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文学探索范文(14篇)
人们通过阅读书籍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在写总结时,不要忘记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汲取教训。这些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了解写作的技巧和格式。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一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的现状是课堂评价语言的单一性、单向性、模糊性等充斥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课堂评价理念,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作者:刘松梅作者单位:通州市开发区小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二
摘要:市场营销学是商贸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业就业环境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以及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营销学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创新创业形势下如何做好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界、业界都纷纷响应,社会活力也因此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在这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下,与创新创业有着紧密联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营销学教师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能够有效适应创新创业环境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就目前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教育计划制度,教材版本相对滞后。在这个瞬息万变、知识每天都在更新的社会市场环境下,这种老版本的教材内容明显存在脱节情况,缺乏时代感。受现代资信影响,现在的学生喜欢一些新鲜的事物,也愿意去学习新生事物。这种与社会环境相互脱节的教学内容已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就目前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更偏向于理论化,忽视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少,甚至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对学生职业能力、专业素养的培养极其不利。这种类型的课程设置没有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接轨,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
(二)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就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校不够了解社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需求,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法进行明确定位。此外,由于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还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所以人才培养上存在系统性、实用性缺失问题。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难以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就会间接地导致社会需要的人才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相互协调。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仍旧是主攻场所,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实践知识。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或载体,比如社团、企业、专业软件、实验室等。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践平台对于教学需要还难以满足,而企业实践也仅仅局限于参观,没有真正发挥出实效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考核体系不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授课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创业经历,所以营销实战经验匮乏。大多数教师掌握的营销知识也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有效对接企业的营销实战。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市场营销学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获得营销知识,但是教学过程比较乏味、枯燥。虽然有部分教师会使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式,但是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情境和案例本身,不能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也难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考核体系不完善也是当前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学校依然采取卷面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让很多学生依赖考前突击、强记考点知识去获取高分,但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有所忽视,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合理设置课程,积极更新教学内容。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课程是主要的实现途径。在创新创业形势下,学校首先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确保教学内容具有规范性、前沿性。由于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既具有较强实践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理论性的课程,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既要重理论又要重实践。就笔者个人经验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教师在选择市场营销学教材的时候,尽量选择最新版本的、融入创新创业内容的教材;其次,教师应当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最新营销案例、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科前沿知识等,以此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又如,教师可以与校外部分企业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然后采取校企合作编写教材的方式,将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案例加入到教材之中;最后,由于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留在本地就业,习得的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最终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当地企业进行走访或者关注媒介等方式了解到当地的营销情况和营销新动向,然后将一些本土化的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对当地的营销要求和产业特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7]。需要注意的是,在课程设置上面不仅要重视市场营销内容与创新创业内容的融合,还要确保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范围内。对于实践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设置项目的实施、营销计划拟定、目标市场的定位和选择、市场调研等方式,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由于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掌握理论知识的人才已经难以受待见,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有一定工作能力且参加过社会实践的`人才。在创新创业形势下,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应当迎合当前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再根据社会需求去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对自己今后就业创业有帮助的内容。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市场营销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实践应用。学校以及市场营销教师要结合国家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划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等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就目前情况来看,创新创业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教师还要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落实,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进行强化,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通过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室、课堂等平台,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模拟实训营销活动的开展目的主要是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性认识;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比如依附模拟软件、建设营销实训室等,目的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营销思维。除此之外,学校以及营销学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书”项目比赛等一些创新创业比赛,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锻炼。校外实践教学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可以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展开。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对真实的职业场景有所了解,在实战训练中完成营销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吸收。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理清教学思路。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定价策略,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对于价格变动的应对策略做到明确掌握;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促销策略,以此引导学生掌握促销预算方式和促销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对市场分析有关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对市场营销预测效果以及基本方法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在理清教学思路之后,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式创新。首先,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模拟实践对抗式教学、分组研究性教学、视频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各种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针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完善,除了要看学生的卷面成绩,教师还要以实现学生能力提升、让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积累为目的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创新教育活动的积极程度和效果折合成学分,此外还可以使用实际操作、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案例分析等各种不同的形式提升考试的灵活性和应用性,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对市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市场营销学对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创新创业形势下,市场营销教师必须要做好课程改革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创业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视域下高职市场营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n]。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0):155—156。
[2]赖育青,陈桃利。基于专业基础课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以普通本科财会类专业为例[j]。时代农机,2017,44(09):198+201。
[3]赵晶。以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464。
[4]李燕。基于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2017(03):62—64。
[5]彭绮。浅谈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策略[j]。民营科技,2017(03):231。
[6]高金城。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6(22):193—195。
[7]赵锋。基于创业导向的《市场营销学》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n]。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9):125—127。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三
作者:riverliu-riverliu。
第二节教师策略。
一、角色定位。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的教师。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行研究性学习,必须预先在教师头脑中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使教师们完成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人们普遍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教师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之下,人们更为看重的是教师的水平。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找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还是学不好,那一定是因为学生不够努力,辜负了老师的谆谆教诲与殷殷期盼。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之下,教师在教学中成了理所当然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们真的能担负起这么重的担子吗?其实不然。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如何教学生,既要教会他们学习哪些语文知识,又要教会他们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既要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应试水平;既要他们埋头苦干、不知疲倦,又要求他们主动热情、面带笑容。为此我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尽管这些教学模式都蕴藏着很好的教育理念,尽管这些模式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然而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工作的方式并不是最科学的方式,他们思考的方式从来不是学生的方式。
“教学”二字,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记》说“教学相长”,显然就是把两者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然而,封建时代的教育思想并没有按照这个意思发展下去,教育制度的顽固守旧、教育资源的极度馈乏、教学手段的简陋枯燥、教育对象的愚昧无知,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得对师长有一种近似于无知的崇拜,以至于动辄就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稍有不同意见就斥为“欺师灭祖”。教师至高无上的思想自然与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有关,但也与统治阶层为自己培养奴仆的教育目的直接联系在一起。此后,尽管封建社会消亡了,可是旧的观念依然左右着人们的行动,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泛滥的九十年代初,教师至上思想产生的危害达到了它的极致。以应试为目标,以教师的权威为保障,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作为“科教兴国”的一项重要策略,提倡“尊师重教”是毫无疑义的,但不能因此就企图回归私塾时代的教育方法,以教师的权威妨碍学生的发展。和过去的时代相比,如今的时代对教育有了不同的要求。一是在社会进步加速、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信息时代,要求教师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从着重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着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面临人类文化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单凭教师或学校教育都不可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全部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同学校、家长、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二是教育渠道多样化要求学校教育面向社会打开大门。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得变得越来越简单,过去我们学习《红楼梦》中的课文,大部分的参考资料都集中在教师手里,而现在学生们只要在google搜索引擎里输入“红楼”二字,就有四万多个相关网站或者相关网页可供查询。这些信息资源所涵内容极为丰富,从红楼人物品评、红楼诗词鉴赏、红楼服饰研究、红楼戏曲研究到红楼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无所不包,而且对于许多问题都有多元化的观点而不是定论。三是信息时代的人才观,决定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这个目标的确立要求学校教育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的发展提供锻炼机会,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旧有秩序,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要完成传统语文教育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语文教师必须要建立民主化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学民主化,首先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具体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学生的心理,解决学习的困难;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促进学生的进步。其次要求教师客观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为一切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具体表现为教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据此提供针对学生个体的帮助;不偏爱或歧视某些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
要完成传统语文教育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能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因此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大胆变革旧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还给学生,教师作为组织者要构设好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环境,把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工作。由于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进程都比较灵活,教师不可能全面控制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要多动脑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在目前的班级制度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并充分参考学生的特点,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活动人数最好在四人左右,视具体情况,也允许单个学生独自研究。在小组内部民主选出大家信赖的同学作为研究性活动的联络员,以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对所有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了解,既要帮助所有的同学都动起来,又要保证整个过程的科学性,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组织任务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的主流,教师要尽量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最大的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进入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因此在处理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鼓励他们自主探寻就成了关键环节。好多问题,教师事先知道解决的办法也不要直接告诉给学生,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鉴赏一篇文章,有的教师可能会根据《教学参考书》的介绍进行分析,也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观点,但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则要把这些既成的观点收起来,可以只给一些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当成是参考资料,甚至可以把教师拥有的更为详尽的资料一并发给学生,然后师生共同合作讨论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可以给语文学习带来更多的创见,既便有时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也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和思考。而且这种做法的针对性比较强,每个学生在各自的研讨中都会倾向于收获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来弥补自身知识或是能力上的缺憾,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长、个性和创新精神。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在开放的大语文面前,教师失去了居高临下的资本,在许许多多的未知面前,教师和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和学生一样,也是研究者、学习者。《学记》里说“教学相长”,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之中,这个观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教师们对于课本中的内容都比较精通,可学生们感兴趣的往往会超出教材的范围,特别是一些边缘学科或是综合学科知识最有可能涉及。要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需要储备更为广博的学识、举一反三的方法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方面积极参加现代教育培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大胆尝试教育改革实验,勇于做教育的先行者。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学习者,不但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更对新课程的开发起推动作用。新的课程改革采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在保证素质教育大方向的同时,也给予了第一线的教师根据本地方情况,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力。这也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真正成为学者型的语文教师。
二、资源准备。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建立在大语文教育观的基石上的,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对象极为广泛,相比之下,语文教学资源就显得十分不足了。过去我们语文教师关注的核心是教材,虽然为了上好一堂课,我们也会翻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但是所涉猎的领域与研究性学习时代的需要比较起来还相去较远,资料的来源渠道也多是教师参考用书、文学史等,由于绝大部分资料都在教师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尽可能多地主动去寻求资料,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给学生们提供了这种可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迎头赶上,在目前已有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指导。
首先,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利用好学校资源。作为正规的教育场所,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资源是直接针对在校学生而建立的。一般来说只要是在校学生,就可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阅鉴室、教室、操场等,这是指物质方面的资源。同时各学科教师也是很好的人力资源,教师是职业教育者,通常都有着比较深的教育学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能够给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指导与帮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其它学科的教师应该成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有许多非语文学科教师的语文功底非常好,而且语文研究性学习也会涉及到其它学科的问题,另外学校领导也可以帮助提供更多的资讯,所以教师资源应该是指学校当中全体教师的合力。近年来还有一种观念认为学生也应该算作是研究性学习的人力资源,这种提法是非常有道理的。每个新生入学前在语言和思想上并不是真的一片空白,他们都是有着程度不同的语文知识背景的。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或者喜爱文学、或者喜爱军事、或者偏爱古典诗歌等等,他们在自己善长的领域都能做得很好,因此当很多同学在一起取长补短、合作开展研究,他们彼此之间就构成了对方的资源。
其次,与研究性课程一样,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不断开拓社会资源。学生家长遍布社会各行各业,作为父母和成年人,他们愿意也能够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帮助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学生家长本身就是某行业的专家,因此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和学生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遇到问题也可以征询家长的意见。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的家长并不理解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自身成长的意义,需要教师做好细致耐心的说服工作。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还有社会各部门的专家权威,高校教师,或是熟悉某一领域的人,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主动联络这些专业人士,或是通过学校做好联系工作,请专家进校。借助图书馆查阅资料是必要的手段,然而受规模限制,学校的图书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就指导同学去较大的图书馆借阅图书、查阅资料,并在节假日安排学生针对某个研究主题集中借阅。现代社会之中影视、新闻报刊等媒体的影响无所不在,对于社会某个时段的热点问题来说尤为如此。对于影响范围大、意义深刻的事件,很多专业报刊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报道,这有助于学生们独立分析能力的提高。电视的普及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文化的脉动和变迁,许多电视节目,例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世界电影博览》等,对于中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社会实践能力的获得,知识与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不得不把网络资源的开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很多人都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在教育技术的性质和使用问题上曾经作以精辟论述,“如果说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革新的魔杖,那么教师应该成为掌握着根魔杖的魔术师”。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的网络,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有力助手,也必将在教学方式上给语文教学给来重大的影响。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还是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下,网络都可以给语文的教授和学习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源,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一)、学会运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教师可以利用新浪、搜狐、网易、雅虎等大型门户网站上的搜索引擎检索相关的资料。例如在做有关杜甫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时,可以在雅虎的搜索引擎上打入“杜甫”二字,就可以在列表中找到相关的网站或网页。如:
杜甫墓:/004/。
杜甫故里:/004/。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诗集:/wxzp//202/。
讲授在《红楼梦》中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笔者利用搜索引擎还发现了一些有红学专家参与的比较专业的“红学”网站。如:
悼红轩:/cgi-bin/bbs/htm/。
红楼艺苑:/。
红楼梦:/。
红楼梦博览会:/hlmshow/。
红楼倩影:
在这些网站的文章中,从背景分析,到人物品评,无所不包。这些网站的开通为师生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帮助,网络基本涵概了一般研究者所能找到的绝大多数信息,因而在查阅资料的过程当中,方便快捷就成了网络的优势。
(二)、熟悉相关的教育网站。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计划查找一些与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时,却发现在一般性的搜索引擎里,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有时即使能找到却无法打开网页。如果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有兴趣,那么必须熟悉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优秀网站。如:
k12k中小学教育网:
网络主题研究:211.101.197.142/webquest。
网上语文课堂:/。
国学网站:
在这些网站之中往往都设有可以在网站内部搜索的引擎,可以由此找到相关的资源。同时,这些类型相近的网站之间常有友情链接以互相支持,我们可以先登陆其中某一个教育网站,然后再经由此网站转到相关的教育网站。
(三)、联络互联网络上的同行。由于地区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均衡,许多先进地区学校拥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和经验,通过网络与上述地区的语文同行加强联系,共同合作,交换心得,互通有无,是帮助自己更新思想,迅速进入研究性学习的一条捷径。联系的方式既可以是通过网络提供的电子邮箱与他们取得联系,也可以是直接登陆他们所在的学校网站及他们个人的或合作的网站。如:
惟存教育::9000/be/being。
行者驿站:
大语文沙龙: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四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贾玉芬。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加强其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说明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我校该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遵循层次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前提下,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手段、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具体做法。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践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教学能力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其中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和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可编程控制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因而加强该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职业教育以使学生掌握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目标,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人们的.职业能力构成也必将有大的改变,社会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继承性应用,而是应通过自身努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形成新方案、新产品、新创意,能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应用。因而我们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以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在《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中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主体的认识问题。
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是“带”实验而不是“指导实验”,即实践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多采用注入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拟定内容,其实践内容的选择、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都由教师进行。实践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且在执行过程中,完全听从教师安排,全班统一进度和要求,不利于因材施教。
2.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原来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有重复,而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来看,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显得单调、过于偏向技能性的训练,而缺少设计性、创新性。
3.教学方法、手段的问题。
因内容过分偏重于基础训练,所以在方法和手段上很单调,主要以“模仿”为主。通过教师详细讲解、操作示范,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依样画葫芦”。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硬件接线、调试程序,熟能生巧,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的目标,我们在进行《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时,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应由技能性向技术性发展。即由原来的偏向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工具仪表的使用、电器元件的认识和使用、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和plc程序的调试等。向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方向发展,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二是应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如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电工技术、电气控制、plc控制、计算机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应进一步加强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借助各种软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四是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一定程度的自由选题、制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锻炼学生的能力。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我们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思想的改革是前提。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位置,而实践教师则处于为实践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作为实践教学主体的学生,必须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的实践教师,必须在其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
2.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是关键。
课程的实验和设计在内容上要统一规划,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主。因而,我们在规划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时,将其分成基本模块和创新模块两部分。其中基本模块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创新模块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而设,需从选题开始,经构建框架、设计、计算机模拟、购买元器件到制作调试完成等,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课程实验教学主要针对基本模块部分。通过电器元件的认识实验、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移位寄存器的应用等实验内容的训练,形成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为中级电工的实践考核作好准备。
2)课程设计教学则主要针对创新模块部分。结合我院现有设备,分步骤进行:a、拟定部分开放性的设计课题,教师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在教师指导下拟出其设计计划,经教师批准后,进行初步设计。b、将设计后的方案在计算机相关软件上进行设计验证,并进行模拟,观察设计效果,并对方案进行修订。c、根据方案进行硬件连接、软件调试。d、教师根据初始要求验收、答辩e、撰写设计报告。
在方法手段上,首先应增强课程实验的开放性。但该课程以强电实验为主,实验安全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同时,为提高实践教学的先进性,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师指导下,可自主的设计课程、完成课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指挥棒。
由于高职高专与其它的教育形式有显著的不同,因此转变观念,转变教学评价观念,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是形成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
该课程的整体评价不仅仅是理论考核,还应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考核。对于实验部分考核方式宜逐个或分组进行,采取抽签的形式。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实验考核情况记录表,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对设计部分的考核首先应注重量化,注重过程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宜采用百分制。其中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占60%,出勤、课堂表现应占20%,设计创新应占20%。在过程考核中,应按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如输入程序、读出程序及修改程序是否熟练,运行调试是否正常,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是否准确。实践证明,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新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经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可编程控制器》实践教学有了很大改进。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层次性;同时为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了它的先进性,注重了创新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教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10。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五
作者:riverliu-riverliu。
第四节综合研究。
前面一节探讨了语文常规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方式,本节则把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光聚集在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之上。如果说前者是在纠正过去基础教育一味强调接受性学习的偏差,那么后者的意义就在于积极推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计划的实施,把握语文教育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高中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东、西、南、北、中,亿万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具体地说,新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四点:
(一)、构建注重应用的语文课程。构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点,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同其他课程的沟通,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注重审美的语文课程。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求,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也贯穿着审美追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审美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尤其是通过鉴赏优秀文学作品,感受语文之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构建注重研究的语文课程。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趋于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相当的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研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其综合思考和理性把握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习惯,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并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分析研究语言文学现象和人文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四)、构建开放的、多样化的语文课程。“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是设计高中语文课程和重要原则。在落实“共同基础”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创设学习语文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支持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设计和实施课程,挖掘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
在这个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了更为深广的意义,它说明研究性学习应在高中语文学科课程中全方位推行。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可以把综合课题中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分为学科领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大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课堂教学相比,这两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并不属于语文常规教学,在新的课程标准里,它的位置在语文选修课或是作为必修课的研究型课程之中,它们都是语文课堂教学向教材或是学科外的辐射和延展。其中学科领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学科内部、打破教材现有知识体系,代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进行的一种相对开放的研究。而社会大语文研究性学习则将语文的研究性学习真正地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寻求语文的应用价值。另外,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还可以把综合课题中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分为专题研究类和综合实践类。
二、学科领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现行语文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学习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在这三个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水平逐渐得到提高,研究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推进语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首要的问题是要能够发现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方面,现行的新教材是做了大量的努力的,许多内容的编排就是为了方便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课题资源。
(一)、必修课本里的课后习题中,有许多本身就是比较好的研究课题,另一些则可以转化为研究性课题,这里仅以第四册为例:
1、第一课《祝福》课后练习四:
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写一篇三五百字左右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2、第4课《荷花淀》课后习题三:
试以水生嫂和祥林嫂为例,说说时代变迁对妇女命运的影响。
3、第9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后习题四:
话说“凤辣子”:写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说说王熙凤的“辣”。结合课文而不限于课文,可就你所知,联系《红楼梦》有关王熙凤的描写去谈,也可以发挥想像。
(4)、第11课《失街亭》课后习题二:
《三国演义》记叙的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在历史上都有记载,但许多细节是虚构的。试将课文与《三国志》中的相关论述加以比较。
习题三:
问题讨论:失街亭,谁之过?
(5)、第14课《茶馆》课后习题四:
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评。也可以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
(6)、第15课《罗密欧与朱丽叶》课后习题一:
仔细阅读课文,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7)、第17课《窦娥冤》课后习题四:
课文写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试就这种写法谈谈你的认识。
(8)、第19课《闺塾》课后习题三:
以上这些课后习题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解决的。学生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成研究性课题,并从课堂教学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以问题为核心,向课外延伸和拓展。对于这类所需要时间较长的课题,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每周的研究型课程时间里,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完成。
2、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由具有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几篇课文组织在一起的,教师可以围绕单元教学要点,设置研究性学习课题。以第三、四册教材为例:
第三册第一单元现当代、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汉魏六朝以前诗歌。
第三单元 nbsp。
第三单元唐宋诗词。
第四单元散文。
第五单元散文。
第六单元古代散文。
第四册第一单元现当代、外国小说。
第二单元现当代、外国小说。
第三单元中国古典小说。
第四单元话剧。
出自 www.kAOYANMIJI.com
第五单元中国古典戏剧。
第六单元中国传奇小说。
这两册教材以文学体裁为纲,选择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力图使学生对于这四种体裁的文学有比较全面地认识,并初步学会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这些教材内容完全可以用来带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如“诗歌研究”、“小说研究”、“戏剧研究”、“散文研究”等等。此外,第五六册教材中的“孟子”文化专题研究、“红楼”文化专题研究,也都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好课题。如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是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研究,笔者让自己的'学生在业余时间里多读一些李杜的作品和研究李杜思想艺术的文章,然后完成一篇关于李白或杜甫的小论文,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有关“李杜”对比研究的小论文:
浅谈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
张祥。
鲁迅先生曾在《致杨霁云》中这样写道:“我以为一切的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提到唐诗,就不能不提到二位唐诗之集大成者“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用“诗仙”来形容李白,绝对是不足为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样飘逸的文字真可谓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透过“诗圣”杜甫的那些“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愫,也宛然可见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操。
李白、杜甫有着同样不得志的境遇,但从两者的诗传达出来的感情却是大相径庭的。李白的诗中流露的是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气,认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己的才能最终总会有用武之地的一天。即使不得志,也可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甚至可以对名利嗤之以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诗中有一种一蹴而就的不羁与恃才傲物,而杜甫则显得比较深沉和忧郁。他曾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与气魄拼搏,当他无法“居庙堂之高”,他仍然“忧其民”,在他自己极度困窘时,依然为关山北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潸然泪下。李白是个在世欲与幽谷之间寻找平衡的人,而杜甫无疑是一个“飘飘何所似”的苦行僧。
李白和杜甫的感情是不同的,以至他们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李白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在他飘逸隐怨的诗句中,充满了奇特夸张的意象。“百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都迸发出旺盛的激情和个性精神,把读者带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意识流中。而杜甫却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的本质。从杜甫的“三吏”、“三别”和《丽人行》、《并车行》中都,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揭示的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并从中体会到作者诗文背后蕴藏的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说,杜甫的诗是大唐盛世背后的苦难缩影,是一本饱含着时间重量的史书。
马克思在谈及希腊神话时说,“它仍然能够给我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这句话可以用来评价李、杜的诗歌。不管它们表达的是空灵飘逸还是抑郁顿挫,它们都真实地展现了历史的连续性,文化的传承性和艺术的多元性,值得我们探究玩味。
3、《语文读本》也是教材的一部分,也可以用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语文读本》的编写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确保学生在高中三年内阅读不少于300万字的各类作品。它的许多篇目的安排都是与必修课本相呼应的,非常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某一方面内容的理解,而且许多篇目还构成了比较大的研究背景,帮助对此有兴趣的同学做深一步的研究。如高中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只有鲁迅的一篇《阿q正传》课文和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的知识短文《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阿q正传》是一篇内容厚重的小说,最适合师生共同研读,为此《语文读本》中也选进了大量的相关篇目,意在帮助师生理解:
(1)、《〈呐喊〉自序》--鲁迅。
(2)、《〈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
(3)、《示众》--鲁迅。
(4)、《鲁迅警世名言录》。
(5)、《论〈阿q正传〉》--张天翼。
(6)、《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发掘》--林非。
(7)、《简论假洋鬼子》--屈正平。
(8)、《论阿q周围的人物》--蒋星煜。
(9)、《论〈阿q正传〉的幽默讽刺语言》--刘福勤。
(10)、《说“吴妈”》--苏叔阳。
(11)、《为“吴妈”辩护》--孙士杰。
(12)、《鲁迅“丑化”了阿q吗?》--邵燕祥。
(13)、《打破“未庄通例”及其他》--胡邦炜。
(14)、《未庄舆论种种》--王荆。
(15)、《闲话阿q的无赖和霸道》--康式昭。
(16)、《“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谢云。
(17)、《阿q后传》--曾颖。
(18)、《阿q的那一“嚓”》--吴非。
这些文章从各个方面对鲁迅的风格、思想和他笔下的人物一一点评,各种观点在一起碰撞交织,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四)、语文学科的范围极广,除教材外,教师还要注意开发学科体系之内的其它资源。如对联、诗词格律、成语典故、特定称谓等古代文化知识,文字、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都可以引入研究性学习之中。还有老师曾经提出高考之前的专题复习也可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这与过去教师包办代替的做法相比也有一定的进步性。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不妨一试。
下面是天津十七中学的魏薇老师从语文学科领域出发,设计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专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
《〈诗经〉三首》课题研究。
天津十七中学魏薇。
《〈诗经〉三首》选自人教版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选了《氓》、《无衣》《静女》三篇,本课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诗经》的面貌及主要艺术特色,学会欣赏《诗经》中的诗歌。
一、我的总体教学思路是这样的:不拘泥于教材所选的三首诗,既入乎其内又拔乎其外,将“《诗经》研究”作为一个总的研究课题,将教材规定的本课书的几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现实主义精神等,分别转化为几个子课题推荐给学生,各课题小组自选其中一个进行研究,形成成果,然后在课上展示交流,全班共享。通过共享,各小组不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而且还要倾听、质疑、探讨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从而完成了对本专题的学习。最后教师检查、评价全班的研究情况。另外,本学期我建立了“新学网上文学院”(),它是一个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平台。在互联网和这个网站的支持下我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了《〈诗经〉三首》的专题教学。
二、我把本专题的教学目标设立为:
知识目标:1、掌握《诗经》的整体面貌,理解《诗经》现实主义风格的体现。
2、学习和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广泛阅读和研究《诗经》中的诗篇和相关研究文章,培养对《诗经》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研究、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汇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信息的能力和素养。
三、实施过程:
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布置研究任务。
用一课时的时间,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所选的《诗经》中的三首诗《氓》、《无衣》、《静女》,结合书下注解弄懂诗意,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后,学生可能会对某些方面产生兴趣甚至疑问。然后我亮出了总课题“《诗经》研究”,并结合这课书的教学要点推荐了几个子课题,让学生作为选题参考:
1、《诗经》的思想内容及现实主义精神的表现。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重章叠唱的结构特征。
4、《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前三个课题是紧密结合本课书的教学要点出的,课题4则只有先真正了解《诗经》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这个课题是给那些基础较好、悟性较高的学生设计的。并推荐了十多首必读诗歌,如《关雎》、《硕鼠》、《七月》等。
第二步,申报课题。
学生们自愿结合成课题小组后,以小组为单位申报了研究课题:
1、诗经所反应的社会现实。
2、诗经中的赋比兴。
3、诗经中诗歌结构形式特点。
4、诗经的浪漫主义和爱情诗。
5、诗经对现代爱情观的影响。
6、诗经中的风土人情。
7、从诗经看古代人民生活。
8、诗经对后世诗界的影响。
9、国风中的战争诗。
10、诗经的艺术特点。
11、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2、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13、诗经的意境。
第三步,具体研究,形成成果。
题目选好后,各小组进入了具体研究阶段。学生们首先就自己小组的研究专题借助。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六
美食是一门让人沉迷其中的艺术,它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是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和体验。探索美食的过程就像是一次探险,让我心驰神往。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美食的秘密,也品尝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下面是我对探索美食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探索美食需要敏锐的嗅觉和味觉。当我们进入一家陌生的餐厅或是逛街时,只要敏锐的嗅觉和味觉,就能发现潜藏在角落里的美食。从香气中我能感受到那道菜的制作过程和所用的材料,从味道中我能品味到每一道食材的特点和搭配方式。探索美食需要耐心和细致,要留心每一个细节,探求其中的奥秘。
其次,探索美食也需要勇于尝试新的东西。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吃的菜肴,但是只拘泥于一种食物,会使我们失去更多的可能性。在探索美食的过程中,我尝试过许多我从未尝试过的食物,比如海胆、乌贼等。有的菜肴让我感到意犹未尽,有的菜肴让我感到很不喜欢,但是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口味和喜好。
同时,探索美食也需要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餐饮文化,有的地方以辣为主,有的地方以酸为主,有的地方以甜为主。在探索美食的过程中,我尽量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在尝试当地的特色菜肴时,我会了解它们的历史和传承,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魅力。
此外,探索美食也需要与他人分享。品味美食的过程是一次愉快的旅程,与他人分享能让这个过程更加有趣和充实。我时常会与朋友一起去探索美食,我们会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一起品尝的美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我学会了更多关于美食的知识,也获取了更多美食的快乐。
最后,探索美食也对健康饮食有着深远的影响。美食并不仅仅是味道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健康的关注和呵护。在探索美食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健康的食材和烹饪方式,比如蔬菜沙拉、红烧鱼等。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有益于身体健康。探索美食也是在寻找健康饮食的过程,让我更加注重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养。
探索美食,是一次充满体验和快乐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发现了许多美食的秘密,还体会到了味觉的奇妙和嗅觉的灵敏。探索美食需要勇于尝试和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需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还能对健康饮食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探索美食,我更加热爱生活,享受每一道美食带给我的快乐和满足。我相信,未来的探索之旅中会有更多美食的惊喜等待着我。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七
1.全员强制参与的实践活动(表格一)。首先,实践活动的项目由学生讨论确定。开学初,阐明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及具体评分细则,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由学生讨论拟定数个实践活动项目,教师汇集项目后进行把关,最后筛选出数个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定本学期的实践活动目标并确立项目负责人。其次,每个活动小组自行拟定活动的进程安排及人员的分工协作,组长需跟踪并记录组员的活动情况并按时与教师讨论沟通,教师进行指导与督促。再次,活动的呈现以比赛方式进行,班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组员相应的考核分值,然后优胜组在全校范围内再进行比赛,同样根据比赛结构给予相应分值。2.第二课堂(表格二)。它是结合教材及学校生活开展的非强制性课余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如演讲比赛、校园活动策划、诗词朗诵等,参与者以个体为单位,以自愿为原则,以发展能力为目标,作为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补充,它旨在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个性发挥。
二、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重点。
1.重参与原则。开学初所布置给学生的实践活动项目(表格一)是面向所有的班级学生,要求全员参与,尽量能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收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为了避免有些学生“只挂名,不务实”的消极心态,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在分值分配上教师有意识进行倾斜。满分15分,一般同学大概拿到12分左右,其中8分在于考察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同时在获奖奖励分值方面,也突出了“参与”原则,缩小了不同奖项之间的分值差,而以平常课堂教学为依托的第二课堂5分,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同学多多参与到平时的实践活动中来。
2.重激励原则。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或者态度的认真与否,导致其在活动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有很大差距,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除了在活动过程中多给予指导与鼓励之外,还需要用考核分数“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首先是态度有问题的学生。我们发现,在活动中依旧有部分同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与活动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真正在活动中所做的实际工作微乎其微。对于这部分态度不端正的同学,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消除“拈轻避重”“凑份子”的思想,教师特别留意其是否有认真对待,是否有踏实行动,因而除了限制小组活动人数(避免人数过多,人浮于事),在分值分配中也刻意强调这一点,专门给出一项“各人活动内容所占比重2分”,也就是说,如果活动过程中只是做做样子而已,那么这2分可能一分都拿不到。其次,对于态度认真而能力有限的同学,教师在奖项设置方面做了调整,一方面在全员参与的实践活动中缩小奖项分值的差距,另一方面在第二课堂取消了具体的获奖名次,代之以优、良及及格(见表格二)而对于特别优秀的同学,一般来说他们都在活动小组中处于核心地位,很容易拿到较高分数,教师除了要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其关注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外还有专门给予的奖励分1分,此外这部分同学也可以在第二课堂上拿到相当的分数。
3.重过程原则。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看重结果,师生满足于贴上标签,习惯于问题的简单定论,语文实践活动考虑的是学生思维是否有发展,智力是否有提高,能力是否有增强,因此,在评价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时,要强调活动过程,只要学生在其中能付出辛苦,能锻炼其能力,训练发展其思维,有一定创造性,我们就应该认为该生有所获得,就应该对其进行肯定。因此,无论全员参与的实践活动或者自愿参与的第二课堂,过程分值都高于效果分值。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将每一位学生的实践活动落到实处,除了平常表现为2分外,我们采取组长负责制监督活动过程,组长要详细记录每个组员的活动情况并及时与教师沟通,教师一方面把握活动方向,一方面督促活动进程,组员也要详细记录自身活动情况并于活动结束后上交,考核采取自评、组长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而教师评定主要参考组长和组员给出的活动报告(尤其以组长的汇报为主要参考对象)。
4.重语文导向原则。语文实践活动离不开“实践”二字,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实践”二字,否则就只关注了表面的热热闹闹,而没有将“语文”落到实处,有些实践活动,如活动策划,一部分同学如果负责在大卖场购买活动用品,那么算不算实践?学生究竟锻炼了什么语文能力?语文哪些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还有哪些语文能力亟须提升?这些才是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和老师需要关注和共同思考的重点。为了明确体现这一点,一方面在拟定活动项目时,尽量与“语文”靠的近些,选择如采访、新闻发布会、辩论会等需要调动学生“手”“口”的活动,另一方面,无论表格一还是表格二,在考核中我们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时时思考如何通过活动发展自身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自身整个活动过程以及对语文能力的认知(如举例说明在活动中综合运用了哪些语文能力,发现自身哪些语文能力比较薄弱等),这样一来就强制学生思考问题,锻炼她们的思维与写作能力,此外,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在上交报告的同时还要向老师做头口报告以及针对教师的提问做出“答辩”,就这部分考核体现在“活动个人小结”部分,占了2-3分。
5.重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活动主体是学生,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尽最大可能放手将活动交给学生,但事实证明,没有教师干预,活动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督和指导,往往会偏离语文方向,成为热热闹闹却收获不佳的“活动”课,甚至虎头蛇尾,草草应付了事,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课,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就如同走路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在活动课项目的拟定方面,一方面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他们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并拟定数个贴近他们生活,他们感兴趣的活动项目作为参考,另一方面由教师讨论把关,挑选出其中数个最适合的项目确定下来,然后主动权又一次交给学生自己,由他们结合自身情况,挑选出其中自己最适合的活动项目。在活动课进行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制定安排活动计划、选择活动学习方式去体验;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活动的组织管理(组长负责制),教师通过与组长的沟通,“远程”监督并指导活动课程,但并不“越俎代庖”,教师把握大的活动方向即可,不必过多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过多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过多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在活动课的考核方面,教师也要充分尊重“自评”与“组长评”的成绩,主要起到把关的作用,而并不是主要考评人。综上所述,笔者在实践活动课堂中尽量将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细化量化为分值,以分值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将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方式从“隐性评价”转化为“显性评价”,制定了相对统一、明晰的评价标准以及详细的分值分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一方法被证明更有效、更具操作性,希望能对同仁们有借鉴作用。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八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堂教学要创新,创新才能使教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语文。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由于经济不发达,各种教学设备远远落后于城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满堂灌,同学们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创新?下面我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探讨一下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巧妙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
所谓生成性资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教学因素与教学条件。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有节外生枝的情况。比如我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时,正在向学生们介绍“北海”,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北海是海吗?”鉴于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我就没有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挖掘问题的价值。我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那么北海到底是不是海呢?大家可以从文章中找出线索和依据。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寻答案吧!”这样将一个问题巧妙地转化成有效的引导,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文章、分析文章。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有效发挥了生成性资源的促进作用,学生既了解了文章,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人类语言中很多“名不符实”的情况,实现了对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只有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率。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身心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有利于师生双方相互理解、彼此认同,实现情感上的共同交融,使得课堂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因此,在教学伊始,我们一定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与学生顺利沟通奠定基础。比如,我在教授《掌声》这一课时,先问学生:“如果今天有几位新朋友来参观我们的学校,你们应该怎样表示欢迎呢?”学生们说:“鼓掌欢迎。”然后我又问:“你们想得到别人的掌声吗?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掌声呢?”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积极地回答着我提出的问题。于是我趁热打铁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掌声》。”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敞开了心扉,认真倾听与接纳对方,将课堂与文章融为一体,学生完全地走进了文章,并与课文产生了共鸣,情感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得到了升华。
三、提出具有启智性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对于《哪吒闹海》这一课的学习,无非就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自己复述一下哪吒闹海的故事就可以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手法:先让学生大体了解一下文章内容,进行简要的讲述之后,再让学生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人物来转述这一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文章深处。比如,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从此,龙王父子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根据这一句话问学生:“如果你是龙王,你会就此善罢甘休吗?怎样才能让李靖相信哪吒错了呢?”然后再问:“如果你是哪吒,在父亲面前会怎样解释这件事情呢?”学生们的热情瞬间高涨起来,纷纷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最后我不失时机地说:“正因为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所以目的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那么作者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写的这篇文章?”在学生回答之后,我接着问:“假如现在有两位同学站在你面前说一件事情,一个这样说,另一个那样说,那么你该听谁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但明白了文章惩恶扬善的主题思想,还学会了换位思考的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仅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从我国目前动态教学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分角色演绎了文章,仅仅浮游于文章表面,学生很难深层次了解文章本质。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中应将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作为教学重点,以提升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四、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动态化社会活动。
学生在动态化社会活动中,可以自主领悟、自主体验,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活动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一下需要哪几个角色,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表演。首先确定小组的核心人物――导演,由导演给小组其他成员分配任务,并准备好各自所需要的道具。小组的参与者有自主选择权,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组合或者解散。学生通过这一动态化的社会活动,不仅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如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时,同一篇文章由不同的小组演绎成了不同的版本,有的用小手制作头饰,有的将太阳公公的胡须画得有半尺长,学生们在欢乐洋溢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发挥了智慧。
总而言之,面对新课程改革标准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将“学生跟着老师走”的教学观念改为“老师围绕学生思维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课堂应变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而努力。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九
内容摘要:美术学案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目的,根据教学目标以及美术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基础,所设计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程序的总和。在学案教学的尝试和探索中,我主要从紧扣教学目标,弄清教学重点;采用小组合作,促进交流发展;灵活选用教学法,努力让学生“动”起来三方面应对新课改对美术教学的挑战。通过长期的美术学案教学的尝试实践,我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变了,课堂的气氛、学习的方式也跟着变了,学生嘴巴动起来了,变得会发言、会说了,也更会听课、更加的活波、聪明了。使得三尺讲台不再是老师一人的天地,它更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十
秋天到了,叶子也黄了,天气也凉了,而在秋天,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螃蟹了。
刚到家,一盘热腾腾的螃蟹就出锅了,我定睛一看,只见小螃蟹有着金灿灿的外壳,锋利的钳子,它那八条腿交织在一起,仿佛随时会打起架来,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求求你,别吃我”。可是对于一个大吃货来说,这样的请求是没用的。我匆忙洗了手,抢在妹妹之前坐在桌子边上,捞起那只颜色最漂亮的螃蟹,只用了一点劲就掰开了它的外壳,“啊,好香呀!”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金黄色的汁液也顺着流了下来。我连忙用舌头接住,味道真是妙不可言,随后,我又接着把那又嫩又白的蟹肉一扫而光,就连细细的腿肉也不放过,被我啃得干干净净。这时,妈妈走过来说:蟹是寒性的,吃一只就够了。其实我的肚子已经在示意不能再吃了,望着盘里的美味,我只好勉强咽下口水,乖乖的去写作业了。
多么美妙的秋天!不仅万里晴空、百果飘香,还是吃螃蟹的最好季节,我喜欢这样的季节。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十一
今天,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舌尖上的挑战”。张老师问我们能不能接受挑战?我们齐声回答道:“能”。于是老师决定先叫一个同学先尝为快,一只只手像树一样举了起来。
老师请了一个男生,只见他大步流星地走了上来。还未等他站稳,老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给他吃了一样东西,只见他一吃那个东西,马上脸就跟秋天的枫叶一样涨的通红,而且还不断的用手去煽舌头。等我们倒数5秒后,他终于可以咬下去了。只见他突然变得很享受的样子,紧皱的眉头都舒展开来,还连连点头,还一边说很好吃。这让我们都很好奇是什么东西。
当我也拿到这小小的豆子了,我看到它圆圆的,绿绿的,像一颗小小的橄榄一样。我忍不住凑近鼻子,闻了闻,有点胡椒粉的味道,又带着一点芥末的味道,还有还有一点花生的味道。我碰了碰它,恩,硬硬的,像是一位穿着绿色硬甲的勇士。观察到这里时我再也忍不住了,把一颗送进了嘴巴里。我突然感觉好像一股气冲到了脑门,虽然我表面上装的一点事也没有,可我可是一直憋着不让眼泪流下来,那个味道是――芥末。
再看看我的同桌,只见她发了狂一样不断用手煽风,,还一边跺脚。一副实在受不了的样子。但没过一会儿,豆子外面的芥末化了,咬了一下。居然还有一丝甜味。“真好吃”,在我细细品尝时,我的同桌正张牙舞爪的在到处找水喝…….
这次课让我知道了,当你把芥末吃进了嘴里,你只要懂得忍受它的怪味,它就可以帮助你的身体。假设芥末是别人,你只要学会去忍受,你就会尝到里面的甜美,那么他(她)就可以与你成为知心朋友。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十二
学霸这个词在我们学生界是神圣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轻而易举地夺得这个美称。每一个学霸背后都付出了无比辛酸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慢慢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我的地理一直不大好,于是我今天突然决定把第一单元到今天学的第三单元的知识点都整理到一个本上。这样一来,既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又能把知识点中不会的地方记下来。这真是一个我认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下了地理课后,我美滋滋地整理着我的地理知识点,可是一到三单元内容太多了,写着写着我就不想写了。但为了提高我的地理分数,我依然乐此不彼地写着。这时,我们班一位领奖领到手软的学霸走了过来,她就是张笑语。“你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张笑语说。
“你可以买便签,老师讲了,下课后写到便签上,放在透明桌垫下面不就行了?”她把我拉到她的座位上,只见十多张便签已经铺了整张桌子的十分之一了,她又接着说:“当然,你不能好长时间写一次,不然就像你刚才那样浪费时间,你应该上一节课写一次,这样才行!”
“不愧是学霸啊!”我在心里暗暗惊叹。
“这种便签学校门口就有卖,这样垫在桌垫底下随时都可以背。”她向我眨眨眼。
“哦!真是学到了,以后徒儿有什么不懂,还请师傅多多指教。”我闹着玩似的说。
最后她还给我比了一个加油的手势,我也回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单单这一个手势,就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学霸为什么是学霸呢?因为她们都有好的学习方法!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十三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去高港生态公园寻找春天。
进了公园大门,跨过一座精美的白色拱桥,我们来到了一座石头山前。石头山旁边有一个清粼粼的小池塘,池塘边垂柳摇曳,像美丽的姑娘在舞蹈。山上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白得似雪花,粉得像朝霞,黄得赛金子,蓝得如碧空……小蝴蝶在花丛中穿梭,真是美极了。
过了小山,我们遇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他牵着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狗。那只小狗满身长长的绒毛,水灵灵的大眼睛像两颗水晶葡萄,能映出人的影子来,黑黑的鼻子如玛瑙一般,真是可爱极了。这只小花狗不爱骨头,爱花草。你瞧,它正低着头摇着尾巴在舔小花、小草,还有垂挂下来的'柳条呢。呵呵,原来小狗也被这美丽的春天给吸引了。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山上,春天在花丛中。哦,不,春天就在小狗的舌尖上。
评点:舌尖上的春天,好美的题目,题目美,文章写得更美!写小花处,小作者连用四个比喻“白得似雪花,粉得像朝霞,黄得赛金子,蓝得如碧空”竟不雷同,可见遣词造句的功力。不仅花美,小狗的加入更使春天变得灿烂。
美食的文学探索篇十四
四川的美食以辣闻名,让我们享受味蕾的劲爽,眼球的激情,鼻子的腥辣,是辣迷们的最爱。
在四川的不夜之城——宽窄巷子,我们边品味辣到无边的薯塔,边感受欣赏古城的慢生活。大伙儿,个个一手拿薯塔,一手端着水,这薯塔又香又脆,令我们不顾自我的狼吞虎咽,倒不是不愿再慢慢儿细尝,而是那香辣的味道已触及味蕾,便让人似无舌无口,将其急忙下咽,随即咽喉似有一股莫名的火焰冲入心肺,无法让人自我,再看周围他人,个个似急得面红耳赤,嘴上沾满辣酱,俨然变成了一个个香肠嘴。陆煌的模样最为可笑,两颊生晕,似练功走火,不断哈气,心烦意乱……大家初尝“辣”味,已被折磨得苦了。
出了巷子,我们来到一家地道四川餐馆——梁记特色小吃。进店,一股辣味又随机扑面而来。店里的奶奶告诉我们,四川的美食不仅仅只是辣而美味,赖汤圆,汤龙抄手也都是老成都的名菜。我们见样点样,既来之则尝之。片刻之间,菜已渐渐上齐,葱花大饼物美价廉,微含辣味,却也提神,饼外脆脆酥酥,馅儿内猪肉伴着大葱入口即化,甚是美味。对面的王一铭也不住滋滋滋的决口称赞,一个接一个的大口咀嚼,很是享受。“小心,凉粉来咯!”只听一声吆喝,两大碗红扑扑的凉粉落在眼前桌上,碗中大肠伴着小肠,各类果蔬点缀着香肠牛肉,当然那细腻透明的粉丝更是微带淡红,我忙尝一口,入口圆滑,不经意间便又滑进了肚儿,这种麻辣虽麻却爽,让人吃了还想吃,不愧是老成都的美食佳选。最后,二十个小龙抄手争先上场,看上去粉嫩白腻,入口外润里滑,馅儿更是肥嫩无比。最后上桌的赖汤圆回甘的甜味美味至极,让我们这群伪辣迷兴奋不已。
作为地道的`吃货,来成都不吃火锅是说不过去的,成都第二日晚餐我们早就将目光锁定在人气最旺的蜀九香火锅。我们一伙人来得甚早,循着满街空气中的鲜辣火锅味,很快便进店在包厢内落坐。半边辣,半边原味的鸳鸯锅暴露了我们伪辣迷的真实身份。不久,火锅料便已端上,红红绿绿,花花紫紫的各式料作纷纷投入火锅,过不了多时,便已熟而能食。众人纷纷夹出佳肴,再沾食酱料,即可入口。蜀九香果真名副其实,虾饺晶莹剔透,香之以鼻,伴着秘制酱料,锁住我的味蕾;鸭血色彩与美味共存,触到便似无物,比之豆腐更加软软滑……大家齐聚一堂,大口喝可乐,大块夹菜,共享捞捞乐,一团团白雾热气,直吃得大汗淋漓,肚子滚圆。
再次回味四川的美食,味道火辣,却也十分细腻;颜色绚丽,却也有朴素的经典;新潮的小吃,却也拥有着古老的文化。难忘舌尖上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