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稿(精选3篇)
准确把握新时代赋予廉政建设的新内涵,对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稿,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稿1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为财政干部,更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始终保持防微杜渐的自觉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全方位的监督制度体系,树立财政系统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一、财政干部要始终保持防微杜渐的自觉意识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随时保持防微杜渐的自觉意识。财政干部要吸取警示教育的教训,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防微杜渐的自觉意识,争当政治过硬、勤政廉政的好干部。
(一)加强学习,筑牢思想之基。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认识学习这一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三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规党纪教育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政治担当,压实政治责任,遵守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行有所止,不越红线,不触底线,不碰党纪高压线。
(二)以案促警,增强防微意识。通过从案例中吸取教训,常思念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保持一种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把政治体检作为党员、干部自觉打扫思想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的重要途径,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过自觉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检视反思,正视自身不足,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经常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查找自身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廉洁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要把纪律的螺丝拧得紧而又紧,规范权力运行,知敬畏存戒律守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争当人民的好公仆。
(三)不忘初心,立足岗位尽责。财政干部要树立"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从根源上杜绝违法犯罪的心理和不良作风的滋长。新时代的财政干部,尤其是财政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观念,珍惜自己的岗位,不忘岗位职责,能尽责尽全责,坚决破除一切"官本位"思想,坚决抵制一切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真正把本职岗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明确"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思想认识,深入基层一线,真正去了解基层,更好地服务群众,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实在在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防微杜渐筑牢制度防线
(一)坚持刀刃向内,建立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一是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授权控制、归口管理、流程控制和信息系统管理控制等有效方法,防控财政资金管理风险。建立财政机关内部纠错机制,加强系统内的漏洞修补,对于在监督检查、依申请履职、涉法涉诉案件办理等工作中发现的可能涉及失职的问题及时预警和纠正,将风险化解在行政体系内部,减少刑事犯罪的发生。二是加强重大政策和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绩效和预算管理一体化,重点加强重大政策绩效评价,强化绩效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的有机衔接,坚决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资金,不给犯罪分子开口子。
(二)正本清源,全面提升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是在财政部门出台相关财政政策时,必须确保导向正确、依据充分、程序合规、内容完整,对重大财政政策的出台,要按照行政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风险评估、可行性论证和法律审核,并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必要时要举行听证会,避免不符合实际、不可持续的政策出台,减少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负面影响和财政风险的发生。二是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的制度意识、程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目前财税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部分工作环节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甚至缺失、或一些潜在的、或有的财政法律风险等问题,加快推进财政立法工作,避免部分财政领域的管理不规范、不安全。
(三)勇于担当作为,构建全方位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一是要厘清资金管理的职责界限,财政部门监管的重点是资金管理,主管部门应当承担项目申报、评估、实施和验收责任,严格实行"谁主管、谁验收、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财政部门切勿揽权包权,切勿越位缺位,应当在管理办法中载明实质审查与形式审查的方式、范围、标准、目标和责任。二是增强信息透明公开,扩大信息内容公开范围,通过目录清单全面公开资金性质和来源、项目名称、项目实施方案、实施地点、责任单位、补助标准、投资总额以及项目招投标等信息,确保受益群体对各类专项资金的上报、审核、使用、管理等环节的知情权,确保专款专用。三是坚决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取消到期专项资金,规范专项资金设置管理。深化专项资金整合,取消一次性项目、政策到期项目和交叉重复补助事项。四是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衔接。坚持精打细算,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当年预算和结转资金的统筹力度,切实盘活存量资金资产,避免闲置和沉淀,坚决抵制不作为、乱作为。
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稿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忠诚干净担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党员干部为什么要忠诚干净担当、怎样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等重大问题。从这些重要论述中,可以深刻领会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方法,同时也能深刻感受蕴含其中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许党许国的担当精神。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铸就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共同诠释着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应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切实将忠诚干净担当体现在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财政干部。
一、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政治品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牢记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坚守对党忠诚。
一是用理想信念支撑忠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保持对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财政干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理想信念之"钙",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要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财政干部日常工作的"必修课"和谋事创业的"前课",深入领会精髓要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把握、灵活运用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形成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是用"两个坚决维护"诠释忠诚。"两个维护"是首要的政治纪律,只有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财政干部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在深刻认识核心、真诚拥护核心、坚定维护核心这个重大政治问题、重大政治原则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行动自觉,激发出"两个坚决维护"的内生动力、强大力量,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记"五个必须",防止"七个有之",自觉远离各种"小圈子"。
三是用实际行动体现忠诚。对党忠诚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体现为对党组织所有的纪律、规矩都要不折不扣、老老实实地执行,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没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内存在的"两面人"问题,包括有的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有的公开场合要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背地里自己不敬苍生敬鬼神,笃信风水、迷信"大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特别强调,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两面派"、"两面人",实际上就是表里不一,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表面上忠诚于党,行动上不老实。财政部门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两面人"现象,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从日常严起,把对党忠诚体现到一言一行中、落实到财政各项具体工作里、反映到担当作为上,真正做到嘴上说、心里想、实际做的高度统一,做到光明磊落、行为有矩、诚实做人。
二、坚守清正廉洁的从政底线
坚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党员干部若不能守住个人干净的"底线",就会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根基,必然带来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法纪上的失范。财政干部要算清廉政这本账,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做到思想上清醒、经济上清白、生活上清新。
一是坚持秉公用权不越轨。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个人干净,最经常的检验就是能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现实中,一些人权力观扭曲,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用手中权力给自己谋私利,最后走向不归之路。财政部门掌管"钱袋子",一定要引以为戒,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坚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不能擅自滥用,不能被家人利用,不能给朋友借用,也不能搞交易使用。一些不法商人拉拢领导干部,往往不是因为领导干部本人有多大魅力,而是因为手中有可以让他们牟利发财的权力;一些人向领导干部讨好、献媚,实际上也是奔着领导手中的权力而来的。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决不能飘飘然、昏昏然,在各种诱惑面前,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尤其是财政部门涉及财、物管理,涉及资金分配、政府采购等方面,更要坚持秉公用权,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二是坚持慎独慎微不放纵。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怎样才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一个党员干部,自己的病自己知道,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要靠自己。财政干部要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特别是从典型案例、身边事例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警钟常鸣,认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明白贪婪的尽头是末路,从而勒紧心中的"紧箍咒",通过自省、自责、克己、律己,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既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也慎微慎独,解决好小节小事小处的问题,既大处着眼又小处着手,防止"温水煮青蛙"。同时,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正确选择个人爱好,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管好八小时外生活,平时讲操守、重品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三是自觉接受监督不逾矩。遵纪守法、接受监督,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也是个人干净的重要保障。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不受监督,没有制约,廉政上就容易出问题。财政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法纪意识,心中高悬纪律的明镜,手中紧握纪律的戒尺,筑牢廉洁从政的屏障。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习惯在党纪国法约束下作决策,在制度笼子里办事情,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公开透明地履行职责,自觉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严格落实财政内控各项制度措施,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监督的自觉性、有效性,严守廉洁纪律,做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楷模。
三、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财政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负责,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全部身心都用在干事创业上。
一是强化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当前,xx财政工作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很多改革涉及既得利益的调整,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要求财政干部必须克服满足现状的倾向,坚决摒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守旧思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直面矛盾问题,敢于攻坚克难,抓住事关财政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工作。作为新时代的财政干部,要强化改革攻坚的使命担当,对一些难度大、比较复杂的工作,领导干部要亲自研究,冲在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通过调研了解基层实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每年拿出一定有含金量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实打实的政策举措。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攻坚克难的责任担起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各项财政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锤炼以身作则的责任担当。所谓"干部",摆在前面的是"干",是率先垂范做给大家看,以身作则撸起袖子加油干。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发挥好"头雁"作用。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党发挥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亲力亲为、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带领全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财政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始终坚守财政人的家国情怀,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认真履职尽责,通过持之以恒的带动、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真正促进财政部门工作作风实起来、严起来、细起来。
三是增强本领过硬的能力担当。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这就需要财政干部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素质,解决本领恐慌问题。高素质专业化,通俗地讲就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高素质着重讲政治素质,专业化着重强调在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高领导能力前提下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当然,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时注意加强学习积累和实践锻炼,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高。特别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让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决心挤时间,坚持不懈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知识,不断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加快知识更新储备,使谋划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更符合规律、更符合xx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稿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严格正风肃纪、廉洁执政指明了方向。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斗争中,"不想腐"是根本,起决定性作用。惩治震慑和制度条例约束能使人不敢腐和不能腐,而真正根治"不想腐"的是个人操守、思想境界和理想信念。廉洁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弘扬正确的价值观,让党性旗帜始终牢牢占领思想的阵地,为共产党员的行为操守补足精神之钙,强基固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其中关于个人涵养身心、提高思想境界等方面的诸多论述非常值得党员干部借鉴,运用掌握好这些思想文化,将为提升个人修养、精神境界,践行初心使命,实现理想人格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一、立志向廉,正心明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只有与党的初心使命相统一才能时时把握住对照参考的坐标,不使方向偏离。而廉洁自律所培养的精神"洁癖"则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必要保证,是立身做人的基本能力。当我们在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党的初心使命时,如果能够及时检省自己的内心,警醒自己,就是"勤掸思想尘",如果一味放纵贪婪,追求物欲享受,不能很好约束自己,就会被物欲蒙蔽,找不到人生的努力方向,失去清晰的人生目标,无法获得内心的真正安定,无法实现个人理想,最终会遭到物欲的反噬,贻害无穷,遗恨终生。
知止节欲和坚定理想之间的互动关系向来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常能遣其欲而心自净,澄其心而神自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只有心有所戒,才能保持头脑清醒,只有立志向廉,才能时时刀刃向内,正心明道。在日常中,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保证信仰坚定纯净、不染尘埃的内在修为,才能塑造身正行端、廉洁自清的外在品行,才能经受住各种斗争考验,才能更加清楚地明白"不想腐"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驱动和自由选择,才能保证始终沿着正道而行,最终实现理想。
二、尽职守廉,执政为民
汉代以察举制作为政府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这种制度从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出发,把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作为从政为官的必备条件之一,"孝廉"也就成为察举制中最有代表性的科目。"治政廉为首,廉乃政之本。"国家公职人员不能选寡廉鲜耻、道德败坏之人,否则就要贻害社会,为祸一方。明代清官年富曾说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廉在这里不仅有前文所说的自律自洁的内涵,还要求为官者要有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真伪的能力。于是,廉洁就被明确为一种职业素养和政治操守,甚至成为社会法则和价值追求。"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为官从政的社会精英不仅是国家的治理者,更是社会大众的表率,是践行主流价值观的楷模。以此而论,清正廉洁既是为官的底线,也是从政的高线,这正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党员干部的廉洁与否直接牵涉群众利益,事关党的执政宗旨和公信力,这是我们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的政治底线。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保持对诱惑和围猎的警觉,同腐蚀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才能经得起考验,明确边界,不碰高压线,守住为政之本。
强化廉洁自律和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体两面、同步推进的思想基础工程。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廉洁自律理所当然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理想信念自觉、初心使命自觉。没有廉洁自律、廉洁自守,就不能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保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身份,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才能问心无愧,洁己洁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以俭养廉,知足无咎
从"廉"字的字形结构来看,外边是"广",里边是"兼",而"兼"有自我约束、自律的含义。个人只有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才能洞见天地之宽广、世界之博大,否则看到的永远都只是自我欲念的投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更没有国家和群众利益。《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国家财政支出是为了国家建设得更强和人民生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让少数人、部分人得利,因此政府部门要带头节俭过紧日子。财政干部是国家财政的守门人,更要厉行节俭,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换句话说,政府过紧日子就是要让更多的群众过上好日子。
节俭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美德,廉以俭为基,没有节俭的日常品行修为,没有俭朴的日常作风持守,就不会有廉洁自律的意识,更无法自觉践行廉洁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兰考时要求要特别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党员干部的个人节俭廉洁产生的是春风化雨效果,是群众生活的常乐常笑,是自己内心的宽广雍容、安宁自在。要在"八小时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俭朴自律,党员干部就要知足。"知足者常足也,不知足者无足也。常足者福之所赴也,无足者祸之所钟也。""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年轻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自知知足者,必能收敛身心,从小事小节上"系好第一粒扣子",自修清廉之福,而那些不收敛不收手的贪婪之徒,终将走上捞取私利的邪路歪路,异化为熏天权欲的奴隶,不得善终。
廉洁自律要靠日常生活中俭朴作风的养成和坚持,更要靠关键考验的淬炼。但廉洁自律的"修"和"炼"不是割裂的两截,一个人如果只"修"不"炼"是假"修",是伪君子、两面人,而真正的俭朴廉洁则是在被"围猎"的时候依然能保持头脑清醒,知戒惧、守敬畏,站稳立场,从内心深处自觉"不想腐",公私分明,义利分明,是非分明。这种由心理自觉、道德自觉、立场自觉所驱动的检束身心才是真正的洁身自好,洁身自爱。因此,修的是"俭",炼的却是"廉",没有"修"就没有"炼",没有俭就没有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常修常炼,才能保持常俭常廉。
三、以诚行廉,乐莫大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这表明,廉洁自律虽然是修身,但更重要更根本的是修心,是从内心深处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只有精神和灵魂得到彻底洗濯,才能自觉在行为习惯、工作作风上得到现实反映。
《大学》指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廉洁自律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要使廉洁自律成为内心的自我驱动,成为真正的觉悟,就要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忠诚于自己的理想信念,诚实地把自己摆到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在人生实践中自觉认识到个人理想和党的初心使命在实质上是相统一的,自觉认识到党章党规的要求与个人检束身心的自律是无分内外的,才能自觉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诚于中,形于外"。如果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还不能诚实,那么由此而践行的廉洁自律也是虚伪的,是靠不住的,反而越修距离初心使命越远,越修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危害越大。
廉洁自律要"诚",也要"忠",两者都要求个人在面对自我内心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对共产党员而言,就是对"初心使命"的忠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如此,廉洁自律便不是漫无目的、毫无指向的自我压抑,更不是貌似廉洁而内心贪婪无耻,而是怀揣理想信念的主动取舍,它蕴涵着无私奉献、尽职履责的工作追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方向。只有心中时时刻刻装着老百姓的利益,时时刻刻装着人民群众,才能同自己的私心杂念作斗争,这样的廉洁自律才能够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不仅理想信念要常修常炼,廉洁自律也要常修常炼,二者相互警醒、相互启发、相辅相成。没有理想信念的廉洁自律只是没有担当作为的形式主义,没有廉洁自律的理想信念只能沦为表面对党忠诚、清廉正直,背后沽名钓誉、捞取利益的两面派。共产党员要忠诚于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要以理想信念之光和初心使命之热去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在这样的思想追求下,才能永远保持在清爽清净清醒的状态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自然乐在其中而"不为外物所夺"。如此一来,廉洁就成为内心主动选择之后的自由和自乐,这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精神境界,也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了古人在廉洁自律和正心修身方面的智慧经验,至今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宝库,从中汲取廉洁自律的精神动力,努力在常修常炼中自净其意、自澄其心、自律其身,努力在自我净化、自我革命、自我提高中不断修正人生坐标,洁己洁人,践行务实为民的初心使命,追求清廉自乐的精神境界,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不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