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4篇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盛事,每次召开都会提出众多新理念和政策,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指明方向。代表们积极履行职责,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智慧。两会不仅汇聚了各界精英,更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1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2月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今天根据会议安排,我们此共同研讨2024年全国两会的精神。今天,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对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走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全国两会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在我看来,今年的两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业是民生之本,2024年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近3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无论是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民生政策的出台,都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关注和保障。这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
二是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2023-2024年,一系列政策举措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进一步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相关堵点;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外资24条”加快落地见效,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就如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走出去”,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坚持法治建设。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就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举措和建议。这些举措和建议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正、更加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就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些探讨和交流为我们未来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以上是我对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当然,这些精神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只有全面贯彻落实这些精神,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学习。只有深入学习和理解两会精神,才能够更好地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积极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或者表态,更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我们要在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法治建设和绿色发展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最后,要勇于创新。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来推动工作落实。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全国两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让我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2
同志们:
2024年全国两会隆重开幕,在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国际格局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重要时刻,世界对中国两会充满了期待。特别是李强总理代表新一届政府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世界发展的十字路口,报告向全社会传递了强烈的信心和坚定的决心,感到特别踏实,又特别振奋。根据会议安排,我作简要发言如下。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体现了中国担当。报告始终把政治建设贯穿始终,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高质量发展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凝聚起加快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政治向心力。二是在创新改革发展中体现了中国作为。报告深入总结了过去一年以来的发展佳绩,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等等,都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实例为我们晒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强劲斗志。三是在锚定发展目标中体现了中国智慧。报告生动阐明了接下来一年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时代方位、发展定位,特别是着重明确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等量化目标任务、具体路径。我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接下来,我们将自觉把政府工作报告做出的具体安排和X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坚决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安排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坚持抓贯彻,迅速掀起学习宣传会议精神的热潮。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来之不易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结果,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充分彰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力体现。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独特优越性。通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将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系统结合起来,将胸怀“国之大者”,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奋力进取,担当作为,建功新时代。要带头面向全体各组干部群众、党员、社会各阶层等开展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深入机关、企业、学校、基层开展宣讲,在全X上下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营造不折不扣抓落实、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坚持抓机遇,切实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绩。报告中专门指出:将扩大政府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其中特别国债明确,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我们要充分发挥X区位、资源、交通、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主动在国家大战略中找定位、服务全局中心中促发展,坚持以龙头带动、链条延伸、园区聚集为路径,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跃升进位。要聚焦工业“X”发展目标、农业“X”产业布局、旅游业“X”开发体系、城市X机制打法,持续推动资源要素向“X”项目聚集,以“X”大突破大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坚持抓民生,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的民生政策基调。一系列政府工作目标令人眼前一亮,一系列实际举措显示出国家政策与人民期望同步,体现了人民为本的理念。我们要紧盯“X”目标,做好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工作,坚持“X打法,大力实施产业带农增收行动。要系统抓好X全力优化育人环境、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大力实施X工程,一体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聚焦X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要积极保障就业保障渠道,高质量织密扎牢就业保障网。要强化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我们要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紧紧围绕X明确的目标任务,努力为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X力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3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尤其是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仍然取得了5.2%的增速,成绩来之不易,非常令人鼓舞和振奋。同时,确定了2024年发展六大目标,十大具体任务。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立足国际视野,切合中国实际,展示出信心决心,体现出大国担当。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加明确了接下来工作努力的方向,深知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将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积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献计出力。经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认真研读,下面我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收获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第一,安排部署十大重点任务,既有连续性,又有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等,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这十项重点工作既有对过去工作任务的延续,比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也有新的安排布置,尤其是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十大任务的首位,充分说明今年落实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对于落实好这一任务,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要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行业单项冠军梯次升级,逐步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政策重点应放在人才集聚方面,建设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储备库,提高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间的匹配精度。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建立创新型产业政策体系,在技术研发阶段,政策部门通过小额资助筛选出真正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对技术研发取得初步成功的项目,继续提供大额资助,以加快推进成功项目的技术成熟。当技术成果进入商业化阶段,积极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促进技术项目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要着力建立以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与科创走廊为载体的产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区域内各省市数字经济产业规划统筹工作,精准定位各地数字经济主导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错位竞争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
第二,民生工作提出明确具体新任务,回应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聚焦报告中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细节,一份“民生清单”跃然眼前。在教育、医疗、就业、收入等民生工作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新任务,并在农村改革发展、城镇化、城市更新等方面关注到了种粮农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等多个群体的关切。重点来说,就业方面,稳就业政策在持续加力的基础上,增强了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针对性,系列部署精准发力促进劳动力供需匹配,更大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和新业态就业人员权益保障,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方面,常态化推动寄宿制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改善,保障农村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促进消费方面,报告中的系列扩消费部署,从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优化消费结构等多方面同向发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支撑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三农方面,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的预期和活力。报告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助于稳定种粮收益预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预期发展目标务实、可靠、可行,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党P增速目标在5%左右。究其原因,第一,5%的目标增速与近年目标保持了连续性。第二,5%的目标增速和当前的潜在增长水平相符,具备实现的可能性。我认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过度依赖数量和速度的阶段,逐步步入质量和效率的轨道。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新质生产力,都是依据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提出的,也是中国经济摆脱数量路径、速度依赖的重要体现。尤其面对国际竞争加剧、打压和遏制中国发展的阻力加大,中国必须走高质量发展和创新之路,必须用更高的质量标准和效率目标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经济实力强不强,不只看数量和速度,更要看质量和效率。因此,要跳出5%的数据看内涵,不要将其当作一个简单的数字目标,而是一个包含很多内容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是实现经济的更高水平增长、更好质量增长、更多动能增长,是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和复苏的表现。
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外交,还是文化、生态、民生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方面内容详实,举措得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来临,2024年或许将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工作的安排将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要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安排部署、明确的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4
2024年3月5日,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开幕,我感到无比振奋、鼓舞人心。特别是xxx总书记当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认真学习了xxx总书记下沉江苏代表团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李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感进一步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结合工作实际,有了如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xxx总书记始终心系江苏发展、情系江苏人民,作为江苏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努力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履职能力。严格落实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持续深化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不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成果,认真组织学习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履职能力,增强系统性工作思维能力,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整体战斗力。
第二,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按照市委提出的“七个强市”奋斗目标要求,认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要坚持高质量发展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良种良法,改进耕作技术,加强农民田间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灌溉水网、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市场创汇及现代科技农业。
第三,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谋划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助力群众稳定增收,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要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特色林业和林下经济。全力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做好“国储林+”文章,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
第四,坚持人民立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深刻理解认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贯穿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出发点是人民、落脚点是人民,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学习贯彻xxx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岗位实际,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贯穿高质量发展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