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礼仪论文(优质13篇)
抒情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既可以通过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声音、画面等方式表达出来。首先,我们需要对所要总结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了解。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分享的总结经验,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灵感和建议。
个人礼仪论文篇一
不要看不起别人,孔老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于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成长。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才能致远,曲高就会和寡,融合才会快乐。
2.不要盲目承诺。
言而有信,诺必践行,既然答应了请人家吃饭,就不要后悔,你的反悔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工作亦是如此。
种下行为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不要盲目承诺,量力而行,不要把话说满。
3.学会换位思考。
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处事淡然;。
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
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
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
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可是很多人却没有自知之明,以至于一切皆糊涂。
4.不要无谓争吵。
虽然说真理越辩越明,但一旦大家眼睛红了心就黑了,冲动是魔鬼,事实就摆在那里,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凡事三思而后行,会让你成为别人喜欢的人。
5.不要取笑别人。
世人虽然地位有高低,但人格是一样的。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但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不洁净。
学会理解,学会关爱,学会感恩,你就生活在天堂。
6.不要乱发脾气。
大家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如果遇到点事就脾气大发,谁还愿意搭理你,伤人又伤己,可是有的人就想不明白,也从未想过改变,这就叫固执。
7.不要打断人家说话。
当然,对于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总爱唠叨没完没了的人,找个恰当理由回避就是了。
8.不要小看仪表。
人靠衣裳佛靠金装,不要小看了个人仪表,我们的骨子里对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来源于仪表,其次才是谈吐。
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9.不要封闭自己。
社会是海洋,流动就要和人打交道,受了一点挫折或伤害就封闭自己的人,只能被社会边缘化,所以,要试着让自己胸怀宽阔起来,弥勒佛—肚大能盛天下不平事,海量能让万物,可以说你的胸怀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躲进小楼成一统,将失去人间真正的快乐。
10.不要欺负老实人。
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
名言欣赏: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个人礼仪论文篇二
好的礼仪形象不仅可以美化人生,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性,同时还是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
注重言语礼仪形象,可以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形象,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对我们个人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
注重个人形象塑造是当代大学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好的形象必然会为自己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和未来的社会工作中加分。
个人形象塑造的途径作为形象塑造主体的大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再加上老师讲课我总结出了平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自己的形象:1、仪容仪表,即外观也。
在社交中,仪表是打造个人形象魅力的基础。
首先重点是头和手,头部和手部很重要,鼻毛不能过长,不能有发屑,一般要先梳理后穿衣服,身上不能有怪味。
男人的头发也有要求,不要太长。
其次是服饰。
服饰也代表个人修养。
服饰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选择搭配到位。
首先要适合你的身份,适合你的地位。
其次要把不同的服装搭配在一起,要给人和谐的美感。
2、言谈举止。
要求端庄、自然、大方、稳键。
在举止动作上,要有风度,风度就是优雅的举止,就是优美的举止。
优雅的举止,实际上是在充满了自信的、有良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的一种习惯的自然的举止动作。
举止要文明,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我们必须要树立个体代表集体这样一个理念。
比如不能够当众随意整理我们的服饰,不能当众处理我们的废物,举止简言之是教养。
进而言之,举止要优雅规范。
所谓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手不要乱放,脚步要乱蹬。
在谈吐上,就是语言,要讲普通话。
第一要压低声量,打电话和谈话能声音过大,声音过大显的没有修养。
受教育程度不高。
说话的声音低一点有二个好处,一是符合规范,二是比较悦耳动听。
第二要慎选内容,言为心声。
你所讨论的问题,首先是你的所思所想,要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
第三、在与人交往中谈吐时礼貌用语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前面已经说了。
另外在交谈中,面部表情也很重要,表情是人的第二语言,表情要配合语言。
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样;表情要友善、不要有敌意;友善是一种自信,也是有教养。
表情要良性互动。
要双方平等沟通。
3、内在素质。
加强内在形象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大学生自身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进行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培养,这是塑造自我良好形象的基础;注重知识的积累,做到既博又专;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勇往直前,毫无畏惧;同时拥有一个自信、豁达、热情、开放的心理,相信自己,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
4、与他人交往,待人接物,作为一名大学生,与人交往事关你的形象。
很重要的一点是“遵时守约”。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与人交往中必须要遵守时间,这不但关系到你的形象问题,更关系的你自身的信誉问题。
个人礼仪论文篇三
公关也就是公共关系,由英文“pubicrelations”翻译而来的。
pubic这一单词,在英文中既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做名词。
它做形容词的时候可译为“公共的”、“公开的”等意思;它作名词可译为“公众”。
在我国普遍习惯翻译为“公共关系”是约定俗成。
简单来说,公共关系就是塑造形象的艺术,具体来说,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利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所进行的一种双向沟通。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礼仪实际上就是塑造个人形象的艺术。
公关塑造的是企业形象,礼仪塑造的是个人形象,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结合点在于都关注形象。
人是组织中的一部分,个人的形象常常代表着一个单位或企业的形象,而单位和企业的组织形象也感染和影响着个人的形象塑造。
在公关礼仪中,人是基本单位,不论是主客双方,个人或单位,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形象也常常在个人或单位之间转换,无论展现的是哪个立场,个人形象都是不容忽视的礼仪要素。
这里,我们重点探讨的是个人礼仪的形象塑造。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和社会其他群体接触,在这种密集而频繁的接触中,个人形象如同招牌、名片或店铺门面一样,代表一个人的品味和价值观。
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示给人们的自信、尊严、力量、能力,不仅反映在别人的视觉印象中,还让自己对言行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能唤起内心沉淀的优良素质,通过一举一动让个人散发着成功者的魅力,增添信任感,从而带来更多的机遇,对事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外在形象。
良好的外在形象是成功人生潜在的资本。
保持好的自我形象,既是尊重自己,更是尊重他人,一方面可增强人生自信,收集整理人而言,可以赢得信任和好感,同时吸引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从而促进自己事业的成功,使人生顺达。
1.服饰仪表。
仪表是形象魅力的外部特征,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是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文明程度的展现,是尊重对方、讲究礼貌、互相理解的`具体体现。
通常情况下,个人的服饰、发型等仪容仪表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这一最先的印象在对方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仪表塑造:一个人的仪表应与自己的年龄、形体、职业和所在场合吻合,表现出得体、和谐的仪容仪表。
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提高与人的交往能力。
相反,穿着不当,会降低身份,损害形象。
2.言谈举止。
一个人在向外界传递信息时,语言的成分约为70%,声调站到38%,55%的信息为非语言的肢体动作来表达的。
因此,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
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
举止是人们在外观可以明显被觉察到的活动、动作,包括人的站姿、坐姿、面部表情等“肢体动作”也是一种语言。
优雅的举止是自信的表达,同样是修养的表现,人们的举手投足都在传递着信息。
言谈举止塑造:言谈方面,可以通过经验和实践得到提高,要善于表扬和鼓励身边的人,要常说言简意赅、言之有物、富有建设性的话语,忌冷嘲热讽、喋喋不休、蛮横无理、说长道短、污言碎语。
举止方面,要着装得体,入乡随俗;要举止大方,仪态优雅;爱护环境,注重卫生;要礼貌待人,尊老爱幼,遵守公德,注意法纪;保持微笑,发自内心的、真心的、令人感到温暖而又愉快的微笑,能给人留下宽厚、谦和、含蓄、亲近等好印象。
二、内在因素。
一个人想让自己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是美的,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发型、化妆和服饰等外形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内在素质和修养的体现。
科学而理性的找到自己的美丽规律,对自己进行形象设计内外结合,并沿着这个规律装扮自己。
内在的形象塑造包括性格培养,健康的心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素质,都是提升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的重要因素。
1.性格培养。
性格是人际识别的标签,也是个人形象品牌。
性格虽然有先天性和不可改变性,但是它仍然离不开后天的塑造。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个性,但有人被喜爱,有人被排斥,这就是由于对外个性的体现带来的影响。
只有摒弃不好的性格,发扬优良的性格,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优化自己的性格结构。
性格的塑造: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来巩固、加强和完善性格中的优点,通过自我意识有目的地节制和消除性格中的不利因素。
首先要对自己有明确的理解,能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具备自知能力,能够自觉自愿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交往,真诚相见,以诚交心;要经常自我反省,修正偏执心理;避免在人际交往中表现霸道、自我、过于张扬、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损人不利己的个性特点。
个人礼仪论文篇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社会形象已成为一个组织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
组织形象是一个组织向社会介绍自己的最好名片;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想象,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所谓组织形象是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讲,组织形象就是社会民众心目中对一个组织机构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
礼仪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
礼仪的重要功能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解。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
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
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所以礼仪是企业形象、文化、员工修养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只有做好应有的礼仪才能为企业在形象塑造、文化表达上提升到一个满意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那么,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如何塑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公关礼仪对组织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公关人员的举止言行、衣帽服饰等符合公关礼仪的要求,不仅反映出个人,而且某种程度上也代表所在社会组织的形象,是社会组织形象的一种外显方式。
公关人员与公众见面时适时得体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和体姿动态往往形成照耀公关活动的“晕轮”或“光环”,这种“晕轮”和“光环”的“亮度”或“强度”则取决于各种礼仪的具体表现是否恰到好处。
个人礼仪论文篇五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
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急需礼仪教育。
许多高校都强调不允许学生穿拖鞋到课堂,但我们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特别是男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杂志、图书上乱涂乱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反搭背,大声喧哗。
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
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东西,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
有的大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
大学生这种受教育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
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大学中的素质教育过大、过空,质量欠佳不无关系,造成学生难以“入耳、入心、入脑”。
所以高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需。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
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因为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
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
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
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
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
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三、多种方式相结合,将大学生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1)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制定系统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2)学校在人文素养课中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
首先应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正在试点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下转第196页)(上接第187页)德修养》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
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
台湾国立联合大学专门制定了礼仪教育实施要点,并对所有一年级新生实施礼仪教育。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
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
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3)通过校园各种媒介形式,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形成良好氛围。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礼仪讲座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学校网络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4)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当然,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与文献。
林丽楠.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3).
刘惠洲.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说[j].现代教育科学,23,(4).
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j].暨南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6).
个人礼仪论文篇六
摘要: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礼仪含义礼仪教育重要性。
什么是社交礼仪?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讲礼仪可以使你的事业成功,讲礼仪可以使得社会更加安定。礼仪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
礼仪作为一种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行为要求,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于社会而言,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从礼仪的历史沿革看,现代社会的礼仪主要是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中,为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系列行为、道德、社会规范和惯用形式。
人们在创造优美物质环境的同时还应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和进取。同时,还应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欣赏和发展自己,从中享受无尽的乐趣。一个人能否对现实社会或周围环境有良好的、积极的适应是衡量他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发展,礼仪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新潮、多元。能够娴熟地掌握和得心应手地运用社交礼仪,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现代人,不能不学社交礼仪。现代人,不可不接受社交礼仪教育。于是,现代社交礼仪教育更加凸显必要。
三礼仪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3.2社交礼仪有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3.3社交礼仪有利于对人们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社交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国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见,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
四.现实中如何做。
现实中我们都渴望成功,都期待自己能够事业有成,所以必须要学好并运用现代礼仪知识,来赢得人们的认同。学习和运用礼仪,可以规范地设计和维护个人形象,充分展示个人的良好素质与优雅风度,当我们都能够以礼待人时,人和人之间将变得更加和睦,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学习和运用礼仪,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友善,就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正确地运用礼仪,必将促进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进而造就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礼仪是一张交际名片,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教会我们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因此,注重礼仪是每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打造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积累一些必要的社交礼仪常识。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正像先辈们所说的那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礼仪虽小,但事关重大。对个人来说,它是影响成败得失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学礼知礼行礼。无论如何,社交礼仪应当引起我们大学生的重视,并正确运用其原理,提升我们大学生的素质。
总结。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个人来讲,礼仪就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参考文献:
[2]、《现代社交礼仪》关彤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xx.1。
[3]、《社交礼仪教程》金正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现代礼仪基础》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20xx。
[5]、《礼仪大全》柯古、张林等编著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20xx。
个人礼仪论文篇七
小编搜集一篇关于“大学生礼仪论文”的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
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许多高校都强调不允许学生穿拖鞋到课堂,但我们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特别是男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杂志、图书上乱涂乱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反搭背,大声喧哗。
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
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东西,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
有的大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
大学生这种受教育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
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大学中的素质教育过大、过空,质量欠佳不无关系,造成学生难以“入耳、入心、入脑”。
所以高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
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 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因为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
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
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
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
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
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1)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制定系统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2)学校在人文素养课中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
首先应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正在试点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下转第196页)(上接第187页)德修养》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
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
台湾国立联合大学专门制 定了礼仪教育实施要点,并对所有一年级新生实施礼仪教育。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
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
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3)通过校园各种媒介形式,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形成良好氛围。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礼仪讲座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学校网络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4)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当然,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与文献
林丽楠.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3).
刘惠洲.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说[j].现代教育科学,23,(4).
个人礼仪论文篇八
由于商务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选修了“商务礼仪”这门课程。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有关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许多东西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用到。
商务礼仪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商务人员在商业交际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
商务礼仪有利于塑造商务人员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
走入工作岗位后,我们与社会各阶层打交道的时间比在学校时会多很多,其中与各类商务人员打交道占了很大比例。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以及即将来临的的奥运盛事,都迫切的要求我们在对外交往中能够了解到国际惯例,掌握好商务礼仪,从而更加有效的与他人沟通,取胜于商海。
商务礼仪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越来越重要。
商务礼仪的运用不但体现了个人的自身素质,也折射出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水平和企业的管理境界。
在商务场合当中,礼节、礼貌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最大限度的避免人际冲突,使商务场合的人际交往成为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在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被尊重的需求。
良好商务礼节能营造良好的商务交往氛围,为企业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反,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带来巨大的损失。
现我把一学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材料做一个:。
商务礼仪使用的目的有三:。
第一.提升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讲“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第二.方便我们的个人交往应酬。
我们在商业交往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人如何进行交往这是要讲究艺术的,比如夸奖人也要讲究艺术,不然的话即使是夸人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
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代表整体,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本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时无声胜有声。
商务交往涉及的面很多,但基本来讲是人与人的交往,所以我们把商务礼仪界定为商务人员交往的艺术。
人们对礼仪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说是一种道德修养。
有人说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形式美,有人讲礼仪是一种风俗习惯。
礼出于俗,俗化为礼。
商务礼仪的操作性,即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商务礼仪的十二项原则。
一.维护形象。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
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第一、是仪容。
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
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是举止。
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
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
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
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
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
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三、求同存异。
第一、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二、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以我为主”。
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
所谓“兼及他方”,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求同存异”。
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四、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五、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
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
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
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
第二,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
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
六、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
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
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度”。
“关心有度”。
“批评有度”。
“距离有度”“举止有度”。
七、不必过谦。
不必过谦的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
八、不宜先为。
所谓“不宜先为”原则,也被有些人称作“不为先”的原则。
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作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
也就是讲,若有可能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先是按兵不动,然后再静观一下周围之人的所作所为,并与之采取一致的行动。
九、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
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健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历。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十.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
“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
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十一、以右为尊。
正式的国际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时的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随着中国加入wto,会有越来越多的商机,因此就更需要拥有商务礼仪的人才。
因此,我们更需要掌握商务礼仪知识,这样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个人礼仪论文篇九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的言行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要求,要做到具有良好的礼仪,要从实践中感受礼仪,而礼仪与塑造自我形象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三篇关于礼仪与个人形象的论文。
个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好的礼仪形象不仅可以美化人生,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性,同时还是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
注重言语礼仪形象,可以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形象,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对我们个人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
注重个人形象塑造是当代大学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好的形象必然会为自己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和未来的社会工作中加分。
个人形象塑造的途径 作为形象塑造主体的大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再加上老师讲课我总结出了平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自己的形象: 1、仪容仪表,即外观也。
?在社交中,仪表是打造个人形象魅力的基础。
首先重点是头和手,头部和手部很重要,鼻毛不能过长,不能有发屑,一般要先梳理后穿衣服,身上不能有怪味。
男人的头发也有要求,不要太长。
其次是服饰。
服饰也代表个人修养。
服饰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选择搭配到位。
首先要适合你的身份,适合你的地位。
其次要把不同的服装搭配在一起,要给人和谐的美感。
2、言谈举止。
要求端庄、自然、大方、稳键。
在举止动作上,要有风度,风度就是优雅的举止,就是优美的举止。
优雅的举止,实际上是在充满了自信的、有良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的 一种习惯的自然的举止动作。
举止要文明,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 我们必须要树立个体代表集体这样一个理念。
比如不能够当众随意整理我们的服饰,不能当众处理我们的废物,举止简言之是教养。
进而言之,举止要优雅规范。
所谓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手不要乱放, 脚步要乱蹬。
在谈吐上,就是语言,要讲普通话。
第一要压低声量,打电话和谈话能声音过大,声音过大显的没有修养。
受教育程度不高。
说话的声 音低一点有二个好处,一是符合规范,二是比较悦耳动听。
第二要慎选内容,言为心声。
你所讨论的问题,首先是你的所思所想,要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
第三、在与人交往中谈吐时礼貌用语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前面已经说了。
另外在交谈中,面部表情也很重要,表情是人的第二语言,表情要配合语言。
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样;表情要友善、不要有敌意;友善是一种自信,也是有教养。
表情要良性互动。
要双方平等沟通。
3、内在素质。
加强内在形象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大学生自身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进行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培养,这是塑造自我良好形象的基础;注重知识的积累,做到既博又专;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勇往直前,毫无畏惧;同时拥有一个自信、豁达、热情、开放的心理,相信自己,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
4、与他人交往,待人接物,作为一名大学生,与人交往事关你的形象。
很重要的一点是"遵时守约"。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与人交往中必须要遵守时间,这不但关系到你的形象问题,更关系的你自身的信誉问题。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而个人形象塑造与礼仪有着紧密的联系。
正文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中国人讲礼仪是一种自我修炼,是律己行为,管住自己,独善其身;而国际礼仪讲的是交往艺术,是待人接物之道。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现在,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掀起了学习礼仪的热潮,特别是随着中国向国际化迈进步伐的加快,2008北京奥运的即将临近,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规范的礼仪都将是顺应时代进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前提。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构成了经济运动的大潮,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摆脱竞争环境,竞争环境就是企业的生存环境,因此,以一种良好的竞争形象展现在其他社会组织及公众面前,是塑造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内容。
塑造竞争形象的目标是:塑造一个遵循竞争规则、注意相互协作、相互理解、平等竞争的竞争形象。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现代人形象至上,形象是金。
那么什么是形象呢?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留给他人的印象,以及获得的社会评价,那就是他的形象。
毫无疑问个人形象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
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而要塑造好个人形象我们首先要学好礼仪,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通过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
而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形象。
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校园遍地开放。
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
大学生应该如何塑造个人形象
个人形象,是我们自身对外界呈现出的一种状态。
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个人成长及其人生发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代表着活力与青春,他们充满了智慧与力量,他们的发展是我们全社会的.一面旗帜,他们的形象代表着我们的未来。
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对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塑造大学生的自我形象呢?
一、大学生形象的定义和范围
形象是指客观世界作用于人并被反映在大脑中的人和事物的印象。
人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人不是无知无觉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形象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较为鲜明、具体事物的轮廓。
大学生形象是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所形成的总体评价和大学生所在院校形象附着在学生本人身上的形象的总和。
大学生形象由软件形象和硬件形象构成。
软件形象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自身的气质、性格、意志、情感、能力间接表现出来。
如自立、自强、自信、自爱、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精诚合作、富有牺牲个人利益精神、个人凝聚力,自学、科研、管理、应变能力、心理健康、明礼诚信、耐挫力等。
硬件形象是可以直接表现出来,体现为大学生外在的精神风貌特征和具体的可视证件。
如外表和形体特征,言谈举止,身体健康状况,学历、学位证件,各种奖励证书等。
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范畴。
软件形象是硬件形象的支柱和根据,它决定了硬件形象的价值取向,但它较含蓄。
硬件形象是软件形象的直接表现,很直观易造成第一印象。
因此在塑造形象时,二者不可偏废。
值得庆幸的是这二者不是鱼和熊掌只能二选一,我们可以二者全选。
二、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分析
1、注重“个人形象塑造”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人群,是一个融注众多时代因素的独特群体,其特殊性决定一方面是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又是知性、内敛;一方面是时尚、张扬,另一方面又是纯朴、大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只凭“内秀”而缺乏“外秀”只会令竞争力大打折扣,只凭“外秀”而缺乏“内秀”的形象也将是苍白无力。
诸多事例表明,只有“内外兼修”,与时俱进,才能在人生职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注重“个人形象塑造”,不断改善和提升个人整体形象,更好地生存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将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
2、注重“个人形象塑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社会是个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的社会。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灵敏的头脑,丰富的学识,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较强的应变能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筹码,除此,人们对个人形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在求职面试中,呈现良好形象更显重要。
在匆匆一面的求职现场,“视觉第一印象”往往凸显重要。
总之,在个人形象方面,真才实学固然是决定胜败的主因,但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除充实的内涵外,提升个人形象更有如虎添翼的功效。
如果仍想只凭内才求取成功,也势必被淘汰。
外表正如那些给人好感的物品包装一般,包装与品质同等重要。
三、大学生形象塑造的途径
进行大学生形象塑造,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这不是大学生个体所能承担的,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
1、高校应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确定大学生良好内在形象的塑造支点; 2、社会、学校配合开展“塑造大学生形象工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公众形象;3、以榜样的力量为大学生形象塑造提供参照点。
作为大学生形象塑造最重要主体的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就应该有意识地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塑造自身形象。
(一)加强内在形象的培养和锻炼(即软件形象,内在美)。
1,要进行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的培养,这是大学生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础。
2,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在校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之外,还应当大量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做到既博又专,并掌握外语和计算机这两样工具,使自己成为通才式的人物。
3,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不管对待什么都要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4,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微笑面对人生,轻松面对生活。
5,要经常的锻炼身体,以一个健康的体魄去迎接各种挑战。
6,应当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自信、豁达、热情、开放的心理,永远记着“我们是最强的”。
个人礼仪论文篇十
摘要:作为礼仪之邦的传人,作文中华民族复兴的接班人,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了解礼仪基本规范,规范个人礼仪,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更易于他人接受,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在更好的适应于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个人礼仪。
正文。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礼仪是礼和仪的综合。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叫做礼仪。换句话说,礼仪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团体、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在其内部和在其与外界进行各种交往活动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礼仪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规范化的行为以表示人际间的相互敬重、友善和体谅。礼包括礼貌、礼节、礼仪,其本质都是表示对人的尊重、敬意和友好。礼貌、礼节、礼仪都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礼貌是礼的行为规范,礼节是礼的惯用形式,礼仪是礼的较隆重的仪式。
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人们对文雅的仪风和悦人的仪态一直孜孜以求。而今,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日渐频繁,人们对个人的礼仪更是倍加关注。从表面看,个人礼仪仅仅涉及个人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类无关宏旨的小节小事,但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个人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而且事关全局。若置个人礼仪规范而不顾,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必然授人以笔柄,小到影响个人的自身形象,大到足以影响社会组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事实如此,绝非无病呻吟,耸人听闻。强调个人礼仪,倡导现代文明,旨在提高个人礼貌素养。强化公民的文明观念。良好的礼仪风范,出众的形象风采,是人们自尊尊人之本,更是人们立足、立业之源。
对个人来说,个人礼仪是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就国家而论,个人礼仪乃属一种社会文化,它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更是一国治国教民的经典。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化。历代君主、诸路圣贤均把礼仪视作是一切的准绳,认为一切应以礼为治,以礼为教。关于个人礼仪与社会文明的问题,人们的先人也有过不少的论述。如《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王以礼,有耻且格。”其大意为为政者需要用礼仪来规范老百姓,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三、人礼仪的养成及基本规范。
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完成这种变化则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力量,即个人的原动力,教育的推动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
个人礼仪包括仪表、仪容、仪态等,下边我将阐述最基本的个人礼仪知识。
第一,头发的问题。俗话说:“远看头,近看脚。”“头”等大事也是个人形象地重要因素之一。头发首先得干净,不能有异味和异物。
第二,面容的问题。对眼眉不提倡拔掉,也不提倡修剪。但是可以适当的用眉笔画。出席正式场合不应该带墨镜、太阳镜等,更不能只带镜框不代镜片。不留较长胡须。不要化太浓的妆,一般化淡妆,不要当众化妆。
第三,着装问题。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第四,搭配问题。暖色调(红、橙、黄等)给人以温和,华贵的感觉,冷色调(紫、蓝、绿等)往往使人感到凉爽、恬静、安宁、友好,中和色(白、黑、灰等)给人平和、稳重,可靠的感觉,是最常见的工作服装用色。在选择服装外饰物的色彩时,应考虑到各种色调的协调与肤色,在正式场合我们的着装不宜超过三种颜色。另外装饰品的种类不宜过多,必须在三种之内。
第六,自我介绍问题。自我介绍是我们要注意场合时间,真实诚恳,态度端正。
而作为师范生的我,教师将是我未来的职业懂得基本的教师礼仪必不可少。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身为教师应该掌握以下的礼仪知识。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2)站姿: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教师应注意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
3、与学生谈话:提前通知,有所准备。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分清场合,人情人理。
参考文献。
《礼仪金说》金正昆陕西师范大学20xx-9-1。
中国礼仪网。
百度百科。
个人礼仪论文篇十一
古今中外,礼仪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和内在素质的无言介绍信。职场里更是如此。下面整理收集了几篇关于职场个人形象的礼仪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
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
而我们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更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的机会,所以学习社交礼仪、提高礼仪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礼仪如同春风与美酒,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沟通着人们的情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彼此尊重,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礼仪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人与人交往也不断的加深。
人与人的相识是借助礼貌礼仪开始。
社交活动中,每个人总是以一定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及某种行为出现的。
得体大方的衣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温文尔雅的谈吐、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从而取得信任,建立友谊,有效的进行社交活动。
在社交活动中,礼仪不仅起着媒介的作用,而且起着“粘合”和“催化”的作用,对于表达感情,增进了解,树立形象是少的。
总之,公关礼仪是一种学问,我们都应该重视它,并让它在我们的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帮助了我们提升整体形象,做到举止优雅大方,更好地展现个人独特的气质与魅力。
让我们更多自信、更好形象、相信在未来能让我们赢得更多求职、升迁、交友、合作的机会!而这节“职场礼仪文化”课使我收获良多。
以下我列举一些课上所学的:
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微分开,脸上带有自信,也要有一个挺拔的感觉。
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处于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
行姿: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方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
蹲姿: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起盖,两个起盖应该并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
握手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
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
握手的规矩
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
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
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
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
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
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
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
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
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
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
通过以上提到的礼仪,
我们就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对于我们的必要性。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
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
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离远了又显得冷漠失礼,它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办公室文化的体现,更是个人素质的完美展现。
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处于社会上层,便越需要礼仪,国际知名品牌比小品牌的需求度高,欧美外资企业普遍比国内企业的需求度高,企业领导比员工的需求度高,等等。
因此,如何掌握职场礼仪并适度应用,已成为所有职场人士十分关心的话题。
一、职场礼仪简介 (一)什么是职场礼仪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
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
职业形象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主要因素,而每一个职场人都需要树立塑造并维护自我职业形象的意识。
要弄清职场礼仪与社交礼仪的本质区别,职场礼仪没有性别之分。
比如,为女性开门这样的“绅士风度”在工作场合是不必要的,这样做甚至有可能冒犯了对方。
请记住:工作场所,男女平等。
将体谅和尊重别人当作自己的指导原则。
尽管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工作场所却常常被忽视了。
(三)作用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有助于完善和维护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会使你在工作中左右逢源,使你的事业蒸蒸日上,做一个成功职业人。
成功的职业生涯并不意味着你要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你要有一定的职场技巧,用一种恰当合理方式与人沟通和交流,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二、基本礼仪 (一)握手握手是人与人的身体接触,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与某人握手感觉不舒服时,我们常常会联想到那个人消极的性格特征。
强有力的握手、眼睛直视对方将会搭起积极交流的舞台。
(二)微笑职场人际关系与心理沟通中最简单、但却很有效的沟通技巧那就是微笑。
微笑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交际语言,不但能很快缩短你和他人的距离,并且还能传情达意。
当然,微笑看似简单,但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首先,在与人交往与沟通中,要笑得自然。
微笑是美好心灵的外观,微笑需要发自内心才能笑得自然,笑得亲切,笑得美好、得体。
切记不能为笑而笑,没笑装笑。
其次,与人交往沟通时要笑得真诚。
得体的穿着可以体现出一个现代文明人良好的修养和独到的品位。
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场人,必须掌握如下职业着装的基本原则: 1.场合原则: 衣着要与场合协调。
与顾客会谈、参加正式会议等,衣着应庄重考究;而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应轻便舒适。
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却穿礼服就有欠轻松;同样的,如果以便装出席正式宴会,不但是对宴会主人的不尊重,也会令自己颇觉尴尬。
3.整洁平整: 服装并非一定要高档华贵,但须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大方得体,显得精神焕发。
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务。
(四)仪态 1.站姿: 古人云:站如松。
联系现代职场的世界,倒也不必站的那么严肃!男士则主要体现出阳刚之美,抬头挺胸,双脚大约与肩膀同宽站立,重心自然落于脚中间,肩膀放松。
女士则体现出柔和和轻盈,丁字步站立。
2.交谈: 谈话时,要面对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量保持身体的挺直,不可歪斜。
依靠着墙壁、桌椅而站;双腿分开的距离过大、交叉,都是不雅观和失礼的行为。
手中也不要玩弄物品,那样显的心不在焉,是不礼貌的行为。
3.坐姿: 入坐要轻而稳,女士着裙装要先轻拢裙摆,而后入坐。
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
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
至少坐满椅子的2/3,脊背轻靠椅背。
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
4.行走: 靠道路的右侧行走,遇到同事、主管要主动问好。
在行走的过程中,应避免吸烟、吃东西、吹口哨、整理衣服等行为。
上下楼梯时,应尊者、女士先行。
多人行走时,注意不要因并排行走而占据路面。
5.递接物品: 递接物品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常见的举止动作,但这一小小的动作往往却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递接物品的基本原则是举止要尊重他人。
如双手递物或接物就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
而如果在特定场合下或东西太小不必用双手时,一般要求用右手递接物品。
6.目光与人交往是,少不了目光接触。
正确的运用目光,可以塑造专业形象。
根据交流对象与你的关系的亲疏、距离的远近来选择目光停留或注视的区域。
(五)交谈 1.交谈时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在与同事或上司谈话时眼睛要注视对方谈话时间的2/3。
并且要注意注视的部位。
若注视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注视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注视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注视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所以对不同的情况要注视对方的不同的部位。
不能斜视和俯视。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
保持微笑,可以自己在大家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也可以使自己感到自信。
当谈话者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谈上几句话。
谈话最重要的一点话题要适宜,当选择的话题过于专业,或不被众人感兴趣应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当有人出面反驳自己时,不要恼羞成怒,而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
在自己讲话的同时也要善于聆听。
谈话中不可能总处在“说”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听,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双向交流。
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别人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
要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
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
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
个人礼仪论文篇十二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
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
而我们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更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的机会,所以学习社交礼仪、提高礼仪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礼仪如同春风与美酒,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沟通着人们的情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彼此尊重,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礼仪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人与人交往也不断的加深。
人与人的相识是借助礼貌礼仪开始。
社交活动中,每个人总是以一定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及某种行为出现的。
得体大方的衣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温文尔雅的谈吐、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从而取得信任,建立友谊,有效的进行社交活动。
在社交活动中,礼仪不仅起着媒介的作用,而且起着“粘合”和“催化”的作用,对于表达感情,增进了解,树立形象是少的。
总之,公关礼仪是一种学问,我们都应该重视它,并让它在我们的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帮助了我们提升整体形象,做到举止优雅大方,更好地展现个人独特的气质与魅力。
让我们更多自信、更好形象、相信在未来能让我们赢得更多求职、升迁、交友、合作的机会!而这节“职场礼仪文化”课使我收获良多。
以下我列举一些课上所学的:
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微分开,脸上带有自信,也要有一个挺拔的感觉。
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处于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
行姿: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方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
蹲姿: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起盖,两个起盖应该并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
握手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
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
握手的规矩。
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
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
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
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
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
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
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
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
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
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
通过以上提到的礼仪,
我们就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对于我们的必要性。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
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
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个人礼仪论文篇十三
在工作和学习,我们常常会需要写一篇关于个人礼仪的论文,如果我们对个人礼仪知之甚少的话,就很难写出一篇好论文。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个人礼仪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作为当代人,了解并学习一定的现代社交礼仪,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与人交往的尺度,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了解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我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社交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总之,学习并讲究社交礼仪,可以令你充满人格魅力。
关键词:现代社交礼仪。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解释:一.礼节和仪式。这是传统的解释。二.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总之,一个人学习并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充满人格魅力。
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既然礼仪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我们现代人怎么能不认真对待和学习呢?
礼仪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我们只具体探讨一下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
社交礼仪又包含有:个人形象、化妆礼仪、着装礼仪、见面礼仪、
名片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坐姿礼仪、送花礼仪等等。
1、个人形象:赏心悦目、整洁干净。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
2、化妆礼仪:不在公共场合当众化妆;不在普通或陌生异性面前化妆;不评论他人妆容;不妨碍他人化妆;不借用他人化妆品;不用过于浓烈的香水;不让残妆示人化妆礼仪、男士不要过分化妆、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
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古代《。
弟子规。
》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服装具有:美化、角色调整、辅佐社交等功能。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衣着打扮“五适宜”,具体是:与性别年龄相适宜;与容貌肤色相适宜;与身体造型相适宜;与个性气质相适宜;与职业身份相适宜。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服装穿着要注意整体性和独特性;坚持tpo原则:
time:早晚、时代、季节。
place:地方、场所、职位。
object:目的、对象。
场合因素:不超过三种颜色。
正式场合:单色、深色、无图。
4、见面礼仪:
拥抱:右上左下,连续三次。
亲吻:长辈晚辈、异性同性区别。
鞠躬:15°、45°、90°。
拱手:右拳左掌。
举手:标准、来源。
点头:距离、要求。
鼓掌:嘉宾领导入场、高潮。
名片规格:西方:10*6。
中国:男:9*5.5女:8*4.5。
忌左手接名片。
交谈12忌:
一、忌居高临下二、忌自我炫耀三、忌口若悬河。
四、忌心不在焉五、忌随意插嘴六、忌节外生枝。
七、忌搔首弄姿八、忌挖苦嘲弄九、忌言不由衷。
社交距离:
亲密区0——45cm;个人区45——120cm;。
社交区120——360cm;公众区360cm之外。
7、电话礼仪。
时段:早上8点之前,晚上10点之后不可。
去电避开中午及就餐时间、公务电话避开周末时间。
时长:不超过三分钟。
要求:两声之后、五声之内。
语调温和、音量适中。
吐字清晰、语速稍慢。
8、坐姿礼仪。
人们出于礼貌在公共面前都会以收敛的态势从而防止自己表现出不良的举止。然后事实上对于公众场合中的静态美——坐姿礼仪却是最考验人的,也是最能体现气质与美的。正确规范的礼仪坐姿要求端庄而优美,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坐,作为一种举止,有着美与丑、优雅与粗俗之分。正确的礼仪坐姿要求“坐如钟”,指人的坐姿像座钟般端直,当然这里的端直指上体的端直.
9、送花礼仪。
在社会交往中,送花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鲜花是一种高雅的礼品,鲜花象征着美好、吉祥、幸福、友谊,赠送鲜花要特别注重礼仪。送花,在一般场合是送一束,如探慰病人、拜会朋友、参加宴会等。有一定的私交,而仅仅只是表示友谊时,可以送一枝。在比较重大或正式的场合下,如对方开业典礼、庆祝仪式等,可以送花篮,以示隆重。送花既可以是自己亲自送,也可以是请花店代送,附上你口授而请花店代笔的贺信或贺卡。送时令鲜花最好,也可以送绢花,但不能送塑料做的假花。
社交礼仪当然不止以上几种,还有饮食礼仪,迎宾礼仪等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礼仪学》知识的博大。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礼仪,也就是不成为人了。有无礼节是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人性使然),也是人类社会祥和的基础。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各种摩擦、冲突频繁发生,人们相处不仅缺少安全感,甚至有举目皆敌的危机感。有感于此,我们务必对礼仪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这对于培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文明有礼,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参考资料。
[1]熊源伟(主编):《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2]姚轲邺:《礼仪学》ppt。
课件。
20xx年。
摘要:作为礼仪之邦的传人,
作文。
中华民族复兴的接班人,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了解礼仪基本规范,规范个人礼仪,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更易于他人接受,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在更好的适应于社会。
正文。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礼仪是礼和仪的综合。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叫做礼仪。换句话说,礼仪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团体、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在其内部和在其与外界进行各种交往活动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礼仪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规范化的行为以表示人际间的相互敬重、友善和体谅。礼包括礼貌、礼节、礼仪,其本质都是表示对人的尊重、敬意和友好。礼貌、礼节、礼仪都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礼貌是礼的行为规范,礼节是礼的惯用形式,礼仪是礼的较隆重的仪式。
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人们对文雅的仪风和悦人的仪态一直孜孜以求。而今,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日渐频繁,人们对个人的礼仪更是倍加关注。从表面看,个人礼仪仅仅涉及个人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类无关宏旨的小节小事,但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个人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而且事关全局。若置个人礼仪规范而不顾,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必然授人以笔柄,小到影响个人的自身形象,大到足以影响社会组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事实如此,绝非无病呻吟,耸人听闻。强调个人礼仪,倡导现代文明,旨在提高个人礼貌素养。强化公民的文明观念。良好的礼仪风范,出众的形象风采,是人们自尊尊人之本,更是人们立足、立业之源。
对个人来说,个人礼仪是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就国家而论,个人礼仪乃属一种社会文化,它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更是一国治国教民的经典。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化。历代君主、诸路圣贤均把礼仪视作是一切的准绳,认为一切应以礼为治,以礼为教。关于个人礼仪与社会文明的问题,人们的先人也有过不少的论述。如《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王以礼,有耻且格。”其大意为为政者需要用礼仪来规范老百姓,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三、人礼仪的养成及基本规范。
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完成这种变化则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力量,即个人的原动力,教育的推动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
个人礼仪包括仪表、仪容、仪态等,下边我将阐述最基本的个人礼仪知识。
第一,头发的问题。俗话说:“远看头,近看脚。”“头”等大事也是个人形象地重要因素之一。头发首先得干净,不能有异味和异物。
第二,面容的问题。对眼眉不提倡拔掉,也不提倡修剪。但是可以适当的用眉笔画。出席正式场合不应该带墨镜、太阳镜等,更不能只带镜框不代镜片。不留较长胡须。不要化太浓的妆,一般化淡妆,不要当众化妆。
第三,着装问题。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第四,搭配问题。暖色调(红、橙、黄等)给人以温和,华贵的感觉,冷色调(紫、蓝、绿等)往往使人感到凉爽、恬静、安宁、友好,中和色(白、黑、灰等)给人平和、稳重,可靠的感觉,是最常见的工作服装用色。在选择服装外饰物的色彩时,应考虑到各种色调的协调与肤色,在正式场合我们的着装不宜超过三种颜色。另外装饰品的种类不宜过多,必须在三种之内。
第六,
自我介绍。
问题。自我介绍是我们要注意场合时间,真实诚恳,态度端正。
而作为师范生的我,教师将是我未来的职业懂得基本的教师礼仪必不可少。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身为教师应该掌握以下的礼仪知识。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2)站姿: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教师应注意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
3、与学生谈话:提前通知,有所准备。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分清场合,人情人理。
参考文献。
《礼仪金说》金正昆陕西师范大学20xx-9-1。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