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实用9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要求具备客观性和观点性,要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排除杂念,专注于归纳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参考和启迪。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一
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推进教材改革,统编版教材应运而生。为了进一步了解并推广这一新的教材体系,我特别观看了《统编版教材纪录片》。通过观看这部记录了教材改革背后故事的纪录片,我深深体会到了统编版教材的重要性与意义。
第二段:优势与特点。
纪录片展示了统编版教材的优势与特点。首先,统编版教材以素质教育为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统编版教材整合了多个地区的优质教材资源,实现了教材的全国统一。这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后,统编版教材强调教育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三段:教材改革的背后。
纪录片揭示了教材改革背后的辛酸与付出。教材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部门、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纪录片中的教育工作者们在教材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他们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与完善,最终呈现了这一较为完美的统编版教材。
第四段:教材改革对学生的意义。
教材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统编版教材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教材改革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五段:我的体会与感悟。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深切体会到了教材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向,不仅应该持续创新与进步,更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统编版教材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革,更注重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我相信,未来的教材改革将会更加深化,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总结:
通过观看《统编版教材纪录片》,我对统编版教材的优势与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教材改革背后的付出有了更深入的体会。教材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面对未来的教育改革,我们应该持续关注教材改革的进展,并积极为其发展贡献力量。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各地相继推出了统编版教材。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这一新教材,许多地方还推出了相应的纪录片。最近,我看了一部关于统编版教材的纪录片,让我对这一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体会。
第一段:教材理念的转变。
纪录片中介绍了统编版教材背后的理念转变。相较于以往注重知识传授的教材,统编版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转变。通过引入更多的探究性问题和实践活动,统编版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材理念的转变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第二段:师生关系的改变。
纪录片还介绍了统编版教材对师生关系的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讲述者”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而通过统编版教材的推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纪录片中展示的统编版教材的课堂场景真实而感人: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合作、讨论、呈现,共同探索、发现和学习。这种师生关系的改变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互动,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者。
第三段:教材的地方特色。
纪录片中还介绍了统编版教材的地方特色。尽管是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但教材中的内容和例子充分反映了各地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习惯。这种地方特色的融入使得教材更加接地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还在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这种全面发展孩子的教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纳多样性,培养了他们的包容心和国际视野。
第四段:教材的多样性。
纪录片中还展示了统编版教材的多样性。统编版教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而是以一本主书为核心,配套有多本教辅、分层次的扩展教材以及丰富多样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层次的教材,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种多样性的教材设置,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五段:教育的未来展望。
统编版教材纪录片让我对教育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希望和展望。通过纪录片的介绍,我看到了教育的进步和变革,看到了教育赋予学生无限可能的力量。我相信,在统编版教材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将变得更加多样和灵活,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我期待着教育的未来,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一新教材的指引下,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通过观看统编版教材纪录片,我对教材的理念转变、师生关系的改变、教材的地方特色、教材的多样性以及教育的未来展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统编版教材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革新。我相信,在统编版教材的带领下,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三
xx年3月1日至3月2日,西双版纳州教育局组织召开了为期1天半的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培训会,全州一年级语文教师与各县市语文教研员参与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有幸请到大理州教科所副所长李志云老师,一个小学语文省级特级教师对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解读、自身对小学语文素养的诠释、融合多年宝贵经验的讲座,以及允景洪小学张丽校长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识字教学《古对今》亲情授课中所展示出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都让参训教师们心潮澎湃、受益匪浅。
3月1日上午,是李志云老师传达“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的讲话精神,该教材的总体特色是: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教读”、“自读”、“课外导读”三位一体。
(三)加强编写的科学性。
(四)体现时代性。新课文约占40%。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比人教版教科书更丰富有效。选文“守正”,“时文”减少,传统文化篇目增加。12册古诗文124篇,占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加大,小学语文选文40篇。
(一)是教师教学用书的改编。
教育部的编写专家们不仅对部编教材进行了改革,同时对教师教学用书也精心设计、用心良苦,涉及到各个环节,尤其是授课思路与作业练习的训练值得老师们认真参考。提醒老师们备课一定要熟读文本、熟读教师教学用书。
(二)从中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导语有所改编。
(三)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都是精心设计的,要让学生得到充分训练。
(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也是充分训练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
培训理论比较多,这里小编就不再一一罗列,但要把理论结合实际显得更重要。小编在学习中如同沐浴着春风,同时也在低眉反思,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感悟,有不到之处还望同仁们、朋友们批评、指正!
1.汉语拼音教学不需要对一年级的孩子讲深奥的语法知识,关键是让学生找准正确的发音位。强调带调拼读,选用本音拼读法(直接读,效果更好);一次带调读;缓读法(看口形听声,把发声放慢,让学生明白声音是怎样拼合而成的);让学生多读,次数自由掌握,多注意差生。
2.充分利用插图,看图暗示找信息,找出与本次要学习的几种字母或拼音,不用去瞎编故事,而将教学重心偏移,选择简化、不折腾的方法最好。
1.学生读文,自由评议,有个初步感知。
2.教师范读尤为重要,要一字一字地读,让学生感知语感,节奏缓慢,声韵调读准,同时要注意人物对话的语速与语调。
3.引导学生学习书写至关重要,可以先较好笔画,将字的占格、分布、方向、对称用线条画出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兴趣。当然,教师的范写也尤为关键,若教师能提笔就写,瞬间寥寥几笔就能在黑板上书写下每一笔、每一画,留下一个正规的楷书大字,那带给学生的视觉与学习效果是无与伦比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私下练就自己的硬笔书法,钢笔字、毛笔字笔画的逐一规范,不花点时间与苦功是不能达成的。看来,学生时代小编对书法没有爱好是大错特错的,幸好领悟过来还不算为时太晚矣。
4.握笔姿势与书写姿势也不容小觑。具体的方法可以借鉴百度去查看查看。
1.利用课文插图简单导入,如:一年级下册《5.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只需简单辨别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看出来的就行,无需拓展。
2.掌握提问技巧,问题设计要反复斟酌,避免废话。
3.少用齐读,多用范读、领读、自读,根据目的来选择各种读法。让学生从读中感知语言魅力,领会课文要领。
感悟四:课堂上感性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
1.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非一日之功就能塑成,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下通过个人文学魅力的引领,课堂教学的风采,课后作业的合理训练,聚沙成塔而成。
2.随文理解词语,最简单、最懒得的办法是找工具书,让学生直接读意思,放到文中想一想即可,长此以往,必将造就学生不动脑直接查工具书的惰性。若是通过插图循循善诱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造句,那今后遇到随文理解词语便不再是学生的难题,也就是春风化雨般润泽了学生的心田。
3.语感获得将影响学生今后对语文的直接兴趣,故而教师的范读显得抛砖引玉般重要。那么,我们个人的朗读是否标准?是否抑扬顿挫?是否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小编一想到此,也实感汗颜:自己有多久没有练习普通话的朗读基本功了,有时即使要在课堂上范读,但也没有达到每句仔细练习、逐一规范的要求。那么,我们在提升课堂效果的今天,更要注意先修炼自己的各项基本功了,给同仁们、朋友们提个醒。
正如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文学家莫言在《我们的语文教育很虚伪》一文中谈到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四
9月18日,我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参加了安义县教育局举办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一年级的老师就是一场及时雨。在这次培训会上我聆听了主讲赵水兰老师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教学编排目标及编排意图,让我对教育教学有更深的认识,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不断总结与反思,提升自我。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以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的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新教材对阅读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高度,鼓励学生多阅读,广积累。一年级阅读教学,学生要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读准字音,会停顿。认识常见的标点符号,能说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教师不用刻意去解释课文,让孩子在朗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也要联系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成长。尽快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基础,就是识字。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多识字。
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任重道远,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夯实的基础,学生才能走的更远,更好。现在有了新的理论知识的武装,让我们信心百倍地投入我们的课堂。共同期待花开的日子。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五
暑假我参加蓟州区教育局组织的部编新教材内容解读及教学建议的培训。这次讲座让我对一年级部编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让我懂得了怎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如何有效去教学。下面就谈谈我的培训心得体会。
此次培训专家教师主要从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口语交际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让我耳目一新从内容上看:新编教材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借助古代蒙学的读物对学生进行教育。从梯度上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选文上看:更具趣味性,更浓更能吸引小学生。从弹性上看:注重开放性和弹性。
1、识字、写字部分。倡导学生多认、少写。
(1)归类识字,感悟规律。例如:《姓氏歌》利用汉字规律识字;《猜字谜》利用猜字的形式来识字;《小青蛙》利(《巡视利剑》观后感及心得)用儿歌加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动物儿歌》中虫字旁的归类、《操场上》带提手旁的活动有哪些字,带足字旁的字有哪些等。
(2)在游戏中识字,提高识字兴趣。如语文园地x中的十字加油站认识人身体各个器官,让学生通过游戏去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在语境中理解,在对比中区分。例如《三字经》中的“近”和“进”的识记。
在写字教学方面,更加重视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重视写字方法指导,提升写字能力重视书写后的反馈与评价等。
2、口语交际方面。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教材通过《请你帮帮忙》、《打电话》、《一起做游戏》、《听故事、讲故事》等主题展开交流,要求学生学说普通话,认真听,学会交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次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新编教材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教学生识字写字、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我想我又有了新的方向。我会认真把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把以后的教育教学开展的更好。
昨天下午,我们一年级数学在幸福路进行了本学期的教研。此次教研不同于以往的由老师从头说到尾的形式,整个会议是由教研室王松枝老师主持,几位年轻教师说课组成。
一年级,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需要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等等,尽管教了十几年学,可是今年却感觉每天都要学习大量的内容,工作量比往年都重,就这样,总感觉在课堂上,很多想法没有实现,很多活动没有进行。这次教研培训,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王老师针对教材,讲了每单元需要注意事项和重难点题,特别是在说到重难点题的时候,下面与会的很多老师能够大胆发言,提出不同的见解,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用到的巧妙的方法。
在讲33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淮河东路的一位老师空讲了一节课,让我很是震撼,她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堂应变能力,设计问题的新颖等等,让我看到了一位年轻教师不懈追求教育的真理。
对于51页这样的活动课,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课例,却在一位年轻教师(应该是陇海中路)的说课下,所有老师听的津津有味,并且渗透了有序性、找规律等数学规律。让我看到自己课堂中存在的租多不足。对比她们的教学,对教学中严谨的态度,我真的是自感惭愧我总认为自己的学生差,课堂上不能按照老师的预设走,不能进行小组合作,学校的班班通不能用放手后就收不回来等问题,所以更多的是自己说,是自己作为一个“教书匠”在教,而通过她的说课,我看到了老师再引导中起的作用,在这样的课堂,学生不停的动手摆,动脑想,哪里还有那么多小动作呢!
以前在听公开课的时候,很少有老师愿意尝试算理课的教学,这次培训一位老师针对65页例2,给了我们一节示范课,从复习凑十法开始,简单的几道题引入,然后过渡到不进位的加法如:23+5,再出示简笔画小兔子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28+5=,反复对比这两道题的区别,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脑、动手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并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音表达出来,是一节很好的算理课。让我看到了我们区在数学力量上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一种严谨求教的态度。
本来昨天下午下着大雪,王老师培训前说四点之前结束新课,但是听课的老师没有一个提前离会的,大家都在认真听课并且坐着笔记。最后,王老师再次强调,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是只交给孩子知识做一个“教书匠”还是带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呢!
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的中年教师来说,我在某种程度上不可否认的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而在会上,王老师以及说课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能只是把例题教给孩子,习题带领孩子们去做,应该在教学中深挖教材,做到让学生学完这课后有种意犹未尽的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俯下身,看学生看课标看教材。
此次培训,犹如我近期低迷中的一个风向标,给了我前进的方向,我将带着思考,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力争在教学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六
xx年8月26日至27日,我参加了县组织的青年班主任小学语文学科的培训。其实我已不年轻了,是参加培训队伍里年纪最大的学员,但既然来了就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激烈的教学讨论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那精彩的教学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
1、在本次培训中,主讲老师高山校长针对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给了我们许多精锐的教学建议,使我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教材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3、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4、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提高教育的质量,我国教育部推出了统编版教材。为了让广大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新版教材,我校组织了观看相关纪录片并开展心得体会。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统编版教材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统编版教材注重学科间的融合。纪录片中介绍到,统编版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和融合,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时,兼顾了其他学科的内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例如,在纪录片中提到的语文、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其次,统编版教材注重能力的培养。在纪录片中,专家表示,统编版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比如,统编版教材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项目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培养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统编版教材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纪录片中,教育专家指出,统编版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很多改革创新,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和兴趣。例如,在内容上加入了许多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形式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情境设计,使学习更加互动和趣味。这种注重学习兴趣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探索。
第四,统编版教材注重实用性。纪录片中,教育专家指出,统编版教材更注重将知识联系实际,并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编写教材时,专门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也就是说,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技能和方法。这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统编版教材注重个性化教育。在纪录片中,专家提到,统编版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教材内容设置了一定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通过观看这部关于统编版教材的纪录片,我深刻地认识到,统编版教材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其设计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更加积极地应用统编版教材,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八
20xx年7月13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厅和黄河传媒联合组织的初中历史新教材的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却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聆听了北京市教科院张静老师和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丁丁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对新编的七年级教材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1.新课改的到来对历史学科教学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
在开幕式上宁夏教育厅教研室岳维鹏主任做了重要讲话,他提出:历史学科的地位会有所上升,要重视历史的教学。这让我很激动。就目前来说,历史在中考中只占30分,而且还是选考的,考试内容也比较少,所以被很多学校看作副课。学校的不重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这就使得我们历史老师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困难,而新课改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2.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法。
北京市教科院张静老师向我们全面又详细地介绍了七年级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基本框架以及教材内容的变化,并配以教学案例对新教材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并提出宝贵的教学建议,为老师们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做了切实的指导,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3.活学活教新教材、提升学科新价值。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丁丁老师带来四节优秀的课例为我们做教学经验交流。短短的三个小时丁丁老师亲和、幽默、扎实的教学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作为她的学生应该很幸福。因为她完全融入到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探索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让历史课堂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师授”型,而是“活”起来了。这正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们要让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有所思、有所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从而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需突出。因此新教材下的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舞台,也要求我们要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课改,我已在路上,如果把这此新教材培训说成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的话,那么今后的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我们在这个征途的一个脚印,我会在新课改中留下自己每一个给力、清晰的脚印。
部编版教材心得体会篇九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使我感触颇深。我主要学习了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点内容: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观念、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何进行新教材的课堂设计。以及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
首先,针对教学课堂设计的含义主要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所进行的设想和计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生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景做出精心的安排。
新教材之“新”时序性:在内容编排上,坚持历史学科“时序发展”特性,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符合初中性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到中国历史是在纵横交错的历史时空中不断前进的。
时代性:中国古代史历史的短镜头拉近到21世纪,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这样的设计,在体现时代高度的同时,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切性: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删除过难、过偏的知识,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课文前设:导言: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课文旁设:相关史事: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的补充,如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述、历史小故事、文物赏析等。问题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后设:知识拓展: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新教材还设有大量的插图,平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达到了图文并茂,可使学生拓展视野。
新、旧教材之比较:1.教学课时的变化原有七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22课,还有五节活动课,新教材四个单元21课,其中活动课一节。原有七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22课,还有活动课一节。2.单元标题的变化(以七上为例)旧教材新教材中华文明的起源。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3.教材内容的变化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转为更加注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整和。在新的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4、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新的课改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3)探究性(创新)学习:在新的课改中强调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管是理论梳理也好,案例分析也罢,对于我来说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特点,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参与每一次的培训,完成每一次记录,完成每一次反思,珍惜每一次培训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更好地把历史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做事,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