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优秀9篇)
报告的排版和格式要整齐、规范,段落分明,标题层次分明,方便读者阅读和查找信息。在报告中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内容跳跃和信息断层。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学术写作形式,用于向他人传达研究成果、调查结果等。编写报告前,需要对研究对象或调查主题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一
近年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在产业“振兴”上注活力,在村庄“美丽”上做文章,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积极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
我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闲置集体土地,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大棚蔬菜、井冈蜜柚等产业,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产业优势。“十三五”贫困村油洲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新开发井冈蜜柚基地400余亩;“十二五”贫困村北溪村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式合同方式养殖泥鳅达40亩;高芫村引进江西德泰生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中药材种植400余亩,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同时为村集体经济积累赋能充电,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我乡重点推进了道路、户厕、供水、公共照明、排水沟渠、河塘、搭靠三房等“四建三治”工作。目前全乡乡村道路总里程72.4公里,其中乡道1条,5.78公里,村道91条,66.63公里,全部为硬化水泥混凝土路面。城乡供水主要以“1+4”为基本格局,即以圩镇自来水厂为主,4个村农村饮水工程或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辅的格局。圩镇自来水厂受益3598人。油洲、田西、灵溪、老居等村建立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益793人。市级示范村老居村已列入了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引用老营盘水库的水,目前施工已至-镇-村,今年将接入老居村,实现全村受益。污水处理主要为“1+2”格局,即以上模圩镇污水处理项目为主,老居和油洲村2个村污水处理项目为辅。上模圩镇污水项目受益450户和上模学校学生2900人,老居村污水处理项目受益111户,油州村污水处理项目受益55户。
我乡采取“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主题党日”方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元宵节、七一建党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党员群众举办文艺汇演、庆祝建党101周年系列活动,做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转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我乡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按照“三有三带”标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培养造就一支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村(居)“两委”成员56人,平均年龄43.2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4人,占比25%;35岁以下12人,占比21.4%,确保了每村(居)都有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同时,10个村、1个社区全部完成“一肩挑”,致富带头人占比100%,全面完成“两升一降”的目标。为提高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和便民服务智慧化程度。我乡依托乡级综治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把10个村(居)规范分为11个网格,同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1人,每个网格再调配6-8名平安志愿者参与到治理工作中,以此由点连线成面,人在各种走,事在格中办。在本年度1-8月份工作中,网格化管理共上报民生民安事项2270条,完成协调解决2270条,其中安全隐患类累计排查整改649件;邻里等矛盾纠纷上报98件,已完成调处98件,突出矛盾纠纷数为零。
下一步,我乡将紧扣抓党建促乡村建设、促乡村治理的发展思路,强引领、优服务、激活力,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二
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__县民政局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精神,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20__年年初,我们镇共有低保户1178户,2443人,低保标准从270元/人,提高到现在的300元/人,参保率达3.2%,是全县平均水平。按市县要求对我镇低保户进行全面复核调整,我们在4、5月份和8、9月份共用4个月时间清理了脱贫、死亡人员158户、281人,对照低保复核情况及时更新低保系统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复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文件上的要求入村入户调查,做到户户与人见面、与卡见面,并做好邻里调查走访,积极宣传低保政策,确保低保复核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坚持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层层把关,打造岚山镇阳光低保工程。
同时对新申请的低保户严格按照申请、核查、公示、上报的程序进行办理。组织人员对新申请户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形式,了解申请户的家庭情况,并要求低保申请对象如实提供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就业情况、残疾证、重病证明等,调查人员按照入户调查情况填写入户调查表。在初步入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门人员会同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进行逐户评议,凡因正当理由评议不通过的户,当场告知原因并退回申请,从源头上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户,及时告知并准备相关材料,填写低保档案,计算家庭收入,上报县民政局,一年以来我镇共集中审核上报了129户348人,低保档案基本整理结束。
我们镇共有五保户355人,其中在两个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167人,分散供养的有188人。1—11月份共有39名五保对象死亡,我们及时__县民政局对接,增补了39名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们岚山敬老院提档升级,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的要求,我们积极向民政局争取,把岚山敬老院确定为20__年改建工程,现在敬老院的改造已基本完成,新建了水冲厕所、洗衣房、浴室等公共设施,为所有五保老人房间铺设了地砖、墙砖,安装了马桶,配置了空调,更换了门窗,并对敬老院重新进行粉刷,现在的岚山敬老院焕然一新,共投资近200万元,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优抚对象的各种优待政策,全部及时足额兑现,我们今年共为20名60周岁以上退伍军人办理了退伍补贴,为7名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家属办理了遗属补助,为全镇所有残疾军人换发新的残疾军人证,并免费为所有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纳入医疗救助平台,为他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殡改工作第一次纳入了县对镇的考核,主要考核火化率、骨灰公墓建设和平坟工作三项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认真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10月7日殡改大会之后,我们积极组织宣传车辆,在全镇范围内巡回宣传,督促各村张贴标语、横幅,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广泛宣传殡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殡改氛围。从10月17日开始组织各村进行平坟,到目前为止,全镇主要道路两侧的坟头已平迁结束,公益性公墓建设正在有序进行,预计春节前能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镇的火化率达到100%,一直处于全县的先进位次。
一年来,我们两次对全镇低保户、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平台信息进行审核,对各类人员的变更情况及时与县卫生局医疗救助系统对接,并在医疗系统中取消了500多名低保核销人员、39名五保死亡人员及15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搭建信息。将新增的348名低保人员和39名新纳入五保人员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平台,确保他们能及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我们今年共为近200名新满80周岁的老人办理了尊老金登记;为40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为5名孤儿办理了瑞华助孤,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对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统计上报,并分类进行康复训练;为全镇23个民办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备材料,进行登记;新增了岚山、河湾两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共办理医疗救助38户、临时救助25户、慈善救助5户、为4名儿童申请大病慈善救助;接待来人来访1500人次,发放救灾款7万余元。
民政工作由于我个人认识的原因,在业务上只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不注重工作创新,没有形成亮点,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创新和亮点上下功夫。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三
根据xx通知,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落实,现将工作推广情况汇报如下。
(二)发挥党员在乡村管理中的先驱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结合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组织党员宣传党的好政策,做好党的麦克风,切实落实党的政策。同时,不断发挥党员先驱模范作用,促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集中力量,在乡村管理中强调模范。
(三)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认真执行基层负面要求,切实做好乡级研究,明确原则、构想、方法、措施等,组织村级会议安排,消除长会、吵会、没有实质效果的会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不断规范无纸化办公程序,管理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和手机办公通,逐渐实现大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四)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一是进一步选择强村干部,确保组织强大,目前xx村缺乏主任、副主任和xx村党总支书记,下一步提高人才排放力,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补充工作,不断完善基础阵地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一约三会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执行,确保群众形成合力整治村级事务的力量。
(五)丰富村民协议形式。各村建立了一事一议制度,形成了村里的大事大家一起商量的局面。同时,依托国家传统节日和民间节日,形成了三月三日、xx、祭龙、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等一系列活动,大众精神文化不断丰富。
(6)全面实施村级办公阳光工程。一是严格按照《村级公开申报制度》的要求,乡纪委领导各村不断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定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定期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和村干部任期和离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公开常态化。
(七)积极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乡制作宣传文化墙120张,展板600多张,标语2000多张,实践内容纳入各村组村规民约管,切实深入大众心中,融入骨头。二是将管辖区内的村民纳入诚信管理,进一步明确村民的义务,将违反村规民约定拒绝改正的村民纳入违反诚信人员名单,在村规民约红黑板上进行公示和村集团会议、村广播命名通报,共同惩戒,构筑失去信用,到处受到限制的社会管理结构,有效促进全国人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贫困攻势的良好氛围。20xx年以来,35人违反了村民的诚实行为。三是结合自强、诚实、感谢行动,深入宣传西类精神和老山精神,创造努力、努力的精神气质,提高大众的共鸣和满意度。
(八)实施乡风文明培养行动。一是充分发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养朴素的民风。开展良好的家庭风格建设,继承传播优秀的家庭训练,举办不忘初心,实际兴邦,高举旗帜和党一起走的主题活动,赞扬好婆婆好媳妇好孩子60多人。二是全面推进风俗转移,行使公权的人严格执行婚礼报告制度。在农村,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严格遵循xx乡村民诚信管理办法,严格打击农村婚礼大工作、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惯,至今全乡乡风文明工作不断提高。三是添加。
村规民约建设,将村内治安管理、公益事业等相关行为规范和约束写入村规民约,不断规范群众行为,截至目前,全乡228个村小组均上墙执行。四是扎实开展乡风文明“三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取缔赌博窝点17处,捣毁赌博机具45台。开展大操大办劝导50次,劝退礼金11600元。2019年178个村小组荣获xx乡风文明奖,共计获得奖励资金50万元,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九)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一是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赞歌颂中华、感恩新时代”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最美挂联单位、最美扶贫工作队、最美村庄、最美庭院、最美奋斗者、最美帮扶干部、最美青少年等186人进行表彰,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二是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20xx年度,乡党委政府机关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xx村委会中寨村小组被评为“xx省文明村”称号,模范作用发挥不断明显。
(十)加强农村文化引领。一是扎实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xxx族传统生态保护区》被列为xxx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三下乡”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组织开展了“响鼓重锤、快马扬鞭”集结实训活动、“不忘初心、实干兴乡、高举旗帜跟党走”“赞歌颂中华、感恩新时代”主题活动和xx首届农民运动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二是xx民族特色村落基本建设完成,深入实施xx协作项目合作,投资795万元建成xx狮子山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基础,xxxx到xx鱼塘水库的观光旅游路线初步建成。依托产业示范园区及周边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园区打造成一个集农业产业、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让其成为xx的一张名片,让更多人认识xx,带动xx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十一)推进法治、平安乡村建设。我们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依法治乡扎实推进,“七五”普法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深入人心,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扫黑除恶”“缉枪治爆”等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严厉打击和惩治,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xx人民战争,继续巩固和发扬爱国统一战线,深入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安宁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强化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十二)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一是不断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明确每项权力行使的法规依据、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确保基层干部会用权、用好权、为民谋利。二是进一步规范《来信来访登记表》《开箱记录登记表》制度,实行零报告和月报告制度,并严格审核录入五级联动平台。共录入、办结159件(其中脱贫攻坚125件),满意率100%。按照惩教并重的原则,坚决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六大纪律的行为,特别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共受理信访举报件18件,其中信访了结15件,党纪立案、处分3人,政纪立案、处分1人。
(十三)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一是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十二五”期间依法治乡纲要和“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做好全乡“七五”普法巩固工作,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平安创建以及开展送法下乡、开设法制宣传栏等一系列活动,采取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会、党员会、广播等小众化形式,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朴素语言,把法治宣讲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全乡组建宣讲团1个,宣讲小分队12支,乡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挂钩联系点和村寨等基层一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向广大群众宣传涉及扶贫、劳动、拆迁等一批直接关系民生的法律法规知识。今年来,共开展法治主题宣传36场次,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提高宣传的时效和覆盖面。二是利用法治主题日进行集中宣教。今年来,通过在三月法治宣传月、“3.8”妇女维权周、“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期间,联合乡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不同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5次。三是增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突出机关干部自学,2019年3月至今,我乡利用每周四晚脱贫攻坚政策培训会,组织机关干部自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读本》、《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以及十九文件精神等集中学习20次,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十四)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五个一批”带动示范带动参与乡村治理。即:村组干部带头一批。采取“落实一人,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乡村治理中表率作用,共有31名村组干部带头参与旧房拆除、六项短板补齐、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切实带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光荣之家引领一批。借助“光荣之家”悬挂工作,各村站区组织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召开乡村治理座谈会,让退伍军人和军烈属珍惜现有荣耀,在乡村治理工作继续发光发热。截至目前,悬挂光荣之家436户,召开座谈会12场次。共产党员示范一批。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让党员带好头,当好乡村治理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治理实事。截至目前,悬挂标识牌914户。小手大手联动一批。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全乡师生全力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带动家庭成员摒弃陋习,弘扬美德,激发正能量,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组”攻坚效应,加快了乡村治理步伐。截至目前,共有师生1360人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巾帼妇女建功一批。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3次330人次到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从行动上、思想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通过开展“五个一批”示范带动,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十五)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目前按照上级要求已经统一平台并投入使用。二是由乡党政办牵头各村扎实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三是聘用社保协办员6名,社会救助经办员2名,社会救助协理员11名,护林员213名,村庄规划员11名,确保基层民生保障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专职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余党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乡党政办公室,由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二是深入实施农村人才库建设项目,推动农村人才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力争用1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有定力、为民服务有情怀、勤政务实有本事、认真负责有担当、干事创业有办法、廉洁公道有口碑的“六有”农村人才队伍,为全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乡村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不健全,决策、议事、协商、评估、监督、考核程序和机制不完善,治理制度化建设滞后;乡村治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够,不少制度执行难、落实差,有些制度流于形式,陷入“空转”;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不足,制度之间的紧张张力加大,制度体系的集成性不强,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合力。二是乡村干部担当精神不足。乡村干部对政策学习掌握不够,特别是对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不深、不透。对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学习不够。导致思想观念、开拓创新能力与新的发展形势不适应,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与肩负的使命责任不相称。三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感情沟通不到位,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绝大多数贫困户只关心“政府能给我多少钱”,而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脱贫致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甚至出现“精神贫困”的严重问题。部分群众只想“获得”、不讲付出,只求利益、不思进取,面临着发展无资源、无人手、无出路的局面。部分贫困户认为脱贫致富是政府考虑的事,甚至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一门心思靠着墙根晒太阳、围着桌子搓麻将、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不良现象。
(一)建立善治体制,达到共治效果。一是加强和完善党自身的组织网络体系,确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现代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领导,充分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二是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组织和其他民间把乡村社会组织起来,发挥群众组织在乡村治理主导地位,承担农村基层各项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三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科学统筹各方关系,采用民事民议民决民办的方法,广泛动员民众共同协商,并将法治作为保障农村基层各主体合理履行职能、协调有序工作的根本机制。
(二)构建多元协商,形成共同参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开展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主体以及庞大资源配置的长期过程,需要乡村基层治理能够从整体层面进行推进。一是要积极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根据实际的治理情况与自身特点来创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为多元治理主体提供参与协商互动的渠道和平台;二是在治理过程中要加快协商互动的制度建构,加强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提升,约束不规范的协商行为,推动协商互动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三)建立监督机制,调动多方参与。创新发展村民监督机制,发挥村民在开展乡村治理过程的监督功能,调动多元基层治理主体监督积极性。一是要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特别是要消除广大农民群体对监督的后顾之忧,使之敢于监督,愿意监督;二是要畅通监督的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监督创造条件,提高监督的现实效力。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四
乡村振兴战略是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抓好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配置,朔良镇立足地区特色,整合地区资源优势,围绕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简要报告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些情况。
(1)以三清三拆为线索,提高乡村风貌。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在开展乡村风貌提高三清三拆的百日攻势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备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备工作地图、一个露台、一封信、一个评价)为线索,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势活动期间,全镇共投资25万元,村垃圾清扫206吨,清扫混乱堆放1931处,去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混乱建设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农村危险住宅37栋1246㎡。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工作配置和安排,我镇基本整备型村庄数量为13屯,杏花村百刚屯、那腾村塘屯、那腾村耀屯、宝达村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贡屯、南立村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到目前为止,13个已经开始建设,开始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剩下杏花村百刚屯、南立村朝屯两个村庄规划也报告了住宅建设规划部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整顿住宅基地,创造清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期管理机制。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委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开展,抓住效果,镇村分别设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执行各项工作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会议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3)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训练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下乡治理的运营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开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文件齐全。
(1)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提高大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加强大众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各村实行党建制度监督,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实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组成员加强村党建联系和法治工作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工作绩效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执行力度。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础管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效果。同时,优化人民调停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停委员会、警联合调动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停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进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努力实现民主法治村的全权复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复盖率和目的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企业,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解决。
一是调整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有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感,合作,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调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整会议制度的常态化,定期召开调整工作例会、研修会和推进会,分析、研究调查矛盾纠纷,整理、报告。
三是完善阶段性调整制度。从村级开始逐步调整,逐步报告。根据法律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移到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查系统。调查方式采用拉网式、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调查效果以调查准确、排列快、报告及时为基准,真正实现城镇不漏村、村庄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矛盾纠纷信息准确,情况清晰,底数清晰。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高层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店建设,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大众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于乡风文明,保持乡愁记忆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相帮助、邻居守望的朴素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纸巾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进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相继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朗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种表演指导。
1.基础设施的弱点。朔良镇是我县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辅助设施较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大众卫生、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有很多封建习惯。
1、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地区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坝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抓住农村风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工作的陈规陋习,确立文明新风。
2019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19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一)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进一步抓好资金整合,建立专项资金库。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握紧拳头,突出重点,扶持重点产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工商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缓解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制度管理库。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动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三权分立,加快我县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进程。探索成立土地合作社,通过成立土地合作社,将土地集中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破解租地难、地难租的难题,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规模经营打造整齐美观的农村住房。
根据xx通知,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落实,现将工作推广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村级党组织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整体部署和要求,严格履行党治党主体责任,科学规划全面从严治党,全面领导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严格按照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党员担任。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均占一定比例。不断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讨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制度。二是村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制定《xx乡村村民诚信管理办法》,指导各村组改善村规民制度,强调村民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乡党委政府支持村干部,要求村干部乡村管理新的抓手,以村干部授予许可的形式,保障村干部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权力,全面改变传统村干部不愿管理、不愿管理、不能管理的尴尬局面,逐渐实现了全乡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三是严格执行村务公开申报制度,乡纪委领导各村监委进一步执行和完善村务公开申报,进一步确保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执行,促进全乡各项工作开展。四是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基础,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阵地作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不断优化村两委班级结构,选择优秀村级力量,每年及时分配3万元村级事务经费,确保村级机构正常运行,同时积极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全乡主要以参股红利和自主经营两种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12个村收益均达3万元以上,参股红利有xx村、xx村、xx村、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x村、xxxxx村、自主经营的12个村。
(二)发挥党员在乡村管理中的先驱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结合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组织党员宣传党的好政策,做好党的麦克风,切实落实党的政策。同时,不断发挥党员先驱模范作用,促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集中力量,在乡村管理中强调模范。
(三)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认真执行基层负面要求,切实做好乡级研究,明确原则、构想、方法、措施等,组织村级会议安排,消除长会、吵会、没有实质效果的会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不断规范无纸化办公程序,管理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和手机办公通,逐渐实现大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四)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一是进一步选择强村干部,确保组织强大,目前xx村缺乏主任、副主任和xx村党总支书记,下一步提高人才排放力,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补充工作,不断完善基础阵地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一约三会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执行,确保群众形成合力整治村级事务的力量。
(五)丰富村民协议形式。各村建立了一事一议制度,形成了村里的大事大家一起商量的局面。同时,依托国家传统节日和民间节日,形成了三月三日、xx、祭龙、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等一系列活动,大众精神文化不断丰富。
(6)全面实施村级办公阳光工程。一是严格按照《村级公开申报制度》的要求,乡纪委领导各村不断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定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定期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和村干部任期和离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公开常态化。
(七)积极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乡制作宣传文化墙120张,展板600多张,标语2000多张,实践内容纳入各村组村规民约管,切实深入大众心中,融入骨头。二是将管辖区内的村民纳入诚信管理,进一步明确村民的义务,将违反村规民约定拒绝改正的村民纳入违反诚信人员名单,在村规民约红黑板上进行公示和村集团会议、村广播命名通报,共同惩戒,构筑失去信用,到处受到限制的社会管理结构,有效促进全国人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贫困攻势的良好氛围。2019年以来,35人违反了村民的诚实行为。三是结合自强、诚实、感谢行动,深入宣传西类精神和老山精神,创造努力、努力的精神气质,提高大众的共鸣和满意度。
(八)实施乡风文明培养行动。一是充分发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养朴素的民风。开展良好的家庭风格建设,继承传播优秀的家庭训练,举办不忘初心,实际兴邦,高举旗帜和党一起走的主题活动,赞扬好婆婆好媳妇好孩子60多人。二是全面推进风俗转移,行使公权的人严格执行婚礼报告制度。在农村,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严格遵循xx乡村民诚信管理办法,严格打击农村婚礼大工作、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惯,至今全乡乡风文明工作不断提高。三是添加。
村规民约建设,将村内治安管理、公益事业等相关行为规范和约束写入村规民约,不断规范群众行为,截至目前,全乡228个村小组均上墙执行。四是扎实开展乡风文明“三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取缔赌博窝点17处,捣毁赌博机具45台。开展大操大办劝导50次,劝退礼金11600元。2019年178个村小组荣获xx乡风文明奖,共计获得奖励资金50万元,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九)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一是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赞歌颂中华、感恩新时代”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最美挂联单位、最美扶贫工作队、最美村庄、最美庭院、最美奋斗者、最美帮扶干部、最美青少年等186人进行表彰,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二是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2018年度,乡党委政府机关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xx村委会中寨村小组被评为“xx省文明村”称号,模范作用发挥不断明显。
(十)加强农村文化引领。一是扎实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xxx族传统生态保护区》被列为xxx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三下乡”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组织开展了“响鼓重锤、快马扬鞭”集结实训活动、“不忘初心、实干兴乡、高举旗帜跟党走”“赞歌颂中华、感恩新时代”主题活动和xx首届农民运动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二是xx民族特色村落基本建设完成,深入实施xx协作项目合作,投资795万元建成xx狮子山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基础,xxxx到xx鱼塘水库的观光旅游路线初步建成。依托产业示范园区及周边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园区打造成一个集农业产业、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让其成为xx的一张名片,让更多人认识xx,带动xx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十一)推进法治、平安乡村建设。我们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依法治乡扎实推进,“七五”普法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深入人心,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扫黑除恶”“缉枪治爆”等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严厉打击和惩治,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xx人民战争,继续巩固和发扬爱国统一战线,深入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安宁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强化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十二)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一是不断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明确每项权力行使的法规依据、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确保基层干部会用权、用好权、为民谋利。二是进一步规范《来信来访登记表》《开箱记录登记表》制度,实行零报告和月报告制度,并严格审核录入五级联动平台。共录入、办结159件(其中脱贫攻坚125件),满意率100%。按照惩教并重的原则,坚决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六大纪律的行为,特别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共受理信访举报件18件,其中信访了结15件,党纪立案、处分3人,政纪立案、处分1人。
(十三)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一是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十二五”期间依法治乡纲要和“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做好全乡“七五”普法巩固工作,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平安创建以及开展送法下乡、开设法制宣传栏等一系列活动,采取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会、党员会、广播等小众化形式,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朴素语言,把法治宣讲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全乡组建宣讲团1个,宣讲小分队12支,乡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挂钩联系点和村寨等基层一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向广大群众宣传涉及扶贫、劳动、拆迁等一批直接关系民生的法律法规知识。今年来,共开展法治主题宣传36场次,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提高宣传的时效和覆盖面。二是利用法治主题日进行集中宣教。今年来,通过在三月法治宣传月、“3.8”妇女维权周、“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期间,联合乡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不同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5次。三是增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突出机关干部自学,2019年3月至今,我乡利用每周四晚脱贫攻坚政策培训会,组织机关干部自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读本》、《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以及十九文件精神等集中学习20次,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十四)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五个一批”带动示范带动参与乡村治理。即:村组干部带头一批。采取“落实一人,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乡村治理中表率作用,共有31名村组干部带头参与旧房拆除、六项短板补齐、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切实带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光荣之家引领一批。借助“光荣之家”悬挂工作,各村站区组织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召开乡村治理座谈会,让退伍军人和军烈属珍惜现有荣耀,在乡村治理工作继续发光发热。截至目前,悬挂光荣之家436户,召开座谈会12场次。共产党员示范一批。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让党员带好头,当好乡村治理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治理实事。截至目前,悬挂标识牌914户。小手大手联动一批。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全乡师生全力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带动家庭成员摒弃陋习,弘扬美德,激发正能量,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组”攻坚效应,加快了乡村治理步伐。截至目前,共有师生1360人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巾帼妇女建功一批。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3次330人次到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从行动上、思想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通过开展“五个一批”示范带动,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十五)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目前按照上级要求已经统一平台并投入使用。二是由乡党政办牵头各村扎实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三是聘用社保协办员6名,社会救助经办员2名,社会救助协理员11名,护林员213名,村庄规划员11名,确保基层民生保障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专职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余党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乡党政办公室,由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二是深入实施农村人才库建设项目,推动农村人才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力争用1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有定力、为民服务有情怀、勤政务实有本事、认真负责有担当、干事创业有办法、廉洁公道有口碑的“六有”农村人才队伍,为全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乡村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不健全,决策、议事、协商、评估、监督、考核程序和机制不完善,治理制度化建设滞后;乡村治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够,不少制度执行难、落实差,有些制度流于形式,陷入“空转”;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不足,制度之间的紧张张力加大,制度体系的集成性不强,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合力。二是乡村干部担当精神不足。乡村干部对政策学习掌握不够,特别是对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不深、不透。对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学习不够。导致思想观念、开拓创新能力与新的发展形势不适应,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与肩负的使命责任不相称。三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感情沟通不到位,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绝大多数贫困户只关心“政府能给我多少钱”,而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脱贫致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甚至出现“精神贫困”的严重问题。部分群众只想“获得”、不讲付出,只求利益、不思进取,面临着发展无资源、无人手、无出路的局面。部分贫困户认为脱贫致富是政府考虑的事,甚至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一门心思靠着墙根晒太阳、围着桌子搓麻将、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不良现象。
(一)建立善治体制,达到共治效果。一是加强和完善党自身的组织网络体系,确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现代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领导,充分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二是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组织和其他民间把乡村社会组织起来,发挥群众组织在乡村治理主导地位,承担农村基层各项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三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科学统筹各方关系,采用民事民议民决民办的方法,广泛动员民众共同协商,并将法治作为保障农村基层各主体合理履行职能、协调有序工作的根本机制。
(二)构建多元协商,形成共同参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开展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主体以及庞大资源配置的长期过程,需要乡村基层治理能够从整体层面进行推进。一是要积极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根据实际的治理情况与自身特点来创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为多元治理主体提供参与协商互动的渠道和平台;二是在治理过程中要加快协商互动的制度建构,加强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提升,约束不规范的协商行为,推动协商互动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三)建立监督机制,调动多方参与。创新发展村民监督机制,发挥村民在开展乡村治理过程的监督功能,调动多元基层治理主体监督积极性。一是要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特别是要消除广大农民群体对监督的后顾之忧,使之敢于监督,愿意监督;二是要畅通监督的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监督创造条件,提高监督的现实效力。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五
20xx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xx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xx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xx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一)目标。20x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进一步抓好资金整合,建立专项资金库。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握紧拳头,突出重点,扶持重点产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工商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缓解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制度管理库。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动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三权分立,加快我县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进程。探索成立土地合作社,通过成立土地合作社,将土地集中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破解租地难、地难租的难题,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规模经营打造整齐美观的农村住房。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六
2019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19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一)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进一步抓好资金整合,建立专项资金库。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握紧拳头,突出重点,扶持重点产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工商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缓解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制度管理库。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动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三权分立,加快我县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进程。探索成立土地合作社,通过成立土地合作社,将土地集中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破解租地难、地难租的难题,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规模经营打造整齐美观的农村住房。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七
(一)结合职能,打赢大气攻坚战役。
1.餐饮油烟专项治理。20xx年5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2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历时3个月,至20xx年8月底,县城区332家餐饮服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
2.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20xx年7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10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
3.坚持扬尘治理。从20xx年10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
(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
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1.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5年,指导全县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制定村、组垃圾池建设参考标准,并指导乡镇规划选址。县政府投入386万元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新建、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池3700多个;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1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1辆、箱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12辆。目前,全县27个乡镇生活垃圾全部运往乐山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20xx年和20xx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共计44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研城镇宋高山村、周坡镇周坡村等45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设施进行了再完善。20xx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周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20xx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周坡、竹园、马踏和研经等4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20xx年投入运行。
2.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20xx年5月,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了《xx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我县有500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6处,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35万吨。我局先后邀请上海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四川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20xx年8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相关事项的请示》,9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
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2%;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50%。
(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
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洁,确保河道整洁。
1.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
2.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
3.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
4.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20xx年,在千佛镇、东林镇、王村镇和大佛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届时,我县27个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可就近运往附近的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根据《xx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xx年,我县乡镇每个村完善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3至5户有分类垃圾池,每个村建一个垃圾转运屋。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20xx年,在完善4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上,再争取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资金,力争到x年,每个村完善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建4个垃圾中转站,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到达有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配置,朔良镇立足地区特色,整合地区资源优势,围绕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简要报告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些情况。
(1)以三清三拆为线索,提高乡村风貌。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在开展乡村风貌提高三清三拆的百日攻势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备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备工作地图、一个露台、一封信、一个评价)为线索,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势活动期间,全镇共投资25万元,村垃圾清扫206吨,清扫混乱堆放1931处,去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混乱建设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农村危险住宅37栋1246㎡。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工作配置和安排,我镇基本整备型村庄数量为13屯,杏花村百刚屯、那腾村塘屯、那腾村耀屯、宝达村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贡屯、南立村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到目前为止,13个已经开始建设,开始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剩下杏花村百刚屯、南立村朝屯两个村庄规划也报告了住宅建设规划部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整顿住宅基地,创造清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期管理机制。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委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开展,抓住效果,镇村分别设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执行各项工作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会议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3)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训练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下乡治理的运营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开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文件齐全。
(1)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提高大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加强大众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各村实行党建制度监督,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实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组成员加强村党建联系和法治工作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工作绩效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执行力度。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础管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效果。同时,优化人民调停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停委员会、警联合调动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停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进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努力实现民主法治村的全权复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复盖率和目的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企业,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解决。
一是调整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有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感,合作,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调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整会议制度的常态化,定期召开调整工作例会、研修会和推进会,分析、研究调查矛盾纠纷,整理、报告。
三是完善阶段性调整制度。从村级开始逐步调整,逐步报告。根据法律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移到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查系统。调查方式采用拉网式、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调查效果以调查准确、排列快、报告及时为基准,真正实现城镇不漏村、村庄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矛盾纠纷信息准确,情况清晰,底数清晰。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高层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店建设,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大众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于乡风文明,保持乡愁记忆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相帮助、邻居守望的朴素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纸巾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进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相继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朗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种表演指导。
1.基础设施的弱点。朔良镇是我县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辅助设施较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大众卫生、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有很多封建习惯。
1、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地区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坝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抓住农村风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工作的陈规陋习,确立文明新风。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x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xx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3名、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xx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128万元,较20xx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80%。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根据xx通知,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落实,现将工作推广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村级党组织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整体部署和要求,严格履行党治党主体责任,科学规划全面从严治党,全面领导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严格按照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党员担任。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均占一定比例。不断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讨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制度。二是村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制定《xx乡村村民诚信管理办法》,指导各村组改善村规民制度,强调村民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乡党委政府支持村干部,要求村干部乡村管理新的抓手,以村干部授予许可的形式,保障村干部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权力,全面改变传统村干部不愿管理、不愿管理、不能管理的尴尬局面,逐渐实现了全乡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三是严格执行村务公开申报制度,乡纪委领导各村监委进一步执行和完善村务公开申报,进一步确保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执行,促进全乡各项工作开展。四是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基础,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阵地作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不断优化村两委班级结构,选择优秀村级力量,每年及时分配3万元村级事务经费,确保村级机构正常运行,同时积极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全乡主要以参股红利和自主经营两种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12个村收益均达3万元以上,参股红利有xx村、xx村、xx村、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x村、xxxxx村、自主经营的12个村。
(二)发挥党员在乡村管理中的先驱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结合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组织党员宣传党的好政策,做好党的麦克风,切实落实党的政策。同时,不断发挥党员先驱模范作用,促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集中力量,在乡村管理中强调模范。
(三)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认真执行基层负面要求,切实做好乡级研究,明确原则、构想、方法、措施等,组织村级会议安排,消除长会、吵会、没有实质效果的会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不断规范无纸化办公程序,管理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和手机办公通,逐渐实现大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四)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一是进一步选择强村干部,确保组织强大,目前xx村缺乏主任、副主任和xx村党总支书记,下一步提高人才排放力,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补充工作,不断完善基础阵地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一约三会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执行,确保群众形成合力整治村级事务的力量。
(五)丰富村民协议形式。各村建立了一事一议制度,形成了村里的大事大家一起商量的局面。同时,依托国家传统节日和民间节日,形成了三月三日、xx、祭龙、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等一系列活动,大众精神文化不断丰富。
(6)全面实施村级办公阳光工程。一是严格按照《村级公开申报制度》的要求,乡纪委领导各村不断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定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定期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和村干部任期和离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公开常态化。
(七)积极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乡制作宣传文化墙120张,展板600多张,标语2000多张,实践内容纳入各村组村规民约管,切实深入大众心中,融入骨头。二是将管辖区内的村民纳入诚信管理,进一步明确村民的义务,将违反村规民约定拒绝改正的村民纳入违反诚信人员名单,在村规民约红黑板上进行公示和村集团会议、村广播命名通报,共同惩戒,构筑失去信用,到处受到限制的社会管理结构,有效促进全国人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贫困攻势的良好氛围。2019年以来,35人违反了村民的诚实行为。三是结合自强、诚实、感谢行动,深入宣传西类精神和老山精神,创造努力、努力的精神气质,提高大众的共鸣和满意度。
(八)实施乡风文明培养行动。一是充分发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养朴素的民风。开展良好的家庭风格建设,继承传播优秀的家庭训练,举办不忘初心,实际兴邦,高举旗帜和党一起走的主题活动,赞扬好婆婆好媳妇好孩子60多人。二是全面推进风俗转移,行使公权的人严格执行婚礼报告制度。在农村,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严格遵循xx乡村民诚信管理办法,严格打击农村婚礼大工作、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惯,至今全乡乡风文明工作不断提高。三是添加。
村规民约建设,将村内治安管理、公益事业等相关行为规范和约束写入村规民约,不断规范群众行为,截至目前,全乡228个村小组均上墙执行。四是扎实开展乡风文明“三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取缔赌博窝点17处,捣毁赌博机具45台。开展大操大办劝导50次,劝退礼金11600元。2019年178个村小组荣获xx乡风文明奖,共计获得奖励资金50万元,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九)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一是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赞歌颂中华、感恩新时代”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最美挂联单位、最美扶贫工作队、最美村庄、最美庭院、最美奋斗者、最美帮扶干部、最美青少年等186人进行表彰,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二是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2018年度,乡党委政府机关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xx村委会中寨村小组被评为“xx省文明村”称号,模范作用发挥不断明显。
(十)加强农村文化引领。一是扎实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xxx族传统生态保护区》被列为xxx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三下乡”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组织开展了“响鼓重锤、快马扬鞭”集结实训活动、“不忘初心、实干兴乡、高举旗帜跟党走”“赞歌颂中华、感恩新时代”主题活动和xx首届农民运动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二是xx民族特色村落基本建设完成,深入实施xx协作项目合作,投资795万元建成xx狮子山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基础,xxxx到xx鱼塘水库的观光旅游路线初步建成。依托产业示范园区及周边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园区打造成一个集农业产业、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让其成为xx的一张名片,让更多人认识xx,带动xx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十一)推进法治、平安乡村建设。我们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依法治乡扎实推进,“七五”普法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深入人心,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扫黑除恶”“缉枪治爆”等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严厉打击和惩治,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xx人民战争,继续巩固和发扬爱国统一战线,深入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安宁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强化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十二)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一是不断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明确每项权力行使的法规依据、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确保基层干部会用权、用好权、为民谋利。二是进一步规范《来信来访登记表》《开箱记录登记表》制度,实行零报告和月报告制度,并严格审核录入五级联动平台。共录入、办结159件(其中脱贫攻坚125件),满意率100%。按照惩教并重的原则,坚决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六大纪律的行为,特别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共受理信访举报件18件,其中信访了结15件,党纪立案、处分3人,政纪立案、处分1人。
(十三)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一是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十二五”期间依法治乡纲要和“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做好全乡“七五”普法巩固工作,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平安创建以及开展送法下乡、开设法制宣传栏等一系列活动,采取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会、党员会、广播等小众化形式,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朴素语言,把法治宣讲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全乡组建宣讲团1个,宣讲小分队12支,乡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挂钩联系点和村寨等基层一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向广大群众宣传涉及扶贫、劳动、拆迁等一批直接关系民生的法律法规知识。今年来,共开展法治主题宣传36场次,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提高宣传的时效和覆盖面。二是利用法治主题日进行集中宣教。今年来,通过在三月法治宣传月、“3.8”妇女维权周、“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期间,联合乡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不同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5次。三是增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突出机关干部自学,2019年3月至今,我乡利用每周四晚脱贫攻坚政策培训会,组织机关干部自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读本》、《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以及十九文件精神等集中学习20次,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十四)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五个一批”带动示范带动参与乡村治理。即:村组干部带头一批。采取“落实一人,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乡村治理中表率作用,共有31名村组干部带头参与旧房拆除、六项短板补齐、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切实带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光荣之家引领一批。借助“光荣之家”悬挂工作,各村站区组织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召开乡村治理座谈会,让退伍军人和军烈属珍惜现有荣耀,在乡村治理工作继续发光发热。截至目前,悬挂光荣之家436户,召开座谈会12场次。共产党员示范一批。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让党员带好头,当好乡村治理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治理实事。截至目前,悬挂标识牌914户。小手大手联动一批。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全乡师生全力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带动家庭成员摒弃陋习,弘扬美德,激发正能量,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组”攻坚效应,加快了乡村治理步伐。截至目前,共有师生1360人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巾帼妇女建功一批。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3次330人次到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从行动上、思想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通过开展“五个一批”示范带动,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十五)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目前按照上级要求已经统一平台并投入使用。二是由乡党政办牵头各村扎实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三是聘用社保协办员6名,社会救助经办员2名,社会救助协理员11名,护林员213名,村庄规划员11名,确保基层民生保障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专职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余党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乡党政办公室,由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二是深入实施农村人才库建设项目,推动农村人才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力争用1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有定力、为民服务有情怀、勤政务实有本事、认真负责有担当、干事创业有办法、廉洁公道有口碑的“六有”农村人才队伍,为全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乡村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不健全,决策、议事、协商、评估、监督、考核程序和机制不完善,治理制度化建设滞后;乡村治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够,不少制度执行难、落实差,有些制度流于形式,陷入“空转”;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不足,制度之间的紧张张力加大,制度体系的集成性不强,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合力。二是乡村干部担当精神不足。乡村干部对政策学习掌握不够,特别是对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不深、不透。对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学习不够。导致思想观念、开拓创新能力与新的发展形势不适应,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与肩负的使命责任不相称。三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感情沟通不到位,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绝大多数贫困户只关心“政府能给我多少钱”,而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脱贫致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甚至出现“精神贫困”的严重问题。部分群众只想“获得”、不讲付出,只求利益、不思进取,面临着发展无资源、无人手、无出路的局面。部分贫困户认为脱贫致富是政府考虑的事,甚至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一门心思靠着墙根晒太阳、围着桌子搓麻将、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不良现象。
(一)建立善治体制,达到共治效果。一是加强和完善党自身的组织网络体系,确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现代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领导,充分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二是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组织和其他民间把乡村社会组织起来,发挥群众组织在乡村治理主导地位,承担农村基层各项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三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科学统筹各方关系,采用民事民议民决民办的方法,广泛动员民众共同协商,并将法治作为保障农村基层各主体合理履行职能、协调有序工作的根本机制。
(二)构建多元协商,形成共同参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开展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主体以及庞大资源配置的长期过程,需要乡村基层治理能够从整体层面进行推进。一是要积极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根据实际的治理情况与自身特点来创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为多元治理主体提供参与协商互动的渠道和平台;二是在治理过程中要加快协商互动的制度建构,加强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提升,约束不规范的协商行为,推动协商互动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三)建立监督机制,调动多方参与。创新发展村民监督机制,发挥村民在开展乡村治理过程的监督功能,调动多元基层治理主体监督积极性。一是要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特别是要消除广大农民群体对监督的后顾之忧,使之敢于监督,愿意监督;二是要畅通监督的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监督创造条件,提高监督的现实效力。
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__县民政局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精神,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20__年年初,我们镇共有低保户1178户,2443人,低保标准从270元/人,提高到现在的300元/人,参保率达3.2%,是全县平均水平。按市县要求对我镇低保户进行全面复核调整,我们在4、5月份和8、9月份共用4个月时间清理了脱贫、死亡人员158户、281人,对照低保复核情况及时更新低保系统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复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文件上的要求入村入户调查,做到户户与人见面、与卡见面,并做好邻里调查走访,积极宣传低保政策,确保低保复核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坚持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层层把关,打造岚山镇阳光低保工程。
同时对新申请的低保户严格按照申请、核查、公示、上报的程序进行办理。组织人员对新申请户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形式,了解申请户的家庭情况,并要求低保申请对象如实提供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就业情况、残疾证、重病证明等,调查人员按照入户调查情况填写入户调查表。在初步入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门人员会同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进行逐户评议,凡因正当理由评议不通过的户,当场告知原因并退回申请,从源头上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户,及时告知并准备相关材料,填写低保档案,计算家庭收入,上报县民政局,一年以来我镇共集中审核上报了129户348人,低保档案基本整理结束。
我们镇共有五保户355人,其中在两个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167人,分散供养的有188人。1—11月份共有39名五保对象死亡,我们及时__县民政局对接,增补了39名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们岚山敬老院提档升级,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的要求,我们积极向民政局争取,把岚山敬老院确定为20__年改建工程,现在敬老院的改造已基本完成,新建了水冲厕所、洗衣房、浴室等公共设施,为所有五保老人房间铺设了地砖、墙砖,安装了马桶,配置了空调,更换了门窗,并对敬老院重新进行粉刷,现在的岚山敬老院焕然一新,共投资近200万元,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优抚对象的各种优待政策,全部及时足额兑现,我们今年共为20名60周岁以上退伍军人办理了退伍补贴,为7名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家属办理了遗属补助,为全镇所有残疾军人换发新的残疾军人证,并免费为所有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纳入医疗救助平台,为他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殡改工作第一次纳入了县对镇的考核,主要考核火化率、骨灰公墓建设和平坟工作三项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认真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10月7日殡改大会之后,我们积极组织宣传车辆,在全镇范围内巡回宣传,督促各村张贴标语、横幅,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广泛宣传殡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殡改氛围。从10月17日开始组织各村进行平坟,到目前为止,全镇主要道路两侧的坟头已平迁结束,公益性公墓建设正在有序进行,预计春节前能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镇的火化率达到100%,一直处于全县的先进位次。
一年来,我们两次对全镇低保户、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平台信息进行审核,对各类人员的变更情况及时与县卫生局医疗救助系统对接,并在医疗系统中取消了500多名低保核销人员、39名五保死亡人员及15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搭建信息。将新增的348名低保人员和39名新纳入五保人员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平台,确保他们能及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我们今年共为近200名新满80周岁的老人办理了尊老金登记;为40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为5名孤儿办理了瑞华助孤,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对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统计上报,并分类进行康复训练;为全镇23个民办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备材料,进行登记;新增了岚山、河湾两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共办理医疗救助38户、临时救助25户、慈善救助5户、为4名儿童申请大病慈善救助;接待来人来访1500人次,发放救灾款7万余元。
民政工作由于我个人认识的原因,在业务上只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不注重工作创新,没有形成亮点,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创新和亮点上下功夫。
2019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19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一)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进一步抓好资金整合,建立专项资金库。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握紧拳头,突出重点,扶持重点产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工商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缓解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制度管理库。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动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三权分立,加快我县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进程。探索成立土地合作社,通过成立土地合作社,将土地集中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破解租地难、地难租的难题,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规模经营打造整齐美观的农村住房。
近年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在产业“振兴”上注活力,在村庄“美丽”上做文章,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积极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
我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闲置集体土地,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大棚蔬菜、井冈蜜柚等产业,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产业优势。“十三五”贫困村油洲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新开发井冈蜜柚基地400余亩;“十二五”贫困村北溪村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式合同方式养殖泥鳅达40亩;高芫村引进江西德泰生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中药材种植400余亩,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同时为村集体经济积累赋能充电,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我乡重点推进了道路、户厕、供水、公共照明、排水沟渠、河塘、搭靠三房等“四建三治”工作。目前全乡乡村道路总里程72.4公里,其中乡道1条,5.78公里,村道91条,66.63公里,全部为硬化水泥混凝土路面。城乡供水主要以“1+4”为基本格局,即以圩镇自来水厂为主,4个村农村饮水工程或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辅的格局。圩镇自来水厂受益3598人。油洲、田西、灵溪、老居等村建立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益793人。市级示范村老居村已列入了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引用老营盘水库的水,目前施工已至-镇-村,今年将接入老居村,实现全村受益。污水处理主要为“1+2”格局,即以上模圩镇污水处理项目为主,老居和油洲村2个村污水处理项目为辅。上模圩镇污水项目受益450户和上模学校学生2900人,老居村污水处理项目受益111户,油州村污水处理项目受益55户。
我乡采取“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主题党日”方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元宵节、七一建党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党员群众举办文艺汇演、庆祝建党101周年系列活动,做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转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我乡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按照“三有三带”标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培养造就一支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村(居)“两委”成员56人,平均年龄43.2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4人,占比25%;35岁以下12人,占比21.4%,确保了每村(居)都有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同时,10个村、1个社区全部完成“一肩挑”,致富带头人占比100%,全面完成“两升一降”的目标。为提高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和便民服务智慧化程度。我乡依托乡级综治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把10个村(居)规范分为11个网格,同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1人,每个网格再调配6-8名平安志愿者参与到治理工作中,以此由点连线成面,人在各种走,事在格中办。在本年度1-8月份工作中,网格化管理共上报民生民安事项2270条,完成协调解决2270条,其中安全隐患类累计排查整改649件;邻里等矛盾纠纷上报98件,已完成调处98件,突出矛盾纠纷数为零。
下一步,我乡将紧扣抓党建促乡村建设、促乡村治理的发展思路,强引领、优服务、激活力,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加强集镇管理,改善人居环境,近日,-镇按照“整治常态化,管理长效化”的总体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专项布置集镇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和非主干道未清理等现象整治工作,成立专项整治组在镇区范围内扎实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此次整治行动由镇综合执法队、市场监督管理万坊分局等部门联合行动。
-对此次整治行动宣传到位、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微信群、万坊发布微信公众号、大喇叭广播等平台在镇域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爱护环境卫生的认识,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养成“美好环境我参与、幸福生活我行动”的行为习惯。
整治行动主要针对集镇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撑杆搭棚等影响集镇容貌的突出问题。整治行动期间,工作人员走街入户,对店外店经营现象,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经营户限期拆除,并将店外经营物品搬到合理规划区域;对集镇两边摊点进行规范摆放,引导占道经营菜农和果农在指定区域贩卖交易;对沿街乱搭乱放的摆摊木板、广告牌和遮阳帐篷等影响镇容镇貌的杂物进行全面清除;同时劝导违规停放车辆,建筑垃圾进行清扫、清运。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集镇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据统计,此次整治,整治组先后出动三轮车5辆,清理流动摊点2处、乱堆乱放16处,规范出店经营20户。规范了车辆停放和店外经营秩序,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0份,清理违规广告16条,清理乱停乱放12余处,制止占道经营3处。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八
1.餐饮油烟专项治理。20xx年5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2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历时3个月,至20xx年8月底,县城区332家餐饮服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
2.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20xx年7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10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
3.坚持扬尘治理。从20xx年10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
(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
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1.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xx年,指导全县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制定村、组垃圾池建设参考标准,并指导乡镇规划选址。县政府投入386万元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新建、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池3700多个;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1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1辆、箱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12辆。目前,全县27个乡镇生活垃圾全部运往乐山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20xx年和20xx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共计44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研城镇宋高山村、周坡镇周坡村等45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设施进行了再完善。20xx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周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20xx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周坡、竹园、马踏和研经等4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20xx年投入运行。
2.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20xx年5月,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了《xx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我县有500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6处,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35万吨。我局先后邀请上海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四川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20xx年8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相关事项的请示》,9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
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2%;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50%。
(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
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洁,确保河道整洁。
1.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
2.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
3.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
4.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20xx年,在千佛镇、东林镇、王村镇和大佛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届时,我县27个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可就近运往附近的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根据《xx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xx年,我县乡镇每个村完善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3至5户有分类垃圾池,每个村建一个垃圾转运屋。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20xx年,在完善4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上,再争取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资金,力争到x年,每个村完善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建4个垃圾中转站,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到达有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乡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篇九
(1)以三清三拆为线索,提高乡村风貌。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在开展乡村风貌提高三清三拆的百日攻势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备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备工作地图、一个露台、一封信、一个评价)为线索,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工作配置和安排,我镇基本整备型村庄数量为13屯,杏花村百刚屯、那腾村塘屯、那腾村耀屯、宝达村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贡屯、南立村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到目前为止,13个已经开始建设,开始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剩下杏花村百刚屯、南立村朝屯两个村庄规划也报告了住宅建设规划部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整顿住宅基地,创造清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期管理机制。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委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开展,抓住效果,镇村分别设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执行各项工作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会议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3)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训练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下乡治理的运营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开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文件齐全。
(1)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提高大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加强大众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各村实行党建制度监督,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实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组成员加强村党建联系和法治工作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工作绩效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执行力度。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础管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效果。同时,优化人民调停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停委员会、警联合调动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停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进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努力实现民主法治村的全权复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复盖率和目的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企业,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解决。
一是调整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有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感,合作,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调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整会议制度的常态化,定期召开调整工作例会、研修会和推进会,分析、研究调查矛盾纠纷,整理、报告。
三是完善阶段性调整制度。从村级开始逐步调整,逐步报告。根据法律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移到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查系统。调查方式采用拉网式、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调查效果以调查准确、排列快、报告及时为基准,真正实现城镇不漏村、村庄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矛盾纠纷信息准确,情况清晰,底数清晰。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高层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店建设,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大众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于乡风文明,保持乡愁记忆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相帮助、邻居守望的朴素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纸巾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进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相继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朗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种表演指导。
1.基础设施的弱点。朔良镇是我县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辅助设施较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大众卫生、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有很多封建习惯。
1、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地区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坝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抓住农村风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工作的陈规陋习,确立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