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十一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一
(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正方:武汉大学
反方:马来亚大学
主席:蔡萦
首先有请正方一辩蒋舸同学发言,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蒋舸: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圣经》中“失乐园” 的故事和中国先贤孟子的教诲都说明了人之为恶并非本性使然,而是外在的诱惑使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那么,外在诱惑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是钱成为了万恶之源呢?
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一方面,钱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无限的效力,因此能煽起人的无穷贪欲。但是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于金钱的占有又都是有限的,无限的欲望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正是金钱这种效用无限性和占有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它比其他任何物品都更能激起人心中的非分之想,从而使人迷失良知,堕人邪恶。
第二,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权力、地位可以用钱购买,贞洁、名誉可以公开出售,人性、尊严被待价而沽,甚至天理、良心也染上了铜臭之气。莎士比亚早就揭露道: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正因为金钱具有如此混淆是非,颠倒乾坤的无边法力,它才成为了滋生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肆意蔓延的深刻根源。
第三,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钱本应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作了顶礼膜拜的上帝。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作了牺牲品(时间警示)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当钱从手段上上升为目的的时候,人却从主人沦落为了奴隶。诚然,是有人能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但是这是因为他们主观上有道德良知的呼唤,客观上又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对病毒免疫,就否认病毒是病的根源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人能在灯红酒绿面前洁身自好,就否认钱是万恶之源。)钱作为工具,的确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问题就在于现实中,它已经被人们当作了目的本身在看待。但是,当崇尚自由的人类精神已经被缚上了黄金锁链的时候,他还能自由飞翔吗?谢谢。(掌声)
下来我们来听听反方一辩陈勋亮同学是如何破题立论的,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陈勋亮: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对方辩友刚才告诉我们,钱之所以是万恶之源,因为她把钱等同于目的了。那我想请问二辩一个问题,我今天奉公守法地去追求钱,钱也可是我目的了,请问钱成为万恶之源吗?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钱有时不是万恶之源,是因为有法律的制约。我想请问各位,法律是制约钱不赚,还是制约我们行为的准则呢?如果是制约行为的准则,那钱还是万恶之源吗?
接下来,且让我开宗明义,解释一下辩题的几个重要定义吧。钱其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不具主动性的交易媒介。而恶则是一个价值上的破坏,行动上的破坏。而我们所谓的源,就是事情的起源和根本。(《辞海》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所谓的万恶之源就是一切恶的根源。而我们今天不想在辩论场上为了定义做这无谓和无休的争执,所以必须回溯原点。而我们知道,“钱是万恶之源”其实源自于英文的一个俗语,请恕我用英语来说: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这其实是源自于《提摩太》第六章第十节。他告诉我们,其实钱是一切全部恶之源。)所以对方辩友要告诉我们钱是万恶之源,就得告诉我们,其实一切恶的根源是由钱导致出来的。我方认为,不是。因为钱根本就无法达至是万恶之源的两个特性:第一,它无法告诉我,钱如何全面性地涵盖一切恶源。第二,钱不能够具有源的根本性。如果对方辩友说,钱是根本的话,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就请你解答我方以下的四大疑问。
第一,世间上的恶可是成千上万,难道用单一的钱就可以解释所有的恶吗?强盗杀人放火也许是为了钱,但难道今天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甚至是种族大屠杀都是为了钱吗?
第二,今天钱的起源其实是错综(时间警示)复杂的,我们无法将它归类成一个共同的源头。我们知道排除异己,可能是为了钱,但难道他就不可以为权势、地位,或是愚昧吗?可见如果以钱作为万恶之源,是有点以偏概全之嫌。
第三,今天萨特这位哲学家就告诉了我们,人具有自由意志,人是有选择的权利,因此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而做出一切的责任,我们不应该把一切的恶的罪行都怪罪于钱上。同样是钱,但是为什么君子求财却是取之有道,小人求财却是偏偏喜欢偷盗呢?可见,关键根本就不在于钱吧。
第四,今天如果钱是万恶之源,为什么有人会用万恶之源来行善呢?陈六水先生创办了南大,而我们看各地的华人也在华东的大水灾时候慷慨解囊。如果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到底这个恶源(时间到)如何结出善行呢?谢谢各位。(掌声)
现在我们请正方的二辩袁丁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的观点,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袁丁: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同学有四大问题,可惜一个前提错了。他们告诉我说,《辞海》中,“万”是一切。可是我方也查过《辞海》,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说文解字》,“万” 从来就没有一切的意思。对方同学用的是不是盗版呢?不过盗版也是钱造的恶呀!(笑声、掌声)对方同学,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说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是不是说他要经历一切的苦呢?那这个人肯定不是男人,因为男人再苦也没有受过女人生孩子的苦;不过他也肯定不是女人,因为女人再苦,也没有受过男人怕老婆的苦。万是一切吗?(掌声)[分页标记]
其实,钱是万恶之源,就是说钱能够产生数量极多,而且品种繁复的恶行。这一点,历史早有明证。
想当年,罗马帝国雄踞一方,征服给帝国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很快,原本纯朴的罗马人就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而帝国终于也在这种腐朽和堕落中分崩离析。(中世纪时,天主教徒也曾一度以洁身自好而骄傲,但是金钱的魔力终于还是突破了道德信仰驻扎的地方。为了钱,教皇约翰22世居然公然为世上的罪行标上了价码。你犯了偷盗的罪吗?没关系,只要三个金币就可以不受惩罚。你犯了奸淫的罪吗?不要怕,五个金币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便你犯了杀人的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七八个金币就可以保证你的灵魂照样上天堂。)《圣经》里说,让有钱的人入上帝的国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然而在利欲熏心的人看来,却是天堂大门朝南开,有德没钱,您就别进来。(掌声)
到了近代,社会进步的阳光普照大地,然而金钱罪恶的阴影却依然挥之不去。因为钱,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却迟迟不肯把自由给与黑人奴隶;因为钱,标榜平等的荷兰人却要强迫东方国家和他签定不平等的条约;还是因为钱,高唱博爱的法国人却偏偏忘了把爱给与终日劳作,却依然食不果腹的数万童工。
事实(时间警示)胜于雄辩。一部西方文明发展史就这样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表明了金钱化神奇为腐朽的巨大魔力。
无独有偶,在东方,无论是古巴比伦王国,还是阿巴斯王朝,不都是由富甲一方走向了荒淫颓败吗?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一个满腹道德文章的读书人,其最高理想却也不外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把人生看作一场金钱的交易了。因而才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当金钱的魔力使人把羞耻之心和报国之志都抛诸脑后的时候,我们还能说钱不是万恶之源吗?(我们已经不用再费解,为什么一个文明古国却会数千年都深受之害。)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面对着东西方的历史,我们不禁要问:金钱,究竟有多少罪恶由你而生,究竟有多少盛世由你而亡?谢谢大家。(掌声)
下来我们来看看反方的二辩陈锦添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陈锦添:谢谢主席。大家好。一粒苹果,你不管再怎么切它终将也只能是一粒苹果。今天对方似乎为我们举了很多种的“恶”,但其实就只有一种,那就是贪钱。而世间的万恶真的就只有贪钱一种吗?而今天对方说,今天“万”不叫作“全”。那我想问对方辩友,今天我说“你万万不可同意我的立场”,是不是说,你大部分时候不同意,偶尔可以同意一下呢?(掌声)而今天对方主辩的逻辑很有趣。他今天告诉我们,因为对金钱的追求是无限的,而对财富的占有却是有限的,所以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了。那既然我说,我对道德的追求也是无限的,可是我所拥有的道德也是有限的,所以道德也是万恶之源吗?(掌声)照这样的逻辑,今天健康也是万恶之源,今天,爱情也是万恶之源了。(笑声、掌声)
ok,继续阐述我方立场。我方认为钱不是万恶之源。为什么呢?因为钱无法全面性地涵盖世间所有的恶。(根据人类学的研究,我们知道恶的形态主要分为四大类,而其中有三大类就跟钱完全没有关系,另外一类,对方已经帮我说了。我们说,信念极端之恶。1995年的时候,在东京的地铁站发生了毒气的事件,结果造成了12人的死亡,5500人进入医院治疗。而我们更看到,十字军东征的时候,不只是成年人受伤害,而很多无辜,手无寸铁的妇人和小孩躲在教堂里面,结果也被活活地烧死。我们看到这种死伤流血最多,死的人也最多的案例,难道不在对方所谓的万恶里面吗?如果在万恶里面的话,那跟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对方二辩待会儿稍微浪费一点时间为我解释一下。
我们看到情欲的过分宣泄。)在美国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有一个妇女趁她丈夫熟睡的时候,竟然用西餐刀狠狠地把她丈夫的子孙根给切下来了。我们说这种惨案的发生,到底是因为(时间警示)家用给的少,还是因为仇恨呢?而我们更看到,大马有一个痴心汉,因为他的女友另结新欢,结果,他就把他的女友分尸13段。这个恶的导因到底是因为他内心的仇恨——他内心本来这种憎恨,还是因为他的女友没有给他分手费呢?(笑声、掌声)
我们更看到,第三,价值的非理性违反。我们知道,今天不忠、不孝、不仁等等,都是恶。可是我们看到,吴三桂让清兵入关,他为了是陈圆圆,而不是美元。(笑声)而今天我们更看到,今天如果你走在路上,你看到一只狗,你踢它一脚,你看到一只猫,你踩它一下,到底这是因为你有暴力倾向,还是因为那只猫和那只狗欠你钱呢?(笑声、掌声)
所以我们知道,今天综上所述,世间的很多恶决定都不在于钱,钱不能引导恶的出现。钱到底能是万恶之源吗?如果真的是万恶之源的话,请对方解释种种以上的恶到底跟钱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谢谢。(掌声)
下来我们请正方三辩余磊同学对正方的观点做进一步地补充,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余磊:谢谢主席。评委,各位好。对方同学的问题我会一一解答,请不要着急。首先,对方二辩告诉大家,“万万不可”表明的是一切的意思。您搞错了。“万万不可”的“万” 字是一个副词,我们今天说的“万恶之源”的“万” 字是一个形容词。您把副词和形容词来做类比,是不是叫作“把马嘴安到牛头上”呢?(掌声)对方同学今天要我方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邪教,问题在哪里。可是您知不知道,您举的那个麻原彰晃的例子,麻原彰晃的一根头发卖给他的教徒要卖30000日元,一杯洗澡水要卖50000日元,他嘴上不说,心里想的还是钱哪!(掌声)其次,对方同学谈到了家庭暴力。让我们想一下,家庭暴力大多数是男人打女人。男人打女人时候说什么?“我辛辛苦苦赚钱养家,你还不好好伺候我!”还是钱哪!(掌声)第三点,对方同学还谈到了仇恨。让我们想一下,仇恨是什么?中国人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可是现在有的人没有钱可以卖老婆,有了钱可以出卖自己的父亲,还不是仇恨吗?最大仇恨都是由钱而引起,对方同学还能否认钱是万恶之源吗?(掌声)第四点,对方同学还提到了吴三桂,他说吴三桂是为了陈圆圆。这样的借口对方同学能相信吗?如果吴三桂真的是为了陈圆圆,他清兵入关之后已经作了云南王,陈圆圆也已经到手了。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二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大家好!人活着总要有个理由。这个理由便是人要在一生中体验自我意义,提升自我价值,这便是人自我实现的定义。今天谈人的自我实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论述:第一,自我实现目标的选择和调整更多地蕴含在过程中。人的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人们要在生命中去调整这个目标。我敢说在座很多人小时候都想当天文学家,对不对?可是有几个人现在还坚持这一理想呢?这不正是证明了人在人生的历程当中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吗?第二,人自我实现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更多地印证在过程中,是卑劣的骗术还是高尚的行为,是小人得志还是英雄圆梦。没有对于手段的考察我们无从谈起人要体验的自我不是没有善恶判断的空壳。人要提升的价值也不能脱离社会的精神。第三,人自我实现感情的投入更多地体现在过程中。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如果我们谈人的自我实现,却不谈人的情感问题,就有一点没有人性了对不对?如果在座各位能够允许我把美好的爱情、甜蜜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可爱的孩子也算作人自我实现必须考察的因素的话,那么在座各位您更多的是去哪里体验这种感情的呢?白头偕老的人生之路见证了永结同心的誓言。第四,人自我实现潜能的发挥更多地在过程中得到证明。在困难面前,人每一次坚强的努力,人每一滴坚强的汗水向世人证明了你的潜能。不相信结果刻板的评判,不相信失败残酷的宣告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不可或缺的精神。当然,今天我们谈人的自我实现,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结果直观地告诉我们什么是输赢成败,体现了过程的完结。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探讨的是人的自我实现,那我们是不是更应当坚持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是不是更应当看重人自我实现的行为手段,看重人自我实现的感情投入呢?我们是不是更应当采取一种看待一个自我实现者身上那真善美的精神的思路来理解这个问题呢?这便是我方今天判断人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的基点。走出输输赢赢的怪圈,直面成成败败的世界,永远不变的是人们对自我的肯定和超越,而永不褪色的是人自我实现的人性光芒。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手段的不同体现于在过程当中。那我们要问:为什么会有手段的不同呢?秦桧和岳飞为什么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历程呢?不正是因为对结果的不同的追求吗?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结果重于过程。人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发挥潜能,贡献社会实现人之为人的尊严,它既是过程但更是结果。今天判断二者孰轻孰重,就是要看谁是自我实现的动力源泉,谁是自我实现的价值指引。第一,人是理性中人。一位哲人曾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在人的社会实践当中,劳动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并且主宰着人的行为。人之异于动物正在于人对结果的孜孜以求。它使人生超越本能,赋予人生以理性主义的精神、积极入世的情怀和百折不挠的意志。第二,人是社会中人,衡量一个人是否自我实现的根本标准不在于高峰体验而在于社会贡献。有了社会贡献才能谈人的尊严,社会贡献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正如《左氏春秋》所言:立功、立德、立言,此皆为人生之不朽也。而这一切最终体现于了是结果而非过程。试问:如果司马迁没有《史记》,他如何成为古今史家第一人?如果爱因斯坦没有相对论,他又怎么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呢?所以由此可见,人的自我实现当中,过程指向结果、服从结果,结果引导过程、统帅过程。结果是人生之舟的引擎,是人生航线的灯塔。今天我们来讨论人的自我实现结果过程谁更重要不是一个思辨的游戏,而是事关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严肃问题。结果重于过程是社会本位的人生选择,是理性主义的人生哲学,而过程重于结果则必然会走向反面。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过程的价值,也不能否认对方辩友今天的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因为当人生遭遇挫折、蒙受坎坷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它来抚慰心灵。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如果我们把一时的慰藉之词作为整个人生的准则的话,那是不是就是饮鸩止渴、南辕北辙呢?
[一对一攻辩]?·正方二辩选反方二辩
正方二辩:刚刚对方一辩说岳飞是在追求结果,请问他是不是在追求“屈死风波亭”这个结果?
反方二辩:对方是不是认为生死就是结果呢?那人从尘土而来又化归尘土,天下所有的人都将要死,那结果都一样,这个世界是不是太单调了?
正方二辩:那是因为岳飞他在追求目标。第二,刚刚对方一辩又说人一定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自我实现,有一个残疾人他毕生都只是在学会如何自理生活。请问他能自我实现吗?
反方二辩:他用他的精神感动了天下人。《春秋左氏传》告诉我们: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立功、立德、立言,皆为人生之三不朽。如此立德之三不朽,难道不是贡献吗?
正方二辩:这位残疾人他精神的体现正在于他克服人生的过程中。再请问对方辩友:您觉得评价一个人和评价一个物,它的区别在哪里?
反方二辩:评价一个人遵守康德的准则: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正方二辩:那马丁·路德金说:“手段是正在形成当中的目的。”您如何解释?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马丁·路德金说手段是正在形成当中的目的,恰恰是告诉我们,在一个手段当中如果不蕴含着对于预期结果的追求,这个手段根本没有任何意义。马丁·路德金如果不想追求黑人民众解放这个结果,他的“我有一个梦”又有什么价值呢?
·反方二辩选正方二辩
反方二辩:请教您:您方的第一个判断标准告诉我们目标的选择和调整要蕴含在过程之中,请教为什么要选择和调整目标呢?
正方二辩:因为在过程当中我们去体验人的价值,这个时候我们要看目标怎么样才能够更符合我人的价值的体现呢?难道是在结果中吗?对方辩友不要总是混淆目标和结果。
反方二辩:谢谢。请您明确地告诉我为什么要在过程中选择和调整目标?是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预期结果呢?
正方二辩:是为了更好地追求人的真善美这个价值。
反方二辩:真善美正是一个人生至高的结果。再请教您第二个问题:您的标准告诉我们,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蕴含在过程当中,这是不是恰恰证明了过程为结果服务呢?
正方二辩:是过程为结果服务吗?对方辩友的高效诉讼法研究得非常的聪明,您能够告诉我难道程序法就仅仅是为实体法服务的吗?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犯了一个常识错误,程序法和实体法不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是概念界定错误,请您回答我刚刚的问题。
正方二辩:对方认为程序不是在手段中,不是在过程中,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反方二辩:程序是过程,但程序法不是过程,您是学法的应当明白这个常识。还是请您回答我刚刚的问题。
正方二辩:谢谢对方辩友。我刚刚已经说过手段的选择难道不是在过程当中,难道不是通过手段的选择来看这个人是不是真善美的吗?
反方二辩:对方终于承认了我们在过程当中要调整手段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追求结果。(时间到)
·正方三辩选反方二辩
正方三辩:第一个问题,请问您登上泰山和登上珠穆朗玛峰两种情况下对于人自我实现的体验和感觉和层次为什么不一样?
反方二辩: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分情况来讨论,是要看谁去登。
正方三辩:对。对方同学说分情况来讨论,请问您分的是什么情况,您为什么要分情况而不仅仅是看登上了这个结果呢?
反方二辩:我方坚持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中蕴含着一个个人潜能的问题。一个人能否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要取决于机遇环境,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正方三辩:没错。大家听听,这是不是都是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难道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东西都是过程本身吗?
正方三辩:难道过程中体现的东西不是过程本身还是结果本身吗?对方陈同学您是不是想抢过程的功劳呢?
反方二辩:我可不敢抢过程的功劳。但我如果是个农民,我今天在种地的时候一场洪水冲坏了我的地,难道这也是我的过程吗?
正方三辩: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道理您不能铭记在心,您觉不觉得您是对农民伯伯最大的不尊重呢?(时间到)
·反方三辩选正方三辩
反方三辩:有请对方三辩。我问一个轻松一点的问题,《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如果不是为了取到真经这一结果的话,那他们是不是只为体验九九八十一难?
正方三辩:这个问题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想过了,我常常在想,你说唐僧为什么不让孙猴子把他背上,然后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就取得真经了?他为什么要骑着白龙马嘎达嘎达地走?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说的太好了,就是因为过程之中体现的不一定是过程。再请教对方辩友另外一个例子:一个医生他在做手术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追求治愈病人这一结果的话,难道是在体验过程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乐趣吗?
正方三辩:但是本来您可以花90块钱治好您的病,结果这位医生让你花了9000块钱。您还会去感激他的救死扶伤吗?我想恐怕您的钱包是九死一生了。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再次请问对方辩友:医生为病人治病到底是追求治愈病人的结果,还是为了体验开刀的过程呢?
正方三辩:但是我们知道,最好的医生他治疗最难治的病人。所以他面对最大的失败的危险,但他之所以这样他才是最好的医生。
反方三辩:请问对方辩友,失败算不算一个结果呢?
正方三辩:失败当然是一个结果,如果失败不是一个结果,那又是什么?
反方三辩:那我再次请教对方辩友一个问题:钻井工人在钻井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钻出石油,是不是免费在为地球扎耳朵眼呢?
正方三辩:其实对方辩友今天犯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把结果和目标等同在一起,大家可以想一想……(时间到)
[攻辩结辩]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今天还跟我们说潜能是从结果中看出来。今天来了新东方的副校长徐小平先生,我考过gre我知道,一个人背单词的潜能怎么发现的?是每天背gre的单词,背呀背呀背呀的过程中发现的。还有我说文天祥,您的反映是“亡国之臣,败军之将”还是民族英雄吗?这就体现了我们在判断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物的时候,社会评价体系的偏重点是看这个人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是看这个人心上的那种让人感动的真善美的精神。这便是我方和对方的区别。对方高喊理性,可是对于人首先要有人性。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看来对方辩友今天的问题体现在这以下方面:第一,在逻辑层面,对方辩友无法回答我方二辩提出的有关标准的几个问题。他告诉我们目标和过程是不同的,但我们问目标和过程、目标和结果虽然不同,但重目标和重结果有区别吗?追求目标和追求结果有区别吗?第二个问题对方辩友也没有回答我们。为什么手段在过程当中会有不同,不正是因为对结果的不同追求吗?第二个问题在事实层面,对方一直无法回答我方三辩有关《西游记》、医生开刀和钻井的三个具体事例,为什么?因为她根本就无法解决没有对结果的孜孜以求哪来过程当中的意义呢?对方辩友您告诉我们,唐僧师徒四人辛辛苦苦难道是在闹着玩吗?第三个问题最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价值上。对方辩友他一直不能给我们以人生一个正确的价值指引。
[自由辩论]
正方四辩:刚才对方谈到死,我就不明白:有些人为国家而死,有些人为民族而死,有些人为感情而死,有些人为钱而死,为什么大家死的待遇不一样呢?请对方回答。
反方四辩:人固有一死,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我们以为如果做出了社会贡献,那就是顶天立地的死,您说这是不是自我实现呢?对方一辩如果不是为了学好英语,那背呀背呀背呀是不是本身都异化了呢?这就是过程的好吗?请问对方辩友:评价人是否自我实现到底是更重结果中的社会贡献,还是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呢?
正方三辩:没错,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但这难道不是过程赋予的意义,还是结果体现出来的吗?请您正面回答。
反方二辩:真的是过程吗?连司马迁说这句话之后都补了一句,为什么用之所趋也。追求的结果不同直接导致了一个人是死得悲壮还是死得无耻,对方辩友您还要告诉我这是过程吗?请您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
正方二辩:好奇怪,追求过程、追求理想,追求结果、追求理想等于一个目标。那我想我们的四有新人有理想,应该改成有结果。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今天犯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认为过程之中体现出来的东西都是过程本身。那今天我们在辩论过程中对方辩友体现出来的风度气质,是不是您日常注重修养的结果呢?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很奇怪,是蕴含在过程中,不从过程中看,不重视过程我怎么看出来?请问对方辩友:大家都知道老人与海80多年的奋斗,最后拖回来的是一个鱼骨头。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你怎么从鱼骨头看出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啊?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他要是不把这个鱼骨头拖回来,一看到鲨鱼过来就把鱼放了,您说他到底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对方辩友,问您一个问题:今天牛顿没有在苹果树下的思考所得出的力学三大定律,他能够被称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巨人之一吗?
正方四辩:牛顿自己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谁是巨人谁是牛顿?对方谈社会贡献,那么好。奴隶社会奴隶的贡献多不多,奴隶主都自己不用劳动了,可是奴隶,他连自我都没有,他自我实现什么呢?
反方三辩:谢谢对方辩友告诉我说牛顿之所以自我实现关键在于过程,可是如果牛顿在苹果树下苦思冥想得出的结论是苹果从树上往下掉,那是为了想玩蹦极跳。您说他能叫自我实现吗?
正方三辩:您的意思是我们不用考察牛顿思索的过程,关键在于那个苹果掉下来。那如果万一那个苹果没掉下来,是不是牛顿就不存在了呢?
反方三辩:我认为也应该是结果重于过程,就拿爱情来举例子。对方辩友到底是重天长地久这一结果,还是重曾经拥有这一过程?对方辩友今天可不要说,谈恋爱就是要短平快、一脚踹。
正方三辩:好,我也来说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步入礼堂,然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有子孙满堂,但是请问对方四位同学有没有为他们的爱情感动过?
反方一辩:指出对方辩友一个常识性错误。罗密欧和朱丽叶没有步入礼堂吗?只不过是秘密结婚而已。对方辩友您告诉我们要在爱情当中去体验,然后达到自我实现。那阿q摸了小尼姑的脸还觉得洋洋得意、津津有味,您觉得他是不是自我实现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结婚还有两种。一个是通过自由恋爱步入婚姻的殿堂,还有一个是包办婚姻。看来对方辩友肯定觉得后者效率更高。
反方三辩:那请教对方辩友:您追求爱情到底是追求真正的爱情,还是虚伪的爱情?到底是真正的爱情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是自我实现,还是对方辩友所说的包办婚姻是自我实现呢?
正方一辩:我很奇怪,对方仍然要混淆目标与结果。请问对方:失败的结果、不好的结果是不是结果,您追不追求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作为一个男生,我首先想纠正您刚刚的一个错误。恋爱的结果不是步入洞房而是白头到老。
正方四辩:ok。白头到老是不是一生一世,一生一世是什么?过程。
反方四辩:结果一定要有一个价值评判。他们说我们重结果,重的是坏的结果,那他们重过程,如果重的是坏的过程他们如何论证过程重呢?坏的结果无非还是坏在过程之中,请问对方辩友:唐僧如果要体验西游的话,是不是应该体验一下被妖怪吃掉,那是唐僧自我实现还是妖怪自我实现呢?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说坏的结果不是因为有坏的过程吗?这不就是说是因为有了坏的过程才有了坏的结果吗?那不是过程决定了结果,对方辩友,不要承认这一点好不好。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说过程决定结果又说结果不确定过程决定出一个不确定的东西,那是过程本身不确定还是决定这个词对方用得不妥呢?
正方四辩:您爱谈《西游记》,我也爱看《西游记》。可是《西游记》里有句最经典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过程。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还是要去到罗马。去到西天,取到真经。对方辩友您回答我方的问题,没有对结果的孜孜以求您今天追求的过程有何意义呢?
正方三辩:没错,但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他需要人们一块砖一块砖的建,而需要人们一步一步地走向罗马。
反方三辩: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你是不是为了建罗马城这一结果去追求,然后才有过程。否则和过家家还有什么区别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认为没有过程,结果“突”地就冒出来了吗?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您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消防员如果不是为了扑灭大火这个结果,他难道是在打水仗吗?打水仗不刺激,不如火上浇油更好玩。
正方一辩:如果消防员追求的是他的结果的话,那消防员觉得每天到处都要着火那我才能自我实现。
反方四辩:请对方明确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对结果的追求,过程中坚毅不拔的意志从何而来。
正方四辩:ok,你说消防员灭了火是结果,那么消防员没灭火那就不是结果了吗?你说消防员灭了火这个结果重要,那个没灭火的那个结果就不重要了吗?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消防员灭没灭火,他要不要看重灭掉火这个结果呢?如果不看重,他可真的希望天下到处都是火。
正方三辩:什么叫看重灭掉火这个结果。我追求目标、我追求理想,什么时候变成了我追求结果?
反方一辩:我没有这么功利。对方辩友回答我方,再举一个事例,那就是垮掉的一代。您告诉我垮掉的一代为什么会变成垮掉的一代呢?
正方四辩:今天对方说追求目标就是追求结果,我今天是想赢,可是我想赢我就赢了吗?这是目标和结果的等同,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逻辑。
反方四辩:如果对方辩友都不想赢,那恐怕根本就不能赢。
正方三辩:我想起美国著名作家凯鲁亚克,他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说:他没有虚度一生。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就在这里,这些人最后怎么样?他们提倡过程高于一切,最终还是回归了结果。
正方二辩:是啊,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在路上》。听听,在路上是过程还是结果呢?
反方三辩:在路上的确是过程,可是要看看这些在路上的人最后是不是要自我实现呢?这些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为什么没有被称为自我实现的一代呢?
正方一辩:对不起,我们一直在说过程重要。对方老是说结果,那那个攀爬者如果他要是结果,那把直升机把他放到山顶上不就可以了吗?
正方四辩:过程,我选择,我喜欢。
[观众答辩]
观众1:我们每天生活在过程当中,可以说过程是一种绝对的状态,而结果是一种相对的状态。那么我请问反方:是基点更重要,还是它的衍生物更重要?
反方四辩:我们确实每天都走在过程之中,都走在路上,但如果我们想走得有方向,恐怕必须有一个结果作指引。就好像说我们要建一个大厦,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蓝图的话,那恐怕我们建起来的就只能是一盘散沙。金字塔不是沙子的堆积,而是沙子有目的地体现人类志士的精华。所以说建筑师和最聪明的蜜蜂是有本质区别。因为一个符合目的,一个不符合目的,这也就是我方在论证之中反复强调结果重要的原因。结果是人在过程之中一切行为的价值指引,就好像人生之舟的航标和灯塔。您说这是不是更重要呢?希望我能回答了您的问题。
观众2:如果不通过结果来衡量,您如何判断你的过程究竟是正义的、是反动的、是正确、是错误的,还是有价值的?
正方四辩:谢谢这位同学。首先我们从来没有说不要结果,我们从来没有说过结果不重要。结果重要,它是有一定的衡量标准。我们说衡量一个人来看,它既要从过程来看,也要从结果来看。但是我们刚才同样也问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有些人都登上了喜马拉雅山?过程不一样,自我实现就不一样。有些人从北坡登,有些人从南坡登,北坡要难得多,有些人在南坡上登上了但他没有在登山史上留下姓名,但是有些人在北坡登山没有登上,所有从北坡登山的人都留下了姓名,这是什么?过程赋予了结果的含义,过程赋予了结果意义所在。所以我们才能通过结果的价值来判断人是否自我实现。
正方三辩:可以再给您举一个例子:您知道谭嗣同,戊戌变法他失败了,连拯救光绪帝的计划也没有成功。但是在你我面前都站起一个“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观众3:通常说不同的过程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结果,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
反方二辩:在座的观众远道而来非常地辛苦,我面向大家是为了向大家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对于刚刚您的这个问题,的确同一个过程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过程也可以导致同一个结果,追求结果是不是就一定适得其反?我认为不一定。今天这场辩论赛,在场八位辩手谁不想获胜,但最终获胜的只能有四个人。但如果没有我们八位辩手对于这个获胜这个结果的孜孜以求,这场辩论赛如何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语言技巧呢?所以说结果赋予了过程以意义,如果没有我们对于这个结果的孜孜以求,我们又怎么能够对得起在座的诸位观众呢?所以说结果给了过程以动力。对方今天举了很多的例子,包括恋爱。我想说: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这是常识,但这个常识根本不可能推导出谁更重要。没有好化肥也种不出好大米,大米和化肥谁更重要,一看便知。
观众4:过程往往具有一种伪装性,像王莽篡位的时候他表现得跟一个真正的君子一样。如果过程具有这种伪装性的话,那过程其中会不会使得一种正面的道德评判成为不可能,而结果才成为可能呢?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三
辩题:(正方)钱是万恶之源
(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正方:武汉大学
反方:马来亚大学
主席:蔡萦
首先有请正方一辩蒋舸同学发言,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蒋舸: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圣经》中“失乐园” 的故事和中国先贤孟子的教诲都说明了人之为恶并非本性使然,而是外在的诱惑使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那么,外在诱惑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是钱成为了万恶之源呢?
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一方面,钱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无限的效力,因此能煽起人的无穷贪欲。但是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于金钱的占有又都是有限的,无限的欲望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正是金钱这种效用无限性和占有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它比其他任何物品都更能激起人心中的非分之想,从而使人迷失良知,堕人邪恶。
第二,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权力、地位可以用钱购买,贞洁、名誉可以公开出售,人性、尊严被待价而沽,甚至天理、良心也染上了铜臭之气。莎士比亚早就揭露道: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正因为金钱具有如此混淆是非,颠倒乾坤的无边法力,它才成为了滋生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肆意蔓延的深刻根源。
第三,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钱本应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作了顶礼膜拜的上帝。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作了牺牲品(时间警示)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当钱从手段上上升为目的的时候,人却从主人沦落为了奴隶。诚然,是有人能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但是这是因为他们主观上有道德良知的呼唤,客观上又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对病毒免疫,就否认病毒是病的根源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人能在灯红酒绿面前洁身自好,就否认钱是万恶之源。)钱作为工具,的确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问题就在于现实中,它已经被人们当作了目的本身在看待。但是,当崇尚自由的人类精神已经被缚上了黄金锁链的时候,他还能自由飞翔吗?谢谢。(掌声)
下来我们来听听反方一辩陈勋亮同学是如何破题立论的,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陈勋亮: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对方辩友刚才告诉我们,钱之所以是万恶之源,因为她把钱等同于目的了。那我想请问二辩一个问题,我今天奉公守法地去追求钱,钱也可是我目的了,请问钱成为万恶之源吗?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钱有时不是万恶之源,是因为有法律的制约。我想请问各位,法律是制约钱不赚,还是制约我们行为的准则呢?如果是制约行为的准则,那钱还是万恶之源吗?
接下来,且让我开宗明义,解释一下辩题的几个重要定义吧。钱其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不具主动性的交易媒介。而恶则是一个价值上的破坏,行动上的破坏。而我们所谓的源,就是事情的起源和根本。(《辞海》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所谓的万恶之源就是一切恶的根源。而我们今天不想在辩论场上为了定义做这无谓和无休的争执,所以必须回溯原点。而我们知道,“钱是万恶之源”其实源自于英文的一个俗语,请恕我用英语来说: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这其实是源自于《提摩太》第六章第十节。他告诉我们,其实钱是一切全部恶之源。)所以对方辩友要告诉我们钱是万恶之源,就得告诉我们,其实一切恶的根源是由钱导致出来的。我方认为,不是。因为钱根本就无法达至是万恶之源的两个特性:第一,它无法告诉我,钱如何全面性地涵盖一切恶源。第二,钱不能够具有源的根本性。如果对方辩友说,钱是根本的话,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就请你解答我方以下的四大疑问。
第一,世间上的恶可是成千上万,难道用单一的钱就可以解释所有的恶吗?强盗杀人放火也许是为了钱,但难道今天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甚至是种族大屠杀都是为了钱吗?
第二,今天钱的起源其实是错综(时间警示)复杂的,我们无法将它归类成一个共同的源头。我们知道独c者排除异己,可能是为了钱,但难道他就不可以为权势、地位,或是愚昧吗?可见如果以钱作为万恶之源,是有点以偏概全之嫌。
第三,今天萨特这位哲学家就告诉了我们,人具有自由意志,人是有选择的权利,因此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而做出一切的责任,我们不应该把一切的恶的罪行都怪罪于钱上。同样是钱,但是为什么君子求财却是取之有道,小人求财却是偏偏喜欢偷盗呢?可见,关键根本就不在于钱吧。
第四,今天如果钱是万恶之源,为什么有人会用万恶之源来行善呢?陈六水先生创办了南大,而我们看各地的华人也在华东的大水灾时候慷慨解囊。如果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到底这个恶源(时间到)如何结出善行呢?谢谢各位。(掌声)
现在我们请正方的二辩袁丁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的观点,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袁丁: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同学有四大问题,可惜一个前提错了。他们告诉我说,《辞海》中,“万”是一切。可是我方也查过《辞海》,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说文解字》,“万” 从来就没有一切的意思。对方同学用的是不是盗版呢?不过盗版也是钱造的恶呀!(笑声、掌声)对方同学,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说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是不是说他要经历一切的苦呢?那这个人肯定不是男人,因为男人再苦也没有受过女人生孩子的苦;不过他也肯定不是女人,因为女人再苦,也没有受过男人怕老婆的苦。万是一切吗?(掌声)[分页标记]
其实,钱是万恶之源,就是说钱能够产生数量极多,而且品种繁复的恶行。这一点,历史早有明证。
想当年,罗马帝国雄踞一方,征服给帝国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很快,原本纯朴的罗马人就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而帝国终于也在这种腐朽和堕落中分崩离析。(中世纪时,天主教徒也曾一度以洁身自好而骄傲,但是金钱的魔力终于还是突破了道德信仰驻扎的地方。为了钱,教皇约翰22世居然公然为世上的罪行标上了价码。你犯了偷盗的罪吗?没关系,只要三个金币就可以不受惩罚。你犯了奸淫的罪吗?不要怕,五个金币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便你犯了杀人的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七八个金币就可以保证你的灵魂照样上天堂。)《圣经》里说,让有钱的人入上帝的国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然而在利欲熏心的人看来,却是天堂大门朝南开,有德没钱,您就别进来。(掌声)
到了近代,社会进步的阳光普照大地,然而金钱罪恶的阴影却依然挥之不去。因为钱,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却迟迟不肯把自由给与黑人奴隶;因为钱,标榜平等的荷兰人却要强迫东方国家和他签定不平等的条约;还是因为钱,高唱博爱的法国人却偏偏忘了把爱给与终日劳作,却依然食不果腹的数万童工。
事实(时间警示)胜于雄辩。一部西方文明发展史就这样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表明了金钱化神奇为腐朽的巨大魔力。
无独有偶,在东方,无论是古巴比伦王国,还是阿巴斯王朝,不都是由富甲一方走向了荒淫颓败吗?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一个满腹道德文章的读书人,其最高理想却也不外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把人生看作一场金钱的交易了。因而才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当金钱的魔力使人把羞耻之心和报国之志都抛诸脑后的时候,我们还能说钱不是万恶之源吗?(我们已经不用再费解,为什么一个文明古国却会数千年都深受腐朽之害。)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面对着东西方的历史,我们不禁要问:金钱,究竟有多少罪恶由你而生,究竟有多少盛世由你而亡?谢谢大家。(掌声)
下来我们来看看反方的二辩陈锦添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陈锦添:谢谢主席。大家好。一粒苹果,你不管再怎么切它终将也只能是一粒苹果。今天对方似乎为我们举了很多种的“恶”,但其实就只有一种,那就是贪钱。而世间的万恶真的就只有贪钱一种吗?而今天对方说,今天“万”不叫作“全”。那我想问对方辩友,今天我说“你万万不可同意我的立场”,是不是说,你大部分时候不同意,偶尔可以同意一下呢?(掌声)而今天对方主辩的逻辑很有趣。他今天告诉我们,因为对金钱的追求是无限的,而对财富的占有却是有限的,所以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了。那既然我说,我对道德的追求也是无限的,可是我所拥有的道德也是有限的,所以道德也是万恶之源吗?(掌声)照这样的逻辑,今天健康也是万恶之源,今天,爱情也是万恶之源了。(笑声、掌声)
ok,继续阐述我方立场。我方认为钱不是万恶之源。为什么呢?因为钱无法全面性地涵盖世间所有的恶。(根据人类学的研究,我们知道恶的形态主要分为四大类,而其中有三大类就跟钱完全没有关系,另外一类,对方已经帮我说了。我们说,信念极端之恶。1995年的时候,在东京的地铁站发生了毒气的事件,结果造成了12人的死亡,5500人进入医院治疗。而我们更看到,十字军东征的时候,不只是成年人受伤害,而很多无辜,手无寸铁的妇人和小孩躲在教堂里面,结果也被活活地烧死。我们看到这种死伤流血最多,死的人也最多的案例,难道不在对方所谓的万恶里面吗?如果在万恶里面的话,那跟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对方二辩待会儿稍微浪费一点时间为我解释一下。
我们看到情欲的过分宣泄。)在美国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有一个妇女趁她丈夫熟睡的时候,竟然用西餐刀狠狠地把她丈夫的子孙根给切下来了。我们说这种惨案的发生,到底是因为(时间警示)家用给的少,还是因为仇恨呢?而我们更看到,大马有一个痴心汉,因为他的女友另结新欢,结果,他就把他的女友分尸13段。这个恶的导因到底是因为他内心的仇恨——他内心本来这种憎恨,还是因为他的女友没有给他分手费呢?(笑声、掌声)
我们更看到,第三,价值的非理性违反。我们知道,今天不忠、不孝、不仁等等,都是恶。可是我们看到,吴三桂让清兵入关,他为了是陈圆圆,而不是美元。(笑声)而今天我们更看到,今天如果你走在路上,你看到一只狗,你踢它一脚,你看到一只猫,你踩它一下,到底这是因为你有暴力倾向,还是因为那只猫和那只狗欠你钱呢?(笑声、掌声)
所以我们知道,今天综上所述,世间的很多恶决定都不在于钱,钱不能引导恶的出现。钱到底能是万恶之源吗?如果真的是万恶之源的话,请对方解释种种以上的恶到底跟钱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谢谢。(掌声)
下来我们请正方三辩余磊同学对正方的观点做进一步地补充,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余磊:谢谢主席。评委,各位好。对方同学的问题我会一一解答,请不要着急。首先,对方二辩告诉大家,“万万不可”表明的是一切的意思。您搞错了。“万万不可”的“万” 字是一个副词,我们今天说的“万恶之源”的“万” 字是一个形容词。您把副词和形容词来做类比,是不是叫作“把马嘴安到牛头上”呢?(掌声)对方同学今天要我方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邪教,问题在哪里。可是您知不知道,您举的那个麻原彰晃的例子,麻原彰晃的一根头发卖给他的教徒要卖30000日元,一杯洗澡水要卖50000日元,他嘴上不说,心里想的还是钱哪!(掌声)其次,对方同学谈到了家庭暴力。让我们想一下,家庭暴力大多数是男人打女人。男人打女人时候说什么?“我辛辛苦苦赚钱养家,你还不好好伺候我!”还是钱哪!(掌声)第三点,对方同学还谈到了仇恨。让我们想一下,仇恨是什么?中国人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可是现在有的人没有钱可以卖老婆,有了钱可以出卖自己的父亲,还不是仇恨吗?最大仇恨都是由钱而引起,对方同学还能否认钱是万恶之源吗?(掌声)第四点,对方同学还提到了吴三桂,他说吴三桂是为了陈圆圆。这样的借口对方同学能相信吗?如果吴三桂真的是为了陈圆圆,他清兵入关之后已经作了云南王,陈圆圆也已经到手了。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四
正方:(一辩)立论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与我们大家密切相关的话题:先安全还是先生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无论论辩双方怎样辩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安全生产。何为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企业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微妙的区别是谁先谁后,我方认为:必须先安全后生产。
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今年六月份是第六个“安全月”,其主题是“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第二、安全生产含义,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第三,从安全的意义上讲:“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句话我们讲了多少年!这是因为“安全并非是两个汉字的简单组合,而是因为安全联系着千家万户,有了安全,才有家庭和谐,有了安全,才有社会稳定,才有安居乐业,才有幸福和欢乐。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是零。
第四,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是统一的,安全生产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综上所述,无论是法律保护,还是安全意义,还是安全与生产两者的关系,所有的一切都揭示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生产必须安全,没有安全就无法正常生产。这就是我方的观点,先安全后生产。
反方(一辩):立论
安全与生产是企业生产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安全与生产谁轻谁重?人的生命永远高于一切,安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生产我们就可以说不重要吗?不,没有生产,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谈安全。所以,我方的观点是:先生产后安全。
首先,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了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有了生产,才能谈安全,否则,安全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美国一个著名的学者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说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求得生理需要,也就是满足吃喝拉撒睡解决生存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才是谋求安全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其他需要。
无论从生产发展方面,还是人这个主体自身生存需要来说,都揭示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没有生产,安全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要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二辩):提问
请问对方辩友什么是安全?安全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传统认识。
安全的意义就在于在生产过程中免遭不可承受的危险、伤害。
安全生产是一种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是指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我们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把安全生产定义为"是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安全生产意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正方(二辩)提问:
1、 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说明什么?
辩论点:不安全对人的伤害,经济的损失。
2、 规程是怎么来的?
辩论点:规程用血写成的,是一个个血的案例告诫我们,必须遵守规程,必须做到安全生产。
3、 安全是什么?
辩论点: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安全是政治。
4、 安全与隐患的关系?
辩论点:消除隐患,安全生产。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安全。
5、 “冰山理论”是这样的:露在水面之上的,被大家看到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掩藏在水面之下的,暂时没有显露出来的是大多数。“冰山理论”应用在安全生产上,有这样一组数字,1:29:300,说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联系。虽然在生产过程中一时侥幸,暂时躲过了灾难,如此下去,总有一天灾难会降临。告诫冒险作业的职工,一定要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6、 如何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7、 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携带了三四个液化气瓶;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抢道、变道的人;酒后驾驶;酒后上岗;凡此种种行为,都是明知故犯,类似于违章指挥。所以,不光要先安全后生产,还要对不安全行为的人做出处罚,才能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8、 安全生产系万家,过去,煤矿安全事故频发,许多人宁可没工作,也不愿意去下井,如今,“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煤矿可以做到不死人”安全理念指导下,工资高,又安全,选择下井的职工多了。有了安全保障,才有人员保证,也才有生产保证。过去,哪有今天这样的产量……,哪有今天这样的产值。职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反方(二辩)提问:
对方辩友一直把话题引到理论上,我们还是来点实际的吧,请问对方辩友:
1、二车间精煤大堆煤堆高,随时存在滑坡危险。这时候,如果你是厂领导,你会命令停产吗?如果不停产,是不是冒险作业呢?宁肯冒险也要作业,正好说明我方观点,必须要先生产,满足生存需要。也就是先生产后安全。
2、二车间作为洗煤生产车间,肩负着全厂大部分生产任务。如果你是车间领导或者班组长,生产中出现设备故障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又无法尽快修好,这时候,请问你是停产检修,还是让设备带病作业?如果选择停产检修,可能配件不到位,也可能是其他因素,总之一时半晌修不好,可是,让设备转起来,除了有点跑冒滴漏,还是能够完成本班的洗煤生产任务,只要完成了任务,对上级好交待,对下级也好交待。整个一个皆大欢喜。
3、在我们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夜班,有没有这样的情形呢?灰分超了,水分超了,超就超了吧,既可以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回收率。只要上级不追究,你好我好大家好。
以上这些现象既然都存在,就说明一个事实:生产任务是重头戏。只有先生产起来再说其他的。而且这些现象的存在,也说明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不合理,为什么又能存在呢?所以说是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不出安全问题,什么都好,一旦出了安全问题,什么都玩完。上述例子说明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不足与漏洞。并不能说明实质。相反,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难就难在,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份内的工作按照质量标准化或者精细化标准做到位。每个人都认为差不多就行了,不必要追求那么完美,机器能转就行,下一个班怎么样,能不能转,出多大故障是下个班的事情。殊不知,每个人工作差一点,十个人就差的不是一点了。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假如每个人都只用了九成力气,十个人呢?还是九成吗?不,只有七成。这说明,不光要讲安全第一,还要把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把精细化标准落实到位,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到位,否则收效很低,管理就更难了。
反方:提问“不生产去哪讲安全?”
辩论点:如果不开工,不生产,就不会有事故发生,说明先要生产后要安全。
反方:提问“上下班路上遇到的车祸说明什么?走在路上、坐在家里、睡在床上,都有可能发生不测,说明事故无处不在,光讲安全,什么也别干了。”
反方:提问“国家明令禁止小煤矿(小煤窑)乱采滥挖,因为对大矿造成潜在的危害,存在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却禁止不了,说明什么?”
禁止不了,说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先生产后安全。
纳税大户,即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光不能罚,还要奖励,说明鼓励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辩词:生产过程中,所有对人的伤害,产品的质量欠缺,设备的不完好,环境的不和谐,都说明一点,人的因素造成的。任何事故都是人为的。每一道工序对下一道工序是否产生危害,没有人多加考虑,每个人都是考虑自己负责的那部分,认为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的思维决定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少干活,多拿钱。
正方(三辩):总结
刚才我方的一辩二辩选手都已经说过了,先安全后生产的观点,我现在重申和归纳如下:
安全是前提。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还要保护国家财产和环境安全。只有人机环管都安全了,才能提供条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安全是保证。所有的事故最后都分析出一个共同的原因和结论是:人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火车出轨;飞机坠落;公交车着火;煤矿每年发生的特大灾害事故等等等等,说明冒险作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侥幸心理随处可见,说明安全虽然重要,做起来却很难。但是,难也得保证先安全后生产。
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经济效益,只是这种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复杂性等较为隐蔽的特性。如某企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都要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如果能够避免这些损失,安全带来的潜在的效益就显露出来了。
安全是政治。安全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决遏制煤矿等重特大事故多发、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这一“安全月”主题深刻地揭示了党和国家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安全,对生命的关注和敬畏。神华集团关于创建“五型企业”发展规划,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安全管理的一票否决,从政治的高度说明安全第一。
安全是生命。当我们把人的生命化作“一”,把事业、家庭、一切美好的事物化作一后面的“零”。倘若人的生命没有了,那后面的再多的“零”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之一句话,“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今天辩论的题目是谁先谁后,谁更重要的问题,其实,在生产实际中,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与生产是相辅相成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做到同步发展才是我们大家的心愿,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反方(三辩)总结:
围绕着安全与生产谁轻谁重?我方一辩二辩选手已经做了大量的说明。我谨作如下总结:
一、生存比安全更重要。人的生命永远高于一切,安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生产更重要,没有生产,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谈安全。
一个猎人和一只饥饿的狼对峙在一棵树上,猎人的一条腿被狼紧紧咬住不肯松开,树下是不见底的深渊,为了生存,猎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举刀砍向那条被狼咬住的腿,狼和那条腿落入深渊,受伤的猎人最终从树上爬下,保住了一条命。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猎人和狼都是为了生存,才置生命安全与不顾,相互拼命,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最终猎人靠着过人的胆识赢得了胜利。
还有个成语,“饮鸩止渴”,明知道毒酒能置人于死地,但是在渴死与毒死之间,还是有人选择了止渴。生存的本能让人忘记了所有的危险,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要抓住不放,指望稻草救命本不可取,但是,在生与死之间,有一线生机都不会放弃。这一切都说明,生存比安全更重要。在生存和安全的选择上,大多数人会选择生存。所以生产首先是能保障生存的前提,而安全是有了生存前提自然就会提高保障。
二、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了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有了生产,才能谈安全,否则,安全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三、需要理论。美国一个著名的学者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说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求得生理需要,也就是满足吃喝拉撒睡解决生存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才是谋求安全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其他需要。
四、不生产什么都安全,生产不等于不安全。
追求效益和任务的时候,一点小问题,不影响生产,不要小题大做;先生产还是先安全,要灵活对待;不要拿个鸡毛当令箭,不出事就行了,干嘛那么当真;……持这种观点的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乏其人,而且,生产了也没有出现不安全,生产不等于不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先生产后安全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有其存在基础。
综上所述,生产是获取财富的起码手段,是生存的必然途径。没有生产的安全,我们纵然可以高枕无忧,但同时我们也高枕无食、高枕无衣。生存都谈不上,只有安全地等死。所以,必须先生产,获取物质保障,才有可能谈安全、和谐及其他。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五
辩 题:(正方)钱是万恶之源
(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正 方:武汉大学
反 方:马来亚大学
主 席:蔡 萦
首先有请正方一辩蒋舸同学发言,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蒋 舸: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圣经》中“失乐园” 的故事和中国先贤孟子的教诲都说明了人之为恶并非本性使然,而是外在的诱惑使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那么,外在诱惑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是钱成为了万恶之源呢?
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一方面,钱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无限的效力,因此能煽起人的无穷贪欲。但是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于金钱的占有又都是有限的,无限的欲望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正是金钱这种效用无限性和占有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它比其他任何物品都更能激起人心中的非分之想,从而使人迷失良知,堕人邪恶。
第二,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权力、地位可以用钱购买,贞洁、名誉可以公开出售,人性、尊严被待价而沽,甚至天理、良心也染上了铜臭之气。莎士比亚早就揭露道: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正因为金钱具有如此混淆是非,颠倒乾坤的无边法力,它才成为了滋生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肆意蔓延的深刻根源。
第三,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钱本应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作了顶礼膜拜的上帝。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作了牺牲品(时间警示)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当钱从手段上上升为目的的时候,人却从主人沦落为了奴隶。诚然,是有人能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但是这是因为他们主观上有道德良知的呼唤,客观上又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对病毒免疫,就否认病毒是病的根源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人能在灯红酒绿面前洁身自好,就否认钱是万恶之源。)钱作为工具,的确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问题就在于现实中,它已经被人们当作了目的本身在看待。但是,当崇尚自由的人类精神已经被缚上了黄金锁链的时候,他还能自由飞翔吗?谢谢。(掌声)
下来我们来听听反方一辩陈勋亮同学是如何破题立论的,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陈勋亮: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对方辩友刚才告诉我们,钱之所以是万恶之源,因为她把钱等同于目的了。那我想请问二辩一个问题,我今天奉公守法地去追求钱,钱也可是我目的了,请问钱成为万恶之源吗?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钱有时不是万恶之源,是因为有法律的制约。我想请问各位,法律是制约钱不赚,还是制约我们行为的准则呢?如果是制约行为的准则,那钱还是万恶之源吗?
接下来,且让我开宗明义,解释一下辩题的几个重要定义吧。钱其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不具主动性的交易媒介。而恶则是一个价值上的破坏,行动上的破坏。而我们所谓的源,就是事情的起源和根本。(《辞海》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所谓的万恶之源就是一切恶的根源。而我们今天不想在辩论场上为了定义做这无谓和无休的争执,所以必须回溯原点。而我们知道,“钱是万恶之源”其实源自于英文的一个俗语,请恕我用英语来说: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这其实是源自于《提摩太》第六章第十节。他告诉我们,其实钱是一切全部恶之源。)所以对方辩友要告诉我们钱是万恶之源,就得告诉我们,其实一切恶的根源是由钱导致出来的。我方认为,不是。因为钱根本就无法达至是万恶之源的两个特性:第一,它无法告诉我,钱如何全面性地涵盖一切恶源。第二,钱不能够具有源的根本性。如果对方辩友说,钱是根本的话,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就请你解答我方以下的四大疑问。
第一,世间上的恶可是成千上万,难道用单一的钱就可以解释所有的恶吗?强盗杀人放火也许是为了钱,但难道今天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甚至是种族大屠杀都是为了钱吗?
第二,今天钱的起源其实是错综(时间警示)复杂的,我们无法将它归类成一个共同的源头。我们知道独裁的人排除异己,可能是为了钱,但难道他就不可以为权势、地位,或是愚昧吗?可见如果以钱作为万恶之源,是有点以偏概全之嫌。
第三,今天萨特这位哲学家就告诉了我们,人具有自由意志,人是有选择的权利,因此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而做出一切的责任,我们不应该把一切的恶的罪行都怪罪于钱上。同样是钱,但是为什么君子求财却是取之有道,小人求财却是偏偏喜欢偷盗呢?可见,关键根本就不在于钱吧。
第四,今天如果钱是万恶之源,为什么有人会用万恶之源来行善呢?陈六水先生创办了南大,而我们看各地的华人也在华东的大水灾时候慷慨解囊。如果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到底这个恶源(时间到)如何结出善行呢?谢谢各位。(掌声)
现在我们请正方的二辩袁丁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的观点,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袁 丁: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同学有四大问题,可惜一个前提错了。他们告诉我说,《辞海》中,“万”是一切。可是我方也查过《辞海》,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说文解字》,“万” 从来就没有一切的意思。对方同学用的是不是盗版呢?不过盗版也是钱造的恶呀!(笑声、掌声)对方同学,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说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是不是说他要经历一切的苦呢?那这个人肯定不是男人,因为男人再苦也没有受过女人生孩子的苦;不过他也肯定不是女人,因为女人再苦,也没有受过男人怕老婆的苦。万是一切吗?(掌声)[分页标记]
其实,钱是万恶之源,就是说钱能够产生数量极多,而且品种繁复的恶行。这一点,历史早有明证。
想当年,罗马帝国雄踞一方,征服给帝国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很快,原本纯朴的罗马人就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而帝国终于也在这种腐朽和堕落中分崩离析。(中世纪时,天主教徒也曾一度以洁身自好而骄傲,但是金钱的魔力终于还是突破了道德信仰驻扎的地方。为了钱,教皇约翰22世居然公然为世上的罪行标上了价码。你犯了偷盗的罪吗?没关系,只要三个金币就可以不受惩罚。你犯了奸淫的罪吗?不要怕,五个金币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便你犯了杀人的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七八个金币就可以保证你的灵魂照样上天堂。)《圣经》里说,让有钱的人入上帝的国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然而在利欲熏心的人看来,却是天堂大门朝南开,有德没钱,您就别进来。(掌声)
到了近代,社会进步的阳光普照大地,然而金钱罪恶的阴影却依然挥之不去。因为钱,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却迟迟不肯把自由给与黑人奴隶;因为钱,标榜平等的荷兰人却要强迫东方国家和他签定不平等的条约;还是因为钱,高唱博爱的法国人却偏偏忘了把爱给与终日劳作,却依然食不果腹的数万童工。
事实(时间警示)胜于雄辩。一部西方文明发展史就这样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表明了金钱化神奇为腐朽的巨大魔力。
无独有偶,在东方,无论是古巴比伦王国,还是阿巴斯王朝,不都是由富甲一方走向了荒淫颓败吗?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一个满腹道德文章的读书人,其最高理想却也不外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把人生看作一场金钱的交易了。因而才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当金钱的魔力使人把羞耻之心和报国之志都抛诸脑后的时候,我们还能说钱不是万恶之源吗?(我们已经不用再费解,为什么一个文明古国却会数千年都深受腐化之害。)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面对着东西方的历史,我们不禁要问:金钱,究竟有多少罪恶由你而生,究竟有多少盛世由你而亡?谢谢大家。(掌声)
下来我们来看看反方的二辩陈锦添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陈锦添:谢谢主席。大家好。一粒苹果,你不管再怎么切它终将也只能是一粒苹果。今天对方似乎为我们举了很多种的“恶”,但其实就只有一种,那就是贪钱。而世间的万恶真的就只有贪钱一种吗?而今天对方说,今天“万”不叫作“全”。那我想问对方辩友,今天我说“你万万不可同意我的立场”,是不是说,你大部分时候不同意,偶尔可以同意一下呢?(掌声)而今天对方主辩的逻辑很有趣。他今天告诉我们,因为对金钱的追求是无限的,而对财富的占有却是有限的,所以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了。那既然我说,我对道德的追求也是无限的,可是我所拥有的道德也是有限的,所以道德也是万恶之源吗?(掌声)照这样的逻辑,今天健康也是万恶之源,今天,爱情也是万恶之源了。(笑声、掌声)
ok,继续阐述我方立场。我方认为钱不是万恶之源。为什么呢?因为钱无法全面性地涵盖世间所有的恶。(根据人类学的研究,我们知道恶的形态主要分为四大类,而其中有三大类就跟钱完全没有关系,另外一类,对方已经帮我说了。我们说,信念极端之恶。1995年的时候,在东京的地铁站发生了毒气的事件,结果造成了12人的死亡,5500人进入医院治疗。而我们更看到,十字军东征的时候,不只是成年人受伤害,而很多无辜,手无寸铁的妇人和小孩躲在教堂里面,结果也被活活地烧死。我们看到这种死伤流血最多,死的人也最多的案例,难道不在对方所谓的万恶里面吗?如果在万恶里面的话,那跟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对方二辩待会儿稍微浪费一点时间为我解释一下。
我们看到情欲的过分宣泄。)在美国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有一个妇女趁她丈夫熟睡的时候,竟然用西餐刀狠狠地把她丈夫的子孙根给切下来了。我们说这种惨案的发生,到底是因为(时间警示)家用给的少,还是因为仇恨呢?而我们更看到,大马有一个痴心汉,因为他的女友另结新欢,结果,他就把他的女友分尸13段。这个恶的导因到底是因为他内心的仇恨——他内心本来这种憎恨,还是因为他的女友没有给他分手费呢?(笑声、掌声)
我们更看到,第三,价值的非理性违反。我们知道,今天不忠、不孝、不仁等等,都是恶。可是我们看到,吴三桂让清兵入关,他为了是陈圆圆,而不是美元。(笑声)而今天我们更看到,今天如果你走在路上,你看到一只狗,你踢它一脚,你看到一只猫,你踩它一下,到底这是因为你有暴力倾向,还是因为那只猫和那只狗欠你钱呢?(笑声、掌声)
所以我们知道,今天综上所述,世间的很多恶决定都不在于钱,钱不能引导恶的出现。钱到底能是万恶之源吗?如果真的是万恶之源的话,请对方解释种种以上的恶到底跟钱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谢谢。(掌声)
下来我们请正方三辩余磊同学对正方的观点做进一步地补充,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余 磊:谢谢主席。评委,各位好。对方同学的问题我会一一解答,请不要着急。首先,对方二辩告诉大家,“万万不可”表明的是一切的意思。您搞错了。“万万不可”的“万” 字是一个副词,我们今天说的“万恶之源”的“万” 字是一个形容词。您把副词和形容词来做类比,是不是叫作“把马嘴安到牛头上”呢?(掌声)对方同学今天要我方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邪教,问题在哪里。可是您知不知道,您举的那个麻原彰晃的例子,麻原彰晃的一根头发卖给他的教徒要卖30000日元,一杯洗澡水要卖50000日元,他嘴上不说,心里想的还是钱哪!(掌声)其次,对方同学谈到了家庭暴力。让我们想一下,家庭暴力大多数是男人打女人。男人打女人时候说什么?“我辛辛苦苦赚钱养家,你还不好好伺候我!”还是钱哪!(掌声)第三点,对方同学还谈到了仇恨。让我们想一下,仇恨是什么?中国人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可是现在有的人没有钱可以卖老婆,有了钱可以出卖自己的父亲,还不是仇恨吗?最大仇恨都是由钱而引起,对方同学还能否认钱是万恶之源吗?(掌声)第四点,对方同学还提到了吴三桂,他说吴三桂是为了陈圆圆。这样的借口对方同学能相信吗?如果吴三桂真的是为了陈圆圆,他清兵入关之后已经作了云南王,陈圆圆也已经到手了。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六
正方:(一辩)立论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与我们大家密切相关的话题:先安全还是先生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无论论辩双方怎样辩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安全生产。何为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企业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微妙的区别是谁先谁后,我方认为:必须先安全后生产。
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今年六月份是第六个“安全月”,其主题是“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第二、安全生产含义,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第三,从安全的意义上讲:“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句话我们讲了多少年!这是因为“安全并非是两个汉字的简单组合,而是因为安全联系着千家万户,有了安全,才有家庭和谐,有了安全,才有社会稳定,才有安居乐业,才有幸福和欢乐。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是零。
第四,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是统一的,安全生产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综上所述,无论是法律保护,还是安全意义,还是安全与生产两者的关系,所有的一切都揭示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生产必须安全,没有安全就无法正常生产。这就是我方的观点,先安全后生产。
反方(一辩):立论
安全与生产是企业生产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安全与生产谁轻谁重?人的生命永远高于一切,安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生产我们就可以说不重要吗?不,没有生产,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谈安全。所以,我方的观点是:先生产后安全。
首先,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了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有了生产,才能谈安全,否则,安全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美国一个著名的学者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说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求得生理需要,也就是满足吃喝拉撒睡解决生存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才是谋求安全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其他需要。
无论从生产发展方面,还是人这个主体自身生存需要来说,都揭示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没有生产,安全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要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二辩):提问
请问对方辩友什么是安全?安全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传统认识。
安全的意义就在于在生产过程中免遭不可承受的危险、伤害。
安全生产是一种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是指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我们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把安全生产定义为"是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安全生产意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正方(二辩)提问:
1、 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说明什么?
辩论点:不安全对人的伤害,经济的损失。
2、 规程是怎么来的?
辩论点:规程用血写成的,是一个个血的案例告诫我们,必须遵守规程,必须做到安全生产。
3、 安全是什么?
辩论点: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安全是政治。
4、 安全与隐患的关系?
辩论点:消除隐患,安全生产。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安全。
5、 “冰山理论”是这样的:露在水面之上的,被大家看到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掩藏在水面之下的,暂时没有显露出来的是大多数。“冰山理论”应用在安全生产上,有这样一组数字,1:29:300,说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联系。虽然在生产过程中一时侥幸,暂时躲过了灾难,如此下去,总有一天灾难会降临。告诫冒险作业的职工,一定要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6、 如何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7、 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携带了三四个液化气瓶;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抢道、变道的人;酒后驾驶;酒后上岗;凡此种种行为,都是明知故犯,类似于违章指挥。所以,不光要先安全后生产,还要对不安全行为的人做出处罚,才能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8、 安全生产系万家,过去,煤矿安全事故频发,许多人宁可没工作,也不愿意去下井,如今,“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煤矿可以做到不死人”安全理念指导下,工资高,又安全,选择下井的职工多了。有了安全保障,才有人员保证,也才有生产保证。过去,哪有今天这样的产量……,哪有今天这样的产值。职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反方(二辩)提问:
对方辩友一直把话题引到理论上,我们还是来点实际的吧,请问对方辩友:
1、二车间精煤大堆煤堆高,随时存在滑坡危险。这时候,如果你是厂领导,你会命令停产吗?如果不停产,是不是冒险作业呢?宁肯冒险也要作业,正好说明我方观点,必须要先生产,满足生存需要。也就是先生产后安全。
2、二车间作为洗煤生产车间,肩负着全厂大部分生产任务。如果你是车间领导或者班组长,生产中出现设备故障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又无法尽快修好,这时候,请问你是停产检修,还是让设备带病作业?如果选择停产检修,可能配件不到位,也可能是其他因素,总之一时半晌修不好,可是,让设备转起来,除了有点跑冒滴漏,还是能够完成本班的洗煤生产任务,只要完成了任务,对上级好交待,对下级也好交待。整个一个皆大欢喜。
3、在我们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夜班,有没有这样的情形呢?灰分超了,水分超了,超就超了吧,既可以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回收率。只要上级不追究,你好我好大家好。
以上这些现象既然都存在,就说明一个事实:生产任务是重头戏。只有先生产起来再说其他的。而且这些现象的存在,也说明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不合理,为什么又能存在呢?所以说是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不出安全问题,什么都好,一旦出了安全问题,什么都玩完。上述例子说明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不足与漏洞。并不能说明实质。相反,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难就难在,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份内的工作按照质量标准化或者精细化标准做到位。每个人都认为差不多就行了,不必要追求那么完美,机器能转就行,下一个班怎么样,能不能转,出多大故障是下个班的事情。殊不知,每个人工作差一点,十个人就差的不是一点了。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假如每个人都只用了九成力气,十个人呢?还是九成吗?不,只有七成。这说明,不光要讲安全第一,还要把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把精细化标准落实到位,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到位,否则收效很低,管理就更难了。
反方:提问“不生产去哪讲安全?”
辩论点:如果不开工,不生产,就不会有事故发生,说明先要生产后要安全。
反方:提问“上下班路上遇到的车祸说明什么?走在路上、坐在家里、睡在床上,都有可能发生不测,说明事故无处不在,光讲安全,什么也别干了。”
反方:提问“国家明令禁止小煤矿(小煤窑)乱采滥挖,因为对大矿造成潜在的危害,存在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却禁止不了,说明什么?”
禁止不了,说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先生产后安全。
纳税大户,即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光不能罚,还要奖励,说明鼓励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辩词:生产过程中,所有对人的伤害,产品的质量欠缺,设备的不完好,环境的不和谐,都说明一点,人的因素造成的。任何事故都是人为的。每一道工序对下一道工序是否产生危害,没有人多加考虑,每个人都是考虑自己负责的那部分,认为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的思维决定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少干活,多拿钱。
正方(三辩):总结
刚才我方的一辩二辩选手都已经说过了,先安全后生产的观点,我现在重申和归纳如下:
安全是前提。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还要保护国家财产和环境安全。只有人机环管都安全了,才能提供条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安全是保证。所有的事故最后都分析出一个共同的原因和结论是:人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火车出轨;飞机坠落;公交车着火;煤矿每年发生的特大灾害事故等等等等,说明冒险作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侥幸心理随处可见,说明安全虽然重要,做起来却很难。但是,难也得保证先安全后生产。
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经济效益,只是这种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复杂性等较为隐蔽的特性。如某企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都要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如果能够避免这些损失,安全带来的潜在的效益就显露出来了。
安全是政治。安全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决遏制煤矿等重特大事故多发、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这一“安全月”主题深刻地揭示了党和国家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安全,对生命的关注和敬畏。神华集团关于创建“五型企业”发展规划,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安全管理的一票否决,从政治的高度说明安全第一。
安全是生命。当我们把人的生命化作“一”,把事业、家庭、一切美好的事物化作一后面的“零”。倘若人的生命没有了,那后面的再多的“零”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之一句话,“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今天辩论的题目是谁先谁后,谁更重要的问题,其实,在生产实际中,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与生产是相辅相成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做到同步发展才是我们大家的心愿,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反方(三辩)总结:
围绕着安全与生产谁轻谁重?我方一辩二辩选手已经做了大量的说明。我谨作如下总结:
一、生存比安全更重要。人的生命永远高于一切,安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生产更重要,没有生产,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谈安全。
一个猎人和一只饥饿的狼对峙在一棵树上,猎人的一条腿被狼紧紧咬住不肯松开,树下是不见底的深渊,为了生存,猎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举刀砍向那条被狼咬住的腿,狼和那条腿落入深渊,受伤的猎人最终从树上爬下,保住了一条命。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猎人和狼都是为了生存,才置生命安全与不顾,相互拼命,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最终猎人靠着过人的胆识赢得了胜利。
还有个成语,“饮鸩止渴”,明知道毒酒能置人于死地,但是在渴死与毒死之间,还是有人选择了止渴。生存的本能让人忘记了所有的危险,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要抓住不放,指望稻草救命本不可取,但是,在生与死之间,有一线生机都不会放弃。这一切都说明,生存比安全更重要。在生存和安全的选择上,大多数人会选择生存。所以生产首先是能保障生存的前提,而安全是有了生存前提自然就会提高保障。
二、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了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有了生产,才能谈安全,否则,安全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三、需要理论。美国一个著名的学者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说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求得生理需要,也就是满足吃喝拉撒睡解决生存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才是谋求安全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其他需要。
四、不生产什么都安全,生产不等于不安全。
追求效益和任务的时候,一点小问题,不影响生产,不要小题大做;先生产还是先安全,要灵活对待;不要拿个鸡毛当令箭,不出事就行了,干嘛那么当真;……持这种观点的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乏其人,而且,生产了也没有出现不安全,生产不等于不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先生产后安全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有其存在基础。
综上所述,生产是获取财富的起码手段,是生存的必然途径。没有生产的安全,我们纵然可以高枕无忧,但同时我们也高枕无食、高枕无衣。生存都谈不上,只有安全地等死。所以,必须先生产,获取物质保障,才有可能谈安全、和谐及其他。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七
辩 题:(正方)钱是万恶之源
(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正 方:武汉大学
反 方:马来亚大学
主 席:蔡 萦
首先有请正方一辩蒋舸同学发言,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蒋 舸: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圣经》中“失乐园” 的故事和中国先贤孟子的教诲都说明了人之为恶并非本性使然,而是外在的诱惑使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那么,外在诱惑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是钱成为了万恶之源呢?
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一方面,钱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无限的效力,因此能煽起人的无穷贪欲。但是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于金钱的占有又都是有限的,无限的欲望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正是金钱这种效用无限性和占有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它比其他任何物品都更能激起人心中的非分之想,从而使人迷失良知,堕人邪恶。
第二,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权力、地位可以用钱购买,贞洁、名誉可以公开出售,人性、尊严被待价而沽,甚至天理、良心也染上了铜臭之气。莎士比亚早就揭露道: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正因为金钱具有如此混淆是非,颠倒乾坤的无边法力,它才成为了滋生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肆意蔓延的深刻根源。
第三,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钱本应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作了顶礼膜拜的上帝。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作了牺牲品(时间警示)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当钱从手段上上升为目的的时候,人却从主人沦落为了奴隶。诚然,是有人能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但是这是因为他们主观上有道德良知的呼唤,客观上又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对病毒免疫,就否认病毒是病的根源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人能在灯红酒绿面前洁身自好,就否认钱是万恶之源。)钱作为工具,的确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问题就在于现实中,它已经被人们当作了目的本身在看待。但是,当崇尚自由的人类精神已经被缚上了黄金锁链的时候,他还能自由飞翔吗?谢谢。(掌声)
下来我们来听听反方一辩陈勋亮同学是如何破题立论的,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陈勋亮: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对方辩友刚才告诉我们,钱之所以是万恶之源,因为她把钱等同于目的了。那我想请问二辩一个问题,我今天奉公守法地去追求钱,钱也可是我目的了,请问钱成为万恶之源吗?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钱有时不是万恶之源,是因为有法律的制约。我想请问各位,法律是制约钱不赚,还是制约我们行为的准则呢?如果是制约行为的准则,那钱还是万恶之源吗?
接下来,且让我开宗明义,解释一下辩题的几个重要定义吧。钱其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不具主动性的交易媒介。而恶则是一个价值上的破坏,行动上的破坏。而我们所谓的源,就是事情的起源和根本。(《辞海》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所谓的万恶之源就是一切恶的根源。而我们今天不想在辩论场上为了定义做这无谓和无休的争执,所以必须回溯原点。而我们知道,“钱是万恶之源”其实源自于英文的一个俗语,请恕我用英语来说: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这其实是源自于《提摩太》第六章第十节。他告诉我们,其实钱是一切全部恶之源。)所以对方辩友要告诉我们钱是万恶之源,就得告诉我们,其实一切恶的根源是由钱导致出来的。我方认为,不是。因为钱根本就无法达至是万恶之源的两个特性:第一,它无法告诉我,钱如何全面性地涵盖一切恶源。第二,钱不能够具有源的根本性。如果对方辩友说,钱是根本的话,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就请你解答我方以下的四大疑问。
第一,世间上的恶可是成千上万,难道用单一的钱就可以解释所有的恶吗?强盗杀人放火也许是为了钱,但难道今天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甚至是种族大屠杀都是为了钱吗?
第二,今天钱的起源其实是错综(时间警示)复杂的,我们无法将它归类成一个共同的源头。我们知道独裁排除异己,可能是为了钱,但难道他就不可以为权势、地位,或是愚昧吗?可见如果以钱作为万恶之源,是有点以偏概全之嫌。
第三,今天萨特这位哲学家就告诉了我们,人具有自由意志,人是有选择的权利,因此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而做出一切的责任,我们不应该把一切的恶的罪行都怪罪于钱上。同样是钱,但是为什么君子求财却是取之有道,小人求财却是偏偏喜欢偷盗呢?可见,关键根本就不在于钱吧。
第四,今天如果钱是万恶之源,为什么有人会用万恶之源来行善呢?陈六水先生创办了南大,而我们看各地的华人也在华东的大水灾时候慷慨解囊。如果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到底这个恶源(时间到)如何结出善行呢?谢谢各位。(掌声)
现在我们请正方的二辩袁丁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的观点,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袁 丁: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同学有四大问题,可惜一个前提错了。他们告诉我说,《辞海》中,“万”是一切。可是我方也查过《辞海》,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说文解字》,“万” 从来就没有一切的意思。对方同学用的是不是盗版呢?不过盗版也是钱造的恶呀!(笑声、掌声)对方同学,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说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是不是说他要经历一切的苦呢?那这个人肯定不是男人,因为男人再苦也没有受过女人生孩子的苦;不过他也肯定不是女人,因为女人再苦,也没有受过男人怕老婆的苦。万是一切吗?(掌声)[分页标记]
其实,钱是万恶之源,就是说钱能够产生数量极多,而且品种繁复的恶行。这一点,历史早有明证。
想当年,罗马帝国雄踞一方,征服给帝国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很快,原本纯朴的罗马人就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而帝国终于也在这种腐朽和堕落中分崩离析。(中世纪时,天主教徒也曾一度以洁身自好而骄傲,但是金钱的魔力终于还是突破了道德信仰驻扎的地方。为了钱,教皇约翰22世居然公然为世上的罪行标上了价码。你犯了偷盗的罪吗?没关系,只要三个金币就可以不受惩罚。你犯了奸淫的罪吗?不要怕,五个金币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便你犯了杀人的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七八个金币就可以保证你的灵魂照样上天堂。)《圣经》里说,让有钱的人入上帝的国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然而在利欲熏心的人看来,却是天堂大门朝南开,有德没钱,您就别进来。(掌声)
到了近代,社会进步的阳光普照大地,然而金钱罪恶的阴影却依然挥之不去。因为钱,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却迟迟不肯把自由给与黑人奴隶;因为钱,标榜平等的荷兰人却要强迫东方国家和他签定不平等的条约;还是因为钱,高唱博爱的法国人却偏偏忘了把爱给与终日劳作,却依然食不果腹的数万童工。
事实(时间警示)胜于雄辩。一部西方文明发展史就这样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表明了金钱化神奇为腐朽的巨大魔力。
无独有偶,在东方,无论是古巴比伦王国,还是阿巴斯王朝,不都是由富甲一方走向了荒淫颓败吗?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一个满腹道德文章的读书人,其最高理想却也不外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把人生看作一场金钱的交易了。因而才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当金钱的魔力使人把羞耻之心和报国之志都抛诸脑后的时候,我们还能说钱不是万恶之源吗?(我们已经不用再费解,为什么一个文明古国却会数千年都深受害。)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面对着东西方的历史,我们不禁要问:金钱,究竟有多少罪恶由你而生,究竟有多少盛世由你而亡?谢谢大家。(掌声)
下来我们来看看反方的二辩陈锦添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陈锦添:谢谢主席。大家好。一粒苹果,你不管再怎么切它终将也只能是一粒苹果。今天对方似乎为我们举了很多种的“恶”,但其实就只有一种,那就是贪钱。而世间的万恶真的就只有贪钱一种吗?而今天对方说,今天“万”不叫作“全”。那我想问对方辩友,今天我说“你万万不可同意我的立场”,是不是说,你大部分时候不同意,偶尔可以同意一下呢?(掌声)而今天对方主辩的逻辑很有趣。他今天告诉我们,因为对金钱的追求是无限的,而对财富的占有却是有限的,所以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了。那既然我说,我对道德的追求也是无限的,可是我所拥有的道德也是有限的,所以道德也是万恶之源吗?(掌声)照这样的逻辑,今天健康也是万恶之源,今天,爱情也是万恶之源了。(笑声、掌声)
ok,继续阐述我方立场。我方认为钱不是万恶之源。为什么呢?因为钱无法全面性地涵盖世间所有的恶。(根据人类学的研究,我们知道恶的形态主要分为四大类,而其中有三大类就跟钱完全没有关系,另外一类,对方已经帮我说了。我们说,信念极端之恶。1995年的时候,在东京的地铁站发生了毒气的事件,结果造成了12人的死亡,5500人进入医院治疗。而我们更看到,十字军东征的时候,不只是成年人受伤害,而很多无辜,手无寸铁的妇人和小孩躲在教堂里面,结果也被活活地烧死。我们看到这种死伤流血最多,死的人也最多的案例,难道不在对方所谓的万恶里面吗?如果在万恶里面的话,那跟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对方二辩待会儿稍微浪费一点时间为我解释一下。
我们看到情欲的过分宣泄。)在美国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有一个妇女趁她丈夫熟睡的时候,竟然用西餐刀狠狠地把她丈夫的子孙根给切下来了。我们说这种惨案的发生,到底是因为(时间警示)家用给的少,还是因为仇恨呢?而我们更看到,大马有一个痴心汉,因为他的女友另结新欢,结果,他就把他的女友分尸13段。这个恶的导因到底是因为他内心的仇恨——他内心本来这种憎恨,还是因为他的女友没有给他分手费呢?(笑声、掌声)
我们更看到,第三,价值的非理性违反。我们知道,今天不忠、不孝、不仁等等,都是恶。可是我们看到,吴三桂让清兵入关,他为了是陈圆圆,而不是美元。(笑声)而今天我们更看到,今天如果你走在路上,你看到一只狗,你踢它一脚,你看到一只猫,你踩它一下,到底这是因为你有暴力倾向,还是因为那只猫和那只狗欠你钱呢?(笑声、掌声)
所以我们知道,今天综上所述,世间的很多恶决定都不在于钱,钱不能引导恶的出现。钱到底能是万恶之源吗?如果真的是万恶之源的话,请对方解释种种以上的恶到底跟钱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谢谢。(掌声)
下来我们请正方三辩余磊同学对正方的观点做进一步地补充,时间是3分钟,请。(掌声)
余 磊:谢谢主席。评委,各位好。对方同学的问题我会一一解答,请不要着急。首先,对方二辩告诉大家,“万万不可”表明的是一切的意思。您搞错了。“万万不可”的“万” 字是一个副词,我们今天说的“万恶之源”的“万” 字是一个形容词。您把副词和形容词来做类比,是不是叫作“把马嘴安到牛头上”呢?(掌声)对方同学今天要我方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邪教,问题在哪里。可是您知不知道,您举的那个麻原彰晃的例子,麻原彰晃的一根头发卖给他的教徒要卖30000日元,一杯洗澡水要卖50000日元,他嘴上不说,心里想的还是钱哪!(掌声)其次,对方同学谈到了家庭暴力。让我们想一下,家庭暴力大多数是男人打女人。男人打女人时候说什么?“我辛辛苦苦赚钱养家,你还不好好伺候我!”还是钱哪!(掌声)第三点,对方同学还谈到了仇恨。让我们想一下,仇恨是什么?中国人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可是现在有的人没有钱可以卖老婆,有了钱可以出卖自己的父亲,还不是仇恨吗?最大仇恨都是由钱而引起,对方同学还能否认钱是万恶之源吗?(掌声)第四点,对方同学还提到了吴三桂,他说吴三桂是为了陈圆圆。这样的借口对方同学能相信吗?如果吴三桂真的是为了陈圆圆,他清兵入关之后已经作了云南王,陈圆圆也已经到手了。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八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大家好!人活着总要有个理由。这个理由便是人要在一生中体验自我意义,提升自我价值,这便是人自我实现的定义。今天谈人的自我实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论述:第一,自我实现目标的选择和调整更多地蕴含在过程中。人的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人们要在生命中去调整这个目标。我敢说在座很多人小时候都想当天文学家,对不对?可是有几个人现在还坚持这一理想呢?这不正是证明了人在人生的历程当中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吗?第二,人自我实现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更多地印证在过程中,是卑劣的骗术还是高尚的行为,是小人得志还是英雄圆梦。没有对于手段的考察我们无从谈起人要体验的自我不是没有善恶判断的空壳。人要提升的价值也不能脱离社会的精神。第三,人自我实现感情的投入更多地体现在过程中。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如果我们谈人的自我实现,却不谈人的情感问题,就有一点没有人性了对不对?如果在座各位能够允许我把美好的爱情、甜蜜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可爱的孩子也算作人自我实现必须考察的因素的话,那么在座各位您更多的是去哪里体验这种感情的呢?白头偕老的人生之路见证了永结同心的誓言。第四,人自我实现潜能的发挥更多地在过程中得到证明。在困难面前,人每一次坚强的努力,人每一滴坚强的汗水向世人证明了你的潜能。不相信结果刻板的评判,不相信失败残酷的宣告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不可或缺的精神。当然,今天我们谈人的自我实现,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结果直观地告诉我们什么是输赢成败,体现了过程的完结。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探讨的是人的自我实现,那我们是不是更应当坚持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是不是更应当看重人自我实现的行为手段,看重人自我实现的感情投入呢?我们是不是更应当采取一种看待一个自我实现者身上那真善美的精神的思路来理解这个问题呢?这便是我方今天判断人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的基点。走出输输赢赢的怪圈,直面成成败败的世界,永远不变的是人们对自我的肯定和超越,而永不褪色的是人自我实现的人性光芒。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手段的不同体现于在过程当中。那我们要问:为什么会有手段的不同呢?秦桧和岳飞为什么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历程呢?不正是因为对结果的不同的追求吗?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结果重于过程。人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发挥潜能,贡献社会实现人之为人的尊严,它既是过程但更是结果。今天判断二者孰轻孰重,就是要看谁是自我实现的动力源泉,谁是自我实现的价值指引。第一,人是理性中人。一位哲人曾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在人的社会实践当中,劳动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并且主宰着人的行为。人之异于动物正在于人对结果的孜孜以求。它使人生超越本能,赋予人生以理性主义的精神、积极入世的情怀和百折不挠的意志。第二,人是社会中人,衡量一个人是否自我实现的根本标准不在于高峰体验而在于社会贡献。有了社会贡献才能谈人的尊严,社会贡献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正如《左氏春秋》所言:立功、立德、立言,此皆为人生之不朽也。而这一切最终体现于了是结果而非过程。试问:如果司马迁没有《史记》,他如何成为古今史家第一人?如果爱因斯坦没有相对论,他又怎么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呢?所以由此可见,人的自我实现当中,过程指向结果、服从结果,结果引导过程、统帅过程。结果是人生之舟的引擎,是人生航线的灯塔。今天我们来讨论人的自我实现结果过程谁更重要不是一个思辨的游戏,而是事关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严肃问题。结果重于过程是社会本位的人生选择,是理性主义的人生哲学,而过程重于结果则必然会走向反面。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过程的价值,也不能否认对方辩友今天的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因为当人生遭遇挫折、蒙受坎坷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它来抚慰心灵。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如果我们把一时的慰藉之词作为整个人生的准则的话,那是不是就是饮鸩止渴、南辕北辙呢?
[一对一攻辩]?·正方二辩选反方二辩
正方二辩:刚刚对方一辩说岳飞是在追求结果,请问他是不是在追求“屈死风波亭”这个结果?
反方二辩:对方是不是认为生死就是结果呢?那人从尘土而来又化归尘土,天下所有的人都将要死,那结果都一样,这个世界是不是太单调了?
正方二辩:那是因为岳飞他在追求目标。第二,刚刚对方一辩又说人一定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自我实现,有一个残疾人他毕生都只是在学会如何自理生活。请问他能自我实现吗?
反方二辩:他用他的精神感动了天下人。《春秋左氏传》告诉我们: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立功、立德、立言,皆为人生之三不朽。如此立德之三不朽,难道不是贡献吗?
正方二辩:这位残疾人他精神的体现正在于他克服人生的过程中。再请问对方辩友:您觉得评价一个人和评价一个物,它的区别在哪里?
反方二辩:评价一个人遵守康德的准则: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正方二辩:那马丁·路德金说:“手段是正在形成当中的目的。”您如何解释?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马丁·路德金说手段是正在形成当中的目的,恰恰是告诉我们,在一个手段当中如果不蕴含着对于预期结果的追求,这个手段根本没有任何意义。马丁·路德金如果不想追求黑人民众解放这个结果,他的“我有一个梦”又有什么价值呢?
·反方二辩选正方二辩
反方二辩:请教您:您方的第一个判断标准告诉我们目标的选择和调整要蕴含在过程之中,请教为什么要选择和调整目标呢?
正方二辩:因为在过程当中我们去体验人的价值,这个时候我们要看目标怎么样才能够更符合我人的价值的体现呢?难道是在结果中吗?对方辩友不要总是混淆目标和结果。
反方二辩:谢谢。请您明确地告诉我为什么要在过程中选择和调整目标?是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预期结果呢?
正方二辩:是为了更好地追求人的真善美这个价值。
反方二辩:真善美正是一个人生至高的结果。再请教您第二个问题:您的标准告诉我们,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蕴含在过程当中,这是不是恰恰证明了过程为结果服务呢?
正方二辩:是过程为结果服务吗?对方辩友的高效诉讼法研究得非常的聪明,您能够告诉我难道程序法就仅仅是为实体法服务的吗?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犯了一个常识错误,程序法和实体法不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是概念界定错误,请您回答我刚刚的问题。
正方二辩:对方认为程序不是在手段中,不是在过程中,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反方二辩:程序是过程,但程序法不是过程,您是学法的应当明白这个常识。还是请您回答我刚刚的问题。
正方二辩:谢谢对方辩友。我刚刚已经说过手段的选择难道不是在过程当中,难道不是通过手段的选择来看这个人是不是真善美的吗?
反方二辩:对方终于承认了我们在过程当中要调整手段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追求结果。(时间到)
·正方三辩选反方二辩
正方三辩:第一个问题,请问您登上泰山和登上珠穆朗玛峰两种情况下对于人自我实现的体验和感觉和层次为什么不一样?
反方二辩: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分情况来讨论,是要看谁去登。
正方三辩:对。对方同学说分情况来讨论,请问您分的是什么情况,您为什么要分情况而不仅仅是看登上了这个结果呢?
反方二辩:我方坚持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中蕴含着一个个人潜能的问题。一个人能否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要取决于机遇环境,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正方三辩:没错。大家听听,这是不是都是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难道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东西都是过程本身吗?
正方三辩:难道过程中体现的东西不是过程本身还是结果本身吗?对方陈同学您是不是想抢过程的功劳呢?
反方二辩:我可不敢抢过程的功劳。但我如果是个农民,我今天在种地的时候一场洪水冲坏了我的地,难道这也是我的过程吗?
正方三辩: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道理您不能铭记在心,您觉不觉得您是对农民伯伯最大的不尊重呢?(时间到)
·反方三辩选正方三辩
反方三辩:有请对方三辩。我问一个轻松一点的问题,《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如果不是为了取到真经这一结果的话,那他们是不是只为体验九九八十一难?
正方三辩:这个问题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想过了,我常常在想,你说唐僧为什么不让孙猴子把他背上,然后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就取得真经了?他为什么要骑着白龙马嘎达嘎达地走?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说的太好了,就是因为过程之中体现的不一定是过程。再请教对方辩友另外一个例子:一个医生他在做手术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追求治愈病人这一结果的话,难道是在体验过程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乐趣吗?
正方三辩:但是本来您可以花90块钱治好您的病,结果这位医生让你花了9000块钱。您还会去感激他的救死扶伤吗?我想恐怕您的钱包是九死一生了。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再次请问对方辩友:医生为病人治病到底是追求治愈病人的结果,还是为了体验开刀的过程呢?
正方三辩:但是我们知道,最好的医生他治疗最难治的病人。所以他面对最大的失败的危险,但他之所以这样他才是最好的医生。
反方三辩:请问对方辩友,失败算不算一个结果呢?
正方三辩:失败当然是一个结果,如果失败不是一个结果,那又是什么?
反方三辩:那我再次请教对方辩友一个问题:钻井工人在钻井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钻出石油,是不是免费在为地球扎耳朵眼呢?
正方三辩:其实对方辩友今天犯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把结果和目标等同在一起,大家可以想一想……(时间到)
[攻辩结辩]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今天还跟我们说潜能是从结果中看出来。今天来了新东方的副校长徐小平先生,我考过gre我知道,一个人背单词的潜能怎么发现的?是每天背gre的单词,背呀背呀背呀的过程中发现的。还有我说文天祥,您的反映是“亡国之臣,败军之将”还是民族英雄吗?这就体现了我们在判断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物的时候,社会评价体系的偏重点是看这个人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是看这个人心上的那种让人感动的真善美的精神。这便是我方和对方的区别。对方高喊理性,可是对于人首先要有人性。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看来对方辩友今天的问题体现在这以下方面:第一,在逻辑层面,对方辩友无法回答我方二辩提出的有关标准的几个问题。他告诉我们目标和过程是不同的,但我们问目标和过程、目标和结果虽然不同,但重目标和重结果有区别吗?追求目标和追求结果有区别吗?第二个问题对方辩友也没有回答我们。为什么手段在过程当中会有不同,不正是因为对结果的不同追求吗?第二个问题在事实层面,对方一直无法回答我方三辩有关《西游记》、医生开刀和钻井的三个具体事例,为什么?因为她根本就无法解决没有对结果的孜孜以求哪来过程当中的意义呢?对方辩友您告诉我们,唐僧师徒四人辛辛苦苦难道是在闹着玩吗?第三个问题最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价值上。对方辩友他一直不能给我们以人生一个正确的价值指引。
[自由辩论]
正方四辩:刚才对方谈到死,我就不明白:有些人为国家而死,有些人为民族而死,有些人为感情而死,有些人为钱而死,为什么大家死的待遇不一样呢?请对方回答。
反方四辩:人固有一死,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我们以为如果做出了社会贡献,那就是顶天立地的死,您说这是不是自我实现呢?对方一辩如果不是为了学好英语,那背呀背呀背呀是不是本身都异化了呢?这就是过程的好吗?请问对方辩友:评价人是否自我实现到底是更重结果中的社会贡献,还是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呢?
正方三辩:没错,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但这难道不是过程赋予的意义,还是结果体现出来的吗?请您正面回答。
反方二辩:真的是过程吗?连司马迁说这句话之后都补了一句,为什么用之所趋也。追求的结果不同直接导致了一个人是死得悲壮还是死得无耻,对方辩友您还要告诉我这是过程吗?请您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
正方二辩:好奇怪,追求过程、追求理想,追求结果、追求理想等于一个目标。那我想我们的四有新人有理想,应该改成有结果。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今天犯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认为过程之中体现出来的东西都是过程本身。那今天我们在辩论过程中对方辩友体现出来的风度气质,是不是您日常注重修养的结果呢?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很奇怪,是蕴含在过程中,不从过程中看,不重视过程我怎么看出来?请问对方辩友:大家都知道老人与海80多年的奋斗,最后拖回来的是一个鱼骨头。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你怎么从鱼骨头看出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啊?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他要是不把这个鱼骨头拖回来,一看到鲨鱼过来就把鱼放了,您说他到底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对方辩友,问您一个问题:今天牛顿没有在苹果树下的思考所得出的力学三大定律,他能够被称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巨人之一吗?
正方四辩:牛顿自己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谁是巨人谁是牛顿?对方谈社会贡献,那么好。奴隶社会奴隶的贡献多不多,奴隶主都自己不用劳动了,可是奴隶,他连自我都没有,他自我实现什么呢?
反方三辩:谢谢对方辩友告诉我说牛顿之所以自我实现关键在于过程,可是如果牛顿在苹果树下苦思冥想得出的结论是苹果从树上往下掉,那是为了想玩蹦极跳。您说他能叫自我实现吗?
正方三辩:您的意思是我们不用考察牛顿思索的过程,关键在于那个苹果掉下来。那如果万一那个苹果没掉下来,是不是牛顿就不存在了呢?
反方三辩:我认为也应该是结果重于过程,就拿爱情来举例子。对方辩友到底是重天长地久这一结果,还是重曾经拥有这一过程?对方辩友今天可不要说,谈恋爱就是要短平快、一脚踹。
正方三辩:好,我也来说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步入礼堂,然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有子孙满堂,但是请问对方四位同学有没有为他们的爱情感动过?
反方一辩:指出对方辩友一个常识性错误。罗密欧和朱丽叶没有步入礼堂吗?只不过是秘密结婚而已。对方辩友您告诉我们要在爱情当中去体验,然后达到自我实现。那阿q摸了小尼姑的脸还觉得洋洋得意、津津有味,您觉得他是不是自我实现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结婚还有两种。一个是通过自由恋爱步入婚姻的殿堂,还有一个是包办婚姻。看来对方辩友肯定觉得后者效率更高。
反方三辩:那请教对方辩友:您追求爱情到底是追求真正的爱情,还是虚伪的爱情?到底是真正的爱情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是自我实现,还是对方辩友所说的包办婚姻是自我实现呢?
正方一辩:我很奇怪,对方仍然要混淆目标与结果。请问对方:失败的结果、不好的结果是不是结果,您追不追求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作为一个男生,我首先想纠正您刚刚的一个错误。恋爱的结果不是步入洞房而是白头到老。
正方四辩:ok。白头到老是不是一生一世,一生一世是什么?过程。
反方四辩:结果一定要有一个价值评判。他们说我们重结果,重的是坏的结果,那他们重过程,如果重的是坏的过程他们如何论证过程重呢?坏的结果无非还是坏在过程之中,请问对方辩友:唐僧如果要体验西游的话,是不是应该体验一下被妖怪吃掉,那是唐僧自我实现还是妖怪自我实现呢?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说坏的结果不是因为有坏的过程吗?这不就是说是因为有了坏的过程才有了坏的结果吗?那不是过程决定了结果,对方辩友,不要承认这一点好不好。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说过程决定结果又说结果不确定过程决定出一个不确定的东西,那是过程本身不确定还是决定这个词对方用得不妥呢?
正方四辩:您爱谈《西游记》,我也爱看《西游记》。可是《西游记》里有句最经典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过程。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还是要去到罗马。去到西天,取到真经。对方辩友您回答我方的问题,没有对结果的孜孜以求您今天追求的过程有何意义呢?
正方三辩:没错,但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他需要人们一块砖一块砖的建,而需要人们一步一步地走向罗马。
反方三辩: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你是不是为了建罗马城这一结果去追求,然后才有过程。否则和过家家还有什么区别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认为没有过程,结果“突”地就冒出来了吗?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您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消防员如果不是为了扑灭大火这个结果,他难道是在打水仗吗?打水仗不刺激,不如火上浇油更好玩。
正方一辩:如果消防员追求的是他的结果的话,那消防员觉得每天到处都要着火那我才能自我实现。
反方四辩:请对方明确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对结果的追求,过程中坚毅不拔的意志从何而来。
正方四辩:ok,你说消防员灭了火是结果,那么消防员没灭火那就不是结果了吗?你说消防员灭了火这个结果重要,那个没灭火的那个结果就不重要了吗?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消防员灭没灭火,他要不要看重灭掉火这个结果呢?如果不看重,他可真的希望天下到处都是火。
正方三辩:什么叫看重灭掉火这个结果。我追求目标、我追求理想,什么时候变成了我追求结果?
反方一辩:我没有这么功利。对方辩友回答我方,再举一个事例,那就是垮掉的一代。您告诉我垮掉的一代为什么会变成垮掉的一代呢?
正方四辩:今天对方说追求目标就是追求结果,我今天是想赢,可是我想赢我就赢了吗?这是目标和结果的等同,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逻辑。
反方四辩:如果对方辩友都不想赢,那恐怕根本就不能赢。
正方三辩:我想起美国著名作家凯鲁亚克,他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说:他没有虚度一生。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就在这里,这些人最后怎么样?他们提倡过程高于一切,最终还是回归了结果。
正方二辩:是啊,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在路上》。听听,在路上是过程还是结果呢?
反方三辩:在路上的确是过程,可是要看看这些在路上的人最后是不是要自我实现呢?这些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为什么没有被称为自我实现的一代呢?
正方一辩:对不起,我们一直在说过程重要。对方老是说结果,那那个攀爬者如果他要是结果,那把直升机把他放到山顶上不就可以了吗?
正方四辩:过程,我选择,我喜欢。
[观众答辩]
观众1:我们每天生活在过程当中,可以说过程是一种绝对的状态,而结果是一种相对的状态。那么我请问反方:是基点更重要,还是它的衍生物更重要?
反方四辩:我们确实每天都走在过程之中,都走在路上,但如果我们想走得有方向,恐怕必须有一个结果作指引。就好像说我们要建一个大厦,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蓝图的话,那恐怕我们建起来的就只能是一盘散沙。金字塔不是沙子的堆积,而是沙子有目的地体现人类志士的精华。所以说建筑师和最聪明的蜜蜂是有本质区别。因为一个符合目的,一个不符合目的,这也就是我方在论证之中反复强调结果重要的原因。结果是人在过程之中一切行为的价值指引,就好像人生之舟的航标和灯塔。您说这是不是更重要呢?希望我能回答了您的问题。
观众2:如果不通过结果来衡量,您如何判断你的过程究竟是正义的、是反动的、是正确、是错误的,还是有价值的?
正方四辩:谢谢这位同学。首先我们从来没有说不要结果,我们从来没有说过结果不重要。结果重要,它是有一定的衡量标准。我们说衡量一个人来看,它既要从过程来看,也要从结果来看。但是我们刚才同样也问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有些人都登上了喜马拉雅山?过程不一样,自我实现就不一样。有些人从北坡登,有些人从南坡登,北坡要难得多,有些人在南坡上登上了但他没有在登山史上留下姓名,但是有些人在北坡登山没有登上,所有从北坡登山的人都留下了姓名,这是什么?过程赋予了结果的含义,过程赋予了结果意义所在。所以我们才能通过结果的价值来判断人是否自我实现。
正方三辩:可以再给您举一个例子:您知道谭嗣同,戊戌变法他失败了,连拯救光绪帝的计划也没有成功。但是在你我面前都站起一个“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观众3:通常说不同的过程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结果,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
反方二辩:在座的观众远道而来非常地辛苦,我面向大家是为了向大家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对于刚刚您的这个问题,的确同一个过程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过程也可以导致同一个结果,追求结果是不是就一定适得其反?我认为不一定。今天这场辩论赛,在场八位辩手谁不想获胜,但最终获胜的只能有四个人。但如果没有我们八位辩手对于这个获胜这个结果的孜孜以求,这场辩论赛如何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语言技巧呢?所以说结果赋予了过程以意义,如果没有我们对于这个结果的孜孜以求,我们又怎么能够对得起在座的诸位观众呢?所以说结果给了过程以动力。对方今天举了很多的例子,包括恋爱。我想说: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这是常识,但这个常识根本不可能推导出谁更重要。没有好化肥也种不出好大米,大米和化肥谁更重要,一看便知。
观众4:过程往往具有一种伪装性,像王莽篡位的时候他表现得跟一个真正的君子一样。如果过程具有这种伪装性的话,那过程其中会不会使得一种正面的道德评判成为不可能,而结果才成为可能呢?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九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大家好!人活着总要有个理由。这个理由便是人要在一生中体验自我意义,提升自我价值,这便是人自我实现的定义。今天谈人的自我实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论述:第一,自我实现目标的选择和调整更多地蕴含在过程中。人的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人们要在生命中去调整这个目标。我敢说在座很多人小时候都想当天文学家,对不对?可是有几个人现在还坚持这一理想呢?这不正是证明了人在人生的历程当中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吗?第二,人自我实现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更多地印证在过程中,是卑劣的骗术还是高尚的行为,是小人得志还是英雄圆梦。没有对于手段的考察我们无从谈起人要体验的自我不是没有善恶判断的空壳。人要提升的价值也不能脱离社会的精神。第三,人自我实现感情的投入更多地体现在过程中。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如果我们谈人的自我实现,却不谈人的情感问题,就有一点没有人性了对不对?如果在座各位能够允许我把美好的爱情、甜蜜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可爱的孩子也算作人自我实现必须考察的因素的话,那么在座各位您更多的是去哪里体验这种感情的呢?白头偕老的人生之路见证了永结同心的誓言。第四,人自我实现潜能的发挥更多地在过程中得到证明。在困难面前,人每一次坚强的努力,人每一滴坚强的汗水向世人证明了你的潜能。不相信结果刻板的评判,不相信失败残酷的宣告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不可或缺的精神。当然,今天我们谈人的自我实现,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结果直观地告诉我们什么是输赢成败,体现了过程的完结。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探讨的是人的自我实现,那我们是不是更应当坚持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是不是更应当看重人自我实现的行为手段,看重人自我实现的感情投入呢?我们是不是更应当采取一种看待一个自我实现者身上那真善美的精神的思路来理解这个问题呢?这便是我方今天判断人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的基点。走出输输赢赢的怪圈,直面成成败败的世界,永远不变的是人们对自我的肯定和超越,而永不褪色的是人自我实现的人性光芒。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手段的不同体现于在过程当中。那我们要问:为什么会有手段的不同呢?秦桧和岳飞为什么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历程呢?不正是因为对结果的不同的追求吗?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结果重于过程。人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发挥潜能,贡献社会实现人之为人的尊严,它既是过程但更是结果。今天判断二者孰轻孰重,就是要看谁是自我实现的动力源泉,谁是自我实现的价值指引。第一,人是理性中人。一位哲人曾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在人的社会实践当中,劳动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并且主宰着人的行为。人之异于动物正在于人对结果的孜孜以求。它使人生超越本能,赋予人生以理性主义的精神、积极入世的情怀和百折不挠的意志。第二,人是社会中人,衡量一个人是否自我实现的根本标准不在于高峰体验而在于社会贡献。有了社会贡献才能谈人的尊严,社会贡献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正如《左氏春秋》所言:立功、立德、立言,此皆为人生之不朽也。而这一切最终体现于了是结果而非过程。试问:如果司马迁没有《史记》,他如何成为古今史家第一人?如果爱因斯坦没有相对论,他又怎么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呢?所以由此可见,人的自我实现当中,过程指向结果、服从结果,结果引导过程、统帅过程。结果是人生之舟的引擎,是人生航线的灯塔。今天我们来讨论人的自我实现结果过程谁更重要不是一个思辨的游戏,而是事关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严肃问题。结果重于过程是社会本位的人生选择,是理性主义的人生哲学,而过程重于结果则必然会走向反面。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过程的价值,也不能否认对方辩友今天的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因为当人生遭遇挫折、蒙受坎坷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它来抚慰心灵。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如果我们把一时的慰藉之词作为整个人生的准则的话,那是不是就是饮鸩止渴、南辕北辙呢?
[一对一攻辩]?·正方二辩选反方二辩
正方二辩:刚刚对方一辩说岳飞是在追求结果,请问他是不是在追求“屈死风波亭”这个结果?
反方二辩:对方是不是认为生死就是结果呢?那人从尘土而来又化归尘土,天下所有的人都将要死,那结果都一样,这个世界是不是太单调了?
正方二辩:那是因为岳飞他在追求目标。第二,刚刚对方一辩又说人一定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自我实现,有一个残疾人他毕生都只是在学会如何自理生活。请问他能自我实现吗?
反方二辩:他用他的精神感动了天下人。《春秋左氏传》告诉我们: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立功、立德、立言,皆为人生之三不朽。如此立德之三不朽,难道不是贡献吗?
正方二辩:这位残疾人他精神的体现正在于他克服人生的过程中。再请问对方辩友:您觉得评价一个人和评价一个物,它的区别在哪里?
反方二辩:评价一个人遵守康德的准则: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正方二辩:那马丁·路德金说:“手段是正在形成当中的目的。”您如何解释?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马丁·路德金说手段是正在形成当中的目的,恰恰是告诉我们,在一个手段当中如果不蕴含着对于预期结果的追求,这个手段根本没有任何意义。马丁·路德金如果不想追求黑人民众解放这个结果,他的“我有一个梦”又有什么价值呢?
·反方二辩选正方二辩
反方二辩:请教您:您方的第一个判断标准告诉我们目标的选择和调整要蕴含在过程之中,请教为什么要选择和调整目标呢?
正方二辩:因为在过程当中我们去体验人的价值,这个时候我们要看目标怎么样才能够更符合我人的价值的体现呢?难道是在结果中吗?对方辩友不要总是混淆目标和结果。
反方二辩:谢谢。请您明确地告诉我为什么要在过程中选择和调整目标?是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预期结果呢?
正方二辩:是为了更好地追求人的真善美这个价值。
反方二辩:真善美正是一个人生至高的结果。再请教您第二个问题:您的标准告诉我们,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蕴含在过程当中,这是不是恰恰证明了过程为结果服务呢?
正方二辩:是过程为结果服务吗?对方辩友的高效诉讼法研究得非常的聪明,您能够告诉我难道程序法就仅仅是为实体法服务的吗?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犯了一个常识错误,程序法和实体法不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是概念界定错误,请您回答我刚刚的问题。
正方二辩:对方认为程序不是在手段中,不是在过程中,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反方二辩:程序是过程,但程序法不是过程,您是学法的应当明白这个常识。还是请您回答我刚刚的问题。
正方二辩:谢谢对方辩友。我刚刚已经说过手段的选择难道不是在过程当中,难道不是通过手段的选择来看这个人是不是真善美的吗?
反方二辩:对方终于承认了我们在过程当中要调整手段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追求结果。(时间到)
·正方三辩选反方二辩
正方三辩:第一个问题,请问您登上泰山和登上珠穆朗玛峰两种情况下对于人自我实现的体验和感觉和层次为什么不一样?
反方二辩: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分情况来讨论,是要看谁去登。
正方三辩:对。对方同学说分情况来讨论,请问您分的是什么情况,您为什么要分情况而不仅仅是看登上了这个结果呢?
反方二辩:我方坚持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中蕴含着一个个人潜能的问题。一个人能否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要取决于机遇环境,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正方三辩:没错。大家听听,这是不是都是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难道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东西都是过程本身吗?
正方三辩:难道过程中体现的东西不是过程本身还是结果本身吗?对方陈同学您是不是想抢过程的功劳呢?
反方二辩:我可不敢抢过程的功劳。但我如果是个农民,我今天在种地的时候一场洪水冲坏了我的地,难道这也是我的过程吗?
正方三辩: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道理您不能铭记在心,您觉不觉得您是对农民伯伯最大的不尊重呢?(时间到)
·反方三辩选正方三辩
反方三辩:有请对方三辩。我问一个轻松一点的问题,《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如果不是为了取到真经这一结果的话,那他们是不是只为体验九九八十一难?
正方三辩:这个问题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想过了,我常常在想,你说唐僧为什么不让孙猴子把他背上,然后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就取得真经了?他为什么要骑着白龙马嘎达嘎达地走?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说的太好了,就是因为过程之中体现的不一定是过程。再请教对方辩友另外一个例子:一个医生他在做手术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追求治愈病人这一结果的话,难道是在体验过程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乐趣吗?
正方三辩:但是本来您可以花90块钱治好您的病,结果这位医生让你花了9000块钱。您还会去感激他的救死扶伤吗?我想恐怕您的钱包是九死一生了。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再次请问对方辩友:医生为病人治病到底是追求治愈病人的结果,还是为了体验开刀的过程呢?
正方三辩:但是我们知道,最好的医生他治疗最难治的病人。所以他面对最大的失败的危险,但他之所以这样他才是最好的医生。
反方三辩:请问对方辩友,失败算不算一个结果呢?
正方三辩:失败当然是一个结果,如果失败不是一个结果,那又是什么?
反方三辩:那我再次请教对方辩友一个问题:钻井工人在钻井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钻出石油,是不是免费在为地球扎耳朵眼呢?
正方三辩:其实对方辩友今天犯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把结果和目标等同在一起,大家可以想一想……(时间到)
[攻辩结辩]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今天还跟我们说潜能是从结果中看出来。今天来了新东方的副校长徐小平先生,我考过gre我知道,一个人背单词的潜能怎么发现的?是每天背gre的单词,背呀背呀背呀的过程中发现的。还有我说文天祥,您的反映是“亡国之臣,败军之将”还是民族英雄吗?这就体现了我们在判断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物的时候,社会评价体系的偏重点是看这个人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是看这个人心上的那种让人感动的真善美的精神。这便是我方和对方的区别。对方高喊理性,可是对于人首先要有人性。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看来对方辩友今天的问题体现在这以下方面:第一,在逻辑层面,对方辩友无法回答我方二辩提出的有关标准的几个问题。他告诉我们目标和过程是不同的,但我们问目标和过程、目标和结果虽然不同,但重目标和重结果有区别吗?追求目标和追求结果有区别吗?第二个问题对方辩友也没有回答我们。为什么手段在过程当中会有不同,不正是因为对结果的不同追求吗?第二个问题在事实层面,对方一直无法回答我方三辩有关《西游记》、医生开刀和钻井的三个具体事例,为什么?因为她根本就无法解决没有对结果的孜孜以求哪来过程当中的意义呢?对方辩友您告诉我们,唐僧师徒四人辛辛苦苦难道是在闹着玩吗?第三个问题最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价值上。对方辩友他一直不能给我们以人生一个正确的价值指引。
[自由辩论]
正方四辩:刚才对方谈到死,我就不明白:有些人为国家而死,有些人为民族而死,有些人为感情而死,有些人为钱而死,为什么大家死的待遇不一样呢?请对方回答。
反方四辩:人固有一死,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我们以为如果做出了社会贡献,那就是顶天立地的死,您说这是不是自我实现呢?对方一辩如果不是为了学好英语,那背呀背呀背呀是不是本身都异化了呢?这就是过程的好吗?请问对方辩友:评价人是否自我实现到底是更重结果中的社会贡献,还是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呢?
正方三辩:没错,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但这难道不是过程赋予的意义,还是结果体现出来的吗?请您正面回答。
反方二辩:真的是过程吗?连司马迁说这句话之后都补了一句,为什么用之所趋也。追求的结果不同直接导致了一个人是死得悲壮还是死得无耻,对方辩友您还要告诉我这是过程吗?请您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
正方二辩:好奇怪,追求过程、追求理想,追求结果、追求理想等于一个目标。那我想我们的四有新人有理想,应该改成有结果。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今天犯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认为过程之中体现出来的东西都是过程本身。那今天我们在辩论过程中对方辩友体现出来的风度气质,是不是您日常注重修养的结果呢?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很奇怪,是蕴含在过程中,不从过程中看,不重视过程我怎么看出来?请问对方辩友:大家都知道老人与海80多年的奋斗,最后拖回来的是一个鱼骨头。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你怎么从鱼骨头看出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啊?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他要是不把这个鱼骨头拖回来,一看到鲨鱼过来就把鱼放了,您说他到底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对方辩友,问您一个问题:今天牛顿没有在苹果树下的思考所得出的力学三大定律,他能够被称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巨人之一吗?
正方四辩:牛顿自己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谁是巨人谁是牛顿?对方谈社会贡献,那么好。奴隶社会奴隶的贡献多不多,奴隶主都自己不用劳动了,可是奴隶,他连自我都没有,他自我实现什么呢?
反方三辩:谢谢对方辩友告诉我说牛顿之所以自我实现关键在于过程,可是如果牛顿在苹果树下苦思冥想得出的结论是苹果从树上往下掉,那是为了想玩蹦极跳。您说他能叫自我实现吗?
正方三辩:您的意思是我们不用考察牛顿思索的过程,关键在于那个苹果掉下来。那如果万一那个苹果没掉下来,是不是牛顿就不存在了呢?
反方三辩:我认为也应该是结果重于过程,就拿爱情来举例子。对方辩友到底是重天长地久这一结果,还是重曾经拥有这一过程?对方辩友今天可不要说,谈恋爱就是要短平快、一脚踹。
正方三辩:好,我也来说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步入礼堂,然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有子孙满堂,但是请问对方四位同学有没有为他们的爱情感动过?
反方一辩:指出对方辩友一个常识性错误。罗密欧和朱丽叶没有步入礼堂吗?只不过是秘密结婚而已。对方辩友您告诉我们要在爱情当中去体验,然后达到自我实现。那阿q摸了小尼姑的脸还觉得洋洋得意、津津有味,您觉得他是不是自我实现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结婚还有两种。一个是通过自由恋爱步入婚姻的殿堂,还有一个是包办婚姻。看来对方辩友肯定觉得后者效率更高。
反方三辩:那请教对方辩友:您追求爱情到底是追求真正的爱情,还是虚伪的爱情?到底是真正的爱情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是自我实现,还是对方辩友所说的包办婚姻是自我实现呢?
正方一辩:我很奇怪,对方仍然要混淆目标与结果。请问对方:失败的结果、不好的结果是不是结果,您追不追求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作为一个男生,我首先想纠正您刚刚的一个错误。恋爱的结果不是步入洞房而是白头到老。
正方四辩:ok。白头到老是不是一生一世,一生一世是什么?过程。
反方四辩:结果一定要有一个价值评判。他们说我们重结果,重的是坏的结果,那他们重过程,如果重的是坏的过程他们如何论证过程重呢?坏的结果无非还是坏在过程之中,请问对方辩友:唐僧如果要体验西游的话,是不是应该体验一下被妖怪吃掉,那是唐僧自我实现还是妖怪自我实现呢?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说坏的结果不是因为有坏的过程吗?这不就是说是因为有了坏的过程才有了坏的结果吗?那不是过程决定了结果,对方辩友,不要承认这一点好不好。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说过程决定结果又说结果不确定过程决定出一个不确定的东西,那是过程本身不确定还是决定这个词对方用得不妥呢?
正方四辩:您爱谈《西游记》,我也爱看《西游记》。可是《西游记》里有句最经典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过程。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还是要去到罗马。去到西天,取到真经。对方辩友您回答我方的问题,没有对结果的孜孜以求您今天追求的过程有何意义呢?
正方三辩:没错,但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他需要人们一块砖一块砖的建,而需要人们一步一步地走向罗马。
反方三辩: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你是不是为了建罗马城这一结果去追求,然后才有过程。否则和过家家还有什么区别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认为没有过程,结果“突”地就冒出来了吗?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您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消防员如果不是为了扑灭大火这个结果,他难道是在打水仗吗?打水仗不刺激,不如火上浇油更好玩。
正方一辩:如果消防员追求的是他的结果的话,那消防员觉得每天到处都要着火那我才能自我实现。
反方四辩:请对方明确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对结果的追求,过程中坚毅不拔的意志从何而来。
正方四辩:ok,你说消防员灭了火是结果,那么消防员没灭火那就不是结果了吗?你说消防员灭了火这个结果重要,那个没灭火的那个结果就不重要了吗?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消防员灭没灭火,他要不要看重灭掉火这个结果呢?如果不看重,他可真的希望天下到处都是火。
正方三辩:什么叫看重灭掉火这个结果。我追求目标、我追求理想,什么时候变成了我追求结果?
反方一辩:我没有这么功利。对方辩友回答我方,再举一个事例,那就是垮掉的一代。您告诉我垮掉的一代为什么会变成垮掉的一代呢?
正方四辩:今天对方说追求目标就是追求结果,我今天是想赢,可是我想赢我就赢了吗?这是目标和结果的等同,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逻辑。
反方四辩:如果对方辩友都不想赢,那恐怕根本就不能赢。
正方三辩:我想起美国著名作家凯鲁亚克,他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说:他没有虚度一生。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就在这里,这些人最后怎么样?他们提倡过程高于一切,最终还是回归了结果。
正方二辩:是啊,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在路上》。听听,在路上是过程还是结果呢?
反方三辩:在路上的确是过程,可是要看看这些在路上的人最后是不是要自我实现呢?这些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为什么没有被称为自我实现的一代呢?
正方一辩:对不起,我们一直在说过程重要。对方老是说结果,那那个攀爬者如果他要是结果,那把直升机把他放到山顶上不就可以了吗?
正方四辩:过程,我选择,我喜欢。
[观众答辩]
观众1:我们每天生活在过程当中,可以说过程是一种绝对的状态,而结果是一种相对的状态。那么我请问反方:是基点更重要,还是它的衍生物更重要?
反方四辩:我们确实每天都走在过程之中,都走在路上,但如果我们想走得有方向,恐怕必须有一个结果作指引。就好像说我们要建一个大厦,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蓝图的话,那恐怕我们建起来的就只能是一盘散沙。金字塔不是沙子的堆积,而是沙子有目的地体现人类志士的精华。所以说建筑师和最聪明的蜜蜂是有本质区别。因为一个符合目的,一个不符合目的,这也就是我方在论证之中反复强调结果重要的原因。结果是人在过程之中一切行为的价值指引,就好像人生之舟的航标和灯塔。您说这是不是更重要呢?希望我能回答了您的问题。
观众2:如果不通过结果来衡量,您如何判断你的过程究竟是正义的、是反动的、是正确、是错误的,还是有价值的?
正方四辩:谢谢这位同学。首先我们从来没有说不要结果,我们从来没有说过结果不重要。结果重要,它是有一定的衡量标准。我们说衡量一个人来看,它既要从过程来看,也要从结果来看。但是我们刚才同样也问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有些人都登上了喜马拉雅山?过程不一样,自我实现就不一样。有些人从北坡登,有些人从南坡登,北坡要难得多,有些人在南坡上登上了但他没有在登山史上留下姓名,但是有些人在北坡登山没有登上,所有从北坡登山的人都留下了姓名,这是什么?过程赋予了结果的含义,过程赋予了结果意义所在。所以我们才能通过结果的价值来判断人是否自我实现。
正方三辩:可以再给您举一个例子:您知道谭嗣同,戊戌变法他失败了,连拯救光绪帝的计划也没有成功。但是在你我面前都站起一个“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观众3:通常说不同的过程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结果,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
反方二辩:在座的观众远道而来非常地辛苦,我面向大家是为了向大家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对于刚刚您的这个问题,的确同一个过程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过程也可以导致同一个结果,追求结果是不是就一定适得其反?我认为不一定。今天这场辩论赛,在场八位辩手谁不想获胜,但最终获胜的只能有四个人。但如果没有我们八位辩手对于这个获胜这个结果的孜孜以求,这场辩论赛如何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语言技巧呢?所以说结果赋予了过程以意义,如果没有我们对于这个结果的孜孜以求,我们又怎么能够对得起在座的诸位观众呢?所以说结果给了过程以动力。对方今天举了很多的例子,包括恋爱。我想说: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这是常识,但这个常识根本不可能推导出谁更重要。没有好化肥也种不出好大米,大米和化肥谁更重要,一看便知。
观众4:过程往往具有一种伪装性,像王莽篡位的时候他表现得跟一个真正的君子一样。如果过程具有这种伪装性的话,那过程其中会不会使得一种正面的道德评判成为不可能,而结果才成为可能呢?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十
10、为什么经济发展、妇女却身处困境?女性主义政丯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对此进行了专门性探讨,并以新的诠释框架超越了原有理论,主要为三方面:
第一,审视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指出使妇女处于低等位置是资本主义的本质需要。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海迪·哈特曼认为,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是既有区别又互为条件的系统。父权制虽在资本主义之前就早已存在,但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功能,却在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西欧资本主义曾在15-18世纪促使更多女性投身社会,减少了对男性的依附。但是,资本主义从其开始就是建立在男人主要、女人次要的等级结构之上的,不仅没有脱离父权制,反而与之结合得更紧了。大量失业、半失业状态的女工,不仅使资本随时调用大批廉价劳力,也有效地制约了男工工资的增长。在欧美市场经济发展中,男工从开始就对雇佣女工抱着敌意,误认为女工是实现自己利益的阻碍,更有甚者把女工当作“破坏”罢丯工运动的“工贼”,并常常出现阻止女工从事技术工作的现象。另一名女性主义理论家艾里斯·扬指出,父权制在市场经济中扎根繁衍,实现了从封建父权制向资本主义父权制的转化,为资本获取高利润服务;同时,父权制也在市场体制中得到强化。妇女被确定为“次要”劳动力,这是市场制度本质所要求的。资本主义曾利用种族来达到这种等级划分,但随着种族歧视的清除,性别之差成为持久保持等级划分的根基。这就是资本主义必定要与父权制结合、并相互维护的原因。对此,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强调,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必须指出父权制在现代市场体制中的转变,否则就不能从根本上揭示市场经济对妇女的压迫。
第二,剖析女性处于不利位置的原因,指出市场本身绝不会自动改变女性“次要”劳动者的地位。海迪·哈特曼认为,性别分工的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划分,是社会等级结构的基础,结果是男性居于等级上端并获利更多。这点在市场体制中没有丝毫改变。早期的工厂主发现女工易于管理、易于接受低技术、低报酬的工作。而男人作为传统上的家庭赡养者,往往期望得到较高的收入,也更重视掌握技艺、成为工匠师傅,还通过行会组织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在多数行业中,男人是核心,女人只是辅助工。由于男性在各方面都居于支配地位,因而比女性有更多组织和控制方面的经验,与社会体制及运作之间的配合也更为熟练。欧洲女帽制造行业有过不少女性高手,却未出现强大的女帽行会。男工工会则常常拒绝向女性传授技能,这在美国早期的印刷业中尤为突出。女性因缺乏技术训练,不得不从事低技术、低报酬的职业,走不出分工结构的底层,与男性的收入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对七个欧洲市场体制国家妇女就业的研究发现,女性在2019年正规就业的比例、男女收入的差距等与3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明显的提升。据此,研究者认为,不论市场经济怎样发展,都不会自动改变妇女作为“次要”劳动者的地位。这是市场需要的,但绝不是公平的。英国最重要的女性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同工同酬首先要求的是同等教育。如果女性能在这方面得到提升,她们的不利位置就可能改变,而这一切必须诉诸社会公正,并有制度的保障。
第三,广泛地探究妇女受压迫的机制,从生产、生育、性和儿童的社会化四个方面,揭示这一机制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朱丽叶·米切尔指出,即使在发达工业社会妇女劳动亦处于整体经济的边缘,其境地可与受压迫的少数民族相提并论。压迫妇女不仅来自经济体制,也是更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非洲的一些地区,男人习惯于游手好闲,妇女则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贫困加剧,生存异常艰难。这说明,并非是体力上的弱势使妇女被排除在边缘,而是历史与文化传统造成了女性的劣势,沦为社会、家庭、男人的奴隶——她们生来必须劳动,但劳动价值却不被肯定,以致她们辛勤的工作不能创造自我解放的前提,反而成为奴役的枷锁。生育是由女性承担的“人类自身的生产”,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但即便在当代,这一意义重大的生产主要还是由妇女承担的“无报酬劳动”。因生育、哺育孩子(即儿童的社会化)要花相当多时间,也成为她们找不到好工作、失去工作的原因。朱丽叶·米切尔认为,这一问题若不解决,“妇女注定要成为社会剥削的对象。”这位英国思想家还援引恩格斯的观点来论述不平等性关系对女性的压迫。恩格斯认为历史上的单婚制远未达到最高的和谐,相反“它表现为一种性别对另一种性别的征服。”欧洲曾多次发生的教派制度化,强调的都是妇女都要恪守妇道。即使禁欲主义盛行之际,仍有不少一夫多妻现象,而贵族和统治者实际上一直是一夫多妻的。男性拥有这样的性自丯由,性于是成为损害妇女的“一种剥削形式”。所以,只有同时在生产、生育、性、儿童社会化四方面都得到改变,压迫妇女的机制才能真正清除。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研究在探讨女性受压迫原因的过程中,不仅沿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批判,而且产生了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理论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研究都有推进作用,对于正在走向市场化的中国,也具有理论和实际的意义。
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也决定了女性的耐受力高,生存能力强。比如,女性一月一次的月经练就了女性的耐受能力,尤其是在灾难中的生存能力。在不吃不喝和失血同样多的条件下,男性可能先于女性死亡几天甚至更早,而女性更容易坚持到营救人员的到来,从而成功地从灾难中生存下来。
11、女性的压力与男性相比之下大的多,女性的压力不仅来自于事业上的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同时还要承担家中的家务,孩子的学习,一家的饮食问题.而男性的承受力要高于女性,且要承担的压力要小于女性。
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显示,女性的感觉神经要多于男性,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再一方面,女性不仅要帮助丈夫搞好单位关系,还要搞好婆媳之间超复杂关系,因而女性明显感到疲惫。
所以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12、许多调查反映出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一旦把人生价值的追求转移至家庭之后,常因为无法获得肯定和心灵满足而导致忧郁,压抑等心理状况,更多的是以离婚收场。
如果,女人选择不要生养孩子,是否在职场就无所谓的竞争劣势了?我想,这也不一定。因为,女性在职场上所面对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女性必须在家中负担更多家务)未曾生育的女性在某程度上的确可以更加专注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情商与智商辩论赛辩词篇十一
正方:(一辩)立论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与我们大家密切相关的话题:先安全还是先生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无论论辩双方怎样辩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安全生产。何为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企业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微妙的区别是谁先谁后,我方认为:必须先安全后生产。
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今年六月份是第六个“安全月”,其主题是“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第二、安全生产含义,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第三,从安全的意义上讲:“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句话我们讲了多少年!这是因为“安全并非是两个汉字的简单组合,而是因为安全联系着千家万户,有了安全,才有家庭和谐,有了安全,才有社会稳定,才有安居乐业,才有幸福和欢乐。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是零。
第四,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是统一的,安全生产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综上所述,无论是法律保护,还是安全意义,还是安全与生产两者的关系,所有的一切都揭示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生产必须安全,没有安全就无法正常生产。这就是我方的观点,先安全后生产。
反方(一辩):立论
安全与生产是企业生产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安全与生产谁轻谁重?人的生命永远高于一切,安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生产我们就可以说不重要吗?不,没有生产,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谈安全。所以,我方的观点是:先生产后安全。
首先,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了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有了生产,才能谈安全,否则,安全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美国一个著名的学者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说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求得生理需要,也就是满足吃喝拉撒睡解决生存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才是谋求安全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其他需要。
无论从生产发展方面,还是人这个主体自身生存需要来说,都揭示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没有生产,安全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要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二辩):提问
请问对方辩友什么是安全?安全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传统认识。
安全的意义就在于在生产过程中免遭不可承受的危险、伤害。
安全生产是一种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是指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我们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把安全生产定义为"是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安全生产意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1、 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说明什么?
辩论点:不安全对人的伤害,经济的损失。
2、 规程是怎么来的?
辩论点:规程用血写成的,是一个个血的案例告诫我们,必须遵守规程,必须做到安全生产。
3、 安全是什么?
辩论点: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安全是政治。
4、 安全与隐患的关系?
辩论点:消除隐患,安全生产。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安全。
5、 “冰山理论”是这样的:露在水面之上的,被大家看到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掩藏在水面之下的,暂时没有显露出来的是大多数。“冰山理论”应用在安全生产上,有这样一组数字,1:29:300,说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联系。虽然在生产过程中一时侥幸,暂时躲过了灾难,如此下去,总有一天灾难会降临。告诫冒险作业的职工,一定要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6、 如何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7、 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携带了三四个液化气瓶;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抢道、变道的人;酒后驾驶;酒后上岗;凡此种种行为,都是明知故犯,类似于违章指挥。所以,不光要先安全后生产,还要对不安全行为的人做出处罚,才能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8、 安全生产系万家,过去,煤矿安全事故频发,许多人宁可没工作,也不愿意去下井,如今,“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煤矿可以做到不死人”安全理念指导下,工资高,又安全,选择下井的职工多了。有了安全保障,才有人员保证,也才有生产保证。过去,哪有今天这样的产量……,哪有今天这样的产值。职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对方辩友一直把话题引到理论上,我们还是来点实际的吧,请问对方辩友:
1、二车间精煤大堆煤堆高,随时存在滑坡危险。这时候,如果你是厂领导,你会命令停产吗?如果不停产,是不是冒险作业呢?宁肯冒险也要作业,正好说明我方观点,必须要先生产,满足生存需要。也就是先生产后安全。
2、二车间作为洗煤生产车间,肩负着全厂大部分生产任务。如果你是车间领导或者班组长,生产中出现设备故障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又无法尽快修好,这时候,请问你是停产检修,还是让设备带病作业?如果选择停产检修,可能配件不到位,也可能是其他因素,总之一时半晌修不好,可是,让设备转起来,除了有点跑冒滴漏,还是能够完成本班的洗煤生产任务,只要完成了任务,对上级好交待,对下级也好交待。整个一个皆大欢喜。
3、在我们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夜班,有没有这样的情形呢?灰分超了,水分超了,超就超了吧,既可以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回收率。只要上级不追究,你好我好大家好。
以上这些现象既然都存在,就说明一个事实:生产任务是重头戏。只有先生产起来再说其他的。而且这些现象的存在,也说明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不合理,为什么又能存在呢?所以说是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不出安全问题,什么都好,一旦出了安全问题,什么都玩完。上述例子说明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不足与漏洞。并不能说明实质。相反,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难就难在,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份内的工作按照质量标准化或者精细化标准做到位。每个人都认为差不多就行了,不必要追求那么完美,机器能转就行,下一个班怎么样,能不能转,出多大故障是下个班的事情。殊不知,每个人工作差一点,十个人就差的不是一点了。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假如每个人都只用了九成力气,十个人呢?还是九成吗?不,只有七成。这说明,不光要讲安全第一,还要把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把精细化标准落实到位,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到位,否则收效很低,管理就更难了。
反方:提问“不生产去哪讲安全?”
辩论点:如果不开工,不生产,就不会有事故发生,说明先要生产后要安全。
反方:提问“上下班路上遇到的车祸说明什么?走在路上、坐在家里、睡在床上,都有可能发生不测,说明事故无处不在,光讲安全,什么也别干了。”
反方:提问“国家明令禁止小煤矿(小煤窑)乱采滥挖,因为对大矿造成潜在的危害,存在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却禁止不了,说明什么?”
禁止不了,说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先生产后安全。
纳税大户,即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光不能罚,还要奖励,说明鼓励先生产后安全。
正方辩词:生产过程中,所有对人的伤害,产品的质量欠缺,设备的不完好,环境的不和谐,都说明一点,人的因素造成的。任何事故都是人为的。每一道工序对下一道工序是否产生危害,没有人多加考虑,每个人都是考虑自己负责的那部分,认为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的思维决定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少干活,多拿钱。
正方(三辩):总结
刚才我方的一辩二辩选手都已经说过了,先安全后生产的观点,我现在重申和归纳如下:
安全是前提。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还要保护国家财产和环境安全。只有人机环管都安全了,才能提供条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安全是保证。所有的事故最后都分析出一个共同的原因和结论是:人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火车出轨;飞机坠落;公交车着火;煤矿每年发生的特大灾害事故等等等等,说明冒险作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侥幸心理随处可见,说明安全虽然重要,做起来却很难。但是,难也得保证先安全后生产。
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经济效益,只是这种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复杂性等较为隐蔽的特性。如某企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都要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如果能够避免这些损失,安全带来的潜在的效益就显露出来了。
安全是政治。安全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决遏制煤矿等重特大事故多发、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这一“安全月”主题深刻地揭示了党和国家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安全,对生命的关注和敬畏。神华集团关于创建“五型企业”发展规划,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安全管理的一票否决,从政治的高度说明安全第一。
安全是生命。当我们把人的生命化作“一”,把事业、家庭、一切美好的事物化作一后面的“零”。倘若人的生命没有了,那后面的再多的“零”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之一句话,“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今天辩论的题目是谁先谁后,谁更重要的问题,其实,在生产实际中,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与生产是相辅相成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做到同步发展才是我们大家的心愿,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反方(三辩)总结:
围绕着安全与生产谁轻谁重?我方一辩二辩选手已经做了大量的说明。我谨作如下总结:
一、生存比安全更重要。人的生命永远高于一切,安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生产更重要,没有生产,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谈安全。
一个猎人和一只饥饿的狼对峙在一棵树上,猎人的一条腿被狼紧紧咬住不肯松开,树下是不见底的深渊,为了生存,猎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举刀砍向那条被狼咬住的腿,狼和那条腿落入深渊,受伤的猎人最终从树上爬下,保住了一条命。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猎人和狼都是为了生存,才置生命安全与不顾,相互拼命,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最终猎人靠着过人的胆识赢得了胜利。
还有个成语,“饮鸩止渴”,明知道毒酒能置人于死地,但是在渴死与毒死之间,还是有人选择了止渴。生存的本能让人忘记了所有的危险,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要抓住不放,指望稻草救命本不可取,但是,在生与死之间,有一线生机都不会放弃。这一切都说明,生存比安全更重要。在生存和安全的选择上,大多数人会选择生存。所以生产首先是能保障生存的前提,而安全是有了生存前提自然就会提高保障。
二、生产是安全的保证,生产是安全的前提。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了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有了生产,才能谈安全,否则,安全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三、需要理论。美国一个著名的学者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说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求得生理需要,也就是满足吃喝拉撒睡解决生存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才是谋求安全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其他需要。
四、不生产什么都安全,生产不等于不安全。
追求效益和任务的时候,一点小问题,不影响生产,不要小题大做;先生产还是先安全,要灵活对待;不要拿个鸡毛当令箭,不出事就行了,干嘛那么当真;……持这种观点的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乏其人,而且,生产了也没有出现不安全,生产不等于不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先生产后安全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有其存在基础。
综上所述,生产是获取财富的起码手段,是生存的必然途径。没有生产的安全,我们纵然可以高枕无忧,但同时我们也高枕无食、高枕无衣。生存都谈不上,只有安全地等死。所以,必须先生产,获取物质保障,才有可能谈安全、和谐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