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一
转变传统的教育。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带给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务必理解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理解,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透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用心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潜力。
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修改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善,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到达《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善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用心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用心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带给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带给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到达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构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忙他们构成以潜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透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透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潜力。教学中我们还要用心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忙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配套读物、录像带、多媒体光盘等。这些材料加强了教材的弹性,为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带给了条件。此外,教师也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潜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利用报刊资源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阅读潜力,利用音像资源进行听力练习和了解文化元素,利用分级读物增加输入量,培养阅读兴趣等等。但对于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应是建立在认真研究课程要求,透彻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的基础上,使之与教材相辅相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构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构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用心探讨,总结经验,用心推广,魏书生的教学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时代赋予我们的是机遇、是挑战。我们要不断学习,用心进取,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潜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二
我抽时间学习了《学案导学问题解答》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进一步感受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导学案学习心得体会。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就学案导学的谈几点体会:
一是“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三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席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倒是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习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另外,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兵教兵”,这种模式在讲评课及复习课中比较实用,“兵教兵”抓住了学生出错后急于纠错和学生乐于讨论,喜欢轻松活泼课堂的心理特点,放手发动学生,通过板演、解析、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问题暴露,不知不觉中解决。例如板演环节,不一定只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选择、填空。因为这类问题暴露不明显,通过出错学生板演、解析,其他学生点评、提问、讨论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这要求教师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学生兴趣高了。第三,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第一,要为学生做好旧知识的铺垫。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三
20xx年寒假我县举办新课程培训学习,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而是如何组织学生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洋,教师才能做到随心应手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
以往的课堂大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里学生都要服从教师。新的课程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同等的地位来看待,与学生进行朋友似的交谈,经常运用“能不能”“可不可以”等亲切语气与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和体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你的学生只有四年级的水平,那么你就要备四年级学生水平的课”。这一句话很明显是要教师要因材施教,备出适合学生的课。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内容进行再研究,明确教材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专研,为学生备出适合他们的课。
总之,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同时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四
从20xx年x月下旬开始,我参加了xx市新课标培训。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新课标”贯穿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知识意识:教学的“有效知识”是知识与发展的结合点。发展性教学不是提高教学知识的总量,而是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课程意识:新的课程计划、标准不是教学惟一的资源;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取消了教学指导书、参考书。
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变化: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变化,领导、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生活、工作、思维方式的变化。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3、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否则,教学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会是穿新鞋走旧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
新课改涉及到诸多复杂关系,需要全方位地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五
本次学习了xx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在每一个学段目标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裁体形式也是强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这一核心素养的确立处处彰显着国家意志。
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课程结构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实现,而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我们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
之前我在教学上基本仅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顶多加上教参,这就导致我的教与学生的学非常单一且低效。现在有了学习任务群的引导,我在以后会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我的教学活动,让我的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作业设计上我也会立足于学习任务群,做到“少而精”“实而活”。
今后我将继续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做到常看常新,并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六
在学校教研组工作的安排下,我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
我们知道语文来自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在生活中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凸显语文的实践性是十分有必要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牢记语文学习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三《了解传统节日》时,因为这个主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同学对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都比较熟悉。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先让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搜集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传说,故事等,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然后将传统节日的故事整理下来回家后讲给自己的家人听一听,最后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实践,比如和家人包粽子,做花灯,做月饼等。这样的语文学习不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了语文,同时又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加深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学中取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已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了。作为老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为自己的教学增色添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互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发挥大数据优势分析和诊断,学生学业表现优化教学,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和个性化指导。积极关注教学流程,教育学方法资源知识学习评估等变化,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学习。”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利用希沃易课堂中的多种功能(课件推送)等,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比如在掌握多音字后的课堂练习时,通过课堂互动,将练习发送到学生的平板中,学生自主完成后进行生生互评,既保证了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又有效地巩固了学生的知识。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虽然改动较大,但都是在原有课程标准上的创新。其内容丰富,内涵深远。作为一名老师只有不断研读,在教学中始终立足新课标,尊重课堂实际,在实际教学中领悟新课标的精神,方能真正学有所悟,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七
有幸参加了线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的网络专题培训。xx教授围绕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以“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时间主线”“强调情景,主题统整”四个方面为主线,阐述了新课标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听后,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
xx教授的讲座,使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教师的教法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我们在准备公开课时,往往会让孩子做很多的实践准备,比如,搜集资料、拍照片、带实物道具,课前小采访、假期小调查……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新版的课程标准更突出了这个实施特性,这其实是育人核心素养目标的一大展现,也要求学生更高的参与度、更强的思辨能力、更好的审美体验。这也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观念,情境性和实践性不仅仅体现在公开课中,更应该切实融入家常课里。
核心素养要求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无一不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变革。这都带动着我们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相应地改变。教师的能力要求越高了,我们需要学习和教的内容也更多了。唯有终身学习,才会适应时代变革。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让我认识到语言文字积累、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渗透学习任务群,不断地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沁入,提高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不仅快速有效地理解了语文新课标,并且能精准抓住新课标的重点、难点,尤其是新课标的变化和特点。这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学习,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努力,积极实践。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八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出版后,我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对比2011年版本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如何教有了更具体更细致的指导,下面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2022年版本的课程标准对于什么是核心素养作了具体的界定,分为四个部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新。这给我们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内容上指明了方向,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围绕这四个部分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能有效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新增了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根据各个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分为三层,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这也是今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向。
经过研读,我发现新课标的理念实用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的熏陶作用,再也不只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成性与系统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搞好教育,就要不断地学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创造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以往传统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讲授叙述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从而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课文的精髓,而且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这种方法能将死板的文字变成一个个跳跃的生命符号,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另外,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是在课堂开头就向学生抛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种方法是指通过问题带动学生学习,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从而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将语文学习与教学看做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和质疑往往是紧密相连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例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的容量大,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他展开的。学习此句时学生提出:为什么称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这个问题很大,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过草地时肩负着什么任务?在草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老班长的具体言行。他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洗衣服,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做鱼钩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而自己却忍饥挨饿,还不许告诉别人,用实际行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三个病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最后让学生透过老班长外表的描述,体会他舍己救人,对革命业无限忠诚的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老班长的认识从表面深入到实质。学生养成大胆质疑,主动解疑的习惯,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记》中有句名言“教育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义是,教育的作用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克服孩子身上的不足,使其消除自卑,对自己充满信心,让别人对自己充满希望。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已成为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疏导学生的自卑心理,不断增强自信心,我们主要采取以正面表扬为主的评价方式。采用激励法无疑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常用的激励手段是即时激励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微笑的表情、赞许的手势、表扬的话语都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之转化为强烈进取的学习动机。激励法既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也可以在科学活动、个别辅导等各种教育活动中使用。
如何调动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这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对于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让他们的情绪跟着文章作者的感情起伏,才会使他们的精力完全投入到课堂中去,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及时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如不会利用时间就难于捕捉到那些闪光的东西。没功夫理会,常常使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逝,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本次培训学习,给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有充裕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教师回顾反思的平台,知得失,识是非,又能更好地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新时代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将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九
今天我有幸在线聆听了xx教授专家的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主要内容和变化,通过专家的解读,让对新旧课标的异同有了初步的了解。
xx教授用一个半小时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主要变化、课程性质及理念、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业质量。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从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实践主线,强调情境主题统整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清晰的认识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改变。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认识到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能够感受到时代发展中祖国的强大。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对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课标对整本书的阅读也提出要求,如何让学生阅读量增加是我们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今后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课标、学习课标关、研究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三大文化为主题安排教学活动,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总之,今后我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指导自己更好的投入工作。关注课标,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的科学(调换词序)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继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经验,借鉴各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积极的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
和运用祖国语文,(转移到下面“口语交际能力”后)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接上面一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
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与能力、过程和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字字”、“阅读”、“写作”(1-2年级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协调地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调换语序)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形成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1600个左右,其中800-1000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提到句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移到下一条句末)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诗文50篇(段)。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周围的事物,写自己的想象。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移到句首)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改为(五)综合性学习第5条)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移到第4条句末)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移到第2条句末)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移到第8条句末)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接第3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象,注意表现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5、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养成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将(一)识字与写字的第5条后移过来)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分解到下一条)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4、在阅读中揣摩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补充到下一条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合并到上一条)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与下一条合并)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7、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作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相关遇到的问题,学习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进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议论性文章,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19教材教科书编写建议(“教材”全部改为“教科书”)
1.教材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遵循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落实课程目标。
2.教材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教科书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教科书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生动活泼,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选文。
6.教材教科书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的衔接。
8.教材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内容适量,便于实施,体现语文课程特点。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材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0、教科书编写应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插图应契合内容,装帧版式力求生动美观。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传统文化,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合到下一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注意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每个学段写字教学都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有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逐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和语序以及常见的修辞方法等),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第一、第二学段可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选题,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提到第二段句末)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调换顺序,移到下一段)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调换语序)跨学科内容的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提倡采可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的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整合到上一段)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及学生之间的互相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社区机构等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实施评价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五)具体建议
(一)1.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2、评价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状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查检字词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要求会写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日常识字和写字的兴趣,关注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习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
(二)2.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要关注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也要关注其阅读材料的选择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应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考察。
2、朗读、默读的评价。
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是考察学生能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要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评价精读,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视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移到句首)
4、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根据文字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外阅读的评价,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根据各学目标要求的阅读量,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品位和习惯。
(三)写作3.写作
1、写作评价要根据应按照不同各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语言运用的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例如,内容是否充实、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能运用在日常积累和课内外阅读中学到的词句、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否表达了真情实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移到前一句)。对有创新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获取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而且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前移至本段的第二句)
(四)4.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的评价,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态度和表达交流能力,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其他专题活动(如演讲、表演、故事会等)进行评价,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五)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有是: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对有新意的思路和方法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
5、咏柳 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登鹳雀楼 王之涣
8、春晓 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0、出塞 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2、鹿柴 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15、静夜思 李白
16、古朗月行 李白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
18、赠汪伦 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20早发白帝城 李白
21、望天门山 李白
22、别董大 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柳) 杜甫
24、春夜喜雨 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27、枫桥夜泊 张继
28游子吟 孟郊
29、江雪 柳宗元
30、渔子歌 张志和
31、塞下曲 卢纶
32、望洞庭 刘禹锡
33、浪淘沙 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 白居易
35、池上 白居易
36、忆江南 白居易
37、小儿垂钓 胡令能
38、悯农 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绅
40、寻隐者不遇 贾岛
41、山行 杜牧
42、清明 杜牧
43、江南春 杜牧
44、乐游原 李商隐
45、蜂 罗隐
46、江上渔者 范仲淹
47、元日 王安石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 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53、题西林壁 苏轼
54、夏日绝句 李清照
55、示儿 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大成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大成
59、小池 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61、春日 朱熹
62、题临安邸 林升
63、游园不值 叶绍翁
64、乡村四月 翁卷
65、墨梅 王冕
66、石灰吟 于谦
67、竹石 郑燮
68、所见 袁枚
69、村居 高鼎
70、已亥杂诗 龚自珍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
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修订稿 )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方框 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黑体表示。)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 合作意识和开
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
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
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 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
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 建设 ,应以马克思主义和 教育 的 科学(调换词序)
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 继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
功经验, 借鉴各国 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
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致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
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发挥应有 积极 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
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 激发和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 引导 学生正确地理解
和运用祖国语文, (转移到下面“口语交际能力”后)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
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接上面一句) 正确
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 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品德 思
想道德 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
美 诸方面? 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
1
感受和理解 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
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
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
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 体会、 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和学生思
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
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
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
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适应
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并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
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 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素养? 。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
的变化, 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
要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
活的实施机制。 不断 地 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7-9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
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 与 能力、过程和 与 方法、情感态度和 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设
计。 ,三个方面 者 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着眼于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
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2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字字”、“阅读”、“写作”( 1-2 年级 第一学段 为“写
话”,第二、第三学段 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
出了“综合性学习” 的要求, 以加强语文课程 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加强与其他课程以
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 全面、 协调 地 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
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 思想 道德品质 和健康的审美
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
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
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 增强 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 和养成 良好的语
文学习 习惯, 初步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调换语序)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学习科学的
思想方法,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 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
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注重情感体验,有较 为 丰富的
积累,形成 和 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
方法。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 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
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
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
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 1-2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写字 的愿望。
3
2、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1600 个左右 ,其中 800-1000800 个左右 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 努力养成 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学习独立识字。
(提到句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移到下一条句末)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
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 儿童诗 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
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
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诗文 50 篇(段)。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
识和感想。写周围的事物,写自己的想象。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 自己感兴趣的 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4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 敢于 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
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
想法。
第二学段( 3-4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 ,其中 20001600 个左右 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 会使用字典、 词典。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移到句首)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做到规范、 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改为(五)综合性学习第 5 条)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对课文中
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移到第 4 条句末)
3、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
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
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
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移到第 2 条句末)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内容。背诵优秀
诗文 50 篇(段)。 (移到第 8 条句末)
5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接第 3 条) 愿意将自己
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自己的 见闻、感受和想像 象 ,注意表现 把 自己觉得新奇有趣
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写清楚 。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5、根据表达的需要, 学习 使用冒号、引号。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7、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 养成 向人请教、
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 观察大自然, 观察社会,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将(一)识字与写字的第 5 条后
移过来)
第三学段( 5-6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左右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
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 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6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
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分解到下一条)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4、在阅读中揣摩 了解 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
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补充到下一条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 能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
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
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 作品 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
好的理想。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了解文
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 语调、韵律、 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
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
8、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
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
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
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合并到上一条)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与下一条合并)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
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7、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400 字
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7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 作 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 针对 学习和生活 中相关遇到 的问题, 学习 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
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
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
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 、善恶、美丑 。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 7-9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
500 个,其中 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
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
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进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
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
8、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
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
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
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
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
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
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 记叙性文章 ,做到内容具体; 写简单的说明文 说明性文章 ,做到明白
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议论性文章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根据生活需要, 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
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
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 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
00 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9
2、耐心专注地倾听,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 表情、 手势等, 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 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
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
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
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
究计划, 从报刊、 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 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
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
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
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 19 教材教科书 编写建议 (“教材”全部改为“教科书”)
1. 教材 教科书 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 应遵循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落实课程目标。
2. 教材 教科书 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
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教材 教科书 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和革命传统 ,有助于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4. 教材 教科书 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
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 教材 教科书 选文要文质兼美 ,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
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 生动活泼, 适合学生学习。 要重视开发高
质量的选文。
6. 教材 教科书 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
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10
7. 教材 教科书 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
情感态度、 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要注意体现基础性
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的衔接。
8. 教材 教科书 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
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要内容适量,便于实施,体现语文课程特点。 重视运用现代信
息技术。
9. 教材 教科书 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
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 选择的空间, 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生
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0、教科书编写应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
特色。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插图应契合内容,装帧版式力求生动美观。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
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
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
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传统文化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
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 、学校 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
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学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 充分利用已有的
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
素。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臵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
面的支持, 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 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
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
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素养。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整合到下一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
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11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
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应尊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钻研教材, 不断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精心设计教
学方案,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提倡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
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
度,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 是语文教学的重
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 渗透 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
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
潜能,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
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同时注
意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 第一学段 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穿整个
义务教育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1-2 年级要多认少写。 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
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 识字教学方法和 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提高
识字教学效率。
12
每个学段 写字教学 都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
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与学说普通话、 识字教学相
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 获取 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
教学是学生、教师、 教科书编者、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 应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
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
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
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应注重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
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
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
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有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
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 , 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 逐步 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
知识 (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和语序以及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但不必进行系统、集
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优秀的 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亲近自然,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表达真
情实感。
1-4 年级 第一、第二学段可 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 以 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
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 空话、 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
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 选 题,少写命题作文。 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 指导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
力。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
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努
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提到第二段句末)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
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
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策划、 组织、 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调
换顺序,移到下一段)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主要由学生自行
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提倡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 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调换语序) 跨
学科内容的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 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 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 实现课程 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
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
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4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
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
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注意收集、积累
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 提倡采 可 用成长记录 袋等各种 的方式, 记录学生
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
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
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 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 教师和同学的评价、 来
自家长的信息等。
要坚持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 语文学
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
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 还应用最有
代表性的事实 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
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 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
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整合到上一段)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实施评价,应注意 将 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 及学生之间的互相 相互 评价
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 还应该让学生家长 、社区机构等 积极参
与评价活动。在 实施 评价时要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全面客观
公正的评价, 促进每个学生 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 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
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
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
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五)具体建议
(一)1. 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
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15
2、评价识字 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 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 状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 查检字词 的能力。
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
生对要求会写字的掌握情况, 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
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日常识字和写字的兴趣,关注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
习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
(二)2. 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
要关注 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 ,也要关注其 阅读材料的选择 面和阅读量 ,以
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
知识 概念 不作为考试内容, 应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考察。
2、 朗读、默读的评价。
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是考察学生能 否 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
朗读的总要求。 根据阶段目标, 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评价学生的朗读, 应注意对内容
的理解, 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 表达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
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 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
培养 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 要 从学生默读的方法、 速度、 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
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评价精读,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的表现, 重点 视 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 注意 评价学生的情
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 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 要
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移到句首)
4、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 重在考察 学生 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评价浏览能力, 重在考察能否
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字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
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第四学段, 可通
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16
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 的 记诵积累的过程,考
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而不应考察对词法、 句法 等方面的 知识不
作为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外阅读的评价,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根据各学目标要求的阅读量,通
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品位和
习惯。
(三)写作 3. 写作
1、写作评价要根据 应按照不同 各学段的目标 要求 ,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
展状况, 。应重视对语言运用的评价, 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
价, 例 如 ,内容是否充实、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能运用在日常积累和
课内外阅读中学到的词句、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是否有写作的
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移到前一句)。 对有创 新意的表达应予
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 丰富
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 不仅要
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 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 获取 材料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
运用各 多 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 对作文内
容、文字表达的修改, 而且 也 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 学生
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口头的; 可以用等第表示,
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
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 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 主要优缺点以及典
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根据实际需要, 评价方式 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
口头的; 可以用等级表示, 也可以用评语表示; 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前移
至本段的第二句)
(四)4.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评价, 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
态度。 态度和表达交流能力,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
行, 。应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其他专题活动(如演讲、表演、故事会
17
等)进行评价,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 全面 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
水平。
(五)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及 探究精神和创新意
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 从不同的
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这种探究, 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 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
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 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评价的着眼点
主要有 是: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对不同于常
规 对有新意 的思路和方法 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 ,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
的评价。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要求 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160 篇(段),7-9 年级学生
背诵 80 篇(段),合计 240 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 120篇(段) ,其余部分(也
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
5、咏柳 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登鹳雀楼 王之涣
8、春晓 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0、出塞 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2、鹿柴 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18
15、静夜思 李白
16、古朗月行 李白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
18、赠汪伦 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2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21、望天门山 李白
22、别董大 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柳) 杜甫
24、春夜喜雨 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27、枫桥夜泊 张继
28 游子吟 孟郊
29、江雪 柳宗元
30、渔子歌 张志和
31、塞下曲 卢纶
32、望洞庭 刘禹锡
33、浪淘沙 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 白居易
35、池上 白居易
36、忆江南 白居易
37、小儿垂钓 胡令能
38、悯农 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绅
40、寻隐者不遇 贾岛
41、山行 杜牧
42、清明 杜牧
43、江南春 杜牧
44、乐游原 李商隐
45、蜂 罗隐
46、江上渔者 范仲淹
47、元日 王安石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 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53、题西林壁 苏轼
54、夏日绝句 李清照
55、示儿 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大成
19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大成
59、小池 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61、春日 朱熹
62、题临安邸 林升
63、游园不值 叶绍翁
64、乡村四月 翁卷
65、墨梅 王冕
66、石灰吟 于谦
67、竹石 郑燮
68、所见 袁枚
69、村居 高鼎
70、已亥杂诗 龚自珍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 400 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
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
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罗曼〃罗兰《名人传》 、高尔基 《童年》 、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当代文学作品, 建议教师从 “茅盾文学奖” 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
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 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
荐。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语气词、叹词。
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
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20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二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2022版《义务阶段教育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以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为原则,在义务教育阶段首提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确定了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教材编写和考试改革的重要指导材料,新课标的落地与广大师生息息相关。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谈一下英语新课标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新旧课标对比
(一)新课标的分级标准有所改变
在2022版新课标中,一、二年级为预备级,三到四年级为一级,五到六年级为二级。设置预备级和三个“级别+”。“级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并对一、二年级有了具体的要求。
(二)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针对小学阶段,旧课标词汇表列出423词,各地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其他200-300词;新课标词汇表收录505个单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词汇表的基础上,选择增加100-300个单词。
(三)对于阅读的要求也有所提升
老课标对阅读一共提了7点要求,而新课标对阅读提了16点要求。同时要求三到四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1500-2000词,五到六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4000-5000词。
通过这些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把基本的知识教会学生,还要对部分学生有提高和培优,做到分层教学。另外,我们需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并对学生的阅读做出指导。要求学生对英文文章有更深的理解,理解语篇显性和隐性的逻辑关系;根据话语中的重复、解释、停顿等现象,理解话语的意义。这些要求的提出,也需要我们在教学思路上做出转变,更加充分的实现。
二、营造英语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比如,我们南方人学普通话,若能到北方生活一段时间,受到地道的普通话的熏陶,胜过读书、学习几年。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如我对六年级学生,课堂用语都是用英语说的。例如:it’stimetobeginourclassnow。openyourbooksonpage2。let’slistentothetapenow。pleasereadafterme。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我会说:bequiet!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我会分别用good/very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
英语情景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仅活泼生动,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更易于创造、模拟母语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在科学而且正确的方向上施行。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作了尝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时利用englishsongs,chants,guessinggames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2、利用卡片、实物、图画、简笔画等手段教学词、句,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在英语课堂上,有时我还利用自制的头饰,组织学生参加角色扮演活动,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节课的完成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同时也是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头开始,从严训练,一点点强化才能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1、培养学生看、听的习惯,参与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时刻跟进课堂的进程,眼睛、耳朵听从教师的指令,能够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同时关注同学的问与答,随时做好答问准备。要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意训练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应用于开火车的游戏,点名游戏,一次跟不上,反复随机抽查,这时学生会在紧张且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中,积极参与,养成看和听的好习惯了。
2、培养大胆说、读英语的习惯,具备连贯表达的能力。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用来交际,都需要说出来的。小学英语应该杜绝只会写的哑巴英语,要让学生养成爱说英语的好习惯。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哪怕是一个单词、一个简单的句子。现在英语课堂,教师很注重英语口语是否地道,会借助点读笔、录音机、多媒体等工具,让学生一遍遍模仿,特别要对口语表达有障碍的学生要耐心指导,这无疑就是培养训练他们读和说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课文诵读比赛、课本剧表演、英文歌曲等活动,调动学生体内爱表现的欲望,增强其连贯表达英语的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基于小学英语课时少,教师在安排指导学生书写上的时间就相对很少,也有些教师对学生书写关注不够,导致学生上到五六年级英语单词写得东歪西倒,寥寥草草。有的学生其实是可以写好的,但他们却不重视书写,应付公事。
五、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要以学生为本
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习自信心为主。因此,在评价学生时,特别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方法妥善处理。现在很多小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多数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害怕出错。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在错误中成长的学习理念,帮助他们把怕出错的包袱一点点地丢掉。
通过读教材我深切感悟到,教师必须学习“英语新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能适应当今素质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益达到“英语新课标”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句话,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三
2022年4月2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引起了国内基础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的密切关注和热议。学校组织老师们在线学习教学专家的讲座,并要求老师们线下自主研读学习新课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学科专业方面的不足,我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再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实践,以便更顺利地承担起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
新旧课标对照有几大变化:在课时设定上,英语课时的占比为6-8%,课时明显减少;词汇量增加,2011年版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量为1600个,而2022版新课标规定的词汇量是2000个;阅读写作要求增多;从考察知识到考察能力。由此可见,英语课时更少了,但学习难度更大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们要努力引导孩子乐学善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乐于学习的时候才有学好的可能。
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喜欢学”,以及是否知道“如何学”。小学生具有浓郁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由于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控力不够,导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太长。而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有时是单调且枯燥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让孩子乐于学习英语并将英语学好,我觉得以下几点做法值得去尝试:
(一)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江水抱村,和谐宁静的夏日村落。教师和学生要营造轻松自在、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本学年,我接手了一个插班生组成的班级。不同于从一年级至三年级都在本校学习的学生,这个新生班的构成比较复杂。三分之二的孩子来自公办学校,大部分孩子从三年级起始学英语,一个星期可能只上两至三节课,基础薄弱。有个别特殊的孩子在进我校前从未学过英语,零起点;有的孩子来自私立学校,但英语学得不好,想到我们这种英语氛围较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一部分孩子以前也在私立学校,英语水平同样比较高。在这一背景下,我的教学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开展得十分困难。第一周,有好几个孩子上着上着课就哭了。他们说听不懂老师全英上课,很多孩子作业几乎不会做。孩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学习压力,都有点害怕上英语课了。
为了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我努力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比如利用课前的几分种让孩子们唱一唱英语歌曲,如seasonsinthesun,youraisemeup等。开展如guessinggame,angrybird等小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复习了旧知。最重要的是增强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另外,每节课,我都要求自己带着良好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可亲近的,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友爱和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对小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才喜欢这门学科的,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学习优势,及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增强学习自信心。
我们老师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只盯着分数。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态度,如课前预习完成情况、课堂听讲状态、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实施,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不懂的地方会不会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等。只要老师愿意留心观察,就一定能找到孩子身上的亮点,并及时给予鼓励。那么孩子取得进步是迟早的事。当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之后会更加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每节课开始时,我都会花1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表扬,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如听写进步、书写工整、早读认真、上课专注、从与家长沟通中发现作业进步等。在充满宽容和鼓励的氛围中,我们的孩子会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教师时刻应该保存一颗教书育人的恒心,发扬竹子咬定山石的精神,用诲人不倦的耐心悉心指导孩子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有一些孩子的学习态度很好,但是由于其基础薄弱,学习上存在困难,有时候在课堂上拼尽全力也跟不上其他孩子的步伐。针对部分消化不了课堂知识的孩子,我成立了专门的辅导小组,固定时间进行辅导,每次的辅导都很有针对性,如有时候我教他们背诵单词的方法和技巧;有时候教他们解决某个单元的语法点,做到讲练结合;有时候传授他们阅读技巧等。除了知识上的强化,在辅导时间我做得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引导他们爱上英语学习,帮助他们设定学习目标,让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些孩子只有克服了心理障碍,做到一心向学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引导孩子们沉浸在阅读的海洋里,由课内到课外,注重课内外有效衔接。
我们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书等进行自主阅读。阅读是孩子进行语言学习的途径,也是最好的办法。我校一直都很注重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本学年进一步完善了勋章的评比制度,其中有一项就是一月一次的阅读之星的评价,借助阅读单来记录孩子一个月的阅读数量和书目,并借助班级阅读墙来记录孩子一个学年的阅读数量,对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可视化的形成性评价,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是这样推动阅读活动开展的:首先,我通过分享以前的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取得的优秀学习成果的例子,提升孩子和家长的阅读意识;其次,在班级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放一些经典的故事书在教室的书架上;接下来,我帮助孩子们筛选适合他们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读物。经过长时间的搜索与亲身实践,我发现《红火箭系列分级绘本》很好,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科学、自然、社会、家庭等知识,于是推荐给了孩子们,但不强求他们一定要读这些,只要他们能够广泛地阅读就好了;最后,我引导孩子力求做到定时、定量阅读,做到持之以恒。“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相信,孩子们会取得登上英语学习高峰的阶梯。
通过这次新课标的学习,我学习了新的理念,也迎来了新的考验。比如,熟悉每个学段的能力目标、了解每个学段孩子的教材内容,掌握思维培养模式。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努力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像春风化雨一般,潜移默化做教育,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借鉴他人的经验,力求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四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发布,吸引了不少专家大咖的深度解读和广大教师的密切关注。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更是要积极学习“新课标”,让云端高屋建瓴的理念引领我们明确教学教研方向,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和育人的工作。
一、对比目录,明方向
和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标》比较,新版义教课标发挥了核心素养统领的作用。核心素养无疑是外语教育领域长期探讨并且越发明晰的大观念。语言能力、文化品质、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体现了英语这门学科的工具性、人文特点和育人方向。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心得和体会。
二、怎么做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育人为本
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以及科技、艺术等拓宽国际视野,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逐步树立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育过程,我们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并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的体验中感受到乐趣和老师的信任,健康、自信、阳光地成长。
(二)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喜欢学”,以及是否知道“如何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究主体意义的情境和空间,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1、活动多样化
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由浅入深、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通过活动,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构建文化意识等,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2、活动主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通过感知、模仿、观察、思考、交流和展示,体验和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要把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和素养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同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增强学习自信心。
3、活动生活化
所有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让学生到最后能用于生活,成为生活的小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管理人和时间管理者。因此,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书等进行自主学习和阅读,有计划地收听、收看新闻或优秀影视作品等。指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再根据学习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三)融合“互联网+”
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最用,教师要善于利用多模态手段、平台和空间,开发和利用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深化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融和,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三、教什么?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目标更加明确,坚持创新,解决问题,以育人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和分级体系,不但在专业教学过程上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而且,对目标导向、创新和解决问题之道等也有了更具体的指导。
(一)围绕主题,单元整体教学
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以三大主题“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引领,以“单元整体”为大观念,推动和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或重组,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教师再依据单元育人蓝图,构建单元教学目标、语篇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也就是说,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把单元的教学活动串成一条主线,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学思结合,提升思维品质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有效设计,开展语篇教学
开展语篇教学,教师首先要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分析;明确主题意义,提炼语篇中的结构化知识,建立文体特征、语言特点等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把握教学主线。根据学生基于主题的已知和未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依据。
1、what?——确定语篇的主题和内容;
2、why?——明确语篇主题的意义;
3、how?——挖掘和提炼语篇文体的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用结合、学创结合,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四、如何评价
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法杖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有一方面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反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有助于教师教学反思和不断提升水平。
(一)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
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学、评的不同功能,发挥其作用。首先,教师要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设计并实施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使评价在教学中发挥最有效的最用。
在实施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提问、追问等测评方式,判断学生是否理解、表达、会做,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及时反馈和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二)让评价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有多种,如: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以及期末评价。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让评价发挥其最大的意义,要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发展。可以的话,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学会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自我监督性学习,取长补短。
新课标的发布对于未来英语教学是一个明确的指导,整个课标体现了英语教学最前沿的学术水平,汇总了领先的创新实践的具体做法和未来的方向。作为老师,我们更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更新理念,坚持反思和扎根实践,在做中学、研中思。未来路上,让英语教学更加高效,最终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五
很荣幸听取了东营市学前教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公开课展示暨送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为期一天,一共6节教学活动,其中科学领域2节,健康领域2节,语言领域1节,艺术领域1节,每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活动设计都新颖独特,使我收获很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很深:
一、教学设计新颖、独特
每一节课老师的环节设计都非常的新颖,很有创新意识,灵活应变能力很强,如东营市实验幼儿园的刘恺老师设计的活动课《好朋友》从一种新的思路来展示了这节精品课,首先谈话导入,放开让孩子自己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好朋友的的本领是什么?从而引领幼儿,提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说。接着熟悉故事,让幼儿在一种温暖、舒心的语境氛围下,想说、愿意说,同时整个活动中老师的回应也恰到好处,如:活动开始时,出示了一张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的图片,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这时,幼儿有的说:他们是好朋友、双胞胎。。。这时刘老师便回应幼儿:他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好像一对好朋友。刘老师能时刻想到总结提升幼儿的话语,拓展幼儿的经验,环环相扣,最后让幼儿自己给故事取名字来结束了本次活动,刘老师的课不仅设计新颖,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二、教学智慧突出,亮点层出不穷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无论是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凝聚着老师的智慧,如利津三幼的王艳芳老师的艺术活动《喷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选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感受音乐强弱这一环节,老师特别注重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听音乐中一遍遍感受音乐的强弱,从而为幼儿更好地用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做铺垫,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老师的智慧。
三、幼儿教学应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孩子都是爱玩的,尤其更爱游戏,如王老师的《玩玩大皮球》这节活动课,自始至终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自主玩,探索玩,打老鼠洞等一连串游戏中尽情的玩。如燕雁老师的《周转箱》从一开始便以角色扮演"小司机"来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幼儿由逐项练习走、跑、跳,到最后整合练习,让幼儿在"运送物资"中练习快速跑"走过小河"高处跳"翻过山丘"大跨步"跨过水坑"等,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也渗透着关爱和感恩教育,从而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
四、教学中应多投入情感,多参与幼儿的活动过程
一节好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比如说刘恺老师的这节语言课《好朋友》她的语言非常有节奏感,有韵味,表情自然和蔼,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感觉很亲切,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
总之,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扎实干、努力干。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六
近期,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初中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教师的引导调控才是第二位。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评价、合作交流……要想得到及时有效地展示,实践证明,就要把教学工作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平日学习上。在活动中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训练,有时为了一个训练点可以把课时延长。下面,就我的块状训练具体谈谈做法。最初可以通过小黑板出示训练内容及过程,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让学生一步一步去做,时间长了学生自然而然懂得按照这个程序去操作。
从事语文教学我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更好地服务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七
10月27——29日三天时间,我在禹城观摩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中语文教学能手评驯活动。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但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观摩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还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要达到这一步,学生应建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老师讲解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靠阅读读懂、品析文章,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靠老师讲解分析那永远是接受现成的分析成品,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这次语文课堂上,都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2、参照有关注释和有关资料,细嚼慢咽,谓之细读,可提出疑难,请求解决。3、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品析美句美词,4、细赏其文理构思,享受美文,谓之美读(或范读),通过这四步既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温馨提示”,如王晓林老师在执教《五柳先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性格、爱好、生活状况、人生追求??)。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我对张士诚老师印象深刻,在他的课堂上,我发现他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四、浮华已随风飘去去,课堂本色显朴实。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都比较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淡化了课件等的辅助作用。但有用的很有分寸。华丽惹眼的课件被几张简单的幻灯片或言简意赅的问题、扎实的读书练习所代替,真正还原了课堂本色。
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进行适时鼓励和评价。
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课堂及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适时鼓励和评价。这次活动中,老师几乎运用了及时评价,并且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微笑等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如陈万泰老师在读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歌时,有一名学生读的非常好,陈老师用语言激励,更重要的是,当他用手掌抚摸在孩子的肩膀上时,那股力量应是无比的莫大,我想,这个孩子一生会记住的!
六、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游刃有余。
教学基本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师的特权,也不是个别老师的天赋,他是教师成其为教师的基本资格。可以说,这次语文教学能手评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比较的深厚,例如王晓林老师,她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课堂上通过讲授五柳先生,做到分析文本,又将先生的品格、嗜好誉为一棵大树的形象,首尾呼应,直观生动。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对此我也仔细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还应需加强,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方法应须改进,尽可能的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八
一、听教学常规
一节完整的课,其课堂的常规化管理通常是不变的,它是一节课的骨架。从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课题的导入,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到语言的合理过渡,前后的承启,教学方法的取舍,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它们支撑着一节完整的课堂。如果一节课不能在骨架的支撑下,充分发扬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话,这节课就不能称为一节真正的课。因此,听一节课时,听课教师要从授课人对其教学的常规管理与教学实施中,见到该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素养、文化底蕴和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
二、听教学创新
一节课,无论是理论讲述、课文诵读,还是探究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如果都只注重抓好教学的常规管理,充其量就只能称为一节完整的课。但要想上成一节好课,只抓好这一点是不够的。教学必须有创新点,只有有创新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导入、教具的选择运用、教法的应用、教学语言的运用等环节,只要有创新,其教学就向“好课”迈出了一步。
三、听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节课,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持,是无法成为好课的。即便搞了不少花哨,有一些新花样,也只能是哗众取宠,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因为在旧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是主角,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为自己装点,口口声声说为了学生的发展,却一直在满堂灌,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这样的课堂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也是不能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所以说,一节真正的“好课”,必定是在现代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断创新的课,不断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向前发展的课。这应是听课教师们所关注的关键点之一。
四、听课堂效率
一节课的效率,就是一节课的生命。效率低下的课堂,必然死气沉沉。课堂效率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教育的机智以及对学情的掌控等,因此,听课堂效率也是听课的重点之一。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五、听课堂意外
无论是公开课、展示课,还是研讨课、交流课,授课的教师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都对教学过程进行过多种预设的。尽管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会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不同及教师的自我调适不够等因素,导致课堂意外的发生。
面对教学中的意外,教师做出高水平的处理,将意外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是新课改要求教师们研究的课题之一。科学地处理意外,不仅能反映授课教师的教学技术,更能体现施教者的教学艺术。若处理得好,课堂就会成为不成功的“成功课堂”,由意外转变为一堂“好课”。认真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无论对于授课人,还是听课人,都将成为一笔财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六、听教学的技术
教学技术的展现,是授课人基本功的表达,也是听课教师学习的重要方面。授课教师的语言重组技术、实验器材的操作技术、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板书和板画的设计技术等,如果运用得好,就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与教学的创新相得益彰。作为听课人,关注教学技术,是必须的,这是现代化教师所必备的。
综上所述可知,教师要想评好课,听好课是基础,是关键。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准备地听课,是不负责任的听课,而没有认真研究地听课,又是无意义的听课。因此,听课教师只有有目的地,深入地听课,才能听出精髓,才会评出精彩,也才能使自己有更大的收获,取得更大的进步。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十九
20_年11月22日,我校为了打造教师,语文组进行了听课评课活动, 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由于课程的限制, 我仅听了八节课:邱光龙老师的《桃花源记》、易晓寰老师的《化石吟》、李文胜老师的《苏州园林》支玉老师的《答谢中书书》、张值升老师《散步》、刘珍良老师的《那树》、朱桂谷老师的《天上的街市》、刘伦老师的《泊秦淮》、课堂上教师成熟与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在这几堂课中,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 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才认识到《化石吟》这篇文章原来也可以这样设计的, 那优美的朗读更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 刘珍良老师在《那树》中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找出那树的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人们是怎样对待那树的?(讨论)我看到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还有李文胜老师的《苏州园林》,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很高的,
第三, 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支玉老师在《答谢中书书》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描写环境的句子, 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在刘伦老师的《泊秦淮》中,刘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诗歌,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诗的情感,
第四,注重有效地延伸,领悟其义。在拓展延伸这一部分,张值升老师在《散步》这一课、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这一重要含义。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造就课堂深层次的延伸。
其次,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在上课时,这几位老师的语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了我;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而在这一环节中,几位老师也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听了这几位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充实。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总之,这一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00字(20篇)二十
5月11日,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报告会,期间我聆听了四位青年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整整一上午,我们与会老师都认真做好了笔记,写出了评价,心理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四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小学语文听课体会: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报告会中,与会专家根据不同类型的课例展示,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点评,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反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推动和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提炼方法,不断地拓展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
三、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四位老师的示范课例,四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今后努力方向
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充电。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提高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