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与地坛教学反思(优秀15篇)
充实自己,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写好总结需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要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在网上收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一
《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在上第二个课时“我与母亲”这一部分时,由于我的嗓子有点哑了,于是就想着自己少讲一点,也给个机会,让学生多讲一点。
“我与母亲”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母亲在史铁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对于讨论,学生向来是很喜欢的。热闹地讨论之后,学生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学生都能从原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但是,学生对于母亲的形象,仅仅只是说“对儿子无私的、伟大的爱”。抓住这点之后,无论找到什么句子,都是说明了母亲这样的形象。
学生能找到关键的句子,这很好。但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不够的,不能从某一个具体的句子出发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是我需要去引导的。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二
1、体悟母爱的伟大与艰辛。
2、感悟生命的意义。
课型定为诵读课,采用的手段以诵读为主。这段选文的语言也是很值得品味的,但是在这堂课里只能忍痛割爱,目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情感和认识方面得到提升。
[ppt1:课题名称及史铁生照片,背景音乐为满文军的《懂你》营造一种气氛]。
师:一个人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妻子,没有儿女,但他一定有过母亲。史铁生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不再去问“我”为什么要出生,不再去想“我”为什么要活着,不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这当中除了地坛给予的启示之外,还有“母亲”伴行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母亲”用她的爱和生命支撑起史铁生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今天我们与作者一同去感受母爱的伟大与艰辛吧。
[ppt2:呈现教学目标:诵读全文,感受母爱,读懂母亲,感悟生命,启迪人生。]。
师:大家先自由朗读选文(二),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生:第三开头这个细节很感人。(读)“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师:你刚才念“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与原文一致吗?
生:原文是“仍站在原地”。
师:你觉得是原文的好还是你改的好?
生:原文好。
师:为什么?
生:“仍”表示站的时间长。
生:“仍”字体现“母亲”对“我”去地坛不放心,还在出神地想事,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生:有,我每次回校时,妈妈都要送我上车,而且总是唠叨个不停。现在,我发现原来这“唠叨”就是爱。
师:我也有跟你一样的生活体验。自己的年岁在一年年增大,父母的白发也在逐渐增多。每年假期我都要回义乌看望父母。每次回来,母亲都要亲自送我到车站,车不开就不肯回家,等车快要开时,她又到大门外站着,看着我们远去。我转过头,总是看见她张望的情景,然后是小心翼翼地横穿马路去等公交车。每每到这情景,我都有一种欲哭的感觉,这是一种幸福。
生:我找的是这一句。第二节最后“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我喜欢这句,是因为它写出了母亲是毫不张扬的,是平凡的。母爱就在点点滴滴、平平凡凡之中。
生:我选的是第三段中的这一句,“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原来,母亲的爱是要去设想的,母爱是“痛苦的”、“艰辛的”。
生:我找的是“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自己平时也从来没有为母亲想过,现在我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艰辛和痛苦。
生:我选的是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我”走到哪儿,母爱就跟随到那儿,母爱是无处不在的。
师:说得很好,“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我”成长进步的每一寸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生:“母亲”的爱主要体现在对“儿子”的理解上。
师:具体说说。
生:如第二节中,写“母亲”无言地帮“我”准备,又目送“我”去地坛时,连用了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深爱,“无言”二字包含着浓浓的爱意,一切皆在不言中。
生:应读得深沉含蓄,充满深情,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应略读重音。(生有表情朗读第二节,同学们评价说他语气语调都把握得不错。)。
生:“母亲”的爱还体现在矛盾、痛苦之中。如第三节,“我”到地坛以后,“母亲”一个人在家里胡思乱想。
生:不是的,是“母亲”去世以后,“我才有余暇设想”,“母亲”在家里担忧“我”,是“我”猜出来的。
生:应读得深沉,“设想”后面略快略重,要读出“母亲”的矛盾与痛苦的心理。
师:那你试试。
[生朗读第三节,声情并茂,但过激昂,同学们提议再深沉一些。]。
生:“母亲”爱“我”,还体现在常常到地坛找“我”。
师:为什么要找?怎么找?
生:因担心“我”到地坛去会做傻事,怕“我”自杀,虽然“母亲”在家已作了最坏的打算,但总是要当心的,所以要找嘛。怎么找?就是悄悄地找,不让“我”知道。找到了就悄悄、缓缓地离开,找不到就“四处张望”“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步履茫然又急迫。”
师:“母亲”为什么不让“我”知道她在找“我”?
生:因为“母亲”理解儿子,一方面担心儿子,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儿子的自尊心,不能伤了儿子。
生:读的时候应深沉、缓慢,读出“母亲”的焦急及“我”的悔恨。
[生朗读第八节,同学评价,大多数同学说还可以,读出了感情。]。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好。如“母亲”四处张望的情景,及找到“我”后“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读的时候应慢点、轻点。
[生朗读,同学评价说还是前面那同学读得好。]。
师:有时,脑子里想的同实际做的有点距离,我们能听出别人读得好不好,但自己不一定能读好,因此,要想朗读好文章,是要经过长期的练习的。
[ppt3:母亲:
2、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
3、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读懂: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生:不是的,其实儿子也是很爱“母亲”的。爱是双方的,正因为有爱,所以儿子才会去设想“母亲”的心理,才会去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才会想写小说回报“母亲”,让“母亲”骄傲,才会在事业有成后到地坛去,整日地怀念“母亲”。
[ppt4:我:
1、设想母亲的心理。
2、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3、写小说回报母亲。
4、整日怀念母亲]。
师:史铁生在“母亲”身上读懂了“苦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也为所爱的人更坚定地生活下去。他从母亲身上读懂了生命的意义。“母亲”理解儿子,儿子读懂“母亲”,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
[ppt5:
读懂。
母亲儿子。
理解]。
师:命运无情,但生命有情。现在我根据大家刚才的建议,以及我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用深沉、深情、悔恨、思念等感情来诵读全文(节选的第二部分)。
[ppt6:一幅画面,上面两个字“魂牵”,配乐《沉思曲》]。
(配这一画面,这一音乐,再加上老师感情的投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这一情境中去。学生也轻声地一起跟着老师读。当读到第五节“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他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时,老师眼含泪珠,语调呜咽,读不出声了。学生也已全融入到这氛围中去了。当全文诵读完毕,已有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ppt7:
母亲,我想。
对您说……]。
生:母亲,请原谅我以前的无知和幼稚。
生:母亲,我想对您说以前是我错了。您工作那么辛苦,可我还向你耍脾气(哭),还跟你顶嘴,妈妈,请你原谅我,我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
师:你母亲一定会很高兴的。
生:(哭,说不出来,停一会后说。)妈妈,我知错了,我不该那样做,那样伤你的心……(说不下去。这位女生在这学期开学第一天就离家出走,一星期后才被父母找回来,回校后一直很压抑,今天,她把这压抑通过眼泪发泄出来。)。
师: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妈妈早就原谅你了,你自己也应从中解脱出来,好好地学习,这才是你对母亲的最好的回报,对不对?(生使劲点头。)。
生:母爱是深沉的,含蓄的,我将用我的一生去报答母亲。
师:那么,读完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平时,我们要多体谅母亲。
师:(结束语)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失去才去体会她的珍贵,好好地爱我们的母亲吧。下课!(掌声)。
[ppt8:再见!谢谢(配乐《懂你》)]。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诵读课。《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是篇有很厚重的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第二部分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诵读去理解去感悟,想要在“读”字上下功夫的。但选文较长,读完一遍需12分钟,一堂课也只能读三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作了如下安排:第一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让学生找出感动你的句子。第二遍为分线取舍朗读。重点读了文中第二、三、八节,以体现母爱为主线的。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第三遍是教师的配乐朗读。目的是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在前面三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在很多时候,感人的文章是要去读的,惟有读才能更好地去体味,去感悟。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读”还不够充分。教学目标中最后一条“启迪人生”已来不及深化。在“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环节后,结合谢尔盖叶赛宁(俄)的《给母亲的信》,让我们同学感受到自己的文字也如同诗人一样有感情,有诗意。但最后这个环节因时间的匆忙而没有做充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的书声,语文课要成为学生最感动的课,我奋斗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语文课充满爱。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三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课文节选了一、二两个部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诵读——体悟”法,诵读学生很投入,可是对文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体悟到。学生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能从地坛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我要求学生从第5、7节的描写中寻找答案,费了不少时间。分析第二部分时学生虽诵读了,但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不到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和伟大而深切的母爱。我建议学生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和思考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在理解文本时不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带到文本中去,再有就是学生缺少那种人生经历,不能和文本产生对话。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学生生活中情感缺位了。他们对父母为他们付出的一切已经习惯了,他们已经溺死在父辈爱的潮水中了。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了。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要点:研读文章第二部分,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一、导入:
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母亲形象。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呢?母亲的什么品质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呢?请同学朗读第二部分。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阅读2、3、8段。“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板书:送——理解、忧——坚忍、找——关爱)。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理解儿子,关心儿子,意志坚忍,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可回答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等)。
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4、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6、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7、你是否能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小结:
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
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8、“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文最后的这句话中的“车辙”“脚印”都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第一次涅。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一、导入:
师: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近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
1、品味作者深情的语言。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希望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分析课文。
1、文章分为两部分,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师:我与地坛、我与母亲。(板书我地坛母亲)。
生:荒芜。
师:荒芜体现在哪里?抓取文中重点文句。
生:第三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师:荒芜还在哪处体现?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第一段,废弃的古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师:现在请同学告诉我北京的好去处多了去了,这样一个荒芜冷落的地坛史铁生为什么如此痴迷呢?(单单是因为位置近吗)。
生:(一个是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人,一个是历尽四百多年岁月沧桑而被废弃的园子;一个由狂妄而自卑,一个由繁华而荒芜。他们有着共同的被“遗弃”的命运,有着同样一颗受伤的心,所以才会有着对话与交汇的可能。很快地,他消极颓废的精神状态和地坛融为一体)。
师:正如文中所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历尽四百多年沧桑的地坛展现给我们的是否仅仅是荒芜呢?作者是从哪看出它不衰败的?请一个同学朗读有关描写文字,要求声情并茂。
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第五段,蜂儿、蚂蚁、瓢虫、露水、草木。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下面我在大家回答的基础上,谈谈对这些写景的理解。它是史铁生内心挣扎的形象表达。它的心理忽而很稳定,忽而又很不耐烦,忽而想到过去,深深寂寞,忽而想透什么,内心爆发出万道光芒。总之,痛苦飘忽不定。但是,地坛最终还是给了史铁生内心的平静。因为只有内心平静了,他才可能关注那些纤细卑微弱小的生命,也才能美妙的天籁之音。
幻灯2:这样荒芜并不衰败的地坛,给逃避现实的史铁生怎样的生命感悟?(板书:生命感悟)。
(怎样活的问题。)。
师:作者在地坛里思考了十五年,他想以怎样的心态活下去?我们一起来读“十五年中……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看看地坛给作者怎样的答案。
生齐读:“六个譬如”
(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
师: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他是从凄凉之中,看到美好,看到人生的丰富。)。
正如《我与地坛》第七部分中说: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在这一面熄灭着走下去,散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上烈火朝晖之时。
在这一方看来是落日,在另一方看来却是旭日;在悲观者看来是落日,在悟出了人生哲理的人的心里和眼里,看到的却是旭日东升。
师小结:至此,他看透了生死,完成了自己的涅槃,走出人生困境。(板书)就像海德格尔说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地坛和我融为一体,这个自然(板书)中的地坛就是我的精神家园。
3、我与母亲。
师:(史铁生在走出人生困境的过程中其间浸润了多少艰辛的血和泪,但是有一个人一直陪伴他左右,承受多少倍难言煎熬的那就是母亲)。
师: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幻灯展示),那么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让学生快速阅读2段)。
师:“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段中,写“母亲”无言地帮“我”准备,又目送“我”去地坛时,连用了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体现了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但同时她又理解儿子,可以想象母亲当时想让我出去但又担心在园子里胡思乱想,想问又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想关心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的复杂的矛盾心理;可以想象母亲整日处于怎样的诚惶诚恐的两难煎熬中)。
师:透过这些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生(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聪慧和坚忍”的母亲。)。
对,同学们,一个人的痛苦分给两个人来承担,那么,这种痛苦会减少一半。我要说,孩子的痛苦分担给母亲,母亲的痛苦就会加倍。爱有多深,母亲的痛苦就有多深。在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爱的伴行,就像文中所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生:(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
(母亲用自己战胜命运的坚实行动,关心儿子而毫不张扬的爱和对儿子出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来暗示儿子,人一生一世,要经受得住命运的千锤百炼,要战胜困厄痛苦,摆脱伤残的羁绊,走出心灵的阴影,这样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其实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当我读懂母亲时,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你知道吗?双腿瘫痪,我暴怒无常的脾气折磨着母亲时,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我一直都不知道,当她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当他被人用三轮车送去医院,我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文中用了那么多“我才想到”“我才渐渐听出”“我才有余暇想”“才有点明白”的语句,饱含了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世间最悔恨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史铁生把这么痛的领悟奉献给了我们:“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犟,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教师小结:有一种爱,超越生死,刻骨铭心;有一种爱,血浓于水,动人肺腑,这就是母爱,这就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亲情。如果说地坛曾经是我的精神家园,那么母亲无疑是我生活的精神支柱,他重塑了自我。他们就像两条腿一样,共同撑起了我们大写的人生,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一、导入:
师: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近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
1、品味作者深情的语言。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希望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分析课文。
1、文章分为两部分,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师:我与地坛、我与母亲。(板书我地坛母亲)。
生:荒芜。
师:荒芜体现在哪里?抓取文中重点文句。
生:第三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师:荒芜还在哪处体现?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第一段,废弃的古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师:现在请同学告诉我北京的好去处多了去了,这样一个荒芜冷落的地坛史铁生为什么如此痴迷呢?(单单是因为位置近吗)。
生:(一个是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人,一个是历尽四百多年岁月沧桑而被废弃的园子;一个由狂妄而自卑,一个由繁华而荒芜。他们有着共同的被“遗弃”的命运,有着同样一颗受伤的心,所以才会有着对话与交汇的可能。很快地,他消极颓废的精神状态和地坛融为一体)。
师:正如文中所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历尽四百多年沧桑的地坛展现给我们的是否仅仅是荒芜呢?作者是从哪看出它不衰败的?请一个同学朗读有关描写文字,要求声情并茂。
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第五段,蜂儿、蚂蚁、瓢虫、露水、草木。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下面我在大家回答的基础上,谈谈对这些写景的理解。它是史铁生内心挣扎的形象表达。它的心理忽而很稳定,忽而又很不耐烦,忽而想到过去,深深寂寞,忽而想透什么,内心爆发出万道光芒。总之,痛苦飘忽不定。但是,地坛最终还是给了史铁生内心的平静。因为只有内心平静了,他才可能关注那些纤细卑微弱小的生命,也才能美妙的天籁之音。
幻灯2:这样荒芜并不衰败的地坛,给逃避现实的史铁生怎样的生命感悟?(板书:生命感悟)。
(怎样活的问题。)。
师:作者在地坛里思考了十五年,他想以怎样的心态活下去?我们一起来读“十五年中……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看看地坛给作者怎样的答案。
生齐读:“六个譬如”
(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
师: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他是从凄凉之中,看到美好,看到人生的丰富。)。
正如《我与地坛》第七部分中说: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在这一面熄灭着走下去,散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上烈火朝晖之时。
在这一方看来是落日,在另一方看来却是旭日;在悲观者看来是落日,在悟出了人生哲理的人的心里和眼里,看到的却是旭日东升。
师小结:至此,他看透了生死,完成了自己的涅槃,走出人生困境。(板书)就像海德格尔说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地坛和我融为一体,这个自然(板书)中的地坛就是我的精神家园。
3、我与母亲。
师:(史铁生在走出人生困境的过程中其间浸润了多少艰辛的血和泪,但是有一个人一直陪伴他左右,承受多少倍难言煎熬的那就是母亲)。
师: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幻灯展示),那么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让学生快速阅读2段)。
师:“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段中,写“母亲”无言地帮“我”准备,又目送“我”去地坛时,连用了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体现了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但同时她又理解儿子,可以想象母亲当时想让我出去但又担心在园子里胡思乱想,想问又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想关心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的复杂的矛盾心理;可以想象母亲整日处于怎样的诚惶诚恐的两难煎熬中)。
师:透过这些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生(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聪慧和坚忍”的母亲。)。
对,同学们,一个人的痛苦分给两个人来承担,那么,这种痛苦会减少一半。我要说,孩子的痛苦分担给母亲,母亲的痛苦就会加倍。爱有多深,母亲的痛苦就有多深。在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爱的伴行,就像文中所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生:(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
(母亲用自己战胜命运的坚实行动,关心儿子而毫不张扬的爱和对儿子出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来暗示儿子,人一生一世,要经受得住命运的千锤百炼,要战胜困厄痛苦,摆脱伤残的羁绊,走出心灵的阴影,这样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其实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当我读懂母亲时,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你知道吗?双腿瘫痪,我暴怒无常的脾气折磨着母亲时,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我一直都不知道,当她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当他被人用三轮车送去医院,我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文中用了那么多“我才想到”“我才渐渐听出”“我才有余暇想”“才有点明白”的语句,饱含了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世间最悔恨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史铁生把这么痛的领悟奉献给了我们:“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犟,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教师小结:有一种爱,超越生死,刻骨铭心;有一种爱,血浓于水,动人肺腑,这就是母爱,这就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亲情。如果说地坛曾经是我的精神家园,那么母亲无疑是我生活的精神支柱,他重塑了自我。他们就像两条腿一样,共同撑起了我们大写的人生,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七
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母亲形象。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呢?母亲的什么品质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呢?请同学朗读第二部分。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阅读2、3、8段。“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板书:送——理解、忧——坚忍、找——关爱)。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理解儿子,关心儿子,意志坚忍,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可回答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等)。
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4、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教师小结: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6、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7、你是否能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小结:
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
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8、“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文最后的这句话中的“车辙”“脚印”都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第一次涅槃。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八
我曾经想,我心中的《我与地坛》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怎样的不同?肤浅理解不好,过度阐释也未必是好事。地坛正是淡褪了光华,所以等来了史铁生。那么什么是核心?我这样想多久,怕也离题万里。我于是找他的书来读。我上网找有关他的资料。我试着编他的年谱。我读他的最新的文字,看有关他的访谈资料。年谱编完了。书却读不完。读不透。我写好了教学设计。在设计之初我思考了若干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主问题的设计是否巧妙,是否有浅到深,是否有针对学生语言和思维而进行的训练;
3、板书的设计是否是对文本的深加工、再创造;
4、教学设计是否围绕文本去分析、解读,是否有执教者的想象和感悟,而且是独特的;
5、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是否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
6、课堂过程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意思,是否有很好的'生成性;
7、如何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本文的浓厚的文化内涵,如何体现执教者的素质修养。我拿那设计请省、市语文教研员看,请一线的语文老师看,修改,试着上课,再修改,再上课。几个月的时间,为了这一篇文章和她背后的那个人,冥思苦想。也许最后想通了,有了答案。也许永远没有答案。
我最终确定了以“死亡”为切入口,课文正是史铁生思索死亡后的全部想法。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生命教育包括死亡教育恰恰又是很缺乏的。所以我在导入语中说“这是一篇思索死的文章”,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核心,能使学生很快地“入境”。接下来,我又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a我们不会认真思索死,那为什么史铁生在和我们一样同样年轻的时候却认真思索死呢?b为什么非要去地坛去想呢?c在地坛中获得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三个主问题,不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从作者心境入手,深入文本,解读关键句子和语段,最后获得共鸣和启发。在分析文本的环节,我注意让学生说出对地坛独特景物描写的第一感觉,捕捉学生感受中的独特一面,使师生的思考和对话既能放得开又能束得住。
不足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刚上课时的紧张(其实也是自己不能很快入境的表现),幻灯片的使用上不连贯(有些内容准备了,但实际并没有用上,反映设计时的不严谨),个别课堂语言不简练,有无效重复的。但最明显的是两点:
一、没有很好的去引导学生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师的讲解还是偏多,有些时候是为了拓展而拓展。
《我与地坛》文质兼美,注重理性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大声美读课文是必要的。但由于课堂调控的失误,使得本来出现在教学设计中的“朗读环节”缺失了,而代以教师的过度讲解和阐释(讲到史铁生的母亲和妻子,讲他的创作历程,讲《千手观音》和残奥会运动员)。没有让学生朗读,是观念上的对朗读的不重视。比如分析“露水”这一独特物象,应指导学生搞清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去朗读,看能否读出“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哲理发现和独特审美;又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第七段的品读、思考、交流分享之后,应让学生集体朗读这一关键语段,使学生将获得的哲理融汇到朗读中去,既加深印象又升华心灵。
这两点问题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极力所要注意并加以完善的。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九
这一节课上到这个地方,学生情感已融入作者的文章中,有不少同学已眼含泪水,有的同学低头不语,有的同学瞪眼望着远处,茫然若失,我趁热打铁,鼓励他们把淤积在内心的话倾吐出来。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你想对她们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成一封信,给你的父母,在你与父母之间搭一座爱的理解的桥梁。
1、以前,我在教授这样的课文,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总以为这与语文无关,往往忽略或进行一些空洞的说教,草草了事。通过这堂课的对话教学,我深深认识到新课程把语文课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多么必要。语文教学让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走进学生的内心,融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永恒的精神财富。
2、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还深深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教师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运用讨论、对话等教学方法,善于调控课堂气氛,联系现实生活,拓展课文容量。力求课堂教育把学生的心灵触动起来,使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营造和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相吻合的教学气氛。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
3、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课堂设计上做了如下安排: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让学生找出感动你的句子。以体现母爱为主线,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文章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在学生与父母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进而体会人间真情。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十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诵读课。《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是篇有很厚重的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第二部分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诵读去理解去感悟,想要在“读”字上下功夫的。但选文较长,读完一遍需12分钟,一堂课也只能读三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作了如下安排:第一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让学生找出感动你的句子。第二遍为分线取舍朗读。重点读了文中第二、三、八节,以体现母爱为主线的。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第三遍是教师的配乐朗读。目的是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在前面三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在很多时候,感人的文章是要去读的,惟有读才能更好地去体味,去感悟。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读”还不够充分。教学目标中最后一条“启迪人生”已来不及深化。在“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环节后,结合谢尔盖叶赛宁(俄)的《给母亲的信》,让我们同学感受到自己的文字也如同诗人一样有感情,有诗意。但最后这个环节因时间的匆忙而没有做充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的书声,语文课要成为学生最感动的课,我奋斗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语文课充满爱。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十一
《我与地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史铁生在20岁时不幸双腿残废,这篇散文凝聚了他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对于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文中的生命感悟充满了情感和思辨色彩,适宜学生做探究性学习。可以倡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带着疑问去探寻、追究作者的生命感悟,并围绕问题对文章进行探究式阅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讨,从而获得一定的认识体会。
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讨,运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情感目标:增强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1、重点。
体验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学会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
2、难点。
由于生活阅历尚浅,学生对作者生命感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
根据上述理念,学习中教师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此外,教育要跟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因此本课教学还采用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使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
课前准备:教师先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如《我与地坛》全文,史铁生的同主题的文章及其他一些有类似经历的人物的事迹,在此基础上制作好课文的网页。
(一)提供背景,产生问题。
问题:对该资料你有何感受?
(接受学习重在接受、吸收、积累,即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文化营养,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阅读。有了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探究。)。
(二)阅读文本,自主探究。
《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对于史铁生来说可谓意义特殊,他试图通过这一次写作去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尤其是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它是回忆,是自省,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有了疑问,发现了问题,就要多方探索,寻求答案。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
围绕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和生命感悟,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后自由发表看法,预期产生课堂第一个小高潮。
学生基本上能够从地坛的环境、景物描写,以及母亲无私的爱中初步找出作者的心情变化和生命感悟。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要让他们适当诵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学生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学生的生命体验、学习方式方法,因人不同,思维的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质疑的方式也迥然各异,每个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如有不同看法,不妨开展争论,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最后求同存异。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智慧。教师应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有创见,让学生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十二
《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在上第二个课时“我与母亲”这一部分时,由于我的嗓子有点哑了,于是就想着自己少讲一点,也给个机会,让学生多讲一点。
“我与母亲”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母亲在史铁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对于讨论,学生向来是很喜欢的。热闹地讨论之后,学生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学生都能从原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但是,学生对于母亲的形象,仅仅只是说“对儿子无私的、伟大的爱”。抓住这点之后,无论找到什么句子,都是说明了母亲这样的形象。
学生能找到关键的句子,这很好。但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不够的,不能从某一个具体的句子出发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是我需要去引导的。
“我与地坛”部分,在讲到第7段的景物描写时,不必过于纠结每一个景物有什么特点,主要要联系上文“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这句话。从整体把握,尽管古园荒芜了,但古园中的有些景物,如落日、雨燕等依然安之若素,以此来揭示作者得到的感悟,即无论外在环境怎样改变,我们都要安然自适地生活下去。
“我与母亲”部分,由母亲的性格过渡到母亲的活法有点牵强,过渡的话虽然说了,但感觉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更不能从母亲的活法中去寻找史铁生得出“怎样活”答案的痕迹。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十三
《我与地坛》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散文,它那洗练恳切的语言,它那冷静沉稳的叙事风格,它那淋漓尽致的痛苦,它那历难而不屈的坚韧……无一不深深打动着我。怎样让学生也能“于我心有戚戚焉”,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我思考了很久。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但我觉得学生人生体验不够,很难理解最后一部分的人生哲理,倒是第二部分描写母爱,言辞恳切,令人感动,学生容易有共鸣。于是我把第二部分打印给学生,重点讲述一二部分。
我决定用“剖西瓜”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准课文切入点,然后融会贯通全文。为此,我打破通过划分结构来把握文章内容的做法,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来阅读全文。这三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样活?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把握全文,思路清晰,理解准确,思维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学生大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生经历有限,对苦难的感受不深,所以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仅仅流于表面,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熏陶和强化。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十四
三年前,我上《我与地坛》第二部分,这是写母爱的至情文章,当时把一个班多数学生都上哭了。今天再上《我与地坛》,没有把一个学生上哭,两种上法相去甚远。
上届上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体验母爱,珍惜母爱”,我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事前,我印发了表现母爱的现代散文《疯娘》,不少学生都看哭了,这就为上课打下了基础。然后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听示范朗读。那是一次朗诵比赛的录音,情感表达十分充分,煽情性很强;听完之后,我叫学生寻找反映母爱最感人的细节,并联系自己的母亲谈谈感受;然后是看史铁生的忏悔,谈谈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女生站起来谈自己的母亲,谈着谈着就哭了。她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母亲,以前没有充分理解母亲。这个女生声泪俱下,说得动人,于是一个接一个的,谈起来就哭了。有个学生站起来谈了一句话,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只好坐下。我也被感动了,谈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轻狂,对母亲的不理解,以及现在的后悔。最后,我们在静听《懂你》的歌声中结束了这堂课。现在回忆起来,那堂课还记忆犹新。
今天上再次上这篇课文,我的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体验母爱”以外,我还确定让学生深入认识母亲的爱以及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在深入认识母亲的爱上,我链接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对他的母亲的爱做进一步的认识,然后把母爱推广到动物世界,指出母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的共性。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该怎样回报母爱。最后在《烛光里的妈妈》的歌声中结束。
两次上课,结果不同,我有以下反思。
一、为什么会有哭和不哭的区别,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次的设计有让学生谈自己对母爱的误解,而今的忏悔,容易让学生说动情;第二次的设计中已经没有这个环节了,取而代之的是链接《秋天的怀念》,然后加入了理性的分析,学生已经没有宣泄自己情感的时间和空间。第一次上课的课前准备也很注重情绪的预热,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情感就爆发了,第二次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准备。
二、一定要让学生哭吗?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除了情感态度外,还应该有价值观,还应该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一堂课仅仅突出情感体验,是否就一定成功?少一点情感的宣泄,多一点理性的思考,有什么不好?情感的流露,受情境的影响很大,如果没有那样的情境,就没有那样的氛围,而情境的.创设有时候要受到条件的限制。这次上课,处于半期考试前夕,后天就要考试了,学生的情绪状态应该是进入考试的心理准备的,不宜过多让他们的情绪激动,《疯娘》一文已经印出来,但我没有事前发给学生,也处于这样的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哭还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不是有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自己对母亲的误会然后哭了,那堂课就不一定会哭成一片。就是上一届,我在另外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就只有少数几个哭,没有那样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学生的哭具有偶发性。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篇十五
《我与地坛》以其忧伤沉郁的风格、流畅华美的语言、自由洒脱的结构、动人心魄的情感及人生超越性意义的执著追寻,感动了众多的读者。如何在课堂内有效地让学生整体领悟课文的意蕴呢?笔者作出了“一话二疑三解读”的教学安排,即第一步,诵读一个句子;第二步设置两个疑问;第三步指导学生研读。具体简述如下:
找准课文的阅读切入点,是调动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的关键。本文第一、二部分之间有个句子:“现在我才想起,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此句与其说是一个过渡句,倒不如说是研读课文的切入点。因此,教学时要提醒学生诵读该句。之后,可播放《命运》交响曲,在凝重的音乐声中,教师及时向学生简述贝多芬、海伦?凯勒、张海迪等与命运进行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实例,借此引出史铁生坎坷人生,以营造一种悲凉的教学情境。水到渠成之时,便进入第二步,即向学生设置两个疑问:当年作者为什么“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作者“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让学生围绕此二问进行自由研读。
第三步的指导研读,必须建立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在倾听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语文课程标准》)当然,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阅读能力、生活经验等限制,研读时或许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就要利用自己的思想水平、阅读经验高于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修正错误,及时做好启发点拨工作。本课点拨的重点内容见下:
“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其实是作者要抚慰心灵的创伤。“我”为什么要生?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因看,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其悲苦、绝望自不待言。面对残酷的生活,弱者整日歇斯底里、自暴自弃,庸者常年怨天尤人、行尸走肉,只有强者才会痛定思痛之后奋然前行。然而,“19岁已有丰富的思想,面对的现实更加残酷,学会适应残酷后的生活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张海迪《轮椅间的心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唯有地坛是史铁生静静舔舐伤痕、思考人生价值、重建人生信念的理想场所。从外因讲,地坛不仅给了作者提供了自由思索的空间,“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那儿“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以其无声的同情、博大的胸怀、生生不息的力量给了作者无穷的慰藉与温暖。地坛由封建王朝时的“圣地”沦落为现代都市中心的“野地”,这与作者由健壮男儿忽然成了社会人群中的“残缺人”,简直如出一辙,两者当然会同病相怜,都希望对方去发现、唤醒。正如文中所写:“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视自己的心魂。”终于,作者发现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而地坛也以其恒在的生命、潜在的美丽最终为作者构筑了心灵的家园,使作者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获得了新生:生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如果说“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是为了解决“为什么要活”的中心,那么“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则可视为是为了解决“怎样活”的话题。指导时,教师应强调:当作者沉浸于思考时,地坛是他最好的所在;当作者返身于现实时,地坛已淡化为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体现的是浓浓的母爱。作者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难题?“她不是那种完全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知道……,知道……,但她又担心……母亲知道……。她知道……。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儿子给母亲出的难题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面对儿子的痛苦,她要默默地分担;面对爱子“独自跑到地坛去”,她要隐忍着担忧。一方面看护、呵护着儿子,另一方面又要把思考、选择生活道路的自由权利最大限度的交给儿子自己。双倍的悲伤与担忧使母亲积劳成疾、中年早逝。但正是母亲那种克己爱人、坚韧慈悲的“爱”的力量使儿子受苦的心灵得到抚慰和拯救。“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作者深深懂得:既然灾难已经降临,那么就要承受苦难、坚韧生活。
从广阔的意义上说,任何人的人生都是局限的、不完美的,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如果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得出这一人生顿悟,可谓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意蕴。至于作品的形式大可由学生自去领悟。教学时,可根据需要向学生宣读张海迪写给史铁生的一封信?《轮椅间的心灵对话》和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