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传统文化教案(1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一
1、经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齐欢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班会准备: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班会过程:主持人上场:
男
1、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女
1、今日,就让我们一齐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男
1、“了解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合)此刻开始!女
1、请班长宣布班会目的:
班会目的:大家都明白,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资料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能够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面,可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日,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明白今日是这个节日,却不明白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例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无人问津,而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圣诞礼物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那些“压箱底”的传统了呢为了帮忙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相信在召开这次班会之后,班里必须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
男1: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那就是——女1:合(中秋节)。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男1: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一个同学走上台挂上春节的灯笼)
女1:之后是热热闹闹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灯笼)男1:春风春雨迎来——清明节。
女1:纪念屈原便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男1:牛郎织女银河鹊桥会,古老的乞巧节如今已与时尚接轨,演变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节。
女1:团团圆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男1: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尊老敬老,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女1:俗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月初八——腊八节。
男1:一年的最终一天,腊月三十儿——除夕,辞去旧岁,第二天就是春意盎然的正月初一——新春佳节。
女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百年来,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滋润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田。
男1:请第一小组来介绍春节的习俗。
①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有所不一样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样来的呢请听关于“年”的古老传说。
②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能够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另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③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因为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④春节过后不久,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完美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
⑤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齐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我为大家准备了饺子,请大家品尝,祝福大家万事如意!
⑥拜年是春节期间最普及又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新年伊始,人们扶老携幼,出门走访亲戚朋友。你们会拜年吗让我们一齐来学一学:(一齐来做手势,口中说祝福的话)
⑦春节,人们喜气洋洋,到处欢声笑语,请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
⑧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男1:说到春节,就必须提到元宵节了。女1:下头请第二组同学介绍元宵节。第二小组:
1、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北方有盛大的灯会和烟火活动。南方有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我们富拉尔基的元宵节十分隆重,夜幕降临,人们漫步到江边,放许愿灯、观灯猜灯谜、观看露天电影、燃放烟火、滚冰、拾柴等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富拉尔基的元宵节即滚冰节,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们家长的骄傲,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一位同学端着一盘汤圆上场,唱《卖汤圆》。
3、圆溜溜、爽滑香甜的汤圆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象征团团圆圆,请品尝我们小组为大家准备的炸元宵,愿教师、同学们永远幸福,与亲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第三小组: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农历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就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时代。后逐渐与之前1~2日的“寒食节”融为一体,成为悼念先人、祭祖扫墓和踏青春游的节日。
2、宋代诗人王安石便有著名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来寄托对先人无尽的哀思,对逝者的怀念直至今日,清明节乃是人们为已逝亲友扫墓的日子,展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第四小组:
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或“天中节”。它是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这天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在我们家乡还有佩香囊、系五彩线、挂彩葫芦等习俗,以祝愿亲人朋友身体健康。
2、端午节除了这些习俗我们小孩子还自创了一种“蛋碰蛋”游戏,那便是以煮熟的鸡蛋相互碰撞,最终保存完整的鸡蛋的主人获胜,哪位同学有兴趣来参赛,获胜的同学将赢得香囊一个。凡参与同学即可得我们小组同学亲手编的五彩线一条。
3、游戏蛋碰蛋。六组(需16个鸡蛋)第五小组:
1、端午节的习俗真是很趣味,到了盛夏时节,我们迎来了“乞巧节”。
2、“乞巧节”又称“少女节”、“女节”,或“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日。源于古代的民间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据说那天是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的日子。且每年仅有一次。人们在晴朗的夜晚,牛郎织女两颗星星才看得真切。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女子都期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节日里,民间有晒物、乞巧等习俗。在这个节日里,古时候的人们还在庭院里搭起彩楼,谓之“乞巧楼”。妇女们摆设香案,陈列瓜果,穿针引线,乞求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登上彩楼,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有的地方在那天中午的太阳下放一碗水,把绣花针放在水面上,根据针在碗底的影子来确定是输巧还是得巧。
3、还有的地方以此日为“少女节”。年轻的姑娘举行“慕仙盛会”。江南一带,在这天解开孩子们脖子上的五色彩丝,甩于屋顶,谓之送健绳。广州一带甚重七夕节。家家户户陈列瓜果以及各色香花,化妆用品,少女盛装,于月下祭拜七姐(毛蓝七姊妹)。广西等地的人民在这天储水,叫做“双七水”。据说用此水洗浴,能够避邪祛病,到达洁身美容效果。古时台湾、福建等地的人民把农历七月七日作为“情人节”。如今,中国人较普遍地将七月七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据说牛郎织女在七仙湖边成亲,生儿育女,所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人人讲得绘声绘色。每年到了七月初七的晚上,许多人就会自然地聚集在一齐,观看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人们一边纳凉一边讲着古老而神奇的感情故事。习习的晚风带走了白天的炽热,神奇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完美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最为有名,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第六小组:
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团圆节”。是汉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如今与春节、端午节一齐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中秋时节,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百果成熟之际,又所以时月亮与地球相距最近,故有“一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
2、中秋节拜月、赏月必不可少,从古至今赞美明月的诗句举不胜举,请同学吟诵几句:(1)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苏轼《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9)《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3、品尝月饼:
同学们,中秋节你们吃月饼了吗(吃了)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元朝。相传,元朝末年,各地灾荒严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官府。为了秘密联络起义平民,泰州张士诚把写有八月十五日杀敌起义的秘密传单夹制在月饼里面,送给平民。起义平民吃到月饼后,就明白了起义的时间、地点,从而一呼百应,举行了民族大起义并取得了胜利。之后,在八月十五这天就流行互赠月饼,吃月饼的习俗,以示对前人的纪念和对亲朋好友的节日祝福。请品尝我们小组为大家准备的月饼。
4、中秋节这天,民间盛行走亲访友,互赠礼品,异常是青年男子要趁中秋节日拜会岳父母大人。礼物不拘轻重,但月饼是不能少的。另外还有糖果、酒类、水果、糕点等。最好是成双成对,表示吉利。前几天中秋节,我的爸爸妈妈就买了米旗月饼去看望我的爷爷、奶奶、姥姥、老爷。
5、每年中秋佳节,现代人们会聚集在城市的广场,或公共绿地,举行大型的集会。资料有文艺表演、武术竞赛、篝火晚会、情侣化妆舞会、团体婚礼等。还有的地方在山地湖边宿营,举行自助式烧烤集会等,资料丰富,形式多样。今年我们全家就跟我爸爸的徒步队去野外宿营,天空为被,大地为裤,赏明月、吃月饼,这中秋节我们过得异常趣味。
重阳节:
1、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便开始过这个节日。
甲: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还明白哪些
生:主持人我们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收集了有关的资料,就让我们来说说吧!
2、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词》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里写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由此能够明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重阳。
3、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这首诗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这首诗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那天就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
4、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齐吃花糕以示庆贺,连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寿山登高啊!这个风俗一向流传到清代。
5、今日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再有二十天就是重阳节了,期望同学们在重阳节给自我的长辈送去祝福,陪伴他们,做个孝心的好孩子。
6、千百年来,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重阳节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著名的有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伟人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第七小组:
1、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初八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人们在这天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和吉祥。
2、腊八粥的做法:红小豆、胡桃、松子、柿、粟、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红糖等。今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和江南部分地区,仍保留着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虽然原料上有些变化,但营养健身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第八小组:
传统节日中的除夕,是一年之中的最终一天,就是大年三十儿。这一天,人们都要与家人团聚在一齐,吃年夜饭,放爆竹,守岁,一向到深夜都不睡觉,而是要与家人一齐听新年钟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新年钟声响过,迎来的就是第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主持人:班会准备中,得到班主任迟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头请迟教师讲话:男1:了解了传统节日,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渊源流长、丰富多彩。女1:为了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应当重视传统节日男:爱我们的祖国,就从重视传统节日开始女:爱我们的祖国,就从过好传统节日开始男:正月初一(齐)——春节女:正月十五(齐)——元宵节男:四月五日(齐)——清明节女:五月初五(齐)——端午节男:七月初七(齐)——乞巧节女:八月十五(齐)——中秋节男:九月初九(齐)——重阳节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本事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
2、经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资料,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礼貌、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料。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此刻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
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资料是倡导:“富强、民主、礼貌……”?这24字能够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头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日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礼貌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忙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进取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我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能够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团体中,教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我的长处,贡献出自我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三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本事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本事。经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料。
2、图片,实物(中国结等),文字资料。
3、黑板中间写“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标题。
三、活动人员:永吉二中三年五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步骤: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2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多彩的资料。
3培养爱国情感。
(二)活动的具体过程
1、宣布主题:
班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队会此刻开始!有请两位主持人。
2、活动开始
主持人甲: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
主持人乙: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
主持人甲: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主持人乙:秦砖汉瓦、万里长城、中国瓷器、园林建筑,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持人甲: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主持人乙:每个地方还有自我的民族特色。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全班答:想。
主持人甲:今日,教师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你明白这是什么吗(出示中国结)
全班答:中国结。
主持人甲:那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中国结的资料吗学生a:学生b学生c
主持人甲:多谢大家。
主持人乙:看完教师的展示,我明白大家也准备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请看__等同学的展示。
__:我们几个给大家带来的是几首古代的诗词。
(诗词背诵)
主持人甲:欣赏了古代诗词,我们仿佛透过诗人的目光,看到了壮美的祖国山河。我们也能从诗句之中了解到一些节日风俗,请看__给我们带来的作品展示。__学的展示:春联。
主持人乙:请看__同学的展示。
主持人甲:请看__同学的展示。……
主持人乙:不可是我们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连外国游客也专程来到中国,他们来做什么来了,请看__和__同学的话剧表演《秦皇求仙入海处游记》。
主持人甲:原先秦皇岛这个名字和一代帝王秦始皇密切相关,我也想去看看呢。
主持人乙:是啊。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你最喜欢谁的展示呢
学生a:学生b:学生c:请大家谈谈自我的打算吧。(学生交流、汇报)
主持人甲:请班主任教师给大家做总结。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感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在二位主持人的精心策划和各位同学的一致努力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日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我在同学们的展示中呀,看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经过自我搜集资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大家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
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3、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四
【地点】:四(1)班教室
【与会人员】:四1班全体同学
一、活动设想:
学校周计划中要求以诗歌朗诵为主题,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样可自行组织。所以,此次活动加入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图片欣赏、视频等,资料较丰富,能够拓展学生视野。
二、活动目标:
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经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本事。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本事,提高审美本事和创新本事,培养民族精神。
三、活动准备
1.精美课件
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
3.查资料明白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
4.确定主持人(我)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配乐(琵琶语))
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日,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欢乐。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完美愿望,也成为团结、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资料。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月亮》
诗歌总是那么优美,或忧伤,或活泼,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请同学们评价,并选出优胜者。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1.本地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2.你明白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
3.有关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饼到底出现于什么时侯
②有关月的成语和典故)(竞赛,优胜者可获中性笔)
4.欣赏视频《中国民俗大观——中秋节》
(四)朗诵
教师以饱含活力的语调朗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教师小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礼貌的特点。经过今日的学习,现新同学们对此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传统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职责弘扬我们的传统。
最终,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共祝福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学业提高。
五、活动结束
在王菲主唱(水调歌头)的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五
一、班会主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背景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电视、电脑和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虚幻的感情,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以及很多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中学里,学生学的科目多达十几种,对传统文化的涉及少而又少。偶尔涉及,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我们有的中学生、甚至于大学生,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我的传统文化,再怎样发展,也只能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我的民族精神,再怎样粉饰,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三、活动目的
1、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
3、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
四、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情境对话、才艺表演、通读传统经典。
五、活动资料
1、观看《百家讲坛》中于丹教师讲《论语》的片段
2、传统文化知识竞答
3、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短片:三个学生正在为艺术节开幕式紧张排练:练习拳法,剑术,一会儿,走过来一个学生乙,比比画画,来回捣蛋,拽着别人教他武功,别人不理他,他继续窜来跳去,无奈之下,决定教他几招,可是有个条件,要问问他为什么练武术学生乙不屑地说,这样就能够在别人欺负我时对付他了,还能混个大哥大当当,看谁敢跟我打。这时三个学生很生气,决定让他转变错误思想,重新认识武术精神。其中一学生讲:武术是一种传统文化,武术以“尚武崇德”为基本原则,崇尚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宽厚处事,豁达胸怀,经过武术训练,磨练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尊师爱友,诚实守诺,团结互助的团体主义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到达修身养性的作用,你没看见“武”字拆开是“止戈”,就是停止干戈……学生
乙蹲马步,只叫苦,嘴里不停地说,什么文化,还传统,都什么年代了,哪还有那么多的传统传统文化,out了,三个学生一气之下,决定带他见识一下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走进班会现场。
(二)、你好,传统文化
1、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我是传统文化的代言:出示图片,过新年,奥运会会徽、中国结、剪纸等,请形象代言人展示。
3、小品:《如此节日》认识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受到冷落的现状,引发思考,经过小组讨论,寻找传承、拯救传统文化的途径。
(三)你好,魅力华夏。
1、学生传统文化才艺展示:在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的背景衬托下,几名学生吟诵诗词经典,同时有学生在剪纸;有学生在书法,有学生自创中秋诗,有学生背诵弟子规,还有的学生在编中国结。曲终,学生展示作品,并做简洁说明。
2、观看班会的那几名场外同学对话交流,刚才学生乙大吃一惊,表达感悟,重新练习武术,那三名学生,让他看看,星光中学课间操练习武术操的阵容和气势,让他真正懂得了练武的意义。
3、配乐武术表演
(四)、你好!心灵盛宴拍手齐诵:弟子规曹红莹: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我的形式日益多样,春联,婚联、寿联、挽联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今日我还带来了一幅对联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上联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显民族特色下联是:笔墨纸砚诗词曲赋谱华夏春秋。
黄硕:“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吟诵一首经典,品尝一杯香茗,这是何等的惬意呀。各位同学,我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孕育的诗词经典,我的家族可谓庞大,唐诗、宋词、元曲、歌赋,源远流长。
乔吉昊: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自我的文化习俗,一年365天,喜庆不断,有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怎样样,丰富多彩吧。
主题班会流程
一、情境短片《我来学武术》
二、开场白《您好,传统文化》
三、说说我眼中的传统文化。(曹红莹、黄硕、乔吉昊)
过渡词:感激三位同学的精彩介绍,原先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可是传统文化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戏剧、曲艺、书法、灯谜等等不胜枚举。我听说我们班同学中还有异常热爱传统艺术的,他们想为传统文化作代言人,就让大家做评委,看看谁是最佳形象代言人。有请:翟悦:奥运会徽代言人张琪:中国结代言人徐静宜:世博会中国馆代言人
过渡词:不愧是形象代言人,各出奇着,我相信有了你们的大力宣传,
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你们的团队中,可是,在如今的生活中,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传统节日正一点一点在人们的心中淡化,应对洋节日的犀利进攻,传统节日不得不向洋节退让,不信,你看,这个小品《如此过节》必须会给你些警示。演小品:《如此过节》
过渡词:讨论应对传统节日受到冲击,受到冷落的现状,你有哪些好的
提议。(学生讨论的时间2分钟后各抒己见)
四、您好,魅力文化
过渡词: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职责,我们不仅仅要宣传,更要拿起传统文化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肩负起复兴传统文化的重任,请同学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展现华夏文化的魅力。我明白咱班的剪纸小组,书法小组,诗歌创作组,诵读小组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正等着大显身手呢。咱们快去看看。(播放轻音乐,各小组进行准备3——5分钟,展示)剪纸作品中、书法作品、诗歌作品,诵读《春江花月夜》
四、场外对话:学生乙:今日我可是大开眼界了,文化,文化的确有
味道,另一个学生说:你今日可是品尝了一顿精神大餐,此刻练武为了什么学生乙:看来练武除了强身健体外,更是传承祖先的留下的文化,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另一个学生说,你总算是开窍了,此刻中小学校都在开展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咱们校的课间操不正练习武术操吗,那阵容那气势,咱们看看去。(播一段学生表演)学生乙说:你们不也在为艺术节紧张排练吗,今日就演给我们大家看看。欣赏:配乐武术表演《中国龙》
过渡词:正像歌中唱得那样:上山是虎,下海是龙,在人间我是堂堂的大英雄。习武是武德呀,立德才能行走天下,寡德之人必定寸步难行。同学们让我们在古训的金玉良言中,做讲诚信,崇尚道德的真君子。拍手齐诵:弟子规。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六
德育目标:
1、让学生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2、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祖国灿烂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本事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趣味味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准备阶段的主动性,探究性;学习阶段的进取精神和独特体验。
教学时间:
两个阶段:资料准备收集阶段和课堂教学汇报阶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收集资料阶段(确定方案,调查研究)
1、导入活动
(1)、师:同学们,我们前面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还明白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学生答不全,教师能够提示:在我们学校楼道和学校里你看到过了什么?──那里还有许多中华历史名人,如庄子、孟子。)
(2)、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可是,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日的生活中,我们仍然能够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一齐走进她吧!(出示课件:两扇宫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映入眼帘。)
2、确定专题
(1)、出示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一段话,自我读一读吧!
(2)、师: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啊?(生:想!)你最想研究哪一方面的资料呢?(学生根据自我的喜好及生活阅历谈自我的想法,教师随机打出相应的文字资料。)
(3)、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草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全班讨论填写下表:活动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小组专题研究资料
(1)民间工艺(2)民族艺术(3)古诗文赏析(4)风俗风情
(5)神话传说(6)饮食文化(7)备注(备注说明: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它方面,为此设置了“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一样需求,给孩子们留有更大的空间。)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习领域,并且充分发挥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所以,我们设计了“课件激趣”和“自主选择研究专题”两个环节。
4、学生根据自我感兴趣的问题组成专题小组
5、讨论、撰写专题实施方案
(1)、结合某一专题,教师在全班进行“制定实施方案”的指导。
(2)、专题小组进行讨论并填写下表。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七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忙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欢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教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能够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日我们一齐来走进中秋佳节,一齐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教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教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教师:谁明白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教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十分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教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一样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教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教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必须意犹未尽吧。此刻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趣味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教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教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教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教师:今日,我们就一齐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明白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教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完美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教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我讲解自我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教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齐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齐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齐吃;还和好朋友一齐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教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齐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送月饼:
②吃月饼(大家一齐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教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完美、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教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完美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激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完美。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八
主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年级__班主题班会活动名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2012年6月__日(6月份期间,7月1日之前)活动地点: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
活动主体:商学院09,10级全体同学
活动口号:礼貌文化共传承,和谐学校齐共建
活动目的:引导广大学生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同时,要大胆创新,进取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纪意识,敢于与不礼貌、不守纪、考试作弊等行为作斗争。
活动意义:加深同学们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让同学们在理解新鲜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做到以创新进取的态度去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同学们经过了解学习优秀文化,从而做到修身,自律,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自身的法律道德意识,为礼貌社会,和谐学校,贡献出一分力量。
嘉宾:辅导员,导师,导生等(人数不限)
活动流程:
根据各班策划情景而定,但必须留有必须时间让辅导员或
导师发言总结
活动资料: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结合学校文化与校
园礼貌建设的要求,从加强学校管理和加强大学生礼貌行为养成修身工程的需要出发,组织学生学习讨论:
1、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传统与礼貌习惯
2、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与文化
3、如何在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礼貌养成
以以上的问题和要求作为基础来开展这次主题班会。各班要深入研究如何搞好该班的主题班会,开班会前各班
委务必要一齐讨论策划班会活动,并组织好本次活动(温馨提示:需要用到课室的班级需提前三天去借课室),要求各班级的设计方案及活动资料必须紧密切合该次活动主题及精神内涵,鼓励各班大胆创新,设计形式新颖,资料丰富的主题班会,展现班级风采。
活动要求:
1、各班级务必要邀请一位教师(辅导员或导师),若导生在校,则可邀请导生到场观看。
2、各班级要根据自身情景,由班长、学委负责组织,深入把握该次主题活动精神所在,拟定好方案。并且务必在举行主题班会前提前知会秘书处和学习部的系负责人,及时通知他们主题班会开展的时间地点。
3、各班级的班干部要进取参与主题班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做好考勤、场地、议程安排和讨论记录等工作。
4、活动过程注意时间,纪律等方面的控制。推荐活动时间为60分钟。
5活动2天内,请各位班长将此计划书与总结书以电子版形式发到秘书处系负责人处.逾期不候.总结书的要求(400字以上):
总结资料包括: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优缺点、以及工作提议等等。总结是主题班会的成果体现,请班级给予充分重视。
班长签名:
班会结束后2天内,请各位班长将此计划书与总结书以电子版形式发到秘书处系负责人处.逾期不候.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经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
2、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
3、经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资料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欢乐。
活动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明白些什么习俗都能够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十分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此刻就让教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剩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齐,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明白自我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日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并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我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教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必须意犹未尽吧。此刻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趣味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教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十分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柚子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
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样过
2、同学之间交流
3、关于留守孩子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教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三(3)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十
活动目的:
1、经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经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本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明白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明白吗今日就让我们走进中秋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此刻开始!
【活动一】中秋节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构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我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此刻的高价月饼现象怎样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样过的
(学生交流自我的感受。)
2、品尝月饼。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十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秋节
教学目标:
1、明白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明白中秋节历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圆”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亲情。
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进取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针对如何更好地庆祝中秋节的论题,发表自我的见解。
3、从不一样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对中秋节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明白中秋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中秋月圆”的原因。
2、体会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和文化底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对民族传统佳节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参与庆祝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民风民俗、名言佳句。
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月到中秋分外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9月xx号午时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构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构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象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把圆月和中秋紧紧地联系在一齐了。
二、联系自我,畅谈中秋感受:
1、过渡:中秋节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常借中秋节月亮最圆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们又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们的探究学习。
2、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完美的回忆,今日,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过节方式。)
①教师启发引导:爸爸、妈妈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赠送月饼,全家团聚。)
②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表达一份孝心。)
③小组讨论:我们平时应当怎样做,才能体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长辈,争获孝敬章)
3、小结:你们的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
三、了解来历,感受中秋节悠久历史
1、师:课前,教师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明白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嫦娥奔月的故事;唐明皇想念月宫;谷物丰收,人们拜祭;
3、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传说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已无法证实了。可是,根据史书记载,唐朝初年,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思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有圆月,为什么把中秋节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说说你的想法,
5、小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空气中水汽较少,透明度较好,月亮便显得异常明亮。又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三、了解习俗,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底蕴
1、师:作为传统佳节,中秋节有好多庆祝的方式。
①说说全国各民族人民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
②把收集到的材料合作交流。
2、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嫦娥奔月
(2)朱元璋起义
(4)月饼典故
(5)传统习俗
灯谜吃月饼燃灯祭月赏月
我们在那里欢聚一堂,远在台湾岛的小朋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尽管我们此刻各在一方,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团聚的,我们在这团圆佳节里给他们写一封信吧!遥祝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终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所以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齐,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我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明白自我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日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并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我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可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可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十二
“剪纸”活动
【设计意图】
民间美术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信仰、传说、风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凝聚了一个地方世代相传的民风民俗,它是由人民群众根据生活的要求而创作,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其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回归,成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料,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为了传承这一文化,我们开展了民间美术这一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活动中尤其是民间剪纸活动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能够用剪刀在彩色纸上任意的剪出自我喜爱的植物、动物、人物造型等图案,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本事及想象力,发展了孩子的思维,又对孩子进行了民间美术的熏陶和民间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必须的作用。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必须的观察力,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他们对这一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设计了“剪纸”这一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所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经过观察、交流,启发幼儿了解剪纸的用途。
2、培养幼儿剪纸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本事及创造性。
3、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彩色腊光纸若干、正方形彩纸若干、剪刀每人一把、十二生肖剪纸范品、篮子、铅笔每人一把、毛线若干条、胶水、棉签、纸盒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12生肖剪纸)范品,提问:
这是什么上头有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请你学学小动物的叫声,看看小动物身体上的图案是什么花纹
二、出示剪纸书签,它是怎样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出图案,把图案贴在衬纸上,再系上缎带)
三、出示剪纸圆盘做成的门笺,它是怎样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成漂亮的图案,把剪出来的纸贴在圆盘中心,在上头粘上绳子,再在下头粘上穗子)
四、出示剪纸灯笼,这是什么有几个面是怎样做成的
(先用剪刀在腊光纸上剪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贴在正方形纸的中央,然后把正方形纸的四个角向中心折,再把六张纸的每个三角形贴在一齐,给上头粘上带子,给下头贴上穗子)
五、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互相交流、观赏、讲评作品,布置教室和幼儿园环境,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结束。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十三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本事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本事。经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料。
2、图片,实物(中国结等),文字资料。
3、黑板中间写“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标题。
三、活动人员:xx班全体师生。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步骤: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2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多彩的资料。
3培养爱国情感。
(二)活动的具体过程
1、宣布主题:
教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此刻开始!。
2、活动开始
今日,教师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你明白这是什么吗(出示中国结)
全班答:中国结。
那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中国结的资料吗
学生a:……学生b……学生c……
主持人甲:多谢大家。
主持人乙:看完教师的展示,我明白大家也准备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请看李然等同学的展示。
李然:我们几个给大家带来的是几首古代的诗词。
(诗词背诵)
是啊。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你最喜欢谁的展示呢
学生a:……学生b:……学生c:……
请大家谈谈自我的打算吧。(学生交流、汇报)
主持人甲:请班主任教师给大家做总结。
班主任总结:
今日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我在同学们的展示中呀,看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经过自我搜集资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3、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教师讲过传统节日的习俗
一、过年、春节习俗
春节,俗称新年。原本仅指农历正月一日这一天。此刻泛指从农历十二月(旧称“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至正月十五日闹完元宵节才告结束。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广泛流传于汉、壮、蒙、满、侗、瑶、白、黎、纳西等近二十个民族之间;二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时与新时代节庆活动交相辉映;三是风俗古朴,礼仪频繁,形式多样化;四是节庆时间长,岁末年初前后共长达二十多天,天天都是春节节庆日,且气氛热烈,喜庆祥和,令人陶醉。
这期间有许多礼仪习俗和活动资料,现摘要简述如下:
1、家家办年货
2、户户大清扫
3、祭祀灶神爷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称“小年节”,或称“祭灶节”,“新年”)这天,旧有“祭灶神”的习俗。据说,灶神爷(又称“司命菩萨”)是天皇玉帝派到人间来监督和奖惩人们的善恶之神。家家都有,每年在过小年的晚上,上天堂向玉帝汇报人间的善恶情景。信奉佛教和道教的乡民为其设祭送行,谓之“祭灶”。4、贴春联
春联,是我国最早出现且应用范围最广的对联形式之一。多用来表达人们除旧迎新的喜悦和继往开来的奋斗精神。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两侧贴上一幅春联(此刻凡有门窗处都贴对联),还有横披。这样就给本来热闹祥和的节日增添了更加浓郁的喜庆气氛。春联是对联,门对的一种常见形式。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古时候,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因而对自然现象或自然灾害无法正确理解。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时,就总认为是有鬼神在作祟。于是,在腊月里多数人家用两块桃木削成一两寸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头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形象,挂于门侧。这实际上就是将门神与春联合在一块了。
5、挂年画
春节来临之际,湖乡人民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之外,还有挂年画的传统习俗。其中有一首描述年画的诗异常趣味:“兰荷菊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芳。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此诗借咏年画,描绘了春节将到之时,民间普遍挂年画的新气象。
6、吃团年饭:
等待外地的亲人赶回家中之后,家家户户在大年那天中午要张罗一桌异常丰盛的宴席。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十多盆美味佳肴,摆满大圆桌。白酒、啤酒、饮料款款齐备。全家围席而座,大吃大喝,谓之“吃团年饭”。
7、守岁、关财门:
大年之日,团年饭一般都吃得慢也吃得多,时间拉得很长。有的人家吃上2~3小时不散席。所以,平常有人责怪别人吃饭慢吞吞时,就比喻说他是“吃年饭”--慢条斯里的,一点也不性急的。吃过年饭,天色渐晚,这时家家户户便在堂屋里或烤火房内堆起丁块柴烧起大火,把屋内外所有的灯都点亮。七仙湖区农家流行俗语道:“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8、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最普及又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新年伊始,人们扶老携幼,出门走访亲戚朋友。
9、耍龙舞狮打花鼓:
10、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称“上元”(古称“上元节”),又叫“灯节”。
三、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传说,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后始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礼仪志》上载:“星月上巳,官民皆洁与东流水上,曰洗涤拔除、去宿垢痰,为大洁。”说的是古代人们在这天要在清水河边洗涤,目的在于卫生与保健,之后便演变为在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日。宋代吴自牧在《猛梁录·三月》中载:“赐宴曲江,倾都楔饮、踏青”。此刻,我国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传承着“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
四、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24个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作为民间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时代。后逐渐与之前1~2日的“寒食节”①融为一体,成为悼念先人、祭祖扫墓和踏青春游的节日。
五、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或“天中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日,它是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
六、中秋节
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团圆节”。是汉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时期已开始中秋赏月。唐代有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之风俗。北宋太宗年间(988-1003),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如今与春节、端午节一齐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此节在许多少数民族当中也很盛行。
中秋时节,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百果成熟之际,又所以时月亮与地球相距最近,故有“一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所以,“花好月圆”是中秋节的一大特色。该节日的节庆活动以及民俗心理是极为有情致、颇具诗情画意的。虽然不一样地区,不一样民族各自习俗有异,但有许多方面大致是相同的。
①拜月赏月:每当明月升起,清辉晒满大地之时,人们便在露天或桂花树下摆设桌椅,把圆形的果子(苹果、葡萄、枣子等)和圆形的食品(月饼、糖果等)端上桌子。全家老小围在桌边,默默地仰视着明月,肃然站立片刻,以示祭月拜月。之后,全家人围桌而坐,共享美味的食品和明月的清辉。文人墨客或雅士大家此时此刻往往会诗兴大发,搜索枯肠,吟诗唱对。因故不能回家团聚的夫妻、情侣,身处异乡,仰望圆润的明月,勾起对故乡亲人无限思念之情。宋朝大诗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无疑是给天下所有不能如期团聚的有情人的最完美的祝福。“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人们把中秋明月当作团圆的象征,所以“独在异乡为异客”者,总是在中秋佳节之夜,每当看到“床前明月光”时,便会“疑是地上霜”,然后情不自禁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起来。无疑,唐朝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自古以来独处异乡之人对自我家乡及亲人的无限思念情结,深刻揭示了人们对美满生活的深情向往。
②品尝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元朝。相传,元朝末年,各地灾荒严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官府。为了秘密联络起义平民,泰州张士诚把写有八月十五日杀敌起义的秘密传单夹制在月饼里面,送给平民。起义平民吃到月饼后,就明白了起义的时间、地点,从而一呼百应,举行了民族大起义并取得了胜利。之后,在八月十五这天就流行互赠月饼,吃月饼的习俗,以示对前人的纪念和对亲朋好友的节日祝福。
③送礼拜节:中秋节这天,民间盛行走亲访友,互赠礼品,异常是青年男子要趁中秋节日拜会岳父母大人。礼物不拘轻重,但月饼是不能少的。另外还有糖果、酒类、水果、糕点等。最好是成双成对,表示吉利。如当代月饼有“七星伴月”,“八仙团圆”,“九龙戏珠”等等。均是双数,又是名牌,价格也不菲哟。
④中秋集会:每年中秋佳节,现代人们会聚集在城市的广场,或公共绿地,举行大型的集会。资料有文艺表演、武术竞赛、篝火晚会、情侣化妆舞会、团体婚庆大会等。还有的地方在山地湖边宿营,海滨举行自助式烧烤集会,露天夜食集市和服饰贸易集市等。资料丰富,形式多样,让人目不暇接。场面盛大而热闹非凡。有的地方节日集会自娱自乐,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篇十四
春节贴春联
【活动设计】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它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好多幼儿春节有和爸爸、妈妈贴春联的经历,但他们只是盲目地帮忙,觉得好玩而已,并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经过大胆交流中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发展语言表达本事,培养民俗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对春联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我的发现。
2、大胆探索并发现春联的特征和种类,体验张贴春联的的乐趣。
3、初步了解春联的演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节里幼儿与家长一齐贴春联的照片。
2、红纸、毛笔、砚台等。
经验准备:
1、幼儿有贴春联的经验
2、了解春联的由来和传说。
3、联系会写春联的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春联的兴趣。
引导语:看看这些照片的门上都有什么春联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春联
二、多媒体展示春联演变的照片:桃梗—桃符—春联。引导幼儿一齐了解春联的演变。
讨论:为什么春节或办喜事的时候门上要贴春联春联到底是怎样来的
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春联的由来,教师小结。
三、出示各种各样的春联照片,探究春联的种类。
1、请小朋友观察这些春联的形状一样吗它们分别贴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春联有好几种,就好像小朋友,他们都有自我的座位,每个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我的名字。
2、介绍春联的种类和名称。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它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门心和框对就像我们班的两对双胞胎,他们大小、长短、字数是一样的,分别贴在门板和门框上,且要对称。
四、畅所欲言——我在春节贴春联。
展示小朋友贴春联的照片,请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照片里的他正在贴的春联名称及所贴的位置,巩固对春联名称和使用场所的认识。
五、感知、区分上联和下联。
站立在门外观看贴在门上的春联,右手边是上联,左手边是下联。
六、体验写春联。
1、家长现场表演写春联,并请小朋友说出其名称和贴的位置。
2、幼儿体验用毛笔画春联福娃。
七、组织小朋友给班级的活动室贴上春联,巩固对春联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好多幼儿有亲身体验的经历,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整个活动流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调动幼儿进取性,幼儿兴趣浓厚,主要表此刻以下3个方面:
1、形象比喻,认识门心、框对。我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区分各种不一样使用场所春联及其名称。再借助班级两对双胞胎进行巧妙的比喻,引导幼儿认识门心、框对,使幼儿形象地弄明白其对称关系,也初步了解了上联与下联的关系。
2、借助幼儿的春节活动相片加深对不一样场合春联种类的认识。
3、设置情景,请家长写春联,幼儿贴春联,引导了解春节贴春联的整个过程,激发幼儿对民俗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