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书(五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书篇一
1、严格对全县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归类登记,并向市局上报每月刑释解教人员情况汇总表和新增人员表。做到了情况清、底子明。
2、严格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解除程序,对全县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实行分级管理。积极探索了“四加一”管理模式,即县、乡、村、矫正人员亲属四方共同监管一个社区矫正人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严格按照省司法机关的要求每月及时对在服刑人员信息进行了核实。并按时前向市司法局上报社区矫正人员月、季度报表。
4、对各单位委托调查的拟矫正人员进行尽职调查,做到调查程序规范化、调查内容合法化、调查意见准确化。
5、加强教育基地运作。20xx年上半年组织万善乡、辛集乡、兰沃乡、烟庄街道办事处、崇文办事处、清水镇、东古城镇、清泉办事处近百名社区矫正人员到社区矫正教育基地接受公益劳动和法律知识学习,并邀请检查院的领导给他们讲了课,让矫正人员重树生活信心。
6、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心理辅导。利用艾森克心理矫正软件为社区矫正对象的特殊情况和不同心理进行疏导,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促进自我调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协助基层科参加了司法所建设辛集现场会。
一是继续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搞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
二是按时、按质、按量上报社区矫正月、季、年度报表;
三是进一步规范矫正对象个人档案,使社区服刑人员档案更加规范;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大宣传,扩大人民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面。
五是进一步充实司法所的工作力量,配足、配强司法所人员,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力度,真正发挥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搞好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
六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严格自律,严格遵守中共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
七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思考、研究社区矫正工作,将社区矫正工作推上新台阶。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书篇二
20xx年xx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是在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上下功夫,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衔接控管。按照“积极稳妥、依法规范、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原则,探索个案矫正、分类矫正、心理矫正等措施,逐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规章制度。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制定20xx年xx街道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根据汤泉街道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建立以街道分管政法工作副主任刘骏为组长,主任助理陈法耕为副组长,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财政所、民政办、工商所、地税分局、国税分局、团委、妇联、劳动所等单位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陈法耕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孙立苹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抓好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两支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奖励,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区矫正办组织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集中培训,使社区矫正工作者达到“六清”:矫正流程清、法律政策清、对象动态清、风险趋势清、帮教措施清、考核奖惩清。为提高社区矫正志愿者和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要建立一定的激励奖惩机制,不断加强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1、进一步完善档案台帐管理制度,坚持电子台帐与纸质台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区矫正台帐要做到整洁、规范、资料齐全、查找方便,按照矫正对象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每名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及时、规范完善相关资料并录入移动信息平台。对每个解矫对象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防止超期解矫现象发生。对解除矫正的矫正对象档案做到资料真实有效、归档材料齐全、装订顺序正确。
2、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强化日常管理。要抓好矫正对象集中教育、个别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矫正对象服刑的自觉性,做到积极认罪服法,努力改造自己,按时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抓好矫正对象的监督、帮教工作,对符合救助的矫正对象积极努力开展救助工作,保障矫正对象正常的社区生活;抓好对矫正对象的等级测量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平台加强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重点对象进行手机定位跟踪管理。
3、积极树立矫正对象转化改造典型。对矫正对象在矫正监管期间助人为乐、有重大贡献等突出表现的,可以作为矫正对象的正面典型进行宣传,激励矫正对象积极改造;同时,对在矫正期间不服从管理,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矫正制度的矫正对象,根据每月、每季计分考评结果予以一定的惩处,达到警示矫正对象的目的。
通过“以会带训”的形式,在办事处会议上进行宣传,通过各种相关活动进行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书篇三
虹口区司法局围绕“依托一个平台,坚持两个立足,把握三次评估,围绕四条主线”的整体思路,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为根本目的,在市司法局、市矫正办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理念、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走出一条具有虹口特色的青少年社区矫正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对42名在册社区服刑青少年开展了帮教工作,未发生一起重新违法犯罪。通过帮教,帮助5名对象复学,已有15人获得电脑办公自动化、驾驶员、营业员、烹饪等技能证书,另有11人成功就业等。
青少年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服务中心工作对象为青少年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属公益事业团体,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社会募集和企业捐助。业务上接受区司法局、街道司法所的指导和监督。服务中心内设办公室、心理咨询工作室、志愿者之家、技能培训室、公益劳动基地、社区一站两室、爱心超市等部门。服务中心功能定位为社区矫正综合服务平台,所有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各种资源都汇集到服务中心,进行整合后输送到社区内所有需要接受矫正的青少年。服务中心的运作实现了矫正效益的优化,解决了以往缺乏统一协调、力量分散所导致的覆盖范围有限和矫正资源内耗问题,也解决了开展帮教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场地等物质保障。服务中心的运作也激活了家庭矫正力量,中心设在街道,方便了家庭全面参与矫正工作,盘活了以往已知被忽视的重要资源。
一是立足于参与的广泛性,整合帮教资源。罪错青少年矫正帮教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发动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司法局利用自身职能优势,充分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优势,形成矫正帮教合力,共同帮助罪错青少年回归社会。整合司法资源,牵头召开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联系工作会议,促成了《中共虹口区委政法委等七部门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虹口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工作流程图的出台;整合政府资源,与教育局和全区院校合作,解决罪错在校生的就学问题和建立罪错青少年技能培训基地;发动劳动局等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力量,为最错青少年顺利就业创造条件;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在街道建立青少年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服务中心,以此为平台,充分发动青保办、街道、家庭的力量深度参与矫正帮教工作;
二是立足于队伍的专业性,保证帮教实力。青少年的矫正帮教需要一个较长周期的考察,要求帮教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因此,拥有一支稳定的、专业性的矫正工作队伍是保证帮教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我区在组建社工队伍之初就强调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科学组合,要求专职社工具备相应的人文、心理、法律、教育、社会等专业知识背景或者具有一定年限的社会工作经验;在年龄结构上要求老少比例适当。我区现有矫正社工29人,其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1人,本科学历的13人,专科学历的15人,具有多年公安工作经验4人,年龄结构上,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34岁。这支社工队伍既具备开展帮教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保证了帮教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和连续性。此外,我们还根据每名社工的背景和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交叉培训,全面提升社工的专业水平和帮教技巧。
一是把关前期评估,帮教方案个性化。在正式开展矫正帮教之前,由服务中心对每名帮教对象进行背景评估,包括犯罪类型、犯罪情节、教育背景和家庭状况等要素,根据评估结果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人员组建最佳组合的帮教小组,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避免千人一面影响帮教效果。如涉嫌抢劫的金某,年仅16岁,早年丧母,寄居伯父家,总感觉寄人篱下,在组建帮教小组时特意安排具备心理学知识和母亲背景的女社工,针对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发挥信息沟通优势,从一个母亲的立场出发教育感化金某,帮助其打开心结。金某在20xx年中考中成功考入一所中专学校。二是注重过程评估,方案调整弹性化。由区检察院等相关部门组建外部评估小组,跟踪负责矫正帮教指导,随时注意帮教方案的实施情况,评估考察已经实施的矫正措施是否对矫正对象发生作用,一旦发现方案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立即启动调整程序,对方案措施和小组成员随时作出调整,以保证矫正帮教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实行缓冲评估,矫正工作延伸化。对完成矫正的青少年设置了一个额外的缓冲区考察期,指派专职社工统一负责继续延伸跟踪评估,主动回访了解青少年在矫正帮教结束后的情况,进一步巩固矫正帮教成果,将帮教工作延伸化、关爱工作持久化。
一是以心理健康为主线,开展心理矫正。
1、定期进行心理测试,掌控青少年矫正对象心理健康状况。在矫正之前,进行心理倾向测试,通过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心理辅导部,测试评估重新犯罪风险;在矫正期间,进行心理健康复测,随时掌握矫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聘请上海市德瑞姆心理咨询培训中心、知音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
2、实施个性化心理辅导。利用设于新航虹口工作站的虹口区心理咨询中心和部分街道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对存在网瘾的、缺乏自信的、存在家庭心理阴影的青少年,制定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开展个案式的心理矫正和心理咨询。在虹口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虹口“心之桥”心理咨询热线,定时接待电话心理咨询。
3、与市爱心基金会共同建立《社区服刑青少年成长手册》。对20名实际居住虹口区的社区服刑青少年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青少年成长手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记载反馈,既方便社工了解青少年心理动向,也为心理辅导提供动态依据。4。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针对一部分社区矫正青少年喜欢上网聊天吐露思想的特点,在日常教育中开辟网上交流平台,借助qq、msn等网络交流工具,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交流。去年以来已对16名进行初级心理测试,今年又对9名开展了阶段性心理测试,其中一名重点对象先后测试了3次。如,王某曾是本市某公交公司的一位优秀司机,一次交通事故中,他被判交通肇事罪而获刑,巨大的人生落差让他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精神陷入极度的困惑中,心理咨询师和矫正社工及时走进了他的心灵,通过多次的心理咨询减轻了他的焦虑,消除了自杀的念头。同样是心理疾病,让刑满释放后的黄某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适应性障碍,常因小事大吵大闹,女儿误认为其患有精神疾病,遂将其骗到精神病院进行治疗,从此父女成了形同陌路的陌生人。当黄某在报上看到心理咨询热线开通的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热线。在心理咨询师耐心引导下,黄某建立了基本的认知,改变他不健康的认知方式和人际关系,最终使三年来从未谋面的父女终于坐到了一起。
二是以“团康教育”为主线,实行行为引导。
通过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团康”活动,发挥团体组织行为对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社区矫正青少年对自身行为的反省,重新选择定位行为方式。
1、搭建同龄互动平台。依托服务中心,搭建青少年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与社会青少年的交流互动,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感的比赛活动,弥合他们与正常同龄人之间的发展缝隙,达到行为引导和鼓励的。
2、组织公益劳动。所有社区矫正青少年必须参加集体公益劳动。与团区委、各街道共同推出青少年“520我公益”系列活动,包括江湾镇街道的“爱心义拍”、四川北路街道的“图书漂流”、欧阳路街道的“心灵避风港”等活动。此外,在公益劳动中特别增加关心孤老、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内容,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以个人发展为主线,进行技能培训。
司法局组织对全区25岁以下社区矫正帮教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教育背景、学习能力和发展规划,与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展开合作,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根据个人发展规划,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工作专长和工作能力,一方面通过兴趣爱好的熏陶达到行为矫正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谋生技能的提升达到树立自信的效果。我区截至目前已经选择合适的罪错青少年,开办了计算机应用与管理、调酒师(初)、营业员、雅思语言、绿化工、编制(织)等专业技能培训班,先后培训人员102人次,其中有15名社区服刑青少年通过考试拿到了技能培训等级证书,有11人通过推荐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四是以社会回归为主线,启动就业指导。
1、对于一部分具备求学意愿和基础的社区矫正青少年,通过教育部门牵头,落实其继续就学。至今已帮助5名对象复学。
2、针对部分有就业条件的社区矫正青少年,多渠道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和机会。邀请劳动保障局干部,开展就业指导专题讲座;组织参与市“送岗位进社区”和区劳动局举办的招聘会;与区劳动局、新航虹口工作站联合举办了25岁以下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的专场招聘会;与过渡性基地——上海富大(集团)有限公司、新航虹口工作站举办特殊专场招聘会。今年以来针对性的推荐就业,已经有11人被用人单位面试,其中4人被用人单位当场录用。
3、对部分因家庭困难而不能顺利实现就学、就业的社区矫正青少年,通过民政部门的相关渠道和社会募集资金,资助其渡过难关,解决就业、就学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书篇四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深化社区矫正工作,创新社区矫正工作特色,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镇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特制定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坚持不断探索、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整合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进一步加大对非监禁刑罪犯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力度,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和谐南阳”、“法治南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按照“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工作原则,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稳步开展,始终坚持“矫正为本”的原则,教育矫正转化每一名矫正对象。
(一)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使所判刑罚得到有效执行,确保社区矫正对象不失控、不漏管,力争减少或杜绝重新犯罪,确保社会稳定。
(二)规范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并加强对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三)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和技能状况,安排一定时间的公益劳动,公益劳动情况记入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作为考核、鉴定与奖惩的依据;
(四)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集中教育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提高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和自控能力,提高矫正质量。
(一)在完成矫正对象衔接工作的基础上,对现有矫正对象再次进行摸底、调查。对矫正对象按犯罪性质、矫正期限及刑罚的不同,分别进行谈话了解,了解他们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详细记录每个矫正对象目前的思想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根据各个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矫正方案,建立健全个人档案,按照不同类型记录区分。进一步完善档案台帐管理制度,做到整洁、规范、资料齐全、查找方便,按照矫正对象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每名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及时、规范完善相关资料并录入移动信息平台。对每个解矫对象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防止超期解矫现象发生。对解除矫正的矫正对象档案做到资料真实有效、归档材料齐全、装订顺序正确。
(三)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在矫正对象每月一次汇报时给予不同的引导,根据个人身体、工作状况,分别安排社区公益劳动,参加个别教育和集中教育。对表现好的矫正对象予以表扬、授予矫正积极分子以及申报减刑;对表现差的予以警告、记功直至申报收监。
(四)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作用,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与派出所的沟通协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矫正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在矫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社区矫正质量。
(五)坚持“矫正为本”的原则,规范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按规定组织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心理咨询、公益劳动、技能培训等专项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从解决矫正对象实际困难入手,制定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依法维护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引导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服法;
(六)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工作目标考核,督促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
(七)积极树立矫正对象转化改造典型。对矫正对象在矫正监管期间助人为乐、有重大贡献等突出表现的,可以作为矫正对象的正面典型进行宣传,激励矫正对象积极改造;同时,对在矫正期间不服从管理,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矫正制度的矫正对象,根据每月、每季计分考评结果予以一定的惩处,达到警示矫正对象的目的。
(八)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一是社区矫正报到制度,矫正对象在收到生效法律文书7日内到司法所报到,办理各项矫正手续,填写《社区矫正保证书》。二是工作例会制度,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月召开一次例会,通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和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三是社区矫正管理制度,要求矫正对象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每月定期参加公益劳动。四是考核奖惩制度,每月对矫正对象的学习情况、公益劳动表现和遵章守纪情况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评分。五是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制度,司法所建立规范的矫正工作档案,对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及社区矫正的有关资料进行统一保管,严格按照“四书”“五表”“一录”的规定格式建立档案,一人一档,单独立卷。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书篇五
二0xx年,和静镇社区矫正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确领导下及县司法局的大大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增强矫正工作的整体力量、构建科学的矫正体系、推动矫正工作的理论研究、培育社区矫正工作的亮点的要求,着力深化和推进全县社区矫正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以提高罪犯矫正质量为核心,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及县司法局的大力指导下,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靠社会力量,进一步提高全镇对社区矫正对象教育改造质量。
二、工作目标
实现社区矫正业务规范、保障有力、监管严密、教育科学、成效明显。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重大恶性犯罪现象。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领导组织网络,保障工作深入推进。
1、进一步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加强工作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和静镇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社区(村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
2、积极探索志愿者参与矫正的新模式。一是充分利用专业机构、高校、群众团体的资源优势,优化社区矫正志愿者结构;二是积极引入一些法律、教育、心理学专业人员,制定专业矫正个案,给矫正对象个别教育和帮助、扶持,对矫正对象实施心理、行为矫正,三是探索兼职和专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完善社区矫正队伍知识结构,提高矫正工作队伍整体矫正水平。
3、进一步加强队伍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通过面对面辅导、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组织参观学习和观摩法庭庭审、监狱管理等多种形式,内容可涉及部、省、市、区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奖惩考核、对象的档案管理、谈话、教育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学习。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工作规范化。
1、进一步强化请示报告制度。社区(村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遇有紧急情况采取边处置边报告,预防脱管、漏管现象、重大事件发生。
2、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保证金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保证金制度细节操作的研究,如扩大保证金的适用范围、保证金的退还、扣除以及公益劳动时间补足问题,进一步发挥保证金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3、执行严格的社区矫正奖惩机制。要充分用好表扬、评比矫正积极分子和减刑等奖励措施,激励矫正对象的改造积极性;又要加强对严格管理对象等重点人头的管控力度,对个别对抗管理教育或严重违反管理规定行为的矫正对象,要依法严肃处理社区矫正年度工作计划社区矫正年度工作计划。
(三)着力增强管控能力,初步建成社区矫正安全保障体系。
1、建立定期排查制度。定期对全街道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面排查,确定重点人头,防止脱管、漏管,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2、认真落实分类管理和分等级、分阶段管理。根据矫正对象犯罪类型、年龄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可能性因人制宜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等级管理。
3、加强对流动人员管理。各社区(村和相关单位要积极探索、总结管理经验,严格请销假制度,落实审批责任,消除管理盲区。
4、建立社区矫正管控平台,对重点人头实行适时监控,掌握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及重大事件发生。
5、研究制定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尽快形成应急处置体系。
(四)全面总结系统提炼,致力探索社区矫正方法的新体系
1、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对象测评。结合矫正对象实际情况,对其犯罪背景、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及再犯罪可能性进行严格测评,确定对象的管理等级,落实矫正个案措施,提高矫正质量和成效。
2、引入心理矫正理念。实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与专业单位(部门筹划,开设心理矫正场所,聘请专业人员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3、强化个案矫正。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个案质量,增强社区矫正个案的针对性、改造质量与成效,重点强化个案的矫正质量。
4、强化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工作。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矫正对象的思想帮教,培养其是非观念;二是开展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的技能培训,为其谋生和就业创造条件;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公益劳动,增强其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感。
5、是配合法院开展社区矫正可行性评估工作。严格执行判决前对罪犯的人格调查和矫正环境评估制度,对其能否判缓进行详细测评,提高对社区矫正对象改造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要进一步认识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把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
二要加强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协调性。加强与派出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协调,做到工作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三要强化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性。通过普法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展示社区矫正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让广大群众都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支持、配合试点工作。
四要把握好社区矫正工作的稳妥性。社区矫正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既要广泛宣传,积极推进,又要慎重稳妥,对社区矫正对象要管得了、控得住,确保安全、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