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范文(17篇)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何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以下总结范文,希望能在写作中找到一些灵感和创意。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一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在中央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河南省委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作者:刘利仄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刊名:决策探索英文刊名:policyresearch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二
经过百年历史的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情况在变化,实践在发展,认识在化。教师教育向何处去?全社会关注着我国教师教育的走向,教师教育战线面临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当此之时,审时度势,正确判断,果敢抉择,对于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的全局至关重要。为了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上形成共识,首先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进一步强调以下十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确立的国家关于教师教育的重要命题和战略方针。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首先体现在它的基础性,师资是构成教育条件的首要资源;二是它的先导性,教师教育应当引领教育理念的新潮流,反映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三是它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和急迫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二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必须首先开发教师资源。同时,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师应当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模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率先成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模范。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前对教师教育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将教师教育的改革误解为全盘否定中国教师教育及其成功经验,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二是将教师教育的开放性误解为取消主义。认为教师来源多元化,师范院校加强综合性,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就是淡化教师教育,甚至取消教师教育。事实上,开放教师教育旨在更大范围动员和利用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把教师教育这项事业做大做强;旨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开放环境下和多学科综合背景下,在更高水平的学术平台上培养高素质教师,而绝不是淡化教师教育,更不是否定和取消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要由单纯政府行为转向以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体行为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市场不完全适合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政府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对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进行宏观管理、正确导向,并予以强有力的支挣。这一点要非常明确。
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加强政策导向,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任教;落实教师教育经费,形成良性的教师培训成本补偿机制和投入机制;对基地建设、资源开发、教师培训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直接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培训监管,制定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条件、课程和质量标准,并建立检查、监督机制。
第三个观点:教师教育需要有一个开放灵活的体系。
教师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一个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即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是我国的一条经验。体现了我们的优势。所不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教育体系是独立的封闭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体系应当是灵活、开放的。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的系统,这是基础教育体系的支持系统,也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要认为实行开放的教师教育,综合大学参与培养培训教师、实行教师资格,面向社会遴选优秀教师,就是削弱和取消教师教育体系。恰恰相反,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地改革、完善和构建一个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新体系。
第四个观点:教师教育事业是大学的使命,职前职后一体化势所必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培养培训分离和教师培训机构并行的二元结构。后者主要承担教师的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随着学历补偿教育的基本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转变到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能力上来。教师培养系统和培训系统出现了水平倒挂的现象,显然不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不能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教师教育要提高办学层次,必须改变培养、培训分离的状态,实现一体化,并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旧的分工和体制阻隔,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大学的使命,强调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合,这是国际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水平培训不再适应发展要求,而许多具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因为不了解中小学,还承担不了教师尤其是新课程师资培训。因此,师范院校一定要与中小学校密切结合,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密切结合,否则,教育学科就得不到创新、加强和发展。
第五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推进信息化、现代化。
l,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
第六个观点:教师教育事业必须转换运行机制。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转换运行机制,由过去单纯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学校行为、教师个人行为三结合,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打破封闭、排除障碍、鼓励竞争,争取和利用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培养培训教师。
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首先体现在教师用人机制的重大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学教师资源总体上仍由政府供给,但要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引入竞争机制,不再依靠纯粹的行政调配。教师要靠学识、能力和水平参与竞争,就要不断学习提高,竞争使教师培训成为教师个人的职业准备、成为个人行为,不再仅仅是政府行为。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立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机制;建立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质量标准和项目竞标制度;在经费投入上坚持政府、学校、个人三个一点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渠道多元化,形成教师教育的成本补偿和良性的经费投入机制。
第七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推进规范化、法制化。
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教育必须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框架下进行,与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促使教师自觉学习,从而促进教师的继续教育、推动教师的职业发展。同时,教师继续教育的加强,会有力地促进人事制度的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建立教师教育的竞争机制,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教师地位提高了,教师职业有了吸引力,教师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动力和吸引力。
第九个观点:教师教育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建国以来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师教育系统支持和保证了全世界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师资供给,这是师范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贡献,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经济的变化,使教师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我们必须作出回答。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是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
教师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非均衡性,体现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在战略上我们要大刀阔斧地推进师范教育体系的调整和改革,积极推进培养培训一体化,逐步把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旧三级”向“新三级”过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层次)。一切阻碍改革的观念、体制和做法,要统统推倒。但在推进策略上却必须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千万不要忽视农村边远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要把对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要求,搬到边远偏僻地区,不要因为谨慎而坐失良机,也不能因盲目冒进而不得不走回头路,付出更大的代价。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三
学水平。该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挥棒。同时,该指标体系还应体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指标体系的质量保障作用,引导教育产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观念上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逐步认识到就业是大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方向,通过市场选择,使以岗位准人制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的香悖悖,通过“双证书”、定单培养等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健全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进就业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二是现行的有关法律未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和保障就业问题;三是制定促进就业的专门法律、法规有利于社会转变观念,加快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劳动就业的有关政策__匕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来加以规范。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机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当在政策_l予以支持和保障。一要千方百计为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二要落实职业资格的确认和就业资格准人制度,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三要积极调整教育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初中后高中后生源向职业教育的分流,构建人才立交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四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支持员工的在岗、离岗、转岗及再就业培训,鼓励员工创新技能的获得,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五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扶贫与救济制度,以技术激活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前提的教育,建立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的职业教育体制,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教育有效性。为此,要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联合办学模式,如中外合作、定单培养、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与政府合作的办学模式。同时,引进和借鉴国外成熟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连锁经营等办学模式,实现办学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培育生源市场,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赢。
6.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引人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德国“项目教学法”以及“行业导向教学法”,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强化能力培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对社会岗位性质和需求有直接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私}实践教学水平。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去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的内涵做出了全新的阐述。认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力、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同时指出要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正是基于这一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评价机制而设计的。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与内涵。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四
本学期,最后一次选课的机会,本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对未来教师职业的兴趣,我选择了这门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课程,王老师幽默风趣,针砭时弊的授课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也对当前国际教育形势和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我这个向往教师职业并打算现身教育事业的师范专业的学生真的是受益终身。
接下来我将运用王老师教授的教育改革方面的知识和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主要讨论一下中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顺序是,首先从我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所面临的问题为着眼点,随后分析产生教育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几点改良的主要方向,最后简短对比国际教育均衡化的问题和中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主要问题,以突出当前教育不均衡的矛盾,引起人们深思。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中国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教育职能部门和执行机构的重视。
一、31个省区教育“人、财、物”资源不均衡状况的分析。
如上所述,本文拟从分析各省市教育“人、财、物”资源的不均衡状况入手。在测量教育人力资源指标时选取了反映教师数量的“生师比”指标和反映教师质量的“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人数比例”指标;测量教育财力资源时选取了“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教育财政经费”指标;测量教育物力资源时选取了“生均固定资产”指标。
(一)人力资源差异。
“生师比”是指某地某级受教育的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之比,主要反映专任教师数量是否充足,比值越大说明每个教师负担的学生越多,反之亦然。“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副高职称人数比例”的含义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地区的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全部专任教师的比例,比值越高说明教师的学历情况越理想;二是一个地区的大学中的专任教师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占全部专任教师的比例,比值越高说明教师的水平越高,与教育质量成正比。
北京、上海、天津的教师数量和质量,在不同教育阶段都是最优秀的;东北三省次之;东部的广东在小学、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河北、山东的大学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海南的教师质量也不理想。西部地区的教师数量和质量总体上不尽人意,但是某些省市在某些教育阶段的教师数量和质量状况良好。中部地区状况与西部接近,如安徽、河南、湖北的教师数量匮乏,河南、江西、安徽的教师质量较差。
(二)财力资源差异。
对各省市教育财力资源的分析,本文采用一种新方法计算的教育经费指标——“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指标”来比较各省市生均教育经费的特征和差异状况。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分为两类:一是生均财政教育经费,它反映各省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状况;二是生均教育经费合计,它包括生均财政教育经费,还包括个人出资、公民集资和社会捐赠等办学经费、学杂费收入及其他教育经费,能够反映某一省市学生实际利用教育经费的水平,也能够反映某一省市除财政资金之外筹措教育经费的能力和水平。计算某省市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首先需要计算某年份该省市受教育学生数,再通过生均教育经费指标计算当量学生数,把当量学生数除以该省市的财政教育经费或教育经费合计数,就得到了该(具体到本研究是2005年)当量学生生均财政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
东部地区不论是政府财力还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教育经费的能力都优于中西部;而西部的两类生均教育经费都比中部更高。两大区域教育经费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生均财政经费方面,在生均教育经费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它表明财政对西部教育的扶持力度和转移支付更大,而对中部教育资助相对不足,同时也表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教育经费来源不足或渠道缺乏。
(三)物力资源差异。
在比较各省市教育的物力资源时,本文采用了“生均固定资产”指标。教育固定资产的内涵是学校的教研资产和精神产物等,生均固定资产是教学和生活的基础条件,它代表了教育发展的历史累积成果,所以也是判断教育资源是否充足和公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面对如此严峻却没能得到大刀阔斧改革的教育不均衡现状,我结合当前先进的理论和一些省市地方的建议总结了几条改良方式。
提高思想认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奠基工程。坚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教育需求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当前我省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从实现全省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明确目标任务,统筹规划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达到省定建设标准,实现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使义务教育的办学活力普遍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区域内学龄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及农村和有条件的城镇由标准班教学逐步向小班化教学过渡的需要,设置学校并适时调整学校布局。对因学校布局调整而超过法定就学距离的学区内农村中小学学生,应由县(市、区)政府提供就学的交通或寄宿条件,并对寄宿生予以伙食补助。坚持城镇居民区建设与学校建设同步规划的原则,对城镇的新建、扩建居民住宅项目,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与之配套的中小学校建设项目或现有学校扩容建设项目,以防止造成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困难。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严格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适当考虑学科教学和教师离岗进修的需要,保证学校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并实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和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的任教服务期制度,实现优秀教师在各学校间的均衡分布和合理流动。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等制度。农村中小学校的中、高级教师岗位根据乡镇学校的规模和全省高级职务教师的平均比例设置,并向薄弱学校倾斜。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强化学科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加强班主任工作,实行教师定期家访制度。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或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及城乡问题家庭子女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按照省定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开全开足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和手段,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与教学指导体系。建立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
强化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政策措施。以公办学校为主,就近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做到各方面待遇与学区内学生一视同仁。进一步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控辍”政策措施,加大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工作力度,大力推广“控辍”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创建无辍学生县(市、区)、乡(镇)、校活动。强化学籍监控,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中小学学籍联网管理,实行学生学籍变动由基层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向上级教育部门的即时报告制度。建立班主任、科任教师定期家访和对有辍学倾向学生的随访制度,建立辍学生的辍学原因报告制度。
优先发展区”与“积极差别待遇”的政策,对我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启示。我国应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的办法,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和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教育优先发展区”,制定具体可操作的优惠措施。
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采取经常性的轮换,既有城乡间的轮换、又有不同学校间的轮换。通过教师轮换制度,实施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调控。芬兰等国强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和学生辅导制度,教师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优良,学校和班级规模小,民主化决策和管理,等等,也都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韩国、日本等国的实践证明,实现教师的定期流动,可以缩小甚至弥合校际间差异,改善薄弱学校状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的公正和公平,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
随着对当前我国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分析的深入,我的内心不禁颤抖,看似平静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国家竟然和其他国家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这节课的学习,不单单是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我深知,这是一个开启我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机遇,我们作为一个有可能奉献自己于教育事业的示范专业学生,必须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全面的思考与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几周的课程虽然短暂,但是王老师的课对我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我会以此为契机,在教育的事业的道路上带着审视和改革的眼光,阔步向前,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任课教师:王国辉。
学生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生姓名:赵强。
学生学号:20071108010078。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五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至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当年招生560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在学总规模超过了27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了18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908所,比1977年增加了1504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30年来。高等学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300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还有数千万青年通过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途径获得了大学学历。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基本满足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数量需求。
同时,自1998年。国家决定在高等学校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迅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科技文化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极大地增强了高等教育的实力。目前,全国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在高等学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争取到科技活动经费达到1300多亿,发表论文146.3万篇,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都超过了全国获奖总数的一半。特别是在重要的国家奖项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2004年,高等学校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该奖项6年空白;2006年,高等学校又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全部3个一等奖。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全国80%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在高等学校,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自高校。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构建了高等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以及高等学校内部的新型关系,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成就的取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第一,全面展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高等学校的学校布局、层次设置、系科专业设置按照计划经济需要安排进行,这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1080所,其中62个国务院部门(单位)共管理普通高校367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36所,剩下的高校都由地方管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已不能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布局、质量、效益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高等教育多头管理、力量分散、自我封闭、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显露,且长期得不到改变。从1998年开始,中央决定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方式,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央部门除保留少数行业特别需要的高等学校外,其他的院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或者下放到省级管理,通过资源共享、优化重组、一批多科性和综合性高等学校应运而生,高等教育的布局更加合理。1998年,中央部门共有高等学校345所.划归省级人民政府管理200多所。到目前为止。除教育部直接管理72所外,中央部门(单位)管理的只有50所左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一批新的综合性大学.为增强我国高等学校的竞争力、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高等学校整体实力和水平起到了体制上的保障作用。
第二,深入进行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都是由国家统一举办的,具体可分为中央政府举办、地方政府举办和行业举办,实质上都是政府举办的单一的办学模式。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由此开始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并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和模式。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不懈的长期探索,呈现出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一种是社会力量自身筹集全部资源和投入举办的民办高等学校;一种是公办高等学校利用社会的资源,采取民办机制举办的二级学院,即独立学院。强调独立办学、优质资源、民办机制;另外一种是中外合作办学。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人才,除了中外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新的办学实体以外,还进行许多教育项目之间的合作。形成中外合作的办学项目。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众多,各具特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向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中外合作高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符合《宪法》关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办学的规定.调动了社会多方面的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和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
第三.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改革,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模式。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经费投人实行的是单一的政府财政投入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模式已被《高等教育法》所确认。在实践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主要有六种模式:财、税、费、产、社、基(财政拨款、税收政策、学生缴费上学、举办产业、接受社会捐赠、设立基金),多渠道筹措经费使得高等学校投入资源不断扩大.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地保障。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仍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之中,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既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最近,有人提出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改变为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我认为,这不完全符合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法律规定。
第四,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培养和流动的制度。从1999年开始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改变了高等学校学生的国家干部身份。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国家机关和事业人员的用人计划是完全结合的,高等学校招收的研究生、大学生、中专生,只要纳入了国家计划,进入了大学和中专.就成为国家干部。实行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属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人员,而成为了自由流动的人才。这样,高等学校招生不再完全受当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增长计划制约,使大规模增加高等学校招生指标成为可能。第二,实行高等学校学生入学缴费政策。让受教育者合理承担一部分培养成本,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上大学的问题,国家建立完善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先后推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建立了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等。目前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了全国高等学校。受资助的高等学校学生达400万人,占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20%。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为此与中职学生一起支出500多亿元。这一措施切实推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第三,深化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就业。这一改革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批自由流动的专门人才。
任制和校内聘任制,进行编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了教职工待遇。(3)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中的领导体制改革。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了校长的职权。(4)普遍实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进企业管理的模式。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了内部组织条件。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1993年制定的《教师法》明确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身份是专业技术人员。确定了教师的待遇和管理制度。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可以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实行教师聘任制,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六,扩大并明确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努力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确定了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具有法人资格,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是逐步明确的。从法律条文上看,最早在1995年制定的《教育法》上明确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按照有关规定,高等学校属于事业法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当然.由于高等学校的公益性质,其民事活动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确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分为七个方面.即自主招生、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学科、自主安排教学、自主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及其社会合作、自主开展境外合作交流、自主进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及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调整津贴和工资、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这七个方面的自主权具体体现了高等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
推进制定高等学校章程。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照章程自主管理。高等学校章程应当规定学校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章程修改程序: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等学校重视章程的制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对于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办学自主权和学校章程等的明确规定和切实落实,意味着高等学校不仅在与外部社会关系而且在高等学校内部关系上产生了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以《学位条例》和《高等教育法》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立法,深刻体现了立法机关、行政部门高度认同并有效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共同意愿,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经验。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动力,为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知识和人才基础,全面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面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激活了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效率,成为了社会公共领域最为成功的改革之一。高等教育质量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得到了新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人才和优秀成果。回顾总结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后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完善和实施具有特别的意义。
捉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时机,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观察点和急切实施点,也是人民群众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和保障。在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订及其策略选择上.时刻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不断改进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适应了这一要求,进行了全面的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选择更为灵活的办学和管理政策,主动调整专业和学科,实行教师和人才流动的制度,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支持。
第四.强调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高等教育的政府责任,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经费为辅筹措高等学校经费的模式.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改革提供了经费投入基础。事实表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下。试图更多依靠社会力量、通过“产业化”,甚至依靠收费、捐赠等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需求的,也是不能完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任务和目标,甚至有可能引发更多的批评意见和新的社会矛盾。
第五.加强高等教育法治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七部教育法律除义务教育法外,均涉及到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法作为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对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法律总结。事实表明,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推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不仅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外部发展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内部发展的需要;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依法行政的需要,更是维护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和保护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呈现出知识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的特点,高等学校成为社会组织和法律主体.高等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高等教育新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加快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教育领域本身来说,高等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都要求高等教育提出新的发展和改革思路,以进一步支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这不仅是外部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改革提出的内在要求。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精心制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大幅度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在发展方向上,要坚持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导向。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要把力量集中到质量提高和内部建设上来。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和研究生计划招生已逾600万人。今后,即使高等学校招生增长数为零,每年招生也在600万人以上。因此.每一所高等学校都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要求,重视内部建设和内涵发展,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发展路径上,以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重点。我国要实现长时期持续健康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集中国家力量,加大投入.促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的发展。
在发展机制上,要注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构建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良性机制。目前一些高校仍注重在数量上发展,注重规格升级,注重更改校名。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仍然在不断的发展、改革、调整和转型之中,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学校内部尚未完全建立良性的、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机制。为了防止和限制过度的外延式发展,不仅需要必要的管理和限制,更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促使高等学校产生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推进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以培养创新思想为主导.形成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人才是竞争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国家创新力的培养。高等学校最为主要的功能是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把创新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理念,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用创新的方法培养人才,不能简单地用循规蹈矩的方法培养,不能以行政干部的标准衡量和培养人才,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不仅在培养中要特别注意创新,在使用上更要有特殊机制。要大胆把人才放到实践中、放到科学技术、教育教学业务岗位上去培养。第三,要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以能否创新为第一标准.以创新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不断推动高等学校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管理创新,以创新促使高等学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第四.要在高等学校中建设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环境,调动学术创新的积极性。
在改革内容上,着重处理好政府依法管理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关系。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高等学校的管理和投入上的职责权限,加强地方政府对于地方高校的管理、投入职责和政策指导;逐渐调整全国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优化高等学校整体布局结构;改进高校自主权和政府行政权之间的关系,规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的管理职责权限,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高等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加大推进依法治校的力度,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制度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形成法律治理结构。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实施高等学校章程,通过学校章程具体界定行政管理的边界。学校内的不同群体利益的确定及其矛盾的解决,也应当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实施得到很好解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健全高等学校的决策、议事、监督机制,发挥教授在治学中的主导作用,保障教职和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同时加强对于高等学校的法律监督。
在投入体制上,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高等学校的投入特别是公办高等学校的投入,是当前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高的重要问题。今后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要求规定,毫不动摇地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各自的经费投入责任,明确社会、家庭和学生的投入分担责任,出台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支持高等教育的有关经济政策和优惠办法。在组织功能上,明确赋予高等学校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强化高等学校的综合研究力量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对于世界形势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体系和文化解释体系,努力掌握当代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同时,促进大学文化发展,倡导大学精神确立,形成高等学校良好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氛围.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六
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一个新年即将来临,入世会给中国教育带来哪些影响,教育界应该怎样积极应对,成为教育界内外许多人士关心的话题。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研究员认为,时至今日,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经无可置辩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外国可以根据国际规则参与中国教育,我们也可以走出去融入国际教育市场。目前对于我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研究、熟悉和把握wto规则,认真履行我们的承诺,积极主动地制定应对措施。
周满生认为,wto的核心是贸易自由化,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加入wto全面地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服务贸易把教育视为一种服务贸易产品,同其他类服务贸易一样,在进行服务贸易磋商谈判时,各国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要按照不同的服务行业(教育类别)分门别类地作出具体承诺,并列入各国的减让表;同时允许各国依据国内立法对有关服务的开放作出限制和保留。虽然wto主要是一个侧重于经济贸易方面的协议,但从根本上来说,对我们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全方位的。
――加入wto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改革开放进程,缩小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竞争,在世界教育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找准差距,促使我们与时俱进,努力奋斗,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合理地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品牌、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评估体系等和借助国外的教育经验,都是提高我国教育水准的有效途径。
――加入wto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入世后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要加以调整。入世后,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要更多地体现服务功能,要调整和完善拨款机制、质量认证机制、评估机制。要积极发展和培育中介机构,在评估与拨款、质量认证等方面,让中介机构多发挥作用。加入wto后,我国的办学体制也将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通过有序竞争,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入世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而绝非仅局限于少量熟悉、掌握wto谈判规则人才的培养,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对教育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资本。未来人才需具备多种能力,劳动力资源也需在国内外市场上重新配置。国内外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是有国际交往能力和懂国际准则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靠我们关起门来培养是难以做到的。
――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入wto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的约束力越来越明显。我国企业家、技术人员亟须更新知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新体系势在必行。外国教育资源的进入,客观上可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国外大企业参与培训市场,将会促进中国教育与培训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有利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当前,也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对加入wto后面临的风险有所担忧,周满生分析说,无论在我国或他国,教育从主体上看都应是公益事业,教育的性质应该是非营利的,其基本职能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职业技能。从国际角度看,由于教育关系到国家主权、社会道德、民族文化传统继承等一系列问题,各国政府在开放本国的教育市场时,态度较为慎重。往往是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教育市场,而发达国家在设定很高门槛的情况下,使发展中国家难于进入发达国家的教育市场。开放教育市场的前提是不对等的。教育市场如果不能有节、有序地开放,这就可能冲击原来已有的教育秩序,产生教育商业化的某些不良结果。
[1][2]。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七
(一)学生需要积极性高的老师为他们上课。教学过程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刺激和反应的关系。从理论和本能上讲,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不想学好。不管是什么人对自己的未来生活都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教师有积极性学生才会有积极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教师;二是严谨、执着、勇于追求学问的教师;三是责任心强,关切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师。
(二)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轻松、愉快、高效,并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情境。知识是在真实具体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学习的环境越逼真、越生动、越融洽,学习就越有效率。由此可知,要使学生有效率的学习,首先要创设有高潮的学习情境。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因此,研究创设情境就是研究呈现知识和探索问题的方法:一是课题呈现的奇妙性;二是知识引入的惊诧性;三是悬念设置的费解性;四是场景设计的高潮性。
(三)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学习方法。学生愿意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愿意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做事,这是人的天性。课堂上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呈现。对中学生来讲,听和看是最低水平的学习方式,读和说是较高水平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是立体的,学习的效果是整体的,记忆的联系是广泛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少讲!要多给学生做的机会。我们要大力提倡:学生喜欢怎样学,就引导他们怎样学,学生喜欢做什么,就多给他们做什么的机会。按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原则。了解和驾驭学生兴趣,是最高水平的教学艺术。
(四)学生需要教师有新意、有专题、有弹性、有发展的设计“问题”。教学目标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设计不出好的问题,就设计不出好课。要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处理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我们平时认真备课。要能够抓住基本的知识点,理清基本的教学线索。只有脉络清晰、问题集中,课堂教学才能层次清楚、过程流畅。
(五)学生需要教师富有启发、感召、趣味和果断性的教学语言。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工具。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上。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陈述性语言、激励性语言、启发性语言、过度性语言等。其过渡性语言多是和其它语言交织在一起使用的。语言的科学性表现在言之有物、言之准确上,而语言的艺术性则表现在言之感人、言之激情上。
(六)学生需要教师采用形象、直观、简洁、快速的教学手段出示和演示教学内容,能吸引他们的兴趣。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抽象的、枯燥的、深奥的,但是呈现知识的手段却可以是具体、形象和简明的。教师恰当的使用教学手段,不但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更能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能用教具“说话”的尽量让教具说话,这样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课堂上最忌教师空口说白话的现象和教师较长时间写板书的现象,那样学生听了糊涂,看了无聊。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八
为认真学习贯彻《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习宣传计划。
一、学习意义。
《实施办法》的颁布施行,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新修订的《实施办法》以现行的《义务教育法》为依据,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省义务教育工作实践,对原实施办法作了重大修订。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这部法规,对于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学习任务。
1。全面了解《实施办法》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2。把握《实施办法》的亮点和重点。
3。准确领会《实施办法》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三、学习要求。
1。将学习宣传贯彻我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
2。将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我市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
3。将学习活动纳入“六五”普法学习规划内容之一。
4。将学习宣传活动和提高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水平结合起来。
5。将学习活动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进“三风”,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结合起来。
四、组织领导。
1。成立《实施办法》学习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下设办公室:
主任:
成员:
《实施办法》学习宣传领导小组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同时将有效地组织和领导活动全过程,确保此次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五、学习安排。
1。抓好宣传动员。
撰写学习宣传计划,召开《实施办法》宣传动员大会,以宣传《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开辟橱窗、出专栏、设网页、挂条幅、印《实施办法》等,营造人人学《实施办法》的'浓厚学习宣传氛围。
2。抓实学习。
此次学习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报告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全体教师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3。抓严学习验收。
(1)教师撰写学习体会文章。
(2)更换橱窗组织教师学习优秀学习体会。
(3)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实施办法》学习测试。
(4)通过学习宣传系列活动,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思想,树形象教师言行检点,展风采遵守职业操守,做表率严守规章制度,讲团结不内讧不折腾。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九
20**年4月25日是全国第28个预防接种宣传日,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我院于20**年4月23-25日开展以“接种疫苗,保障健康”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特制定此方案:
一、宣传目的。
借着宣传日的契机,围绕宣传主题,结合现阶段防病工作实际,大力宣传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预防控制的相关知识,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民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国家免疫规划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宣传重点。
20**年我院预防接种工作重点包括: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措施,维持无脊灰状态,促进消除麻疹工作,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等。同时围绕预防接种工作重点,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免疫规划30年来取得的成就、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增强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信心,积极配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三、宣传的方式方法。
紧紧围绕“接种疫苗,保障健康”这一主题,以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通过设立咨询点、发短信、发放宣传单、宣传画、黑板报、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通俗地传播预防接种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支持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其积极、主动参与预防接种的意识。鼓励预防接种人员、儿童家长积极参加宣传活动,提高宣传效果。我们因地制宜,科学制订宣传方案,强化正面宣传。
四、加强部门合作。
同时我们与政府部门及时沟通,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各项宣传活动。与学校密切配合,将宣传活动深入到学校、幼儿园、乡村等地,将预防接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五、具体安排:
1、时间:4.23宣传周(4.23---4.25)。
2地点:竹林桥镇卫生院门前(街道)。
3、参加单位:竹林桥镇卫生院、各村卫生站。
4、形式:
1设立咨询点。
2自制宣传材料散发。
3专题讲座:《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4人员巡回宣传:职工巡回宣传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对不明白。
者给与细致讲解。
5黑板报: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6电子屏滚动标语:
1:“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2:“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3:国家对一类疫苗接种实行全部免费制度。
7国家对免疫规划确定的一类疫苗免费向儿童接种,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接种证,安全、全程、足量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5、具体内容:
1.国家免疫规划政策。
2.接种疫苗在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中的作用。
3.国家免疫规划所使用的疫苗种类、程序等。
4.接种方式及地点。
5.接种证的作用。
6.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办法。
7.新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制度。
6、计划免疫公益口号普及儿童免疫,向孩子献出一片爱心乙肝是健康的大敌,疫苗是防治的武器,关注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免疫工作,开展计划免疫保护儿童健康。
7、卫生室普顺口溜预防接种应及早,无病先防效果好;十苗能防十二种病,一年之内要全套。
六、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收集整理宣传活动资料,总结经验,提高卫生宣传和社会动员能力。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
****镇卫生院。
20**年4月20日。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十
各乡镇(中心)卫生院、九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直属医疗卫生计生单位,民营医院:
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根据《xx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关于做好20“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川重传办发〔2017〕2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我县决定开展为期一周的第22个“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系列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
二、活动主旨。
倡导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身到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来,各施所长,共同行动,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形成良好的防治社会氛围。
三、实施单位。
各乡镇(中心)卫生院、九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直属医疗卫计单位,民营医院。
四、活动时间。
2017年3月16日至2017年3月24日。
五、活动内容。
1.在活动期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利用电子显示屏、展板、板墙报、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设置结核病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政策的宣传,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2.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九龙中心卫生院、九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县城所在地民营医疗机构于3月23日上午9:00在xx县大东街集中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义诊活动。宣传横幅、展板及宣传资料由各单位自行准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九龙中心卫生院、九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调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现行免费政策熟悉的工作人员3名,主要负责现场咨询、讲解和宣传资料的发放;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县城所在地民营医疗机构抽调医生、护士和防保人员各一名,配备血压计、血糖仪、常用药品开展义诊和宣传活动。
3.创新形式,提升宣传影响力。各单位要通过网站、微博、微信、qq空间、各大论坛加大网络宣传的力度,要用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科普宣传形式,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有关政策,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促进其行为习惯改善,增强群体防控能力。同时通过通俗性、趣味性的宣传,促使可疑者及早就医、明确诊断。
4.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围绕宣传主题,在城镇广场、市民公园、社区中心等人流较多的地方,开展集中的宣传活动。同时结合结核病防治知识进“千村万户”和“千校”活动以及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利用板墙报、宣传展板、标语、横幅、村民大会、坝坝电影、班会课、黑板报、结核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校园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咨询、义诊等形式,向广大村民和在校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安排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和义诊。
六、相关要求。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宣传教育、普及知识、动员社会参与在结核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宣传先行先导的意识,抓住“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有利契机,认真做好结核病防治宣传动员的'组织工作。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宣传计划。在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同时,针对各类重点人群,加强防控措施宣传及政策法规宣传。创新结核病宣传形式,提高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宣传的能力。要把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常规化、持续化,与建设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行动有机结合,促进防治工作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政策支持环境。
2017年3月x日。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十一
上海市育才中学办学特色风采录。
才在基础厚实。
中在心态平稳。
学在课堂内外。
育才有一个校友返校日,定在每一个学年第一周的星期二,这一天,一些校友会自发地来到母校,重游校园拜访教师,也同时向师弟、师妹传授学习之道。
最近的一个返校日,部分即将完成大学学业的校友,不约而同地来到母校,当被询问“高中三年,你得到的最大收获时”,这些校友异口同声地说:“母校为我们打下的宽厚和扎实的基础,这是我们受益终身的财富。”
无巧不成书。学校近来收到的毕业生反馈表,经过统计也得出了一个结论:育才的学生基础扎实、有发展的潜力。育才的学生特色表现在哪里?“我们育才出去的学生有‘领袖气质’”,“我们看问题比较全面深刻,学习思路比较灵活,眼界比较开阔”,许多校友这样说。
这里,暂且不论育才有多少学生有“领袖气质”,但校友的一番肺腑之言,的确道出了育才的办学特色:学生基础宽厚而扎实。
上海市育才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上个月,市教委公布了首批28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育才名列其中,显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自主办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更可贵的是,他们在新一轮发展中,郑重而又积极地提出了“在重视常规中改革,在夯实基础中发展”的办学方略,与校友的评价不谋而合。
显然,过去的育才是以基础扎实著称,今天的育才更是在基础扎实上有了全面的发展。
让我们回顾一下育才“重视常规,夯实基础”的办学之旅吧。
综合基础:重视体能与技能培养。
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技能,这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育才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壮与睿智设计了特别项目。
“三项技能”与“三项体育运动”
育才要求学生的基础是宽厚的,是为他们将来奠定发展的基础。为此,学校制定了育才学生三项基本技能达标标准:
高一年级计算机技能人人过关。以100%的合格率,超过50%的优秀率通过上海市中学生计算机会考。其中,部分学生达到计算机国家二级标准。
高二年级将训练汽车驾驶技术列入课表。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交通法规,基本掌握汽车驾驶理论和操作技术。
高三年级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达到相当于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项体育运动达标标准。
除体育必修课标准外,要求学生掌握学校规定的三项运动技能,并达到三项运动标准,即:人人学会游泳,通过速度或耐力标准,其中,部分学生学会两种以上泳姿;人人学会射击,掌握射击要领,其中,个别学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准;人人学会一项球类运动,掌握基本要领,懂得观赏比赛,其中,部分学生能够自行锻炼和组织同学间的比赛。
发展基础:科学的个性化培养。
要使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特长,离不开教师科学而又艺术地进行指导。在育才有这么一个机构,就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功能是指导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学会生涯设计、学会选择,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帮助心理有困难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通过“中心”个性化的指导和专业化的服务,使学生形成厚实的基础学力和健全的人格。
学校连续两届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结果表明,在每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大约占26%左右,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为7%,有将近37%的学生表示不能很好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有59%的学生则感到自己的学习压力过大。
同时,相对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的学习生活对所有学生都是个不小的跨度。作为一所寄宿制高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也由在家里的唯我独尊、自由天地变为集体生活,这些都会引起学生心理的不适应。学校汇集了全国、全市、全区许多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从前的他们受人瞩目,被光环笼罩,但随着高中生活的开始,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发现自己头上的光环不见了,自己不再是最优秀的,失落随之袭来。
为了缓解因这些变化所导致的学习和心理的不适应,使学生既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又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完善的人格,学校特地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中心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减低学习压力。
根据高中生学习和心理特点,抓住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学习方法和心理影响,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心理的指导,以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设立学生发展设计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设计,包括高中阶段选修课指导。选聘学习教练,为每一个班选派专职教练和兼职教练,共性学法问题一起指导,个性学习问题定时、定期个别指导。
设专职心理咨询顾问,开设心理咨询室,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跟踪和诊治。采取面对面、电话、网上、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多途径,全方位、及时地为学生进行指导。
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上的暂时困难和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安排学习教练,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每天自主发展时间学生会到学习教练处问诊,同时学习教练也会主动找需要帮助的同学谈心,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应试技巧指导,考试焦虑缓解。
案例。
数学成绩从不及格到高考123分某同学是一个偏爱文科的男生,从小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就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把它当作一门迫不得已要学习的课程来看待,所以数学的成绩不理想。到校后,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老师对他进行了全方位帮助和指导,使他受益非浅。首先生涯设计师分析了他的特长和爱好,打破常规决定发展文科,展示特有的文艺和组织能力,为他设计扬长补短的发展策略。鼓励他积极参加自主发展课程,并建议她参加文艺方面社团,充分地发展他的个性和特长,提高自信心。学习教练的指导关心和心灵的交融使他对数学从反感到接受,从接受到喜欢,数学成绩从当初的不及格,到高考的123分,使他考进了复旦大学,如愿以偿。
育才中学创办于1901年。20世纪50年代以来,育才中学在著名教育家段力佩的领导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验,不断探求教育规律,形成了教育改革传统。1953年,学校被确定为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之一。
教育教学改革传统:“敢为天下先”
60年代育才提出“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教学“十六字经验”,使教育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80年代育才倡导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显著提高。
90年代初育才进一步反思教育改革之路,注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与激发,提出了“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的“三自”培养目标,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自主办学模式初步形成。
1998年迁址嘉定马陆以来,育才中学“承昨日精华,创未来辉煌”,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自主办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基础厚实、多样分层的课程体系,规范有序、运作协调的课程管理制度,设计合理、质量稳定的若干学校课程和资源。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在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培养目标。
育才中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品德优良、基础知识宽广而扎实、富于创新精神和个性特长、身心健康,具有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兼具民族意识和国际意识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为造就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办学目标。
在未来的几年里,育才中学将继续弘扬优秀的学校传统与文化,大胆创新,争创现代化、国际化、实验性、示范性的学习型学校。
教师基础:多样化的培训模式。
要使学生基础扎实,教师更需要有扎实的基础。以新理念和新模式开展师资队伍建设,育才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完善学校自培体系建设。
学校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不断自我反思的学习者、研究者。教研组、备课组在团队学习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注重完善自培体系建设,加强反思性教学实践和教育行动研究,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目标是,培养8――10名在区、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强化教研组的基地建设,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团队,形成3――4门强势学科;打造一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思想、有作为的骨干教师队伍。
以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教师前行。
学校以假期集中培训、逐月交流总结、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课改推进会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期课改以及课程、教学等教育理论,丰富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地走有育才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
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建立“说课制度”,进行教师间的对话反思,教学说课不单是讲解自己的教学设计,还要分析说明其中的理论依据。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思想交锋、共同探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后面的教育观念,重构教学设计。
选择“关键事件”进行反思和研究,实现教师个体的自我超越。引导教师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学期工作小结以记录“关键事件”的形式进行,重在围绕该事件决策自己的行动方向,促进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与自己个性的融合,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
尝试骨干教师“8+1研修制”
为支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人力资源调配许可的情况下,尝试骨干教师“8+1研修制”,即在骨干教师工作满8个学期之后,学校给予1个学期的自主研修时间。这段时间里,教师可暂时脱离课堂教学,受聘于特殊岗位,完全致力于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反思。学校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建立教师发展基金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鼓励和奖励教师脱颖而出。鼓励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制定相关政策,既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业基础:现代化的学校课程。
学生基础厚实,要以学校优化的课程为依托。课程是构建学生基础的框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课程应体现国家对未来人才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校课程改革的理念和重点。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着眼于“每一个育才学生在学校教育计划框架内和总体活动时间内所获得的全部学习经验”,重在夯实基础,发展个性。把尽可能多的学习时空还给学生。
学校提出要科学的创造性的实施国家课程,并开设尽可能多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选修课,创设自主发展课程,优化教学策略,重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有整个课时40%的时间用于选修、自主学习。
学校每年均能稳定开出50余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内容涉及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社会等各个方面。选修课有六种类型:学科拓展类、身心健康类、综合类、社会实践类、社团活动类、生活技能类,其中应用数学、植物组培、智能机器人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创设自主发展时空。
学校课程设置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每天均有100分钟的学生自主发展时间,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电脑房、运动场馆和器材等所有资源均向学生开放,教师到指定的学科辅导教室,为学生进行答疑、咨询、辅导。
学校鼓励优秀学生超前学习,达到免修标准者,可申请免修。免修制度从“免修学科拔尖”到“自选学科发展”,体现了免修制度面向更多学生特长发展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特点。
学校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表现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张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表,能选择到基本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获得较适合于自己的教育。
学生将来能否成才成人,关键在于学会做人。做人基础是会产生长远效应的。
模拟“市政机构”
以自主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体验、感悟、发展。学校尽可能营造让学生体验的情景与氛围,通过各项社会性活动,让学生在情感、修养体验中逐步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逐步认识到人的社会责任感将对生存与发展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体验综合品质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如每一届高一的学生,都将共同参与设计“东方绿舟仿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模拟建立一个“市政机构”,发行“育才币”,通过竞争上岗,获得在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并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以自己的能力获取相应的“收入”,在竞争中品味成功或“下岗”的滋味。
学生辅导员制度。
学校让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辅导员工作,以他们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如指导新生如何选课和制订学习计划,熟悉校园生活、参与社团和各类实践活动、结识新同学等。
自主管理社团。
学校在社团的运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管理权。引导学生选择伙伴形成团队,选定社团的发展目标,自己进行现状分析,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评价总结。在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情感等多方面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育才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其相应的行为习惯。
自主设计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根据学校生源多样性的实际,从文化视角去思考、面对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构建育才特色自主社团活动。通过“社团展示周”、“社团服务日”、“社团进社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活动能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学术研讨和动手实践的氛围。
办学随想录。
基础与常规。
朱吉政。
基础,就是奠基,就是为未来发展打根基。
基础,对学生而言,是多方面的,有学业的,也有长智的,更有做人的。
高中教育,仍然应当定位为打基础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基础越扎实发展后劲越大。
常规,就是事物规律的反映,是成事的法则。
教育常规,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对常规的再认识和再完善。
学校教育常规,仍然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基点,常规愈加完善愈证明接近客观规律。
育才要在继承中发展,重视常规,夯实基础,就是一种办学方略。
(作者为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十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讲座。这场讲座向我们介绍了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让我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谈谈对这场讲座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讲座强调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讲座指出,教育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发展的主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讲座还深入探讨了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向。讲座指出,教育改革需求多方配合,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个方面需要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和教师的待遇,改善教育硬件设施,为教育改革提供保障。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制定科学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走向社会的能力。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并积极支持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学生要自觉学习,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再次,讲座还介绍了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成果。据了解,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一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普及率得到了显著提高,逐渐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院校在教育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讲座还示范了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这些案例证明了教育改革的可行性和积极性。然而,讲座也指出,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持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
最后,讲座还提出了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讲座认为,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和才能,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培养。同时,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讲座希望我们能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这场讲座,我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将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中,与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教育改革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十三
摘要:为了满足地方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对计算机应用创新教育按教学内容提出了不同的创新教育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值得向其他地方院校进行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人才;改革措施;地方院校。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改革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因此带来了大量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责任。而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应用广泛的、重视动手实践的课程,如何对该课程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适合地方院校实情的计算机应用创新教育改革措施,以供广大地方院校学习参考,具体如下。
二、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创新教育改革措施。
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通识课,主要讲解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办公软件、网络等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具体措施讨论如下:
1.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部分。这一部分首先通过收集网络上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未来计算机的一些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给同学们直观的认识。然后讲解每一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参数。之后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导购网站,如京东、中关村等完成三种不同档次在预算范围内的计算机的配置单。如9000元内的面向专业图像制作的计算机,6000元的中档机,4000元的低档机。学生一是要了解需求,二是要利用所学的组成原理知识,三是要利用所学的参数评价标准。完成后,学生将配置单交给老师,由老师评分。对评分较高的配置单,由老师向同学们点评、讲解。这样的配置单任务,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贴近实际,由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2.办公软件部分。目前常用的办公软件是office,而其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最为常用。对于word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求职表格、规划方案、杂志编辑、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以案例形式讲解其中文字编辑美化、表格编辑美化、图片编辑美化等效果的操作和实现。学生动手完成自己特色的求职表格、规划方案、杂志编辑、宣传手册等。教师考查其中使用的操作技巧、美观程度、创意程度,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这些作品首先由学生完成后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然后教师对应进行点评。对于好的作品,教师做出推荐供全体学生学习。这样一是形成创意的观摩学习,二是形成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于excel而言,对于这一部分的创新教育,可以采取教师讲解报表的制作、统计分析表、学生成绩表等表格,重点是公式的应用,格式的美化等。学生动手完自己特色的求职表格、规划方案、杂志编辑、宣传手册等。教师考查其中使用的计算技巧、美观程度、创意程度,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类似地,这些作品首先由学生完成后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然后教师对应进行点评,特别是一些新颖的数据分析和图表的应用,如对学生成绩分析表采取同时能反映学生月考平均成绩变化率和月考平均成绩分的双轴图表就比分开成两个的更加美观和有创意。对于好的作品,教师做出推荐供全体学生学习,对于其中的制作难点和技巧进行分析和点评,并要求学生设计完成具有自己创意和特色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于powerpoint,首先采取教师讲解工作汇报、招生宣传资料、学校风景介绍等演示文稿的制作,重点是素材的选取,布局的设计,配色的搭配,格式的美化等。学生动手完自己特色的工作汇报、招生宣传资料、学校风景等,也可以是自由选题,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同样上传到世界大学城,再由老师点评。对于优秀的作品,由教师推荐并分析其中的特色和技巧。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创意制作,师生互动点评等方式,office软件的教学不仅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鉴赏能力。
3.计算机网络部分。这一部分的创新教育采取“做中学”的方式。我们采取的.是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世界大学城空间,空间的设计和美好需要应用到网络标记语言。同时关于空间制作和美好有很多网络资源可以利用,也要用到网络搜索功能。学生空间主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不仅仅是专业课程还可以是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情况,需要设计、制作或收集图形图像,flash,视频,电子资料等多种素材,然后利用大学城空间语言进行设计与美化。制作后的大学城空间由老师进行评价打分,对制作优秀的空间进行推荐交流学习。通过学生对学习空间的制作,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将网络知识进行“做中学”,在通过评比式的交流互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这些措施已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了3年。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三、结语。
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在地方院校进行创新教育改革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该课程实施一套基于内容的改革措施,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套措施适合推广到其他地方院校进行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2]彭昱忠,元昌安,宁英烈.地方高校培养拔尖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新途径[j].research&explorationinlabo-ratory,,35(9).
[3]米洁,高宏.课程—实践—创新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改革[j].research&explorationinlaboratory,,34(2).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十四
起,我国大陆地区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确立三维目标体系,特别设定了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具体发展目标和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的发挥,注重知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从化学课程结构上看,高中阶段的化学分为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有利于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挖掘自身潜力,追求有个性的发展。从教科书知识编排顺序看,旧教材多以学科为中心,有着很强的逻辑顺序和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新教材多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知识入手,步步深入。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对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港台地区化学教学改革。
1.香港化学课程改革。
香港高中化学课程设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四至中五的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设置了“核心”和“延展”两部分。第二阶段为中六至中七的选修课程,包括高级程度化学和高级补充程度化学。前者为希望升读大学后选修化学专业的学生准备,后者旨在拓展中六至中七的化学课程,并为那些将在高级程度课程中选择其他科目,但仍希望增加其化学知识的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课程。
2.台湾化学课程改革。
台湾高中以统整、试探、分化为基本理念,设置了三种化学课程。高一年级设置面向全体高中生的基础化学,以期提高科学素养。高二面向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设置物质科学化学篇及试探性选读,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化学性向和能力作出判断,理论与生活化教材并重。高三年级设置面向理科学生的化学选修课,奠定学生研究学术及学习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理论教材为主。
3.化学课程改革对比。
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地区,化学课程都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这体现了化学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灵活程度不一样,大陆和台湾在必修部分没有差异,而香港分成“核心”与“延展”,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台湾的特色在于试探性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结果,主动思考、判断自己的兴趣、特长等,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作出初步的选择。课程设置的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在香港,学生选修阶段,根据学生日后是否往化学专业方向发展进行分类。台湾则是在学生高二试探性选读的基础上,开设理论性较强的选修课,让有意朝化学专业发展的学生学习到更系统、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国内的化学课程缺少较明确的从学生专业化发展角度的层次划分,但选修模块较多,学生选择空间更大。当然,这些模块根据其自身难易,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区分理科和文科的作用。
三、反思。
1.应试技巧与科学素养。
在日常授课中,许多教师都持有“考什么,教什么”的观念。照着考纲上课可能更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可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然而这样的教学忽略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选修模块的设置。
新课程改革中,化学除了两个必修模块之外,还设置了六个选修模块。但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成为理科学生必须选修的内容,也有不少地区的`文科生在完成必修阶段学习后便不再接触化学学科的学习,没有真正起到选修的效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是统一的,不会随选修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且必修阶段的内容不够深入,不足以支持学生顺利通过高考考察、升入高等学府深造。另一方面在于学校师资相对缺乏,无法满足同时开设那么多选修课程的需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考试大纲的限制,把较多的精力投入“知识与技能”及“过程与方法”的落实,容易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分散系一节,由于考试中的要求并不高,教师通常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上,而这一节课恰恰能很好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又如,国内的教科书中对化学史或是化学工作者的介绍很少,而在美国,高中化学主流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中,不仅有著名科学家的介绍,更有普通化学工作者的介绍,与化学家相比,他们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是近在眼前的学习榜样,对学生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十五
摘要:从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改革的核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制度是创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等方面阐述了对高职教育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改革创新。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
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及其如何实施的看法。人类社会自有教育活动开始,就有教育观念,而它的具体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在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对高职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教育的市场观念、平等观念、国际合作观念、依法办学的观念、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教学观念。
1.关于教育市场的观念。
高校转变教育观念的动因来自于受教育者的选择权,也就是市场竞争机制。存在选择,才会有竞争,高职院校才会有生存的压力和危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适龄就学人数锐减,院校之间招生和就业的竞争形势也日趋激烈。因此,作为高校的决策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教育市场的观念,即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观念。
2.关于教育平等的观念。
教育平等不仅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平等的观念。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尤为重要。我们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
3.关于国际合作的观念。
国际高职教育已经逐步成熟,我国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战略,探索国际化办学之路。教育部也提出,在未来十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国内外合作力度,特别要注重专业合oct.20,no.5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初步实现国际知名的目标。
4.关于依法办学的观念。
(1)21世纪新的知识观。首先,明确知识的分类。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类是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4w分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与人的社会活动、科学实践相关,存在于员工、师生、社会全体成员的头脑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其次,两类知识如何实现转移和迁移。途径一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途径二就是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之路。
(2)高职教育的质量观。所谓高职教育质量观,就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高职教育根据自身的特点应从几个方面评价教育质量:一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需要相适应的程度;二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三是高职教育毕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吻合程度相适应;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组织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相适应;五是社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程度与实际效果相适应;六是高职毕业生的合格率、成材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七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总体评价;八是毕业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
(3)高职教育的教学观。高职教育教学观主要应体现出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出发点;二体现出“知能并重,手脑兼修”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和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好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关系;三是体现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个人特点、就业趋向和职业岗位标准设计具体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成为某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四是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原则,将行业和企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的管理规范引入到教学中,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使高职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相适应。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应该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技智能、社科人文修养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今后我们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1.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是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按照基础知识牢固、强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专业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学生不但在选修课中有选择权,在核心课程和专业课中也应有选择权。他们可以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要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关注创新的研究型教学转变,要将多元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如以问题为本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元教学模式,并普遍运用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合理开发设计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布置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素质。三是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四是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2.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从主观方面来说,要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与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前提;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从客观方面而言,要努力做到营造民主、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营造支持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激励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创新态势。
三、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核心。
1.树立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及高职教育实践不断总结,高职教育的新模式也不断涌现,现在各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并能接受的模式就是“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在着眼于“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体系”中进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这也是符合职业教育定位和特点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教学思想指导的教学改革涉及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只有按其逻辑关系依次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的,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思想一脉相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建构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符合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定向性,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应用性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应该具有整体性,而传统的学科课程已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即使从单一学科课程整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学科形式也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探索、倡导的诸如模块课程、主题课程和项目课程等课程类型都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都在力求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努力反映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源于职业工作过程又高于职业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是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后,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是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在课程开发中,充分关注了认知的心理顺序和态度因素。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为高职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模式。课程开发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符合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可以确保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教师按照六步法设计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六步法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从而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经验并构建应用知识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五种能力。
1.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要强化职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即学习与职业有关的基本的教育理论,通过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等相关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强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的特征的认识,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法。
2.专业实践能力要具备行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包括行业发展、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要求等;要强化企业职业实践的训练,即直接参加与职业有关的企业实际工作的训练,通过下厂实习、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和知识。这种企业实践训练应贯穿于从职教教师入职初期的适应阶段到多方面积累教学经验的成长阶段,直至专业素养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的全过程并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工作能力的增强。
3.教学实践能力在现代的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要参加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过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在具体的职业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在熟练掌握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的理论,开发职业教育课程,成为驾驭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并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以促进职教教师教学行动能力的提高。
出自 Www.kaOYAnmIJI.Com
4.科研能力通过参加教学方面的教研和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本专业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企业的技术攻关,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5.提高学历层次能力要努力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校企合作教育与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健康机制,开辟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之路,也是实现隐性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更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背景从世界范围看,校企合作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高等职业校企合作教育最早产生在美国。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引发了职业教育的改革,然而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双元制”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教育的各类模式。
2.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按照十几年来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归纳总结,有人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概括为九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2.5+0.5”、“3.5+1+0.5”培养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这些合作模式成了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教育,“2+1”、“2.5+0.5”、“3.5+1+0.5”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了学校关起门来办学、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脱节的难题,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但如何发挥学校、企业这两个办学主体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把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校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校企双赢,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比较分析。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从参与主体来讲,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实现形式上讲,大多数院校还是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和中层次合作阶段,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效果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各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实现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也就是另一个办学主体——“企业”这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调动起来,还往往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或者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2+1”的“1”,还做得不到位,企业认为学校派学生实习是给企业添麻烦,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大部分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任务;另外学校管理还不到位,有的时候是把学生放到企业,学校疏于管理,部分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是指校企之间在技术交流、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企业人员培训、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全面、深入、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事实上的、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
(3)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一是请进来,让企业全程参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的作用,实现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互动的基础之上,既要通过特色吸引企业,通过利益驱动企业,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成立职教集团,打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按照“真实性、生产性、示范性、开放性”及“教学、培训、鉴定、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为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目标,与企业联合建立全过程、全实景、全方位的“校厂一体”的职教集团,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校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四是构筑校外校企合作基地,保证实习就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大学作为一类社会组织,大学的理念和目标必须在一定的治理结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建立良好的大学治理结构有助于使大学内外部的各利益相关方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我们需要探索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包括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建立;更新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提倡社会参与等。在内部治理上,大学治理应强调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强调大学法人的办学自主权;应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要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管理者的潜能;应当明确和保护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十六
[摘要]当代教育有别于古代教育,当代教育拥有多种方式,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横亘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训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方式,希望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某种技能,在专一领域有所发展,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性工人。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一度成为社会问题。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主题,通过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个人情况、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职业教育的方式等诸多角度,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校企合作。
一、概况。
教育工作是一项没有定数的工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拥有不同的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研究中提及的方法并非绝对。但本着对教育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走近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招生门槛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虽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从行业需求角度而言,职业教育中的经验技术大于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后即可参与专业技术工种的工作。在这类学校招生之初,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并不高,于是这类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平均值远远小于普通学校,课堂中也易于出现多样的不良行为,扰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课堂学习效率低。
(二)不当的课堂管理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管理失范的教师在课堂上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诱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学校课堂教学问题由来已久,学校在加强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进行培训。纵观近些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大多关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课堂的管理,或者有心管理,却无从下手,管理后效果甚微或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发课堂不良行为。
在我们对比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课堂表现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发现:在职业教育课堂上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和频率远远高于普通学校的课堂。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明确表示他们在教学过程力不从心的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学校的教师。通常职业教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成果缺乏自信和较高的期盼值。职业教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学生本身或者教师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的本意是友善的,希望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成长,但是学生却错误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师生之间存在交流的误区,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不一致的地方,而这些不一致会被不断放大,最后变成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无目的学习使中职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人生就像赛跑,终点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始终在通往终点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失去目标,也就等同于失去前进的方向,成为盲目在海中漂流的小舟,努力与否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很多职业学校学生抱着混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整日游手好闲,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社会对这一类学校学生的尊重感和就业期望值普遍偏低,这也促使他们认为学习无用、放弃学习。过往一些学生毕业后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会促使仍未毕业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希望,在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无用论的观念。
三、改变职业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学习课堂管理知识当外界对职业教育存在异议的时候,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践行者和完善者,其专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借着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所适用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对课堂不良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不定期地与学生讨论学习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识。
(二)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不是很长,它是古代传统的师父收徒弟、口传心授的升级版和学校系统教育版。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与该行业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学校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尽早地融入实际操作中。这种实习可以每一学期都设置,时间不用很长,但是要与这一阶段的课程相适应。在阶段性的实习结束后,学生又可以带着实习中的经验和问题回到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就问题进行讨论和再学习。这种反复的教育方式,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效率。同行业的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产业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化为技能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资源研发新的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在吸收职业学校优质毕业生的同时,也能够把企业员工送入学校进行统一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总结。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从教师、学生、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相信能够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恒敏.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
[2]陈战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篇十七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支持也越来越大,这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机遇。而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国高等教育既面临来自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挑战,也面临国内兄弟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接挑战,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为此,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对策。
1?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全面素质。而一个人的素质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学校的教育与培养。因此,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
2?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新的考试考核和计分办法,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3?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普遍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位,试行大学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要加大对教学实验设施的投入和对实验室的更新改造,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育人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企事业单位接受和支持高校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是义不容辞的义务。
对策二: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把研究型大学建成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1?研究型大学应该成为我国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重要阵地。因为那里高水平教授荟萃,有一支庞大的充满创新激情的研究生队伍,学科比较齐全,便于多学科间的协作与融合,有着广泛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等科研支撑系统较好。通过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高科技项目的支持,已经锻炼成了一支研究队伍,初步建立了一批研究基地。今后,国家将把大学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骨干,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把若干国家重点建设的创新基地配置在研究型大学,加大对高校国家和部省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这样,不仅能出高水平成果,而且能培养出一批高水平人才(硕士和博士)。
2?研究型大学必须紧跟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强对信息技术(it)、生物技术(bt)、纳米技术(nt)等新兴科学技术的研究。要充分利用高校学科较全的优势,加强研究力量的组织,实现优势的集成,实现对有限目标的集中攻关。
3?积极促进产、学、研的实质性结合,建立、完善和扩大产、学、研“三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国家和省市政府支持高校与企业尤其是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支持在校内或企业内共建校企合作的工程技术中心,组织多学科专家对企业面临的共性、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攻关,并积极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