药学的现代发展,并在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2000 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中医药行业的发展。2010 年,我国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2.43 亿元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且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成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2)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
我国现有的中药材资源种类已达12,807 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 种,药用动物1,581 种,药用矿物80 种。仅对320 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 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700 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 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 余种。目前有全国性中药材专业市场17 个,常用药材、地产药材均能通过专业药材市场实现全国流通,构建了比较完善畅通的中药材流通体制。品种繁多、贮量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完善发达的中药材流通市场,为中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社会需求大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方面拥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有效的方法,蕴藏着科学内涵和实用价值。我国总人口仍将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医药产业的发展。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导致亚健康人群在不断扩大,亚健康已成为人类新的健康问题。
(4)人类对待健康和疾病的观念逐渐成熟
近年来,全世界防治疾病的观念有所转变,各国开始更多地关注天然药物,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制药厂商和方方面面消费者都将目光投向天然药物。世界草药市场的成交额已达600 多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世界制药巨头,如辉瑞、诺华等都对中医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5)中医中药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观念发生转变,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保障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的需求正日益增长。中医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文化认同使中医“治未病”思想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各种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养生保健方法深受人们的欢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理念的调整,其实质就是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
(6)新医改政策的积极影响
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 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新医改政策实施后,将逐步扩大和提高国家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和比例。根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未来将加快中医药立法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中成药生产厂商将是医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医药体制改革将促进中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发行人销售规模的扩大和长期健康发展。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中医药尚缺乏世界范围内的合法地位
目前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只有日本、韩国、泰国、南非和澳大利亚等为数不多的国家,大多数国家对中医药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在许多国家中医药无法进入医疗保险,没有合法的地位,大多数国家也不允许中药作为药品进入主流医疗市场,但可以保健食品、营养补充剂、食品补充剂的身份进行销售。
(2)中药基础性研究滞后
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下,尚缺乏充分的临床药理依据来
阐明中药的药性理论、物质基础、作用原理、配伍规律等,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中药学的基础性研究,加强中药的科技含量,保证中药疗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中药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立的中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完善,难以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由于中药原料药的质量控制不能保证,因此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较差,主成份含量差异较大,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问题不能很好解决。
(4)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中医药知识产权绝大部分尚未进入保护状态。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医药知识和中药资源,而这些知识和资源却往往被一些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无偿利用。
五、中药行业重点企业简介
1、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老字号云南白药总销售收入逾32亿元,经营涉及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饮料等领域,是云南省实力最强、品牌最优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共十种剂型七十余个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
2、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同仁堂在集团是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截至2011年,集团销售收入163亿元,实现利润13.16亿元,出口创汇3392万美元,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4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东阿阿胶是国内最大的阿胶及系列产品生产企业,隶属央企华润集团。主要生产经营中成药、保健品、生物药等产业门类的产品百余种,2011年销售收入27.58亿元,净利润8.56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欧美市场。
4、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九芝堂是国家重点中药企业,国内a股上市公司,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补血、补益、糖尿病、肝炎等系列中药以及调节人体免疫力的生物制剂斯奇康的生产与销售。主打产品驴胶补血颗粒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位于全国天然补血类产品销售前三名;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的浓缩丸系列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位于全国同种产品销售前三名;斯奇康注射液销售收入1亿元。
5、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药业是国内最大的中成药制造商,在中成药制造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拥有众多的老字号品牌和丰富的产品资源。目前生产23种剂型共计400多个品种,包括40种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其中20种产品属广州药业独家生产品种。本公司属下九家生产企业已全部通过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并全面实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sapr3/erp系统管理。
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篇二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行业分析
2008-11-04 浏览:
1116发表评论
打印本页分享 |
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字体 一种资源。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peter druck
正如peter druck所言,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领导力评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掘、评价和发展领导人才的常用方式,例如某计算机硬件行业的hr提到他所在企业构建了“领导力的评估与发展”中心,每年都会使用专门的测评工具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察,并分别针对个人和组织进行诊断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提升,这使得他们的人才发展策略能够充分支持公司战略上对合格管理人员的需求。
尽管如此,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在为企业进行管理人员评估时发现,国内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仍待提高,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帮助企业了解国内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为领导力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北森测评公司发起和组织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调查,本项调查采用北森自主研发的“锐途管理技能测验”,该测验以管理的四项职能为基本框架,考察管理者的十五项管理能力:计划管理技能(战略制定、目标设置、规划安排、时间管理;组织管理技能(任务分配、授权协调、团队管理);领导管理技能(决策判断、激励推动、培养下属、沟通协调、人际关系);控制管理技能(监查反馈、应变调控、绩效管理)。参与本项调查的管理人员共有1284名,年龄分布均匀,学历以大专、本科为主,男女性别比例接近3:1。
(一)总体管理技能行业分析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了解管理现状,得到有效提升,该项调查按照行业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参照下述行业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如图所示为10个行业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管理技能上的比较,全国平均水平为5.5分。
总体而言,行业之间在管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个管理职能层面上。从图中可以看到,四项技能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即某项技能表现较高,其它三项技能表现也较高。比较各个行业的情况可以发现,计算机硬件,制药、生物工程,房地产开发和机械、设备、重工四个行业各方面的管理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计算机硬件行业在四项技能上领先于其他行业,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另外六个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而言,管理水平最低的是汽车及零配件行业。
(二)15项管理能力行业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各行业之间管理水平的差异具体来自于哪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四项职能中所包含的15项管理能力,发现处于领先管理水平的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四个行业具有某些共性,首先其各项管理能力发展较为均衡,无突出劣势,其次可以发现它们在战略制定、任务分配、授权协调、团队管理、激励推动、监查反馈上具有较高水平;
2、同时这四个行业又具有自身特点,其中计算机硬件行业在多项管理能力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表现在目标设置能力、规划安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授权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培养下属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调控能力、绩效管理能力;制药、生物工程行业和机械、设备、重工行业在几项能力上表现优秀,分别是目标设置能力、任务分配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绩效管理能力和培养下属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应变调控能力;而房地产行业其各项能力均处于中上水平,但相比于其他三个行业无突出表现,属于均衡型。
对于管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通过分析发现,它们均无突出优势。根据它们的具体表现可以将这些行业中分为两类:
1、象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行业,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行业以及多元化集团三个行业在各项能力上均表现一般,围绕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浮动,它们的总体管理水平也处于中间水平;
2、另外三个行业的总体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可以发现它们在目标设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上均表现出相对突出的劣势,同时又具有自身特殊的劣势,其中贸易进出口行业表现在授权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汽车及零配件行业表现在规划安排、时间管理、授权协调、培养下属上,而银行业则表现在团队管理、激励推动、培养下属、绩效管理上。
值得一提的是决策判断能力,与其他管理能力不同,各行业在该项能力上没有表现出较大差异。
(三)启示
通过上述报告分析可以发现行业在各项管理能力上具有差异性,这体现了行业的特殊性,表明某些行业会在更多场合中使用其中一部分技能,使得这些技能得到较充分发展,表现出优秀水平。
当然,提供给我们更多启示的是我们从中发现的许多共性,例如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行业在各方面均表现优良,无突出劣势,通过访谈我们发现这些企业普遍重视领导力的评估和发展,他们拥有专门针对管理人员的测评工具,会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评价和培养,注重整个管理层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篇三
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分析
作者:高利*时间:2000-11-10 05:32:
31*有消息说,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和其他液体饮料等)已被列入即将扩大的消费税征收范围之中,虽然税率只有3%,但由于目前饮料行业已经出现江河日下的局面,这一新的税种的开征,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使产品价格上升。因而,消息一传出,就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对以饮料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以及兼营饮料或正准备进入这一生产领域的上市公司来说,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行业竞争激烈业绩严重分化
我国饮料行业从80年代起步,90年代初达到高峰,由于行业门槛低,造成了生产企业的大量涌现和产品的重复生产,恶性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全行业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分化与调整的过程,初步形成了碳酸饮料、饮用水和果汁饮料三大产品市场。目前国内饮料生产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全国年产1万吨以上的饮料企业仅大约60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有效使用的武器基本上只有价格。在一轮接一轮的“水战中”,整个行业产品出厂价格逐年降低,但生产成本却逐年上升,大多数企业的竞争能力逐步减弱,1999年全国饮料行业亏损面为35.77%。上市公司中,以饮料为主业的包括深深宝、深益力、承德露露、st恒泰等。兼营饮料的包括上海梅林、琼海德、琼金盘、爱使股份等,而秦丰农业正准备大规模投入饮料生产。从规模上看,生产能力最大的是承德露露,1997年公司上市之初的杏仁露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利用幕股资金,公司新增4万吨杏仁露技改项目已在99年完成,目前的生产能力增加到18万吨,在全国主要城市居民消费果汁饮料中,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目前正规划再扩充10万吨生产规模。深益力为饮用水的专业生产企业,99年公司的“益力”矿泉水生产规模在11万吨左右,曾经是国内最大的饮用水生产企业。深深宝以生产果汁饮料为主,同时持股40%深圳百事可乐饮料公司股权,该公司以生产碳酸饮料为主。公司的果汁饮料生产能力为9万吨左右。恒泰芒果上市前具有2.8万吨的保鲜生产线,1997年上市计划新增饮料生产能力4万吨。目前已形成无菌包装的原浆生产线3万吨/年,浓缩饮料生产能力1.5万吨/年。但由于市场和经营方面的原因,公司目前的果汁生产已陷入半瘫痪状态。
从业绩上看,几家以饮料为主业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从97年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深深宝和深益力作为老牌上市公司,上市之初其主营产品作为地方名牌而使主业突出和保持良好的业绩,但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主业明显走向下坡。深深宝目前的利润主要来自深圳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和其它方面的投资收益,自营的饮料生产基本出于亏损状况。而深益力现有资产已经被一致集团100%权益等资产整体置换。97年6月才上市的st恒泰,从一上市就进入垃圾股行列,99年不仅加入了亏损公司行列,并由于已被法院判决涉及的负有赔偿责任的累计金额已达2.1亿元,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而被特别处理。能够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只有承德露露,该公司上市后在股本扩张1倍的情况下,99年取得了0.44元的每股收益,成为市场上典型的绩优股。从盈利能力看,整体上也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最明显的是承德露露,其毛利率从97年的28.59%,到今年上半年下降至20.05%。显然是由于公司“向客户让利”和“产销量增加”等促销手段,无形中降低了产品的销售价格,这是在生产能力快速扩张,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深深宝和深益力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公司主业收入的大幅下降。其中深深宝99年的主业收入只相当于95年2.6亿元的25%,深益力目前的主业收入也从95年最高峰的1.6亿元降至99年的9000万元。由此可见,目前的饮料企业,要
么以牺牲毛利率换取市场,要么以缩小市场范围换取一定的盈利水平。
如果对这些企业开征消费税,在市场没有明显起色的环境下,3%的税赋只有企业内部消化,无疑将加大成本,业绩滑坡及分化现象将更加突出。
取胜的关键是生产规模
从上述几家以饮料为主业的公司经营状况看,明显出现了分化现象。一方面是以深深宝、深益力为代表的老牌上市公司,在90年代中期以前,凭借抢先占领的市场、较大的投入以及特区各项优惠等优势,取得过良好的业绩。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趋势的变化,这些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弱、规模相对小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同时,90年代后期饮用水市场的崛起,吸引了一批上市公司介入饮料生产领域,但同样暴露出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的问题。琼金盘1999年在主要全资附属企业及控股子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的是海口金盘饮料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金盘“牌矿泉水,1999完成销量24,78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78万元,但利润总额仅有150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依然亏损,依靠饮料生产扭转主业不利的局面难以实现。琼海德原本是一家以化纤生产为主的企业,1996年4月年产2万吨伊莎贝尔矿泉水项目投产,1996年10月投入3000万元,再次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扩建年产4万吨规模,于1997年3月竣工投产。1999年生产矿泉水7358.00吨,销售收入1169.30万元,占主业收入的比重只有3%不到,也没有扭转今年上半年亏损的局面。爱使股份1998年底由天津大港油田集团入主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的范围及其经营状况重点转为抓好“滨海”牌润滑油和“延中“牌饮用水两个主导产品的生产经营。1999年“延中”牌5加仑、1加仑桶装水及小瓶水在上海地区销量均名列前茅,但从今年上半年只完成销售收入736.13万元和实现销售利润274.89万元看,还没有形成规模。而刚刚上市的秦丰农业的幕股资金投向之一就是猕猴桃果汁饮品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810万元,建成后预计年产猕猴桃果汁1.35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968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978万元。显然,这些企业由于生产能力小,销售网络不全,加上食糖、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缺乏竞争能力,一旦开征消费税,将进一步加大其经营难度。
从长远看,我国饮料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1999年我国人均饮料消费不足10公斤/年,与欧洲国家年人均200公斤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未来的饮料生产在产量上仍会呈现增长趋势。但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更强,优势将明显向大型企业倾斜。为此,以承德露露为典型的大型企业,将利用证券市场融资优势,加紧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抢占市场,从而确立较强的竞争能力。而上海梅林正在实施利用募股资金9432万元投入“正广和”饮用水项目。在此之前,中上海100多家做桶装饮用水的厂家中,“正广和”已经以57%的市场占有率傲视群雄。而上海梅林控股“正广和”饮用水的70%,筹资近亿元投入“正广和”饮用水,上海梅林做大“水”买卖的意图明显。因而,开征饮料消费税,对规模大的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凭借品牌、资金、销售网络及采购成本低的优势同中小企业竞争,从而提高饮料行业的集中度,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篇四
葡萄酒对大家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代名词了,06年中国葡萄酒厂商“风云四起”,各大葡萄酒品牌“尽展雄姿”,同时展会为洋葡萄酒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但谁会雄霸天下独占熬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会面临着一场战争。
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
1.传统的消费习惯制约了葡萄酒消费在中国的普及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葡萄酒本身来说,葡萄酒是代表着富贵,有品位,高消费的富贵家族的独享物。一般的人认为她的这个特点,是一个高的门槛,再加上中国自己的文化消费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限制,制约着葡萄酒的发展。而洋葡萄酒来了,给中国葡萄酒带来威胁和商计。很多的专卖点都兴兴出台,更令人兴谓的是以代理商、专卖店、葡萄酒厂家的俱乐部同时也兴起,引导消费者消费理念,如:葡萄酒文化知识、怎样购买等等。而现在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消费者都洋葡萄酒的青睐是超过了国产的葡萄酒,成为了一种崇洋媚外的趋势。在汽车行业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半年前,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曾经以韩国美女金喜善拒坐奔驰车为例炮轰中国娱乐界不买国产车的现象,但这种炮轰于事无补,国产车依然还是低档的代名词。而在最近出笼的一则政府绿色采购清单中,国产车也因为没有申请环境标志而被拒之门外。这将给酒店和超市两种销售渠道带来重大的影响。
2.生产厂家的规范性
一些国内葡萄酒企业瓶标不规范,缺少生产注册号码、葡萄汁含量和葡萄酒成分表;一些知名品牌附近的小生产企业生产低质伪劣葡萄酒;一些葡萄酒生产企业生产技术老化,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专业管理方法,从而导致期葡萄酒产品不合格;一些葡萄酒生产企业在生产时降低了葡萄汁的含量。
3.葡萄酒的高价格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相比较,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没有能力长期消费葡萄酒,而且对葡萄酒文化缺乏了解,所以很难成为长期稳定的葡萄酒忠实消费群体。
4.目前中国缺乏高质量酿酒葡萄的生产基地以及对葡萄基地的投资,这样酒阻碍了中国葡萄酒业的快速发展。
5.世界葡萄酒市场总体情况为供大于求,所以外国葡萄酒深感企业很重视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入世和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进口葡萄酒会更有竞争力,这样就能影响中国国内葡萄酒品牌。
6.投入的成本高
现在,葡萄酒产品要进入超市销售,超市会向葡萄酒供应商收取很多名目的费用(统称进店费用),做为提供销售场所的报酬。若有几家供应商争夺一个超市的酒水供应权的话,进店费用将被抬高,进一步压缩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经销商要想获取利润,只有加高葡萄酒价格和供应低质量标高价的葡萄酒两种方式。同时葡萄酒商城也在兴起,在网上就可以直接从庄园里买到好的葡萄酒。
7.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专卖店则不一样,专卖店里的葡萄酒都是店家自己直接从国内外酒庄采购,省去了中间商的环节,更没有什么进店费用。另,从经营压力上说,专卖店只有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专业的葡萄酒知识服务(就象药店里的药剂师一样)才能使专卖店吸大批量的消费者,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所以专卖店的出现,将打破供应商和超市之间的利益捆绑,从而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打破供应商和酒店之间的利益捆绑
相对于超市,酒店里的酒类供应权竞争更激烈,消费垄断也更霸道。酒店是酒类消费的直接场所,所以一些酒水供应商不惜花上上百万元的资金进行买店,只供应自己控牢的几家酒公司生产的酒,以提高自己的利润空间。消费者在被买断的酒店消费,要想喝其他的酒,酒店的回答则是:“对不起,没有!另者:本酒店规定不允许自带酒水,否则收取开瓶费用”等,最后消费者只能接受酒店提供的高价、自己不想喝的酒。前些年,国内一些大的葡萄酒公司就是靠这样垄断销售方式来逐步成就品牌的。近段时间国家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公布,酒店不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和收取开瓶费用等行为是违法行为,这样的好消息可以鼓励更多的消费者去专卖店买自己如意酒,带到酒店饮用。这样专卖店的产品花样丰富、价格便宜、服务专业的特点将被表现出来了。所以专卖店的存在给酒店和供应商之间的捆绑利益带来严重影响。
洋葡萄酒酒进占中国市场将更容易
过去洋葡萄酒进入国内市场总是不适应国内“游戏规则”,现在不一样了。国外的葡萄酒质量一般较国内的好,价格也随着关税的降低在逐渐降低,再加上销售渠道的扩展和消费者逐渐增加葡萄酒知识,国外的产品将被消费者接受,所以现在洋葡萄酒进入国内市场要比过去容易。
1.国际葡萄酒市场的低迷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成为葡萄酒竞争的主战场,中国无疑将成为这以市场的热门,这为国外葡萄酒提供了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2.中国政府鼓励人民消费更多的葡萄酒和果酒,降低浪费粮食的白酒的消费。
3.媒体对于饮用葡萄酒有益健康的报道也对葡萄酒的消费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进口葡萄酒可以瞄准中国高档酒市场做一些文章。
5.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也为葡萄酒消费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刺激因素。
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开始消费进口葡萄酒。
7.有了更多的消费人群,进口葡萄酒市场会更加成熟。
8.中国的入世会给各个包括新、旧世界在内的葡萄酒生产国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机会,所以竞争也将会更激烈。
9.要想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以下三个因素起主要作用:酿酒葡萄来源、技术和人才优势和资本投入。在葡萄酒的生产上,中国及缺乏技术和人才,又缺乏资本,这正是葡萄牙企业的优势所在。
同时现在洋葡萄酒在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国外葡萄酒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需要到中国来参加展览会并且调查销售网点,倾听当地分销商的意见和建议,向竞争对手学习,制定基于市场细分的适宜战略。
2.参加中国的各种专业展览会,在那里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葡萄酒分销商、最终消费者、进口贸易公司和有潜力的代理商。
3.在中国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做好对分销商和消费者引导培育全力支持的准备。
4.国外葡萄酒企业有必要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在战略促销上使得其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更上一层楼,并在中国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5.与当地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合作,培育自己的优良酿酒葡萄,为在中国长期生产葡萄酒做好准备。
6.总而言之,良好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全身心的投入、耐心和对分销商和消费者的培育,这样才有可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因此在上海、杭州、广州等建立很多葡萄酒的专卖店,基本上都是以洋葡萄酒为主的。他们如何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取决了洋葡萄酒在中国品牌的建立。
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篇五
2009年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
核心提示:随着gmp等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较以往已有大幅度提高,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已有显著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
2003年,我国发布《中药饮片、医用气体gmp补充规定》,对19个省(市)的46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了认证检查,2004年,我国发布《关于推进中药饮片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
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中药行业gmp认证,同时鼓励中药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随着gmp等规范分别在医药产业内推广实施,医药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行业秩序明显好转,经过近几年的重组,我国中药企业数目已经大大减少,行业内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
gmp认证下我国中药的现状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发展,中药行业已慢慢开始形成新的格局,明显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不断增高的趋势。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利用品牌、资金、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优势,抓紧兼并、重组和改造其他企业,使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09年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药贸易影响进一步加剧的一年,由于我国中药产品得不到国外的批准与认证,中药产品在国外很多都只是用于膳食补充剂、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另外,我国自身实现gmp认证的药品也不是很多,这都影响到中药的国际消费量,可能会使中药贸易进入“严冬期”。
紧跟制药企业的gmp认证改造或项目投资热潮之后,随之而来的中药饮片加工厂gmp认证改造或再建投资又风起云动,这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由于中药饮片加工生产gmp认证投资数额与制药生产企业相比不是很大,从而引来不少业内外投资者的广泛重视。
gmp认证阻碍中药饮片行业发展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中药饮片的质量保障政策环境正在发展之中,每家企业要通过gmp认证这道“硬门槛”,大约需要一千万元的整改投入,这在一定层面上使那些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保留下来,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期望仅仅依靠gmp认证就获得中药饮片质量的全面提升是不现实的,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的良性竞争来逐步实现。
首先,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缺乏国家级标准。gmp对于生产条件保障、规范生产有了明确的规定,这还只能算是规范饮片质量的第一步。在20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入了大约500多种中药材的条目,这也是对于中药饮片原料质量的主要判断依据,中药饮片的国家级全面质量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中药饮片炮制工序的规范化和保密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将炮制技术列入保密技术范畴,之后政府的多项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出口毒性中药和大宗中药的炮制工艺与产地加工技术,同时禁止外资涉足中药饮片传统炮制工艺领域,禁止技术外传也让中药饮片炮制工序的规范化和保密性之间存在的矛盾长期存在。
国家gmp认证推动中药饮片行业健康发展
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医药产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要解决上面的问题,gmp改造至为重要。这将对我国目前的中药饮片生产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淘汰一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一批“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这些企业的退出将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中药饮片行业内将会出现一个重新洗牌的局面,优质的龙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迅速占领退出企业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资本投资等多种形式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下定决心狠抓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也全面展开。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京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并要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的部署,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国家的严厉举措使得大部分小中药饮片企业放弃了企图蒙混过关,或者期许国家延长认证时间的梦想,纷纷退出这个行业,为优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在行业整合和变化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享受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带来的收益,除了上述的市场空间的增加外,中药饮片的质量和标准也在逐步制定和规范,这有助于一些优秀企业的国外市场开拓。
中药饮片产业gmp发展趋势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gmp等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较以往已有大幅度提高,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已有显著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
另外,规范化发展将渗透至中药产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中药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生产。这是中药产业的基础,为整个产业提供原料和物质基础。中药饮片炮制的规范化和质量标准规范化,中成药工业生产的规范化。中药商业的规范化等等。
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新医改和《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双重影响下,未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应主动出击,创造更多得机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的方式纳入到集团化整体战略运作体系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