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14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一
我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741户,贫困人口36603人,贫困村22个。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22个贫困村已经全部出列,12455户32785人已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7%下降到去年的0.31%。特别是20xx年,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面对落后,理清思路,上下齐心,夯实基础,扎实苦干,务求实效,在2018年度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在全省70个县(市区)排名第14位、39个非贫困县排名第3位,冲进全省第一方阵,打赢了脱贫攻坚工作翻身仗。今年以来,以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韧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攻坚责任,不断提升基层基础,切实提升脱贫质量,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力确保完成全年2957人脱贫目标任务。
(一)产业扶贫成效不稳定
有的贫困村产业发展缓慢,缺乏能够支撑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农业产业;有的村虽然已经发展一批产业,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辐射和带动贫困户致富的能力还比较弱。
(二)三基短板还比较薄弱
近几年,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投向明确精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贫困村的基层班子建设也得到了有力加强。但受资金瓶颈的制约,绝大部分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部分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足,个别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发挥得不够强。
(一)突出产业扶贫确保稳定增收
一是牢固树立产业扶贫理念。及时调整充实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贫项目谋划,因村因地因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二是积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鼓励其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三是鼓励支持本地能人和打工返乡小老板,充分利用村部、学校闲置土地、房屋,大力发展服装加工等来料加工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在企业赚钱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
(二)夯实三基基础助力脱贫致富
建议县政府一要把握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不断调整释放的机遇,持续跟踪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完善规划、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最大限度享受各类优惠政策;二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农电水利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强班子、带队伍、聚民心、促发展。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二
xx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xx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加快推进xx县脱贫攻坚,必须找准导致贫困的症结,研究破解之策,抢抓中央大打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机遇,集中火力拔掉穷根子、甩掉穷帽子。基于此,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安排,我们于9月x日—xx日,深入全县xx个乡(镇、办事处)的xx个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报告。
xx县国土面积xxxx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xx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xx%。万人。近几年来,xx县按照“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主题思路,充分利用好中央、省、州帮扶力量,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贫困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现状可概括为“一高两低三滞后”。
一高:即贫困发生率高。xx县下辖xx个乡(镇、办事处)、xxx个村。2018年全县贫困发生率xx.x%,比全省的xx.x%高出x个百分点,是全省贫困发生率在xx%以上的11个县之一。截至2019年8月,全县贫困发生率大于20%的有xx个村,占全县贫困村的xx.x%,其中xx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超过xx%,x个超过40%。
两低:即农民收入低、财政收入低。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xxx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x元。从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xxxx元、家庭经营性收入xxxx元、财产性收入xxx元、转移性收入xxxx元,分别占xx.x%、xx.x%、x.x%和xx.x%。从财政收入来看,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x.x亿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发放就需x.x亿元。近年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超xx亿元,2018年达到亿元,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投入,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融资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非常弱。
三滞后:即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滞后。从经济发展来看,全县经济发展长期滞后,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在全省xx个县(市、区)中排名第xx位,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人均生产总值xxxxx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xx%。2018年,全县各项增比进位测评指标综合总得分为分,在全省xx个不考核gdp的发展困难县中列第x位。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截至2018年底,全县仅一条高速公路即沪昆高速从县域西北角过境xx公里,不到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x%。国道xx公里,省道xxx公里,其余几乎都是大山深谷间蜿蜒盘旋的县乡道。乡镇和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尤其落后,多数乡镇到县城车程在1小时以上,有的甚至需4小时;仍有十分之一的建制村未通水泥路,四分之一的建制村未开通客运班线。原有县城通往xx、xx等乡镇主要交通要道,因xxx水库的修建被淹没截断。目前,全县还有xx%的农村群众未喝上自来水,xx%的行政村尚未通宽带,移动4g网络也未实现全覆盖。从公共服务来看,农村医疗和教育条件落后,全县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仅为xx张,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xx%。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x人,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xx.x%。农村教育普及率不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xx.x%,农村学前教育入学率仅为xxx%。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占xx.x%,患长期慢性病及其他疾病的占x.x%。据统计,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学、因病、因残致贫比例高达xx%。
xx县是xx省十大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xx.x%,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长期以来,xx县发展滞后,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呈现出“富饶的贫困”。剖析其深度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土地贫瘠破碎,平地极少。xx县位于xx山系东段xx山东北坡麓、xx高原向xx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目前,全县人均耕地不足0.x亩,且xx%以上为坡耕田。二是自然灾害较多。大多数贫困村边远偏僻,灾害性种类较多,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频度较大,对农民生产生活危害严重。全县共有xxx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旦发生“天灾”,殃及面广、受灾程度深。三是“人祸”时有发生。xx属于林区县,火灾是xx农村最主要的灾害之一。全县农村住房xx%为木结构房,且村寨密集,房屋间距较近,加上消防设施缺乏,农户安全用电用火防范意识不强,火灾等“人祸”时有发生。
(二)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自我发展能力弱。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是长期以来制约xx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20多年的历史欠账,使xx交通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二是建设用地成本高。xx县平地极少,平方公里,淹没耕地面积xxxx亩,建设用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削山填谷,成本特别高,平均每亩在xx万元以上。三是农业生产生活成本高。耕地边远细碎,农机使用推广难,全县只有x个村能部分使用大型机械耕作,绝大多数靠人力畜力等传统原始劳作方式,难以发展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三)产业发展基础差,辐射带动能力弱。一是产业发育弱、配套差。目前,xx仍处于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2018年xx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x、亿元,分别占全省的%、%、%,第一产业占比相对大、第二产业占比小,经济效益低。工业企业少且缺乏带动能力、竞争力强的大企业,2018年全县“四上”企业仅xx家,由于企业自身实力不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消化更多的农产品。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受到交通瓶颈、消费市场、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加上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各种要素的严重缺乏,xx县城镇化发展缓慢、水平低,县城发展对农村带动能力不足。2018年,xx县城镇化率%,比全省的%低个百分点。三是招商引资的难度大。由于交通、用地等条件的限制,来投资开发农村特色资源的外商非常少,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四)深度贫困村投入不足,脱贫摘帽能力弱。一是扶贫项目资金少。从xx个深度贫困村3年累计获得的扶贫项目资金来看总体较少,且因资金有限,为确保贫困村出列计划的落实,往往会整合资金项目集中力量帮扶计划出列村,其余村所得项目资金必然就更少。xx个深度贫困村近3年所得扶贫项目资金累计大于50万元的只有x个,20—50万的有xx个,10—20万的有xx个,小于10万的有x个。二是产业项目资金少。由于xx县贫困村基础条件都比较差,贫困村获得的扶贫项目资金大多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发展产业项目资金少。
(五)思想观念落后,自主脱贫意识弱。一是人口素质偏低。全县户籍人口xx.x万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xx.x万余人,而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仅有x.x万人。二是农村空心化较严重。2018年底,全县有x.x万贫困人口劳动力,在已就业的x.x万人中,有x万余人是在县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为45岁以上人员,部分田地无人耕种,直接撂荒。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能力不足。许多合作社有名无实,不仅缺乏致富能人带动,而且缺少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多数都是小打小闹,带动贫困户增收难。据统计,全县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xxx余个,能带动农民发展的不到xx%,近半数合作社只有x至x个社员,有的甚至是只注册、未经营的“空壳社”。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动能力弱。村干部老龄化严重,45岁以上的农村干部占总数的xx.x%,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xx.x%。全县农村党员30岁以下的仅有xxx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1岁以上的有xxxx名,占xx.x%。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推进xx县脱贫攻坚,要抓住中央定点帮扶的机遇,紧紧围绕“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主题思路,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定目标,分类采取脱贫措施。一是在条件较好,有生产资源、有劳动力的“两有”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x.x%。此类贫困户可结合其资源条件和能力素质,立足实际发展产业帮助其脱贫。二是居住在立地条件差,公共基础设施难以延伸和保障,生产成本高、生活成本高的“两高”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x%。此类贫困户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重点解决好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就业等问题,实现“搬迁即脱贫”。三是有一定文化,但缺技术、缺资金的“两缺”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此类贫困户可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水平,有计划的组织外出务工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等助其脱贫。四是因学、因病致贫的“两因”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x.x%。此类贫困户通过落实教育专项扶贫、慢性病大病兜底救助、选聘护林员等扶贫政策确保其脱贫。五是年龄较大,文化素质低,自身能力不足,无力脱贫、无产业可发展的“两无”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x.x%。此类贫困户采取社保兜底的办法,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范围,通过减量提标,实现应保尽保、托住底线,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二,抓项目,补齐发展短板。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规划建设xx县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推进xx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交通难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重点实施“组组通公路”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二是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借鉴推广xx县“五个三”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落细落小落地,做到应搬尽搬。三是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积极探索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做好xxxx名护林员的选聘工作,确保再争取xxxx名护林员指标,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就地脱贫,由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变成受益者。四是加大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力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医疗救助、慢性病兜底救助“四重医疗保障”制度,深化慢性病兜底救助试点探索,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第三,兴产业,做优生态长板。一是念好“山字经”。大力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把以园方公司为龙头的“房—板—林”一体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力争年产值达到xx亿元以上。因地制宜发展小香鸡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产品“泉涌”发展。采取“林—药”结合,引导群众扩大钩藤、青钱柳种植面积,做大做强“xx钩藤”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二是做好“水文章”。大力发展水上经济、水下经济,让贫困群众“靠水吃水”。做好做足旅游扶贫的大文章,加快实施“旅游+大数据”计划,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xx县城和xx城两个5a级旅游景区建设,打造xx国际山地森林温泉康养谷,发展以xx文化为重点的研学体验旅游。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鱼,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夯实发展“基石”。加大交通水利城镇建设投资力度,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增强发展的能力。
第四,促改革,释放更多“红利”。一是深入推广“三变”改革经验,盘活农村林地等资源,增加群众资产性收益和投资性收益。二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争取上级财政加大对xx县转移支付规模,形成支持xx县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三是探索政府性工程“以工代赈”扶贫模式。把包括县乡村公路、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基本农田、小流域治理在内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建设,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四是创新推进金融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积极开发产业“保险”产品,针对小香鸡、商品猪、商品林、钩藤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推动种养殖保险、价格保险、收入保险、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等综合性保险。五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商”的产业脱贫模式。坚持走“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之路,使村级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
第五,建机制,增强脱贫攻坚合力。一是发挥好脱贫攻坚“指挥部”的作用。继续坚持和完善xx县行之有效的扶贫工作机制,发挥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易地移民搬迁、社会兜底扶贫、生态补偿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旅游扶贫等xx个脱贫攻坚指挥部的作用。二是创新干部激励机制。在党政主要领导不脱贫、不脱钩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脱贫贡献大、成长进步快”的正向激励机制,对脱贫攻坚成绩突出的干部,破格提升政治待遇、工资待遇,让干部有盼头,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脱贫攻坚干劲。三是加大对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注重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四是加大各方帮扶力度。抓住中央定点帮扶的机遇,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的倾斜扶持。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三
为了扎实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确保扶贫对象“两不愁、四保障”,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真正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日,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户调查贫困现状,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渭滨区现辖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6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2万人,耕地6.22万亩。38个后山村地处秦岭北麓和西部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土坯房较多,安全性较差,山区村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截止2015年底,全区贫困人口4117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紧紧围绕“两不愁、四保障”目标,坚持“专项扶贫注重产业发展,行业扶贫注重社会保障,社会扶贫注重结对帮扶”的精细化扶贫思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92亿元,其中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拆除土坯房3078户,新建住房1105户,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减少,累计脱贫1.3万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脱贫难度增大。截止20xx年底,全区尚有近4000余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后山区,由于人口数量较多、分布广、底子薄、条件差、发展难度大、贫困程度深,真正成为扶贫中的“硬骨头”。
二、公共服务水平低。我区原晁峪乡的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个别村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三、产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集中的后山区,基础条件普遍较差,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无集体经济和主导支柱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不明显,发展的产业品种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规模,质量不高,加上产地远离集镇,运输成本高,很难进入市场,即便实现销售,其产品附加值也很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四、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我区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普通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而返贫的现象突出,脱贫与返贫呈拉锯式状态,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较大。
五、基础设施建、管、用制度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但是实际生活中,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时有损坏,使用率偏低,有些甚至未曾使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依然突出,亟需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等制度。
几点建议
要认真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按照区政府《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的精神,坚持“十不进”的原则,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优先”的方式,精准识别监测脱贫对象,建立贫困人口明细台账,确保户有表、村有薄、镇有册、区有电子台账,做到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脱贫路径、脱贫效果和脱贫时间“一表清”。要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接受监督,让同村群众按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确保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要建立脱贫退出和返贫纳入机制,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确保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真正让贫困户得到有力扶持,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完成厥湾村千亩桃园道路工程、八角塬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不断改善后山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实现贫困地区互联网全覆盖,完善贫困地区乡村商品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季节性农产品储存和销售能力。
2、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协调发展家园美、村强民富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四美”要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要继续巩固石嘴头村、高家村、晁峪村、坊塘村美丽乡村创建成果,深入推进中岩山村、石坝河村、大散关村、邵家山村、符家村、新安村等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通过创建活动实现农民增收。
3、强化教育培训。扶贫应当先扶智,教育扶贫是基础。要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在加大基础教育事业投入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的力度,对贫困劳动力实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四步走的能力提升脱贫工程,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数量和质量,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均有1名家庭成员掌握职业技能,确保2750名贫困群众都能得到一次免费实用技能培训。
4、强化社会保障扶贫力度。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解决贫困户看病难、治病更难的问题,阻止再次返贫,巩固脱贫成效。充分运用低保、五保供养等民生政策,对建档在册的1188人(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差额补助,实施社会保障财政兜底脱贫。开展助学帮扶,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正常入学就读,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1、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结合贫困村实际,面向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区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规模发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在高家镇太寅河以西重点发展核桃、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秦岭北麓沿山及台塬地区主要发展猕猴桃、大樱桃、油桃、草莓、养蜂等产业。依托秦岭北麓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资源,加快弓魚国小镇建设,尽快启动炎帝陵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古道秦岭﹒乡约清姜”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石鼓现代农业园二期,启动固川、枣园2000亩时令水果产业园建设,打造晁峪十里油菜花海新景观等项目,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实施异地搬迁。坚持政府主导、资源整合、集中为主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坯房改造,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优先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拆除土坯房1211户,新建住房700户,实现两年消除土坯房目标;完成四家坪村整村搬迁,确保年底前入住;完成水泉路村、段家磨村、甘庙村等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3、实施“互联网+扶贫”模式。借助互联网产业园,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扶贫”模式,支持有意愿的互联网企业在农村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网点,通过自建大型种植生产基地,联合农业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创新性实施“平台销售+定制生产”、“线下体验+线上预订”等销售策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4、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坚持政府救济与社会援助相结合,引导各类民间组织、企业家、志愿者、各类慈善机构及非政府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捐资捐物直接支持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扶贫,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吸收贫困户到企业就业,增加收入。
1、强化组织领导。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强化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认真做好脱贫攻坚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资源调配、推进落实等工作,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入做好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进“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等制度,为率先实现全面脱贫、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等工作,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级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共建美好家园。
3、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台账和责任清单,依据脱贫攻坚任务,实行逐级督查、交叉检查制度,严格进行考核,确保脱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强化责任担当,对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优先予以通报表彰、提拔重用,提振全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打赢重返全省五强区攻坚战!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四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努力夯实扶贫工作基础,积极有序推进重点工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用“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为市人大农工委委干部,根据日常工作中掌握的一些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情况,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了解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部分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幻想着“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错误地认为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是政府要我脱贫而不是自己想要脱贫,党委政府理应对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到大包揽、全兜底,而忽视了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贫困光荣、争吃低保的怪现象。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思想上存在“怕领头、怕担当”的顾虑,引领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帮扶单位、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观念不强,帮扶工作不深入,帮扶举措不扎实,思路不宽、方式不活、办法单一,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存在畏难情绪、厌战情绪、应付情绪。2、政策落实尚存“盲区”。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贫困群众担心脱贫摘帽后享受不到各项政策补助。健康扶贫方面,部分贫困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场所建设滞后,标准化公共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部分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医生岗位补贴政策尚未执行到位;县直医疗机构“三免四减半”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慢性疾病认定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影响到患者就医及治疗。保障扶贫方面,多数地方在农村低保与贫困人口两项制度衔接中,对农村低保对象与贫困人口重叠率作出了规定,导致贫困人员与低保对象指标相互挤占,从而产生了不少矛盾,有待妥善处置,否则将会影响第三方评估测评的满意度。安居扶贫方面,仍有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居住在危旧土坯房中,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安置建房,仍需做好过细的政策解释和思想动员工作,努力化解危旧土坯房改建中的潜在阻力,适当满足贫困户居住的客观需要。
3、发展投入相对滞后。虽然各地贫困村或多或少发展了一些种养产业,但“弱、小、散、低”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富民产业对当地贫困户的辐射率还不高,特别是没有劳动人口和生产资源的贫困户大多被挡在产业发展之外,这部分贫困户长效稳定增收缺乏保障。多数地方乡村旅游处于粗犷式开发发展阶段,产业链条不长,综合收益不高,带动贫困群众致富能力不强,旅游扶贫作用发挥不够。相当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组织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撑,已沦为“空壳村”“空心社”,有的甚至还有欠账,导致发展动能不足、带动能力有限。现有农村公路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实际所需资金与既有补助标准相差较大,各地扶贫资金投入与实际所需缺口较大,各级扶贫部门工作经费保障不足,难以满足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需要。
4、机制规范有待提升。扶贫资金监管方面,办法还不够多、力度还不够大,在筹措、使用和管理各环节都存在制度上的缺失。比如,有的乡村向上级部门协调和争取所获得的扶贫资金没有落实到相关贫困村、贫困户,中间截留问题还存在;有的部门扶贫项目资金报账环节过多,走程序时间过长,导致扶贫资金滞留账上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整合扶贫资金用于发展产业、兑现贫困户分红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集中使用于发展产业、企业入股、合作经营缺少必要的风险评估、使用监管办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亟需建立制度予以规范。扶贫档案建设方面,市、县、乡、村四级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表格资料尚未统一规范格式内容,一些贫困户信息表格和帮扶手册填写不全面、不精准、不细致,普遍存在收入认定核实不够准确、外出务工实际收入填写过低的情况,相关资料台账还不够规范。部分行业扶贫职能部门涉及贫困人口扶贫信息资料不健全,收集、归类、管理还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相关佐证资料缺失情况。
“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政治嘱托,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此,中央高度关注、省委寄予厚望、百姓充满期待,全市上下要把“作示范、带好头”作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执着追求,鲜明地写在吉安脱贫攻坚大会战的旗帜上,成为吉安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以吉安脱贫攻坚精神汇聚各方力量,以老区艰苦奋斗作风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
一要加大宣传引导,进一步坚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必胜信心。一是要注重运用各种媒介和载体,深入宣传、准确解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及时将中央、省里对吉安的特殊关爱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牢固树立脱贫光荣、政策保留的舆论导向,大力营造鼓励争先、鞭策后进的竞争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戮力攻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要注重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明确“扶贫先扶志”、“扶贫不扶懒”的工作要求,通过典型培树、正反教育等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依靠自己努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三是要配齐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一点一滴的努力,切实让广大群众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振奋脱贫攻坚的斗志,坚定如期摘帽的信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要强化衔接落实,进一步发挥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保障作用。统筹利用好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支持建房政策,按照先难后易、分类实施的原则,优先安排贫困村、解决贫困户,确保贫困人群享受到“安居”政策;坚决兑现教育特殊资助政策,逐步实现对贫困户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资助的全覆盖,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推行大病医疗商业保险和“三免四减半”政策,突出解决贫困家庭大病、慢性病救治等问题,有效构筑基本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治等多道防线,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强化对已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人口的重点保障,主要通过纳入低保体系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发挥社会保障功能。三要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途径。各地各贫困村要突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扶贫业态,注重富民产业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最大可能把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扶贫产业中来。强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自主创业或转移就业。推进贫困户资产投资长效化,在有效盘活贫困户土地资源的同时,将投入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给贫困户,使贫困户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还能以股东身份享受收益分成,增加财产净收入。
四要规范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和监管机制。各地要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做精做细贫困户帮扶手册、干部帮扶手册、贫困户收益公示卡等各项建档立卡工作,及时对建档立卡资料进行认真梳理、查缺补漏,尤其要严格按照收入测算口径如实填写贫困户收益,进一步提升各类脱贫攻坚台账资料的规范性、全面性、准确性。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针对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企业入股、合作经营研究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使用监管制度办法,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实现长效监管,发挥预警功能,降低扶贫资金使用风险。
五要严格责任担当,进一步明确帮扶主体脱贫攻坚的职责使命。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全民脱贫攻坚责任意识,努力构建部门单位、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和党员干部大帮扶工作格局,充分用好各类考核“指挥棒”,级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突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清单,强化目标考核,凝聚攻坚合力。所有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自觉践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对标对表、加码加力、戒急戒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确保脱贫成效精准、真实、可靠,确保减贫数量、脱贫质量经得起各级评估和历史检验。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五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包抓帮扶的**镇xx村和xx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村位于**镇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590户2231人。耕地面积2880亩,以葡萄种植和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xx村位于**镇中西部,辖6村个村民小组,现有341户1371人。耕地面积3078亩,其中978亩承包给当地企业种植葡萄,剩余2100亩以小麦、红薯、杂果种植为主导产业。
按照“大走访、大排查、大清洗”活动的安排,我局共派驻两个工作队分别对xx村和xx村进行地毯式排查走访。目前,xx村共590户,走访492户,剩余98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113户。xx村共341户,走访341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30户。
(一)因学因灾因病致贫现象严重。一是教育成本过大。心得体会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近万元,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大病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四是遗传病导致贫困是顽疾。在调研中发现,xx村一户因智障遗传导致该户5口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无劳动能力。
(二)基本种植业产值不高,收入水平低。多数群众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这些种植业投入多、产出少,附加值不高,费力不挣钱。再加之,收入主要靠人工劳力,大部分群众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
(三)受教育程度低,脱贫致富意识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四)地理位置偏远,范文写作自然环境条件差。调查发现xx村北邻北仲山,属我县旱腰带偏远村,距离县城较远,信息相对闭塞,居住环境较差、资源贫乏。年轻人以外出打工为主,村内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主,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
(一)准确详细摸底筛选脱贫户。对包扶村、组、户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全面精准掌握包扶村情、户情,在原有贫困户识别的基础上,对贫困村、贫困户再核查再识别,不留死角,彻底摸清贫困村以及贫困户的底数,把“真贫”挑出来,把确实需要扶持的、能够扶持的贫困户精准筛选出来。
(二)制定措施解决如何帮扶问题。根据村情户情,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紧贴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在深入掌握村情、扶贫对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政策要求,做好包抓帮扶村的精准扶贫下步工作。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从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联系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引导帮扶贫困农户学经验、学技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五)加强各项保障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抗风险能力。同镇政府协调沟通,把教育、医疗、社保、保险等优惠政策及时宣传到每村每户每个人当中,使贫困户在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灾害救助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减轻农户经济负担,减少因学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六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努力夯实扶贫工作基础,积极有序推进重点工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用“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为市人大农工委委干部,根据日常工作中掌握的一些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情况,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了解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思想认识还有“误区”。部分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幻想着“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错误地认为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是政府要我脱贫而不是自己想要脱贫,党委政府理应对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到大包揽、全兜底,而忽视了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贫困光荣、争吃低保的怪现象。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思想上存在“怕领头、怕担当”的顾虑,引领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帮扶单位、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观念不强,帮扶工作不深入,帮扶举措不扎实,思路不宽、方式不活、办法单一,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存在畏难情绪、厌战情绪、应付情绪。
2、政策落实尚存“盲区”。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贫困群众担心脱贫摘帽后享受不到各项政策补助。健康扶贫方面,部分贫困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场所建设滞后,标准化公共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部分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医生岗位补贴政策尚未执行到位;县直医疗机构“三免四减半”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慢性疾病认定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影响到患者就医及治疗。保障扶贫方面,多数地方在农村低保与贫困人口两项制度衔接中,对农村低保对象与贫困人口重叠率作出了规定,导致贫困人员与低保对象指标相互挤占,从而产生了不少矛盾,有待妥善处置,否则将会影响第三方评估测评的满意度。安居扶贫方面,仍有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居住在危旧土坯房中,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安置建房,仍需做好过细的政策解释和思想动员工作,努力化解危旧土坯房改建中的潜在阻力,适当满足贫困户居住的客观需要。
3、发展投入相对滞后。虽然各地贫困村或多或少发展了一些种养产业,但“弱、小、散、低”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富民产业对当地贫困户的辐射率还不高,特别是没有劳动人口和生产资源的贫困户大多被挡在产业发展之外,这部分贫困户长效稳定增收缺乏保障。多数地方乡村旅游处于粗犷式开发发展阶段,产业链条不长,综合收益不高,带动贫困群众致富能力不强,旅游扶贫作用发挥不够。相当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组织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撑,已沦为“空壳村”“空心社”,有的甚至还有欠账,导致发展动能不足、带动能力有限。现有农村公路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实际所需资金与既有补助标准相差较大,各地扶贫资金投入与实际所需缺口较大,各级扶贫部门工作经费保障不足,难以满足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需要。
4、机制规范有待提升。扶贫资金监管方面,办法还不够多、力度还不够大,在筹措、使用和管理各环节都存在制度上的缺失。比如,有的乡村向上级部门协调和争取所获得的扶贫资金没有落实到相关贫困村、贫困户,中间截留问题还存在;有的部门扶贫项目资金报账环节过多,走程序时间过长,导致扶贫资金滞留账上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整合扶贫资金用于发展产业、兑现贫困户分红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集中使用于发展产业、企业入股、合作经营缺少必要的风险评估、使用监管办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亟需建立制度予以规范。扶贫档案建设方面,市、县、乡、村四级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表格资料尚未统一规范格式内容,一些贫困户信息表格和帮扶手册填写不全面、不精准、不细致,普遍存在收入认定核实不够准确、外出务工实际收入填写过低的情况,相关资料台账还不够规范。部分行业扶贫职能部门涉及贫困人口扶贫信息资料不健全,收集、归类、管理还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相关佐证资料缺失情况。
“**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政治嘱托,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此,中央高度关注、省委寄予厚望、百姓充满期待,全市上下要把“作示范、带好头”作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执着追求,鲜明地写在**脱贫攻坚大会战的旗帜上,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以**脱贫攻坚精神汇聚各方力量,以老区艰苦奋斗作风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
一要加大宣传引导,进一步坚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必胜信心。一是要注重运用各种媒介和载体,深入宣传、准确解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及时将中央、省里对**的特殊关爱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牢固树立脱贫光荣、政策保留的舆论导向,大力营造鼓励争先、鞭策后进的竞争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戮力攻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要注重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明确“扶贫先扶志”、“扶贫不扶懒”的工作要求,通过典型培树、正反教育等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依靠自己努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三是要配齐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一点一滴的努力,切实让广大群众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振奋脱贫攻坚的斗志,坚定如期摘帽的信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要强化衔接落实,进一步发挥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保障作用。统筹利用好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支持建房政策,按照先难后易、分类实施的原则,优先安排贫困村、解决贫困户,确保贫困人群享受到“安居”政策;坚决兑现教育特殊资助政策,逐步实现对贫困户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资助的全覆盖,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推行大病医疗商业保险和“三免四减半”政策,突出解决贫困家庭大病、慢性病救治等问题,有效构筑基本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治等多道防线,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强化对已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人口的重点保障,主要通过纳入低保体系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发挥社会保障功能。三要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途径。各地各贫困村要突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扶贫业态,注重富民产业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最大可能把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扶贫产业中来。强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自主创业或转移就业。推进贫困户资产投资长效化,在有效盘活贫困户土地资源的同时,将投入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给贫困户,使贫困户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还能以股东身份享受收益分成,增加财产净收入。
四要规范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和监管机制。各地要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做精做细贫困户帮扶手册、干部帮扶手册、贫困户收益公示卡等各项建档立卡工作,及时对建档立卡资料进行认真梳理、查缺补漏,尤其要严格按照收入测算口径如实填写贫困户收益,进一步提升各类脱贫攻坚台账资料的规范性、全面性、准确性。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针对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企业入股、合作经营研究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使用监管制度办法,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实现长效监管,发挥预警功能,降低扶贫资金使用风险。
五要严格责任担当,进一步明确帮扶主体脱贫攻坚的职责使命。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全民脱贫攻坚责任意识,努力构建部门单位、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和党员干部大帮扶工作格局,充分用好各类考核“指挥棒”,级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突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清单,强化目标考核,凝聚攻坚合力。所有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自觉践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对标对表、加码加力、戒急戒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确保脱贫成效精准、真实、可靠,确保减贫数量、脱贫质量经得起各级评估和历史检验。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七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脱贫攻坚情况,促进精准扶贫扶贫工作健康发展,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学习的通知要求,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贫困户和帮扶企业、视察产业基地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调研,较为广泛、细致、翔实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形成报告如下:
新一轮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后,我市有省级贫困县x个、贫困村xx个,贫困户xxxx户,贫困人口xxxxx人。截至目前,已脱贫xxxxx人,剩余xxxx人。贫困发生率降至x.x%。据测算,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xxxxx元,与xxxx年相比增长xxxx元,%。据统计,我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为:因病xx.x%、因残xx.x%、缺劳动力x.x%、因学x.x%、缺资金x%、缺土地x.x%、其他(缺水、因灾、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x.x%。目前看,全市脱贫攻坚一直保持较好态势。近两年,省考评组针对我市三县一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考评,总体排位靠前;x县代表全省迎接国家考评,得到了充分认可,并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中央巡视组在我市随机抽查了两个县、四个乡(镇)和五个村后,给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上很好”的评价。
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注重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强化监督执纪,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政治上高度重视,激发脱贫攻坚的工作动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推动脱贫工作。一是迅速进行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了市、县两级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x次,市政府常务会x次,全市大会x次,各级调度会xx次,专项督查xx次,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二是选优配强帮扶力量。我市四个班子领导同志能够以上率下,直接联系到村到户,每名市级领导直接联系x个贫困户。省、市、县三级分别向xx个贫困村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向x县选派了x名后备干部到任主抓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或副局长。同时,举办了第一书记培训班,印发了《x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十项制度”》,加强了帮扶力量。三是主动学习成功经验。召开第一书记互查互学现场会,各县(市、区)之间交流了经验;先后到省内白城市、延吉市、大安市、九台市、镇赉县、农安县等地考察学习经验做法,取长补短,提高工作;省外到江西省井冈山市、河南省兰考县、贵州省和云南省部分市县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四是提早开展冬春行动。制定《x市脱贫攻坚“冬季行动”实施方案》,变“冬闲”为“冬忙”,实现了“xxxxx”工作目标;制定《关于开展春季帮扶工作的通知》,开展了“送物资、备春耕”、“送技术、助发展”、“送温暖、解难题”等帮送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抢抓春耕有利时机,开展春耕生产,助力脱贫攻坚。五是从严从实督查考核。xxxx年,市级层面对市直包保部门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成效进行了严格考核,并对市级领导干部推动工作落实、脱贫产业项目进展、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情况等共开展x次督查。县(市、区)级层面或联合两办督查室、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单独开展高标准严格督查共xx次,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二)科学进行动态调整,筑牢精准脱贫的坚实基础。围绕档内、档外、往年脱贫人口这“三类人群”,狠抓了“两识别一核查”(档内再识别、档外识别、往年脱贫人口核查),深入开展了精准再识别工作,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五步识别法”,在县级范围内加强数据比对,识别结果让“身边人”把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由xxxxx人调整为xxxxx人,进一步打牢了精准脱贫基础。识别结束后,及时指导各地将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到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和我省大数据平台,实现建档立卡规范运行,与此同时,我市还强化档案资料等内业管理,专门下发通知,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备,工整、清晰。
(三)落实脱贫资金项目,提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质量。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市已累计实施脱贫项目xxx项,亿元。在xxxx年实施脱贫项目xxx项的基础上,xxxx年建设脱贫项目xxx项,其中:续建脱贫项目xxx项,新建脱贫项目xxx项。中央财政投资xxxx万元,省级财政投资xxxx万元,市县财政投资xxxx万元。市县两级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全力确保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各地在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的同时,加强对资金、项目的检查审计,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把脱贫产业项目所有权划归村集体所有。另外,注重谋划长远项目,比如x县建设的xx兆瓦光伏发电项目,x县建设的果松镇民宿旅游项目等,让贫困人口长期有稳定收入。通过不断推进项目建设,农村贫困人口在吃、住、行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全市广播电视和通讯通达率达到xxx%,用电质量有保障率达到xxx%,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适龄成员入学率达到xxx%。
(四)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市级层面出台了《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x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市脱贫攻坚主要任务责任分工方案》等系列政策意见。x市出台了卫计、水利、电力等x个方面的支持计划方案,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出台了《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的意见》、《x市精准扶贫“脱贫保”工作实施方案》等,在提高报销比例、解决因意外事故、大病风险致贫、返贫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二道江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区属公立医院治疗实施“四免一减”政策(免床费、免取暖费、免挂号费、免体检费,减收xx%辅助检查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加大社保兜底力度。x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市区城乡低保标准的批复》,将东昌区、二道江区、x医药高新区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xxxx元/年,较xxxx年提高了xxxx元。各地低保标准也全部提高到xxxx元/年以上。四是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全市“全面改薄”项目学校xxx所,达标xxx所,达标率xx%。招聘特岗教师xxx人,为贫困村教师每月发放xxx元补贴资金。x县实行“三免两减一奖”政策(免除学生本费、书费、校服费,减收xx%伙食费、xx%校车费,奖励考上大学贫困新生),启动大学生圆梦计划,为xxx名在校大学生贷款xxx万元。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全市x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改造房屋质量达标,达到入住条件。六是加大饮水安全保障力度。市水利局与各地签订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xxxx年实施的xx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覆盖xx个贫困村,解决了全部xxxx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动员各界包保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市县乡三级共有xxx个部门、xxxxx名干部参与包保。一是省直部门带头包保。x位省级领导率领省直xx个部门包保我市x县的xx个贫困村,已投入扶贫资金xxxx.x万元,其中:自立村xxx万元,马鹿村xxx.x万元,西腰沟村xxxx万元。二是市直部门深入包保。结合包保工作实际,制定下发《市级领导深入包保县(市、区)、乡(镇)、村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的方案》、《关于开展市县(市、区)直包保部门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活动的通知》等,将领导干部走访调研纳入日常工作重点。全市xx名市级领导带领xxx个市直部门深入到包保村、户,开展走访慰问xxx次,万元,万元,帮助发展脱贫项目xxx项,解决问题xxx个。三是县直部门全力包保。x县建立了“县领导包乡镇、xx个部门包村、xxxx余名干部及xxx户企业包户”的三级包保工作责任制,与贫困户全面对接、建档立卡、明确责任人,做到了层层落实、一户一策;x县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制定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长效机制,每月驻村入户不少于x昼夜,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东昌区开展了“春日阳光行动”,投入资金xx万元,帮助贫困人口改善居住环境。四是进一步充实企业包保力量。在xxxx年xxx户企业参与包保的基础上,xxxx年又召开工作协调会,动员市直金融、通信、能源等行业、企业共xx家,动员县(市、区)企业和个体经营业主共xxx户,充实进包保队伍,壮大企业包保力量。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帮扶活动。x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xx个文化协会主动开展“文化扶贫活动”;驻通部队、x武警、医院主动请缨帮扶贫困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主动发挥行业优势,参与帮扶活动。
(六)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纪律保障。坚持把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严肃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切实担负起保障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xxxx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xx件,%;给予党政纪处分xx人,%;移送司法机关xx件xx人,%。
(七)开展全方位舆论宣传,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一是建立宣传阵地。制定了《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开辟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专栏,在电视、广播、报纸上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了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典型引领。挖掘和树立了脱贫致富典型xx多个、进行巡回报道xx余次,以“x好人”评选为载体,表彰脱贫攻坚方面“x好人”x人。三是不断扩大影响。录制了《x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专题片,并在全市三期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进行了播放;邀请部分乡村干部、贫困户、脱贫户、行业部门、脱贫办干部等与x电视台联合录制和播放了三期《心桥》栏目;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从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出发,参与录制了《学习故事会》和《权威访谈》栏目,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四是刊发脱贫信息。全市共编发工作简报xxx期,在新闻媒体刊播发脱贫工作稿件xxxx件,其中:国家级媒体上刊播发xx件,省级媒体上刊播发xxx件,市级媒体上刊播发xxx件,县(市、区)媒体上刊播发xxx件。省扶贫开发工作简报刊发了xx篇x经验做法;省刊《吉林画报》刊发了x期x做法;央视生财有道系列节目播发了我市的经验做法;《新长征》杂志、国务院扶贫开发网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国扶贫在线》多次报道x脱贫工作;《吉林x县银色经济助脱贫》获得由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的“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图片类最具网络人气奖。
近年来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持较好的态势,但结合中央和省委对我市扶贫工作的巡视情况看,虽然已经整改了大多数问题,但有些措施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脱贫基础仍不牢固。一是产业项目安排不平衡。个别县乡把主要力量都集中到贫困村中,x县有xx个非贫困村、x县有x个非贫困村、x县有x个非贫困村,共xx个非贫困村还没有发展产业项目,而非贫困村中也有贫困人口,导致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没有产业项目可以依托,脱贫难度较大,有些项目年回报率过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二是产业趋同风险高。实施的脱贫产业项目缺乏特色,比如,木耳种植项目很多,并且大部分种植和养殖项目还处在生产初级产品阶段,没有形成后续深加工、包装、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存在重生产、轻经营,重项目、轻管理的问题,面临着销路差的风险。三是扶贫产业项目资金还有缺口。通过政府投入、部门包保、争取项目资金和各界援助等多种方式,有些小项目得以实施,但有些需要较大投资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仍然存在资金缺口。
(二)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一是群众致富能力弱的问题。有些贫困户思想保守、落后,有些缺少致富本领、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有些缺少劳动力,有些由于身体状况不好等原因,即使发展了项目,也难以实施,只能依靠分红或兜底,极大地影响了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部分贫困群众思想消极,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不强,自我脱贫的技能和内在动力不足,“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致出现“上急下慢、外热内冷”的现象。
(三)包保帮扶不深入、群众认可程度不高。一是少数单位和个别人仍然固守老观念、沿用老套路、使用老办法,没有真正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二是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驻村不扎实,对贫困户具体情况了解不深入,存在主观臆断,制定的帮扶措施不切合实际。三是有的帮扶只重视眼前效益,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给钱给物“慰问式”帮扶层面,对如何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和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思考较少,与“七个一批”结合不紧密,不切合群众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
(一)因势利导,充分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的内在活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和保证。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加强对贫困群众教育引导,教育群众自强自立。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贫困群众农业科技和创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既有心志脱贫,又有能力致富。在贫困户脱贫致富后,包括脱贫后的巩固性,要确保支持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彻底消除贫困群众的顾虑,确保脱贫不反弹。
(二)狠抓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传统产业向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加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力度,确保非贫困村也有产业项目,扩大产业项目覆盖面。同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贫困村建设的短板。二是转变观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村能人、大户带动作用,发展家庭农场、林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对贫困户的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城市卫生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搭桥联系,组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领导,增强扶贫攻坚能力。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脱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落实好各级脱贫攻坚的责任。特别是要强化乡(镇)村两级的扶贫主体责任,把责任到人、措施到户、督查到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带动表率作用,发挥好包扶人员、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出台优惠政策,建立社会贫困信息平台,提供服务保障,营造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三是要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资金不出问题。四是强化扶贫工作督查考核。建立约束机制、坚持齐抓共管,严格责任管理。要用“管理机制”把包扶力量的作用发挥好,扶贫政策落实好,精准施策贯彻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的全面实现。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八
根据主题教育工作安排,结合分管工作,我到××县××镇××村,针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扶贫点今年和明年扶贫工作规划,目的是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我司对口帮扶××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和党办××、××同志于6月25、26日,到扶贫点进行了调研,正值抗洪期间,一并察看了需要抢修的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与县、镇、村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现场察看了计划帮扶的自来水、道路、产业扶贫、急需改造的贫困户危旧房等项目。与党委办、扶贫工作组就扶贫工作计划进行多次研究,对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结合××村实际,梳理××村脱攻坚两年规划。
××村位于××县××镇西北部,属边远的山区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00亩(水田1100亩,旱地300亩),山地面积1.6万亩。下辖11个自然村,共1603人,其中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59人(平均年龄50岁)、青壮年劳动力约900人(其中常住劳力不足100人),2016年相对贫困户39户124人(目前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23户74人)。
前三年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至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0.8万元增加至8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0.6元增加到1.45万元以上,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除动态调整减少16户以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元以上,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改善拓宽3.8千米村内道路,使××村道路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新建村民服务中心室。公司2012年以来在“630”扶贫济困日活动中累计捐款5600万元,四次被授予××省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奖表彰,我司派出的扶贫工作队也被评为“××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和优秀驻村工作队”。
尽管我司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开展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
一是基层党建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村党总支面临党员队伍老化(平均年龄54岁)、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水平不高、带领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党建基础比较薄弱。
二是产业扶贫仍需进一步提升。百香果等特色产业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规模小,“造血”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是对标乡村振兴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加大投入。按照省乡村振兴规划,今明两年,省财政对每个扶贫村将投入1500万元。由于部分项目需要配套投入,公司作为帮扶单位,配合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公司过去三年用于××村精准帮扶资金投入总额(531万元),在××县其他6家省直帮扶单位的投入资金总额排名中相对靠后(同期省直单位平均投入为1466万元)。
四是村民的脱贫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村民主动脱贫的意识较弱,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部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热情不高。一定程度存在类似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情况。
另外,因小学撤并到中心小学,村里常住人口偏少,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到城市务工,制约了整体脱贫进程。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2020年“两个确保、五个一批”要求,及“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稳定实现农村相对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防止垒大户、造盆景、锦上添花)”的整体思路,在巩固三年来扶贫工作成果基础上,加快实现××村的全面脱贫、振兴。
总体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到2020年,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的要求,××村在2019年末完成脱贫出列考核。实现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基本形成,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现行标准下23户74名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100%实现脱贫,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县扶贫工作局预测2019年将超过8000元,2020年超过1万元)。
到2020年末,××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效果进一步巩固,村民生活水平、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
重点工作如下:
1.抓好党建促脱贫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村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落地,全面推进××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2.全力抓好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重点发展贫困户参与度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和带动能力强的特色种植业。着力支持××村发展茶叶、茶油、柑橘、百香果、火龙果、香蕉种植等农产品种植,其中重点发展茶叶产业种植基地(计划分两期种植100亩茶叶)。到2020年,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800亩、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50亩,带动数十户农户参与,其中贫困户10户以上。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对进村乡道三岔水石拱桥进行重建,保障村民出行安全。该桥设计标准低、桥面狭窄、承重能力较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被认定为五类危桥(危桥的最高级别)。二是进一步推进未完成硬底化的自然村道路建设,重点推进连麻村至梅子坑等尚未完成硬化的4.5公里村道修建。三是配合建设自来水管网系统,提升村民安全饮水质量。四是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提升××村人居环境水平。五是同时建立管护机制,实行群众化自治的环境卫生多元管护方式,推进农村公用设施管护和公共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六是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4.创新扶贫方式
一是金融扶贫,紧密结合精准脱贫工作开展,积极探索慈善信托与精准扶贫结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我司金融主业优势,在2017年和2018年募资设立两期“××·德睿慈善信托计划”(500万元)的基础上,引导其他省直帮扶单位及社会团体一起联合发展。二是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把××村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在目前公司饭堂小卖部团购代销渠道及自助销售的基础上试点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培养电商人才,搭建网上交易、物流配送平台,优先解决贫困户农特产品销售,以保价收购、兜底销售等手段,让利贫困户,帮助贫困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产业发展,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
5.实施就业扶贫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围绕特色产业和当地企业用工需求,开展特色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开发2-3个公益性岗位(护路、卫生保洁等),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予以托底安置。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户参与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增加劳务收入。
6.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加快推进××村的危房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对新建住房的贫困户进行资金补助,建立健全贫困户危房精准识别认定动态管理机制,2019年年末对建档立卡23户贫困户危房及村里解决无合理稳定居住条件户全部改造完成。
7.实施教育扶贫
以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为抓手,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绝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实施对帮扶点的村籍学生发放助学金,重点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建立并完善贫困学生数据库,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全部得到资助,协助××镇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
8.实施兜底保障扶贫
进一步推进扶贫与民政低保制度相衔接,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农合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实施综合性救助,解决贫困户吃、住、学、医等困难,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落实低保政策,扩大边缘户低保覆盖面,坚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输血”与“造血”并举,精准救助与精准扶贫相衔接,促其通过扶贫支持和社会救助实现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九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努力夯实扶贫工作基础,积极有序推进重点工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用“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为市人大农工委委干部,根据日常工作中掌握的一些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情况,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了解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认识还有“误区”。部分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幻想着“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错误地认为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是政府要我脱贫而不是自己想要脱贫,党委政府理应对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到大包揽、全兜底,而忽视了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贫困光荣、争吃低保的怪现象。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思想上存在“怕领头、怕担当”的顾虑,引领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帮扶单位、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观念不强,帮扶工作不深入,帮扶举措不扎实,思路不宽、方式不活、办法单一,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存在畏难情绪、厌战情绪、应付情绪。2、政策落实尚存“盲区”。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贫困群众担心脱贫摘帽后享受不到各项政策补助。健康扶贫方面,部分贫困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场所建设滞后,标准化公共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部分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医生岗位补贴政策尚未执行到位;县直医疗机构“三免四减半”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慢性疾病认定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影响到患者就医及治疗。保障扶贫方面,多数地方在农村低保与贫困人口两项制度衔接中,对农村低保对象与贫困人口重叠率作出了规定,导致贫困人员与低保对象指标相互挤占,从而产生了不少矛盾,有待妥善处置,否则将会影响第三方评估测评的满意度。安居扶贫方面,仍有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居住在危旧土坯房中,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安置建房,仍需做好过细的政策解释和思想动员工作,努力化解危旧土坯房改建中的潜在阻力,适当满足贫困户居住的客观需要。
3、发展投入相对滞后。虽然各地贫困村或多或少发展了一些种养产业,但“弱、小、散、低”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富民产业对当地贫困户的辐射率还不高,特别是没有劳动人口和生产资源的贫困户大多被挡在产业发展之外,这部分贫困户长效稳定增收缺乏保障。多数地方乡村旅游处于粗犷式开发发展阶段,产业链条不长,综合收益不高,带动贫困群众致富能力不强,旅游扶贫作用发挥不够。相当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组织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撑,已沦为“空壳村”“空心社”,有的甚至还有欠账,导致发展动能不足、带动能力有限。现有农村公路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实际所需资金与既有补助标准相差较大,各地扶贫资金投入与实际所需缺口较大,各级扶贫部门工作经费保障不足,难以满足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需要。
4、机制规范有待提升。扶贫资金监管方面,办法还不够多、力度还不够大,在筹措、使用和管理各环节都存在制度上的缺失。比如,有的乡村向上级部门协调和争取所获得的扶贫资金没有落实到相关贫困村、贫困户,中间截留问题还存在;有的部门扶贫项目资金报账环节过多,走程序时间过长,导致扶贫资金滞留账上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整合扶贫资金用于发展产业、兑现贫困户分红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集中使用于发展产业、企业入股、合作经营缺少必要的风险评估、使用监管办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亟需建立制度予以规范。扶贫档案建设方面,市、县、乡、村四级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表格资料尚未统一规范格式内容,一些贫困户信息表格和帮扶手册填写不全面、不精准、不细致,普遍存在收入认定核实不够准确、外出务工实际收入填写过低的情况,相关资料台账还不够规范。部分行业扶贫职能部门涉及贫困人口扶贫信息资料不健全,收集、归类、管理还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相关佐证资料缺失情况。
“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政治嘱托,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此,中央高度关注、省委寄予厚望、百姓充满期待,全市上下要把“作示范、带好头”作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执着追求,鲜明地写在吉安脱贫攻坚大会战的旗帜上,成为吉安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以吉安脱贫攻坚精神汇聚各方力量,以老区艰苦奋斗作风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
一要加大宣传引导,进一步坚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必胜信心。一是要注重运用各种媒介和载体,深入宣传、准确解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及时将中央、省里对吉安的特殊关爱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牢固树立脱贫光荣、政策保留的舆论导向,大力营造鼓励争先、鞭策后进的竞争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戮力攻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要注重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明确“扶贫先扶志”、“扶贫不扶懒”的工作要求,通过典型培树、正反教育等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依靠自己努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三是要配齐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一点一滴的努力,切实让广大群众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振奋脱贫攻坚的斗志,坚定如期摘帽的信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要强化衔接落实,进一步发挥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保障作用。统筹利用好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支持建房政策,按照先难后易、分类实施的原则,优先安排贫困村、解决贫困户,确保贫困人群享受到“安居”政策;坚决兑现教育特殊资助政策,逐步实现对贫困户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资助的全覆盖,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推行大病医疗商业保险和“三免四减半”政策,突出解决贫困家庭大病、慢性病救治等问题,有效构筑基本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治等多道防线,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强化对已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人口的重点保障,主要通过纳入低保体系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发挥社会保障功能。三要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途径。各地各贫困村要突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扶贫业态,注重富民产业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最大可能把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扶贫产业中来。强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自主创业或转移就业。推进贫困户资产投资长效化,在有效盘活贫困户土地资源的同时,将投入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给贫困户,使贫困户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还能以股东身份享受收益分成,增加财产净收入。
四要规范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和监管机制。各地要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做精做细贫困户帮扶手册、干部帮扶手册、贫困户收益公示卡等各项建档立卡工作,及时对建档立卡资料进行认真梳理、查缺补漏,尤其要严格按照收入测算口径如实填写贫困户收益,进一步提升各类脱贫攻坚台账资料的规范性、全面性、准确性。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针对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企业入股、合作经营研究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使用监管制度办法,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实现长效监管,发挥预警功能,降低扶贫资金使用风险。
五要严格责任担当,进一步明确帮扶主体脱贫攻坚的职责使命。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全民脱贫攻坚责任意识,努力构建部门单位、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和党员干部大帮扶工作格局,充分用好各类考核“指挥棒”,级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突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清单,强化目标考核,凝聚攻坚合力。所有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自觉践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对标对表、加码加力、戒急戒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确保脱贫成效精准、真实、可靠,确保减贫数量、脱贫质量经得起各级评估和历史检验。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十
区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己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区人大与区政协按照勇武书记的要求,采取召开区涉及扶贫攻坚的有关部门、部分镇街与贫困村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对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联合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们认为,区委、区府政治站位高远,同党中央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将脱贫攻坚作为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行动,组建了最强的领导班子,制定了最为周密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实行了最为严格的量化考核,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四级联动机制。扶贫攻坚工作不搞形式,不耍花架子,贫困户的增收实实在在,群众满意度高。近年来在市考核组名列前茅,骄人业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与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是组织保障有力。组建了最有战斗力的扶贫机构,区里及各镇街均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几千名干部和村社干部入驻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同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给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是扶贫措施针对性强。将突破点放在产业扶贫、危旧房改造、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政策兜底保障等方面,收效颇丰,仅巩固脱贫户就达到5287户17697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8380人。
三是投入力度空前。在我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举全区之力,通过各种渠道先后投入3.2亿元,实施脱贫项目300多个。改扩建乡村公路、新修人行便道、新建饮水管网、山坪塘整治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让老百姓真切地收获到了扶贫攻坚带来的硕果,他们风趣地说:“共产党没有忘记我们这些穷哥们!”
四是产业规模初具雏形。经过项目资金的重点倾斜投入、科技下村、包村入户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等有力举措,建成了油菜、李子、黑山羊、蔬菜、养鱼等基地与大户,带动了大批村民脱贫致富。
五是统筹调度有方。各牵头单位积极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其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对所联系的镇街、村、贫困户,无论是在扶智方面,还是在资金方面,皆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
毋容置疑,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亦存在着今后有待改进的问题。
1.内因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只想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只愿被“输血”,不愿去“造血”,把国家扶贫政策和社会帮扶视为“免费午餐”,配合程度不高。还存在着“我脱不了贫、挂帮人脱不了钩”“我不想脱贫,你要我脱贫”等消极思想。有的贫困户则由于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产业发展缺技能,脱贫致富缺能力,存在畏难思想,担心贫困户帽子摘了会不会出现返贫。这些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2.产生了厌战情绪。部分帮扶责任人对主动进村入户开展脱贫工作,精准推进指导性不强、效率不高、信心不足、缺乏精气神。特别是帮扶时间长、工作枯燥繁重,压力增大,滋生了厌战情绪,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
3.业务指导有待加强。由于上级扶贫办在政策具体操作流程方面朝令夕改,表册更改频繁、信息填报过多、各项检查也多,基层村干部疲于应付,手忙脚乱,怨言颇大。同时,基层的脱贫攻坚档案资料零乱,且建档不规范,如遇上级检查,将会成为软肋。因此,在具体业务指导方面亟待加强。
4.增收产业培育不足。一是部分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使产业培育到户、效益落实到户的效果不明显;二是引进的具有实力与带动效应的重量级龙头企业屈指可数,难以发挥地区性带头作用;三是基础设施脆弱。部分村社的交通、电力、网络、水源等基础设施成了制约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的瓶颈;四是扶贫产业项目后期管理滞后,尤其是技术管理未跟上,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比如中敖镇的某村的脆李基地,在管护资金与技术服务上遇到难题,村干部心急如焚,如不及时解决,将前功尽弃;五是部分村由于偏远闭塞,交通不便,加之村级班子发展产业的思路有局限性,渴望上级组织专家实地论证适合发展什么特色产业。
5.资金调度紧张。一是市区投入发展产业扶贫资金严重不足,贫困户每户最高额2000元,只能买两头小猪仔;二是集体经济脆弱。村级集体经济欠账较多,缺少可持续发展产业支撑项目,集体经济收入停留在文字汇报上,实打实的却不多;三是建卡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拨付缓慢,基层政府压力大,且容易激化矛盾。
6.精准识别与补贴问题。在20xx年那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上有偏颇,不够精准,给后期扶贫攻坚带来后遗症。临界贫困户在d级危房的改建中无资金补助,他们心里感到极不平衡,牢骚满腹,这对今后迎检在民调满意度上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扶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区委、区府的统筹谋划实施,为助推我区扶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特建议如下:
1.扶贫先扶志。一要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利用召开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从思想上解决“扶贫为了谁、脱贫谁是主体”等问题,充分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不断加强教育引导。要通过评选“星级”家庭、表彰“勤劳致富能手”等手段,激发主体动力;三要促使贫困户群众克服“等、靠、要”懒惰思想。大力宣传扶贫惠民政策,加强感恩教育。对年龄较大、丧失劳动能力且体弱多病的贫困户,注重情感沟通交流,不断增强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根本转变。
2.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各部门各镇街村及扶贫工作人员的监督,引导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府对脱贫攻坚战略地位的重要认识上来,统一到区委、区府对全区脱贫攻坚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区委、区府对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确保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区委、区府应经常召开全区性的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扶贫攻坚精神,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应作为后备干部加以培养,使他们有盼头有干头有奔头。
3.准确把握扶贫政策确保扶贫成效。要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的要求,不赶进度,讲究实效,科学确定我区今后3年的脱贫攻坚目标。确保到2020年,按照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锁定精准脱贫目标,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防止口惠而实不至,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对盲目提高标准的做法要坚决制止与纠正,不能把“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变成上什么学、看什么病都由政府全包干,不能把“住房安全有保障”变成住大房、住好房、住豪华房,确保脱贫标准和要求不变形、不走样。
4.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最重要的载体是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引导走服务创收的路子。鼓励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中获取收益;二是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鼓励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知识产权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合作社的分配中获取收益;三是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为企业、农户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四是可探索与工业园区内的涉农企业联姻的办法,比如,与邮桥米业、宝顶酿造厂等效益好信誉高的企业联合融资,将拨给贫困村的120万元入股分红,成为集体经济的来源;五是跨行办企业。比如全区境内只有宝顶镇尚无加油站,而该镇地处世界文化遗产之核心景区,车流量大,外地车却为找不到加油站而抱怨。因此,应打破加油站布局常规,建议以市级贫困村集体的名利,在镇政府附近修建加油站,完全可以解决一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来源;六是贫困村以集体的名利征集本村流转土地,再物色有实力的业主入驻联合经营,风险共担;七是走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鼓励村集体依旅游资源优势,比如宝顶镇古佛村紧靠石刻景区,有1300亩的李子、樱桃基地,只要稍加完善基础设施,就可吸引游客赏花、采果的兴趣,拉长旅游链条。其他村也各具优势,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实现旅游增收。
5.因户施策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做好部门、行业扶贫规划,加强督查调度,严格考核考评;二是坚持实行部门驻村帮扶制度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深入到一家一户面对面了解贫困的根源在哪里,从根源上施实策、出实招。对扶贫户实施精准扶贫,强化贫困户监测信息系统管理;三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和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四是开展贫困生职业技术学历教育,定向委培特困生,帮助特困生完成中专以上职业技术教育,实现创业脱贫;五是实施对低保户保障扶贫,强化低保动态管理,逐步形成“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应保尽保”,财政兜底的目标;六是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和养老保险制度,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6.特殊问题须特殊处理。一是提高贫困户的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可上调至2档,达到我市的中等保险水平,切实减轻贫困户住院得大病的经济负担,避免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同时,应尽快完善信息系统,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基金、大病补充商业保险“一站式结算”平台。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全额预算单位,减轻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有利于推动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二是缩短公路建设周期时间。鉴于修建农村公路的具体情况,压缩农村脱贫公路在立项、招投标的时间,由原来的4个月时间周期,缩短为1个月左右,确保能在每年5—9月的黄金期施工;三是夯实基础档案。各镇街村都要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与工作人员。加强对镇街村脱贫档案的要素保障,完善档案的基础设施,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切忌频繁换人。规范对各镇街村所必须的档案室、电脑、打印机、管理软件等办公设施。档案局要尽快制定出便于操作的档案模式,并经常进行业务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四是适时调整部分联系镇街单位。为更好让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尽快作调整,比如区水库移民中心,应调整到有移民任务或水库建设任务的镇街去。
7.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把当前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一要发展产业,富裕农民。首先,要为较好的产业,提供原材料,签保底合同。其次,要找能人,成中间商,帮助农民销售,成立涉农组织。再者,留转土地,让农民变股东,土地变为股本金,农民又可为他们打工。引导农户走上“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五位一体农业产业化道路模式;二要改善民生,提高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民生。要真正做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厕、网的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教育、医疗、大病救助等社会服务体系,尤其是政府的“兜底”服务,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三要强化培训,提高能力。培育一大批以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立志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强农业战线干部队伍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四要整合资金,加大投入。要整合力量,打破部门利益,克服本位主义思想,创新农业农村的投融资模式,把更多资金吸引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
8.打通致贫的“最后一公里”。尽管我区己对扶贫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因农村基础设施长期欠账与村民居住分散等缘故,因此,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彻底打通致贫的“最后一公里”。一是要加强交通建设,尽快实现村村通、社社通,甚至户户通;二是完善水、电、通信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快农村电网的改造,特别是偏远山区与库区更不能再拖延,比如宝顶镇的铁马村村民反映200w的电灯只有15w的亮度;三是完善农村网络建设。使农村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以电商模式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农村电商的培育,应由区贸易局与供销合作社牵头办理。
9.形成扶贫攻坚的合力。一是进一步落实脱贫领导责任制。切实将脱贫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区扶贫办的牵头作用。完善工作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加大督查力度,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二是充实镇街村三级扶贫力量。区委要及时优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及工作人员,各部门要调换一批科级干部以上及后备干部,且会说农家话、会干农家活、会做农家事的人员联系贫困户。尽量做到“一帮一”,避免“一帮多”的弊端。同时,抽调年轻有干劲、懂统计和网络知识人员充实镇扶贫办力量,镇街村配备扶贫专职人员,加强镇街村扶贫专干培训,使其逐步掌握扶贫政策和业务,成为镇村扶贫本土专家,将党的扶贫大政方针和脱贫目标落实到底;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脱贫三项机制。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区委、区府对脱贫进行专门考核,制定关于脱贫成效考核意见。区财政在现有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增加扶贫专项拨付,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全机制,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强化专款专用,由区财政局专户存储、专账核算、封闭运行,并严格实行区级报账制、公示制和审计制。健全扶贫资金绩效考核机制,科学论证申报项目,坚持产业项目、经营项目优先,制定时间表,确保项目建成并实现预期效益;四是构建扶贫工作大格局。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动员鼓励区慈善总会,青年自愿者、女企业家协会、区工商联等,支持参与扶贫攻坚,凝聚全社会扶贫的强大正能量;五是充实区扶贫办的力量。区扶贫办仅有专职人员3人,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不能满足扶贫工作开展的要求。由区政府统揽,区监察委、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督查室、区财政局、区教委、区城乡建委、区农委、区卫生计生委、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局、区档案局、区供销社、区林业局、区社保局、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扶贫攻坚工作统筹协调、脱贫攻坚政策制订、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典型宣传报道、工作督促检查等。抽调人员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履行相关扶贫职能。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到实处,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真扶贫。同时,区财政应增加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六是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发挥作用。比如人社局应及时给各镇街发放就业表,诸如城区停车收费岗位等,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同时,加强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谋生。让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妥善地解决了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难题;七是统筹调度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目前,各类涉及扶贫政策与资金的来源与渠道很多,分别由不同部门掌控,致使分散凌乱,区政府应统筹调度,整合资源,真正将资金用在扶贫项目上。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十一
xx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xx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加快推进xx县脱贫攻坚,必须找准导致贫困的症结,研究破解之策,抢抓中央大打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机遇,集中火力拔掉穷根子、甩掉穷帽子。基于此,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安排,我们于9月x日—xx日,深入全县xx个乡(镇、办事处)的xx个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报告。
xx县国土面积xxxx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xx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xx%。万人。近几年来,xx县按照“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主题思路,充分利用好中央、省、州帮扶力量,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贫困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现状可概括为“一高两低三滞后”。
一高:即贫困发生率高。xx县下辖xx个乡(镇、办事处)、xxx个村。2018年全县贫困发生率xx.x%,比全省的xx.x%高出x个百分点,是全省贫困发生率在xx%以上的11个县之一。截至2019年8月,全县贫困发生率大于20%的有xx个村,占全县贫困村的xx.x%,其中xx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超过xx%,x个超过40%。
两低:即农民收入低、财政收入低。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xxx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x元。从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xxxx元、家庭经营性收入xxxx元、财产性收入xxx元、转移性收入xxxx元,分别占xx.x%、xx.x%、x.x%和xx.x%。从财政收入来看,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x.x亿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发放就需x.x亿元。近年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超xx亿元,2018年达到亿元,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投入,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融资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非常弱。
三滞后:即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滞后。从经济发展来看,全县经济发展长期滞后,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在全省xx个县(市、区)中排名第xx位,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人均生产总值xxxxx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xx%。2018年,全县各项增比进位测评指标综合总得分为分,在全省xx个不考核gdp的发展困难县中列第x位。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截至2018年底,全县仅一条高速公路即沪昆高速从县域西北角过境xx公里,不到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x%。国道xx公里,省道xxx公里,其余几乎都是大山深谷间蜿蜒盘旋的县乡道。乡镇和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尤其落后,多数乡镇到县城车程在1小时以上,有的甚至需4小时;仍有十分之一的建制村未通水泥路,四分之一的建制村未开通客运班线。原有县城通往xx、xx等乡镇主要交通要道,因xxx水库的修建被淹没截断。目前,全县还有xx%的农村群众未喝上自来水,xx%的行政村尚未通宽带,移动4g网络也未实现全覆盖。从公共服务来看,农村医疗和教育条件落后,全县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仅为xx张,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xx%。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x人,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xx.x%。农村教育普及率不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xx.x%,农村学前教育入学率仅为xxx%。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占xx.x%,患长期慢性病及其他疾病的占x.x%。据统计,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学、因病、因残致贫比例高达xx%。
xx县是xx省十大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xx.x%,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长期以来,xx县发展滞后,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呈现出“富饶的贫困”。剖析其深度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土地贫瘠破碎,平地极少。xx县位于xx山系东段xx山东北坡麓、xx高原向xx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目前,全县人均耕地不足0.x亩,且xx%以上为坡耕田。二是自然灾害较多。大多数贫困村边远偏僻,灾害性种类较多,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频度较大,对农民生产生活危害严重。全县共有xxx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旦发生“天灾”,殃及面广、受灾程度深。三是“人祸”时有发生。xx属于林区县,火灾是xx农村最主要的灾害之一。全县农村住房xx%为木结构房,且村寨密集,房屋间距较近,加上消防设施缺乏,农户安全用电用火防范意识不强,火灾等“人祸”时有发生。
(二)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自我发展能力弱。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是长期以来制约xx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20多年的历史欠账,使xx交通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二是建设用地成本高。xx县平地极少,平方公里,淹没耕地面积xxxx亩,建设用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削山填谷,成本特别高,平均每亩在xx万元以上。三是农业生产生活成本高。耕地边远细碎,农机使用推广难,全县只有x个村能部分使用大型机械耕作,绝大多数靠人力畜力等传统原始劳作方式,难以发展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三)产业发展基础差,辐射带动能力弱。一是产业发育弱、配套差。目前,xx仍处于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2018年xx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x、亿元,分别占全省的%、%、%,第一产业占比相对大、第二产业占比小,经济效益低。工业企业少且缺乏带动能力、竞争力强的大企业,2018年全县“四上”企业仅xx家,由于企业自身实力不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消化更多的农产品。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受到交通瓶颈、消费市场、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加上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各种要素的严重缺乏,xx县城镇化发展缓慢、水平低,县城发展对农村带动能力不足。2018年,xx县城镇化率%,比全省的%低个百分点。三是招商引资的难度大。由于交通、用地等条件的限制,来投资开发农村特色资源的外商非常少,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四)深度贫困村投入不足,脱贫摘帽能力弱。一是扶贫项目资金少。从xx个深度贫困村3年累计获得的扶贫项目资金来看总体较少,且因资金有限,为确保贫困村出列计划的落实,往往会整合资金项目集中力量帮扶计划出列村,其余村所得项目资金必然就更少。xx个深度贫困村近3年所得扶贫项目资金累计大于50万元的只有x个,20—50万的有xx个,10—20万的有xx个,小于10万的有x个。二是产业项目资金少。由于xx县贫困村基础条件都比较差,贫困村获得的扶贫项目资金大多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发展产业项目资金少。
(五)思想观念落后,自主脱贫意识弱。一是人口素质偏低。全县户籍人口xx.x万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xx.x万余人,而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仅有x.x万人。二是农村空心化较严重。2018年底,全县有x.x万贫困人口劳动力,在已就业的x.x万人中,有x万余人是在县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为45岁以上人员,部分田地无人耕种,直接撂荒。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能力不足。许多合作社有名无实,不仅缺乏致富能人带动,而且缺少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多数都是小打小闹,带动贫困户增收难。据统计,全县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xxx余个,能带动农民发展的不到xx%,近半数合作社只有x至x个社员,有的甚至是只注册、未经营的“空壳社”。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动能力弱。村干部老龄化严重,45岁以上的农村干部占总数的xx.x%,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xx.x%。全县农村党员30岁以下的仅有xxx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1岁以上的有xxxx名,占xx.x%。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推进xx县脱贫攻坚,要抓住中央定点帮扶的机遇,紧紧围绕“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主题思路,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定目标,分类采取脱贫措施。一是在条件较好,有生产资源、有劳动力的“两有”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x.x%。此类贫困户可结合其资源条件和能力素质,立足实际发展产业帮助其脱贫。二是居住在立地条件差,公共基础设施难以延伸和保障,生产成本高、生活成本高的“两高”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x%。此类贫困户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重点解决好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就业等问题,实现“搬迁即脱贫”。三是有一定文化,但缺技术、缺资金的“两缺”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此类贫困户可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水平,有计划的组织外出务工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等助其脱贫。四是因学、因病致贫的“两因”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x.x%。此类贫困户通过落实教育专项扶贫、慢性病大病兜底救助、选聘护林员等扶贫政策确保其脱贫。五是年龄较大,文化素质低,自身能力不足,无力脱贫、无产业可发展的“两无”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xx.x%。此类贫困户采取社保兜底的办法,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范围,通过减量提标,实现应保尽保、托住底线,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二,抓项目,补齐发展短板。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规划建设xx县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推进xx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交通难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重点实施“组组通公路”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二是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借鉴推广xx县“五个三”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落细落小落地,做到应搬尽搬。三是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积极探索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做好xxxx名护林员的选聘工作,确保再争取xxxx名护林员指标,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就地脱贫,由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变成受益者。四是加大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力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医疗救助、慢性病兜底救助“四重医疗保障”制度,深化慢性病兜底救助试点探索,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第三,兴产业,做优生态长板。一是念好“山字经”。大力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把以园方公司为龙头的“房—板—林”一体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力争年产值达到xx亿元以上。因地制宜发展小香鸡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产品“泉涌”发展。采取“林—药”结合,引导群众扩大钩藤、青钱柳种植面积,做大做强“xx钩藤”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二是做好“水文章”。大力发展水上经济、水下经济,让贫困群众“靠水吃水”。做好做足旅游扶贫的大文章,加快实施“旅游+大数据”计划,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xx县城和xx城两个5a级旅游景区建设,打造xx国际山地森林温泉康养谷,发展以xx文化为重点的研学体验旅游。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鱼,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夯实发展“基石”。加大交通水利城镇建设投资力度,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增强发展的能力。
第四,促改革,释放更多“红利”。一是深入推广“三变”改革经验,盘活农村林地等资源,增加群众资产性收益和投资性收益。二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争取上级财政加大对xx县转移支付规模,形成支持xx县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三是探索政府性工程“以工代赈”扶贫模式。把包括县乡村公路、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基本农田、小流域治理在内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建设,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四是创新推进金融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积极开发产业“保险”产品,针对小香鸡、商品猪、商品林、钩藤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推动种养殖保险、价格保险、收入保险、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等综合性保险。五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商”的产业脱贫模式。坚持走“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之路,使村级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
第五,建机制,增强脱贫攻坚合力。一是发挥好脱贫攻坚“指挥部”的作用。继续坚持和完善xx县行之有效的扶贫工作机制,发挥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易地移民搬迁、社会兜底扶贫、生态补偿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旅游扶贫等xx个脱贫攻坚指挥部的作用。二是创新干部激励机制。在党政主要领导不脱贫、不脱钩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脱贫贡献大、成长进步快”的正向激励机制,对脱贫攻坚成绩突出的干部,破格提升政治待遇、工资待遇,让干部有盼头,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脱贫攻坚干劲。三是加大对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注重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四是加大各方帮扶力度。抓住中央定点帮扶的机遇,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的倾斜扶持。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十二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在现行标准下确保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推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由贫转强、跨越发展的目标。对于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成效,值得作出些思考。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一超、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紧紧围绕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标准,落实“四不摘”要求,保障政策供给,强化责任落实,把巩固脱贫成效和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全面巩固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成效,在现行标准下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实现“零贫、零致贫”目标,夺取打赢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二、贫困村和贫困户摘帽脱贫后现状。纵横交错的路网,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解决了饮用水、用电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等设施配套到位,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村级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真正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一)实施攻坚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引导村党组织和党员领办新型经济组织,大力推行“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模式,推广富裕村带贫困村、中心村辐射周边村、村企村组联建等做法,形成各类党组织之间帮扶共建的党建扶贫新模式。着力选拔熟悉农村工作,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敢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加大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育力度。从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和致富能人定向培养村干部后备人选。注重在脱贫户中培育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和入党积极分子,形成“支部破难题、党员树标杆、能人建平台、群众立精神”的生动局面。持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多渠道拓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持续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实施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工程。一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积极倡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通过舆论宣传引导、贫困户大会、科技文化“三下乡”等形式,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二要加强脱贫致富典型的评选和推荐。开展以“艰苦创业、脱贫光荣”为主题的活动,评选“脱贫之星”,树立“自主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三要加强移风易俗工作,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贫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坚决纠正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以及不赡养老人、不供养残疾人和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三)实施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一要防范易地扶贫搬迁稳不住的风险。做好产业、就业后续扶持工作,做好劳务协作服务,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二要防范已脱贫对象返贫的风险。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对收入在边缘线上下浮动的贫困户加大帮扶力度,加大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坚决杜绝“一兜了之”。三要防范扶贫小额信贷还贷难的风险。按照要求分类妥善处置逾期贷款,确保扶贫小额贷款每月逾期率和不良率均在1%以下。四要防范产业扶贫失败的风险。防止扶贫资金投资饥不择食,投资出去收不回来。五要防范扶贫信访舆情的风险。坚持守土尽责,高度重视苗头性的不良现象,落实好扶贫涉访问题,迅速核查、妥善处置、及时回复,决不能掉以轻心影响脱贫攻坚大局。
(四)实施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贫困人口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开展乡村沟渠畅通及河塘清淤整治活动,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带动作用,逐步改善视觉贫困现象。
(五)实施就业扶贫提升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推荐岗位(包括公益性岗位),提供职业指导和免费技能培训服务信息。加强对贫困留守妇女技能培训和居家灵活就业扶持,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对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意愿但没有稳定增收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仍争取给予扶贫小额信贷和产业扶持基金等政策支持。
(六)实施宣传培训提升工程。一是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宣传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与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斗志。二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培训学习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
(七)实施推进消费扶贫提升工程。加强贫困村和贫困户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及机关事业单位食堂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继续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组织开展贫困村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食堂和交易市场等活动。
(八)实施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工程。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等模式,推广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财政资金转股等入股方式,降低贫困户分散经营的市场风险,强化运营管理和收益分配,全面盘活农村资源,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加强产业后续管理工作,并对贫困户加强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获得脱贫的能力和本领。
(九)实施驻村帮扶工作提升工程。把入户宣讲政策、开展人文关怀、扶志扶智扶德等工作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重点。加大对工作队员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培训力度,积极增强他们的主动作为意识和脱贫攻坚工作能力,并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活和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后,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帮扶重点转移到巩固产业发展等可持续性帮扶上来,直至稳定脱贫。
(十)实施乡村治理提升工程。完善“村规民约”,完善自治、德治和法治的“一统三治”基层治理模式,每个乡镇创建1个乡村治理示范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宗族恶势力、村霸等农村黑恶势力,保障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十一)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工程。要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力争在产业振兴、集体经济壮大、基层组织建设上有新突破,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有新成效,率先实现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
目前脱贫攻坚进入到关键阶段,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要做到思想不松,队伍不散,力量不减,继续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十三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脱贫攻坚情况,促进精准扶贫扶贫工作健康发展,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学习的通知要求,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贫困户和帮扶企业、视察产业基地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调研,较为广泛、细致、翔实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形成报告如下:
新一轮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后,我市有省级贫困县x个、贫困村xx个,贫困户xxxx户,贫困人口xxxxx人。截至目前,已脱贫xxxxx人,剩余xxxx人。贫困发生率降至x.x%。据测算,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xxxxx元,与xxxx年相比增长xxxx元,%。据统计,我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为:因病xx.x%、因残xx.x%、缺劳动力x.x%、因学x.x%、缺资金x%、缺土地x.x%、其他(缺水、因灾、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x.x%。目前看,全市脱贫攻坚一直保持较好态势。近两年,省考评组针对我市三县一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考评,总体排位靠前;x县代表全省迎接国家考评,得到了充分认可,并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中央巡视组在我市随机抽查了两个县、四个乡(镇)和五个村后,给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上很好”的评价。
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注重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强化监督执纪,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政治上高度重视,激发脱贫攻坚的工作动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推动脱贫工作。一是迅速进行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了市、县两级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x次,市政府常务会x次,全市大会x次,各级调度会xx次,专项督查xx次,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二是选优配强帮扶力量。我市四个班子领导同志能够以上率下,直接联系到村到户,每名市级领导直接联系x个贫困户。省、市、县三级分别向xx个贫困村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向x县选派了x名后备干部到任主抓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或副局长。同时,举办了第一书记培训班,印发了《x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十项制度”》,加强了帮扶力量。三是主动学习成功经验。召开第一书记互查互学现场会,各县(市、区)之间交流了经验;先后到省内白城市、延吉市、大安市、九台市、镇赉县、农安县等地考察学习经验做法,取长补短,提高工作;省外到江西省井冈山市、河南省兰考县、贵州省和云南省部分市县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四是提早开展冬春行动。制定《x市脱贫攻坚“冬季行动”实施方案》,变“冬闲”为“冬忙”,实现了“xxxxx”工作目标;制定《关于开展春季帮扶工作的通知》,开展了“送物资、备春耕”、“送技术、助发展”、“送温暖、解难题”等帮送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抢抓春耕有利时机,开展春耕生产,助力脱贫攻坚。五是从严从实督查考核。xxxx年,市级层面对市直包保部门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成效进行了严格考核,并对市级领导干部推动工作落实、脱贫产业项目进展、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情况等共开展x次督查。县(市、区)级层面或联合两办督查室、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单独开展高标准严格督查共xx次,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二)科学进行动态调整,筑牢精准脱贫的坚实基础。围绕档内、档外、往年脱贫人口这“三类人群”,狠抓了“两识别一核查”(档内再识别、档外识别、往年脱贫人口核查),深入开展了精准再识别工作,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五步识别法”,在县级范围内加强数据比对,识别结果让“身边人”把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由xxxxx人调整为xxxxx人,进一步打牢了精准脱贫基础。识别结束后,及时指导各地将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到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和我省大数据平台,实现建档立卡规范运行,与此同时,我市还强化档案资料等内业管理,专门下发通知,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备,工整、清晰。
(三)落实脱贫资金项目,提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质量。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市已累计实施脱贫项目xxx项,亿元。在xxxx年实施脱贫项目xxx项的基础上,xxxx年建设脱贫项目xxx项,其中:续建脱贫项目xxx项,新建脱贫项目xxx项。中央财政投资xxxx万元,省级财政投资xxxx万元,市县财政投资xxxx万元。市县两级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全力确保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各地在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的同时,加强对资金、项目的检查审计,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把脱贫产业项目所有权划归村集体所有。另外,注重谋划长远项目,比如x县建设的xx兆瓦光伏发电项目,x县建设的果松镇民宿旅游项目等,让贫困人口长期有稳定收入。通过不断推进项目建设,农村贫困人口在吃、住、行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全市广播电视和通讯通达率达到xxx%,用电质量有保障率达到xxx%,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适龄成员入学率达到xxx%。
(四)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市级层面出台了《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x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市脱贫攻坚主要任务责任分工方案》等系列政策意见。x市出台了卫计、水利、电力等x个方面的支持计划方案,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出台了《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的意见》、《x市精准扶贫“脱贫保”工作实施方案》等,在提高报销比例、解决因意外事故、大病风险致贫、返贫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二道江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区属公立医院治疗实施“四免一减”政策(免床费、免取暖费、免挂号费、免体检费,减收xx%辅助检查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加大社保兜底力度。x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市区城乡低保标准的批复》,将东昌区、二道江区、x医药高新区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xxxx元/年,较xxxx年提高了xxxx元。各地低保标准也全部提高到xxxx元/年以上。四是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全市“全面改薄”项目学校xxx所,达标xxx所,达标率xx%。招聘特岗教师xxx人,为贫困村教师每月发放xxx元补贴资金。x县实行“三免两减一奖”政策(免除学生本费、书费、校服费,减收xx%伙食费、xx%校车费,奖励考上大学贫困新生),启动大学生圆梦计划,为xxx名在校大学生贷款xxx万元。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全市x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改造房屋质量达标,达到入住条件。六是加大饮水安全保障力度。市水利局与各地签订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xxxx年实施的xx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覆盖xx个贫困村,解决了全部xxxx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动员各界包保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市县乡三级共有xxx个部门、xxxxx名干部参与包保。一是省直部门带头包保。x位省级领导率领省直xx个部门包保我市x县的xx个贫困村,已投入扶贫资金xxxx.x万元,其中:自立村xxx万元,马鹿村xxx.x万元,西腰沟村xxxx万元。二是市直部门深入包保。结合包保工作实际,制定下发《市级领导深入包保县(市、区)、乡(镇)、村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的方案》、《关于开展市县(市、区)直包保部门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活动的通知》等,将领导干部走访调研纳入日常工作重点。全市xx名市级领导带领xxx个市直部门深入到包保村、户,开展走访慰问xxx次,万元,万元,帮助发展脱贫项目xxx项,解决问题xxx个。三是县直部门全力包保。x县建立了“县领导包乡镇、xx个部门包村、xxxx余名干部及xxx户企业包户”的三级包保工作责任制,与贫困户全面对接、建档立卡、明确责任人,做到了层层落实、一户一策;x县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制定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长效机制,每月驻村入户不少于x昼夜,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东昌区开展了“春日阳光行动”,投入资金xx万元,帮助贫困人口改善居住环境。四是进一步充实企业包保力量。在xxxx年xxx户企业参与包保的基础上,xxxx年又召开工作协调会,动员市直金融、通信、能源等行业、企业共xx家,动员县(市、区)企业和个体经营业主共xxx户,充实进包保队伍,壮大企业包保力量。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帮扶活动。x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xx个文化协会主动开展“文化扶贫活动”;驻通部队、x武警、医院主动请缨帮扶贫困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主动发挥行业优势,参与帮扶活动。
(六)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纪律保障。坚持把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严肃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切实担负起保障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xxxx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xx件,%;给予党政纪处分xx人,%;移送司法机关xx件xx人,%。
(七)开展全方位舆论宣传,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一是建立宣传阵地。制定了《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开辟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专栏,在电视、广播、报纸上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了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典型引领。挖掘和树立了脱贫致富典型xx多个、进行巡回报道xx余次,以“x好人”评选为载体,表彰脱贫攻坚方面“x好人”x人。三是不断扩大影响。录制了《x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专题片,并在全市三期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进行了播放;邀请部分乡村干部、贫困户、脱贫户、行业部门、脱贫办干部等与x电视台联合录制和播放了三期《心桥》栏目;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从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出发,参与录制了《学习故事会》和《权威访谈》栏目,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四是刊发脱贫信息。全市共编发工作简报xxx期,在新闻媒体刊播发脱贫工作稿件xxxx件,其中:国家级媒体上刊播发xx件,省级媒体上刊播发xxx件,市级媒体上刊播发xxx件,县(市、区)媒体上刊播发xxx件。省扶贫开发工作简报刊发了xx篇x经验做法;省刊《吉林画报》刊发了x期x做法;央视生财有道系列节目播发了我市的经验做法;《新长征》杂志、国务院扶贫开发网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国扶贫在线》多次报道x脱贫工作;《吉林x县银色经济助脱贫》获得由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的“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图片类最具网络人气奖。
近年来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持较好的态势,但结合中央和省委对我市扶贫工作的巡视情况看,虽然已经整改了大多数问题,但有些措施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脱贫基础仍不牢固。一是产业项目安排不平衡。个别县乡把主要力量都集中到贫困村中,x县有xx个非贫困村、x县有x个非贫困村、x县有x个非贫困村,共xx个非贫困村还没有发展产业项目,而非贫困村中也有贫困人口,导致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没有产业项目可以依托,脱贫难度较大,有些项目年回报率过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二是产业趋同风险高。实施的脱贫产业项目缺乏特色,比如,木耳种植项目很多,并且大部分种植和养殖项目还处在生产初级产品阶段,没有形成后续深加工、包装、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存在重生产、轻经营,重项目、轻管理的问题,面临着销路差的风险。三是扶贫产业项目资金还有缺口。通过政府投入、部门包保、争取项目资金和各界援助等多种方式,有些小项目得以实施,但有些需要较大投资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仍然存在资金缺口。
(二)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一是群众致富能力弱的问题。有些贫困户思想保守、落后,有些缺少致富本领、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有些缺少劳动力,有些由于身体状况不好等原因,即使发展了项目,也难以实施,只能依靠分红或兜底,极大地影响了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部分贫困群众思想消极,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不强,自我脱贫的技能和内在动力不足,“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致出现“上急下慢、外热内冷”的现象。
(三)包保帮扶不深入、群众认可程度不高。一是少数单位和个别人仍然固守老观念、沿用老套路、使用老办法,没有真正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二是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驻村不扎实,对贫困户具体情况了解不深入,存在主观臆断,制定的帮扶措施不切合实际。三是有的帮扶只重视眼前效益,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给钱给物“慰问式”帮扶层面,对如何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和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思考较少,与“七个一批”结合不紧密,不切合群众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
(一)因势利导,充分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的内在活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和保证。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加强对贫困群众教育引导,教育群众自强自立。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贫困群众农业科技和创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既有心志脱贫,又有能力致富。在贫困户脱贫致富后,包括脱贫后的巩固性,要确保支持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彻底消除贫困群众的顾虑,确保脱贫不反弹。
(二)狠抓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传统产业向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加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力度,确保非贫困村也有产业项目,扩大产业项目覆盖面。同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贫困村建设的短板。二是转变观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村能人、大户带动作用,发展家庭农场、林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对贫困户的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城市卫生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搭桥联系,组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领导,增强扶贫攻坚能力。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脱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落实好各级脱贫攻坚的责任。特别是要强化乡(镇)村两级的扶贫主体责任,把责任到人、措施到户、督查到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带动表率作用,发挥好包扶人员、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出台优惠政策,建立社会贫困信息平台,提供服务保障,营造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三是要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资金不出问题。四是强化扶贫工作督查考核。建立约束机制、坚持齐抓共管,严格责任管理。要用“管理机制”把包扶力量的作用发挥好,扶贫政策落实好,精准施策贯彻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的全面实现。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题目篇十四
为了扎实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确保扶贫对象“两不愁、四保障”,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真正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日,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户调查贫困现状,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渭滨区现辖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6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2万人,耕地6.22万亩。38个后山村地处秦岭北麓和西部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土坯房较多,安全性较差,山区村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截止2015年底,全区贫困人口4117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紧紧围绕“两不愁、四保障”目标,坚持“专项扶贫注重产业发展,行业扶贫注重社会保障,社会扶贫注重结对帮扶”的精细化扶贫思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92亿元,其中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拆除土坯房3078户,新建住房1105户,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减少,累计脱贫1.3万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脱贫难度增大。截止20xx年底,全区尚有近4000余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后山区,由于人口数量较多、分布广、底子薄、条件差、发展难度大、贫困程度深,真正成为扶贫中的“硬骨头”。
二、公共服务水平低。我区原晁峪乡的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个别村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三、产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集中的后山区,基础条件普遍较差,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无集体经济和主导支柱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不明显,发展的产业品种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规模,质量不高,加上产地远离集镇,运输成本高,很难进入市场,即便实现销售,其产品附加值也很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四、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我区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普通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而返贫的现象突出,脱贫与返贫呈拉锯式状态,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较大。
五、基础设施建、管、用制度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但是实际生活中,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时有损坏,使用率偏低,有些甚至未曾使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依然突出,亟需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等制度。
几点建议
一、精准识别,切实做到“扶真贫”。要认真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按照区政府《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的精神,坚持“十不进”的原则,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优先”的方式,精准识别监测脱贫对象,建立贫困人口明细台账,确保户有表、村有薄、镇有册、区有电子台账,做到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脱贫路径、脱贫效果和脱贫时间“一表清”。要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接受监督,让同村群众按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确保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要建立脱贫退出和返贫纳入机制,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确保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真正让贫困户得到有力扶持,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完成厥湾村千亩桃园道路工程、八角塬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不断改善后山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实现贫困地区互联网全覆盖,完善贫困地区乡村商品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季节性农产品储存和销售能力。
2、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协调发展家园美、村强民富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四美”要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要继续巩固石嘴头村、高家村、晁峪村、坊塘村美丽乡村创建成果,深入推进中岩山村、石坝河村、大散关村、邵家山村、符家村、新安村等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通过创建活动实现农民增收。
3、强化教育培训。扶贫应当先扶智,教育扶贫是基础。要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在加大基础教育事业投入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的力度,对贫困劳动力实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四步走的能力提升脱贫工程,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数量和质量,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均有1名家庭成员掌握职业技能,确保2750名贫困群众都能得到一次免费实用技能培训。
4、强化社会保障扶贫力度。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解决贫困户看病难、治病更难的问题,阻止再次返贫,巩固脱贫成效。充分运用低保、五保供养等民生政策,对建档在册的1188人(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差额补助,实施社会保障财政兜底脱贫。开展助学帮扶,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正常入学就读,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1、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结合贫困村实际,面向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区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规模发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在高家镇太寅河以西重点发展核桃、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秦岭北麓沿山及台塬地区主要发展猕猴桃、大樱桃、油桃、草莓、养蜂等产业。依托秦岭北麓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资源,加快弓魚国小镇建设,尽快启动炎帝陵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古道秦岭﹒乡约清姜”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石鼓现代农业园二期,启动固川、枣园2000亩时令水果产业园建设,打造晁峪十里油菜花海新景观等项目,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实施异地搬迁。坚持政府主导、资源整合、集中为主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坯房改造,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优先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拆除土坯房1211户,新建住房700户,实现两年消除土坯房目标;完成四家坪村整村搬迁,确保年底前入住;完成水泉路村、段家磨村、甘庙村等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3、实施“互联网+扶贫”模式。借助互联网产业园,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扶贫”模式,支持有意愿的互联网企业在农村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网点,通过自建大型种植生产基地,联合农业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创新性实施“平台销售+定制生产”、“线下体验+线上预订”等销售策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4、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坚持政府救济与社会援助相结合,引导各类民间组织、企业家、志愿者、各类慈善机构及非政府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捐资捐物直接支持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扶贫,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吸收贫困户到企业就业,增加收入。
1、强化组织领导。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强化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认真做好脱贫攻坚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资源调配、推进落实等工作,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入做好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进“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等制度,为率先实现全面脱贫、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等工作,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级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共建美好家园。
3、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台账和责任清单,依据脱贫攻坚任务,实行逐级督查、交叉检查制度,严格进行考核,确保脱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强化责任担当,对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优先予以通报表彰、提拔重用,提振全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打赢重返全省五强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