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自然辩证法论文篇一
;自然辩证法
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杨莉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姓名:汪勇
学号:112080503054
日期:2011年11月28日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再认识
汪勇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1级1班)
摘要: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的统一。只
有弄清科学与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克服片面强调技术而忽视科学或者片面强调科学而
忽视技术这两种错误倾向,使二者和谐发展。
关键字:科学;技术;联系;区别;和谐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国人与国外相关学术团体、单位等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和进行,人们对科学与技术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学者专家觉得把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的认识和提法不妥当,甚至感到困惑难解。有鉴于此,为着更好地认识、研究科学与技术,深化两者的关系,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再认识。目前,在科技哲学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中,人们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二:其一为科学技术两体论,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两种独立的社会存在形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种观点可见于许多科学哲学教科书中,科学技术两体论的认识基础在于把科学与技术当作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两个对象体系,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它以对自然界的理解为目的,而技术则表征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以变革周围事物的运动方式为目的;其二为科学技术一体论,这种观点认为自从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学理论开始,出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过程:一方面科学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技术发展又必须以科学为基础[1]。科学技术一体化观点在目前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以致科学技术已经整体作为一个名词被人们广泛使用。不管科学技术的一体论,还是科学技术两体论,都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理解为简单的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的特点是抽象地对科学与技术及其关系进行了人为的定义,并且在理解人类思想史时过于简单化。目前,人们普遍地认为,古代科学技术是分离的,甚至在18世纪60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机时代的推动力不是科学,而是继承着自古以来的以能工巧匠的生产实践为基础的技术革新。19世纪开始了科学对工艺技术的指导。同蒸汽机形成鲜明对照的内燃机,是在热功转换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试验成功的。法拉第的电磁学发现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为电力技术打下了基础。经过近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结合与发展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似乎使科学与技术已经难解难分。科学是技术中的科学,技术是科学指导下的技术,缺一不可,互相依存。为了正确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我们需要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重新审视。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既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也需要从历史发展过程和当代社会特点来思考。但人们对其的理解很不一致,即使在学术界,对科学技术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探讨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科学和技术的内涵。
(一)科学的内涵
什么是科学?到今天为止,仍是各执一词,尚未统一,没有哪一种理解和诠释是绝对权威和公认的。传统看法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1979年出版的《辞海》写道:“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1982年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辞典》也写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动态观点科学认为是知识加工过程,后来,有人反对把科学看成是知识,不同意把科学理解为知识体系,认为科学是知识的加工过程,理由是知识本身并不是科学,它只是科学的产物。保加利亚学者t·h伏尔科夫[2]写道:“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英国科学家c·辛格[2]认为:科学创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科学”与“研究”往往是等同的。美国科学学专家小李克特也说:科学是“一种社会地组织起来探求自然规律的活动”。建制理论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建制,科学在社会领域中还是社会分工的一个特殊部门,是一种社会实体,具有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因此,科学概念还包含着是一种社会建制的思想。此外在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科学的定义不下上百种,各种定义都是对科学的某一特定层面的描述,形成了多种学说和流派。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内涵有如下六种:第一、科学就是知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判断。第二、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说明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但仍将科学作为一种静态的知识成果。第三、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这一定义强调了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和认识行为。第四、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这一概括强调了科学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第五、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科学也由个人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众多的人组织起来共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事业。第六、科学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社会创造过程的统一,它主要是把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成果和认识活动来理解的。从以上几个定义可知,很难给科学下一个严格确切的定义,只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去理解和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的内涵将不断被揭示。
(二)技术的涵义
与科学的概念一样,技术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技术的概念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和概括,也反映了技术本身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类对技术本质认识的深化。在古代,人们把技术看成是个人的技能、技艺,那时主要是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大机器生产的出现使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狄德罗[3]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目前,学者们对技术的定义由于目的、角度的不同,对技术的本质认识也就不同,概括学界的研究论著,大概有如下几种认识:(1)人体功能的外化。(2)作为中介的技术。(3)作为方法和手段的技术。(4)作为满足人智慧特性的技术。(5)作为适用知识的技术。(6)现代技术是区别于技术传统的新技术类型。现在,虽然技术活动的领域已扩展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但许多辞书上对技术的界定,基本上还没有超出狄德罗的技术概念范畴。
二科学与技术的辩证统一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谈论科学时,是不把科学和技术的概念区分开来的,或者说,是把科学和技术看作本质上相同的东西,溶合在科学这一概念中的,有的人则认为二者是两回事,谈科学时并不包括技术,谈技术时也不包括科学,谈科学技术,则二者兼而有之。由此可见,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有意义的。实际上,想说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一个久有争议的问题。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特别是科学技术哲学界断断续续地发表了不少文章,分别从科学和技术的概念、起源、性质、表现形态、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社会价值、社会规范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对它们进行研究,描述了它们的区别,也看到它们不能截然分开的内在联系。面对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和现实国情,需要我们在有限区别的前提下,更加重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
(一)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虽然有所区别,但人们经常把它们作为同一序列的概念来连用,这就说明二者是有联系的。英国著名科学学家贝尔纳[4]指出“科学发展与具体技术发展之间总是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它们相依为命,互不可缺,因为要是科学不发展,技术就会老化,变成传统的工艺,要是没有技术的刺激作用,科学就会再度变成单纯卖弄学问了”。这个说法是很对的,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确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贝尔纳没有具体地分析二者联系的具体形式。如果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考察,我们就会看出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里是不相同的。回顾历史,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
第一阶段是天然联系,科学与技术平行发展。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技术的起源比科学早得多,技术从生产、生活实践中直接起源,如火的使用,石斧等石器的制作,风车、水车等利用自然力的工具的制作等。这种最早的技术是直接发端于实践经验的手工技艺,它与生产活动融为一体。那时几乎没有以科学理论的应用为特征的技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在奴隶社会,作为观念和思想的物质载体的文字被发明出来,从而促进了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种手工业部门相继建立起来了。在此基础上,古代的科学和技术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科学开始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日益与直接物质生产过程脱离开来,它与技术作为两个不同的传统独立地发展科学作为一种精神传统。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长期进行生产实践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科学理论有意识地运用。而科学的发展也主要来自对生产技术经验的整理、总结与提高。也就是说,古代的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单向的技术→科学。
第二阶段是中古时期和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互相渗透和转化。欧洲中世纪以后,实验方法创立并发展成为科学最重要的实践基础,科学也从经验形态发展为实验形态,逐渐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分化出来的自然科学开始向技术接近,技术也加入了科学的成分,但基本上还是在工匠那里沿续,科学与技术仍处于各行其道的分离状态。科学的起源除了技术这个基础之外,还依赖于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哲学家贝尔纳[4]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现代科学具有双重的起源,它既起源于巫师、僧侣或者哲学家的有条理的思辨,也起源于工匠的实际操作和传统知识。”科学史家梅森也说过:“科学主要有两个历史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科学起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科学在中古时期直到近代前期与技术的分离。到了近代前期,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联系开始加强,科学理论的技术效用和生产效用开始为人们所认识,但是从整体上看,仍表现为技术对科学的推动,在科学与技术的作用过程中,技术起主导作用,而科学只充当配角。
第三阶段是19世纪中叶直到现在,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和创造,成为“一体化”,形成了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完整概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现代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是单向的,而变成了双向的。与以往不同,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的指导,科学的进一步深化也越来越需要各种技术的保证。正如研究者所说“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结介,导致了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科学与技术相互作用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就是说,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形式由过去的单向技术→科学之间成了现在的双向即科学 技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技术的科学化[5]。技术科学化是说,现代的各种技术的发展都要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广阔性。它不仅远远超出了生产领域,而且越来越多地涉足到那些人类从来没有进入过的自然界领域。科学的一般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探明既成事物和对已知自然现象作出解释性说明,而是更深刻地执行着侦察和“钻孔”的功能。这样,随着科学上的每一个新发现和新进展,都必然为新技术的产生创造着前提条件,开拓着技术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当代许多新兴技术和尖端技术都在基础科学有了重大突破以后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些新兴技术同以往技术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们既不是以往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不是传统技艺的改进和提高,不完全是现代科学的产物。换句话说,假若没有现代科学,它们本来是不可能产生的。不仅新兴技术和尖端技术如此,而且一般技术的重大改进和突破也需要科学理论指明方向。今天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阶段在科学上没有搞清楚的东西,要想在技术上实现是越来越困难了,甚至是不可能的。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如新工艺流程的制定、控制和操作方法的重大改革等,都不再仅仅依靠经验的方法而是越来越多地直接向科学求助。当代科学超前于技术的发展,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为一般技术的重大改进提供方向上、理论上的指导。例如,随着化学基础理论,特别是量子化学、结构化学的发展,人们正在向“分子设计”的方向迈进。它将对人们在合成具有给定性能的新材料技术上产生不可估计的巨大影响。同时,传统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所渭传统技十指那些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都是靠经验从事的技术,这些传统技木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了。总之,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论认识,已经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这就是技术科学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是科学的技术化[5]。科学技术化是说,现代科学的发展要从技术的发展中取得巨大的支持和保证,又离不开现代技术的装备,亦即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其辅助部分。因为现代科学与以往不同,它的研究范围已经不再被限制在会观领域,而且深入到微观领域,并扩展到宇观领域。要探讨这些领域中物质运动的规律,不仅要靠理论思维,而且要有许多强大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学仪器和实验装备。这些辅助的技术活动并非用于科学研究成果向相应技术领域的转化,而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需要。在一些重要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不仅离不开现代化的昂贵的技术设备,而且研究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上的突破。例如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是当代物理学的前沿,它通过高能粒子的碰撞实验来探索是否存在未知且理论未预言的新粒子。实验所需要的高能粒子通过加速器获得,实验结果通过专门的探测记录仪器得出。随着粒子能量的不断提高和探测记录仪器的大型化、精确化,实验装置的设计制造已超出同时代工程技术的常规,必须由实验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协作,做出新的发明创造和订立新的技术
规范。欧洲核研究中心1976年建成的质子同步加速器要求直径约2公里、周长约6公里的巨大主体真空跑道的剩余气压小于10-7毫米汞柱。而当时的真空泵无法满足要求,于是科学家与工程师一起研究高真空技术、发明了扩散法粘结的钛真空室,完成了高真空用大型溅射离子泵的批量生产。天文学的研究离不开高倍数的射电望远镜,生物学的研究也离不开高倍的显微镜和其他仪器设备。这些高性能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制造又依赖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就是用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科学,技术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要素,这就是科学的技术化趋势。
(二)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6-7]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哲学家陈昌曙教授全面概括了科学与技术的8个不同的方面:(1)性质与功能不同,科学活动为了生产精神产品,任务是要有所发现、预见,技术活动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任务是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2)基本任务与结构不同,科学由实验判据、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学说等知识单元构成,主要回答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解释因果性、揭示可能性是其根本任务,技术由设计方案、规程、准则、程序、标准等操作单元构成,主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3)研究过程和方法不同,科学活动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主要采用抽象、概括、分析的方法,技术活动的方向相反,主要使用想像、综合的方法;(4)相邻领域与相关知识不同,科学一般不考虑偶然因素,一般不考虑时代、民族、地域特点,也不顾及成果的应用及其经济效益;技术活动则必须考虑偶然因素,还会涉及经济、社会、地域、心理、生理、环境、艺术、伦理等多种因素;(5)实现目标和结果不同,科学活动从多样性、模糊性中追寻一元性、精确性,成果是知识形态的,技术活动中,同样的技术原理会产生多样的技术结果和产品,其成果主要是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设备、装置等;(6)衡量标准不同,科学的标准是真理性标准,技术追求功利,其标准是是否可行、有效、实用;(7)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的目标较不确定,自由度相对较大,很难估算工作量;技术研究往往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有相对明确的时间控制和费用投入,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开发成功;(8)社会价值、意义、
影响不同,科学对文化、教育、社会文明有重要价值,有长远的、根本性的经济价值,其消极作用主要是观念性的,技术有直接的经济、军事等价值,对生产、生活意义重大,其消极作用主要是物质性的。技术哲学家陈昌曙教授对科学与技术的区分在学术界影响较大。除此以外,有些学者还从实践价值、“道”与“器”的区别、经济关系等角度对划界的意义和影响进行了分析。今天,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们已经分别成为不同学者专门关注的对象,已形成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与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技术伦理学共存共荣的格局。事实上,科学与技术的区分已经在不少学者思想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正如陈昌曙、远德玉教授所说:“本来,科学哲学的研究者与技术哲学的研究者在学科领域是应当有相互交流、互相涉足的,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多有本学科范围的细化考察,少有跨学科的对话和探讨”。试想,如果这两大领域的研究者保持必要的相互交流、互相涉足,至少会有利于深化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认识,促进彼此学科的发展。
三科学与技术应和谐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考察二者联系可以清楚的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由平行发展到逐渐相互接近、相互加强的过程,最终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反馈循环过程。科技应该协调发展利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着连续不断、相互反馈的作用。要在二者之间排出一个先后的顺序,是不可能的。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一种历史联系,只有以历史考察为依据,才可能获得符合实际的认识。在古代社会,技术的起源比科学要早得多,技术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直接起源,那时几乎没有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因为直到奴隶社会才出现了早期的经验形态科学,而且与古代哲学合为一体,被称为“自然哲学”。近代以前,科学和技术是分离的,技术掌握在工匠手里,而科学则从属于哲学。技术的进步仅凭借实践经验前进,科学理论也只是对生产和生活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材料的概括。引领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个人的好奇心和求真的、自由探索的兴趣,推动技术进步的则主要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科学理论的突破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生产和技术上面临的难题也逐渐走进了科学家的研究视野;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越来越有效的探索工具,不断增强着科学家的研究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市场经济不断扩张,受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很多领域都被纳入经济活动之中,政府和企业利用基金项目,投入大量经费,逐渐引导、控制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领域,遂导致应用研究、科学的功利化现象日益增加。“纯科学”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本身受到冲击,在社会上,“无用”的研究能够获得的资助相对减少,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培养更加困难。在当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高技术领域,人们已经很难区分究竟哪些是科学研究,哪些是技术开发,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代科
技最突出的特征。由此看来,要确定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异常困难,因为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作为历史的产物,科学与技术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更重要的是,各种认识背后深藏着价值的冲突,如“纯科学”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区分,就反映了不同学者之间守护科学精神与追求人类物质福利的冲突,否认“纯科学”或者否认科学的应用价值,则集中反映了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从价值论的角度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或许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可行的进路。
总而言之,无论是片面地强调科学而忽视技术或者是片面地强调技术而忽视科
学,都是不对的。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而应该从实际出发,
辩证地处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8]:“在大力推进技术开发工作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并使基础研究工作得以
稳定地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与技术协调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面
向经济建设,有利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于秀彬.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4(4), 5-9.
[2] 柳若松科学. 技术及其相互关系之我见.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8(2), 26-28.
[3] 杨生, 肖学杰. 论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33(1), 60-63.
[4] 董英哲. 西北大学学报. 1987, 17, 111-118.
[5] 郭飞. 知识本体论视角下的科学与技术. 《前言》, 2008, 53-5.
[6] 刘庆炬. 近十年科学、技术的界定及相互关系研究述要. 铜陵学院学报, 2008(4), 74-77.
[7] 刘科. 科学与技术关系中的集合对应及求同存异. 交流讨研, 2010(2), 51-52.
[8] 吕达, 陈北宁, 赵江波. 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河北理工大学
学报, 2008, 8(4)58-62.
相关热词搜索:;自然辩证法论文篇二
一、“自然辩证法”课程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上课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一些同学一直关注自己的智能手机屏幕等情况。为此,在问卷中专门就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展开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是自己当前所需要的;38.3%的学生选择的理由是科研任务重,政治课有时候和专业课时间冲突,不得已只能舍弃政治课;39.4%的学生不满意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无视学生的存在;33.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机械,考前突击一下即可应付,所以上课来不来、听或者不听,关系都不大。
(二)师生之间交流少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改革之前,在54个学时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细致,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探讨,学生参与讨论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希望能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中寻求答案的话,他们也可以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提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但是,改革之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学时数降到18,学校的课程安排一般是4节课连上,这样师生课堂见面的机会至多5次,并且每次上课的时间连讲课都满足不了,更别说留出时间给学生讨论。有的学生描述当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是“匆匆太匆匆”。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36.6%的学生对课堂同学演讲,大家参与讨论表示很感兴趣,并且自己愿意参与;49.5%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对于自己是否参与感到犹豫;只有13.9%的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冷漠。总之,由于受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限制,改革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课堂讨论少,无法满足学生想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的愿望。
(三)学生的实际收获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学生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并非毫无缘由,除了上课时间冲突、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于课程收获与期望值之间有差距而产生了对本课程的失望情绪。在“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收获”这一问题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反映,课堂讲授内容有限,老师讲的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学生想知道的内容,老师却没有涉及,课后想要积极补充学习的学生得不到相关的学习资料。32%的学生认为,虽然上课时老师推荐了课外阅读资料,但是不愿意自己去购买,而图书馆借阅又比较麻烦,并且同一本参考书图书馆馆藏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要。总体来讲,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需要一段调整与适应的时间。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调整教学内容,探索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本门课程教学目的。
二、“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内容
根据前面总结出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与学校研究生院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分析和论证,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操作方式。
(一)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教学知识点,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2013年,“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拿到了以郭贵春教授为首席专家,陈凡、吴彤等教授组成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五大板块。显然,要在18个学时内完整地讲解这五个部分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便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试图了解学生“学”的愿望与兴趣,以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参与选择课堂内容,需要统筹考虑,既要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又要将核心的内容讲授给学生。所以,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将教材中五大板块的内容细分成60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每一个板块中将自己最感兴趣的5个知识点圈出来。学生网上选课之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对知识点关注度的高低排序,选择出课堂主讲知识点,然后经过授课教师的统筹加工,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使整个教学知识点尽可能地系统化。对于课堂没有时间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推荐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的参考资料,放在一个“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供大家学习或使用。网络平台包括课堂主要知识点、课后自主学习参考资料、主要研讨议题、师生交流共享平台等板块。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仅弥补了课堂时间不足,也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改革教学形式:课前提问、课堂研讨与课后无缝对接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后的一两年里,教师非常熟悉的教学体系一下子被压缩到原有课时的三分之一,大家都感觉课堂时间不足,谁也不愿在课堂上浪费一分钟时间,教师“满堂灌”的情况更突出了,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缺乏活力。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尝试进一步改革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新的教学模块设计上,即把课前提问、课堂研讨和课后实践三个环节紧密接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了解下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研讨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在教师课堂讲解后,学生结合问题以多种形式展开自由研讨。由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学生自由选课,所以每一个授课班级都包含多个“专业”,一个研讨话题在不同“专业”学生那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产生创新的火花,这样的研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从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到科学研究方法论这一部分,课堂上同学们交流如何运用中国知网到谷歌学术、谷歌图书、librarygeneis、searchworldcat等搜索引擎检索文件,很多学生课后尝试检索希望得到的文件,获得了成功。虽然在课堂上只有十几分钟甚至是几分钟的交流,但是对他们来说却非常有用。
(三)调整教学时间:提前选修与增加上课时间自由度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前,也就是本课程是54学时的时候,每学期每位教师承担的班级有限,否则工作量太大,由此造成单个班级人数基本上都在150以上,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课程学时数减少之后,每位教师可以承担的班级数量增加。为了搞好小班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中国矿业大学规定本课程选课班级单位人数上限是80。小班授课带来了诸多便利,教师和研究生院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设置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整。首先,对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称推免生)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时间做出重大调整。原本学生选修硕士期间的课程都要在正式入学之后,但是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恰恰是选修课程最多的一年,同时几乎所有理工科的学生都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中去,推免生甚至从本科期间就在导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科学研究。正是由于硕士生第一学年学习和科研任务都比较繁重,在科研与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冲突时,学生往往牺牲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推免生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初,基本上就确定了自己可以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在其他同学忙着考研和找工作的时候,推免生最为轻松。所以,中国矿业大学从2013级推免生开始试行提前开选修公共课,也就是对2013年秋季入学的推免生,在2013年的春季,在自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入选课系统进行提前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学生的压力,也提高了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其次,增加学生上课时间的自由度。由于教师承担的课程在周次上较为一致,每周在所有的班级上主讲内容相同,授课固定在一个教室。这为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学生偶尔出差或有其它学术活动,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有冲突,他们可以选择本周的另一个时间到同一教室中听课。假如一位教师同时承担5个班级,那么一周内学生几乎每一天都有听课。
(四)改革考试内容:注重考察学生分析能力一直以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考试基本上都是以课堂开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基本来自教材,考试题型采用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这种考试题型符合教学时间充足(54学时)、教师讲解细致的情况。但是,改为18学时后,再以这样的方式考查学生显然不合时宜,因为改革之后的教学是“授之以渔”,把教学重点转向教授学生运用本课知识分析和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对本课程考试的题型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考核的重点转向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改革后的题型主要采取分析论述的形式,考试内容主要选取近半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让学生做出独立分析。比如,2013年6月份《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目中,我们选取了发生在2013年3月份的黄浦江死猪事件[3],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环境生态问题、技术专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等;在2014年春季学期的考试中,我们选取了政协委员谈长江水污染问题,让学生论述自己的看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考试内容的改革让学生摆脱了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见》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对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教育,帮助硕士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意见》中“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调整,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做出相应的改革。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堂教学知识点,增加学生上课自由度等,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激发学生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而且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有了更多实质性的收获。
论文2:防护工程设计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按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设计防护工程,使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更有机地融为一体。
坑道式防护工程是在山体中采用暗挖方法构筑的工程,通常构筑在较肥厚的岩体中,岩石覆盖层随进入距离的增大不断增厚,坚实的自然岩层抗御杀伤武器特别是大口径常规武器有良好的防护能力。坑道式防护工程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特殊工程,一方面利用自然岩层防御武器破坏,利用自然植被进行伪装,另一方面通过对口部等的改造,使其具备抵御预定杀伤性武器破坏的能力,使其能够通过伪装进行隐蔽。生态自然观理论告诉我们,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自然界始终处于优先地位。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维系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防护工程设计中,应充分把握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使设计既符合作为人的内在尺度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需要,又符合作为人的活动的外在尺度的客观自然规律,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按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进行坑道式防护工程设计,首先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原有的自然条件,尽可能不要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防护设计中,使洞室的走向顺着山脊,最大限度增加洞室顶部防护层厚度,这样可以减少作用在工程衬砌上的武器荷载,使工程尽早进入静荷重段,使工事具备一定的抗力储备,在高于设计抗力的要求下也不一定破坏。其次,在设计理念上,要考虑到如何使人工自然(即防护工程)更贴近天然自然,这样,不仅能减少对天然自然的破坏,而且还能提高工程的防护能力,特别是伪装能力。在出入口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地物、地貌、植物进行伪装,可使得伪装符合实际情况,逼真而无明显破绽。合理利用地形的遮蔽性能能保障防光学侦察和良好隐蔽,甚至能获得对红外辐射侦察和雷达侦察的隐蔽效果,合理利用地形的景观性能则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目标对光学侦察的显著性,减少实施人工伪装技术的难度;合理利用植物可隐蔽目标、降低目标显著性。为此,在进行坑道式防护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认识自然界是第一位的,认识并充分利用原有自然物,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不要粗暴地对自然进行大肆破坏建设,比如无规则大面积的开挖,工程废料的随意处理,随便堆弃等。
二、坚持科学精神,在防护工程设计中既尊重规律,又勇于创新。
首先,作为防护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用运动的观点认识客观世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创新、不断变化发展的,工程本身也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防护设计人员对作战样式的变化及工程将来的变化应有前瞻性,知道工程将来可能需要承担的任务,在设计中考虑到将来的要求。其次,在工程前期选址中,尽量选择岩质较好、防护层较厚的山体,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建设的造价,同时因工程主体处于静荷重的山体中,在抗力要求提高的情况下,可以不做改动或者只是对口部进行处理,就可以满足更高抗力的要求。然后,在工程设计阶段,一方面充分利用山脊等自然条件增加防护层厚度,同时在不增加造价或只增加少量造价的前提下,增加抗力储备。另一方面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同时便于将来的加固改造。设计中做好防排水处理,保证围岩及衬砌不会因为地下水的长期作用而受到影响。最后,在工程建成后,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在防护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变化调整的时候,及时复核原设计是否满足新规范、新标准,对不满足的部分,及时进行加固改造。在防护工程设计中,坚持科学精神,立足客观条件,探索战争规律,尊重工程规律,勇于创新,统筹考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战争形态,工程自身的战略及战术作用,以及工程建设维护代价,既可以充分挖掘战备效益,又可以以最低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战备效益。
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防护工程的设计质量。
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他们又有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认知范畴,一般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实践范畴,总体是可预见的。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和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即是工艺学,是具体运用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技术运用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防护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防护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运用好现有科学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的运用,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防护工程设计的时间周期、图纸复杂程度,都较以前有了更高的要求,按以前的手工作图、完全手工计算,已不能满足要求。autocad等绘图软件以其简单易用、易修改、可重用、准确真实和易存储传输的特点已成为防护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在防护工程设计中,需要完成大量的计算工作,手算易错且工作量大。mathcad软件编程因其与手算过程相同,且简单易用,笔者在开始防护工程结构计算前,使用mathcad软件编制了一系列的计算程序,可分别完成防护工程设计中的荷载、弯矩、配筋等的计算,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计算准确性,减少了设计周期,同时计算部分的修改及调整也变得非常容易。另一方面,是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的运用。防护工程的施工技术伴随着大量地下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发展,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防护工程的建设。在防护工程设计时,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又要注意不能设计现有技术、设备无法施工的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先进的技术及机械得到运用,从而使得工程造价得到降低,施工安全有了保障,施工效率得到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防护工程设计完毕后,还要按照现代技术规范的要求再进行技术评估、验证,以及按照现代技术要求组织实施。采用科学的方法,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地对相关技术的利弊得失进行综合评价。从政治、军事、经济、生态环境、技术等各个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方面对技术正负效应做出全面评价,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评估者对技术预测所形成的各种方案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估。比如现阶段,在施工工艺、技术选择上,坑道式防护工程施工普遍采用新奥法、钻爆法、盾构法、浅埋暗挖法。同时,光面爆破技术使洞室超挖及塌方得到减少,超前导管、钢拱架支撑等技术使得软岩中的大跨度结构施工有了可能。掘进机施工已具有较高的水平,部分工程已经使用。但同时需要注意到,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施工机械化、施工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还需加强。在进行技术评估时,不同的施工工艺、技术选择必定导致工程质量、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同,通过技术评估、验证后,才能得到最优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四、结语。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客观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贯穿工程设计、施工的始终。防护工程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工程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战争观、人文观等诸多领域。本文正是根据作者的工作性质,对在防护工程设计过程中如何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了一些浅显的探索。
自然辩证法论文篇三
;浅谈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探析
1科技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实践中,从事某种专门业务的人们,在对社会承担和履行相应职责的过程中,他们必须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且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指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探索、试验研究、新品开发、工程设计、情报分析、信息采集和处理等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据此,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可概括为二十八个字:热受祖国、热爱科学、敢于创新、吃苦耐劳、严谨治学、团结同志、甘为人梯。具体地说,应具备以下几点:
1.1爱祖国,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人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切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一名爱国者,无疑会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一提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赤子心、爱国情、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他1935年留学美国,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1叫6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对航空工程理论做出了创造性的重大贡献,是在美国工作的最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1955年,为报效祖国,他断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突破了美国当局和国民党的重重阻挠和破坏,历经艰辛,怀着一颗拳拳赤子心,带着加速发展中国核导弹十年规划的极其重要的机密资料,回到了祖国怀抱。回国后,他成了中国科技界的负贵人、国防科研的设计和组织者,为创造和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培养国防尖端技术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年青一代的杰出代表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的年仅so几岁的教授冯长根,他成果丰硕,国外驰名,被誉为“中国系统研究热爆炸理论第一人”。他在《没有理由忘记国家》一文中写道:“对我来说,用知识报效祖国是天经地义的。”
以上的典型事例说明,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爱国、爱社会主义祖国。
1.2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列宁说得好,没有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搞科学研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求事物的内在规律,更需要有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凡是成就卓著的科学家,都是热爱科学事业的。我国古代大医学家李时珍,酷爱医学,为写好《本草纲目》,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最后终于为我国医学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爱迪生,在举行婚礼后就去做实验;巴甫洛夫在事先已邀约未婚妻过节的情况下,又在实验室里坚持到深夜;牛顿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两三点,甚至凌晨。这一切,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愿望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怀有巨大而深厚的感情,在于他们具有为科学事业、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高尚品德。
1.3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科研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真理,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研工作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风险性和相对独立性。事实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从来就是有成就的科学家的共同品德和特点。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受传统地质学的束缚,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地质力学,彻底推翻了中国没有石油的错误结论,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吃大苦,耐大劳,顽强拚搏,百折不回。由于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艰巨性和艰苦性,是在做前人未做或未做成的事业,因此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多少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一头扎进探索自然奥秘的海洋,没有白天,没有黑夜;食不甘味,寝不人眠,不怕挫折,不顾艰辛,完全忘记了自我。例如:在挽救我国第一颗同步试验通讯卫星中建立了卓著功勋的电子部18所的黄才勇,为进行太阳电池的互联器试验,在强烈的紫外光曝晒下,连续试验三天,致使双眼几乎完全失明;后为考核太阳电池电压降同核射线能量、剂量的关系等,他又在核反应堆的核辐射环境里进行了整整三年的试验,找到了有关卫星设计的若干依据和参数,但却受到核辐射的严重伤害,毛发脱落,白血球下降,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周身无力。上述实例,既说明了科学研究的艰苦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为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5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科学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的虚伪、投机和取巧,更不允许弄虚作假。搞科学研究,一定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一丝不荀,严谨治学。这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研究的基础,是通过反复实验后被掌握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原始数据。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不可能揭示规律,找到真理。我国清代医学家王清任,为搞清人体内脏的构造,不顾尸体恶臭和有传染疾病的危险,每天清晨去坟地察看破腹露脏的尸体,一连十天,看了三十多具尸体,终于掌握了大量关于人体内脏构造的第一手资料,从而纠正了古制内脏图和古人对人体内脏构造的错误认识。
1.6羊重他人,团结同志,搞好协作。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出现了双学科、甚至多学科的交叉,产生了所谓“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所以,在现阶段想光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是极困难的。因此,更需要具有各种专业和特长的科技工作者精诚团结,密切协作。
要搞好协作,就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团结协作的基础。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的意见、他人的劳动。应该看到,即使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水平再高,也总有鞭长莫及之处。从某种意义上可说,任何科研成果都是集体劳动的产物,团结、协作对于个人、组织、集体都是十分重要的。
1.7甘为人样,满腔热忱培养接班人。大家知道,科学研究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整个科学技术事业,甚至某一项大型研究项目,都可能是一项综合程度极高的浩瀚的系统工程,有的甚至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有远见、有成就的科学家都能发扬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义不容辞、满腔热忱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培养接班人。
2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现状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方面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长期以来,在我国科技事业不很发达,国力不很雄厚,知识分子的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与国外同类人员差距甚大的情况下,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不为名、不为利,卧薪尝胆,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为推动开放改革,为祖国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这是任何人也不可否认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商品经济大潮中,部分科技人员丧失了革命的理想,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他们只图索取,不讲奉献,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有:
(l)沽名钓誉,弄虚作假。
(2)一切向钱看,以业谋私,以职谋私。表现为上班不工作遇去炒股票,长期泡病号,第一职业混日子,第二职业挣票子。
(3)不顾大局,个人第一。片面强调个人兴趣,追求个人价值,热衷个人奋斗,无视组织纪律,在承担着国家、部局课题任务的情况下,竟随意搁挑子,出去“闯天下”“干事业”
(4)不羊重事实,不讲科学,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有的测试人员,搞性能检测时思想上总带着框框,符合自己味口的数据就采用,否则就舍去;个别的甚至发展到凑数据、弄虚作假。
(5)不讲民主,不讲团结,无端内耗,协作困难。
(6)工艺垄断,技术保守,对培养接班人毫无热情。
以上不良倾向虽然出现在少数单位,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是一件直接关系到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大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就要依靠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科技工作者。没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科技工作者,就不可能有四个现代化。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对于人才的成长、科学的繁荣、技术的进步、风气的好转、单位的发展和祖国的富强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如何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
3.1广泛宣传,深入教育,普及常识,更新观念,提高修养。应“重视舆论的力量”,通过广泛、深人、持久地宣传教育,使大家真正掌握关于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达到进一步提高科技道德自我修养的目的。这样做,对于搞好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是科研单位职工思想和言行的道德准则,也是科技人员职业行为的衡量尺度。它既是科技道德的核心,又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因此,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无疑是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重要措施和基本保障,很有必要。
在制订规范时,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必须切合我国的国体、国情。其二、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必须体现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专业、职业和行业特征。其三、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必须切合本单位科技人员心理状态的实际。在制订规划时,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己制订、自己遵守、自己检查、自己总结评比”的“四自”原则。只有这样,才更有针对性、更有约束力,也才更有实效。
3.3科研系统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成致的关健。要想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就必须从本单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起。其中,“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起”是问题的关键。十四届六中全会要求“共产党员要在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
3.4将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纳入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之中。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不是孤立的,党风、社会风气、院风或所风等都会对职业道德建设产生影响:党内的不正之风,特别是少数党员身上出现的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上刮起的“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和时有发生的犯罪案件,还有院所内部偶尔看到的种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都会对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产生直接的干扰,甚至严重的破坏。必须把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纳人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中,同其他思想作风等建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得益影,互相促进,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5把弘扬红岩精神与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大家知道,重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央南方局和/、路军办事处团结领导人民同反动势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即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与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我们现在弘扬红岩精神,是由于它所包含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精神在新时代依然闪耀光芒。这些品德,也正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
2007年3月23日,中国科协向社会发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科技日报2006年11月10日讯 提供虚假信息,抄袭剽窃他人论文,捏造篡改科研数据,这些科研不端行为将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受到严厉处罚。为防治科研不端行为,净化科研环境,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签署部长令,发布《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把对国家科技计划中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2002年以来,针对科技评价和计划管理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以及科技界反映的学术浮躁、学术腐败等现象,科技部从多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标本兼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治理学术浮躁等不正之风,优化创新环境。特别是“汉芯”事件查处后,科技部进一步研究加大惩治力度的措施,以保证出台的制度文件得到真正的落实执行。
“但是对学术诚信问题的判定,涉及到复杂艰深的学术问题,必须通过健全的组织、规范的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此次制定和发布《处理办法》,就是将把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有效地预防和惩治科研不端行为。
据介绍,《处理办法》共分六章三十四条,对科术部归口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者、推荐者、承担者在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评估评审、检查、项目执行、验收等过程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查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种类,《处理办法》规定了五种情形,包括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和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等。根据《处理办法》规定,科学技术部、行业科技主管部门和省级科技行政部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是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机构,根据其职责和权限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查处。
《处理办法》还对科技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以及项目承担单位的处罚措施做了规定。这些处罚包括警告、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记过、禁止一定时期申请、执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收缴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降职、解聘、开除等。此外,还对受理举报、专家调查组的组成、调查程序、听证与试验、调查报告以及处理决定的做出相应规定。
据悉,为保证《处理办法》的贯彻实施,科技部将与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协商,成立国家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委员会,协调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工程。科技部将设立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负责处理与国家科技计划相关的科研诚信问题。
专家教授能不能不抄袭?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小说中一个穷读书人。虽然穷,但志愈坚,不仅创立了一门“窃书不为偷”的理论,而且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践行,被人打断了腿。不过,孔乙己的后人们比他要幸运了许多,他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鼠标轻轻一点,连“咔嚓”的声响都没有,剪切复制粘贴,别人的成果就成了自己的,即便被曝于媒体,诉之于法
院,也只伤点自尊,赔点小钱的事。看来前人栽了树,后人总是要乘凉。
据报载,本月初,著名中文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刊登文章透露:《火安全期刊》发表主编声明,2005年刊登在该刊上的一篇论文剽窃自日本研究者发表于2003年的论文。剽窃论文的四名作者均为安徽一所高校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其中一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真是为孔乙己争回了一个面子———都偷到日本人那里了!
屡屡出现剽窃的事,有学者教授,有作家名流,还有普通教师和学生,他们抄袭剽窃的理由大抵都是孔乙己说的:别人偷得,我也偷得。读书人科研学术的事,比不得鸡鸣狗盗,互相“借鉴”,互相“吸收”,行外之人,懂得什么?外行人能知道多利绵羊有几种吃奶的方法吗?而孔乙己子孙们脸皮越来越厚的原因就是,从来没有人因为剽窃而有“断腿之痛”,被人发现了,道个歉,读书人之间用读书人的方式给“摆平”。有时候打场沸沸扬扬的官司,倒为剽窃者“赢得”了不少知名度和博客点击率。
要让“读书人的事”变成社会公众的事,就应断剽窃者之“腿”。一撤“文”。不对所剽窃的文章或成果作任何处理,只会误导更多的人,剽窃后果原来是这般轻描淡写,连赫然印着剽窃者大名的著作都撤不下书架来,今后谁会在乎学术道德这件事?二撤“资”。就是让剽窃者将从抄袭和剽窃中得到的好处分文不少地退出来。三撤职。剽窃者中有些体体面面的学者教授,这些人为名、为利铤而走险。对他们,应该立个规矩,像韩国的黄禹锡那样,一经查实撤你没商量。“剪切时代”需要一场论文革命,使更多的学术标准考量于实践而不是文字,让孔乙己的后代不能香火旺盛地延续下去。(梁江涛)
科研不端行为根在社会道德失范
近日,在北京生理科学会、北京协和医院和《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合办的“医学科研方法讲习班”上发表演讲时,74岁的药理学家秦伯益先生称自己“垂垂老矣,已是强弩之末,但终于可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了”。这“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有关“科研人员的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公益演讲。
放下手头的研究,转而关注科学道德失范问题的并非只有秦伯益一人,刚刚去世的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从1981年已经开始不断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抨击种种背离科学道德的行为。
然而,科技界不端行为和作风至今仍有蔓延趋势,正在影响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让众多科学家在痛心疾首之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反思。
《科学时报》:近年,不少科研不端行为被披露,一时间似乎从国外到国内都出现了很多道德缺失者,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科研丑闻的爆发?
秦伯益:明清以来中国落后了三四百年,被动挨打。所以解放以后总想快点发展,但又导致急功近利。从政治浮躁开始,接着经济浮躁,发展到社会方方面面浮躁,在这种背景下科技界难以独善其身,但是也没有理由被原谅。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把“知识”和“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时代的进步。过去搞科技的人不会谈经济,觉得谈经济会使自己带上铜臭味。搞经济的人也不大谈知识,只要有本事拿出东西就可以赚钱,但是现在行不通了。如今,掌握资本的人明白产品要有科技含量才能赚钱,掌握知识的人也知道知识可以转化成财富。
现在进入科学殿堂的人们也大都有择业的考虑,一些人把科研当成谋生的手段,有功利的目的。功利性并不一定是坏事,功利性是人性的一部分。问题是社会如何规范人们的功利趋向。
市场介入科技,科技成果商品化,使科技事业发展异常迅速。但需要指出的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不是科技工作者的人格商品化;科技成果带有商品属性,而不是科技工作者的人格带有商品属性。科技成果可以讨价还价,但人格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现在很多科研人员把自己的人格也商品化了。人格一旦商品化,就不可能真正做出好的科技成果,就会去搞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一套。
从来没有靠弄虚作假成功的科学家,因为他提供的科学结论也好、提供的技术产品也好,都要经过社会和别人的检验。科学家如果弄虚作假,一旦被揭发,一辈子都声名狼藉。
要研究现在科研机构的道德失范,必须摆在社会大环境中来考虑。说到底还是中国正处在社会大转型的时期,存在四个方面的严重不足:道德教育的不足,市场规范不足,法制建设不足,评估体系不足。这是当前科研道德失范的社会大背景。
大环境普遍的道德失范和长期以来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价值趋向的错位、评估体系的缺陷。我们的教育在应试,科研体系也在应试,大学生大学毕业之后,跳出应试教育的牢笼,又掉进应试科研的樊篱。应试教育是十几年,应试科研却几乎是一辈子!要提一个级别、要发表一篇论文、出一个成果、提高一个职称、申请一个专利、得到一个称号……每两三年一个应试,多少应试在等着你?
《科学时报》:诚如您所言,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科学家可以谈钱,拥有资本者必须谈知识,在讲求经济效益的今天,科研人员的不端行为已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您认为我们能够摆脱社会属性,仅在道德层面上解决问题吗?
秦伯益:整个社会道德的失范就应该从制度上去解决。人们都说上世纪50年代道德风尚好,现在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
实际上,解放以后,我们的道德教育疏忽了,以为政治上服从就是道德教育;但那叫政治纪律,不是道德教育。一旦道德问题爆发了,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
50多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是不足的,我们片面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否定继承性。解放初期,在上海有一场争论:新中国成立了,新中国就应该遵循无产阶级的道德。但是中国过去也有很多道德准则,如礼仪廉耻,这些道德到底还要不要?学术界一部分人认为,道德应该有继承性,一个民族的道德是应该继承和发展的;但也有人认为,过去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无产阶级的道德应该从一张白纸开始写起。
最后,政治家认为,道德没有继承性,我们要摒弃过去一切统治阶级的道德,我们的道德要从新开始,以至于那个时候搞的思想改造运动要求和一切划清界限,首先和父母划清界限,其次和老师划清界限,和书本上所学划清界限,和各种社会关系划清界限。
爱家乡才爱国,爱国才爱党,我爱党的心路历程是从爱家乡开始的,从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的,是从爱父母爱亲戚朋友开始的。道德教育有一个过程,首先要从爱家乡开始、从爱父母爱亲戚朋友开始。缺乏这些基础,爱国爱党的感情就难以建立。
解放后,我们一直单纯地讲政治教育,但是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不完全是一回事,而过去又把政治教育局限在政治纪律教育这一块。它更代表不了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全面的道德教育。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重视典型教育,但是忽视了基本的素质教育。很多英雄模范的事迹听起来很感人,但改变不了人的行动,改革开放以后出了很多问题。邓小平说,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手硬一手软。手一软,一些干部的道德底线就被冲垮了,不正说明我们的道德基础很脆弱吗?道德教育不是讲一堂课、受一次教育就可以开展好的,要长期养成、潜移默化才能有相对稳定的做人基本准则。如果放一放软一软就出问题,那还叫道德吗?那叫管理和统治!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人说了算,而不是法律、制度说了算。我们国家要建设法制国家还要理顺各种关系,要有权力制约机制,完善监督机制。
还有,要加强的是“公民”教育,而不是培养“子民”心态。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主人翁意识,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可喜的是,十六大以来,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上都有进步,正在逐渐缩短和法制国家的距离。
《科学时报》:如何在现阶段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道德体系?科研人员和政府在其中应该做什么?
秦伯益: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不但要自律也要他律,要治标也要治本。自律就是自觉遵守道德;他律就是外界促守道德。
为什么要自律?首先,人是有理性的,不自律就要接受他律。能自律的人越多,社会就越进步、越安定。没有他律,自律将难以建立;没有自律,他律将困难万分。同时,人是有私心的,甚至是贪婪的,这是生物本能,但应以不损人为前提。人的本能又是趋利避害的,社会要做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如果假冒伪劣可以暴富、贪官污吏可以得势,要求社会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自律不是自发、自在、自生的,自律主要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自律是对“他律”的认同,是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一致性”的认同,自律不是绝对的“无私”,自律承认“个人利益”。
他律,则要制定科研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严肃处理违规行为,比如科技立法;改进科技评估体系和奖惩办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契约”,保证“等价交换”、“按劳分配”,兼顾效率和公平。
国家应该立足于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整个国民的道德素质,国家无以为立。
科技部发布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关于印发《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委,教委,科协,中国科学院各分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了保障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明确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根据目前我国科技界的实际情况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制定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宣传并贯彻执行。
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
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科技知识和现代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科技工作者的言行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应当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规范科技工作者行为,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障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特提出规范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如下。
日本学术会议向科学家提出11条行为规范
编译者按:
日本政府为了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基本实行的是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振兴体制,在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之外,又在政府总理府内设立了另一个总理所辖的特别机构——日本学术会议。该机构现在隶属于日本总务省。
为增强全体科学工作者的科学道德意识,防止学术界出现不正当行为,日本学术会议于今年4月5日公布了“科学工作者行为规范”(暂定版)。该“行为规范”共11条,要求科学工作者个人应正直、诚实、自律,在学术研究中不造假,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而努力。
科学是以实践和合理的求证为宗旨逐步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共有的极其重要的知识财富。而科学研究则可以说是人类果敢向未涉及领域的挑战、创造新知识的一种行为。
科学和科学研究属社会共有,也因社会的发展而存续。因而基于科学研究的自由和以科学家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得到了社会的信赖和依托,社会给予了认同。这里提到的“科学家”不单单指在研究机关从事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也包括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所有学术领域从事创新知识活动、或利用科学知识承担研究任务、进行专门职业研究的工作者等。
担负创造知识活动的科学家,在倡导学问自由的口号之下,通过自己的专业推理,享受真理探索特权的同时,也负有专家或非专家的重大职业责任。特别是科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在给予人类造成深远影响的现代社会里,科学家是依赖逻辑判断来进行科研行动的。健全的研究制度,发达的研究手段,发展的研究环境,有助于推进更加丰富的人类社会发展。科学家要发挥对社会的诠释责任,在自觉参与建立和维持科学与社会健全关系的同时,必须严正确立科学研究的行为逻辑规范。科学家的行为逻辑规范既是表示对社会的科学理解,也是科学探索的基本要求。
在具备以上基本认识的前提下,日本学术会议起草了本国科学家共同拥有、自律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条例。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是为了保障科学研究的质量,同时也不失社会对科学家个人和团体的信赖和尊敬。以下是11条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
1.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家的责任首先是保护自己创造发明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性行为,其次是更进一步自觉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经验,针对社会安全、安宁,保护人类健康和福利,保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进步;
2.科学家的行为
科学家应自觉维护科学的尊严,在得到社会信赖和重托的基础上,要正直、诚实地进行科学研究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尽最大努力,科学而客观地展示科学研究产生的智慧火花,正确而正当地展开科学家的行为。科学家除积极参与科学家团体活动外、还要特别对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进行调查,在专业间开展互相评价和监督。
3.业务钻研
科学家在努力提高和维持自己专业知识、能力、技艺的同时,要从宽广的角度,毫无松懈地用敏锐而长远的眼光观察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了解科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良好的姿态,展示最好的判断和科研能力。
4.公开说明和诠释科学的奥秘
科学家应积极说明和诠释科学的奥秘,公开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研究评价那些引起人类、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中立而客观地公布研究结果,同时努力构建科学与社会的建设性平台。
5.研究活动
科学家本人在从事课题立项、计划、申请和制定实施报告的过程中,要用本条例诚实地规范自己的行动,彻底而严肃地处理和保存研究调查的数据记录,杜绝捏造、窜改、盗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努力整顿容易产生违法行为的研究环境。
6.遵守相关法令
科学家在使用研究设施、研究费用时,应遵守国家法令和相关规则。
7.保护研究对象等
科学家不仅应遵守针对研究对象(包括动物等)或合作研究者的法令和相关规则,而且要关心福利和保护相关福利关系。
8.合作关系的协调
科学家在研究方面要排除不加批判地接受权威关系,在建设性地接受他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用真挚的态度与他人交换意见,正当评价他人的知识成果等业绩,尊重他人的名誉和知识产权。
9.消除歧视
作为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学会活动中,要根据不同人种、性格、地位、思想、宗教等,消除个人歧视,公平地对应交流,尊重个人的自由和人格。
10.回避不当利益
科学家在自己的行为方面,要充分注意回避不当利益的获取,对不当利益尽可能采取回避立场,不能回避时将不当利益对外公布。在公开自己的研究见解时,要基于研究成果返还给社会的原则,公益利益优先于私人利益。
11. 创造公平的研究环境
创造公平的研究环境是科学家的责任,自觉维护这个责任,是为了提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公平的研究环境下,科学家应积极参加学术团体或研究组织,努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自然辩证法论文篇四
;“李约瑟难题”与中国近代科学
摘要: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直到十七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开始落后于欧洲。目前中国国内学术界至今尚未能提供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阐释“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从中国特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来分析,并寻找其答案。我们认为,科学的发展与历史密不可分,中国科学技术到了近代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其重要原因的方面就是在社会背景、思想理念、理性观念和经济发展不合适,从而阻碍其自身发展。首先,作者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探讨了造成各种现状的不利因素。通过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和启示: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的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体制落后背景;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思想束缚;经验教条严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迟滞不前。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科学技术;落后;原因
一、引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前时候,我们在科技和文明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四大发明的产生和包括文化、语言和地理环境方面,我们都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只是到近代才落后于西方国家,那么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是什么阻止了中国前进的步伐。英国学者李约瑟通过对我国古代科技文明进行深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
二、我国近代的社会背景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狭隘的经济形式,往往一个经济单位的生产劳动基本上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这种基础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们更多注重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工程等,对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认识需求不大,即对科学需求甚少,从而使科学研究与发展缺乏原动力。【1】所以说,我国古代历史上,人们在实践中能产生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能一次次改进纺织技术,劳动工具能从粗笨的石器发展到锋利的铁器,牛耕技术能一步步提高,能从修建最初的堤堰、沟渠到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等。
而科学的显现却星星一点,其中天文学方面较突出,有地动仪、节气、地球公转周期等成就,而这些仅有的科学知识大多还是实践中的一种经验与知识,或一种推算,一种猜测,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出现,而如张衡、僧一行、郭守敬等科学家所从事的大多也是一些实际的测量、计算工作,没有广泛地探究宇宙空间,也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2】。
三、原因分析
(1)思想禁锢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先提一下明朝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隋朝发明的,但是真正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还是明清时期,在明朝之前,因科举走入仕途的并不多,因为科举录取的人数十分有限,而从明朝开始,科举录取人数大量增加,自此,科举制度才真正普及开来。为了控制大量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才,明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而正是由于这些新的措施,为中国科技的衰落埋下了伏笔。【3】我国古代社会,2000余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形成到完善至强化,封建统治者注重的是如何巩固自身的统治,如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如何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等,而从未认识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比如直到洋务运动,我国才真正开设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翻译和科技人材。同一种模式的思想扼制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因为科学理论的出现离不开思维的碰撞,离不开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明清之际是我国社会发生天翻地覆大变动的时代。清初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曾激起广大汉族民众及其知识分子的强烈反抗。因此,在那一时代的许多著述中,存在着反清思想以及对清朝统治者的诋毁之词。显然,这些对清朝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早在康熙年间就曾发生过禁书事件。乾隆中叶,清朝进入鼎盛时代,统治阶级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思想和文化。在禁书这场文化浩劫中,中国古代典籍损失之大,对当时思想文化领域造成的危害之严重,是人们难以表述和估量的。
清末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人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不了解西方,当西方正经历着工业革命时,我国仍然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如蜗牛般缓慢爬行,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更加滞后。而鸦片战争后,中国屡遭外来侵略,战乱、民族矛盾盾、阶级矛盾将统治者压得喘不过气来,更无暇顾及科技的发展。虽然“欧风美雨”带来资本主义,也促进了我国近代工业、近代思想、近代外交的出现,但是却无力改变整个近代中国的落后面貌,我国近代科学技术远远落在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后面。这正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思想反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鼠目寸光,夜郎自大。显然,这样的态度妨碍了对世界的了解,也隔断了和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交流,对于中国自身的科技发展极为不利,使得中国的科技水平停滞不前,与西方的差距愈加拉大。【4】
(2)缺乏理性
中国思想的一大特色是自然观念。中国传统科学思想认识自然时,并没有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外在于人的独立的物质客体,而是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维框架中进行类比联想,用人性、天道的概念来解释自然,使自然观充满了伦理、道德的内容。【5】
中国传统思想一直把许多发现归结为认识,万事万物的形成发展总是与自然相联系,没有很好的把人和自然界区分一下,更没有抛开自然因素从人的独立的物质客体思考问题,相反大量的通过自然解释所见所想,这必然会形成一个误区,使得在提高推理和逻辑方面
(3)经验教条浓厚
科学的经验色彩浓厚,缺乏科学实验、数学推导与演绎,缺少逻辑论证,致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大都停留在自然观察、经验判断和主观臆测的水平上,不能完成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中国史籍虽然留下了哈雷彗星出没的31 次记录,但发现其平均周期的却是17世纪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明代的《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生产技术三大领域的最高水平的总结,但也只限于记录、归纳、总结生产经验,短于理论方面的概括与升华。【6】
数字推理在中国的重视还是很不够的。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是个传统的国家,儒家思想指导下对这种定量经济管理不赞同。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教授对所谓的“难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说,中国的《易经》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7】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原动力。
发展和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原动力。就像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最早是在我国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和加以利用,任何事物只是存在于理论方面是行不通的,只有被社会所利用,才具有其价值。但是四大发明进入西方国家却立刻转化为科学的生产力:拥有了指南针掀开了海洋革命的新篇章,以至于后来的新大陆的发现和不同民族的交流变为实际;火药指导了西方国家军事和武力的迅速崛起,也随后演变成了战争的强有力支撑;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加快了西方的文化的发展。【8】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也就是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的知识形态,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的推进形态的工具,它对科学家发展科学研究,对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它领域学科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我国古代天文学学发展中“观象授时”的观察的方法。
(4)经济因素
受到摧残的社会经济迟滞了中国科技的向前发展。任何科学技术都不是脱离社会独立存在的,它与其它社会现象有着复杂的联系,它依赖于社会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这说明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与社会生产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才有广泛发展的需求。明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西方社会相比,尚无太明显的差距。但是明末清初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明代后期繁荣的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清朝在稳定了统治之后,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赶上了明代中期手工业生产的水平,这实际上是走了一个弯路,耽误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在这百余年中,正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它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充分准备。
四、总论
综上所述,近现代我国的科学技发展的速度是由诸多原因的最终结果,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基于上面所论述的经济、统治政策以及对待西方先进科学输入的态度等种种原因,作为一个以少数民族为统治集团的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延续自身行将没落的统治,采取了比汉族统治者更为严酷的封建专制主义政策,而在对待西方科学输入的态度上,始终以稳定封建秩序和统治为目的,毫不关注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因而造成了清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跌入了低谷,愈加缓慢的科技发展速度,不但远远落后于西方,甚至连明末科技发展的一度兴盛也未能继承下来。从而使得中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为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埋下了隐患。
在当代,我们应该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加快培养人才科技化的步伐,加大对大众科技兴国理念的学习和培养。通过这些手段不断努力,科学技术在我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技术在科学领域更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曹红梅.我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历史学习,2001(1).
【2】黎德扬,吴琳.科学理性的匮乏—我国科学自明清以来落后的原因之一.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4).
【3】吴海江.我国科学创新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
【4】李振.从科学传播学角度看我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2003.
【5】闵丽,黄金辉.“李约瑟难题”新解.四川大学学报,2000(3).
【6】刘晓飞,姜文化.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透析. 天府新论,2008 (1).
【7】从“李约瑟难题”中看科学技术为何止步不前.商业文化,2012.
【8】刘爱玲,张冀满.从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李约瑟难题再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1).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