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优质8篇)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怎样写一篇能够激发读者兴趣和思考的读后感?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篇章,欢迎大家一起阅读和交流。
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篇一
这两年读的小说不算多,一方面是工作太忙时间太少,另一方面是能够吸引我读完全本的小说实在太少。现在要说的这本《看不见的蔷薇》,确实好看!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反转反转再反转,真是欲罢不能,直到读完全本书才舒服,这本书确实是文笔温暖、故事曲折的好书。
小朋友看世界时,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是我读完这本小说后不断询问自己的。我已经记不起来自己小时候的绝大多数事儿了,有一个至今记得的事儿就是跟好几个同村的小朋友一起去村外玩儿,当时天气暖和,蓝天白云,洋槐树刚刚吐露新芽,一大帮子小孩子沿着大路向村外跑,至于什么时候回家等细节已经记不起来了。这样来看,虽然我的儿时记忆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我可以给这个记忆记录成为一个温暖的淡绿色吧。
可能有很多在成年人看来不可思议,或者难以理解的事儿,如果逐渐解构,大多数行为慢慢的都可以分析到行为人年幼时候的经历,被爱的需要、被抛弃的经历、被伤害的经历等等。人类幼年太脆弱了,如果没有其他人的照顾,是完全没有办法长大成年的,我们的法律中也对未成年人作出了特殊保护,可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上面说了这么多,看似与《看不见的蔷薇》这本书没有关系,其实都有关系的,这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破案的过程,一条是关于主角儿时、渴望爱的故事。一个可怕的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可悲的人儿呀。
女主角小时候,遭遇父母双亡的痛苦,只能够和哥哥相依为命,这可能是她极度渴望温暖,又内心极度寒冷的最大原因吧。可能读其他小说,或者身边也有类似遭遇的人,那些能够真正走出悲痛,走出童年阴影,最终独立、自信的人,他们是幸运的。
很多时候,对很多事儿,我们只看到了我们看到的,甚至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小时候渴望爱,可是还是需要想办法走出这个状态,学会爱自己,学会让自己放下一些事情。
还想再说说这本书,故事很流畅,没有太多晦涩的段落,没有特别华丽的词句,可是就是阅读起来很舒服,那种可以坐在安静的角落,拿一瓶水或者一杯茶,慢慢阅读的那种。故事情节发展也很舒服,就跟剥洋葱一样,剥开一层以后,感觉要看到结果了,然后就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转折,故事转折的伏笔也埋的很舒服。
这本书确实是一个好故事。女主角的悲情之处,多源于自己不愿意成长,不愿意让自己变得独立。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真的不容易,不断放弃自己的有些好的、不好的记忆,整理好自己的精神继续前行也需要巨大的勇气。
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篇二
葵田谷的这本《看不见的蔷薇》我看了很长时间,情节设计和故事内容都很棒。烧脑的地方多,反转也多,有很多惊喜,作品很棒。
一起匪夷所思的命案,一对孤苦伶仃的兄妹,一段千回百转的往事。葵田谷的叙述如浅吟低唱,用极其冷静的笔法描写出了冷峻异常。因为太过于写实,所以便更多了震撼。好些人物,我似曾相识,人物塑造有血有肉,善恶冷暖,人之情伪,都很真实。从读者的角度看,这是一部能给大家带来惊喜的悬疑推理小说。华文推理书库中又多了一部优秀的作品。作为读者,我强烈推荐这部作品。
我自己也是一个推理小说作者,平时读其他推理作家的著作,总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恨不得通过一个故事就穷尽这作家的所有写作经验和技巧。这本书当然也是一样。
葵田谷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作家,抽丝剥茧,不急不缓。他有自己的叙述节奏,就像事先就有一个整体的叙述规划,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被外部环境的变化所打乱。就我自己的经验体会,要做一个坚定且自信的叙述者很难。葵田谷做到了。什么人物该在什么时间上场,什么事件该在何处发生,都有严密的安排,不会因为读者或其他因素介入而打乱故事结构和叙述节奏。
我知道这种叙述方式很危险,可能会对作者产生束缚从而让故事整体显得僵化。但是事实上这并不妨碍葵田谷。在结构之外,他采取了一种极其自由的表达,就像奔跑在夏日的草原,无拘无束的感觉为阅读增添了快感。所以《看不见的蔷薇》的结构与表达,就像冷和热的两极,形式与内容、表和里,相得益彰。在作为一个同行看来,这是最可贵处。作为一个推理小说作者,我亦强烈向其他作者推荐。
要说有什么不足,也许是叙述太过于自由,在阅读过程中,我甚至曾有过“出戏”。比如突然穿插在故事中第一人称叙述。而这恰恰是叙述自由的证据。这并不妨碍这本书的优秀。《看不见的蔷薇》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篇三
第一次写书评,献给我最喜欢的中国悬疑推理小说家葵田谷先生。
每一次阅读葵田谷的小说,都像是一场冒险,一场关于人性游戏的冒险。从《金色麦田》到《月光森林》再到这本《看不见的蔷薇》(原名《心中的他》,每一个故事都承载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震颤人心的情感。他用细腻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比现实还残酷的童话故事。这一次,更是用罪恶包装罪爱,如同墙角的蔷薇,绽放着像爱情一样的颜色,却被阴湿的泥藻掩盖了那迷人的香气。看不见的蔷薇就像遥不可及的一种爱。
每一次我都惊讶于葵田谷老师的脑洞,总会有新的故事,新的情节,新的人物,新的情感,来传达他某一种永恒的信念,一种人性的救赎与情感的守护。《看不见的蔷薇》亦是如此,血浓于水的亲情,既是人类生存相互依赖的港湾,有时又成为了一种情感寄托的枷锁。有人愿意为了对方放弃生命,有人为了对方活成对方的样子,有人心甘情愿成为爱的影子。在生而不公的社会压力下,他们到底谁才是受害者,谁又是施害者。
相比于之前的两本小说,这一篇故事结构更加紧凑,用多线叙事的方式把由一个案件引发的悬念层层揭开,不再是单独成立的小故事,也不再是单元人物篇章,而是选择用一种更能让读者带入的方式,跟着某一线索逐渐接近故事真相,逐渐看清一个人物,看懂一种人性。大量的铺垫与结构陷阱,前呼后应,让读者拿得起放不下,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也不想忘掉任何一个小伏笔。日记本是一条重要的线索,真真假假,记载了长达20年的故事,三段纠缠的人生。每一本日记都是一份自白,是彼此的承诺,是一份用谎言编织的情书,伪装与救赎并存。
这就是《看不见的蔷薇》,在悬疑罪恶的外衣之下,裹藏着治愈人心的温情。在一座藏满秘密的房间里,每一次的反转都更接近真相一步。人性的光芒,看不到,却可以温暖到生活中最隐秘的角落。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另一个人的生活,留下足迹,留下气味,留下不管在阳光下还是阴霾里都抹不掉的影子。
最后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野心,构建了一个杜学弧的侦探宇宙。期待未来可以看到有杜学弧自己故事的故事。
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篇四
近段时间,悬疑题材的作品势头正盛。而且,几部较为热门的网剧都突破了传统的以罪案侦查为进程、以警匪正邪对立为矛盾冲突的故事模式。国内悬疑小说和影视的类型创作仿佛即将进入新纪元。
在此对比之下,葵田谷的小说仍然有着独树一帜的气质。我并没有拿这部《看不见的蔷薇》和当下的悬疑小说作综合的高下评判,我相信但凡读过葵田谷小说的人,便可以窥见他在角色构建方面的更深一步的探索。
小说的分类,有助于图书市场的分析导向,让读者迅速捕捉偏好,是双方得益的事。但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将“类型”的条框背在自己身上,未必是好事。
《看不见的蔷薇》固然是悬疑小说,案件、谜面、诡计、反转、解答,悬疑小说的五脏俱全,但若把它归类为情感小说,甚至女性小说、成长小说,也不见得勉强。不仅是内容,在语言和叙事结构上,《看不见的蔷薇》也隐现出优雅的文学气息,从这一点看,也像文艺小说。
优秀的小说往往能突破“类型”的壁垒。我始终认为,小说的分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和读者的连接方式,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区分就是由此而来。当然,这不是层次的问题,并不是说通俗文学就一定比严肃文学低级,只是频道不同。《看不见的蔷薇》有它自己的频道,这个频道不能用一种简单的“类型”来概括。
如果非要按上一个类型,我权且把《看不见的蔷薇》归类为“心念悬疑”。(临时编的,不一定合适。如果在某个百科系统中出现该词条,纯属巧合。)。
人心与人性的概念范围有所不同。如果说,以人性为基础构建剧情属于小说创作的宏观战略,那么探索人心则是细节战术。
在浩如烟海的悬疑作品中,前者的范例数不胜数,但以后者为主题的小说并不多见。我们时常能看到一桩罪案,一场阴谋背后的人性黑暗和与之抗衡的光明,但此类明暗通常是以整个社会或人类群体为参考所体现出来的冲突,如果把考量范围缩小到一个个体,那么,在这个个体内的无数个念头会自然形成明暗的撞击。
葵田谷的小说,总在探索人心深处无法捉摸,难以理解的寄托。《看不见的蔷薇》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透彻。从情节上看,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忽略破案主体,小说始终围绕着三个人的命运展开。一句话概括剧情:两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的幸福做出自我牺牲。可是从角色心理层面分析,这又是一个极具剖析价值的故事。
小说以某位刑警的回忆视角,用散叙自白的方式一层一层揭开真相。盲女陈若离的男友林乙双被杀,背负嫌疑的兄长陈若生逃离现场。随着三人日记的曝光,兄妹的成长历程和男友的反面人设在读者眼前逐步呈现,这桩凶杀案也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在小说篇幅未到一半的地方,故事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是闭合的,可以自圆其说,但也是虚幻的。它的叙事方式并非时间线性,而是环形推进,同一件事,外圈之中还有多重内核。就像绕着一个广场散步,走到第二圈时,发现景致完全不同,而造成这些变化的驱动力,仍然在看不见的地方。这种叙事和信息披露的方式形成了微妙的契合。
阅读过程中,我有过许多猜测,比如:恶男非恶,盲女非盲。后来发现,我只猜对了一半,关于角色行为动机的揣摩,更是差之千里。在后半部分的解读中,我才逐渐跟随侦探的思路尝试去理解男女主角的人格。这也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所在,没有惊惧诡异的氛围,险象环生的场面,惊与险都在人心之内。
幸福,自我牺牲……这仿佛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当读者看完小说,很多人会把“仿佛”两个字去掉。是的,这确实是一个爱的故事,但同时也是一个控制人心的黑暗童话。坚强独立,让人怜惜的若离,也有着诡谲而冷酷的阴暗面。
他可以和女警姚盼谈笑自如,却不愿与陈若离见面。因为他深知陈若离心中埋藏的暗影,也许比陈若离自己看得更清楚。他不愿违心相对,这意味着他必须当面揭开陈若离在潜意识中的伤痛所酝酿出来的、让人同情的自私。这也使得负责逻辑解答的侦探角色变得更为饱满。
另外,发现了作者在给角色取名时的用心,两个男主角的姓名:陈若生,林乙双,已经剧透了小说的核心悬念。
写到半途,我看了一眼手机,刷到一篇名为《我们喜欢看悬疑剧,可能是社会出了问题》的微文,我没有看具体的内容,但大致能猜到其言为何。这不禁又让我回到文章开头说的关于悬疑小说类型的话题。不知从何时起,悬疑小说或多或少地背负上了反映社会现实的责任。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小说没有义务必须让读者对这个世界反思或沉默。葵田谷的小说没有放大任何概念,他只是在呈现燃烧在一个个小生命中的异常火苗。
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篇五
说起国内的悬疑推理小说家,葵田谷是一支新秀,之前看过他的长篇小说《月光森林》和小说集《金色麦田》,在故事情节的设计和推进上,他有意学习和继承了东野圭吾的社会派推理手法,今年的新作长篇悬疑小说《看不见的蔷薇》相比之前的作品有所突破。
小说在写作形式上采用第三人称的手法,从一个办案老警察的角度对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回忆,时而采用插叙的方式,时而采用日记穿插的方式,来还原这一个时间近二十年的案件原貌。案件涉及三个死者,牵涉其中的关键人物有十几个,时间跨度长,影响案件最终发展走向的因素很多,作者依然将故事完整地讲述了出来,这一点殊为不易。以第三人称来叙述给人的感觉是客观、真实、可信,作为一名经办案件的老警察,既有对案件前因后果的熟悉,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历,贯穿在叙述过程中的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日记的形式则是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来表达主人公的个人经历和感悟,相对来说则比较主观片面。作者在故事情节推进的过程中,反复运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两种方式,亦真亦假,构成了这个悬疑故事最基本的框架,同时结合女主人公陈若离疑似患有精神病的因素,让这个故事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烧脑。
故事的三个主角:陈若离、陈若生、林乙双,一对兄妹,一对情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人生选择。
作者着墨最多的陈若离,是性格特征塑造得非常鲜明的一个人物,也恰恰是我最不喜欢一个人物。她的一生正是印证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小时候父母因意外去世,只剩下兄妹两人在福利院里相依为命。福利院就是个社会的缩影,充满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陈若离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为了生存,她狡猾、自私、敏感、任性、霸道、有心机,善于利用自己的弱点去博取别人同情和关心,甚至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去试图捆绑哥哥和情人的一生。悲惨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这不能成为她禁锢别人一生自由的理由,哪怕别人是自愿的。
在自身安全感不足的时候,她会不断向外界索取爱来弥补自身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她一度装瞎来骗取哥哥的照顾,一次又一次地寻求林乙双的关心,这种只知一味索取不懂付出的感情对于双方都是负担,以至于最后哥哥和爱人都因她而死。
对于故事情节上,我其实有两处疑问:
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篇六
“若离从未分离,若生始终在生,独木成林也终成一双。”
当这判词一般的结语出现在尾声时,小说以及整个错综繁复的案件最终落下帷幕,三个主要人物角色也在这迷宫一般扑朔迷离的棋局中,不偏不倚,一一落子。
书页合上的一瞬间,不知为何,竟然有了一丝丝矛盾乃至分裂的感觉。明明是冲突如此强烈,高潮迭起的故事,却被作者叙述的像一汪平静的水,一抹细微的光,细腻克制到让人惊讶。
这无疑激起了我的好奇。而当更加仔细地读完第二遍后,才发现这种矛盾和分裂不仅充斥在整个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男女主人公的离奇命运中,而且,我甚至能感觉到,隐在故事背后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作出的艰难抉择。
当然,隔着文字去揣测作者的意图颇有些鲁莽,但是请原谅我依然忍不住冒失地想去做一些猜测性的解读。
首先,小说的主设定无疑是妙到足以让绝大多数悬疑作者心生羡意的。我是我,我是“他”,他是他,他也是“他”,这种绕口令似的身份谜题,并非仅凭经验和逻辑便可以硬套出来的,哪怕是浸润多年的推理作者,我相信依然有些灵感乍现,妙手偶得的成分。
而更加精妙的是,这虚虚实实的身份迷局,还是陈若离和林乙双两位主角在半猜测半默契的状态下,各自编织然后相互纠缠而成。再加上陈若离点睛般的盲女身份设定,所有的谎言都在真相中发酵出了真实的影子,而所谓的真相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真实。
如此情况下,在我看来,这几乎就是一个无法走出的迷宫。我相信绝大部分读者,哪怕是在作者明确写出了结局的情形下,依然会觉得前路未尽,遐想不止。
极度烧脑,绝地反转,几乎是所有推理作者都在竭尽所能想要去达到的效果,可是《看不见的蔷薇》的作者葵田谷却近乎任性地踩了一脚刹车——不再反转,不要遐想,真相到此为止。
为了强迫读者能够及时停下来,作者甚至煞费苦心地在多达七位角色的第一人称叙述中,刻意而反常地穿插了一个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
是的,把碎在小说中的第三人称描述章节连贯起来,你就能直抵真相。而且不仅仅只是真相,三位主角的身份经历,情感纠葛,所有的点点滴滴全都隐在其中,清晰而明确,让人如同亲历。对于一部推理小说来讲,这简直让我瞠目结舌。
这样额外的,近乎“坦白”的叙述方式,单从推理的角度来说,似乎有些冒险(庆幸的是,作者极富技巧性地将这些上帝视角均匀地分散在了全文的合适之处,最大程度地为读者保留了推理寻踪的阅读体验。这是文中另一个值得称赞击节之处。)。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完小说之后,有些矛盾乃至分裂感觉的最直接来源。
不过,在花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读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作者的用意。
对于犯罪动机,陈若离说:“我想我将刀刺入童江胸口,也是一种宣泄……”
对于自己的经历和整个案件,陈若离说:“这个故事不复杂,但是我们的感情很复杂。”
有多复杂呢?复杂到陈若离近乎于分裂矛盾地与林乙双主动分离和再次相遇。复杂到她明明清楚,却依然迷失纠结在哥哥和爱人的身份重叠之中。
这样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小说甚至可以解读为陈若离的独角戏。盲眼的陈若离倔强而艰辛的活着,而且自负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身边的所有人强行拉进了她的世界。而这也是所有不幸的源头,同时也注定让她继续迷失,越陷越深。
这也正是在证据链并不完整的情况下,陈若离坦然自白的原因。同时更庆幸的是,民警老严,杜学弧等所有的人,包括作者自己,都愿意倾听并给到陈若离一个走出泥沼,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机会。
蔷薇,生长力顽强,背阴可以坚强生存,但是沐着阳光却能生长的更加健康。最终,看不见的蔷薇,由虚向实,渐渐浮现,替代了那个活在暗处的陈若离,心中敞亮,向阳生长。
很难说小说最终描述或者揭露了如何深刻的人性,因为在我看来,人性是复杂而难以标签化的。但是作者至少触到了许多推理小说都没有涉及的一个领域——在揭露或是批判之后,该如何让那些迷失在边缘,不幸却又制造不幸,身背罪责的游魂走出困境,与这个世界和解。
而这份和解之下的温情以及引发的思考,无疑是比单纯烧脑的身份迷局,离奇的人物经历,悱恻的男女情感,以及让人头皮发麻的窥私欲更有意义。
从这一点来讲,作者的确是为陈若离以及所有其它角色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最后的落子,不偏不倚。
明白了这些,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何作者会以似乎同样有故事的民警老严为主视角,如水般平静地来叙述如此冲突的剧情,同时更会理解,作者为何舍掉继续玩烧脑游戏的可能,并煞费苦心地另辟上帝视角来给出最合适并明确结局的原因。
粗浅而鲁莽的解读,暂且先写到这里,希望文字之中没有涉及到相关剧透。总而言之,一次很难得的阅读体验,同时受益匪浅。
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篇七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看完《看不见的蔷薇》以后,第一个感想是这句话。很悲伤的故事,用多重视角的形式展开,呈现了杰出的心理独白和复杂的人性。葵田谷没有让我失望,虽然这本书中间的幻影部分,让我想起他的《月光森林》。三个人,即使中间有人离去,他们仍然是三个人在一起。“若离从未分离,若生始终在生,独木成林也终成一双。”
连场暴雨,山边别墅惊现藏尸。别墅里居住的是两兄妹,妹妹陈若离是盲人,哥哥陈若生是旅行作家却下落不明,死者是一家宠物诊所的老板兼医生林乙双。
破案的警方,除了第一视角的老严,更有葵田谷推理宇宙中的杜学弧。在之前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杜学弧追求正义,精于推理,更善于揣摩人心。他不是上帝视角的神棍,而是智商出众、观察细致,基于对人性的了解,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看不见的蔷薇》里出现了三个当事人的日记本。这些日记看似琐碎、絮叨,情意深长却又互相算计,然而经过老严和杜学弧的复盘,他们找到了日记中互相矛盾的地方。
“这个故事不复杂,但我们的感情很复杂。”当故事走到终端,我们才发现那些互相矛盾的日记其实是有心人的有意为之。《看不见的蔷薇》小说几度反转,其实是作者对人性的有心探索。
全书共分五章,从脚步写起,引出日记,再依次转换到声音、掌纹和味道。这是一个悬疑推理故事,葵田谷带着读者从多个视角去解读陈若离、陈若生和林乙双三人之间的命运纠缠,站到每一个人的立场去解读他们行为动机。
近年来,犯罪悬疑作品迎来了井喷。尤其是改编自紫金陈原著的影视剧《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叫好又叫座,让国人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其他悬疑推理作品。紫金陈更写下推荐语:“葵田谷的这本书,写的是在隐秘的角落,开出的纯蓝色的花。”
葵田谷将所有手记推理的诡计都轮转了一圈,看似无心而为,其实草蛇灰线。他用多层次的铺垫与推进,把三个主角的所有人际关系梳理了一遍,在打乱了的时间线中拼凑出三个主角相识相逢,然后通过不同的警察来解谜。
日记本中三个人不同的自述,看似揭晓了部分真相,然而经不起推敲。老严和杜学弧层层剥茧,最后的真相在他们执着追寻中水落石出。和一般推理作品中过于严谨、枯燥的描述不同,葵田谷行文优美,以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来织网,让读者在和主角们的共情中图穷匕见。在诗一样的语言中,跟随主角视角,看俗世中不为人知的情感。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直白的描写,如福利院的陈妈妈,直接让读者看到在阳光照照射不到的地方滋长的黑暗。
陈若生和妹妹相依为命,林乙双爱慕着陈若离。这是表象。林乙双并不爱慕陈若离,他只是喜欢窥视着陈若离的生活,并享受着她看不见的变态快感。这是反转。林乙双早就和陈若离相识,并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了陈若离的失明。他因为愧疚,尽自己所能,照顾着这一对兄妹。他们曾经走出过互相的生命,因为陈若离最终他们又相聚。林乙双既是陈若生,也是林乙双。
他是哥哥,也是爱人。奉献、燃烧、爱和互相救赎,是葵田谷在多重扑朔迷离曲折反转的情节中的终极表达。陈若生和林乙双献祭一般的死去,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陈若离。他们克服巨大困难,模仿彼此活成对方的样子,让缺席的人从未离开。在亲情之外,更让人侧目的是林乙双炙热的情感,那是他对若离的珍爱,如蔷薇代表的花语:我们的相遇是一种奇迹,你是我最珍贵、最稀有、最深的爱恋。
和一般主打成长的类型小说不一样,《看不见的蔷薇》不是一个爽文,陈若离更不是一个一路升级打怪的少女。主角虽然是三个人,但重点落在了一个少女身上。眼盲少女初始是装失明,因为意外才真正失明。这样一个无助的弱者,是音乐工作者,也是开场众人眼中的另一个人:极受欢迎的旅行作家。在巨大的反差下,带来最独特的少年。同理林乙双在可见的社会关系中及和若离兄妹的羁绊中人物形象的反差和变化,让人唏嘘、叹息。他们让社会失序,当你明白了他们的生平,就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理解。在感情线上,葵田谷处理得十分干净利落,虽然欲语还休。
主角团们被塑造得极为出彩。在读者眼中,他们不是清清爽爽的好人,当然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正是由于好和坏的互相交织,理智和情感的不断徘徊,葵田谷写出了层次丰富、非常有记忆点的人物。细腻的文字和对寻常的挑战,让书里的人呈现出鲜活独特生动。虽然不寻常见,然而跟随着警察们的抽丝剥茧,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无常命运的抗争。
奥兹在《爱和黑暗的故事》中说:“爱不是你主动选择的,你身不由己地爱,像染上一种疾病,你困在爱里,像被困在一场灾难里。”无论是陈妈妈对陈若生禁忌、扭曲的情感张望,还是陈若离和林乙双之间浓厚情感铺垫下宿命般的羁绊,都让人如飞蛾扑火,画地为牢。
也有着无法言说的情感故事。
陈若离的别墅花园里虽然没有蔷薇,然而林乙双心头的那朵蔷薇一直盛开。当悬疑惊悚褪去,随着隐秘、暗黑而来的只有爱和微光。
看不见的蔷薇读后感篇八
读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这本书给我带来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故事中的几位人物我觉得同情又无奈。即使我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仍然能感受到他们的困苦,这就是社会派推理小说和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区别。
我喜欢读本格推理小说,因为其中解谜和烧脑,诡计和逻辑,都能让我欲罢不能,有很大的快感。我也喜欢读社会派的推理小说,在这些小说里参透人性,感受人间疾苦。葵田谷的新作《看不见的蔷薇》就是这样的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在很久之前就有朋友向我推荐葵田谷的作品,但《看不见的蔷薇》却是我读的第1本他的书。
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孤儿兄妹,妹妹因意外失明成为盲目,长大成人之后,某一天在家中花园找到一具尸体,尸体的主人林乙双是一名兽医,似乎也是妹妹的男友。但究竟凶手是谁?动机是什么?围绕着这样的故事展开。而整个故事的风格有一点类似刑侦笔记。由主人公“我”作为一名片警加入了专案组,整个破案过程在“我”的笔下成文,写出了这个故事。故事又是以多角度展开,在现实中是“我”这个警察的视角。而在日记中或者是过去的回忆里,则是以上帝视角展现三位主角的故事。
哥哥陈若生,妹妹陈若离,医生林乙双,这三个人的命运其实早就在多年之前纠葛在一起,兄妹之情,爱情,以及友情都渗透在整个故事里。每个人的选择和每个人的付出其实都是为了另外二个人。有的人会觉得兄妹两人悲惨的命运,似乎在他们父母双亡之后就已经决定了,但我认为他们之间的一念之差才会造成了之后的悲剧,妹妹的假装,哥哥的受伤,以及林乙双的无私,都使得故事走上了最后的结局。
读完故事,我一直沉浸在作者所布下的情境中,我一直觉得如果林乙双能继续成为一位优秀的医生,他会能更好的帮助陈若离,而不是以之后的方式陪伴,一念之间决定命运,也是一念之间改变命运。而书名的意义在于,其实妹妹是一朵需要精心呵护的蔷薇,陈若生和林乙双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这朵看不见的蔷薇。即使这两个人已经不在,也希望这朵蔷薇能够继续灿烂生活的生活下去。
当然不能说整个故事是完美的,有些读者认为作者的风格近似东野圭吾,但在我看来,优秀的社会派推理不就应该是震撼和直击人心吗?作者在这本书中有些篇幅过于冗长,语言略有重复,整个节奏慢了一些,但仍然不影响这个故事的可读性。还是让我比较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