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扬自我革命精神8篇(优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篇一
近日,中央印发《关于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如何才能运用好民主生活会这个武器,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开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要认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目的。它不是为了抨击某个人,而是帮助检视问题的法宝。要明白开展组织生活会的目的是帮助找出自身及他人存在的问题,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常常会陷入自己看到的假象中忽略掉可能隐藏的毛病,所以这时候很有必要由他人直言指出,给出当头棒喝以免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当然自我批评也不可或缺,常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行动上有了方向,去不断改正它,终能弥补缺陷,怕只怕有不足而不自知或是明知不足但任由它存在、不为所动、自我放弃、只愿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不肯迈出一步。所以当问题被指出时不用感到无地自容,应该做好心理建设:只有找准了问题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适应工作,提出批评的人是在帮助自己进步。
要完善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方式。私以为,开展自我批评时可自己当面宣读、直面自己的不足,鲁迅曾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需要做敢于直面、刀刃向内的勇士。但开展批评时由于担心被上级穿小鞋、被同级冷暴力、被下级怨恨等顾虑,可以适当调整方式,事先将针对某位同志的批评意见以不记名的方式反馈给专门负责搜集意见的工作人员,用统一字体打印出来,不要求现场写出批评意见而是花一段空余时间深思熟虑后做出答复,避免为完成任务草草了事、无法切中要害。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只为能反映出某个同志客观存在的问题。
要制定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改正清单。问题是否找得准还需要经过熟悉之人的集中研讨,去伪存真,力求找准问题所在。然后需要将各个同志存在的大小问题汇总成清晰的问题清单发到各人手中,将急需改正的问题排在前列,最好规定改正某个问题的年限以及在这方面不存在问题、表现优异的先进榜样人物以供参考,方便请教方式方法,有方向地及时“取经”,同时也鼓舞了一部分人,他们会因长处被看到而受到振奋、增添改正不足的信心。如果问题实在改正不过来,可以考虑换岗,事先征求他(她)的意见,找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他们有动力适应岗位,将自己的能力真正发挥出来,或是重新安排到适合其性格的岗位上,早日实现能岗匹配。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篇二
《求是》杂志第19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文章指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近大火的综艺节目《舞蹈风暴》里,许多大满贯舞者及自由舞者用热爱、坚守初心、永不言弃的精神,在舞台上向观众们展示各种舞种的同时,让更多的观众知道什么是“十年如一日”的专业和自我的革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要用自我革命精神勇敢迎接挑战,朝着目标,踏步前行,做新时代的“追光者”。
“自我革命”就要不断学习。“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只有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才能打好基础,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国家的政策,在工作上也更能有的放矢。学习一些优秀党员能让我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学习是没有捷径也没有止境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拿出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打好基础,实现自我革命,适应时代的发展。
“自我革命”就要信仰过硬。要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员干部,当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要第一个站出来,在危险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挺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困难作斗争,为人民而战。我们的生命是人民的,我们要为人民做一切,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自我革命”就要不断纠错。鸡蛋从内打破才是生命。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在不断的自我革新和净化中,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我们要时刻检视自己,带头保持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自觉向党中央看齐,进行自我革命。要主动发扬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在各方各面的工作中提高不断纠错能力,在“自我革命”、洗筋伐髓中回味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事业做得更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源动力。“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我们要去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亲动手勤落实,苦干、实干,坚持自我革命,主动担当责任,自觉冲锋一线,不断提高本领,做一个坚定的“追光者”。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篇三
习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习这一重要论述,*远瞩、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重要遵循,也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和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引。回望来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各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关键是敢于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要以“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姿态和状态,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下面,我就围绕“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自我革命”这一课题,与大家作个交流。
习指出,“自我净化,就是要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教育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提高免疫力,同时聚焦突出问题,自觉向体内病灶开刀,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党员干部落实践行这一重要指示,持续加强自我净化,就要在不忘初心中守好本色、本真、本分,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原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在回忆录中谈到誓词对自己影响时说,“从此我以誓词作为立身行事的行为准则,决心终生为履行誓言而奋斗。”新时代排雷英雄杜富国在汇报入党愿望时说:“我入了党,就有资格带头干、挑担子。”面对生死抉择,他更是以“惊天一挡”为战友筑起“生命屏障”,那句“你退后,让我来”生动诠释了党员的忠诚担当。同志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毛主席曾深刻指出,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要在思想上入党。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却是一生一世。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守好本真,就要经常用入党誓词的镜子照一照、正一正自己的衣冠,经常用入党誓词的尺子量一量、找一找自身的不足,经常同模范践行入党誓词的优秀党员比一比、看一看存在的差距,始终做到慎微慎独、严以修身、行稳致远。
把握一个“慎”字,慎对第一次,慎走无人处,慎待细微事,慎把终了时。要治家有规矩。好家风是清正廉洁的“保险栓”,坏家风是堕落的“催化剂”。保持清醒头脑,以家教为本、传承好家教,以家风为体、涵养好家风,以家训为诫、经营好家庭,做到以德润身、以身示范、以廉齐家。
习指出,“自我完善,就是要修复肌体、健全机制、丰富功能,着眼于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完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我完善,就要自觉跳出自我看自我,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纠偏中进步。
一是把学习进行到底。习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不重视学习就要落后于世界,一个单位不重视学习就无法创新发展,一个人不重视学习就难有长足进步。毛主席讲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新时代,把学习进行到底既是国家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推进创新实践的现实需要,更是个人成长进步的最好阶梯。要坚持系统学。紧紧围绕习中国特色思想反复学、反复思、反复研,按照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理解消化,对照一个篇目一个篇目学深悟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源头上解决无知而惑、少知而迷的问题,在系统把握中解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问题。要突出重点学。着重学好《习中国特色学习纲要》等基本教材,坚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加快推进国家建设的根本要求,切实掌握强国富民的思想武器。要常态跟进学。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跟进学好习最新系列讲话精神,第一时间深化对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的理解掌握,将其放在习科学思想体系中整体把握,不断强化紧紧跟上的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学习的累积效应,打开学习到底的新境界。
二是把工作做到极致。习告诫我们,“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不认真不行,认真不够也不行,绝不能以“差不多”为由降低工作标准和质效。要保持认真负责态度。认真负责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姿态。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必定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我们现在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多少惊天动地、惊心动魄,需要的是滴水穿石的耐心和周而复始的毅力,踏踏实实、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干工作,认真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办文办会办事,认真出谋划策建言,认真解决难事急事,只有时刻保持这样的态度,日积月累、聚沙成塔,能力素质定会不断提升,全面建设才能全面过硬。要保持坚决执行定力。目标和成功之间、梦想和现实之间、计划和结果之间,都隔着“行动”二字。*曾讲,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领导把工作赋予我们,既是责任更是信任,无论有再大困难、再多矛盾,也不要去强调这难那难的理由或借口,更不要等着上级出思路、拿办法、给条件,而要立足自身攻坚克难,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寻找破解思路办法,不折不扣地把任务完成好。要保持严谨细致作风。细节关乎全局,细节体现品格,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聚智慧,细节彰显的是卓越和执着。追求极致始于无数个细节。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想比他人优秀,就要在这些看似“小事”“小节”的细微处下足功夫、付出努力,始终保持“精准严细实真”的作风,善积尺寸之劳,以事事精细成就大事、以时时精细成就人生。
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工作研究不深不透,对情况掌握若明若暗,对制约单位发展的症结问题缺乏行之有效对策,总是应付差事。各级要加大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力度,使人人切身体会到干好干差不一样,让善于学习、拼命工作、开拓进取的同志有成就感获得感,让心猿意马、工作平庸、不思进取的人有恐慌感紧迫感。要吃苦为乐。习讲:“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吃苦耐劳,是走向成功唯一路径。党员干部要自觉在苦中干工作、苦中求进步、苦中谋发展。冰心有句话叫“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牙儿,浸透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要把吃苦当作一种人生历练,不断磨砺意志品质,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习指出,“自我革新,就是要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善于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压缩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我革新,就要在自我揭短亮丑中找准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和方向,进而不断开辟未来。
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抓建设谋发展,必须要防止和克服这种“讳疾忌医”的护短遮丑问题。要闻过则喜。切实把上级的检查督导当作是对单位的关心和工作的促进,发自内心地欢迎和接受,通过上下同向用力,让自身不易察觉的问题隐患消除在未发之时,防止小管涌沦为大塌方。要常态检视。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看待上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自我检视和反思问题及症结所在,不相互推诿、不敷衍塞责,敢于面对、主动查找。要对症下药。既要查问题产生的病源,更要问题存在的病理,确保开对“处方”,对症下药,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次次的揭短亮丑中,推动各项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既总结自己的,又吸纳借鉴别人的,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把他人智慧转化为自我能力,把功夫放在破解矛盾上、放在创新运用上,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思维理念,转化为谋划协调、科学组织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管用思路和有效对策。
眼光到达不了的地方,思想可以到达。所以,大家要以开放的视野、学习的态度看待未知、超越自我。要坚持“更高标准”。有时上级交待了任务,明确了目标,如果只是盯着上级给的标准,可能一时难以达到,如果朝着“高于标准”的方向去努力一搏,勇于拿出跳起来摘苹果的斗志,哪怕没有实现自定的“高标准”,起码也会达到上级预设的“标准”。要树牢“标杆意识”。大力践行“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的铮铮誓言,始终树好自己的形象、立好党员的标杆,做好干部的表率,用“看我的”“跟我上”“让我来”引领带动党员,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前列、落到实处。要涵养“工匠精神”。专注、专心、专一于正在干的事情,不骛于嘘声、不跟风浮躁,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厚积薄发、精益求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绝”,这样才能让自己始终处于领跑的第一方阵。
习指出,“自我提高,就是要有新本领、有新境界,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学习实践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升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党员干部掌握新本领、拓展新境界、开创新局面,达到自我提高,关键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是在博学真知中掌握新本领。习讲,“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什么是真本领?怎样练就真本领?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必答题。我们要时刻以“知识恐慌”的危机感、“能力不足”的忧患感和“素质单一”的紧迫感,把博学真知作为第一要务,主动向学习要知识、要技能、要本领。当前,各级对学习都抓得很紧、整体上较好,但也存在着“单纯任务观点、学用脱节现象、实用主义态度”等学风不端正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用领袖论述引领学风。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大家要从讲、讲党性的高度来看待学习问题,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求学思进上,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刻苦钻研之风,真正形成认真学习、深入研讨、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良好学风。坚持用整顿方法匡正学风。在紧抓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大家在学习方面暴露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短期行为”等倾向,借鉴整风的方法来矫正偏差,结合解决作风问题、文风问题来验证学风整顿情况。坚持用实践标准检验学风。要把实践标准和战斗力标准作为检验学风的重要指标,而不是单纯以学习的次数、天数来衡量学习好坏,更不能片面地以笔记篇数、字数来评估学习质量优劣,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认识向实践和能力素质转化的结果和质效如何。只有确立实践导向、效果导向,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理论去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高,才能不断掌握和改进工作方法。
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也离不开思考。如果学习只是简单地浏览、机械地阅读、应景地摘抄、被动地接受,没有经过自己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转化不成智慧和能力。要善于开动脑筋,在学习过程中带着对现实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关联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要带着批判思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需要在实践中,带着批判思维去学习、去辨识,思考清楚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尽管每个人面临的情况各异,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带有规律性,一些基本的东西是相对不变的。要善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多进行思考,在继承原有知识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要联系实际思考。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才能领悟其中真理,才能进行有效推理,才能经过归纳梳理找到并掌握客观规律。要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弄清楚它们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怎样、应该如何引导使之趋利避害,从总结探索中提升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拓展深思笃信的新境界。
三是在彻悟践行中开创新局面。习讲,“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实践是从现实维度对知识的再消化、对理论的再发展。我们要将抽象的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蒸发掉所学知识中的多余水分,抽象出指导实践的关键实质,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迈步新征程,学习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现实的行动就是把本职工作干好,最直接的检验就是把当下任务完成好。尤其是在国家发展深入推进的关键时刻,大家要自觉珍惜党组织的信任重托,珍惜领导的关心帮助,珍惜多年的奋斗努力,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干事奉献时光,主动把使命任务植于心间、把责任担当举过头顶,敢作敢为不推诿、尽心尽力不懈怠,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职责使命。主动对标对表年度工作任务,推动一件件落实、一项项完成,力争干完一件事情就出一个精品,抓实一项工作就立一个标杆,完成一项任务就出一项成果。年底前,要紧跟上级党委的思路步伐,主动解决制约单位建设发展的思维观念、编制体制、人才队伍等矛盾问题,积极探索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下的新模式新机制,人人争当单位建设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单位全面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篇四
第一,什么是斗争精神
斗争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急迫需要,这也正是xxxx一直强调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境界。新时代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革命品格的坚持和发展,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思维层面面对矛盾、破解矛盾时必须葆有的时代精神。新时代的斗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突破自我、不断革新品质的葆有强化,它从来都不曾从中华大地上消逝,也永远不会消失。新时代的斗争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大公无私、永远革命的共产主义理念信念的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善于在斗争中改造客观世界,更要善于在斗争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共产党人的斗争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源于初心,来自使命,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一个共产党人可以无我,摒弃小我,不求名利,对同志,如春风化雨,对群众,虚心真心热心诚心。但同样为了人民,一个共产党人也可以挺身而出,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不畏强权霸权,不惧黑恶势力,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精神正是这种不为名利争斗与为民尽责而斗争集中统一表现。通俗的讲,新时代的斗争精神,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敢于挑战、敢于担当,面对不良行为敢于批评、敢于拒绝,面对自身存在的人性弱点敢于直视、自省自纠,勇于自我革命。
第二,为何发扬斗争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xxxx在20xx年秋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指出,“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祥和的节日氛围,广大共产党员主动投身这场防“疫”战,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为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这正是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下步,脱贫攻坚、经济复苏等重点工作都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直面“四大考验”“四种风险”,稳扎稳打、奋勇拼搏。就我们档案馆来说,承担着全市方方面面的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事项多、事务杂,更需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对照制定的突破目标,刀刃向内找问题,进行自我革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事项进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如何发扬斗争精神
发扬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可或缺。要想提高斗争本领,则离不开思维与实践的催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本领上过硬,首先要理论上过硬,去年我们集中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家无论是在思想认识,还是理论修养方面都取得突破,今年更要坚持把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xx线,善于运用党的先进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新来的同志,更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政策通”。实践出真知,任何本领都要放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得到进步,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只有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才能在反复实践中弥补不足、练就更高超的斗争本领,近两年,随着上级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市委为我们配备了新力量,年轻同志富有朝气,要主动向老同志学习,既要学业务知识,更要学习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的方法,加快自身政治建设、能力建设;老同志要发挥自身长处,扎实用好“导师带徒”,常态化与年轻干部交流,为他们明方向、指路子,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形成全馆上下一心、凝聚合力的良好局面。发扬斗争精神,就要敢于斗争,提升攻坚克难的勇气,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掌握斗争艺术和方法,讲究斗争的策略方法,方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发扬斗争精神,就善于斗争,夯实改革发展的底气,要把火热实践作为提升斗争本领的“磨刀石”,多到“吃劲”岗位下苦功夫,多蹚“深水区”啃“硬骨头”,多钻“矛盾窝”接“烫山芋”,从而炼就斗争胆魄,磨砺斗争意志,增长斗争才干。发扬斗争精神,就坚决斗争,保持持之以恒的锐气,要做好长期斗争、坚决斗争的决心,在干事创业中要持之以恒,把职业化作事业,将全部的热血与青春献给党与人民。
同志们,新时代需要斗争精神,伟大梦想呼唤着斗争精神。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xx周围,坚持以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斗争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大力推进档案事业发展,为助推现代化美好xx建设贡献力量!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篇五
3月24日上午,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长曲敏在市委党校报告厅,为我市政法干警讲授了一堂专题党课。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高层次高站位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指导组组长马旦曰和指导组其他同志到会指导。市领导张军勇、张金丰、孙沿国,市检察院检察长贾一锋,市法院院长王双近参加会议。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侯剑波主持。
曲敏以《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为题,为全市政法干警上了一堂高水准高质量的党课。
曲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的重要思想,涵盖了政法工作领导方法、思维方法、体制机制、机构职能、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是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寄托着对政法机关、政法干警的殷切希望。要把政法队伍这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刀把子”建设好打磨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护好航。
曲敏强调,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好政法队伍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初心所系、众望所归,努力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必须始终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爱民情怀,始终恪守从严治警、“拒腐蚀、永不沾”的自律意识,始终具备开拓创新、守护平安的担当精神,守住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底线,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打造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固堡垒。
曲敏强调,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对政法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对党绝对忠诚,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崇高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做到专业过硬,提高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传导能力。要涵养职业良知,坚持执法为民,建设一支具有职业良知的政法队伍。要保持纪律严明,必须始终保持一身正气、自身干净、自身过硬,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勇于担当作为,努力锤炼意志,到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在奋斗和奉献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曲敏强调,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处理好政治与专业的关系,大力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提高政法干警专业素养、专业水平和专业履职能力;要处理好教育与整顿的关系,在教育中促进认识提升,在整顿中落实问题整改,教育和整顿同频共振、一体推进;要处理好“激浊”与“扬清”的关系,以“严”字立标,用“实”字正行,把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贯穿到队伍整顿中,拿出实际行动,主动动真碰硬,下“实功”,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要处理好自省与监督的关系,习惯在监督下生活工作,以刀刃向内的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保证政法队伍的肌体健康;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把教育整顿作为有效载体,持之以恒抓落实,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委政法委、市直政法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政法干警代表在主会场聆听了党课。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篇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百色乐业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笔者以为,广大青年干部应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叩初心、找差距、勇作为,以昂扬的斗争精神向一切艰难险阻亮剑。
向“惰性”亮剑,甩步子叩初心。胸有丘壑,发现难题才能解。黄文秀同志年仅30岁,凭借着一颗赤子之心和扎实全面的理论功底,在2018年便已通过搬迁、教育、发展生产等方式帮助所驻村400余人脱贫。反观一些党员干部足不出户,对着屏幕“隔空调研”;有的了解情况只是看材料、听汇报,对于工作落实仅限于执行“上级指示”;有的习惯靠经验办事、凭感觉决策,导致决策与实情“驴唇马嘴”。党员干部应撸起袖子、迈出步子,深入基层、直插一线,真正做到情况熟、底子明,在解决群众难题中叩实初心。
向“面子”亮剑,摸症结找差距。“榜样”犹如灯塔,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榜样,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迎头奋进。坚持对标找差,带头把自己摆进去,对照职责反复查摆,根据问题举一反三,通过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应该怎么办,拿出解决难题的实招、硬招。要深入了解民情、掌握实情,通过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把群众期待摸准。要多一些换位思考,杜绝“差不多”思想,多一些红脸出汗、少一些避而不谈,做到“望闻问切”并举、“明辨慎思”共行,切实把差距找准、把路子摸清。
向“推诿”亮剑,筑铁肩勇作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在脱贫攻坚战中,黄文秀同志“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承诺为她短暂但又明烈的青春书写了绚烂篇章。初心指引我们为什么走、往哪走,担当则教会我们怎么走、走多远。“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绝不是摇旗呐喊假吆喝就能实现的易事。没有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的自我斗争精神,就无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秉承砥砺奋进的精神,在实干中磨砺担当,在攻坚中勇克难题,练就一副能干事、善创业、敢担当的铁肩膀,实现共产党人“为民初心”和“为民担当”的同频共振。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篇七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认真学习关于勇于自我革命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
“御政之首,革故鼎新”。“革命”二字最早见于《易经》:“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古人把君王易主、朝代更替称之为革命。从哲学意义上讲,革命指的就是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从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的意义上讲,革命指的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质变过程,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一种政权推翻另一种政权、一种制度取代另一种制度的变革过程。
革命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自我革命。何为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指的就是某个政党或个人通过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它强调的是党通过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正如所说:“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自我革命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是向自然界、社会这些客体领域进行的挑战,改造主观世界是向主体自身进行的挑战。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不可分割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我们党强调的思想建党、作风正党,强调要自觉改造世界观,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自我革命,只有通过这种不断自我革命,才能真正实现自身跨越,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2、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知己者明,自胜者强。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以勇于自我革命和自我改造而著称的。在长期领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始终秉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解剖,向顽瘴痼疾开刀”的坚韧态度和勇气,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这种通过自我解剖和自我革新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自我革命的过程。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任何革命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经常自己批评自己”。列宁说:“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决定一个政党前途命运的不是它犯不犯错误,或犯多大错误,而是犯了错误能不能及时纠正。只要能通过自我剖析、自我革命及时修正错误并能吸取教训继续前进,这个党就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无私者,可置以为政。”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善于不断探索、勇于自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一方面大胆改造客观世界,并由此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另一方面又注重改造主观世界,先后通过延安整风和各个时期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实现了党自身的不断净化和不断发展。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并不断发展?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3、自我革命要有义无反顾、动真碰硬的勇气
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形势越复杂,挑战越严峻,任务越繁重,我们党就越要高度重视自身建设、越要大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拿出义无反顾、动真碰硬的勇气,以永远在路上的劲头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思潮,我们的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只有理想信念坚定、追求执着,自我革命的意志才能坚定,自我解剖、自我净化和自我提高的自觉性才能更加坚定。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坚定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也是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党只有坚定不移站在人民立场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敢于并勇于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自觉地同那些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作斗争,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自我革命需要找准问题、摸清“病灶”。自我革命本身就是对着问题去的,讳疾忌医是自我革命的天敌。只有敢于正视问题,敢于聚焦“病灶”,以问题为导向,以消除“病灶”为目标,然后认真研究对策,找出破解办法,才能达到药到病除、强身健体的目的。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抓好关键少数。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的突破口。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强调:“中央政治局要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方面为全党作表率,做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怕揭短亮丑,敢于纠错纠偏,才能促使全体党员通过自我革命不断实现党的队伍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还必须具有刮骨疗毒的勇气。打铁还需自身硬。自我革命是一种面向自身的革命,它需要具备非凡的勇气和魄力。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对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来说,要实现自己战胜自己就必须通过自我革命,必须具备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为了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必须不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使党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979年11月,邓小平率先发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疑问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从党的十二大正式使用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认为计划和市场作用的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使用“计划经济为主”的提法,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和成熟。
总结40年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得出10条基本经验。
第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更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和强有力组织保障下进行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改革开放的动员令,到市场化改革方向的选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立,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部署,再到党的xx届三中全会及十九大报告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无不是在党中央统一安排和强有力推进下实现的。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顶层设计和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强调“一把手抓改革”,对进一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搞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指出:“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他还进一步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
第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如果没有40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就不会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没有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就提不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同样,没有党的xx大以来的思想解放和理念创新,也不可能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因此,指出:“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时期开启全面深化改革,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
第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必然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进行改革探索和创新。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第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党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指出:“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这样一个“多元、混合”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为各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提供制度空间,而且为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财产组织形式,形成互相参股、互相渗透、混合生长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并用。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是因为始终坚持用好“两只手”,中国才能够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xx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以最快的速度从危机影响中走出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第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发挥企业家与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但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推动作用是在企业家和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实现的。如果说企业家是从微观层面驱动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话,那么,敢为人先的领导干部则在中观和宏观层面引领和驱动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企业家精神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干部政绩考核晋升机制给地方政府引入了横向竞争,既有效激励了各级领导干部大胆改革创新,又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做大做强,从而带来改革局面的迅速展开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健全容错机制。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容错机制既是让改革者大胆改革的重要动力,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多次重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为最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提供了认识和实践前提。显然,新时期要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遇到的困难更多,需要冒的风险更大,更需要广大干部群众敢闯敢改,大胆创新。因此,必须认真领会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切实建立起容错机制,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唯有如此,全面深化改革大业才能大功告成。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主要是:政策机遇、高质量发展机遇、消费结构升级机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遇、内需市场持续扩大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机遇等;同时也面临难以回避的挑战,包括: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挑战、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完善企业制度的挑战等。近段时间,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正在为民营企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创造有利外部条件。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坚定发展信心,练好企业内功,努力抓住难得机遇;同时要正确认识、积极应对难以回避的挑战,不断提高化挑战为机遇的能力,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在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六个方面政策举措,强调当前一些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吃下了定心丸,也让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春天。广大民营企业家应清醒认识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民营企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
具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一是政策机遇。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各有关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针对营商环境欠佳、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出务实解决方案,优化细化政策措施,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和用工制度,鼓励技术创新,强化政策落实;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精准施策,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切实落到实处。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也是难得政策机遇。二是高质量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由速度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会打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宝贵发展机遇。哪些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前面,哪些企业就能抓住机遇,实现更大发展。三是消费结构升级机遇。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层次明显提升,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吃出健康;不仅要穿暖,而且要穿好、穿得时尚;等等。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层次提升也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打开新的市场。尤其是随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升级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会愈发明显。四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机遇。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在协调发展中,不发达地区会承接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且这一过程往往与城镇化同向推进,会带来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的巨大需求,从而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五是内需市场持续扩大带来的机遇。近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会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六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我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这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国民营企业应当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不断扩大产品和服务种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满足人民需求、开拓国际市场中实现新的发展。
清醒认识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来,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其成因主要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落实不到位,同时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目前,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只是企业发展的外因。即使在十分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中,企业也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和各种风险挑战,不同企业的发展结果也会有好有坏。对企业发展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广大民营企业家既要坚定发展信心,努力抓住难得的时代机遇;又要练好企业内功,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各种难以回避的风险挑战,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带来的挑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经济得以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但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是生产力向更高水平跃升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扩张速度会放缓,但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这是对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要求。但长期以来,我国不少民营企业过度依赖低成本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模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面对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打破思维惯性、走出传统发展路径,努力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导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其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5%。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一些民营出口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那些为出口企业配套或处在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也会受到拖累。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应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探索多元出口市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加快研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
完善企业制度的挑战。当前,我国相当大比例的民营企业是自然人企业或家族企业,一些企业管理不健全、制度不规范。这限制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一些企业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问题的根源。特别是在加快建设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和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制度不完善的企业必然面临更大压力。实践证明,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制度模式。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应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也应努力健全制度、改善经营、提升管理,建立适合本企业情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规范企业制度。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实现做强做优
民营企业要成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是苦练内功,在以下三个方面下更大力气。
提高化挑战为机遇的能力。对一个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要有危机意识和化挑战为机遇的能力。危机意识表现在深刻把握不学习、不积累、不创新就会落后的道理,经常查找企业存在的问题,随时准备应对新情况新挑战,并且通过持续创新保持企业优势。要看到,机遇与挑战是辩证的,解决了挑战中的问题,就等于把挑战变成了机遇,就积累了应对挑战的能力。这是一个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过程。所谓脱颖而出,就是率先成功应对挑战、解决挑战中的问题。可见,有挑战并非完全是坏事,把挑战转化为机遇,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也是优秀企业的特点之一。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企业。民营企业家、经营者和员工要大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势所趋。任何事物都有发展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在过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时,一些民营企业存在经营不规范甚至钻法律空子的问题,这样的企业面对规范的、监管到位的市场经济体制反倒不适应了。要认识到,守法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长远发展之道。民营企业必须坚持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曾经是一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将逐渐消失,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民营企业应把创新当作一种自觉行动,通过扎扎实实练内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营销策略创新、企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大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在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方面发挥着强大支撑作用。新时代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这些重要论断为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我们党的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意识形态展现了一个政党的信仰与价值,集中体现了政党的主张。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将意识形态置于“生命线”的重要地位,实现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同推进、共发展,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同时,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稳固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目前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利益格局变动和思想多元的背景下进行的,就国际而言,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各种思想理论、文化观念之间的交融互鉴也越发深入,一些国外反华势力利用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的话语优势,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严重影响着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从国内来说,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价值追求,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发生剧烈变化。再加上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转型中的困境,使意识形态领域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各种潜在风险不断增加。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
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其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党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更加深入,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和引领作用不断展现,这就启示我们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与基础。必须在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上下功夫,实现方式方法的改进以及内容的与时俱进和完善创新,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先必须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根本方向和关键问题上态度鲜明、毫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定盘星”。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式,绝不能放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相反,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宣扬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原则,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是全党的战略任务,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全方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键要在提升凝聚力和引领力上下功夫。衡量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要看其能否发挥强大的感召、说服、引导等社会功能,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工作不仅仅需要思想体系的完备,更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与实际困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实际作用。当前,要擎起意识形态建设大旗,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意识形态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意识形态建设打牢思想理论基础。
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研究和回答好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一是推进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向大众化、生活化的转变,多采用接地气、口语化的语言,让人民群众听进去、听得懂、记得住,经由与实际结合,变成自觉的理论认识与主动意识,扎根于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现实和百姓生活中;二是以常态化的学习教育与实践持续推进理论武装头脑,在文化交流与熏陶、日常工作与生活、精神文明共建等活动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三是树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四是加强思想宣传与舆论引导,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其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实现制度化、具体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五是根据形势变化、时代要求、群众期待,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选择民众喜爱、乐于接受的载体来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既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又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发挥好新兴媒体的优势,促进新旧媒体互补与深度融合,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传播路径,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润物细无声”。
内容提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其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居于统领地位,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基础工程,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才能推动实践发展,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是重要目标指向。只有不断增强“四力”,使之相辅相成,才能确保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这“四力”的提出,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目标指向。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只有增强“四力”,才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使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居于统领地位
政治领导力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概念。对于政党来说,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这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讲政治、提高政治能力的要求。我们党的政治领导力主要体现为党把控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的能力及其运作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政治定力、政治导向和政治引领力。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党具有强大政治领导力的关键所在。如同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居于统领地位一样,党的政治领导力在党的领导力体系中也居于统领地位。增强政治领导力,就能达到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效果。政治领导力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力的重要尺度,也是确保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新时代,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战略工程。为此,一是要突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方向性、原则性和根本性。突出方向性,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突出原则性,就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突出根本性,就要坚决维护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事关方向性、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上不能动摇,也不容动摇。二是要依法依规惩处出现政治问题的党员、干部。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党的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政治问题的“负面清单”,对于党员、干部在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加大惩处力度,以儆效尤。三是要大力褒扬政治表现良好的党员、干部。对于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要加大褒扬力度,形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基础工程
思想是基础、前提和先导,是“总开关”。党的思想引领力主要体现为党推进理论创新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潮干扰的能力。如同党的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居于基础地位一样,党的思想引领力在党的领导力体系中也居于基础地位。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魅力;只有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才能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全党理想信念;只有在理论武装的基础上抵御错误思潮干扰,才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新时代,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既要抓宏观,更要抓具体。一是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党的思想引领力从根本上说源于理想的崇高、信仰的笃定。理想信念不断树牢、不断强化,党和人民迈向理想彼岸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定。这就要求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筑牢思想“主心骨”。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不断学习、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广大党员、干部要静下心来通读苦读,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从而确保在理想信念上更加清醒坚定。二是把准理论创新的时代脉搏。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思想是时代的召唤。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基础上推进的理论创新。很显然,马克思主义是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源头活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良田沃土。三是探索并遵循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规律。在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必须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不仅要有传统手段,而且要有现代方式;不仅要重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且要重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现代新媒体。
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在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涉及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首先,掌握组织群众的规律是前提。掌握组织群众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党在指导群众运动中,必须掌握住这种规律。”掌握住这种规律,就能有效组织群众,使党的群众组织力真正落实到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其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是党的群众组织力的基本载体。当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是要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影响力。最后,激励关怀干部是手段。现在,基层一些干部工作很辛苦,往往是“负重前行”。只有基层干部有力、有效开展工作,党的群众组织力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当前,激励关怀干部,就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是重要目标指向
党的社会号召力主要体现为党对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群体、各方力量的号召能力,这种号召能力具体体现为影响能力、动员能力、引导能力和凝聚能力等。我们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是由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和作风、形象等决定的,是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决定的,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锻造出来的。新时代,只有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我们党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应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以更加良好的形象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党的良好形象本身就是党的社会号召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政治方向正确、领导能力高强、自身素质过硬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社会号召力自然就强。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在人民心中进一步树立起执政党的良好形象,从而使我们党在全体人民中拥有极强号召力。二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诉求发生一系列新变化,人民群众产生许多“新刚需”:对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必然会对教育文化、就业收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提出新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的需要,必然会对民主保障、法治建设、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提出新要求。只有更加精准地回应这种变化了的新需要、新诉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三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手段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现代传媒日新月异,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主动适应、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推动社会动员、社会引导基本理念与技术手段的创新,以创新的理念和手段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篇八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主要是:政策机遇、高质量发展机遇、消费结构升级机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遇、内需市场持续扩大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机遇等;同时也面临难以回避的挑战,包括: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挑战、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完善企业制度的挑战等。近段时间,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正在为民营企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创造有利外部条件。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坚定发展信心,练好企业内功,努力抓住难得机遇;同时要正确认识、积极应对难以回避的挑战,不断提高化挑战为机遇的能力,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在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六个方面政策举措,强调当前一些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吃下了定心丸,也让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春天。广大民营企业家应清醒认识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民营企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
具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一是政策机遇。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各有关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针对营商环境欠佳、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出务实解决方案,优化细化政策措施,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和用工制度,鼓励技术创新,强化政策落实;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精准施策,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切实落到实处。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也是难得政策机遇。二是高质量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由速度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会打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宝贵发展机遇。哪些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前面,哪些企业就能抓住机遇,实现更大发展。三是消费结构升级机遇。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层次明显提升,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吃出健康;不仅要穿暖,而且要穿好、穿得时尚;等等。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层次提升也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打开新的市场。尤其是随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升级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会愈发明显。四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机遇。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在协调发展中,不发达地区会承接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且这一过程往往与城镇化同向推进,会带来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的巨大需求,从而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五是内需市场持续扩大带来的机遇。近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会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六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我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这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国民营企业应当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不断扩大产品和服务种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满足人民需求、开拓国际市场中实现新的发展。
清醒认识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来,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其成因主要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落实不到位,同时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目前,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只是企业发展的外因。即使在十分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中,企业也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和各种风险挑战,不同企业的发展结果也会有好有坏。对企业发展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广大民营企业家既要坚定发展信心,努力抓住难得的时代机遇;又要练好企业内功,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各种难以回避的风险挑战,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带来的挑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经济得以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但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是生产力向更高水平跃升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扩张速度会放缓,但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这是对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要求。但长期以来,我国不少民营企业过度依赖低成本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模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面对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打破思维惯性、走出传统发展路径,努力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导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其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5%。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一些民营出口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那些为出口企业配套或处在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也会受到拖累。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应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探索多元出口市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加快研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
完善企业制度的挑战。当前,我国相当大比例的民营企业是自然人企业或家族企业,一些企业管理不健全、制度不规范。这限制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一些企业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问题的根源。特别是在加快建设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和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制度不完善的企业必然面临更大压力。实践证明,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制度模式。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应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也应努力健全制度、改善经营、提升管理,建立适合本企业情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规范企业制度。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实现做强做优
民营企业要成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是苦练内功,在以下三个方面下更大力气。
提高化挑战为机遇的能力。对一个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要有危机意识和化挑战为机遇的能力。危机意识表现在深刻把握不学习、不积累、不创新就会落后的道理,经常查找企业存在的问题,随时准备应对新情况新挑战,并且通过持续创新保持企业优势。要看到,机遇与挑战是辩证的,解决了挑战中的问题,就等于把挑战变成了机遇,就积累了应对挑战的能力。这是一个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过程。所谓脱颖而出,就是率先成功应对挑战、解决挑战中的问题。可见,有挑战并非完全是坏事,把挑战转化为机遇,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也是优秀企业的特点之一。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企业。民营企业家、经营者和员工要大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势所趋。任何事物都有发展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在过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时,一些民营企业存在经营不规范甚至钻法律空子的问题,这样的企业面对规范的、监管到位的市场经济体制反倒不适应了。要认识到,守法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长远发展之道。民营企业必须坚持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曾经是一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将逐渐消失,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民营企业应把创新当作一种自觉行动,通过扎扎实实练内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营销策略创新、企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大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