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五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篇一
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班第一天,我首先就按时上课这个问题严肃提出。所以学生出勤情况比较令人满意。实在身体不舒服或家里有急事不能来了,学生们都能事先向我请假,允许后方可不来。有些小朋友事先请好假了,但还抱病来上课,我就会当班级学生面夸奖他,教育其他学生,让他们明白兴趣小组上课和平时到校没啥两样。
同学们在学习习惯方面相差比较大。所以对学生了解较深,他们也非常乖巧,学生上课比较安静。于是我努力综合这些学生的上课风格,扬长避短,营造活泼但不放肆、轻松但不随便的课堂氛围,效果较好。
虽说兴趣小组备课可以不用像平时上课那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写得密密麻麻,但我也丝毫不敢放松。我一直认为兴趣小组应该是从培养学生兴趣而着手。所以我在备课前常会先搜集许多资料,比较后确定学生们感兴趣的,学习起来较容易的,又很有必要的内容。最后我把每次上课的内容锁定在诗词方面。一方面我国的诗词历来被世人所称颂,有很高的学习价值。第二方面优美凝练的诗词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我发现平时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最头疼学诗词,于是我在兴趣小组的学习过程中系统地给他们讲解,为他们以后学习诗词作铺垫。我在选材方面也是斟酌再三才最后定夺。有古诗词《小池》、《天净沙·秋思》等,有现代诗歌《礁石》、《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它们风格迥异,正好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别样的风采。
上课是关键。四十分钟时间,怎样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绪,是门学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一直奉行“活泼上课,轻松学习”的宗旨。我常常会给他们一大段时间,用于和别人一起质疑、探讨、释疑、感悟。正如新课标所述,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巧作点拨,而非灌输。给学生自己说的空间,就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学习兴趣一浓,再加教师巧妙引导,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结这一学期兴趣小组教学情况,诚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也因为学生基础不同,不能全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像对邱子豪等学生的个别指导还不够。这些都会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至于教学成绩,那只代表过去。我相信在学校浓烈的学习氛围里,我的教学水平一定能百尺竿头,更上一个台阶。
初中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篇二
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理念,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努力加强课后管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本学期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开展顺利,现将本学期活动总结如下:
本活动小组形成以文科教研组为中心,语文教师为单位,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为主体的兴趣小组活动体系。开展以朗读、写作、汉字书写为主线,具有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教学活动。学生自由选择主题各异的兴趣小组,根据教师的安排,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最重要的是整个教学体系能够安排的合理、到位。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1、抓出勤
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班前,首先对按时上课这个问题必须严肃提出。因为在有些学生的意识中,兴趣小组活动可有可无,没有重视的态度。学生出勤是兴趣小组展开最为基本的条件。
2、抓纪律
上课纪律是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因素,虽然为兴趣小组活动,但最为基本的纪律问题也要重视。要综合学生的上课风格,扬长避短,营造出活泼但不放肆、轻松但不随便的课堂氛围。
3、重备课
兴趣小组备课不需要陈词老套,但也丝毫不能疏忽。备课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学习起来较容易的而又有必要的活动教案。
4、重上课
四十五分钟时间,怎样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绪,是门学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奉行“活泼上课,轻松学习”的宗旨,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于和别人一起质疑、探讨、释疑、感悟。学生们学习兴趣一浓,再加教师巧妙引导,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为使兴趣小组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目标,文科教研组结合这个学期的实际教学工作,采纳了以下方法:
1、围绕“兴趣”这一主线。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方向,并进行科学的引导。
2、采取课堂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了解,而且可以将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
3、教学过程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教育为辅。
4、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积极性。
5、活动过程中依然要重视纪律问题。
6、定期与学生开展心理交流会,了解学生之所想。
7、针对基础不同,对个别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经过一学期语文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整体语文素质都得到较大提高。倒推而及,思其细节,不免有些许遗憾,如我们在师资安排、家校联系等方面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思想及其所需,争取顾及每位学生。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语文兴趣小组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初中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篇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阅读的积累,写作犹如空中楼阁;写作是阅读学习延伸,缺少写作训练再多的阅读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知识范围大小,认识水平高低,思维品质优劣,写作能力高下。中学生作文能力能否优化,有赖于观察、阅读、想象、创造、表达以及从属能力等作文结构能力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正如“木桶理论”所揭示的,构成木桶的哪一块木板都不可或缺,也不可太短,否则,必然影响木桶的容载总量。这些能力结构因素统筹兼顾,同时培养和训练,作文能力的后劲才足,作文的能力目标才可达到。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要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来做,把阅读教学当成语言学来分析、讲解。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使阅读为写作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针对这种情况,我把作文和阅读联系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学习阅读课文的写作方法,通过诵读使学生融进优美的意境、背诵精美句段积累现代语言;分析课文不要面面俱到,抓住文章灵魂,抓住作者写作思路即可;对精美语言进行品味,对美好片段师生共同分享;利用课本资源,鼓励学生运用;仿写经典课文,牢记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结合起来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课改后,有些教师依然按着成规老套的做法,讲授课文时,都是为了教而教,学生学一篇课文无非就是学识字——分段,理解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很独立、单调、没有恰如其分地渗入写作指导,如何在课文教学中一环扣一环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密与写作指导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段逐段地体会,作者怎样有条理地有顺序叙述事物。又是如何把所要描述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具体、形象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这样让学生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对于各类作文时,也比较容易自如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说要加强课文教学和写作指导相结合。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改进课文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把握好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如何遣词造句来描写事物。要在课文教学中,加强阅读,培养自学写作方法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掌握好写作方法。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很好的范文佳作。而且每一单元训练的作文,体裁内容写作,又是相似的,注意这些佳作对学生进行每一单元的课文指导,可以说是“取之有道、受益匪浅”,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渗入写作指导,可以说是双管其下。
(一)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写作顺序,是有序地进行习作的前提条件。
(二)根据课文内容,就地取材培养学生有重点地抓住事物进行观察。
(三)根据阅读课文,指导学生如何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1)适当的发挥联想,在仔细观察颜色、形状、大小、结构时适当地发挥联想,可以使叙述和描写生动具体,使读者对事物的特点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例如:苏教版《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例如:《荷花》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缝。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把感人的地方写出来。例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中,描写桑兰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3)注意心理描写,使文章内容真实具体。
心理描写就是写人物的内心想法,成功的心理描写能生动深刻的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提示人物的思想变化,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更具体有立体感,也更有感染力,同时也有深化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新闻、童话等,课本上的所有的现代文都应该诵读,以此来感受记叙文事件的曲折,议论文的严谨,散文的优美,诗歌的激昂,新闻的庄重,童话的神秘。记得吉林省教育学院的张翼健说过“朗读不仅是感受、理解课文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美感与气质的熏陶”。朗读是一种嘴、眼、耳、心的综合性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逻辑性、条理性、生动性,使读者整个身心融于作者创造的美好意境中。
读书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着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写法。写好后,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写得好的学生的一种鼓励。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每周贴几篇好的笔记,让学生看,被选中的学生受到鼓励,其他学生受到启发。这样读写结合,学生逐步养成了写读后笔记的习惯,作文能力也不断提高。 仿写,一篇文章或一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这几个点进行分项仿写。这 样,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
扩写和缩写,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扩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缩写,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基本结构,顺序和体裁,对长文章压缩,使之成为短篇短段。
续写,在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的结果既符合情节的发展,又融入了自己的想像,给文章添上了一个较圆满的结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因而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体味悟得作者命题立意的观点,选材布局的方法,表情达意的语言。让学生既要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应该重视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教材本身就可以告诉学生作文的道理和方法。学生可以带着表达的需要去阅读,去理解课文作者的表达意图,写作技巧,反复吟咏体味,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写作,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篇四
本兴趣小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发现、培养我校学生的技能特长,培育我校语文教育的特色,繁荣校园文化为宗旨,经历了一学期的探索,小组团队在坚持和执着中前进,队伍不断壮大,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几多惊喜和进步。现将基本工作情况总结于下。
在杨彰赋、杨宏圭、潘盛洋三位辅导老师和顾问陈平老师的'通力合作下,本学期文学兴趣小组开展了10次正规活动,还有5次以上临时的小型活动,主要场所在科教楼二楼多媒体教室,同学们广交朋友,广泛交流,共同进步。主要活动内容为以下几点:
1、发海报,同学们自荐和互荐,健全了兴趣小组成员档案。
2、初期开展了“我看,我想,我说文学、文学社、校园随笔”的主题交流活动,由辅导教师讲座“传承文学星火,点燃心灵梦想”,说明了文学是各种艺术的基础,激励热情了,开拓思路,提高水平,提供平台。
3、组织兴趣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自习时间节假日,自由创作日记读书笔记和随笔,择其中包含自己感动、思考,有实的生活内容,较有文采形象,结构完整的篇章,请语文教师初改。
4、向学生介绍,组织成员阅读浏览《校园随笔》的稿件内容,栏目设计,排版和印刷情况,分组借阅和回退自编杂志《校园随笔》。
5、评点交流成员的创作。尝试利用qq群的网络空间形式,打造更宽的发表交流平台,拓宽阅读交流的时空,提高征稿,改稿的效率。
6、讨论了关于文学与影视文化的话题。组织了一批“新人杯”比赛投稿。
7、展开了大量的“网读、书读、专题研读”活动。还讨论了本年度的高考作文写作。
1、很好地利用了语文教研课题《高中随笔作文导读导写》的自编杂志的发表展示平台。在改稿审稿定稿这个环节上利用了兴趣小组辅导老师和课题组辅导老师两方面人力和设施条件。
2、学生成员的热情很高,自主管理和活动的能力很强。
1、开好《校园随笔》创作成果发布会,广泛邀请往期作者,师生文学爱好者,语文教师,校领导与文学兴趣小组成员一起明确写稿内容和方向,稿件来源,投稿途径,组稿改稿编稿人员。
2、加大语文兴趣小组骨干成员的培养,争取场地设施等重要条件,以同学的自主组织管理为核心,以《校园随笔》的编辑为阵地和引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拉动语文课内外学习,辐射校园文化建设。
初中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篇五
这次语文兴趣小组,我围绕作文训练展开,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一是要尊重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训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及创造思维在作文中充分表达出来。教师的任务不是硬性要学生怎么写,而是引导、启发,让学生在参观中通过观察鉴别加以体验,从而产生不同感受,自由抒发。这样,文章才不会千篇一律,才能达到情真意切,“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注入时代“活水”,提高学生素质。
二是要让学生有所需而说,有所为而作。让学生从为作文而作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拓思维,解放心理,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交往的需要、表达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按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其“情动而辞发”“情至而文生”,形成“不吐不快,非吐不可”的动态快乐的心理。
三是要扩大训练的容量,增加训练的密度。对学生亲自经历过的一次活动或某一件事,提高它的利用率,尽可能引导学生对这些活动和事物进行多向的观察、说话、评议、叙述等语言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有更多表达的机会、成功的机会、快乐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读书,尤其是读好书,是与先哲的一种对话,亦是涤荡心灵、塑造完美人格、提高文化品味的一个重要途径。乐读者,可嗅得墨香;善读者,可嚼出智慧。正如教育家霍姆林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也如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所言:“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可见阅读对于教育的作用之大了。
本学期开展的语文兴趣小组,现承上学期兴趣小组工作的优点。在开展过程中,老师针对上学期存在的不足,结合本学期的实际作出相应调整。着力让学生亲近书本,喜爱书本,阅有所思,阅有所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中获得广博的人文知识,包括中国丰富的文史知识,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按照活动计划,我们先通过学校宣传、班级报送、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及筛选,让学生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熏陶下,对读书的兴趣有所提高,在思想上也能充分的认识读书的重要性,为后面活动的开展铺好路。通过前期强势宣传和营造读书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课外阅读计划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活动伊始,我们便组织学生参观图书室、了解图书分类、介绍较为典型的文学名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一种温馨的人文氛围、美丽生动的语言来“熏”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不乏举办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合作探究,丰富小组生活。
授之以渔,指导阅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仍比较薄弱,他们对书的好坏还不能很好把握,对好词好句好不能很好辨别,甚至疏于辨别。有些学生对文字类的经典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对图画十分喜爱。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
巧借绘本,快乐阅读。三年级学生还未脱离“稚气”,对文学修养的提高又十分渴望。我们主要引导学生阅读有插图的经典,并知道学生学会观察插图,学会文图结合,学会想象与提升思想内涵。
笔记,是每一位阅读者的必备品。本次活动要求学生要做好摘录笔记的好习惯,并在小组中展示较为优秀的读书笔记。通过展示,同学们互取所需,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良好读书习惯的自觉形成。此外,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将自己阅读所得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
总之,这学期阅读兴趣小组已落下帷幕。倒推而及,思其细节,不免有些许遗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思想及其阅读所需,争取顾及每位学生。同时,尝试采用更多的方法让学生提高对阅读的认识及阅读兴趣。此外,开展专门的交流座谈,寻找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我们一定能让学生初步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也为书香校园的形成尽些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