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考研经验(优秀11篇)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总结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怎样才能更加全面?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在同一事物上的感悟和理解。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一
本人自小有名校情结,小时候学过钢琴,读的是中国古典音乐界排名第一的学校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退学回普校学习文化课,发誓也要考自然或者是人文科学领域的名校,高考通过了清华的艺术特长生认证,不幸眼高手低,高三三个月没上学文化课栽了,没过重本线,被命运无情的打到二本,在浙江某学校郁闷的学了四年法学。本人是女生,人生某些重大问题选择上经常纠结,但在考研定学校定专业的问题上却异常坚定,放弃了离家较近的北京,选择了上海,选择了民商。曾经犹豫过到底是考华政的研究生还是复旦大学研究生,我无可救药的名校情结帮我把华政排除了。
本来选华政可能更有把握些,因为我们学院曾经有两个学姐考上过,这也是我的母校自我以前培养的最高成就,知道我报复旦以后,好心的同学曾劝我改个低些的学校,据说我们校曾经有个学长大二开始准备厦大初试都没进,我这种飞蛾扑火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无异于自杀。基本上我们学院的老师同学都没认为这个学院的学生会考上复旦民商,刻薄的人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刻薄的结论,可我仍然死抱着自己的梦想没有丢弃。在复习最艰难的11月12月份,我绝望的认为这种名校情结要再次将我推到命运的深渊了,无比痛恨自己的不理智,春华秋实,尘埃落定之后,我真的要感谢它。
二、说一下各个科目的复习。
政治。我的两门公共课都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考得很糟糕,我觉得我是文科生,政治一定不会太差,8月底上了一个辅导班,以后就自己复习,觉得到最后背背就可以了,哪知最后几个月两门专业课需要背,英语作文要背,政治还要背,简直压迫我本来就不好的记忆力~所以,我的教训是:该做的工作有时间就提早作,别最后挤到一起,特别是文科,前面的工作做足了后面几个月就是背,连续几十天下来每天都背,不崩溃真的很难。
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还算是比较好的,四六级五百多,中高口都有考,于是乎又开始眼高手低。虽然大学四年一直都没放松英语的学习,但是八月才开始正式复习考研英语,结果当然也很差,67,就讲下我的教训吧。第一,千万别拿其他英语考试的复习方法复习考研英语,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准备过雅思、四六级、上海中高口,从来没发现有阅读明明读懂了题居然还会错一片。特别是阅读理解,还是要熟悉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历年真题是一定要多做的,我很浮躁的只做了一遍,却很浪费钱的买很多模拟题来做,绝对是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法概。复旦的法概,说不难那是,不是因为题目有多变有多难,而是基础性的题目你不一定能答得好。相对来讲,民商专业课商法卷比法概难好多,但是这门课不关人,法概就是门让你不过的课。我听说有民商136,法概差三分过线的可怜同志,所以我觉得在这门课上大家别放松。这次多亏这门课,我考了118,算很高了,把我的名次提了上去。说说我的法概复习。
民商。民法很简单,简答很多是书上的,论述有时候会有一道书上的大题,把书看熟就行了。商法不是那么太好搞定。光王保树那本是万万不行的,我公司法是用赵旭东的书,证券考得很基础,把本科教材搞搞懂就行。票据保险海商我是用王保树的,但是自己有补充了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点。破产法信托法要找本教材细细看。商法总则部分也考得比较多。其他的就是听天由命了,反正每年都会有让你不得不瞎编的题目,这就看基础,看原来的知识储备够不够深、够不够广。还有,人大复印资料我都有看过,不过感觉能直接用来应试的不多。
我是从7月正式复习的,当然以前的时候已经把参考书过了一遍。一开始感觉很没方向,我把历年真题收集全以后就开始分析真题,根据历年考察分值列了几个复习重点:法理宪法刑法。后面的忘了,大家可以按这个方法分析下,这个过程我是7月前完成的。当然,民法是不能忽略的大项,有人甚至说得民法者得法概~挺有道理。法理我就看张光杰的法理学导论,宪法我觉得法学概论书上讲的比较多了,最后的时候浏览过张千帆的宪法学,此外关注了法治热点作知识储备,法理宪法民法是大题的考查点,其他的部门法基本不会出大题。刑法总则我看了张明楷的那本很经典的教材,搞得比较透,分则是通过复习司考来记忆的,主要是重点罪名。诉讼法模块也是通过司考,这一模块重点和司法考试的重点基本重合,在考查中不会出大题,但是三个诉讼法加起来分值还是相当大的。法制史主要看了中法史,押了40多个名词,法制史必须要看,每年必考。三国主要是国际法和国际私法,也是押名词。其他的部门法当然也浏览了一遍,做了下笔记,摘录重点简答和名词解释。可以说这门课我的准备是很全面的了,重点的东西重点看,非重点的东西也过了好几遍,防出生冷怪癖的题目。当然,以上说的都是在课本之外做的功课,两本参考书我更是看了不下十遍,好在本人专业民商,民法这一块不用另外复习,省了点力。此外,法概还应该注意答题技巧,名词解释主要是答踩分点、简答如果书上有要依据书上的答案,论述没别的,就是要多写。
关于笔记。笔记是一定要做的,细细做,哪怕民法这样考教材的科目都要有笔记,笔记的力量在复习后期会充分体现,它会帮助你从大框架到各个细细的知识点都扎实掌握。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二
我是边工作边准备考研的。确实很累。一开始都会很迷茫。
(一)第一科政治。
我是用任汝芬然后后来又买了红宝书,其实红宝书可以不用买。
我买了也是没看,因为最后阶段我都用的是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所以还是推荐大家直接用肖秀荣系列,不过肖秀荣的时事是一题都没考到。
肖四的话一般是问答题猜中一道原题,其他的虽然不是原题但是问答题还是要熟背。
到时候可以套。
当然,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我一个舍友政治都没怎么读照样能考上六十分。
最后冲刺阶段很重要。
(二)第二科是翻硕英语。
语法题今年倒是考了很多,我是都选得很心虚就对了。
以为会考陌生单词多些,记单词我看的是北京环球时代英语专业考研,一天计划看10页。还有英语笔译综合能力二级,英语笔译实务二级,这两本上有语法选择题。可以拿来练练手。
然后是阅读题。以前很多人说这部分可以参考专八的难度。
我觉着吧,就是文章长度长了点,有几页,是今年考的比较简单吗?前两篇选择题答案都在文中能找得到。后两篇问答题,呃……我是看着文章抄一些下来的,写的有点乱七八糟。
最后是作文。老实说,今年的作文,登上月球对我们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我看到的时候是懵了,这篇作文是写到我内伤,专八星火作文100篇我因为没时间我只看了前面几篇,最后几天早上六点起来背作文。临考之前要记下几个好词好句。
(三)第三科是翻译基础。
第一部分是热词和缩略词,热词很坑爹。我打印中国日报上的热词,一个词都没有考到。
做的时候又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错了n个……缩略词今年考的都在师大历年真题上。
再来英译中,今年考的是散文。刚开始我有看张培基散文选,有三本。我只看了第一本。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就把这几本丢下了,因为实在不够时间。
英语笔译综合能力二级,英语笔译实务二级上面的翻译题可以参考。
二级翻译水平高些,三级的翻译水平很普通。中译英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了,我本来以为内容没多少,结果10月份才发现一年的报告有60多页。结果我来不及念了只看了几份,也没有熟读。到最后时间紧迫都放弃了跟自己恨恨的说说临时发挥算了……因为真的读的快崩溃了。
(四)第四科是百科。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论坛上有人整理百科解释的3个文档,下载然后打印下来。
但是要自己去更新最新热词,平时要看新闻。
师大历年真题非常重要,今年就重复考了里面少说也有10个词吧。
近年来都有涉及中国文学,比如解释一下庄子,孔雀东南飞这类的名词。
应用文我买的是《新编应用文》这本书,题材很全,但是我对这部分也是很困扰。
到最后憋不出来了不是刚好题目是涉及翻译的重要性吗?
我就把莫言搬出来了,说什么也要翻译得当才能得到世界认同,充分说明翻译很重要。
最后就是大作文,我看的是高考作文。
还有我觉得写得不错的一本书叫《人生要敢于奋斗》,上市里图书馆的时候看到的。
题材不错,文采也是挺好的。
今年考的'是从2012年看中国道德底线。
我原本猜的作文题是谈腐败……有点挂钩。
作文我就写了钓鱼岛,还有薄熙来案还有那个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诸如此类的题材。
平时多看新闻绝对没有错,然后我也有看chinadaily上的英语文章。
作文一般不会让你谈人生什么的,一般是社会性作文,时事是务必重视的!
要打印的东西有点多,我上淘宝打印了60多块。
再嗦几句:
我是每天工作回家5点左右下班,回家吃完饭马上钻进房间。前几个月一般都是准时11点睡,最后两三个礼拜12点睡。但是也要适时放松下,期间我去了厦门玩。考前两周我去了电影院看《泰濉罚要劳逸结合,读累了就去睡觉,因为困得时候读也没有效率!
为了保持体力我都会餐餐吃很多,所以期间我没瘦反而是胖了6斤!
培训班我没有参加,都是自己在家里读。
平时经常上论坛看看有没有什么最新消息或者最新资料。
在校生要抓紧机会,不要像我一样工作了才考,非常累。
考研贵在坚持,心态一定要自己调整,带着轻松的心情准备就不会觉得苦。
很惭愧,我有时候读着读着就会哭,但是真的学到了很多,多苦我都觉得很值得!
真正在读的时间其实就是最后一个月,但是你前几个月要把内容先熟悉大体内容。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三
考研英语阅读是整个英语复习的重中之重,以其40%的比重决定了考研英语的成败,考生必须了解阅读理解文章的文体特色,命题思路,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一、词汇。
对于阅读理解中的词汇,决不能用“前缀”和“后缀”的'方法去做题。一定要根据上下文,这才是词汇考查的目的。
二、主旨题。
主要是看主题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篇章是没有主题句的。这就要主要从段落的主题句入手。段落的主题句判断方法是看一段的第二句或第三句。如果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对第一句进行说明和阐述,那么第一句是主题句。如果第三句对第二句进行阐述,那么第二句是主题句。当然,也要注意有的段落主题句在段末的情况。但是,当遇到主旨题时,不一定非要找主题句不可。不妨先做其他题,等到其他题做完后,对篇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做主旨题就较为简单了。
三、推理题。
要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因为这种题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sharedknowledge,属于应用题型。对于“观点”和“态度”题,要注意语篇中的修辞。
四、细节题。
要从词义和语法着手,包括词义转换、句际关系和语篇理解。
所谓时文,是指时效性比较强的英美报刊文摘。在历年的考研阅读文章中,时文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要求考生真正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考生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多通过网络阅读一些西方报纸刊物上的文章,一方面熟悉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精彩的语言点。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四
我年参加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考研,复试通过了。不是发帖来还愿啥的,但是我想,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希望可以给以后考的朋友一些小小的帮助。
另外,其实很多问题大家可以自己在网上找到答案,诸如招多少人、参考书什么的,搜集信息真的是一种能力,所以这些问题请大家自己在研招网以及其他渠道搜索,此贴主要目的在于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帮助,因为最近事比较多。
十分了解大家复习初期这种紧张忙乱的感觉,但真的别怕、别乱,一定要形成咱们自己的学习体系,不盲从盲信盲听。下面这些话仅供参考,您可以择其有用者从之,无用的弃之。
简要介绍下本人情况,复习了六七个月,今年369是分数线,所以,在369以上。下面介绍我的一些理解了。
一、关于报考。
复旦传播学招的人很少,报的人挺多的,所以是有难度的,同样的也可以适用于新闻、广告、新闻传播专硕等。所以确实有风险,这就要看您的选择了。
如果确定了要报考复旦新闻学院的话,那就继续往前走吧。信心很重要,我曾在小纸条上写下我希望的分数,这是一种鼓励,当你相信某事百分之一万可能时,它便会实现。需要信心,然后还要有勤奋毅力,愿意沉下心来安静学习,再加上一点技巧。勤奋是铁,自信是火,善于烧铁,炼铁成钢。相信您绝对懂这些道理,关键是要付诸行动。
二、复习计划安排。
这个真心因人而异,有人是冲刺型,有人是细水长流型。我个人觉得6~7个月为宜,战线太长容易疲惫,太短不能吸收进去,因为文科的东西需要内化,耳濡目染,包括了解新闻啥的,当然不排除牛人两三个月就搞定啥的,但我想牛人毕竟少数吧。要强调的是6个月的时间的前提是必须要有高效率的学习,制定完善的'计划,多复习几遍。
三、具体复习的一些方法。
(一)抓住真题。
相信这是很多经验贴都说的哦。的确,真题重复率很高,去搜集完整的真题,从九十年代到现在的真题,网上都可以搜到的,你也可以买资料,不过说实话,资料水平确实参差,要买一些好资料你得用心,不然反而浪费时间。我当时基本上资料都是网上找的,笔记自己做的,然后也买过别人的资料,稍微参考了下。资料贵精不贵多。
搜集完之后,仔细研究出题规律。例如真题间隔时间、重复率,各考点之间相互关系。并发散开来。例如某年新闻传播基础考了客观性报道,我便整理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报道类型,包括今年考了的解释性报道名词解释,我想一定要用心去研究一下,这绝对值得。仍以新传基础为例,重复率极高的1956、1942的新闻改革今年再次出现,以比较的形式提问,这种分数不应该丢呢。
做真题也是十分必要的,最好都做一遍,并在后期控制时间,把握速度,模拟考试。考试的时候真的是手都写酸了,字数要够。具体做题后面详谈。
(二)立足于参考书。
今年我们考只有大纲,不过可以参照之前的参考书,可以适当发散一下。我觉得参考书很重要,因为初试其实很多内容都是基础性的,一定要把握这些基础考点,即书上的内容,这些基础考点掌握好了,再去发散。所以想强调下:好好看参考书、看透参考书、立足参考书……可以补充阅读下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等。
(三)关于笔记。
笔记必须要做,我坚决不建议买别人的笔记直接拿过来背,拿来主义也需要升华,可以在看别人笔记基础上,发散,得出自己的理解,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笔记。笔记怎么做呢,我想首先是第一遍全面性笔记,即把参考书上的大纲、要点等记下,边做笔记边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做笔记时需要结合真题,我当时就是用红笔在旁边标注的,年份次数等等,这样有助于了解重点。第一遍我觉得不应该偷懒,应该全面。第二遍笔记主要就是抓重点以及简化易于背诵的。因为时间有限,背诵也要有技巧呢,抓住关键词,发散出去,不必与参考书完全一样,而且完全一样也未必得高分。在简化的基础上,我觉得可以在笔记中适当对重点发散一下,写点自己的看法,结合一下实事,备注一下啥的,真心很有意思,而且也很适合考试时候运用。
关于每门课的具体的笔记做法我不详谈了,因为很多前辈都有写过,重复工作没有必要,大家可以搜一下他们的介绍,真的会感到受益匪浅。
(四)关于新闻实事与论文。
新闻实事真的要看,这也不会花费我们太多时间,看书累了时候打开手机看看新闻,并有意识地去联系一下真题以及我们的考点、笔记等等,在做真题的时候呢,将实事嵌入进去,比如食品安全与媒介的社会责任,可联系之前的塑化剂**,最近的h7n9与公共卫生问题、危机传播等等的联系,要相信,联系无处不在。好好运用这些实事,绝对会给考试答题加分。
论文的话其实我看的不多,老师的论文很多研究地比较深,例如功能主义与建构主义之类的,我觉得可以稍加了解,说实话,论文时效性不是很强,理论性够强,可以对其中的观点做一些了解,有些并不适合答题。这得看您的时间安排了,如果时间充沛,可以适当延展阅读,肯定不是坏事,但我觉得不能本末倒置,参考书在答题时比论文重要。
上面这些就是我复习的时候的主要的工作了。下面最后讲下关于答题方法。
四、答题方法。
(一)“全面有亮点”
我做真题包括考试答题的时候,这是我一直记着的。这五个字很值钱呢,亲,免费送给您嘿嘿。首先是全面,看问题一定要全面,正面看负面看、长期看短期看、横向看纵向看、微观看宏观看,这是不是很像全方位报道的定义啊呵呵。我觉得确实这样,答题时要多考虑一下,12345都给他答上了,全面无懈可击。
但是呢,还必须要有亮点、重点,比如12345点,可能2、3比较重要,其他的可以稍微简单地答下,2、3可以详细扩展开来,不过呢要把握对哪个重点,写出自己的看法。
(二)抓住基础分、扩展灵活分。
以传播实务为例,题目很活,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分,例如名词解释、简答,做题时呢就要抓住这些基础分,这就是笔记发挥功能时候了。至于另外的分数比较灵活,这就是你自己的观点与结合实事发挥功能的时候了。比如今年的哈医大案件与媒介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是今年的实务的最大的一道题目,这可以发散的时候了,媒介有社会协调的功能,在医患关系中应当使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应使其恶化,过度渲染仇恨啥的,但媒介是不是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呢?诸如此类云云,所以我还是感觉很多东西,您可以多想想,多开动脑筋思考思考,发挥我们没发挥的潜能,必然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三)一些小技巧。
例如名词解释、简答要简短全面,不要展开。大论述题可以采用这样的答题方法――如果觉得很难得答到那么多字数的话,首先名词解释、发一段总的议论感慨啥的,接着插入案例新闻实事,在上简答whatwhyhow等等,最后总结啥的,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前辈总结的方法。挺实用的。不过还是得说一句,模式归模式,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
五、结束语。
最后,想说下,上面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如果没用您就笑笑就好啦。还是那句话,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您要找到最适合您的计划方法。
复习的过程的确会很枯燥、难受,但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情,就用心去做吧,是值得的。衷心祝福各位好运!加油,相信你们!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五
本人排名不高,勉强上400,所以大致可以说说各科的准备,以为后来者借鉴!
一、政治70+。
我考得一般,自己感觉也不太好,经验也不敢说太多,我是主要靠红宝书来着,序列一比红宝书还厚有没有,虽然说红宝书初看觉着看不来,不知道它说的是啥,但我是先参考其他的比较薄的提纲要领的参考书,大致摸熟了一般考试出题的考点,然后再去看红宝书,用铅笔画出重点,然后看多几遍,不需要背的,只要看了足够多遍,不背都记得!
二、数学三145。
这个分数我还是挺满意的,虽然木有满分,但还是不错的哈,关于数学,我最推荐的就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超级爱那本的啊,虽然我也听说过陈文灯的,说陈的技巧啊之类的比较多,但是个人认为不用计较什么技巧,如果你练得熟悉的话,考试时间非常足够的,我还是提前一小时多就做完了,然后检查了两遍才过去半小时,熬得不行了就提前离开考场来着,完全不需要你掌握什么技巧啊之类的.,只要非常扎实的基础就足够了!
怎样准备数学呢?我知道,直接上手复习全书对你们可能难度太大,我推荐一本是高教出版的,数学大纲解析,我知道你做这本肯定有不懂的,那么做好标记留着,等之后上手复习全书,那么你就知道你是哪里不懂了。它里面的题基本上比复习全书还基础,是很好的开头来着。此外,我个人不推荐看课本来着,因为教材的话很多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浪费时间,如果做题时不懂的话可以翻课本来找答案,但是先把教材做一遍这种方法我很不推荐!除非是你真的基础很差很差……至于怎么看复习全书,就是做题呗,如果不懂就做个标记,当你过了好几遍,你就可以感觉到值得标记的题越来越少了。
我推荐把复习全书至少做3遍,我自己是做了4遍再加上1遍是把曾经标记出来的题做一遍,另外不要对数学掉以轻心,越到最后越要坚持每天做点数学,不要以为自己之前做很多了所以冲刺的时候可以把数学放一放,数学三讲的就是熟练度,题目都很简单,就是看你的熟练度,你只要几天不做题了就会手生,考场上就会容易出错误,一定要当心当心再当心啊!
三、英语二70+。
四、专业课110。
这个成绩说不上好,但也是我苦心得来的啊,我是跨专业的,本科非金融,不过好歹和金融有点联系,所以货银和国金我还比较好接受,而对公司金融和投资学那真真是一头雾水啊,货银和国金我都是看课本,偶尔看看其他人出的货银和国金,不过那些我也就借鉴下而已,印象不深,还是以看教材为主,而公司金融果然还是要看看罗斯的那本啊,虽然说两者其实设计上并不一样,很多东西不同,但是也有重复的地方,这些地方有些是朱叶的书上说不清楚的,可以参考罗斯的来加以深化,至于投资学,我知道有些人推荐了金融市场学,呃,我也用了,但是里面有蛮多刘红忠里面木有的内容,其实可以忽略来着,因为431基本上不超过那些教材的,所以我觉得金融市场学那本书一般性,其实还是看课本比较好,虽然刘的书里面很多公式,但是基本除了bs公式其他都不考,而且一些章节基本不用看不会考,所以只要看那些会考部分的概念性问题就好了,任务不算重来着,至于是哪些章节不考我倒是忘了,反正你多翻翻论坛里面的帖子,有人说过的,我超级亏的啊,是把全书的概念都看完了的最后一个月才知道有些部分不会考,浪费了时间真是!
以上就是些个人经验啦,如果有帮助到你,那就再好不过了!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六
我2013年参加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考研,复试通过了。不是发帖来还愿啥的,但是我想,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希望可以给以后考的朋友一些小小的帮助。
另外,其实很多问题大家可以自己在网上找到答案,诸如招多少人、参考书什么的,搜集信息真的是一种能力,所以这些问题请大家自己在研招网以及其他渠道搜索,此贴主要目的在于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帮助,因为最近事比较多。
十分了解大家复习初期这种紧张忙乱的感觉,但真的别怕、别乱,一定要形成咱们自己的学习体系,不盲从盲信盲听。下面这些话仅供参考,您可以择其有用者从之,无用的弃之。
简要介绍下本人情况,复习了六七个月,今年369是分数线,所以,在369以上。下面介绍我的一些理解了。
一、关于报考。
复旦传播学招的人很少,报的人挺多的,所以是有难度的,同样的也可以适用于新闻、广告、新闻传播专硕等。所以确实有风险,这就要看您的选择了。
如果确定了要报考复旦新闻学院的话,那就继续往前走吧。信心很重要,我曾在小纸条上写下我希望的分数,这是一种鼓励,当你相信某事百分之一万可能时,它便会实现。需要信心,然后还要有勤奋毅力,愿意沉下心来安静学习,再加上一点技巧。勤奋是铁,自信是火,善于烧铁,炼铁成钢。相信您绝对懂这些道理,关键是要付诸行动。
二、复习计划安排。
这个真心因人而异,有人是冲刺型,有人是细水长流型。我个人觉得6~7个月为宜,战线太长容易疲惫,太短不能吸收进去,因为文科的东西需要内化,耳濡目染,包括了解新闻啥的,当然不排除牛人两三个月就搞定啥的,但我想牛人毕竟少数吧。要强调的是6个月的时间的前提是必须要有高效率的学习,制定完善的'计划,多复习几遍。
三、具体复习的一些方法。
(一)抓住真题。
相信这是很多经验贴都说的哦。的确,真题重复率很高,去搜集完整的真题,从九十年代到现在的真题,网上都可以搜到的,你也可以买资料,不过说实话,资料水平确实参差,要买一些好资料你得用心,不然反而浪费时间。我当时基本上资料都是网上找的,笔记自己做的,然后也买过别人的资料,稍微参考了下。资料贵精不贵多。
搜集完之后,仔细研究出题规律。例如真题间隔时间、重复率,各考点之间相互关系。并发散开来。例如某年新闻传播基础考了客观性报道,我便整理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报道类型,包括今年考了的解释性报道名词解释,我想一定要用心去研究一下,这绝对值得。仍以新传基础为例,重复率极高的1956、1942的新闻改革今年再次出现,以比较的形式提问,这种分数不应该丢呢。
做真题也是十分必要的,最好都做一遍,并在后期控制时间,把握速度,模拟考试。考试的时候真的是手都写酸了,字数要够。具体做题后面详谈。
(二)立足于参考书。
今年我们考只有大纲,不过可以参照之前的参考书,可以适当发散一下。我觉得参考书很重要,因为初试其实很多内容都是基础性的,一定要把握这些基础考点,即书上的内容,这些基础考点掌握好了,再去发散。所以想强调下:好好看参考书、看透参考书、立足参考书……可以补充阅读下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等。
(三)关于笔记。
笔记必须要做,我坚决不建议买别人的笔记直接拿过来背,拿来主义也需要升华,可以在看别人笔记基础上,发散,得出自己的理解,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笔记。笔记怎么做呢,我想首先是第一遍全面性笔记,即把参考书上的大纲、要点等记下,边做笔记边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做笔记时需要结合真题,我当时就是用红笔在旁边标注的,年份次数等等,这样有助于了解重点。第一遍我觉得不应该偷懒,应该全面。第二遍笔记主要就是抓重点以及简化易于背诵的。因为时间有限,背诵也要有技巧呢,抓住关键词,发散出去,不必与参考书完全一样,而且完全一样也未必得高分。在简化的基础上,我觉得可以在笔记中适当对重点发散一下,写点自己的看法,结合一下实事,备注一下啥的,真心很有意思,而且也很适合考试时候运用。
关于每门课的具体的笔记做法我不详谈了,因为很多前辈都有写过,重复工作没有必要,大家可以搜一下他们的介绍,真的会感到受益匪浅。
(四)关于新闻实事与论文。
新闻实事真的要看,这也不会花费我们太多时间,看书累了时候打开手机看看新闻,并有意识地去联系一下真题以及我们的考点、笔记等等,在做真题的时候呢,将实事嵌入进去,比如食品安全与媒介的社会责任,可联系之前的塑化剂**,最近的h7n9与公共卫生问题、危机传播等等的联系,要相信,联系无处不在。好好运用这些实事,绝对会给考试答题加分。
论文的话其实我看的不多,老师的论文很多研究地比较深,例如功能主义与建构主义之类的,我觉得可以稍加了解,说实话,论文时效性不是很强,理论性够强,可以对其中的观点做一些了解,有些并不适合答题。这得看您的时间安排了,如果时间充沛,可以适当延展阅读,肯定不是坏事,但我觉得不能本末倒置,参考书在答题时比论文重要。
上面这些就是我复习的时候的主要的工作了。下面最后讲下关于答题方法。
四、答题方法。
(一)“全面有亮点”
我做真题包括考试答题的时候,这是我一直记着的。这五个字很值钱呢,亲,免费送给您嘿嘿。首先是全面,看问题一定要全面,正面看负面看、长期看短期看、横向看纵向看、微观看宏观看,这是不是很像全方位报道的定义啊呵呵。我觉得确实这样,答题时要多考虑一下,12345都给他答上了,全面无懈可击。
但是呢,还必须要有亮点、重点,比如12345点,可能2、3比较重要,其他的可以稍微简单地答下,2、3可以详细扩展开来,不过呢要把握对哪个重点,写出自己的看法。
(二)抓住基础分、扩展灵活分。
以传播实务为例,题目很活,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分,例如名词解释、简答,做题时呢就要抓住这些基础分,这就是笔记发挥功能时候了。至于另外的分数比较灵活,这就是你自己的观点与结合实事发挥功能的时候了。比如今年的哈医大案件与媒介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是今年的实务的最大的一道题目,这可以发散的时候了,媒介有社会协调的功能,在医患关系中应当使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应使其恶化,过度渲染仇恨啥的,但媒介是不是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呢?诸如此类云云,所以我还是感觉很多东西,您可以多想想,多开动脑筋思考思考,发挥我们没发挥的潜能,必然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三)一些小技巧。
例如名词解释、简答要简短全面,不要展开。大论述题可以采用这样的答题方法――如果觉得很难得答到那么多字数的话,首先名词解释、发一段总的议论感慨啥的,接着插入案例新闻实事,在上简答whatwhyhow等等,最后总结啥的,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前辈总结的方法。挺实用的。不过还是得说一句,模式归模式,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
五、结束语。
最后,想说下,上面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如果没用您就笑笑就好啦。还是那句话,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您要找到最适合您的计划方法。
复习的过程的确会很枯燥、难受,但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情,就用心去做吧,是值得的。衷心祝福各位好运!加油,相信你们!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七
总的来说,初试复习的安排是这样的。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主要复习英语;暑假两个多月,主要复习专业课,其目的是建立知识体系;9月~10月专业课笔记扫尾;10月~11月,主要是政治基础知识学习;至11月中旬完成全部的第一轮复习。11月中旬之后,开始回归英语的训练,但重点在于作文的训练。这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各科的复习时间和强度,并在12月后进入冲阶段。
(一)英语。
英语非常重要,要在初试中脱颖而出,英语至少要考到60分。这对于不少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据我了解,很多人之所以放弃考好的学校,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好。英语重要是因为英语难。
1.需要长期的积累。
有一句考研谚语,“英语复习跟不复习是一样的,政治不复习跟复习是一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看,就是说英语即使复习,其实跟不复习是一样的,该考多少还是考多少。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经验之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是不能靠背诵和突击的,需要长期的积累。短时的突击,可能提高英语成绩,但在紧张的考场上,你会觉得自己跟没复习是一样。我举两个例子。虽然我两年的英语成绩都是71,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考英语时感觉就好点。实际上考英语的感觉十分糟糕。在平时复习和真题训练中,你可能睡眠充足,精神放松,也许能够得个六七十分,而且切切实实的感到自己复习的成果;但是在真正的考场上,你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很可能昨晚睡得不好,精神高度紧张,下午考试睡意沉沉。实际上我第一年考试前一晚上只睡了两三个小时,考英语时困得我不得不掐着自己的胳膊坚持考下去。那么你在面对这样的试卷,生词连篇的阅读,你会发现,之前的很多努力都难以发挥作用,一不留神就会做不完,更别说做好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感受。
第二个例子是我在真题训练中遇到的。我在大三暑假除用了10多天实时训练了以下英语历年真题,以检验我大三整个学期英语复习的效果,并据此安排我下一阶段英语的复习。这之后等到12月份后,我才开始做第二遍英语真题。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第二次比第一次总体上有所提高(也许是对真题有些印象),但是我原先在哪里错了,这次一般还是在哪里错了;我原先是怎么错的,这次很有可能还是那么错的,甚至翻译都错很“一致”。
2.避免做无用功。
但是“英语复习跟不复习是一样”只说对了一半。实际上这句话是英语失败者的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只看到英语复习(别看你雄赳赳气昂昂的复习大半年)实际上对英语成绩的提高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他们没看到这只是个瓶颈,只要突破这个瓶颈,你的英语水平就有可能真正提高。如何突破这个瓶颈?简单的说,就是避免做无用功,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考察我们的英语复习工作是否收到成效了。
有不少人复习英语时这样的,他以自己是否报了班,报的班是多少钱一套课程的,自己看了多厚的单词书,背诵了多少天的'单词,做了多少篇阅读理解等等这样的数字来“证明”自己的确在复习英语,而且十分努力。他却不要停下来想想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每一次的努力是否取得成效,取得成效是否得当。这是很可悲的,这种愚蠢的复习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英语考场上,突然感到天旋地转,不知所措。
所以英语复习一定要根据自己给每个部分分配的任务和实际进步的情况不断的评估自己的复习,一定要看到自己是在做有用功,而不是无用功。显然这一点离不开上面讲到的计划问题。对英语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应于专业课的复习。
3.关于报班。
是否报班?我自己是没有报过班的。因为我感觉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没有什么所谓的热点,而且最适用于举一反三。学会一个单词,在任何一篇文章中,都能认识。因此英语学习只需要自己踏踏实实就好了。那些辅导班所谓的技巧什么的,基本都属于蒙人,如果你想靠技巧来考研,那我只能遗憾地说,你注定失败了。辅导班其实利用的只是一种跟风的群体心理,看到别人报班,感觉自己好像缺乏指导变成没头的苍蝇似的,于是花钱买个心安理得。还有一部分学生懒得思考英语复习的计划和重点,只想依赖辅导班的老师传授。
据我所知,这样的学生,很少考得很好的。他们基本都没通过初试。对于计划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报班只会打乱自己的复习安排,不但浪费金钱,而且浪费时间。影响英语与其他学科复习的协调性。须知考研是一件自主性十分强的事情,太多的“官方”安排,将彻底摧毁你复习的耐心和毅力,因为辅导班致使你的复习安排支离破碎(比如英语,它可能安排每周六上一次课,仅仅是上四次课,就需要一个月),很有可能最终让你心烦意乱。
4.关于单词。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八
复试结束了,没去生科院,去了复旦ibs生物医学研究院,结果比本部要好,算是因祸得福吧。初试第二,和导师联系好了,自信满满地去复试,以为是去打酱油稳进的,结果真成了打酱油的。25号复试,下午就出结果了,效率很高,这点复旦做的挺好的,而且复试时间确实是挺早的,便于调剂。7个人要4个,居然没有我。哎,教训是有的,讲出来,大家不要重蹈覆辙。
先说一下过程吧,是单面,一共5个老师,除了系主任钟江老师外,都是有招生名额的老师。去钟江老师那里要翻译一篇英文的生物短文,讲的微生物的发展史,挺简单的,需要朗读出来,接着翻译。剩下的每个老师问的大同小异,我就不分开写了,总的写一下及注意问题:
1.问本科做过的实验,如大的实验,毕设。
注意:一定要能自圆其说,千万不能被老师问倒,就算是你编的,也要把话编圆了,被老师问倒是大忌,就跟工作去面试一样。老师会问的很细的,真的很细,譬如一些数值,只要你要跟老师说你做过这个实验,你就必须在脑海里把每个细节,每个原理都仔细想一遍,不要被老师问倒!不被问倒,老师会觉得,嗯,这孩子做实验做的还不错。有些老师会故意给你施压,绕你,他就是想看看这个实验你有没有好好做,没做没关系,要把谎编好了。
ps:老师喜欢进实验室多的'孩子!很明显,每个老师都很在意。
2.自我介绍,英文或中文。
有些老师会要求英文,有些不要求,有些老师会从你的自我介绍里抠出问题来问你。我的英文自我介绍里,有一句是做了很多的社会实践,那个老师就用英文问我做过哪些社会实践,用英语回答。嗯,客观的说一下自己,真诚就好了,尽量的突出自己的科研素质或潜力来。英文的网上有模板3.自己的优缺点。
优点尽量的往有做科研的素质上靠吧,譬如踏实啊,执着啊,爱思考,努力啊,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缺点,有些老师会揪着缺点问你一些问题,譬如我说自己的缺点是有时候会被情绪控制,老师就问我会不会不想做的就不做了什么的。
4.遇到的挫折。
有些老师会问,你遇到过什么挫折吗?估计是因为搞科研不容易出成果,怕你撑不住不做了。老师爱执着,顽强的孩子。
5.专业问题。
很多老师爱问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问题,到时候不会就说不会,诚实点,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老师很反感这个!而且马上识破你,到时候太丢脸了。
6.是否了解中意的老师的研究方向。
会问你中意哪个老师,他是做什么的,你有什么了解,做这个有什么意义。
7.本科课程、实验。
记住不要说太多自己不会的,尤其是实验,因为老师会根据你说的去问你,尽量和老师聊自己熟悉的!
8.逻辑能力、表达能力。
有些老师会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某门课程,不能多,就一句话,看看你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怎么样。
9.想不想读博。
一般我们理科的老师都喜欢读博的,因为光读硕士,实在是做不出什么来,时间太短,很多老师会问,而且,有时候会决定要不要你!!!譬如ibs一般的实验室只招直博,最差也要硕博。你说只想读硕,老师不会考虑你的。10、为什么考这个专业,为什么读硕。这个自己想吧,尽量显得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好了,但也不要话太多,言多必失啊,老师都爱顺着你说的再问你,不要自掘坟墓!!!
大体这些,有想起来的再来补充。
总结:实验很重要,一定要自圆其说,一定要准备的非常详尽,一定一定要重视,我就是死在这里的。少说话,言多必失,这是真的,这是我死的第二个地方,太自信了,太热情了,结果不讨好啊。能进实验室就去,多做点实验,老师喜欢。切忌不懂装懂!!可以和前面面试完的交流一下,问问这个老师问的什么问题,好准备一下。
据我们系主任说,表现比较好的同学的特点是:实验能自圆其说,表达能力,逻辑好。有些老师是要你做做实验观察你一下的,看看有没有科研的潜力,身体协调性啊,学东西快不快啊,稳不稳当啊之类的。譬如,我去了一个很牛逼的实验室,他们实验室的老板都是哈佛的终身教授,我想跟的那个老师第一年招学生,很谨慎,很国外的那种感觉,找了5、6拨人面我,和我讲他们实验室在做什么,从中午到晚上。
实验室确实很好,很适合搞科研的人,绝对能学到很多,老板人很好,手把手教,而且他本人也做实验,但必须硕博连读,压力大,很累,自知还没有爱科研到那个份上,怕没有退路了,就拒了。
最后要说,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时我以为自己很稳的考上了,结果说没进,我那个难过啊,当天晚上失眠,但又必须撑着,做该做的,联系导师,把毕设再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导师我真的是挨着打电话,挨着发邮件,不能软弱,没人替我做,只能坚强的找出路。后来非常幸运,ibs一位老师要我过去面一下,恰好碰上了ibs的调剂面试,就我们4个人,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我们四个人主动联系过ibs招生办。
接下来就是长达一个星期的确定导师,招生办不方便和我们说哪些老师有名额(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挨着办公室找过去,后来几乎ibs的老师都认识了,因为见过的老师有些会打电话给招生办确定自己还有没有招生名额,结果好几个老师打给招生的老师问名额,说见过我了。院里怕搞得不太好,就给我指了几条明路啊,院长还很善良地说好几个老师想要我,明明我问过的老师没有要我的,院长一脸黑线,说要我的老师我一个也没找。
接下来就好了一些,在两个老师之间做决定,希望自己的决定没错!!
总之,要记得积极主动,无论初试、复试、还是调剂(要快),要执着、坚强,要做浴火的凤凰,爱痛苦之后的甜!要相信因为坚持而看到希望,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九
考研结束将近半年,终日在家待着,我想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想着像之前的考研过来人那般写下自己的考研经验。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吧!
(一)英语。
其实英语这门课我觉得我是最没发言权的了,两年的成绩都是60,和70+的大牛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工科凭心而论还是够用的了。和网上说的经验差不多,个人觉得就是单词加真题。考研英语考你的能力有两个:一个是你对文章的理解,另一个是你对题目的理解,个人觉得会读文章和会做题都是很重要,第一年做了张剑150篇,第二年由于我是在职的,所以英语也没有时间去花时间,只是看了真题。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英语复习重点也就是真题,没有必要做真题之外的题目。最后就是单词坚持背到考试前一天。
(二)政治。
两年的成绩分别是75和74.本人理科出生政治以前也没有学过,但是按部就班就做的话65+还是很不错的了。
其实政治主要还是前面的选择了,作为一个爱国爱家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后面大题只要你心地善良,(嘿嘿,开个玩笑)肯定差距是不大的。那么选择题怎么去搞定呢?首先,我的复习就是看红宝书,一遍看完再一遍,从这2年看出来小题辅导班根本预测不到的,有的知识很冷僻但也会考上,我打包票你在考场上有种被辅导班坑的感觉,见得题目你自己复习都没注意或者根本没有做过。所以我的建议还是以书本为准,题目买一本练练就ok,但是你的书本一定要看的很细。
其次,就是如果你碰到不会,或者压根没看的知识点怎么办?别担心,考研毕竟不是考你的死脑经,它是选拔性考试,个人觉得政治选择题还是有理性的题目,就算你没看过知识点,也有根据题目、选项做对题目的能力,(当然死记硬背的除外,但是这种题目非常少)。所以我的建议看到没复习的不要紧张,就题论题,绝对可以做对,这2年的客观我就是很多选择题临场分析解决的,前面的客观高了政治分数自然不会低。
(三)数学。
第一年考的很差,100刚出头吧,今年数学144.下面说下个人感悟。如果说基础决定一切的话,个人觉得毫不夸张,第一年最后复习的那种考前的浮躁和考时的慌张就是考差的伏笔。第一年课本全书真题和试卷都做了,为什么没考好,问题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怎么做的并且做的怎么样。第二年我做了真题、大纲,这里面我比较喜欢大纲,因为个人觉得真题就是大纲的`缩影,会大纲里面的基础知识考120+绝对没问题。其实考研题目都是模式化的东西,这也是中国应试的悲哀,但是你知道后对你拿分是有好处的。大纲里面每道题目都知道用什么方法解题,考试问题应该不大的。
同时重视大纲和基础题目对于那种在考场上容易胡思乱想发慌的同学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今年考数学二,最后提前半小时写完,最后的感想还是上面所说,基础题目和常规方法在试卷里面到处可见。(ps:和英语每天坚持背单词有区别,做数学不用每天去做,但是一定要动手做!这个道理大家复习政治哲学中都懂的:实践出真知嘛)。
虽然我自己是二战才成功,但是我想奉劝那些在校园中正要备战2014年考试的学弟学妹们,在学校是最有复习氛围的,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努力!加油吧!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十
从这两年来看,复旦法学的实际复试线要比公布的低10左右。当然不啦,如果所报专业达到公布线足够,则该专业的实际复试线就是公布线。所以大家在复试线公布后,自己的分数距离复试线很近千万不要放弃,仍需好好准备复习。
一、复试的准备。
复试复习要趁早。我建议同学们在初试结束后的寒假期间最好找导师论文读一下,把握导师的学术思路、观点和倾向。这点非常重要。其次如果原意的话,可以把老师的代表作也看一下(这个不是必须的)。一个专业有好多导师,最好把他们的论文都看看,当然你也可以有所侧重。
关注法学动态和法律热点。在假期可以多多刷刷微博,了解当前法律热点。找些最新的法学论文(不一定局限限于所报专业),就可以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对于这两个方面不可以完全不知道,但也不必深入了解。
复试前,要准备三样东西。第一,是导师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倾向,这通过导师的论文得知,不必怎么刻意记忆。第二,是当前最热门的法律热点。比如最热的法律热点是劳动教养(估计年还是),你就要准备下这方面的材料,比如劳动教养是否违法等等。我这次准备复试就搜集了一些劳动教养的材料,从它的历史沿革到事实作用以及法律分析都有。遗憾的是,在复试中我没有被问到。但是同专业的另一位同学就被问到这个问题,并问他劳动教养具体违反哪些法律,甚至让他具体到《立法法》的第几条(当然这是老师的额外要求)。我要说明的是对于法律热点,其实你还可以放到更广阔的范围内去考察,凡是一些社会热点,都应该可以用法律去思考和分析。
对于一些人尽皆知的社会热点,如果老师问到你居然毫无印象,这会令老师十分失望,做学术不关注现实是很危险的。比如我当时复试前还特意查阅下“pm2.5”这个概念,这个名词在20非常热门,牵涉到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大家都知道年冬天的雾霾有多严重吧),虽然它与法律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但我不希望在老师万一问到我这个问题时竟然一无所知。第三,就是最近的法学热点,其实这个与法律热点不是很好区分,可以结合法律热点来准备。我记得复试时,孙老师问我知道“能动司法”吗?其实这就是法学热点,因为这几年最高院搞司法能动,必定会引起法学界对能动司法的关注。如果你一无所知的话,老师会有多么的失望。
二、复试的具体形式。
关于复试的具体形式,我这里提一点。复试时有三到四位老师,其中中间一位一般是学科带头人,他负责主持,一般不问专业问题。他的职责是做面试的引入,让你自我介绍,并根据你的回答问一些很个人的问题,比如你的专业,你的学校,你的本科表现等等。他还有可能问你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然后在你感兴趣的方面提问。这属于开放性的提问。其他老师则问题比较专业了,有的甚至问题很固定。一位老师可能会负责问你一些比较基础的专业问题,另一位老师则会直接问你看过什么书,并据此提问。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专业课的复习中,还是要回顾下以前的笔记,然后就是准备一本你最熟悉,最拿手的著作来回答“你看过什么书”这样的问题。
这并不是每个考法学院都必须的,也不是说复旦法学院所有专业都需要的。但这个问题确实很有可能被问到。复试前应该准备向老师介绍(当老师不问你最好别主动提)你读了哪些书(一般你当然要说法学方面的书啦),并确定一本你“最熟悉”的书来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方面,如果老师有代表作,你可以买本认真看看,如果没有的话,就挑你看过的一本书,再细细研读。老师们的阅读都是很广泛的,一旦你说你最熟悉某本书,他就会对这本书提各种问题,例如对这本书的具体章节提问,或问你在这本书中学到什么,这本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还可能会对书中的某种主旨或观点进行等等。重要的是你确实看过这本书。
(一)形象和表达。
形象和表达重不重要?重要。在复试中,可以说形象和表达比知识更重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老师是无法测度出你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老师的目的也不是测试你的知识究竟是否深厚。因为我们的知识水平在老师那里都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让老师喜欢上,认为你有潜力。这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把形象搞好,干净利索。如果你的外表给人一种你“不适合搞学术”的错觉,你就更要在表达上下功夫。
我复试中,有一位女生外表就给人这种错觉(老师都不太想问她问题),更严重的是她又不善于表达,造成了复试的失败。比如,她曾看过导师的著作,但是她却在复试中没有提到(想想和学生讨论自己著作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而她觉得这有献媚之嫌);她第一年考研曾进入一所北方的知名大学的法学院的复试(当我从她口里听说这个信息,我开始努力重新审视我对她的看法,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意识到她的形象和不善于表达害了她,她其实是一位有实力的人)。然而这个信息她在自我介绍中居然“不好意思提”(她觉得复旦老师会因为她最初的选择是别校而不高兴)。可见这位同学的一个不足就是对他人心理的揣摩能力不足,不谙“人之常情”。
面试虽然是一个严肃的考试程序,但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投其所好,送其所要”的东西。我们学过法律的人都知道即使在最严格的程序中,执行程序的人也是情感各异的,他们都有一定的爱好,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类普遍的“弱点”他们也可能有。可以说在复试中,除了专业知识,要我们动脑筋想的东西还有很多。
关于形象和表达,这里还可以提下成功的例子。同我一起复试的另一位女同学,就甚谙“人之常情”。她亲自跟我说,她喜欢对着别人笑,因为这是化解戒备和尴尬最好的武器。她跟我提到在第三位老师侯老师提问她看了什么书的问题中时,她回答的是茨威格特的《比较法》。我对比较法研究没有关注,但是另一位比较法大师的名字也是如雷贯耳――大木雅夫。于是中间的孙老师就问她是否看过大木雅夫的《比较法》。她说她还没有,孙老师没有放过她,给她讲了他们的一些不同点。大概是侯老师又接着对比较法进行提问,她碰到不会的居然转头向孙老师求教。在我看来,这是“史无前例”的,学生居然在考试中问考官问题。我想这在另一方面反映了这位同学对场面的驾驭能力,对孙老师敬仰之情(她提到这个方面)的自然流露。这样的交流自然让双方十分愉快。我想我的复试境界就是回答问题,而她的境界确已是探讨问题。
(二)我的复试表达。
顺便也提一下我这个“情商”不咋样的人是如何把握在复试中的表达的“尺度”的。在第一次参见复试中,我找到一位上届考上的学长,他以他的经验给了我很多的经验。他的话大致的就是复试不是太严肃,老师的问题也是相当的随机的,没有固定的问题,会问你看过什么书。于是我过分信奉了学长的经验。没想到那次复试老师居然问的差不多都是固定的问题,甚至对不同的考生都不换问题。我那时并不是第一个进去的,第一名,第二名出来后我们就问老师问的问题,可是我居然还是不相信老师会对每个学生问同样的问题。有个问题我一无所知,如果我能稍微百度下也不至于到了里面对这个问题哑口无言吧。在第二次的复试中,我便做了两份备案,一份是固定问题,一部分是随机提问。而第二次的复试就又恢复“正常”了。所以这里要提醒的就是,对别人的宝贵经验千万要有所保留的吸取。
在第一次复试中,我一点儿也不紧张。在我下面的一位同学就十分紧张,后来他被调剂了,我连个调剂的机会都没给。我在回答一个问题时说了很多,以至于主考老师打断我,“你不用再说了,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这说明必要的紧张是有益的,而且在回答问题中最好直来直去,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可有可无的话就不要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给老师留下夸夸其谈的坏印象。夸夸其谈的特点还不仅限于回答问题漫无边际。有的同学上来在自我介绍中就说自己看了多少多少的书,甚至写了多少多少文章,把自己吹嘘的不可一世,而老师据此提两个相关问题就他就接不上去了。
还有的同学独自沉醉于述说对某位法学派、某位法学家(特别是国内的)、某本法学著作的喜爱之情,毫不顾及到自己已经给老师留下了十分浅薄的印象。我要提醒的是,在老师眼里,我们只是刚刚破土的树苗,离参天大树还远着呢!我们在提到某些学派,某位法学家,甚至在提到自己喜爱或熟悉的书籍、法学家或法学流派时,一定抱着一种谦虚的态度,不要对它们或其一进行大肆否定、批判;也不能迷失方向般地陷入对喜爱的它们或其一的迷恋当中。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做学术要的是冷静的批判精神,不是艺术般的狂热――爱恨分明。并且,也不要忘了,你讨厌的却可能是老师喜欢的;你喜爱的却可能是老师厌恶的。这,或许就是态度问题,也是体现自身品味的问题。
有时在回答一位老师的问题时,主要是面向提问老师,但也应该偶尔回顾下其他老师,因为他们同时也在倾听你的问题,这样他们有种被重视的感觉(虽然这种重视在他们那里无关紧要,但却因此赞赏你尊重人的品格)。与老师进行真诚的眼神交流,或者像我那位同学那样用微笑感染别人也非常重要。当老师提到调剂,你要看着他们的眼睛,一定要表达(说)出你对读该专业的渴望,你甚至可以说:“请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不会令各位老师失望的!”
(三)英语口语复试。
复旦大学考研经验篇十一
考研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或许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工作、考研、出国,我们都不得不做出一个抉择。对于参加北大新闻学考研的同学而言,由于对中外新闻事业史考察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但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下面我来分析北大新闻学考研要注重的一些东西。
从近几年题型来看,两张卷子必考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和材料分析(新闻业务试卷上称为“操作题”)。
2如果你的英语很好,恭喜你,报考新闻学专业已经跨出了成功的一步。
因为以往年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挂在了英语、政治上。英语好的同学可以从复习开始就把专业书先过一遍,这一便要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都要关注有关新闻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新消息、大事件。狂背教材可以从9月份开始,用3个月的时间左右熟练掌握所有相关知识点,最后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将以往知识融会贯通。
我前面说过,北大是没有参考书可循的,但是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撰写的教科书为主总是没有错的。
初试。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人大出版社,2009年。
《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视角》,陈昌凤,北大出版社,2007年(陈老师虽然离开北大了,但是其教科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人大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童兵,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理论》,郭庆光,人民大学出版社(对于新闻学学生来说,传播学理论是必修课)。
《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人民大学出版社(本科时的必修课,觉得很重要)。
《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蓝鸿文,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祥旭辅导班内部讲义》。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教程各一本,人大出版社。这是新闻业务试卷的理论精髓,至于操作方面,还要多看看发行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
北大新闻学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恰恰相反,专业课得分很容易,如果有机会可以上一个新祥旭的专业课辅导课程,老师可以帮你把今年的考试热点都总结一遍,毕竟授课老师也是北大的,所以专业课不会有大的偏离。只要你自己肯下个功夫,专业课考研拿到120分并不难,公共课有个60-65分,总分360-370分,考上北京大学,以致其他学校,都没什么问题,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
下面,我就北大新闻学考研的专业课的答题方法说一些自己的见解。北大新闻专业虽然录取的人数不多,但是每年都有人考上,不是吗?考上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平时多看一些,多想一些,多记一些而已。
参考书方面,学院没有指定,但是关于史论的基础知识,每本参考书都是一样的,只是写作体系或者措辞稍有不同,基本历史和理论可能是十年都不会有所变更的,所以,人大、复旦、北大的相关教材都可以翻一翻。新闻业务方面,参考书也很重要,尤其是对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毕竟试卷中还有业务方面的概念题和简答题,这些大都来自书本。具体操作方面可能就要多看看报纸了,进行分析总结了。
答题方法方面:书的问题解决了,那答题方法呢?答题的重要不仅在于答对了要点,还在于老师可以从中看出一个学生的逻辑头脑,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答题,尤其是分析、论述题,一般来说,就是“拆解”。详细的说,就是要求你将题目中的每个名词都解释清楚,该说明白的一定说明白,它有没什么性质啊,和其他概念有什么联系,最好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不过要以原书为准绳,把书上的点都说到了,在进行自我的发挥,切记不可随意发挥!最后一点就是书写要工整,最好有条目,是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5.最后关于北大新闻学考研复试,复试时是没有参考书可循的,平时的积累至关重要,关注传媒学界、业界的大事,能够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用以分析时事,复试就能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