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质15篇)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如何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推荐以下总结范文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写总结的朋友们。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比一比、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课教学立足于“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为此,本课设计,倾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特性:其一是现实性,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其二是系统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其三是文化性,引导学生在活泼灵动的问题诠释和“数学史话”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特点。
这部分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见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几种常见的实物图片。
1、课前要求学生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几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并把价格记录下来。
2、测量自己身高,并以几米几厘米的形式记录下来。
3、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一、导入小数。
1、师:昨天老师在超市里看见有两个同学在忙碌着,瞧瞧,他们在干什么?
(快速播放课件:两个同学在超市的货架边了解商品价格并用笔记记录着)。
2、师:当时我很奇怪,就上前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课件出示两张记录单,第一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记录价格,第二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点几的小数形式记录价格)。
大家更喜欢哪位同学的记录单呢?说说你的看法。
3、师:是呀!两种方法各有长处,而第二个同学的记数方法,更简单、明了、方便,值得我们来研究它。
(点击课件,突显第二种用小数记录的记录单)。
4、师:像0.85、5.98和2.60(课件中的数字)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呀?(课件闪现小数点)“、”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小数。
1、师:谁来说说,这些小数应该怎么读呀?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小数吧。
3、师:那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
(老师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设计意图:小数该怎么读?怎么写?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个别与集体的练读,老师的范写与学生的仿写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将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到下个环节的联系商品价格认识小数上。)。
4、师:哪些同学已知道,这些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表示。之后,小结看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课件显示出第一个同学的记录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教学例1。
1、师:看来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已经对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已经很清楚了。下面请大家在自己周围找一找,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也有小数的存在。
(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教材中第91页第2题的大象、鸵鸟、长颈鹿有关数据,让学生齐读材料)。
(学生可能会猜出正确答案,但讲不清楚其中的理由。)。
3、师: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老师的身高1米75厘米为什么可以表示为1、75米这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表示1米长的尺子,然后平均分成10份,第一段变为红色。)。
师:1分米是1/10米,1/10米还可以写作小数0.1米。
(在1分米下方显示1/10米、0.1米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再点击课件将3分米长的部分变为兰色。)。
(媒体显示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
5、师:老师还可以从尺子上找到另一个小数——0.7米,猜猜是指哪部分啊?说说你的想法。
6、师:同学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又有了新的发现。请看:。
(课件演示将1分米平均分成10份,使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份。)。
现在一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
7、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说出想法)。
那么3厘米用小数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8、师:18厘米呢?
9、讨论:现在大家能理解老师的身高1米75厘米为什么可以写成1、75米吗?
10.师:王东同学身高上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
(此处,学生将1米30厘米写成1.30和1.3都是正确的,贵在能让他们说出其中不同的想法。)。
如果老师告诉你们,林承同学的身高是1.42米,你能说出他身高几米几厘米吗?
11、师:谁愿意来介绍下自己的身高几米几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四、运用拓展。
2、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朝着简洁、方便的方向不断的演化,数学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用今天刚学到简洁的小数记数方法来玩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老师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猜价格,可以以“高了”或“低了”的提示形式,引导学生猜出正确价格。)。
[设计意图:“竞猜价格”的游戏既是对小数含义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对小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教科书38——39页及相应的练习。
1、结合具体活动情景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在操作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有大小,感悟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交流能力。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绳子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红旗上的五角星的名称缘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真不错,老师准备把这几颗五角星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同学。(课件出示五角星)这几颗星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师: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通过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角是什么样的图形,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角的家,在画面中,哪儿有角?
师:不仅这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生生互动)。
2、摸角。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找到的角?
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的角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图形(点)。想想怎样才能把你们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呢?(点、边、边)。
老师发现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这个点,还指了这两条直直的线。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吗?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指角吗?试试看。
师生一起指三角形的角、课本封面上的角。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同桌合作指一指课件中的角。
师:角到底是什么模样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课件演示)。
师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后板书(1个顶点、2条边)生再次指认实物角的各部分名称。
4、判断角。
(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五角的角与几何中的角的区别)。
5、创造角。
师提供学具:一条绳子、两根塑料条、圆或不规则纸片。讲故事:“蓝角、红角比大小”(课件出示图)。
(在创造角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及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探索,使学生感受角有大小,更好的认识角的特征,建立角的表象。在学生介绍角的时候选择一个角来比一比两个角谁大谁小,这样可以更自然的引到活动角的比较大小。)。
6、画角。
a、请学生想想说说,应该怎样画角。
b、教师规范画角的步骤。教师边画边说:先点一个点,从这个点起,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教师板演)。c、学生练习画角,教师给予鼓励。
d、学生反馈后,再画一个跟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练习反馈,实际应用。
1、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三角形有几个角,再数一数每个小组桌面上其他图形的角。
2、给你一个长方形,只能剪一刀,你能把它变成几个角学生操作后交流:不同的剪法,得到角的个数不一样。(电脑演示几种情况)。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1、谈收获。
2、学唱《角的歌》: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课中安排学唱《角的歌》,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是对“角”的一个特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五、课外延伸。
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请你回去后仔细地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角。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本次月考,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一、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第一、三题。学生对于拼音,词语知识掌握准确,相对来说做的要好些。
2、第五按要求写句子。部分学生出错,基础知识不扎实,改写转述句没有理解题意,对句子改写掌握得不牢固;修改病句一题有一部分学生改变了原意,做的不好。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和运用。
1、第七题口语表达,有一部分同学出错,主要是不理解题意,制定班级公约,我们班其实是专门抽出了两节课让学生讨论、制定,但部分学生没有从卫生、纪律、学习方面做答。
2、课外阅读,学生普遍存在不认真阅读短文,答非所问。
第三部分:写作。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能写出自己的心爱之物,并表达出自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二是内容突出了中心,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学生的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三是个别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二、具体措施。
1、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写字教学,力争使每个学生字迹整洁、工整、美观。尤其注重间架结构的指导。
2、多阅读,适当做读书笔记和批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加大口语、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4、加强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速度,严格要求,改掉潦草、马虎的毛病,尽量减少学生的笔下错误。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1、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
2、让学生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亲历小数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并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1)观察图片说一说这几种水果的价钱有什么区别?你能分一下累吗?
2、(出示图片2)师:分成的两类有什么区别?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3、师:同学们很棒,前面的是我们学过整数。后面的就是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的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新知。
(一)什么叫小数。
1、像2.091.455.2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中间的“。”叫小数点。
(二)小数的组成。
1、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小数?(播放超市图片)。
2、你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说一说小数有那几部分组成吗?
3、小结:小数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评论。
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请你试着写一个小数。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1、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
2、让学生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亲历小数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并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1、(出示图片1)观察图片说一说这几种水果的价钱有什么区别?你能分一下累吗?
2、(出示图片2)师:分成的两类有什么区别?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3、师:同学们很棒,前面的是我们学过整数。后面的就是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的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什么叫小数。
1、像2.091.455.2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中间的“。”叫小数点。
(二)小数的组成。
1、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小数?(播放超市图片)。
2、你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说一说小数有那几部分组成吗?
3、小结:小数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找出下面数中的小数。
0.23167.412.8590247.900.36。
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请你试着写一个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平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在这节课中,我感觉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放手,让学生多自主学习,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还会急于讲述,“放”得还不够。主要用的不是本班学生对学生了解不够,怕出问题。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教师应把学生的生活当宝贵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课堂上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师生、生生间的共同探讨交流、讨论、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六
角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本课通过让学生看、找、画、折、摆等形式,知道角的组成和画法。
教学过程中,用情景引入,创设漂亮的小房子,让孩子们找找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感兴趣,仔细观察,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
1、找角。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找身边的角与自己身体上的角,找到以后让学生用手摸,感觉角的特点。
2、认识图形。抽象图形从直观到抽象,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认识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辨别角。从而引出直角,认识直角。
3、折角。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体验数学知识,摸摸自己的角,对角的形状有直观的感知,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制作活动角。
这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靠教师抽象的讲是行不通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深明白角的大小是与边的长短无关的,只是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拓展练习。一个长方形经过剪裁后,这时还剩几个角?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寓教于乐。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等。
两根硬纸条、图钉、圆形白纸等。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小房子。
师:同学们,看这座小房子漂亮吗?那谁知道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哪些图形拼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大家看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另一种新的图形。(课件抽象出角)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图形吗?(学生发挥想象)。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非常棒。这个同学所说的名称很接近数学家给它起的名称。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角。
导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一)导出角的特点。
师:同学们,在这座小房子里藏了这么多的角,那你们能不能从我们身边找到角藏在哪里呢?找到角时并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组长带领,在教室里找角。指生汇报找角,摸角的感受)。
生1:角很尖,有些扎人。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课件:画角。
师:你们能给这个部分起个名字吗?(指顶点)这个同学起的名字跟数学家起的名字很接近,我们把这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个部分你们能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指两条边)这个同学起的名字跟数学家的一样,这部分我们就叫角的边。
师:同学们给角的这几部分起了名字,真了不起。那你们观察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课件:(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象这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叫做角。
(二)引出直角。
生:老师指的这个角边是直直的。
(三)折角。
找一个锐角:你为什么认为你折的这个是角?(因为它有个顶点两条边)大家同意吗?谁折的角跟他的一样?生举起手中的角。
找一个钝角:谁折的角跟他的一样?生举起手中的角。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个是角吗?(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你说说你折的这个角跟前一个一样吗?比一比。
找出三种角,贴黑板,
师:大家看,这几种不同的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答)。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判断是不是角。
2、找出下面的直角,并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3、思考题:一个长方形经过剪裁后,这时还剩几个角。
三、布置作业。
回家与家长用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活动角,下节课要用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找角,折角,做活动的角,发现我们身边藏着各种各样的角。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五、板书设计。
边
顶点。
边
锐角。
直角钝角。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七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1、播放暖场音乐—《一闪一闪亮晶晶》。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多位学生上台展示。
师: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脱去华丽的外衣,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一)角的特征教学。
过渡:(板书抽象的角)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独立思考,指名多位同学说。
1、教师归纳:所以角有一个尖尖,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做边。
2、同桌互说。
3、小结: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和老师一起说一说。
4、数学游戏:谁的眼睛明又亮。
过渡: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想玩儿吗?
(1)第一关:判断角。出示红卡:第1题。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火眼金睛,最快地找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请拿出红卡第一题。
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或者找角的时候,都要用到角的特征。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有一个条件不满足,那么它就不是角。
(2)第二关:找生活中的角(指角,并说明原因)出示红卡:第2题。
师:大家都会判断这些是不是角,其实角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本数学书上就有好多角,在这个面上,这里有角,这里也有角,在这个面上呢,这里有角。(摸面、圈角、指顶点和边)。
师:那这个物品的哪些表面有角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小结:我们从生活中的物品抽象出了许多数学角,希望大家以后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物品。
(二)角有大小。
过渡:生活中处处都有角,我们这把折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角。
1、课件演示,感受角有大小。
2、小结:所以角有大有小。
3、比角。
师:这怎么比啊?(上台演示说理由)。
(三)画角。
1、自主尝试画角。
2、播放动画,规范画角。
3、拍照作业,欣赏角。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通过比、折、画的方式认识了角。那你们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蓝卡吗?请拿出蓝卡第一题。
【出示分层实践卡】。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八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对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从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初步认识角。
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课件、尺子,学生每人2条硬纸条和一个按钮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1、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2、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二)揭示课题。
大家都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伊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找平面图形这一环节,既复习了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为新课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设计意图:创设“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1、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这些平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美。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九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试题分析。
数学试卷分为填空,选择,判断,计算、解决问题共五道大题。概括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细化考察体系。
本套试题考查面广,涉及知识点多,突出了教学重点,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儿童心理,其中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是本次考察的重点。
(二)题型设计新颖,试题结构均衡。
试题做到了计算技能考查与思维水平考查相结合。其中填空、选择、判断题重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注重了数学概念,思维方式,解题技巧的检测。而四、五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三、试卷分析。
(一)取得成绩。
计算题和解决问题部分大部分学生做得比较好,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可见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仅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
(二)存在问题。
1、填空题中的第4题学生答对的正确率很小,学生的.知识面很窄,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也与老师平时对这方面的知识强调不够有关。
2、个别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不够高,反映出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及差生转变工作不够也有直接联系。
3、大部分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求法很熟练,但却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还不太理解。
(三)今后的教学方向。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简单的知识;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这次考试成绩展示出了一定的成绩,也暴露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会用心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十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理解乘法的含义。
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这节课我们学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简便运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自学指导:(一)。
(一)先学。
1、观图回答题:
1)有几架飞机,每架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2)有几节车厢?每节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3)过山车有几个座位?每座位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二)后教。
1)有几架飞机,每架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有5架飞机,每架有3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
3+3+3+3+3=15(人)5个3相加。
2)有4节车厢,每节有几6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
6+6+6+6=24(人)4个6相加。
3)过山车有7个座位,每座位有2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
2+2+2+2+2+2+2=14(人)7个2相加。
4)观察我们写出的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四、自学指导二。
(一)先学。
1)7个2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成()或()。
2)这个乘法算式怎样读?
3)加法算式中没有7,7是怎么来的?7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二)后教。
乘法的读作和各部分的名称。
乘法算式:2ⅹ7=14读作:2乘7等于14。
或7ⅹ2=14读作:7乘2等于14。
乘号。
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2表示相同的加数。
六、当堂训练:
做一做第48页的三道算式题。
1、写加法算式。
2、(8)个(4)。
加法算式:4+4+4+4+4+4+4+4=32。
乘法算式:4ⅹ8或8ⅹ4。
3、练习(九)第一,第三题。
八、板书:
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3+3+3+3+3=15(人)5个3相加3ⅹ5=15(人)或5ⅹ3=15(人)。
6+6+6+6=244个6相加4x6=24(人)或6x4=24(人)。
2+2+2+2+2+2+2=14(人)7个2相加7x2=14(人)或2x7=14(人)。
读作:2乘7等于14。
读作:7乘2等于14。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一
由于特殊原因,本次月考英语试卷没有听力,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课本,但又避免于教材中机械的知识,对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察的内容,如单词的掌握,动词的时态的运用,重点短语等,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试卷分析。
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等方面的考察,无难题,偏题。
1、试卷中第一题选出每组不同类的一项,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对,但对于听课不太认真,背书不太及时的同学,可能由于一些单词的不熟悉而失分。
2、试卷第二题单项选择,本题基本紧扣课本,其中有三道题关于时态和语法的应用,失分比较多,还是由于同学们在上课期间没有认真听讲,练习的比较少。
3、第三题的选词填空和第四题选择合适的答语这两道题同学们做的都不错。
4、第五题按要求改写句子,关于“or”和“and”的用法,同学们掌握的还不太好,本题满分15分,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到十二分。
5、第六题阅读题,一直是同学们的强项,大部分同学都能得满分。
总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首先要实践,其次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要经常的接触反复运用,由于这次疫情,我和同学们不得不隔空教学,教学效果相对于课堂上来说大打折扣,通过这次考试,自律的同学越来越优秀,基础差的同学大部分知识掌握不牢固,加上自律性差,导致本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面对这次考试成绩,我和同学们又站在了新起点,我们会更加努力,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措施,迎接新的挑战!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试卷特点:
二、基本情况:
三、学生答题得失分析。
1、基础知识不好。
2、读题不认真。
3、理解能力差。
4、缩句没掌握方法,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还不够。
5、阅读失分严重,可见学生对于篇幅的阅读能力的深度还不够。
6、作文没有认真审题,导致没有高分,低分现象严重。
四、整改措施。
1、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2、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3、多读课外书,加强课外阅读的理解、训练、积累。
4、加强对作文的指导,训练,教会学生审题。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三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李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那你们知道兔子喜欢吃什么吗?小猫喜欢吃什么呢?
生:兔子喜欢吃萝卜,小猫喜欢吃鱼。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小兔子和小猫最爱吃的食物,请看(投影仪出示)并想一想:
(1)4个萝卜,怎样分给两只兔子才公平?
(2)2条鱼,怎样分给两只猫才公平?
生:平均分才公平,只有平均分,他们的个数才相同。
师:动画显示平均分的过程。
师:两只兔子和两只猫都很满意的得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李老师今天也给我们的俩个班长带来了一块好吃的饼,请看李老师是怎样分的,你有什么看法?(投影出示一块大,一块小)。
生1:不公平。生2:老师偏心女生。
师:那你认为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从中间分,一人一半。
生:平均分成两份,两人要一样多才行。
师:老师听取你们的意见,把这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投影仪动画显示分饼的过程)。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或半个。
4、引入1/2。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错,有的说用0。5表示。有的说就用纸折,然后涂色。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表示,其实,一半的表示方式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就是刚才李老师听到有个同学说用二分之一表示。
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师:谁来说说1/2表示什么?
师把意义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让不同的学生说分数的意义。
2、折一折,并涂色。
生:有的用长方形纸、有的用正方形纸、有的用圆形、还有的用蝴蝶、金鱼等等。(同桌说意义,然后全班交流)。
3、涂一涂,说意义。
a要分别涂出他们的1/2,你认为首先应该怎样做?
b其中六边形、圆、和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c利用投影进行交流,每一个1/2分别表示什么?
2、拿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4,并涂色。
(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
3、,认识1/4、2/4、3/4、4/4。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2)涂一涂。p54。
a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
b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c将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了这张纸的(),还有这张纸的()没涂颜色。
d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
同学们,通过以上操作,你能说出1/4、2/4、3/4、4/4表示的具体意义吗?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分数表示,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像1/4、2/4、3/43/52/8的数都是分数)。
4、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写。
(1)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
(2)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一个分数应该怎么读?
(3)你认为分数该怎样写?为什么?
(4)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
(5)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
三、尝试运用。
(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投影仪出示)。
a读出每一个分数。
b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c说出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含义。
如: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
(2)判断那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是的画勾,错的打叉,并说出原因。
(三)巩固与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55页第1题)。
(1)独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
(2)指名读出各分数。
(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58页第2题)。
(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2)你为什么这样涂?
3、判断: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图见58页第3题)。
(1)独立判断。
(2)交流判断的理由。
(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
4、我来涂,你来说是几分之几(分数的意义)。
5、拓展题:涂色部分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投影出示)。
(四)小结。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十四
成功之处: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现实世界是数学知识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在这环节能让学生给角的各部分起名字,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在这环节教学中也有个人反思的地方,比如当学生回答“角的样子是那些物体留下来的”时,如果能及时捉住有用信息,用孩子的话去引导“生活中能没有角吗?”这样就更能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表现,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观点,并及时捉住有用信息,去引导学生,调控整个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入,思维水平不断飞跃,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上完这堂课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实践者,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获得有效培养,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五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1、《兔子分苹果》。
2、强调“平均分”
二、新课。
1、你看老师这样分,两只兔子会满意吗?为什么?每只兔子得到半个苹果,这样半个苹果用一个数显示就是|1/2。
2、板书1/2。
3、领读:二分之一。师:我们读的时候是从下往上读。
4、教写法:
5、同桌之间说1和2分别表示什么?准备圆,我们认识了/2,你能做出这样的/2吗?拿出一个圆(正方形)请你折出1/2并写上1/2。
6、小结:无论是苹chay果还是正方形,或其他物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粉就是他的/2。
7、学习“1/4”
8、向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但老师发现1/2的下面使,而1/4的下面为什么4呢?也就是说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10、练习。
(二)比较大小。
1、小猴和小猪在一次吃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多,小猴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的,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他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发现规律:平均分的分数越多,得到的就一分就少。
2、练习。
3、用着节课所学的知识,结合主题图,说一说,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如:我家有三口人,我占全家人口的1/3,买100个鸡蛋碎了31个,碎的占总数的1/100。
(三)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谜语:百里挑一。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