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4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教案需要注意反馈机制的设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教案的优秀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内容。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一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部分从荷塘周遭的环境写起,向“荷塘月色”的主体进发。作者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读者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第三部分开始正式的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的描写,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见。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作者继续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第四部分为文章结尾,从单纯的写景写开来,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二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小结。
《荷塘月色》是作者在二十年代写成的,很难表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呼啸呐喊“。
的战斗性来,朱自清不是鲁迅。但,在民主革命的大潮中,朱自清先生不断改造自己,终于成为了可歌可泣的民主战士,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热烈地颂扬了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民族气节。希望大家找来这篇文章读读。同时推荐大家看看他写的散文《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散文宝库中的珍品,我们应当背熟其中精彩的段落,记得熟,反复咀嚼,营养就会吸收得更多些。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有”参与“意识。
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韩愈说,”沉浸秾郁,含英咀华"。
三、作业。
1.书后练习四。
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三
自读课文,准确认读、解释加点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弥望4、袅娜5、倩影6、脉脉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全文写景状物的主体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以上预习内容可酌情增减,何时检查也可灵活)。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
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以下提供一种示例,其他可从“专项评价”中,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以上可适当使用板书或卡片或荧屏演示等多媒体)。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引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的比喻特点: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立于微风中嗅那馨香,时有时无;听那远处歌声,时断实续,沟通了不同类的感官。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业)。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四
1.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及通感手法的运用。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反映的社会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一、导入新课。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二、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三、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诗人、散文家、学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为名。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作品】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
四、题目解说。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五、层次结构。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六、全文分析。
1.第1段,“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提示: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
(2)这一句是本文的文眼,为全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提示:对比手法。显现出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和特殊心情。
3.第3段,“背着手踱着”,句中的“踱”如果改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提示:“踱”字表现了作者的悠闲、超然,照应了下文的“自由”,“走”字缺少这种情景交融的神韵。
提示:通感。借助感觉的转移,贴切地写出了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特点。
提示:
(1)“泻”字动感极强,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淌”字不及“泻”字有动感,显得被动、呆板,没有活力。
(2)“浮”字把水汽、月色交融以及雾的轻柔、自上而下扩散的特点写活了。“飘”字则无法表达薄雾与荷塘的交融。
提示:本体是月光,喻体是牛乳和梦。“牛乳”给人一种洁白欲滴的感觉:“梦”表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
7.第5段中“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合义?
提示:“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们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作者不主张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做不到投笔从戎,就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8.第6段,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提示:点面结合。
9.第6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
提示:衬托。作者用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衬自己心中难以排遣的苦闷和哀愁。
七、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描写在荷塘月夜独步的所见所闻,赞美了月夜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在月光下,在荷塘边,作者感受到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
八、写作特点。
1、形象美——手法多样(鲜明的比喻,明显的对比,强烈的衬托,生动的拟人,传神的通感)。
2、语言美——新颖而不失生动自然,描述传神,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九、补充资料。
散文:
(一)基本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三)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十、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学完本文,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的情景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一)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有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郁郁的。——“萄药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静。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__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__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空缺处应补的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3.作者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_______,意在突出____________。
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在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一是用_____________;二是用_____________。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五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先生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十、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六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背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加强诵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散文语言。
情感与态度: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教学难点】。
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2、交流讨论法;3、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研讨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重点学习课文第4、5段,赏析景物描写,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格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揣摩词语。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教授,在极为贫困的情况下,他自己一身重病,但宁愿饿死,也不去领取美国的“救济粮”,他以对生命的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于外侮的铮铮铁骨,他以对权贵的蔑视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伟岸人格。毛泽东同志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美文家朱自清先生。朱自清先生不仅有铁骨,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的高尚品格就如同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同时饱含柔情,他的笔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年),字佩弦,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品有散文与诗《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初中学过他的《背影》、《春》。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xxx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xxx、xxx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四、整体感知。
(听录音,然后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整个社会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朱自清陷入彷徨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内心极度矛盾,因而想借赏景排遣苦闷。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2.为排遣心中的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家——小路——荷塘——家。
3.一夜畅游,作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了吗?
学生齐答。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三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朗读这个段落。
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先提问后师生共同明确: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互相交织。
五、重点赏析:
1.两组同学朗读,另两组同学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荷塘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四人小组讨论: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分别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它们?(出示小黑板)师生共同明确,如下表:
荷塘景物。
特
点
修辞方法。
荷叶。
密、高、美。
比喻。
荷花。
姿态柔美、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博喻、拟人。
荷香。
淡淡的。
通感。
荷波。
快速。
比喻。
流水。
脉脉。
拟人。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六、布置作业。
1.预习第五~第八自然段。
2.思考: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你觉得用得非常好的动词,想想好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本文的文眼是哪一句?
2.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师生互动,赏析第五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色下的荷塘,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荷塘上的月色。
1.两组同学朗读,另两组同学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明确: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上节课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大家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你认为用得很贴切的动词,并思考它好在哪里。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找到了哪些动词。
先提问,然后教师总结明确。
“泻”:写月光像流水一般地倾泻,赋予月光以动感,写出了荷花荷叶在月光下宁静、柔和的美感。
“浮”:写出雾的轻柔,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飘渺的姿容。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明确: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
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这恰是到了好处”。
三、赏析第六自然段。
明确:没有。从“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以看出来。
2.如何理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明确:荷塘月色这自然美景给作者带来心灵的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对现实。
的无奈,对前途的迷茫,使作者心头的哀愁和苦闷驱之不散,挥之不走。
四、赏析第七、八自然段。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明确:“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
莲盛况的向往和怀念来摆脱。
明确:没有。从“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可以看出来。
3.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明确:触景生情,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4.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明确: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五、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六、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
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
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
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四是动词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七、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4~5自然段。
2.课下阅读朱自清的作品。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七
荷花端庄清静,自古就有“花中君子”之美誉,自古以来,借描写荷叶、荷花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文俯拾皆是,像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但是因为作者的生活经历、审美情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笔下所描绘的同一事物也不尽相同。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在《荷塘月色》中,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作者所描写之景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在学生思考讨论中,提示学生“作者描绘的景色是浓丽明媚还是素淡朦胧”,从中来选择。
明确:素淡朦胧。
从所描绘的景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也许不能概括出来,因此,可先避开,引导学生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一说此处景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词语)。
明确:“幽僻”
2.作者此处之景写的如此幽僻,说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哀愁。
3.这种“哀愁”是不是浓烈的呢?那是怎样的?
让学生从文中寻找语句,体会分析进行概括。
明确:不是“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这说明作者的“哀愁”是“淡淡的哀愁”。
4.作者的.心情为什么是“哀愁”的?
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语句。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
5.作者只交待了“不宁静”,为什么“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就有人认为是源于对*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困苦和诸多矛盾;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介石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第3段寻找关键性的语句。
明确:“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说明作者的心情由哀变得喜。由情与景的结合看,这种喜也只能是淡淡的喜悦。
7.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明确: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8.从荷塘出来,作者为什么写到“江南采莲”和“西洲曲”?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采莲赋》:少男少女在荷塘那种纯纯的感情,自由自在的生活,是非常有趣而且美好的,然而作者却在叹息:“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高中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对于朱自清,大家应当记住他有四个值得自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他一人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六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的美景的。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提问:同学们,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教师可以提示找背景的方法,比如:历史事件、写作时间等)。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可分成五组讨论回答)。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段的回应,也是第4、5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大家阅读了课后方框里的内容,了解了本文结构上是圆形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片显示: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边走边想:想现实边走边看。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不论学生答出哪一点都应给予肯定)。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追求的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展现的是荷塘月色的令人“惊异”之美。可以看出,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同学们,揣摩语言结合具体语境,惟其如此,才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六、布置作业。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一是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是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载体。
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课时安排: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使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中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2分钟)。
同学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听音乐,音乐可以拨动心弦,而有的音乐可以使心灵宁静,不错的选择;k歌,拉两个好友到ktv狂吼一阵,一切烦恼都没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时代背景(6分钟)。
请2-3名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再从作者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方面出发进行补充。
三、朗读(10分)。
1、播放朗读录音,使学生能够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要求学生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和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指导朗读。
3、齐读重点段落,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
这样学生有了可遵循的方法,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2、设置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理清文章结构。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第一句,是全文的题眼。
b、画出描写作者行踪和心情的句子。
明确: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针对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本文的结构,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最后我点出这一结构的特色是: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此结构的认识。
3、分组讨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讨论下面三个问题,最后请每组代表分别回答)(10分)。
a、为什么“心里不宁静”的作者要“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b、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
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十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难于上青天了。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总的感觉不好,不喜欢这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其一,缺乏激情;其二,重点不突出;其三,分析不透彻;其四,学生活动不够。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第一,课堂教学不是百家讲坛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去探究合作。
第二,散文教学要突出朗读,要学生读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散文语言。如何读,要课前设计好,面要广、要意义。
第三,抒情散文教学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如何梳理把握情感,怎样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写,中学语文老师不是大学教授不必要那么深奥,要讲得通俗易懂。但也不能流于表面毫无启发。
第四,教学要设计亮点和高潮,教学要有波澜,有余味。
第五,教学要选好突破口,设计好有价值的提问。
第六,散文教学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十一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难点】。
1.作品中的景物描绘上如何体现作者当时的心境的。
2.作品中景物描写所营造出的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由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放在对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三、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四、小结。
1.本文结构。
2.写作线索。
五、作业。
熟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优美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课文内容赏析。
第一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
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第二段。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
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两段便浑成一体了。更重要的是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脱现实的心态。)。
二、作业。
熟读第四段、第五段,品析作者是如何写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的。
第三课时。
一、课文内容赏析。
第四、五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二、作业。
背诵四、五段。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本文意境。
2、鉴赏并学习本文写作语言的艺术技巧。
3、在朗读与鉴赏中探究本文所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鉴赏、学习本文语言的艺术特色。
2、探究本文所流露出的作者的的情感变化。
教学方法:
“品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路: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掌握文中多音字、生僻字的字音、字形。
2、查阅资料,回忆作者朱自清的大致概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说到荷花,宋代诗人杨万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叹(ppt展示荷花远景图),而周敦颐看到的是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ppt展示荷花近景图),可见,不同人眼中的同一事物也是有区别的。那么,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眼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荷塘月色》来感受一下。
2、课文品读。
(1)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找几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下1-3段、4-6段以及余下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做出相应的纠正)。
明确:
第四段:写月下的荷塘,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等景物。
感受:花叶茂盛、美。
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描写了月光、青雾、云、月影等景物。
感受:幽雅、宁静。
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描写了树、远山、路灯光、蝉声与蛙声等景色。
感受:朦胧、阴沉中夹了些许热闹。
第二段:写小煤屑路边的景色。
感受:沉寂、阴郁、冷清。
(对于感受,不做固定要求,可见仁见智,全凭学生的鉴赏。)。
3、语言鉴赏。
刚刚我们感受了一下这些景的意境,那么,为什么这些语言会传达出这样的感受呢?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写景的这几段,选择几句你喜欢的,从语言艺术特色方面分析一下它们好在哪里或者为什么这些语言会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学生先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做出相应的总结与补充。)。
总结讲解:
语言典雅,动静结合,充满诗情画意,运用了多种修辞。
(1)比喻、拟人,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景物的状态描写的生动、形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刚出浴的美人”一句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
(2)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文中通感的使用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例如,“微风过处····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的感受,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
(3)叠字,文中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的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以上这些句子及修辞手法大家可以积累起来,学着仿写,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4、情感探究。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的同时,又是一篇抒情散文,那么文中到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细细体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全文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种情感有变化吗?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言)。
明确:
(1)对于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下面我们看一下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以助于体会作者的感情。(ppt展示本文的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的优秀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
总的来说,全文中处处流露着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在忧愁的笼罩下,因看见荷塘月色的美景,生出了短暂的轻淡的喜悦之情。
(2)作者的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感情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开篇“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作者的烦闷之情,于是走出家门以求静;小煤屑路上的景物描写如“寂寞”“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的”,恰巧反映了作者低沉的心境;看到月下荷塘,“便觉是个自由人”,渐生出淡淡的喜悦之情(提示:“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随着走出荷塘,心情又开始回到忧愁(提示:“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联想到江南,生出了怀念之情(提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最后回到家中,无奈回归现实。
5、总结。
通过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领略了月下荷塘的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同时又感受到了作者那淡淡的忧与淡淡的喜相融合的复杂感情。全文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游又是抒情,结构安排恰到好处地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此外,在写作技巧上,文中多处使用比喻、拟人、叠字及通感等修辞手法,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最后,让我们欣赏一段《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再次品味一下那景那情。
6、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六段。
(2)任选校园中一处景物,仿照文中写景部分,写一段写景文字。
7、板书设计。
朱自清。
shapemergeformat。
一、说教学目标。
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因此,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现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独具魅力,被称为写景的好手。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壮年时期的作品,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十三
《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候,都不得不烟消云散。所以说,这篇散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艳情想象,一场士大夫的艳梦。
这部写了士大夫艳情白日梦,但是这样的梦想又总是被现实所搅扰。这就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既放纵/想象又约束/现实之间的振荡文本结构,既以谨严缜密的结构约束放纵想象的文本形式。在这篇《荷塘月色》之中是如此,在另外一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同样表现出来。
高中荷塘月色教案篇十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及其表达效果。
2.通过赏析重点语句,掌握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感受作者当时心境,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语句的分析,学会文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理解当时所处背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
图片教学法、问答法。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用ppt课件展示荷塘景色。请学生用四字词语去概括出来。
“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了荷塘月色的美好画面。在若干年前,有位作家在观赏了月色的下的荷塘后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
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展示。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明: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去找出文中每种景物所用的修辞,并在小组间讨论这些修辞的表达效果。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
2.结合学生回答,学生分小组一起赏析以下重点句子。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结合ppt讲解本段写景重点运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四)迁移拓展。
1.教师播放“小夜曲”音乐伴奏,学生跟随音乐朗读喜欢句子和段落。
2.谈谈对情景交融写作方法的理解。师指导补充深化。
(六)作业小结。
以你是作者的朋友的身份给他写一段话,要求感情真挚可以疏导作者郁结的心情、可以探讨文章的写法。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