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记者节主题(优秀17篇)
可以体现出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写总结时可以参考相关范文和经典案例,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总结范文,相信会有一些收获和启发。
记者节主题篇一
记者节是在中国是除了“护士节”、“教师节”之外的第三个行业性节日。大凡政府或社会为一个行业设个节日,与其说这个行业十分重要,不如说这个行业十分辛苦。医生与护士相比不重要吗为什么不设个医生节为什么不设个“公仆节”、“老板节”
目前正值报刊征订之时,报刊办得怎样样,读者和市场的选取才是实实在在的检验标准。媒体的尴尬之处在于,说是机关吧,财政却不拨款,需要自己在市场上觅食;说企业吧,又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子,一派官衙作风。所以有人说,媒体是还没有倒闭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已经溃不成军、所剩不多,媒体却无法像国有企业那样改制,又不得不应对市场,所以举步维艰。
我向一个同学推销某个定位一向不准的报纸,同学说:“这个报纸白送我也不要!”报纸办到这个份上,我不明白摆成绩唱高调自欺欺人究有何益!
当然,过节了,为了“鼓劲”,大家说说场面上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讲讲实话,更为可贵。我相信“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认识不到不足,即使认识到了却不敢承认、不敢正视,尤为可悲。
从这一方面来看,设个“记者节”,也算是社会对这个高风险行业的一种抚慰。在第8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就“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发出通知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似乎给了记者们一柄“尚方宝剑”。但我认为,就这么空泛的一句话,不可能有什么法律效应,也不会真正能够保障记者的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宪法第三十五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呢!
这天是记者节,匆匆在博客上拉杂瞎扯几句,算是个人感言,只与二三博友交流,实不足与外人道也。
记者节主题篇二
我是xx电视台的记者xx,这天十分荣幸在第十一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那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此刻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
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信息,信息资料是这样的:xx,来武汉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就应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就应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用心奔走的xx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xx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能够说在xx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xx广电人的汗水。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xx快速。
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xx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建立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这天是记者节,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电视台记者,我和我的同仁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感到的职责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用心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xx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镜头记录xx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xx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档为doc格式。
记者节主题篇三
这天是第xx个记者节,汴梁晚报全体修改记者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感谢您,亲爱的读者。
《汴梁晚报》在探索中成长,如今已走过了16年的风雨历程。16年来,我们和您水乳交融,休戚与共。是您给了我们智慧与才思,是您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是您让我们一路向前。有您的支持,我们无惧无畏;有您的认可,我们才会成为“无冕”。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和记录者,记者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职责。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记者要与社会共前进,与百姓同冷暖,做老百姓的“贴身小棉袄”。这是记者的义务。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记者要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激情是记者的职业生命。――刘阳。
做一名热线记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百态。两年时间里,我跑遍了开封的大街小巷,初步了解了开封,也正逐步融入到这个城市之中。下一步,我期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能够在跑新闻的同时学会思考,“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采写出更多鲜活的、有价值的作品来。
记者节主题篇四
记者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记者的我都在忙碌着。来不及好好回味,来不及好好庆祝。其实,不仅这个日子,一年到头,我都在忙碌,忙找新闻线索,忙采访,忙写稿。因为忙碌,我常常被家人埋怨;因为忙碌,我常常扫了好友的兴致。十年了,从事记者这一行整整十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奥运,神七升空,冰雪、地震之灾,三聚氰胺事件……每一个重大事件,我们的记者都战斗在一线。虽然这些事件现场离我们云浮很遥远,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依然“忙碌”。我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采访归来连夜赶稿,多少次加班;为了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版面、一个创意,我们采编人员反复琢磨、反复讨论。永远无法忘记“5・12”这个沉痛的日子。灾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都有记者奔赴现场,战斗在第一线。虽然我没有去现场采访,但我们也在本地忙碌地采访报道有关这个事件的新闻。难忘5月20日晚上8点我市举行的赈灾义演募捐晚会,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可我们记者仍然坚守在现场采访,把最感人的故事与场景记录下来。晚会结束后已经10点多了,我们来不及回家换淋湿的衣服就加班加点赶稿。忙完已经是凌晨了。这种“忙碌”是辛苦的。可当我们把最感人的事迹写出来刊登在报纸上,当读者深受感动而主动到红十字会捐款捐物时,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幸福的。
中国经济时报》名记王克勤曾说过“扎扎实实的调查采访永远是记者之第一要务,好作品是跑出来的。”“跑”不仅意味着付出体力,担当风险,还要牺牲许多休息与玩乐的时间去思考、去写作。别人在家吃饭的时候,我常常还在单位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当我回到家吃饭时,常常是别人优哉游哉散步或在灯红酒绿前轻歌曼舞了。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我常常还在挑灯夜战,有时为了赶稿常常熬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路上奔波的疲惫之苦算得了什么?路上担当的风险又算得了什么?选择记者工作,就是选择奔波;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忙碌。
我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少荆棘,我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记者节主题篇五
从第一篇关于燃料附加费的报道,到今天3000多字的人物通讯,从没想过原来自己可以走这么多路,也从没想过原来自己可以和陌生人这么熟络地聊天。
这些陌生人的故事,或喜或悲,都需要耐心倾听;一些时事讯息,或大或小,都要落到细节,不能有差错和遗漏。有时候采访、写稿子会忘记吃饭;晚回家会忘记打电话告诉妈妈自己身在何处;经常不记得还要赴约。这一切,我都请求原谅。
想起张泉灵的一句话,“当记者的好处就是用青春换了经历。”我从未质疑过这句话。由于工作需要,我几乎每天都处于工作状态,没有时间经常游玩、逛街。在采集新闻的路上,不停得与陌生人相见、聊天,也正是这些经历充实了我的青春。
其实,每天还是有很多开心的事,遇到很谈得来的陌生人;去了刚修建好的博物馆;帮助了需要救助的患者;看到自己的稿子上了哪个版;爷爷经常会打电话说,把稿子都剪好了,要装订成册……一直这样下去挺好,做我想做的事,走自己愿走的路。
有一天晚上和朋友吃饭,他说,和新华社比,你这都是小打小闹。我默许,从没想过有一天要成为名记,也没想过要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做新闻的人,哪里都是前线。我欣喜于将消息传递给需要它的人,安心于每一个回馈的电话。这就是我需要的,不在意何时何地,只是用心去完成每一个新闻事实。
在帮助一个贫困大学生筹得学费时,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媒体的力量。稿子见报后,第二天就有人打电话想捐助这位大学生。假如没有报道这位大学生的情况,很可能他最终连学费都无法交上。
我喜欢三毛的洒脱,也希望有一天能像她一样,或许到达撒哈拉,或许回到西班牙,带着对世间的一种虔诚,随时准备起飞或者降落。
我深知,记者这份工作会给我带来惊喜,也会带来烦恼,这些我都会坦然接受,路是自己选的,就要坚持走下去。对于周边环境,我无法改变,现在我可以做的,是告诉读者明天车站是否还有票、油价涨了多少、年轻的老师是否还在接受治疗……我愿意做一名好记者;而未来我可以做的,是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记者节主题篇六
去年记者节,是因为一个报道没有出来而有感慨,今年的记者节是因为一条祝贺信息而记得,当然,今年记者节也是碰巧,刚刚也有自己一个专题报道出来了,但因为是关于政协副主席之死的,所以一上午领导来电话,还是搞得人有点担心,生怕触及政治,可说,记者节,不是记得是媒体同业者的一个节日,更多是让我们记得,我们对于社会的职责,同时也感慨在当下的这个环境里,媒体的生存,媒体从业者的发展。
记者,是一个让人荣耀的称谓吗但在体制内,很多人都自谓是记者民工,在社会上又出现封口费一事,真真又是让人感觉有点自甘堕落。记得研究生毕业那会,虽然有很多机会,但作为导师五个弟子的唯一一个去了媒体的我来说,是对自己一个信念的坚持,还是对老师的一个安慰呢!至今,或许我不是最好的,但在于学新闻的,难道理想不是做一个优秀的记者吗理想与现实,思考眼前利益,其实也着眼于发展前途。
在对记者有太多寄托、太多期望的同时,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对社会的职责,我们对于民众的人心呢每一个人,除了职业的这个身份之外,每个人也都是社会民众的一员,对家庭,对亲朋戚友,对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我们是否又都持续了一份人心呢这人心,是人的善意、是人的爱心、是人的怜悯之心,是人的上进求尊重之心。每个人,都期望活得有保障,每个人也都期望活得有尊严,所以,对于记者之期望,是一份要求,也是一份自身的担当,记者与民众有区别,但同样,民众也当有自身的要求。民众媒介素养,或许说的是一个专业问题,是公民素养问题,但如果大家都想生活得好一点,都想在保障自己权益方面有公正对待之时,那就不仅仅需要对记者有要求、有期望,同时也在于每个人都期望记者那样一样期望自己,这样,记者不仅仅能够做得更有期望和更专业,同时我们大家也都能生活得更好。
期望与失望同在,荣耀与失落同行,记者工作是一份光荣,也是一份辛苦,在记者节说记者,不仅仅在于媒体从业者的要求,同时也在于民众的期望和努力。环境,不单独是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
记者节主题篇七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同仁们:
大家好!
我叫某某,是某日报社的一名记者,在记者这个岗位上,我已经从事6年多了。从当初对新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今天对新闻规律有一定了解的一名记者,六年的新闻生涯给了我第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我也常常思考着一个问题:记者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作为一名记者,他首先是一位社会的观察者。
普利策曾经说过,“社会是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大船,记者就是那船头的了望者。他要为社会负责,为社会守望,发现大船在行进过程种的暗礁险滩,及其运行中的各种毛病,及时的向船长报告,确保大船的安全,保护每一个船员的生命与财产。”
记者节主题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新闻工作者,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丰收欢乐的季节,我市新闻战线的工作者又迎来了一个欢聚的时刻,共同庆祝第16个中国记者节。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中心医院干部职工向默默无闻奋斗在新闻战线上的全体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纸笔书写发展伟业,声屏传扬奋进凯歌。长期以来,我市新闻工作者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报道,为xx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事实证明,我市的新闻队伍是值得信赖的,记者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在新闻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全国信息传播几乎是同步的,市中心医院就像处身于一个透明的环境里,一举一动都被xx市民看到并关注。医院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离不开媒体的宣传与报道,医院更需要依靠媒体的宣传扩大影响、发展壮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近几年,我市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各自的宣传优势,新闻工作者发扬不怕艰苦和连续作战的精神,经常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现场,及时准确地把医疗救护过程记录下来;第一时间把医院里的好人好事宣传出去,起到了典型引路、鼓舞人心的作用;第一时间把医改方针和政策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报道出去,起到了稳定民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对此,我们医务工作者深表感谢。为表示谢意,我们医院精心筹备了一份健康大礼——健康讲座献给各位记者朋友,希望会后的这场健康讲座能帮助到大家。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记者节主题篇九
1.作为宣传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我认为有担当关键要做到“四讲”,即:讲态度、讲责任、讲时效、讲质量,做最好自己,为企业担当。讲态度,做到认认真真、实事求是。讲责任,就是要做到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任何时候不抛弃不放弃,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讲时效,即新闻要有时效性。讲质量,做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状况下,公司电视台记者一人兼数职,面对突发新闻往往一人承担了撰稿、写作、摄像、摄影等多样工作,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形成稿件,选择图片、采集画面、编辑制作,对外报道新闻、播出新闻,经常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在当前困难的经营状况下,宣传人员尤其要耐住清贫寂寞坚持这种工作作风,以高效的工作为企业分忧、做贡献。
2.面对当前企业遇到的发展的困境,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必须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必须有所担当。企业是我们实现理人生目标的平台,没有了企业,我们什么也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是企业的一份子,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和企业同甘共苦,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为一名分管宣传工作的管理干部,我个人要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吃透集团公司和矿业公司有关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宣传工作,让我们的职工了解局情、理解企业的难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3.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企业的兴衰关系着我们每一名职工,作为企业大家庭里的一员,一名普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更要有担当意识。从我自身来讲,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撰写出不同体裁的稿件,才能游刃有余地胜任这份工作,才不愧堪称为企业呐喊的助威者。其次,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项工作,真正做一名正能量的传播者,以此带动矿区更多的同仁传递正能量,来坚定和企业共度难关的决心。
4.作为年轻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无论是从工作经验还是人生经历,都没有资格发表多有深度的言论。我只想鼓励和我处境及心态近似的通讯员,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当想放弃的时候,想想我们当初选择这一行的热情和激情。近来借形势任务宣讲的机会到各矿井上,正常收入受到一定影响的一线矿工都没有放弃我们的企业,我们呢?有何理由放弃!人,总该活的不失信仰与希望。
5.在煤炭市场的寒冬期,企业要发展做为一名宣传干事该怎么办?我回想起下基层为职工们进行形势任务宣讲的情景,每一次宣讲,自己同样受一次精神洗礼感受颇深。我们的矿工在煤炭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千尽井下,戴月披星、默默奉献,比起他们,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呢?如何担当,我觉得就是要有信念和自信,有勤奋和务实,只有这样才能在奋斗中游刃有余、保持强势劲头。
记者节主题篇十
林书喜(南国都市报记者):
心中常有“四心”
当了10多年的记者,总结了一些感悟,要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要用好“四心”,即:耐心、虚心、细心、平常心。工作上要有耐心,生活还要耐得住寂寞,在新的工作环境里,没有人脉关系,工作难以展开,这时要懂得调整心态,要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新闻就在身边,做个有心人,从各方面中寻找新闻线索;不要因为上稿量少而耿耿于怀,要严格要求自己,深挖好新闻,写出精品。时刻提醒自己,好的新闻永远不缺版面。
郑邦京(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工作即生活。
作为长年在基层的新闻工作者,累了病了说不出,只能默默地干,心里所想的,就是在职一天,就要做好本职工作.至于说最难忘的,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事,采访了许多人与事物和现象,已经分不清了,眼光总是看前面,因事物总是在变化,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多年新闻生涯,只牢牢记住一句话:遵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少说多做,与时俱进,弘扬社会真善美、正能量。
范志平(本报编辑部副主任):
从事新闻事业要有热情。
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已经有20个年头了,足迹踏遍了儋州的山山水水,现回想20年的工作经历,感触颇深,曾有过面对采访对象时的手足无措,经历熬夜加班写(编)稿后的身心俱疲,也曾有过新闻稿件首次发表后的欣喜和自己取得成绩受到肯定以及作品获奖后的兴奋,但更多的则是自己对所从事新闻行业的热情、期待和憧憬,以及深感从事新闻这一职业责任重大的强烈忧患意识,还有自己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郑云炯(本报记者部副主任):
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
回想起当年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仿佛还在眼前,记得当时自己正在和家人吃饭,突然接到工作电话,急忙放下筷子,赶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且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常常想,这是为什么?但还是加班加点做好,在完成一个个报道任务,看到自己采写的台风新闻、人物故事变成铅字奉献给读者之后,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那是自己坚持的责任和担当。
黎有科(本报记者):
工作永远在路上。
记者的工作就是永远在路上。我经常用镜头记录每一瞬间,在文字的配合下,每一张图片都充满了故事,记得那一年“达维”台风席卷我市,我到影响最大的白马井镇去采访,那是我第一次在台风天工作,想要好的图片,表达深刻的新闻内容,冒着狂风暴雨,拿着相机在雨中前行,因为做记者,是光荣的,是有社会责任的,我们要永远保持奔跑的姿势。
符丹丹(儋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成为一名记者后,我认为自己应该有担当和责任。在采访中遇到阻碍的时候,依然能够坚强面对;在双腿发抖的时候,依然能够向前迈进。记者之路还在延伸,内涵还在丰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履行新闻工作者神圣的职责,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多报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接受新媒体的挑战,发挥广电人传统媒体的优势,努力创造出无愧于“记者”这个神圣职业的新业绩,为儋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冼贺(本报记者):
忙碌却也充实。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真实写照。记者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记者的我都在忙碌着。来不及好好回味,来不及好好庆祝。3年多了,从事记者这一行整整三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记者节主题篇十一
2002年12月6日,晚7点,北风呼呼地狂刮着,出奇地寒冷。
在栖霞桃村镇一个狭小的办公室兼宿舍内,一个23岁的年轻人,为了御寒,他打开已经读了至少三遍的《绝顶》,这本张海迪新作,字里行间的铿锵文字,犹如冬日暖阳,令他阅读一遍,浑身的热血就沸腾一遍。
这一晚,这个年轻人的命运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烟台日报社通知他正式录取为记者。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还是2002年,12月11日。
那天,他的记者职业生涯开始了第一步。
也是从那一刻起,这个青年,就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做一个有良心的好记者。
历史很长,人生很短。
一晃,11年时间过去了。
11年,在党报工作、都市报,直至转战到县域,每天行走在田野乡间。
怀着一腔热血,他无数次奔走在新闻出现的路上,报道,记录。
火车相撞,他在现场;汶川地震,他在现场;“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飞天,他在现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他在现场。
这条路上,鲜花没有让他停滞,荆棘没有阻挡他前进。
他的新闻和别人不同,引起他关注和兴趣的,更多的是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小”事和小人物。
在他的笔下,原本普通的人群,在还原遭遇不普通的命运之后,竟展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无法想象的坚韧。这些,无不令他在电脑键盘上敲下每一个字码的时候,自己先被打动。而这种心灵的慰藉,让他的心里变得极为踏实。
11年,即便行走在荆棘中,他丝毫不为伤痛。
尽管他的力量微乎其微,尽管他感受的无奈、无助多于成就。可是,因他的坚守、责任和独到,在他众多调查稿件中,一个个彼时重磅的新闻次第见诸报端,而鲜见无果的不了了之。
11年,他经历日复一日的痛苦仍能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但,青春换来的阅历,反而让他觉得自己在新闻的路上仍是一个小学生,要汲取和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在这个烟台记者的眼中,11年的目击,4000多个日夜,2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呈现给读者的是善良、勇敢、坚韧、抗争、同情心、爱……这些全人类共同尊崇的优良品质,仍在默默地、顽强地存在和生长。
11年,仅是逗号。在去追求信仰的路上,他会坚守如一,继续奔走在新闻的路上。
记者节主题篇十二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作为新闻记者,活跃在人民群众之中,穿梭于社会万象之间,传播党的声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闻“活鱼”,我们一向在路上。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着聊城的光荣与梦想,勾画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记者节,以职业为节,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脚步更从容。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建设生态礼貌市、加快打造山东“东引”、“西拓”桥头堡的宏伟实践中,我们满怀热忱、用心记录,共同参与了这座城市的改革发展,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辛苦中感受职责,笔触下守望道义。在我们的节日里,蓦然回首,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多少困难与危险,都化为点点思绪出此刻脑海里。
时政报道不仅仅是地市党报发挥政治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央、省领导相继前来视察,市里的重大活动也比较多,时政报道任务十分繁重。应对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我们与市委市政府持续高度一致,及时、准确、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将党的声音传到达千家万户,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新闻记者,不光要有敏锐的目光,还要有过硬的文笔,更重要的是能把握群众脉搏,捕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用心记录历史,传递感动。于是,一批重要人物典型:白云、王峰、陈春龙、牧琳爱等陆续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于是,每年都有一大批新闻佳作获得国家、省、市新闻奖。
512汶川大地震,已成为中国人2008年的群众记忆。而我们,用笔、用镜头永远定格了这记忆中的聊城旋律。大地震后,本报3名记者先后奔赴北川灾区采访。
刚刚过去的第十一届全运会,聊城赛区承担承办男子篮球小组赛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正式比赛。我们的采访进行了精心策划。在每一天一个综合消息的前提下,每一天撰写一篇评论,比较赛状况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
关注民生民情,解决百姓疑难,搭建普通百姓与党委政府相互沟通的平台,是开办党报民生热线专栏的宗旨。我们把握栏目宗旨,关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接听热线,耐心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难。
这一天,我们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又为我们身负的重任而时时自省自警,告诫自己:勿忘神圣职责,勿忘铁肩道义。
记者节主题篇十三
杜拉斯说过:“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在xx在线从事网络编辑的三年多时间里,xx在线教会了我三件事:梦想、选择与坚持。
五年后的今天,在从事网络编辑工作近4年的日子里,我深刻理解了一件事情: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才有价值,自己选择的路,就扎扎实实的走下去。也许我们只是一个地方小网,与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媒体相比,确实渺小。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也小看自己,得过且过,那路只会越走越窄。在工作的日子里,我经常会提醒自己,想出一个好点子不难,能实现出来才是关键,无论事情是大是小。我想做一个优秀的媒体人,这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正应该是从编辑好一篇稿件,策划好一篇专题开始起步的。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抵触情绪的时候,我就时常想起2008年奥运期间的工作场景。渐渐地我理解了这种精神,这也成为我调整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
我想我是幸运的,我正在从事我所热爱的工作。我一直坚信不疑的是,命运把握在自己的选择之中。工作至今,我经历过三次比较重要的选择。第一次选择发生在毕业前夕,那时候是省城重点网站的工作以及xx在线的工作可供我选择。家人的意思是让我回省城,回到家人身边。犹豫再三,我还是选择xx在线。在我做决定的那一个周,我的最爱外婆病重,我没见到她最后一面,在葬礼的前一天我启程回到了烟台,开始了正式的工作。没能送老人家最后一程是我毕生的遗憾。不过我知道,如果外婆泉下有知,也一定会支持我的选择。第二次选择发生在工作半年后,那时候作为新人十分努力,也有了一点小成绩。可就是在这“上升期“,我选择离开自己所在的热点频道,去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互动社区。我的选择,就像是从大城市去了山村,让很多人费解。但是当时我坚信论坛是一块大有可为的天地,是一个有希望的地方。三年后的今天,我做了第三次选择,从小有成绩的“管理者”岗位做回最基础的编辑岗位,这一次有更多人表示不解,不过我知道自己的目标和不足,我正通过点滴的努力去行动和改进。成长的道路上,总是需要自行与修正,然后继续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每一次选择都会改变命运,都是一次机会,而我正在好好利用机会,书写生命的精彩篇章。
我的领导说过这样一句话:“虽然在一个三线城市,虽然只是一个地方小网站,但是我们依然有一份从事互联网事业的梦想。”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我的梦想与选择,我还要补充一点的就是:坚持。
曾经,心中的愿望是一个很大的“英雄梦”——在最受瞩目的媒体工作,在最受关注的位置承载“无冕之王”的光环。虽然我现在也是一名媒体从业者,但这于我心中曾经的梦想还有不小的差距。工作时,我多数是自豪的,因为我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并指引一部分人。而每当华灯初上,下班后走在夜幕笼罩的城市中,我又常感到十分失落,我只不过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太寻常,太卑微。接触到的人也多是市井百姓,处理的也都是繁杂琐事。这样让我一度陷入纠结与迷茫,让我疲惫,让我失去信心——曾经的“英雄梦”,落入了繁琐平淡的生活之中。也正因如此,在平淡的生活中越呆越久,才越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子民,许多精彩,都蕴藏在平凡之中。平淡的生活让我更加珍惜我所拥有的梦想与选择,让我更加明白梦想与选择的指路明灯,那就是坚持。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选择,坚持在平淡生活中的不懈努力。梦想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我们扎实走好平凡工作生活中的每一步,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每一项大的成就也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谁说现在这些平凡小事,不能成为“英雄梦”呢。
能够成为xx在线的一员,成为一名媒体编辑,于我而言是份光荣的职业,也是份艰巨的责任。光荣不意味着有光环,它意味着更坚定的信念,更坚决的选择。它在记者深夜赶写稿件的身影中,在编辑策划编排的灵感中,在每时每刻普通群众生活的体会当中。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我的平凡生活中,依旧有一个不死的“英雄梦”,为在年老之时,能够骄傲地回忆这段光荣岁月,我将继续奋进。
记者节主题篇十四
记者节是在中国是除了“护士节”、“教师节”之外的第三个行业性节日。大凡政府或社会为一个行业设个节日,与其说这个行业十分重要,不如说这个行业十分辛苦。医生与护士相比不重要吗为什么不设个医生节为什么不设个“公仆节”、“老板节”
目前正值报刊征订之时,报刊办得怎样样,读者和市场的选取才是实实在在的检验标准。媒体的尴尬之处在于,说是机关吧,财政却不拨款,需要自己在市场上觅食;说企业吧,又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子,一派官衙作风。所以有人说,媒体是还没有倒闭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已经溃不成军、所剩不多,媒体却无法像国有企业那样改制,又不得不应对市场,所以举步维艰。
我向一个同学推销某个定位一向不准的报纸,同学说:“这个报纸白送我也不要!”报纸办到这个份上,我不明白摆成绩唱高调自欺欺人究有何益!
当然,过节了,为了“鼓劲”,大家说说场面上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讲讲实话,更为可贵。我相信“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认识不到不足,即使认识到了却不敢承认、不敢正视,尤为可悲。
从这一方面来看,设个“记者节”,也算是社会对这个高风险行业的一种抚慰。在第8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就“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发出通知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似乎给了记者们一柄“尚方宝剑”。但我认为,就这么空泛的一句话,不可能有什么法律效应,也不会真正能够保障记者的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宪法第三十五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呢!
这天是记者节,匆匆在博客上拉杂瞎扯几句,算是个人感言,只与二三博友交流,实不足与外人道也。
记者节主题篇十五
我的职业,让我常常处于感动之中,因为那种醉酒般的感动,我倍加热爱我的职业—记者。
记者,是一种需要激情的职业,只有自身焕发了激情,才能用饱含激情的笔去激活别人的激情。
激情来源于感动。
做记者十几年,每一次采写,我都被深深地感动,眼含热泪去倾听,眼含热泪去感觉,眼含热泪去表现。最终把我的感动变成许多人的感动。
当我甩掉皮鞋、扯下筒袜,把一双赤脚踩在被夏日骄阳晒得烫人的热土上,听那位做了肠癌切除手术的村支书对我说:“三年后,你再来,这里会大变样!”时,我哭了,我就是这块土地的女儿,我没有忘记这块土地的权利,我只有讴歌这块热土的义务。
当我跟着那个奋斗了大半辈子,已是一名地道的水保专家,却因为缺少一纸文凭还做着助理工程师的山里汉子爬上那座大山——那是他和乡亲们治理了十几年的大山,望着那一块块绿补丁般缀在山坡上的油松林、沙棘林,听着他对着大山呢喃:“这样一片一片的治下去,这山就不会有伤口了。”他把山上那不长草木的地方叫“伤口”。他只记得此生的责任是医治大山的伤口,而淡忘了自己心上的伤口。这时,我哭了,我感到我就是这大山上的草木,我没有忽视大山的理由,只有昭示的责任。
当我采访了许多人,许多事,含着热泪写下了《开放——张家口的里程碑》这篇报告文学,其中多写了一位领导几笔,因他的谦虚而未能见报时,我又哭了——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不能面世,更为那位领导的高风亮节。许久,我的心底都回响着他的那句话:“那不是我一个人功劳,那是许多人许多年的梦想!里程碑不能靠写,得靠干!”
每一次这样的采访都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每一次这样的写作都是一种思想的升华。我的采访对象、我笔下的人物感动着我,也提升着我的情操。我从他们身上常常获得一种崇高感、庄严感。这种情感烛照着我的灵魂,默化着我的杂念。十几年来,作为市级报的记者,我跑遍了市辖13个县的山山水水,采访了许多行业的许多人。那些我采访过的人,发了芽般地长在了我的心里,成了鼓舞我向前向上的人生标杆,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鞭策。他们是我永久的朋友。有的我虽然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但我记得他们的形象,记得采访时的情景,记得写作时的激动。
那个乡派出所所长对我说:“为了这一方百姓的平安,大哥豁出去了!”一米八的汉子说这话时流泪了。那个小镇工商所的女干部说:“我们的职业是神圣的,请理解我们,败类只是少数,极少数。”她握着我的手,传递过来一种高度的信任和托付。
那几个税务所的年轻人则让我的笔发出这样的呼唤:当你们随手在饭店的帐单上签字的时候,请想想纳税人和在风雨中推着自行车收税的孩子们吧,他们收那几个钱多难,多难......
这样的人和事,让我常常是写着写着就伏在稿纸上哭了。
职业使我拥有许多感动,感动使我生活充实。多年来,我无暇去舔个人恩怨的伤口。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母亲,该好好的照顾那个失去父爱跟在我身边的儿子。一次外出采访,回来已是半夜,那时我借住着一间小平房,儿子因为害怕把门从里擦上,蜷缩在床上睡着了。为了不影响邻居而能叫醒他给我开门,我只好翻出厨房里的几斤蚕豆,站在窗台上,从小窗口把蚕豆一把一把地扔到他身上脸上,直到把他砸醒。看着从睡梦中惊醒的儿子,我的心在流泪:要不是为了进到屋里赶写稿子,我宁可宿在屋檐下。我也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儿,该好好的孝顺那年迈的父母。我曾用玩笑的口吻对父亲说:“爸,您看我多忙。您若生病了,我可顾不上照顾您。”父亲把我的玩笑记在了心里,真的一天也没有用我照顾,就被急性脑溢血带走了生命......跪在父亲灵前,我在心里说:爸爸,我要为你写一篇文章,你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却有着崇高的信念,公家的概念在你心里至高无上。为了给公家节省医药费,你连个血压也没有量过就走了......写完之后,我再也不写了。我已经40多岁了,跑不动了,也跑不行了,我想安安稳稳地做做编辑。我未能为你尽孝,我要加倍孝顺我的母亲......
然而,我未能做到这一点,风烛残年的母亲更多的还是为我操劳,替我担心。因为如父亲般的普通人让我感动,让我把对父亲生前死后说过的话不算数,我无法拒绝那些普通人给予我的崇高的感动。只是,父亲的去世使我对平凡生命的超凡价值有了更深的感悟,使我笔下的文字变得更凝重,更深情,也更多了一些思考和责任感。
于是,我写一位女评酒员——《生活是一杯酒》,似乎是写我和她一样的人生步履——那是酒后的步履,跌跌撞撞,磕磕绊绊。
我写一名和我同龄的植树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袁妙枝种树》,深切地感到:女人不仅仅是花,也可以让生命长成一棵葱郁的树,她抽出的枝是树本身,而我抽出的枝叫新闻。我们都可以让自己的生命之树枝妙叶茂。
当我的故乡发生地震时,我先后7次赴灾区,写出了《灾难是一种凝集力》、《真是军民鱼水情》等长篇通讯、报告文学。当我拉着为老百姓搭建临建住房的.小战士的手,这时我感到,我是在抓着儿子的手。是啊!他们比我的儿子多不了多少。那手裂着血口,肿的如馍,黑的似碳。我紧紧的握着那温热的大手,母亲般地流着泪,母亲般地表达着我的心疼,直到风雪把脸上的泪吹得结了冰。
当朱总理就治理沙尘暴来张家口视察走后,我沿着总理的足迹也走了一遭,采访了上至市、县领导,下到村民翁妪近百人,写出了《机遇来了,张家口准备好了吗?——总理视察后的热效应和冷思考(上、中、下)》一文,被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称为对市领导的决策有启发意义并因而获全国二等奖后,我更加清醒地知道:一个记者的感动缘于职责归于职责。
说真话,多少年来,被“写”折腾得苦不堪言。有时写得烦躁不安,便踏上自行车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蹬一圈,但脑子里还是想着要写的那些人和事。夏日,闷在那间8平米的小屋,任汗水泪水涂抹在脸上;冬天,听着塞外冬夜的风鸣鸣地打着窗棂,我曾在心里下过不再写的决心。我甚至和女友开玩笑说,想辞了职买一台编织机,去给人们加工毛衣。但我最终还是写,写了一篇又一篇。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拿起笔的,不是名,不是利,只是那份叫人动心动肺的感动。一些年轻人说:“老大姐,你怎么还在写?”是啊,我什么时候才不再写了呢,那只有我的心不再被感动。但只要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存在,只要让人感动得精神不灭,只要我感受感动的神经不发生故障,我会一直写下去的。
记者节主题篇十六
新闻工作是紧张的,新闻工作者的神经永远紧绷着。
新闻工作是艰苦的,只要有新闻,新闻工作者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
新闻工作是危险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非军事职业中,矿工是最危险的,其次就是记者。
新闻工作要为别人做嫁,编辑、校对、美编等许多新闻工作者永远工作在热点新闻的背后。
……。
我想,那是因为新闻工作苦中有乐,新闻事业的大乐远大于新闻人个体的小苦,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总能够体尝那至苦至难之后的至甜,总能够享受那汗水、泪水和血水之后的工作乐趣。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职责神圣。从近代报纸开始,新闻工作就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早在1849年,马克思在针对《新莱茵报》的审判法庭上,就曾明确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中国第一位留学西方研习新闻学的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中称:“新闻记者,对于社会,负有重大之责任。彼以颠倒是非,博官猎贿,或专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选择了记者,就肩负起了历史使命,就拥有了奋斗的航标,就承担起了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责任。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情系大众。从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刊物《向导》诞生之日起,中国*人在80多年奋斗不止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强调新闻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邵飘萍有一句名言: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40多年前,一位报社领导曾经向邓拓请教怎样办好晚报,他毫不迟疑地说:“要站在群众之中办报。人民群众是报纸的服务对象,是报纸的真正主人”。新闻工作者的笔是大众交给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是社会赋予的,新闻工作与千百万大众同喜同悲、密切关联。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薪火相传。从唐玄宗时期最早发行的“开元杂报”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从黄远生、邵飘萍、邹韬奋到邓拓、穆青、郭超人,从只有报章记者到多媒体全方位记者的涌起,一代代新闻人耕耘奋斗,一代代新闻人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新闻事业的辉煌。今天,传媒发展的新环境,信息传递的新技术,信息开放的新政策,使新闻事业走上了立体化发展的高速路,近百万新闻工作大军战斗在新闻事业的第一线,全国近600所院校开设了新闻系,我们的队伍日益壮大,在社会发展的舞台上新闻工作不可或缺。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永远年轻。新闻工作者永远处在进行时,我们不知道今天将要报道什么,我们只知道要满怀激情地关注新的、更新的新闻事件。一位记者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我感到自己选择了一个多么年轻的职业。就像这个时代从来没有给我一丝苍老的感觉。
新闻工作快乐还因为很多很多……。
但是,我还想说,新闻工作快乐还因为她充满幸福。一位希腊人对“圆满幸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在宽广无限的人生舞台上,尽情施展才能,而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那就是幸福。如果这是幸福,那么新闻工作者幸福的境界远高于它。新闻工作者的幸福不仅体现在驰骋冲锋于宽广无垠的社会舞台上,更在于能够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社会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新闻工作的魅力和神奇之所在。在社会发展,自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以来,社会进步的重大历程背后都离不开新闻力量的推动,远的不说,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从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哪一项重大事件背后没有新闻工作者的鼓与呼?为什么当我们以记者的身份出现时,素不相识的人们向我们敞开了心扉?为什么我们的触角可以上至领导的重大决策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为什么一个平民百姓的疾苦通过记者的报道,就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唤起各界的爱心?为什么一些社会痼疾、陈腐观念,经新闻媒体痛陈暴光后,就失去了附着的根基,并进而引起制度的变革?因为,我们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社会的良心,我们的一次小采访有可能推动社会前进一大步。
记者节主题篇十七
1998年我进入xx电视台工作,作为一名记者,16年来,我亲身经历、见证了xx从贫穷落后到历史性巨变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xx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铁路、航空方便快捷,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个xx市民,我为xx市的巨变由衷地赞叹,为能成为一个xx市民感到骄傲和自豪。
下面,我谈几点感受和体会: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掌握比常人更多的知识、存储比常人更多的信息。学习的形式很多,首先要向书本学习,其次要向电视、网络以及其它新媒体学习,还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大众学习。
勤于思考,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弘扬“真、善、美”,创作出更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
改进报道方式,传递好声音,凝聚正能量。随着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挑战。今天,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观众都可以收看到至少五六十套电视节目,不论是节目形式还是内容都越来越精彩、丰富。我们必须要主动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节目质量,改进报道方式,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能引发更多观众共鸣与思考的精品节目。
xx广播电视台专题部《xx周刊》栏目,今年进行了全面改版,栏目定位为:追忆流金岁月,聚焦社会热点,展示时代风采。我们和市委老干局联合,对我市目前健在的13位离休老红军进行了采访,这项工作既是一项抢救性、挖掘性采访,又配合了今年我市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后制作成七集纪录片,题目是:
英雄的足迹——寻访xx健在老红军。在追忆性报道方面,我们还报道了“那些年那些事——陈智亮的革命人生(上、下)”、“那些年那些事——许浚的援藏故事”、“许浚与佳临黄河大桥的故事”等。其中四集系列专题节目“八项规定在xx”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的广电节目评议中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赞扬。此外,《xx周刊》栏目今年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性报道、成果性报道、经验性报道和典型性报道。
记者节感言|记者节由来|记者节是哪一天。
记者节感言|记者节由来|记者节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