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游戏教案(通用17篇)
教案是一种记录教师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的重要工具。编写教案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和学生充分参与。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以下范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案设计。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一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点数活动的兴趣。
1、全家福照片一张。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筐内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橱照片、鞋柜照片)。
3、《幼儿画册》(第一册p11)。
一、导入: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做客。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小明家里做客,你们开心吗?
可是去别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没有哪个宝宝来说一说?(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分别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去别人家里做客,首先我们要有礼貌,要向主人家的大人们问好,然后呢要换鞋,注意卫生,不能把客人家里弄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能随便去碰主人家里的东西。
2、师:好,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小明家里吧。(播放背景音乐,开火车去小明家里)。
二、具体过程:
1、目的地已到,请宝宝们下车。
师:宝宝,小明家已经到了,我们到站了,要下车喽。我们先来敲敲门,然后呢换好鞋子,进小明家里。
2、出示全家福照片(播放ppt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1)师:“瞧,宝宝们看,一进门的地方挂着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许多人,哪个宝宝说说都有谁?”(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照片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小明,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是小明最亲近的人。
(2)师:“那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师指一指,宝宝说一说,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师小结:照片里一共有七个人,我们从左往右要一个一个地数数,不能把小明的家人漏下哦。
3、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1)根据鞋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看完了小明的家人,我们紧接着来参观小明的家喽,先走进玄关看一看,这里有一面大大的镜子,还有一个鞋柜(播放ppt2),我们来看看小明家的鞋柜里有什么样的秘密……”(老师装作神秘状态)。
师:“这是小明家的鞋柜,里面有许多许多的鞋子,看,有大大的鞋子是妈妈的,有漂亮的鞋子是妈妈的,还有小小的鞋子是小明的,那究竟有多少双鞋子呢?小明说数对了才能接着参观他的家哦!”(师带领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共同点数,请宝宝一起说一说,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2)根据碗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宝宝,用你们的小鼻子闻一闻,那是什么味道啊?”
宝宝:“是香香的味道。”
师:“原来是小明的妈妈在给宝宝们做好吃的呢,那我们就进小明家的厨房看一看吧!”(播放ppt3)。
师:这是小明家碗柜的照片,这次我想请一个宝宝来数一数小明家里有几只碗?(师请个别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3)根据衣橱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刚刚经过香喷喷的厨房,接下来我们向着下一个参观的地方出发——卧室(播放ppt4),卧室是宝宝和爸爸妈妈睡觉的地方,这里有床,还有放衣服的地方,衣橱,下来,我们打开衣橱看一看,请你数一数里面有几件衣服?”(请宝宝们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参观了小明家的玄关、厨房、卧室,还重点看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橱,一起数了数有多少双鞋子,多少只碗,多少件衣服,主要是学会了数数的方法,要小手点好一个,小嘴说一个,要按照顺序,这样数数就不会多不会少,也不会漏掉啦。小朋友们真是聪明,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更大的挑战哦。
4、幼儿拿小筐里的物件进行5以内的点数。
师:“在你们的椅子底下,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小图片,想请你们数一数究竟有几张,都不一样哦,自己数完的小朋友还可以数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播放ppt5)。
5、完成《幼儿画册》的练习,巩固5以内的点数。
再宝宝们自己操作点数以及完成画册,宝宝点数熟练以后,可以增加点数数量至7。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二
1、认识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纸币),并会运用。
2、比较10元以内钱币数量的多少。
3、初步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钱币、实物若干。
智慧老人开了一个非常大的超市,想要进去呀必须闯过三关。
1、第一关:认一认(认识1元、2元、5元、10元)。
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呀?(钱)分别来认识1元、2元、5元、10元。
小结:小朋友真棒!认识了智慧老人准备的人民币闯关成功。
2、第二关:比一比(能比较钱币数量的多少)。
出示课件,智慧老人准备了几样商品,价钱不一样,一起看看都是什么?价格多少?
出示两样东西提问:"哪个需要的钱多?"。
依次比较,10元内钱币数量的多少?
小结:小朋友太厉害了,知道2元多1元少、5元多2元少、10元多5元少,闯关成功。
3、第三关:买一买(会用钱买东西)。
智慧老人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钱币,能正确的用钱买东西就能闯过关。
小结:在这一关,小朋友都正确的用钱币买到东西,闯关成功。
4、玩一玩。
幼儿去超市买一样东西,要用老师准备的钱去买。(要求:所付的钱和物品的价钱要一样多)。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买东西。在生活中,有时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你就可以做妈妈的小助手,帮妈妈付钱,这样你的本领就会更大。.
李秋红老师是我园一位年轻的骨干教师,大班教研组长,歌舞弹唱样样强。她组织的计算活动《认识人民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通过超市购物,认一认、比一比、买一买,让幼儿认识人民币,并学会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现代媒体直观形象,逼真大方,幼儿喜欢易接受。
数学活动的目的就是学会运用。本节活动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认识了人民币后,让幼儿学会在超市购物,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具有亲和力,教态自然大方有激情,易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每一次闯关成功后,幼儿高兴的说:letisgo,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教学活动。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三
1.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10。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
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
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号和号。
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放在6和7中间)。
(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
(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
(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
三、游戏巩固。
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四、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1.讲解作业要求。
2.教师指导。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四
1、充分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形与体的不同,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游戏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初步感知六个面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拆开的正方体纸盒若干,浆糊、抹布。
1、教师告诉幼儿,大风把小动物的房子吹坏了,我们要帮助它们修房子。
2、幼儿两人一组,各选一拆开的纸盒,用浆糊将纸盒还原修好,修得又快又好的幼儿为赢家。
继续感知正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的。
正方体纸盒,调好的各色水粉颜料若干,每色颜料盒内放一支毛笔。
1、教师:小动物的房子修好了,我们还要帮助它们粉刷墙面呢!
2、请幼儿在正方体纸盒的六个面上分别刷上不同的颜色,互相说说自己刷了哪些颜色,比一比谁刷得最均匀,色彩搭配最漂亮。
为防止颜料沾在手上,可提醒幼儿等纸盒的一面稍干后再接着刷其他几个面。
继续感知正方体是由六个组成的。
刷好颜料的正方体纸盒若干,用了幼儿写字的空白卡片、铅笔若干,浆糊、抹布。
1、教师:小动物们快要搬进新房子了,现在我们要给房子的每扇门上都标上号码,请你先数数房子有几扇门,需要几张卡片。
2、幼儿数正方形的面,取空白卡片,写好上6的`数字后,分别贴在纸盒的六个面上。
注意事项:
用橡皮擦去卡片上的数字后,可反复游戏。
感知正方体图形的特征。了解其空间关系。
正方体积木若干,“房子”若干。
1、教师:为防止大风再把房子吹坏,我们得想办法在房子周围砌上围墙。
2、幼儿用“砖”(正方形积木)在“房子”周同拼搭、堆砌成“围墙”。
此游戏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比赛。
培养空间想象力,体验数与形的关系。
修好的“房子”、砌好的“围墙”。
1、教师:房子、围墙全修好了,用了多少材料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2、幼儿自选一砌好的围墙,数一数无遮挡的与有遮挡的立体图分别是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互相说一说,比一比,哪座“房子”用的“砖”少,成本低。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五
理解数学符号“+”和“-”的实际意义。
描述含有“+”和“-”意义的情境。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加号来帮忙”音频及图片;“减号来帮忙”音频及图片;“加号还是减号”组图。“加号减号”图片。
纸面教具:《加号头饰》、《减号头饰》。
活动过程。
教师佩戴纸面教具《加号头饰》,激发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数学符号,猜猜我叫什么名字?
——今天熊猫妙妙请我去她家帮忙,到底是什么事呢?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加号来帮忙”,引导幼儿理解加号的实际意义。
——妙妙在布置房间,她想在房间的每个花瓶里都插上美丽的花朵,一共有几个花瓶需要插花呢?妙妙请加号来帮忙。
——桌上有几个花瓶?书架上有几个花瓶?
——加号怎么帮助妙妙?(把桌上和书架上的花瓶合起来就知道有几个花瓶需要插花了)。
——加号的作用是什么呢?
小结:加号的作用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
教师换戴纸面教具《减号头饰》并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减号来帮忙”,引导幼儿理解减号的实际意义。
1.教师佩戴减号头饰,引导幼儿认识减号。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数学符号,我叫减号。看看我长得和加号有什么不同?
——我和加号长得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今天熊猫奇奇找我帮忙,一起去看看吧。
2.播放音频及图片“减号来帮忙”,帮助幼儿理解减号的实际意义。
——奇奇在收拾房间,他想从5个玩具里选出3个送给好朋友,奇奇还剩几个玩具呢?奇奇找减号来帮忙。
——减号怎么帮助奇奇?(从5个玩具里去掉3个就知道还剩几个玩具了)。
——减号的作用是什么呢?
小结:减号的作用是从一个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数。
出示组图“加号还是减号”,鼓励幼儿描述情境并选择正确的数学符号。
——加号和减号不仅能帮助奇奇和妙妙,很多需要计算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地方也需要它们的帮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你描述一下图上的内容?(如:树上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停车场上有4辆小汽车,开走了2辆)。
——数字之间填上什么符号可以表示这幅图的内容呢?
出示手势图片“加号减号”,组织幼儿玩游戏“我说你做”,巩固幼儿对加号和减号的理解与运用。
1.出示手势图片,介绍游戏规则:幼儿两两一组,一人说情境,如:小明有3块饼干,吃了1块;一人如图比出正确的数学符号“+”或“-”。
2.组织幼儿玩游戏,教师巡回倾听。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情境,继续与幼儿玩“我说你做”游戏,增进幼儿对加号和减号的理解与运用。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六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三、制作并检验。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
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的原因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活动延伸。
把两套抽奖玩具和幼儿自制的转盘投放到区域中,让大家继续体验,重点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未能理解知识点的幼儿。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七
一、开始部分:ppt情景引入大海深处的故事。
教师:美丽的大海深处一群小鱼在快乐的游来游去,我们一起学一学吧。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课件大鳄鱼吃数量多的小鱼,初步感知大于号。
教师:啊,谁来了?大鲨鱼来吃小鱼了,大鲨鱼什么样子?请幼儿学一学大鲨鱼张大嘴巴的样子。
小鱼吓的赶快逃跑,鲨鱼会吃哪边的小鱼呢?学学大鲨鱼对着多的小鱼张大嘴边做出吃的样子。
2、聪明的小鱼隐身变成数字,猜猜它会吃哪个数字,为什么?初步理解不等式含义。
3、认识大于号:有人把大鲨鱼吃小鱼记录了下来,这个和大鲨鱼一样张大嘴巴对着前面的大数字的符号就叫“大于号”。
4、操作:从黑板前的五组数字卡片中找出运用大于号的卡片,请幼儿粘贴大于号,进一步巩固对大于号的认识。
5、认识小于号,其中一组为什么不能用大于号表示,该怎么办?出示小于号,让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开口方向。
6、教师小结:关于大于号小于号还有一首有趣的儿歌:大于号大于号,大嘴巴对着前面的大数笑,小于号小于号,小尾巴对着前面的小数摇摇摇。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7、你们现在知道谁是大于号、谁是小于号了吗?幼儿两人一组数字卡,请幼儿选择合适的符号贴在中间,展示操作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鳄鱼来了,活动结束。(游戏玩法:先请一组幼儿玩游戏,其他幼儿用动作做出相应符号的动作。逐渐增多幼儿人数,游戏三次结束。)。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八
大班数学活动9以内的相邻数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9以内的相邻数教案吧。
对大班幼儿的小朋友来说,1到10的数字都是认识的,但是对1到10的相邻书来说不是和认识,如2的相邻数是1和3等等,为了学习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以此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想象里和交往能力。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1——10的数卡若干。
2、房子图10副。
3、操作点卡。
(一)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兴趣,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1、师: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
(二)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
1、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今天,我们除了客人老师外,还有一些数字宝宝也来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大数片1——10)。数字宝宝是好朋友,他们都住在数字国王买的新房子里,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新房子吧。
3、请10名幼儿上前把数字宝宝送到新家,大家说说送的对吗?为什么?
4、数字宝宝住进了新房子,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是3)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这里有一个秘密。2比前面的1多1,2比后面的3少1,所以2的邻居是1和3。
(举例说5)同上小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比一个数多1,比这个数少1,的前后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相邻数。
5、现在苹果宝宝也想找邻居了,请小朋友们帮帮忙。
(出示幻灯片)苹果“3”和“6”。
师:苹果3的邻居是谁?苹果6的邻居是谁?
(三)游戏。
数字宝宝很高兴,他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他想和你们玩游戏。
1、游戏开始:(纸牌乐)规则:幼儿两人一组,每组10张纸牌,一个红花,游戏开始时两个人猜:石头剪子布,赢的一方先取一张纸牌,输的幼儿说出他的相邻数。说对得红花,说错对方得红花。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
2、(抢凳子):
你们都玩过抢凳子游戏吗?今天我们要和数字宝宝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你们想玩吗?
规则:每人一张数字卡,14个小朋友13张凳子,音乐起,小朋友饶着凳子走,音乐停,小朋友就抢凳子坐,没有凳子的小朋友,报上自己的数字,并请出自己相邻的好朋友。提问:为什么你的好朋友是5和7?(因为我比5多1,比7少1)。
结束:我们教室里还有很多的好邻居,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九
这节课是操作游戏型活动,通过玩游戏,运用已有经验,练习。
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运算能力并能所学知识实际运用。
1.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培养幼儿的运算能力。
2.激发幼儿学习10以内数字加法的兴趣。
3.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
难点: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扑克牌5-6副,并将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导入部分:示范玩法。
幼儿分成5人一组玩石头,剪子,布游戏,确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来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轮流摸牌,每人摸5张。
2.从桌上的牌中再翻开5张摆放好。
3.确定出要凑的数目(如凑10)。
4.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寻找是否有可以凑成“10”的牌(用两张或三张牌凑成“10”均可)。
5.由能凑成“10”的幼儿出牌,并将凑成“10”的牌收为已有;不能凑“10”的小朋友可随意出一张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轮流摸牌,将手中的牌补齐始终保持5张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张牌。
7.根据以上规则继续玩游戏,最后得牌多的为胜。
结束部分:
小朋友分组按以上玩法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在家庭或活动区中继续玩此游戏。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属于游戏型活动。这一游戏,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定出要凑的数目,按对幼儿年龄特点,一般从5开始比较合适,以后逐渐增大到10;在游戏中可启发幼儿用多张牌凑出规定的数目如,3和2凑成5,也可用两个2和1凑成5,以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儿的运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这节课也可以做减法游戏,方法与其相反,另外,把这节课用别的教材来讲也可以,如;用各种水果模型来玩也可以,反正,无论用哪种方法来讲,幼儿理解而实际生活中运用每节课所学的内容,才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十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能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男生和人数统计表(一)、(二)。
2、幼儿人手一份统计表,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统计单(一),请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单的要求。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这张记录单上有什么?
师:我们可以用这张记录单做什么事情呢?
师:怎么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张记录单统计的是第几组男生和的人数呢?
二、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师:男生和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
师:如果第一组男生有3小朋友,在表格中怎么记录呢?(男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呢?
三、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将你们一组上的男生、人数统计到记录单上。
1、幼儿操作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做必要的提醒。
2、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结果。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再集体检查验证统计人数是否正确。
师:谁来像我介绍一下你的统计结果。
四、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表中。
1、教师事先出示好画好的表(二)。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讨论:怎么样在这张统计表中记录每组男生、的人数?
师:第一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五、师幼共读表,了解统计图的意义。
1、每组选派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2、这张表格填完了吗?还有哪些空格需要我们完成的?(合计人数)。
3、每横排合计人数表示什么意思?竖排呢?
4、这张统计表告诉我们什么事?
总结:统计表能够比较快而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做起事情来比较方便、简洁。
活动反思。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名称、大小、方向、数量的变化等多种排序。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排序技能的掌握大部分目标已经达到了,还有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还需要加强指导。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操作,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体验用多种方法分割与组合图形。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魔箱、魔棒一根。
配备教具:人手一套泡绵、教师用泡棉一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l教师扮演魔法师。“我是一个魔法师,我的宝贝藏在箱子里(魔箱)请小朋友摸一摸,看看里面有什么?”并说出形状颜色和形状的名称。
l把箱子里摸出的几何形状贴放在黑板上。
“这是会变形的魔法块。我来教你们法术。请小朋友迅速从自己的泡棉中选出颜色、形状、数量和黑板上相同的泡棉。”
我这有只魔法棒,我念咒语,魔法块就会变成一大块魔毯。”教师边挥动魔法棒,边念咒语:神奇的魔块变变变,变成魔毯飞上天。
请小朋友自由拼摆,想办法把他们组合在一起拼成一块魔毯。
二、“我这有还不同的魔毯,请小朋友们变变看。”
出示幼儿用书16页,请小朋友尝试拼成空白的图形。完成后再拼幼儿用书17页。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加减法,感知三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列加减法算式。
2、理解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2的加减,初步会看三幅图。
2、物质准备—教具:每组雪花片若干—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大老虎吃点心—教师:大老虎可喜欢吃这个点心啦,瞧他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3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2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特别是”—1“的意思。
2、小组操作活动—看图列3的减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三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3的加减算式。
—看图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3以内的`加减运算。
—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3、活动评价—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重点引导幼儿巩固正确使用”还剩下"的词语。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十三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区分单双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图片十张,1—10的数字卡一套,笔一支。
2、箱子一个,小布袋若干。(里面各种物品,数量1—10不等)。
一、教师组织教学,用说梦引起课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
1、教师展示十张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图画,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请几名幼儿上来给图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重点让幼儿会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边圈边让幼儿数数。
4、请几名幼儿回答后,那几个是全圈完的,那几个是没圈完的,全圈完的2、4、6、8、10、是双数,没圈完的1、3、5、7、9、是单数。
三、幼儿一起做游戏:摸宝。
1、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幼儿从箱中摸出宝贝后,打开数数里面有几个,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提问为什么是单数、双数。
2、一起做游戏1—2遍。
四、复习巩固延伸寻找身体上和活动室内的单双数。
2、请幼儿寻找活动室内什么东西是单?什么东西是双数?
让幼儿回家后,继续寻找家里的东西什么是单数,什么东西是双数,并记录下来,明天来幼儿园后交给老师。
幼儿的发展并不充分,只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能基本区分单双数,但是在第二环节执教中,由于我的话语引导不够到位,幼儿在寻找身体上单双数的时候,并没有牵涉到身体的器官,所以对于身体的探索欠缺。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十四
1、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一、引言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的、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运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兴趣的数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开展数学活动应更多的通过真实问题的情景产生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并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二、活动背景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在前些阶段,本班幼儿已经学习了8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对于数的组成和分解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幼儿学习并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能进一步理解数之间的关系,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在《和9做游戏》的数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经验,同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三、教学要求。
1、探索9的分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
2、引导幼儿用9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9的分合。
五、教学过程1、从操作中探索9的分合(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9个双色的圆片,并且还要和这9个圆片来做游戏呢!大家可要看仔细了。"教师念儿歌并把9个圆片撒在盒盖上,此时,圆片撒在地面上的结果是4个红色的和5个绿色的圆片,教师用数字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结果。
(2)撒圆片a、教师强调要求:把9个圆片握在手里,同时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把圆片轻轻地撒在盒盖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和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如果撒出一样的结果那就不需要再记录。
b、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9个圆片,并按要求记录。
2、对照检验,相互交流a、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结果,教师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
b、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不同的记录,看一看,一共有几种记录结果。
c、教师出示一张排列有规律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和刚才记录过的记录单有什么不同。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d、整齐而又响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规律的分合式。
3、应用(1)笑脸娃娃捉迷藏a、教师请出9个磁性娃娃笑脸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娃娃笑脸都来找我们做游戏了,它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教师把9张笑脸展示在黑板上说:"9张笑脸咪咪笑,一张笑脸在板上,几张笑脸藏起来?"幼儿:"8张笑脸藏起来。"师:"9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几组成9?幼儿:"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b、用同样方法可请个别孩子回答。
(2)游戏《拾花瓣》。
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我的小花园》的歌吧!"师幼齐唱歌曲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象小花园一样的美丽呢?"幼儿:"想"师:"你们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们听音乐去拾花瓣吧!"教师讲解拾花瓣和贴花瓣的要求:听音乐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应该是数字几,就把花瓣贴在相应的花盘里。
第一遍游戏:教师请女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黄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二遍游戏:教师请男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红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三遍游戏,教师请全体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个花瓣,集体检查并纠正。
全体幼儿唱《我的小花园》结束。
六、活动反思这次活动进行很顺利,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作好记录。
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站在幼儿背后,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去操作、尝试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们操作的环节中,当我提示孩子们操作即将告一段落,准备进入下一环节的时候,有位孩子兴致正浓,表示还想玩,但我为了活动按时有序的进行,我用"商量"的语气告诉他:"等会儿再玩",活动结束后,他果然非认真的再操作,一直把9个圆片的结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全都记录下来为止。我们都知道,数学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在操作学习,可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时间还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强加给孩子,同时也体现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图。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巩固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0以内的数卡。
操作方法:1、教师出示数卡,如:5,对幼儿说: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幼儿边拍手边回答:嘿嘿!你的4球碰1球。
2、教师可以不停地换数卡,让幼儿进行游戏。
3、教师提问的语速可以不断加快,以训练幼儿的思维敏捷性。
4、此游戏也可反过来进行。教师:嘿嘿!4和1合起来就是几?幼儿:嘿嘿!4和1合起来就是5。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小鱼游走了。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小组操作活动。
4.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给铅笔排序,观察铅笔的长短,在圈中写上相应的序号。
三.活动评价。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篇十七
一、活动背景:
在对幼儿环形数数的前期观测中,我觉得平面环形数数对大班孩子来说,基本没有挑战性,难度不高。于是我尝试将平面环形数数调整为立体的环形数数,并且将数量增加到20以内,提高数数的难度。
孩子在环形数数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忘了起点,多数或漏数。所以我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位于怎样找到环形物的起点,从而做到不多数、不漏数。为了找到这个起点,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方法来做标记。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环状排列物体的数数方法,巩固20以内的数数。
2.能运用多种方法找到环状物的起点,不多数、不漏数。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发现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三、活动准备:
1.透明纸杯人手1个(下有一圈红点,上有一圈绿点,数量都为10);2.记号笔、五角星、双面胶、塑料夹子、回形针等;3.小组记录表4张,玉米、桔子若干、有格子的小花伞一把、青花瓷碗大小若干只;4.生活中的环状物ppt;投影仪5.音乐《兔子舞》、操作活动的音乐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1.师生跳《兔子舞》进场。
——师:看!现在我们围成了一个什么形状?幼:围成了大圆圈。
——师:圆圈上有多少人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从老师这开始吧!师生共同点数圆圈上的人数,重点引导孩子发现老师已经数过了,不能再数了。
2.好,请小朋友找一个空的地方坐下来吧。
幼:红圆点、绿圆点——师:请你来数一数绿的小圆点有几个?然后把数字记录在有绿标记的纸上。
2.幼儿操作:数杯口的绿圆点。
3.师:你数到了几个绿圆点?
幼a:我数到了11个幼b:我数到了10个幼c:我数到了14个,师:那请你来数给大家看看。
——师:那究竟谁数得正确呢?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数数看。
——师:先引导孩子观察老师从哪里开始数的,接着故意数错,让幼儿发现问题。
幼a:这个圆点你已经数过了幼b:你刚才就是从这个圆点开始数的——小结:在数圆圈上的点子时,我们要先找到第一个,也就是起点,起点数过了不能数了。
幼a:用手指捏住第一个圆点——师:还有其他好方法吗?
幼b:用记号笔划一条线幼c:在第一个圆点上写上14.幼儿第二次操作——师:现在老师请你用自己的好方法来验证一遍,刚才错的小朋友请你在旁边改正。
——师:小朋友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数圆圈上的绿点子,大家数出来都是几个?对,绿色的点子一圈一共有10个!
幼a:我觉得红多绿少——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幼b:我觉得他们一样多幼c:我觉得绿多红少——好,今天老师带来了回形针、即时贴、夹子等小工具,你可以请他们帮忙来数一数。
——讲评:你数到几个?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幼a:我是用即时贴贴在第一个圆点上面幼b:我用夹子夹住第一个圆点——师:红点一共有几个?幼:10个!原来,红点和绿点一样多。
——小结:虽然两种圆点看起来不一样多,其实数量是一样多的。所以我们比较的时候不能光凭目测来判断,一定数一数验证。
——请你们把小杯子放到前面的筐里。围到老师的身边来。
(评析:通过借助工具来进行第三次操作,再一次帮助幼儿建立了比较数量多少不能光凭目测来判断,一定通过数一数验证的科学态度。)(三)数生活中的物品——出示桔子、玉米、青花瓷碗、小伞。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本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探索活动的动作,方式比较开放。幼儿们在游戏中不但学到知识,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增加了幼儿之间的友情。这类游戏很受幼儿喜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幼儿动作的想象力。
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实现,教师必须注意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密度。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很大的收获。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认真钻研教材,带给幼儿更多精彩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