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流程制度(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流程制度篇一
工作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融合重点工作。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贯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过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注重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相互融合,确保科学谋划、统筹建设、规范管理。
2.把握人民需求,真情凝聚民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解决问题和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坚持需求导向,将外来流动人员纳入服务对象,精准把握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坚持效果导向,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情感、激发动力等方面的作用。
3.发挥党员模范,突出志愿服务。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各行各业广泛参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建设一批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加强文化、文明融合推进,运用新媒体等平台,实现文明实践“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4.探索中心模式,创新助推落实。在构架体系、运行方式、
队伍培育、实践重点上既落实区委、区政府要求,又积极展现长兴特色,不断扩大参与率、覆盖面,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富实效。
主要内容
传思想。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开展文明创建。
传政策。深入宣讲乡村振兴战略、法制建设实践以及农业农村教育、医疗、环境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传道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新风,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做文明有礼临朐人,培育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传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习文学艺术、绘画书法、传统习俗。
传技能。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科学技术、健康保健、传统技艺等实践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需要。
队伍建设
依托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组建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打造一支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文明实践主力军。重点组建五支队伍。
专家队伍。重点用好以镇级六大平台、村两委班子成员、凤凰宣讲团、退休党员教师为支撑的专家队伍,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
专业队伍。重点用好文化艺术人才、民间文艺骨干、农村致富能手以及优秀法律从业者、科技人才、医务工作者等各类专家人才,做好传文化、传技能、传知识等工作。
圆东村志愿者队伍。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退休职工、社会能人、调解员等作用,组建圆东村志愿者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传树文明乡风。
五老队伍。重点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志愿者队伍关爱帮扶未成年人的作用,做好学校文明实践工作。
草根宣讲队伍。组织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长兴人系列人物等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文明洗礼,体会“身边的感动”。
实践形式
“讲”,全面深入宣讲。采取讲座、培训或分散小型、面对面的咨询、访问、恳谈、交心、拉家常等形式,宣讲理论政策,倡树文化道德。
“评”,群众互动评议。利用“星级文明户”评选、道德讲堂等形式,组织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推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
“帮”,真情关爱帮扶。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结对关爱等方式,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乐”,多彩文化乐民。开展形式多样、广纳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
“庆”,庆典仪式传承。有计划地举行节日庆典活动,并以群众婚丧嫁娶等重要节点仪式为契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礼仪,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流程制度篇二
为贯彻落实华文明实践办〔2020〕1号文件精神,认真履行文明单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结合林业局、南山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结对共建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与党建、乡村振兴、创建、平安建设等工作相融合,积极促进文明资源共享,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1.结对联建、共创文明。县林业局与南山村深入开展“三联一创”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
2.科学规划,统筹建设。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按照正确方向稳步发展。
3.因地制宜,精准打造。结合建设内容,根据实际和群众需求,有侧重点的推进实践阵地建设,不拘一格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做到方向精准,成效明显。
4.面向群众,志愿引领。坚持群众视角,瞄准群众关切,以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达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初衷。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作用,将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实践的重要活动载体。
1.建立联建阵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三个阵地。一是建好宣传阵地,依托宣传窗、广播、微信及上门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充分宣传展示文明实践工作。二是着力办公阵地建设。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人员,有组织架构、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三是建设活动阵地。加大南山村服务中心、阅览室、广场等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5个有特色、有品位的活动阵地。
2.建立联建队伍。整合林业局、南山村现有志愿服务资源,着力打造一支涵盖林业局、南山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的志愿服务队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林业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3.开展联办活动。根据林业局职能优势,聚焦群众需求,制定华容县林业局、禹山镇南山村2020年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建活动计划表(附后),有时间、有节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精准化程度,确保结对共建活动接地气、聚人气、暖人心。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林业局分管文明创建的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做到共建活动亲自抓,亲自动员、亲自调研、亲自督导,切实担负起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责任,制定专人负责联系、督导,确保共建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二)明确职责,积极推进。共建活动要以切实解决社区、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定期组织策划政策宣讲、移风易俗、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林业行业优势,力所能及地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广泛开展共建活动,促进双方在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建设求发展、工作上水平、社会促和谐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三)深化成果,务求实效。定期总结工作经验,推广活动开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报道活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真正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单位文明水平,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流程制度篇三
为加强文明实践所得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在镇党委领导下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构,党委书记为所长、镇长为志愿服务队队长,负责全面工作,牵头抓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分管宣传工作的领导为实践所办公室主任,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二、文明实践所要按照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研究指定全年的活动计划及安排,认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要及时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科技科普、健身娱乐、群众文化等群众迫切需要的实践活动,每月根据工作实际及群众需求,开展1—2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服务群众的作用。
四、实践所要为宣讲员提供必要的宣讲条件,确保宣讲活动有序、无误,学员学习态度端正,用心讲课、精心评课、认真学习。
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宣传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阵地。
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要做好本实践所及各村文明实践活动站实践活动资料的收集及保管,定期向党委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向市文明实践中心反馈。
七、实践所对全镇各文明实践活动站文明实践工作予以指导、监督,对重点村集中力量、统筹协调、综合运用各类资源精准帮扶。对于活动开展不力、敷衍了事的村予以批评并要求按照群众需求开展活动,整改不到位的给予相应处罚。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流程制度篇四
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小组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监督检查、人员培训等工作;宣讲员负责宣讲;管理员负责活动的组织和日常工作。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干部、党员、群众理论学习、道德实践、文明提升的品牌活动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学员以本单位干部、党员为主,要号召全体干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干部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文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法制意识、提高发展本领,进一步加强干部党员群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
通过短信、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提前发布活动信息,吸引广大党员群众广泛参与。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推进和考核评估,制定并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工作实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流程制度篇五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坚守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按照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要求,就洪广镇2020年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洪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是思想引领,核心内容是传播普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0年继续牢牢把握这个主线,从加强“两个坚决维护”核心思想、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高度,提升政治站位,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基层意识形态、党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把牢方向导向,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精心设计,切实把宣讲宣传贯彻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教育引导广大干群坚定信念信仰,把广大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洪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宣传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学习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宣传宣讲各项方针政策、助推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平台。2020年以“六传六习”为主要活动内容,注重“传”“习”结合,知行合一。具体开展以下活动:
(一)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的“精气神”。
1、传思想,习理论。以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深入学习宣传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走出去送、请进来学上阵地讲”等形式,以“主题党日”“微型党课”等载体,普及党的理论政策,广泛宣讲党史、地方史,唤起乡愁记忆。
2、传文化,习礼仪。以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先进文化为目标,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中符合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的内涵,围绕“经典诵读”等主题,每年开展送巡演、电影、戏曲等系列“送文化”活动,广泛举办乡土文化公益培训。围绕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3、传道德,习风尚。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宣传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优秀党员、优秀返乡创业人士等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全面推进移风易俗“过筛子”行动,各村(居)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机构,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着力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抓好“好家风好家训”评选宣传、“家庭助廉”活动。抓好村风民俗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平安村建设、农家书屋建设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消费观,绿色生态殡葬观;营造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尚向善的浓厚文明乡风。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系列文明实践行动。实施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文明单位结对共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等农村公益帮扶项目。实施家庭环境美化工程,集中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问题,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倡导农户“门前三包”,深化优美庭院创建。
(二)广泛开展理论政策讲习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把文明实践贯穿融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着力建设和拓展载体,组织开展好送理论、送科技、送论等活动,结合农村实际集中宣讲十九大精神和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以期增强信心、凝聚共识。
1、传科技,习技能。注意虚功实做,广泛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跟踪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以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为目标,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整合各类资源,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加强面向群众的生产生活培训指导,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保障、送农资、送信息等服务,着力提升群众致富增收技能。
2、传政策,习富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惠农政策宣传力度,更好地指导群众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编印有关农业、扶贫、民政、社保、计生、卫生等方面惠农政策法规小册子,发放到村社群众,便于群众查阅和学习。组成宣讲工作小组,进村入户群众面对面讲解惠农政策,为群众解答涉农问题的政策规定,使群众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惠民政策指导农事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传法规,习行为。紧密结合“七五”普法教育,深入推进农村普法工作,提升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帮助农民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正当权益,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引导农民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形成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一要突出政治引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群众一起奋斗,推动乡村振兴,创造幸福生活。
二要坚持精准务实。始终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新需求、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供需精准、供给有效,真正为城乡群众提供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文明传习志愿服务。
三要保持常态长效。按照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平台、有制度、有菜单、有标识、有方案、有活动、有成效的“十有标准”,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形成常态化推进机制,推动文明传习活动和传习队伍常态化,持续化,打造一支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围绕“讲、树、帮、乐、行”等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传习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人人都是“文明传习者”。
四要注重全面覆盖。采取“农村+小城镇”“集中+分散”、“线下+线上”“固定+流动”相结合原则,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政府门户网站、“魅力贺兰”“两微一端”等载体,广泛开展文明传习活动和服务,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助力乡村振兴,共建幸福家园。
五要着力补齐短板。充分利用好体育场馆、农村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把各种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有序、有效、持久结合起来,全力打造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富足、健康、快乐、时尚”的品质生活。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够”建“精”建“好”实践所(站),坚持蹄疾步稳、探索创新,突出服务功能,务求实效,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为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主阵地。
(二)全面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全镇各村(居)志愿服务队伍、社工组织和党员群众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强化督促指导。严格责任落实,明确工作要求,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实实在在的活动和效果。8月底前镇机关、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至少组织一次活动。全年各实践所(站)的工作要有学习场所、有学习计划、有宣讲队伍、有档案资料。镇党委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情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要对各文明实践站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及时总结成绩经验,督促改进提高,推动洪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流程制度篇六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村党支部“一把手”工程。要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成人员名单,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实践站站长,牵头抓好实践工作。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打通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法律服务卫生服务、体育服务等阵地,形成固定的实践场所,突出文明实践功能,实现“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使用”。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确定1-2个主题,至少开展1次集中实践活动,发挥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服务群众的作用。
四、村要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开展提供条件,给予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场所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群众感受新时代、新目标、新形势、新思想的第一课堂。
六、成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着眼社区实际、落点居民需求,实践工作做到喜闻乐见。
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及时传播理论、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实践志愿者要在“首时间”和“零距离”宣讲。
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要做好过程材料的动态管理,做好日常资料的保存,并定期进行小结和信息报道。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流程制度篇七
(一)加强领导,抓牢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
一是立足全局定思路、围绕中心抓部署,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镇村两级“一把手”第一责任来抓,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责任考核,建立目标管理工作推动机制。严格落实镇、村级基层组织责任,通过“月检查、季通报、年考评”,推动形成协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局面。制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战)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工作会、推进会、现场会等6次进行安排部署。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体化运作,落实机构、人员、经费等保障要素。二是构建“三级联动”新时代实践组织体系,建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志担任,配备工作人员3名,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个,实现村(社区)全覆盖,由村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实践站站长,落实相应工作人员,确保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落实,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需要,运用本村资源优势和现有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选择1-2个村民小组(居民院落、小区)建设新时代实践点,探索总结工作经验,为推广全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下基础。
(二)运用文化优势,建立特色志愿服务队伍
以“镇村协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互通互助”为原则,组建四支镇级服务大队和六支村级服务中队,开展结合实情的全域特色志愿服务。充分结合当地李文化,建设“一综三专六特色”志愿服务队,“一综”即成立一支乡镇级石亭综合协调服务队,主要职责研究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做好与区实践中心的对接和协调,指导村组开展工作,统筹安排各服务队组织活动。“三专”即三支镇级专业服务大队,分别是雨村宣传教育专业服务大队,墨庄农业生产专业服务队,凫塘民生事业专业服务队,三支特色服务大队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说明白,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为老百姓提供农业、农技、种植、蔬菜、水果、养殖、饲养等农业技术咨询,根据需要开设各类种、养殖技术培训班,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敬老养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志愿服务。“六特色”即建立六支村级特色志愿服务中队,以各村(社区)为主要阵地,建立六支符合各村村情的特色志愿服务中队,开展文化活动、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整治、乡风文明、帮扶解困、妇女儿童关爱等各有侧重的志愿服务。结合本镇实际,建设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结合川菜川剧文化,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活动平台,“以文化人”,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夯实体制机制建设,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
1.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党支部作为志愿服务的核心引领,结合各村实际,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用制度化让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各村党支部牵头,与村委会、驻村干部建立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村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协助小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项。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由镇政府统一制定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服务回馈几方面制度,各村根据实际制定志愿活动时间、经费使用、工作流程等,形成志愿者服务的常态化制度,保障活动的有序运行。
2.整合志愿服务站点。一是在村委会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村综治站和便民服务站资源,比如建成顺河村综合便民服务大厅——“众议堂”,设立志愿者沙龙、志愿者活动室等;设立风采展示墙,整合农家书屋、儿童之家、日间照料中心作为活动室。在村文化广场,设立活动公示栏、风采展示墙等,整合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作为活动室。
3.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志愿服务活动搭建群众参与村务平台,由各村志愿服务队队长负责统筹安排,以“上门问需”和“群众点单”方式,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并根据需要,共同组织开展志愿活动。一是顺河村以文化传习为主题,以醒园、李氏宗祠、李读书台等历史遗存作为传习基地,由赖安海(省民俗学会李研究专委会主任,省作家协会会员)、胡晓(省民俗学会会员,子衿文学社社长)等专家学者组织开展文化研学、诗词赏析活动,向村组干部、普通群众讲授李的诗词、戏曲、“川菜”等作品;由区川剧协会组织开展川剧演习活动,为学校、顺河村和百花村少年儿童讲授传统戏剧之美、排演川剧剧目;由驻村干部组织开展乡风文明大讲堂,组织妇女学习“六个好”、家庭收纳技巧等;由区餐饮协会组织乡村游厨开展川菜技术培训等服务活动,共开展各类志愿活动20余次,做到活动有主题,活动有意义,言传身教为村民传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二是百花村以妇女儿童关爱为主题,由杨洪军(乡贤)等种植大户组织辖区妇女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由镇便民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开展困境儿童关爱、留守妇女保护等服务活动,由镇村法律服务室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法律援助等服务活动等共计15余次。三是各村(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文体活动、文明劝导等常态化志愿活动30余次,助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社会事务。
(四)采取四种有力措施,着力强化治理体现“德治教化”
1.文明实践育新风。顺河村、百花村发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职能作用,组建党员、巾帼、乡风文明、农业技术、文化传习等特色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农业技术、理论宣讲、环境治理、文化文艺、科技普法、民事代办、帮扶关爱、移风易俗、青少年教育等志愿服务20余次,营造了良好氛围,鼓舞了干群斗志干劲,凝聚了发展共识。
2.核心价值立新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推进易风易俗、共创文明新风”活动,建成顺河村文明风采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为乡村治理注入时代文化基因,真正实现了民风正、环境好、生活美。
3.家风家训树新风。注重从挖掘本地李的优秀家风文化及身边普通群众优秀家庭着手,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建成顺河家风家训墙,发挥党员中心户、乡贤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推荐一个好人,讲述一件好事,树立一批典型,启教一代后人”等系列活动,用道德教化乡民,让好家风浸润百姓心灵。
4.示范创建扬新风。每年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绿色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大力宣传身边道德模范,倡导邻里和睦文化,褒扬孝老爱亲先进事迹,2020年以来共评选10余人,其中有顺河村杨蓉家庭获区“最美家庭”称号。
一是受场地等因素限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仅满足于达到基本要求,缺少部门特色和创新内容,目前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次数相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多以传统节日为抓手和契机,缺少实用性活动,群众缺乏参与积极性。从实际效果来看,村民普遍对此事只是知晓,真正愿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建设贡献力量的居民群众不多,缺乏群众力量。
二是专业性不足。一是工作人员专业和专一性不足,因镇上工作人员少,干部多身兼多职,缺少专业干部从事其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其次村(社区)工作人员,是由于村(社区)干部兼任,缺乏专业的技能,使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志愿服务专业化不足。志愿服务的组织化存在流于形式,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化水平不够,未能积极推出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服务项目,发挥志愿服务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活力中的积极性作用。培育专业志愿服务骨干队伍会受到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未能达到良好效果。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需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打通服务阵地,把原有的资源用好用足,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以此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制观念。
一是厘清需求导向,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服务功能。通过大走访排查、与村民访谈等形式,对接每一户群众的需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服务功能,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夯实文明实践工作核心。
二是抓住工作机遇,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创新性。积极借鉴学习外地一些效果好的创新做法,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具有既贴近群众又有特色的活动,做好乡风文明引导,全面提升群众的精气神。
三是增强志愿队伍专业性,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内生动力。鼓励已有的志愿服务组织深化服务,重点在专业化方面下功夫,吸收一批符合本组织特色的专业人士进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并以此为种子,扩大志愿者服务影响力,进而带动更多的人进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专业性的指导学习,让镇和村(社区)志愿队伍更加专业系统,志愿服务活动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