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精选10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内容和情感的反应和体会,是对作者思想和艺术形式的一种评价。读后感有助于加深对书籍的理解,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一种对读书经历的总结和回顾。读完一本好书后,经常会有一种想要与他人分享的强烈冲动,这就是读后感的价值所在。忙碌的生活里,不妨花一点时间写下你的读后感,分享你的思考和感受。读后感是美好的回忆,也是对书籍的致敬。写读后感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书籍内容进行解读,深入剖析其思想和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写作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读后感风格。记得要保持原汁原味,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哦。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一
这本书开篇就说道:“人生苦难重重。”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自律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
书中有一句话“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斯科特.派克对自律的理解更加宽泛和深刻,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自律。面对问题,智慧的人不会因为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他们会迎上前去,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直至把问题彻底解决。
“主动”“积极的态度”面对痛苦,是自律的根本。当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来,我们要拿出足够的勇气主动的、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书中这一观点,我特别赞同。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是众多父母的心愿。但事实上,我们能看到身边很多孩子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尤其到了初高中阶段的青春期这些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面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经常一言不合就鸡飞狗跳,他们只会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到孩子头上,不是打,就是骂,根本不愿意调查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合适。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把本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孩子上。
孩子从出生到十七八岁,这漫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能投入足够的时间“陪伴”在孩子左右,尤其在孩子规则意识、行为习惯、处世方式等形成的关键期,给予必要的指导,恰当的敦促,来巧妙的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孩子才能会学会自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的每一个暑假,在漫长的无人监管的六十天里,如何指导孩子制定计划,严格执行,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养成自觉学习、阅读的好习惯,这都需要父母动脑筋想办法,花费时间引导孩子加强自我管理。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以忙为理由,放任孩子不管,或把孩子寄放在长辈、亲戚家里,孩子的自律能力较难养成。
培养孩子的自律不是一日之功可以完成的,需要父母大量的精力和耐心去培养,而且越早意识到越好。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正确的榜样,让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良好的熏陶,很难想象那些缺乏起码的自制力、生活邋遢、行为不检的父母怎么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在投入足够的时间的同时,父母无条件的爱和长期给孩子的安全感至关重要。注意是“无条件的爱”,那是一种宠辱不惊、细水长流、不带任何控制欲望的爱。当孩子面临痛苦和困难时,父母真心实意地与孩子站在一起去经历痛苦和折磨,并时刻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给予的坚强后盾,这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选择进步而不是落后,懂得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的起点,这是培养孩子自律的根基。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中提出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这里先谈刚刚共读完的第一个原则。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有足够的自制力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享受更大的快乐。推迟满足感,通俗地说就是“忍耐”,它既是自律的原则,也是自律的表现。
著名的“糖果实验”表明:那些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延迟满足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成功机会。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在学习地理、历史等科目时,她自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他人,背诵并不擅长,于是她想办法画图、做表、简笔画等极尽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有时候这种画图和总结比一目了然的记忆会麻烦很多,经常加班熬夜,看似很苦,但她对知识结构的记忆和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延迟满足感”是一种能力,刚开始要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但在这个过程中,以极强的自制力坚持过来,就会发现,自律能带给人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就像这个清华女孩说起自己的经历,一脸的自信和满足!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二
今年8月在西南大学,好朋友送了一本书给我——《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旅程》,当拿到这边书的时候,一看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就爱不释手了。短短一周读完第一遍,颇为震撼,对我来说,已经很多年没有读到这样优质的可以提升认知和自我水平的好书。特别是里面的许多观点和方法论,是我一直在苦于寻找的答案。因此,我决定将里面有用和有效的内容再次提炼,一是加深对书内容的理解,二是将自己融入到书里面,去解决那些理不清,道不明,但又时时影响我的那些主观的判断。
《少有人走的路》一共有八本,这本“心智成熟旅程”是第一本。樊登讲书里面也特别推荐了这本,当我读完“心智成熟旅程”后,我又买了全套书,将最新的多的这本“心智成熟旅程”送给我的员工读。这本“心智成熟旅程”,是这一套书的起点和根基,后面的七个系列,是基于第一本而从各个方面再深入探讨和以小说的方式来论述的。这套书提到了许多作为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却自己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我们认为成熟应该是跟人的年龄成正比,但往往,我们生活中时常遇到的人,一把年纪了,认知和处事跟小孩子一样;比如,明明外在看上去合家欢乐,偏偏感觉不到理想中的幸福;比如大龄青年不愿意结婚,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还是害怕担责任;比如,孩子出现问题,是叛逆还是逃避;比如,常常的孤枕难眠,无法控制的浮想联翩,等等。其根源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环境造成了这些现象?一个人的童年,对他未来的人生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有些人深陷痛苦,却又接受现状?为什么我们常常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当我们面临很多事情无法解开心结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和解,通过什么方法,让自己真正的成熟,而不再困扰,而不再让自己陷入新的困扰之中。“心智成熟旅程”书中都一一给出了答案。
“心智成熟旅程”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了如何让自己走向真正的心智成熟。自律、爱、成长和信仰、恩典。每一章都从问题出发,然后通过案例剖析,找到根源,再自我救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里我只写自己最受用,以及对我震撼最大的几个观点。
本书开篇用六个字“人生苦难重重”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我想不管是在西方信仰耶稣还是在东方文化影响下,全世界的认知是一致的,只是解决方式不同而已。面对苦难重重的人生,很多人会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还有很多相信,这是命!但总有些人通过积极想办法,改变命运。而我们解决的关键点是“自律”。“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这看似简单,做起来真的挺难的。因为大多数人,特别是孩子,总是先甜后哭,总是把最容易的,最让心情愉悦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继而成长中,习惯了先甜后苦,养成了面对问题,逃避问题,势必成年后,面对苦难,心理上会受挫,甚至成为心理疾病。如果在孩童时期,重新设置人生痛苦和快乐的次序,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学会自律,那成年后才能用成熟的心态和明智的办法处事。
对于承担责任,更是难上加难了,在我国的处事文化中“明哲保身”的处事态度,成为成人的处事哲学。今天不讨论这个哲学思维的对错,单从对人的心智来说,逃避责任,会造成人形成两种病症: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神经官能症患者是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挂在嘴边,总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不够资格,因而缺少勇气,而做出的错误判断,不断加大自己的责任,使自己备受压力和内疚感。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神经官能症症状,比如我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吼了孩子之后,自己又内疚得要死,再比如我经常直言不讳跟朋友说了一些话,事后又觉得这句话可能出言不逊了,又内疚后悔了,总之就是不自信的表现。轻度的神经官能症是可以允许的,这是人的良知,如果连良知都没有,岂不更有心理疾病?相反,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意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所有的孩子都是患人格失调症,都会本能地逃避责任,不少的孩子也会患神经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罪有应得。如果孩子的成长中缺乏有效的正确的引导,一定会导致这症状加强,从而造成在成年以后,已经形成固定的认知,导致自己无法正确处理身边的事物,陷入痛苦和无法自拔的心理疾病。当这两种症状如果出现了很严重的状态,即神经官能症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症让别人活得痛苦。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前提是父母有正确的认知和对孩子问题的敏感性,反之,则会阻碍孩子的心智成熟。特别是患有人格失调症的父母,不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也会导致孩子出现人格失调症,上一代的问题影响下一代,代代相传。一旦被心里医生诊断为人格失调症,说明这个人已经逃避责任的程度非常严重了,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所以作者用面对痛苦,推迟满足感,来提醒大家,要先苦后甜,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到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其次是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承担会带来痛苦,大部分人会努力去躲避痛苦,很多的人在面对痛苦时候,宁愿自我安慰:“问题的出现不是我错,是我无法控制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或者社会替我解决”。这种逃避责任的心态一旦形成,会出现一个怪圈:因为谁谁谁的原因没有做到,所以我理所当然“活该”。所以,很多人婚姻不幸,都被设定为丈夫或者妻子(对方)造成的;很多孩子不听话,叛逆,都是他自身罪有应得。这种逃避的心态,即用谎言欺骗自己,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而且越陷越深,甚至出现仇恨。作者在书中提出面对承担责任的痛苦,就是要勇敢忠于事实,在既有的观念地图上,不断修正,更新自己固有的观念,不断地修正,使地图内容更加真实和完整。最后,迎接挑战,即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不间断地严格自我反省。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带来的痛苦,而认识和忠于事实带来给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带来的快乐,甚至远远大于痛苦。
第二章里面关于爱的解析,对于这章我的感悟稍逊,因为一直在通过各种媒介努力学习关于如何爱,怎么爱。这里用两首纪伯伦的诗来阐释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夫妻的爱的真理。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著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
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
在你们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
倒满彼此的酒杯,但不要只从一个杯子啜饮,
分享你们的面包,但不可只把同一块面包享用。
一起欢笑,载歌载舞,但容许对方的独处,
就像琵琶的弦,虽然在同一首音乐中颤动,
然而你是你,我是我,彼此独立。
交出你的心灵,但不是由对方保管,
因为惟有生命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灵。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
君不见,寺庙的梁柱各自耸立,
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本章书里面有个观点值得提出来学习,即:爱是使人心智成熟的力量,爱付出的同时,也是帮助自己一并走向成熟。爱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拓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人需要爱别人,才能有完整的心智。而爱猫、爱狗;委屈求全;打着以爱的名义控制别人,都不是爱,不是真正的爱。依赖不是爱、同情不是爱、妥协也不是爱,唯有爱,是帮助彼此独立,成就自我。
最后一章“恩典”,里面提到的潜意识,着实让我脑洞打开,作者因信仰西方教义,所以取名为“恩典”,从我的理解,更像是“儒、释、道”的法则。我们常常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切注定,其实,多数源于我们的潜意识。比如,我们成功躲避一场灾难,或者梦里面的场景在现实中相遇了。一个人的大脑里面,自我意识只占了5%,还有95%属于潜意识。所以,大脑可开发的领域还有很多很多。潜意识是一片神秘的领域,梦是它存在的最好证据。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比我们更睿智的东西,这就是“潜意识的智慧”。潜意识的密码,有可能一部分是来自于遗传,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儿童成长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常常说原生家庭,价值观冲突,往往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潜意识是天性和自然进化的空间,潜意识知道的东西永远比自我意识知道得多,我们获得一项真理,得到一种启示,不过是重新认知潜意识里原本存在的事情。意识的成长与进步,意味着它开始认同潜意识所熟知的一切。
潜意识或许是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之所以会生病,正是自我意识抗拒潜意识的结果——意识患病了。潜意识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恩典”,只有我们无限接近我们的“恩典”,才能获取心灵的源泉,才能对抗负面的,天性的“恶”——懒惰、怨恨、自私、嫉妒等等。所以要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需要经常的自我反省。潜意识是树根,要想让浅表的自我意识硕果累累,也就是要像我们“儒释道”提到的天人合一。
似乎本书越写越有境界,用一种超越的精神在指引我们走向最理想的状态,对应了开篇的“人生苦难重重”。但作者一直在努力引导我们,认知自我,认知世界,认知精神,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凭借足够的耐心,付出充分的努力,沿着心智成熟的路,前进。点滴的认知和经验,慢慢汇聚起来,人生之路就清晰了。那些我们童年受过的伤,成长中经历的苦难,或者一不小心走进死胡同,也有肯经受失望的打击,遭受错误讯息的干扰,阻碍我们的前进,我们需要自我纠正和调整。当我们能驾驭我们的人生,我们获得了自我的力量,才能获得心灵的释放和生化,我们才懂得幸福是奔放不羁的自主,不妨碍别人心智成熟,用真正的爱帮助孩子、他人成熟,才是心灵意识的天人合一。
最后,看完全书,也能理解为何作者取名为《少有人走的路》,道理很多,也能读懂,但是,要真正做到,并且时刻反省,却非容易之事。所以,每当我们看到成功的人,感慨他的气度,胸怀,眼界和处事,也能想到他在塑造自己的过程中的不易和努力。感谢作者带来的恩典,给与的力量足以让我收益终身。同时,非常感恩西南大学园林学院杜教授的馈赠。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三
这是一本关于心灵和精神方面的书,很多时候它让我不舒服,因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会让思想和心智更成熟。”我喜欢这句话。
平心而论,我是个害怕麻烦的人。很多事情只要不影响到我基本的正常生活,我都会选择视而不见,直到拖到不得不去解决的时候。至于,别人口中所说的热心的帮助别人如何如何,基本与我无缘。我得承认很多时候,我是个冷漠的人。为了躲避很多无谓的麻烦,我会尽量避免跟别人有更进一步的接触。就我工作的环境而言,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生活嘛……我的朋友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我:“你不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有时候话也不多,又理性,真是很难交到新的朋友啊!”
或许,我该尝试着去改变一下,多和别人交流,多接受一些别人善意的邀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去帮助别人,甚至,偶尔去请求一下别人的帮助。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四
像书名一样,如果是二十岁的我看这本书,大概会摔书,大概也切合这本书的书名《少有人走的路》,因为要读完这本书本身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和延迟自我满足的能力。
书中大部分内容描述的是是什么的概念,很少描述为什么或者对其一笔带过,案例的主要作用是对是什么的解释,而不是为什么活着怎么样的解读。
读者如果缺乏对进步的强烈愿望,很难从这些抽象的文字中建立坚定的自律和自我约束意志,不具体的比喻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抽离感。
我经常有的一个感觉是,很多道理我们都懂,要做到却很困难,就像我们总因自己乱发脾气责怪自己,却无法控制自己下一次的歇斯底里。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脾气暴躁的深层原因,只想想办法把脾气压制住,却往往适得其反,更添痛苦。了解自己的缺陷来自于原生家庭,并对了解某些行为对与错相对来说是容易的,了解自己性格的形成复杂得多,却很有必要。只有把问题的症结打开,才不会一再发生类似的事件,身心俱疲又对自己一次次失望。
描述应该怎么样和不应该怎么样,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像是说教,让人很容易产生抗拒感甚至不信任感。具体的行动和事例的支撑对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就像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桥梁,让人看见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才有动力作出改变。
与此同时,作者提出“真正的爱”的概念,当我们拥有真正的爱时,就愿意推迟满足感,做到自律和自我约束,不任由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爱是心智成熟的前提。
去理解对方,站在他们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对之表示理解,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理解对方,对患者很重要。这一点,和现代心理学的观念也是十分一致。
因为某些原因,我一直在和自己作斗争,但是越是斗争,越恐惧,越想逃避,结果越陷越深。一边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早日“做个正常人”,一边又不停受挫,对现实越来越失望。直到这几年,接触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才慢慢对自己有了了解,也慢慢放松了心态,接受自己的缺陷,不再和自己作对,对外界的看法也更宽容。
书籍真是个好东西,人与人的理解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从书籍里,我找到了多年不曾体验过的被理解和鼓励,也找到了面对人生的勇气。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书的陪伴,我现在会过得怎么样。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从书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素质班的要求下,我翻开了一本以前从未听说的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后才出此刻畅销图书榜单上,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这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至今长盛不衰。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共分为四个部分:自律、爱、承载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忙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性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作者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可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一样的心理疾病,只可是得病时间不一样而已。规避问题和逃避问题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视问题开始。可是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难的旅程。
解决问题的首要方法就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进取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职责、尊重事实、坚持平衡。时间这些原则,关键在于你的态度,你要勇敢应对痛苦而非逃避。
很幸运有机会了解这本书,否则将会是我心智走向成熟的一个遗憾。我会慢慢学会自律,学会爱,学会独立,找到真正的自我,做自我的主宰,用进取平和的心态迎接生活!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五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一本书。
人的成长是一生的过程,它不是18岁的时候就能完成的“作业”,而很多人甚至到临死之前也没能做到,甚至不曾意识到。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身边的家人,朋友当中很多人都还没意识到吧?父母给我的传统观念认为:立足社会,并能够为社会,人类作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生的最高目标。而个人的成长是摆在这个首要目标之后的,又自己在“私下”的时间里慢慢去做的事。总而言之,人精神上的成就和物质上(被社会承认)的成就相比是不足挂齿的。但是,没有强大的精神后盾,人生又怎么能走的“顺畅”呢?我认为,个人心智的成长是必须的,是比在社会能力上的进步更重要的。社会,不管是否“正常”,它都可以被称为“社会”;然而不健康的人生,将导致一个人一生的不幸。
这本书的作者在我面前展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一个与我们社会中所“习惯”的人生定义所不同的人生。的确,我们的社会太过于依赖“习惯”,依赖“和大多数保持一致”。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好像是“最安全的”,虽然这可能不是“最正确的”。但“安全”可比“正确”重要多了!所以,我们宁可放弃“进步”和“成长”;我们宁可“墨守成规”,做“习惯的事”,而不冒险改变。在书中,作者提到“人的一生都要冒险”。我觉得如果以作者的人生定义为基准,那么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不冒险改变就无法实现“个人成长”。
必须时常反省自己,调整前行的方向。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不愿意冒险改变自己那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人了。即使,他们的习惯已经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他们仍然拒绝改变!这些当中,也包括我自己,包括我亲爱的家人和我的“知己”们。如果我们不努力寻求改变,我们的祈祷和对命运的抱怨都将是徒劳的!
也许,我们还真的像书中说的不够“自尊自爱”吧?
在此书的第二和三部分,作者(译者)的文笔十分犀利!我几乎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去阅读。作者在书中多次讨论了在童年时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和教育方式对子女未来心理成熟度的影响。并提出“什么是真爱?”这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以后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当作自己对孩子最现实,最真诚的期望。然而明确地指出“孩子,我希望你能成长为具有智慧的成熟的人”的家长是比较少见的。“安稳”在传统的观念上一直被认为是“幸福”的体现;而寻求子女生活上的“安稳”,这真的是对子女最大的关爱吗?这真的完全是对子女未来最无私的考虑吗?在这一点上,作者提出了反对意见。实际上,本书作者的观点和孔子的“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的思想比较相似,是对常人的幸福观念的一种挑战。
我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现在我生活中的人们,虽然我知道他们就如书中所说的“把自己的心灵藏在厚厚的盔甲下”,而且孔子也说过“忠告而善道之,不可而止…”。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六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这是关于心理的书籍,值得一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欢迎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
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后才出现在畅销图书榜单上,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
这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至今长盛不衰。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着作,本书共分四个部份: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
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
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而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
因此作者斯科特.派克尖锐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
本书开篇即说:人生苦难重重。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
而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其中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直面问题,会让人感到痛苦。
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而且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痛苦,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例如:我现在正在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已经拖了很久,总觉得有个事没完,令我心神不安,但是不写永远不会有。
当我面对现实,放下有趣的游戏和小说,虽然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但是静下心来去写的时候,心理上却感到很轻松下来。
也许需要绞尽脑汁,没有了玩乐的轻松,当我写完之后,感到心情舒畅,好像放下了一个包袱。
而类似的事情其实经常会出现,有时候会我们能够直面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它,而有时则推三阻四,能拖就拖,得过且过。
而且越是安逸的时候,越是不愿意积极面对,也就是不愿意推迟满足感,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
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人员给几个四五岁的孩子每人一块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就吃也可以。
但是如果能够等到明天早晨还没有吃,那么就可以再得到一块糖。
然后观察这些孩子,有的孩子忍不住马上就吃了,但是也有的`孩子忍住了,坚持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并得到了第二块糖。
在这之后,实验人员跟踪观察这些孩子,发现那些坚持住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都获得了成功,成为杰出人士。
想想就会明白,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就能够面对糖的诱惑,做到了推迟满足感,这种自律的精神和能力在今后的成长中会给他多大的助力啊。
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自律的原动力则是——爱。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
把爱和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才能体验快乐的极致。
爱,就要不断的努力,促使自我和他人获得成长,从而促进心智的成熟。
真正的爱不仅仅是付出,不仅仅是奉献,更重要的是你的爱是否令自己获得成长,同时使你爱的人也得到成长。
就像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但绝不愿意将他们放在自己的羽翼下,而是要让他们去搏击风浪,在风雨中变得更坚强。
而那种处处包办代替,时时嘘寒问暖绝不是真正的爱。
因为在包办代替中,是责任心的缺失;在嘘寒问暖中是自理能力的退化。
“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作者是一位心理医生,所以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了许多心理治疗的例子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因此使人在看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乏味,而且作品中不乏精辟的观点,凝练的语言,读后令人深思。
“成熟的心灵必须保持中立,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悖论,特别不要轻易受到伦理观念的影响。”
“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
“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
“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而且值得精读的书。
之前一段时间在零零散散的时间中读完了《少有人走的路》,是同学推荐的书,关于幸福与成长的心理学读物。
或许正如文章名一样,真正的幸福是一条追逐不止的艰难之路,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到最后,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感悟。
读完此文,对于成长,对于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或许一时间弄不清楚这感悟到底是怎样的,但我相信今后的路有了别样的走法。
下面是我的读后感,对于整篇文章也有较为系统的解读,近日放于博客,与君共享。
总体上来说,读完本书,感觉心智初开,受益良多,但具体来说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难以加以总结,只是碎碎地谈一谈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派克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名词解释,什么是爱。
按照平常的理解,爱是人类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最本质特征,因为人类拥有伟大的爱,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爱是我们伟大的情感。
而派克的定义不同于此,从心理学者的角度,他认为: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这个定义拓展了爱的外延,内涵更丰富,爱是一种积极的意愿,是为了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存在的,这样的爱无疑是伟大的。
这让我提醒自己,不要随便将爱挂在嘴边,不要轻易地侮辱了这个词。
当我们再次说爱的时候,首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达到爱的境界吧,没有的话是没有资格谈爱的。
“心智成熟”是贯穿始末的名词,派克并没有做详细解释,以我粗浅的理解,大概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意识形态及它们指导下的行为模式的成熟吧。
派克的全文论述,都是基于实现人类心智成熟这个崇高目标的,心理医生治疗心理病人的目标就是通过他们的开解和引导,激发病人的自律行为,从而解救生病的意识,逐步走向心智的成熟。
说到心理医生治病,就不得不提到“自律”,派克认为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心理医生,假若病人自己不自律,不配合治疗过程的话,那他也是医治不好病人的。
可见,自律是心智成熟的重要手段,而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人类一切的痛苦和灾难都来自于不自律,缺乏自律让我们不敢正视和面对问题,只是一味地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人要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用勇气去面对问题,以敢于担当的姿态去解决问题,直至战胜问题,实现心智的成熟。
自律包含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我们常常会有拖延工作的坏习惯,总也改不掉,我们总是避重就轻,把困难留到最后,倘若我们能够先把最困难、最复杂的工作先做好,把解决简单问题的心理满足感推迟到后面,这样我们就能够先苦后甜,按时完成工作。
这对我本人来说是很好的启示,因为我就有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尊重事实和承担责任,是实现自律的基本前提,自律就是自我管理,要正视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买单,否则不可能真正的自律。
同时还要保持心态的平衡,有舍有得,拿得起放得下,输得起赢得起。
派克还论述了称之为“神奇力量”的潜意识,他的解释我很信服,因为感觉上确实如他所说。
我有时候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脑子里冥冥的感觉到那一刻所经历的这一幕幕存在我的记忆里,就好像这一切我早已经历过了,小时候常常为此困惑不已,长大之后,就总是认为这是传说中的轮回,是我上世的记忆没有完全清除,我又在重演着前世的一切,越想便越觉得这一切有点不可思议。
派克的解释是这种情况是潜意识在提示我们,潜意识占据了我们思维的95%以上,潜意识一直被压抑着,但时常与意识发生冲突,反击我们的意识。
派克甚至提到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和个体潜意识构成了我们的潜意识,集体无意识就是人们心中的上帝,上帝通过潜意识作用于意识。
意识的进化就是心智的成熟之路,是自律与熵的博弈,是意识向心中潜意识的亲密。
懒惰是我们原罪的本质,是我们的熵,它阻拦我们心智走向成熟,心智走向成熟离不开独立、勇敢和进取精神,我们要摆脱懒惰,严格自律,同时敢于承担责任,才可能实现胜利。
我们大多数的人为懒惰所累,倒在了心智成熟的路上,没能实现心灵的成熟。
我们渴望心智成熟的人,必须独立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抵制懒惰,时刻自律,才有可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这是一本好书,不同的时间拾起,我想都会有不同的心灵感悟。
最近有幸拜读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当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便被他吸引住了,带着好奇心我,我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
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
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教倒是真的相比于其他宗教来讲更接近于现代科学一些。
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只是也许自己不知道而已。
当你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改善自己的时候,你就离“神”越来越近,甚至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是可能达到“神”的境界的。
很感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且在长时间的行医生涯中能够去践行它。
是的,离开了现实的土壤的学说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崇高如哲学或者宗教,()也必须如此。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很多已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转而信仰科学,这是社会的进步。
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会越来越展现,而负面的东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
但愿大自然能够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么难,让心灵成长有多么难,我们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许我们会排斥宗教,或许我们会认为科学深奥难懂,或许我们会认为艺术过于高雅我们无法涉及,再加上由于现在分工极细的因素,我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行业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往往安居狭小的心灵一隅而自娱——到很难进入须臾纳芥子的境界;事实上“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怀疑、自省、反思、进取、追求,的确是那么难。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七
先简单介绍一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像书名一样,少有人会选择走的路,需要花很大精力去读的书,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心灵越来越空虚,我们不想承受痛苦,但是成长是痛苦的,在这充满艰辛的道路上,避免简单化的思考,放弃以偏概全的冲动,不要寻找公式和简单的答案。勇敢前行,超越自我,心智成熟的路程。
今天读了这章复杂人生的章节,它分为:拒绝简单思考,避免陷入极端,本性与人性,选择与人生,使命与人生,感恩与人生。环环相扣,结合现在的我,做些解读。
我们要认清人生,什么是人生?人生苦海无边,而且复杂多变。对!人生之路就是由一连串的难题组成,一个难题解决,又会有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我们面对难题和痛苦的时候,有的人是拖延时间,等着问题自行消失,有些人面对问题,逃避,选择忘记它们,等等回避问题,这些解决不了问题,如果真正要成长,必须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我们的心智也会越来越成熟。---这是我们看待问题的初衷,有解决问题的想法使然。人生复杂多变,我们要不断接受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
现在大部分人只会简单的思考,拒绝深度思考,因为思考是复杂的,是一个很难的过程。为了不去思考,麻痹自己,每天刷着抖音,看着快手,再浏览一下今日头条,让自己的时间一点点流逝,很多人习惯一个事情后就会机械重复,每天重复的事情越来越多,没有改进,时间占用越来越长,看上去很忙,其实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自己进步的空间。学习或者接受信息简单的只愿接受简单的第一步不愿意接受更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学不练,只看不写,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只是浅层,遗忘很快。还有一部分是混乱思考者,而这一切混乱的思考都源于逃避问题和痛苦的趋向,如果选择独立思考必须准备接受打击。独立思考第一步就是坚持学习,我们思考能力主要依赖于学习。第二步就是用于思考,勤于思考。
选择与人生,你想什么,你就是什么。许多人在面临至关重要的决定--都是根据很少的咨询去做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选择跟谁结婚,周密思考与草率思考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人生也会因为自己的思考改变。不管你想要干什么,你为此必须付出代价。每当你想去寻找正确答案时,你首先向自己发问,一旦这么做了,你就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你也将忍受不知所措的痛苦。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简单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反复问自己,这样我们的心智才会一步步成熟。
使命与人生这个概念很大,看了几遍,粗浅的理解。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个性,使命原意是召唤,如果一个被某种事物吸引,一定是某种东西在召唤他。坚持使命,达成使命不一定能保证快乐,但是一定会给人带来安宁。因此人尽其才,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本性与人性人的本性就是改变,人性的定义很难,但是我们作为人,一定保持改变的本能,身体可以变老,但是心灵不可以,无论到任何年龄,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感恩与人生我们现在越来越多计较得与失,付出与回报,计较我们的苦与他人的乐,种种计较,会使我们心生怨念,不满自己,不满他人,远离幸福快乐。如果我们能抱着感恩的心,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把某些厄运看成伪装的恩赐,也不要把好运当成理所当然。
在这个碎片化时代,慢即使快,快即使慢。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心理疾病,我们慢慢被同化,麻痹自己的大脑,系统化的信息匮乏,今天复明天,一天天过去,陷入焦虑,还拒接成长的痛苦。现在迈出第一步很容易,但是真正支持我们的动力,是我们的强烈的使命,更大的目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八
“islifealwaysthishard,orisitjustwhenyouareakid?”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alwayslikethis.”
(总是如此。)。
这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男女主人公的一段经典台词。
在中国,还有一句同义的俗语“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人生总难尽如人意,生而为人,一生都不断地在困苦中寻找希望,然后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失望。
除了杜康,又何以解忧?
寻寻觅觅,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一味解药。
《少有人走的路》,2018年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杰作,它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热销,给那些迷茫痛苦的心灵带来了安慰。
今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心智成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
斯科特开篇便言人生苦难重重,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不顾一切的逃避问题和痛苦,不仅错失了解决问题和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还会使我们患上心理疾病。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我们要求自己和孩子自律,其实就是在培养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斯科特总结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与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不懂先苦后甜的人,最终会饮恨而终。拥有足够的自制力,避免贪图的一时安逸,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承担责任是解决问题和成长成熟的基本前提。每一次面对问题时,我们都要勇敢的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都是有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在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上,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和什么人负责,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难题。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们必须完全自愿和主动的去进行这种反反复复的自我审视。只有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敢于承担责任,让心灵充分成长,心智足够成熟,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美国黑人作家阿尔德里奇·克里佛言道:“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忠于事实是自律的第三条原则。如果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和心智的成熟,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的遵循这条原则。生活中,人们不仅对别人撒谎,也会对自己撒谎。长时间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这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而谎言说得越多,则越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不必面临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既保持平衡,这也是自律的第四条原则。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做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这种痛苦的冲突,取决于所放弃东西的规模。小规模的放弃并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但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痛苦之大的可想而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时候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放弃已熟悉的生活环境,放弃个人欲望,放弃用惯了的处世态度,破旧立新,放弃的过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长的过程。当然,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
在印度和尼泊尔还有一个外人看来很奇异的群体——苦行僧,经千年而不衰。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忍酷热严寒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剥离欲望。当然部分修行者过分残酷的行为,有违背人伦的一面。但从它的出发点来讲,这种修行有积极的一面,它让修行者磨练意志、保持虔诚隐忍的心态,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简,全身心地投入精神空间。这验证了斯科特所言: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先贤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某个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所以,做人要自律。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心灵的成长,把心灵的痛苦降至最低呢?斯科特回答:答案既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说它是否定的,是因为没有完美的人生。说它是肯定的,是因为如果能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就不复存在,同时我们不断学习自律可以使心灵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接近于尽善尽美。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翻开这本书,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律自强,那么人生的种种痛苦就有了意义,就能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九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事实上,没有爱,父母就难以产生倾听的动力。
首先,你愿意这样,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第二,孩子感受到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就越多;。
第三,对孩子倾听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似乎有着某种口音的唠叨当中,孩子的确说出了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倾听孩子的人都会承认:从孩子的嘴里,往往能说出最伟大的智慧。你会意识到,你的孩子极有可能是个独特而出色的人。意识到孩子的独特之处,就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说话,对他们的了解也就更多。
第四,对孩子了解更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
第五,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你把他们看成是出色的人。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愿意听你的话,并给予你同样的尊重。
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从爱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价值创造价值,爱诞生爱,父母与孩子在爱的默契配合中,就像是跳起双人芭蕾舞,在舞台上共同旋转,而且动作流畅、敏捷。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篇十
深入心灵,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打开这本书前几页看到一些名人名家对此书的评论,整整占据了两页半,每个人都用一小段话或者三言两语道出了自己对此书的看法,因为经历不同所以视角不一样,关注点不一样,感悟也不一样,但是大家都一致肯定了这本书对自己心灵成长的帮助,让自己的思维更睿智思想更成熟。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心理医生,他在多年对病人的心理治疗接触中,以及自己生活中所得出的一些看法、直觉、感悟。就像他自己说的,读者之所以会为这本书感动,是因为他说出了别人长期的思考和感受,但缺乏勇气,不敢说出来的东西,就像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这是一本心理学范畴的书籍,以我现有的水平看这本书其实是感到了一点困难的,一些专业的心理学甚至一些物理范畴的名词,我看不太明白的时候需要去百度一下,这让我想起了我很小的时候,喜欢看故事书,但是经常在书中看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常常会去翻字典,后来这让我翻字典的速度比别人快很多倍,上小学有一次查字典比赛得了第一。这就是因果关系,有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不管是好事坏事其实追根到底都是有原因的,就像书中所说,来接受治疗的一些病人,很多人患上了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但却不敢诚实面对,当医生让他们说出生病原因时,一些人闪烁其词或者避重就轻,其实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却被自己说成只有这一点点焦虑而已,因为不敢坦诚自我剖析,追踪真正的原因,所以常常会耽误病情而导致长期治疗无效,或者病情反反复复,而医生有时候需要在病人的潜意识里面去发现挖掘真正的原因,一个人的潜意识可能是某天说的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眼神等等,所以心理医生就需要仔细观察聆听病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从而去发现病人潜意识中的真实想法。
本书开篇说到了自律,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最重要地方法。自律就是推迟满足感,比如我们知道的棉花糖效应,一群两三岁的孩子给他们每人一块棉花糖,然后大人离开前,告诉他们如果坚持三十分钟不吃的话将会得到更多的棉花糖,几分钟之后就有的孩子吃了,有几个孩子也忍不住要吃,但他们有的用唱歌来忍住糖果的诱惑,半小时后大人回来,寥寥无几的几个孩子得到了理所当然的奖励,后来人们还跟踪发现这些忍耐力强的孩子,在成年后事业更成功生活更幸福。而我们现在作为成年人,推迟满足感也是很有必要的一种能力,比如我自己,当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堆积如山,我却不想去做的时候,总是在想等吃完东西再去弄,等看完电影再去弄,等……反正就是假装自己还有很多其他很忙的事情,每每要到临交工作任务的时候不得不去做,而且在做的时候觉得极度痛苦,心情非常不好,这种拖延症,其实就是不自律的表现,推迟满足感的原则就是,学会先苦后甜,拥有足够的自制力,比如把困难的事情做完再去吃东西看电影,这样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会更放松更愉快。
书中提到的恩典,一个人对于恩典意识和接纳的态度,就是一个人走向心智成熟的旅程。仔细回顾自己的生活很多“千钧一发”的时刻,带给人神奇的体验,记得在单位,有一次我的工作伙伴来接我班的时候,比以往早了一会儿,等我下班离开没多久,电线突然短路一阵火光乱窜,后来听说当时情况非常混乱,而我是个特别胆小的人,当时还在想,幸好当时不是我当班的时间啊,觉得好幸运,其实现在想起来就是恩典的降临啊!再比如网上报道有人因为临时取消航班而幸免于一次空难,还有比如在天灾人祸中幸存的人,书中提到的交通事故中原本可能成为牺牲品的人,竟然从破破烂烂的汽车里爬了出来,而且伤的并不重。生活中我们也见到过有人从高楼坠落下来,却毫发无伤的事情,这种近乎奇迹的好运,神奇到我们人类无法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的事情,其实就是一种恩典的存在。但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常常都有的,因为大部分的人没有意识到恩典的来临而拒绝了恩典,不相信奇迹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心智的不够成熟的人,是不会意识到恩典的来临。
潜意识也是恩典的一种形式,比如心理医生有时要对病人做催眠的治疗手段,让病人在潜意识中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人的梦境其实也是一种潜意识,这点我深有体会,记得读书时有一次重要的考试,我梦到了自己的分数,也梦到了另一位同学的分数都合格了,还有一位与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我却没有梦到她得分数,后来那次她考试不合格,而我和那位我梦到的同学的分数居然和梦境中一模一样,当时在想,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我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的时候,有些建筑物风景区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时我真的觉得是件不可思议,而且很神奇的事情,现在才明白这就是人的潜意识。本书作者描写第一次去新加坡旅游看到一个建筑,他的妻子问他这是什么地方,他可以马上说出“新加坡板球俱乐部”,而一说出口自己也被吓到了,因为他从未来过新加坡,也没有见到过任何一家板球俱乐部,后来他们朝前走,走到了建筑物的正门看到“新加坡板球俱乐部”。这让他无比惊奇,“我是如何知道自己本不该知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思维常常不承认奇迹的存在,但是思维本身就是个奇迹。恩典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存在的一种力量。在心理学类的书籍中,字里行间感觉是在宣扬一种东西,但这东西中蕴含的力量又是人们不可抗拒的,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如何把这种力量转化成让人幸运的奇迹,这就需要我们意识的觉醒。
书中说,心智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这几点都是需要我长期好好学习的品质。做一个自律而勇敢的人,让心灵的力量不断汇集,慢慢的融入自己的血液里,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就像有句歌词“门外惊心动魄,门里我泰然自若”。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冷静分析,积极思考,妥善处理,这就是一种睿智。
读完此书,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我感觉自己迈出了一小步,收获了一点点内心的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