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17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一
湖南省湘潭市高新区火炬学校黄健
一、基本情况
由于工作调动,本学期我进入新学校接受了新的教学任务——四年级4个平行班的科学课教学。
学校是新的,不仅仅是对我而言,而且也是对所有的老师和学生而言的——因为这是一所今年暑假才建成并刚投入使用的全新的学校。学生的来源比较广泛,有的来自高新区原有的几所小学校(现已撤),有的来自本市的其他区(县)或者来自外市(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开学之初,和其他老师一样,我和我的学生都在经历一个熟悉新环境、相互认识的过程,教学计划的完稿时间也就相应地较以往推迟了一些。我所任教的班级和学生是:
4年级1班(c12,共32人,男生18人,女生14人)
罗羽成胡佳欣
周如王文平刘宁詹铮宇罗添港方希琳
李欣舟彭湘洲李宏伟方杰苏露刘载峰
张润发谷雅晨肖睿雄戴强罗柳雷敏
易莉奇黄超黄旭丁维钰刘晓辉易玉婷
胡钰肖钦莹谭港龚德良黄腾陈俊杰
4年级2班(c13,共34人,男生16人,女生18人)
贺佩张婷陈港李娜
易梦圆谭海仪魏轰刘嘉硕邹斯涵
黄兰李翔罗袭姜钰李何蕊
何钧曾新秀文梓容白芯仪杨胜
尹涟贺恒凯刘泽翼刘畅文袁宁广
刘奇赵成玉戴锦涛周杏宋家俊
郭思雨金虎杨容冯淳曹芷璇
4年级3班(c14,共38人,男生22人,女生16人)
冯斌许旺奇
周文龙郭鑫龚智威罗兰贺向阳康婷
蒋悦铭冯楚涵周亚禹邓荣宗肖黄镕朱勇是
罗怀肖依云罗芙蓉郭钊媛龙玉洁黄紫成郭云峰李思遥付梓豪杨吉绅唐昌剑杨晓君
刘月姣吕邦国刘剑羽王润东万虹周智勇
黄凯刘杨郭斓倩胡诗妍江培俊郭星池
4年级4班(c15,共34人,男生18人,女生16人)
晏婷陈智杰张凌鹰冯慧琳
张泽正苏悦婷李淮湘刘孟婷严一博龚滨
张蕊茹陈觐周伟戴亮曾康罗泽斌
袁思琦郭胜周雨知尹漪颜婷胡帅
黄钰涵胡佳诚罗涛黎琛贺毅刘家婧
胡强王志祥郭德文戴杨丁振麒张瑞
在这138名学生当中,经过第1周的教学和了解,我发现——①发言比较积极、思维比较活跃的同学有:胡钰、彭湘洲、王文平、李宏伟、刘宁、詹铮宇、方希琳、罗添港、肖睿雄、黄腾、胡佳欣、张婷、陈港、刘嘉硕、罗袭、文梓容、杨胜、贺恒凯、刘畅文、金虎、曹芷璇、许旺奇、郭鑫、蒋悦铭、冯楚涵、邓荣宗、郭钊媛、李思遥、郭斓倩、晏婷、严一博、龚滨、陈觐、戴亮、贺毅等,占学生总数的25﹪;②学习常规比较好的班级是4年级2班、4年级1班、4年级3班,4年级4班的学习常规则显得略微欠缺一些;③在考查了学生3年级的科学学习情况之后,我比较震撼地发现他们对于身边常见事物的外部特征及属性的观察、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描述普遍存在问题,所幸的是他们大多已经显示出了对于科学课的浓厚兴趣。
新的学校,新的学期,新的教育对象,我希望在重点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补上前面的有关训练内容,希望他们在科学学习中都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我将把这作为我的一个新的起点。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进行主动学习,能比较熟练地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等。
●尝试探究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从“认识是什么”提高到“探究为什么”。
●能由“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等角度提出可探讨的问题,能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尝试自己制定简单的实验(如对比实验)计划,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觉察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继续学习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采集数据,获取有效信息。
●能较好地进行合作学习,能描述与传达事物的特征,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爱生命,敢于质疑,尊重证据并逐渐养成及时摘记和妥善存储资料的良好习惯。●保护环境,关注stse之间的联系。
科学知识
●能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了解它们(重点研究根、茎、叶)的作用,从水、陆、空3个领域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多样性,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知道搜集信息的多种方法和途径。
三、教材分析
继3年级重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为他们进行发现式探究作了必要的技能准备之后,本册教材开始重点训练学生通过查阅书刊、上网查询、访问他人等多种途径搜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进行经常要用到的接受式探究作必要的能力训练。
本册教材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重点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线索,围绕“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编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种多样的动物”、“声音”、“信息的传递”、“水的变化”、“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6个主题单元、53个活动。通过游戏、辩论、比赛、观察、实验、多种途径搜集信息、制作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构造与功能的关系、发声体与产生声音的特点、传声物体的结构与传声本领之间的关联、信息传递的方式和信息传递发展变化的历史,认识水的形态变化的条件、水的形态变化可逆(或可循环)的特点,与此同时渗透珍爱生命、敢于质疑、重证据、创新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强对stse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本单元由3课书组成,第1课“植物的身体”,主要让学生观察、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让学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课“根与茎的奥秘”是在观察根的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验证根、茎的作用;第3课“神奇的叶片”则利用科学史激趣和引领,通过实验研究和直接呈现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太阳与植物的关系,了解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第2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本单元按“总—分—总”的结构来构设教材,由5课书组成。第1课“动物的特征”先指导学生对“动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其生存”这一特征作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三个领域来具体研究动物的这一特征,其中,第2课“水族的公民”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第3课“吃奶长大的动物”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获取食物的适应,第4课“飞翔的精灵”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运动的适应,与此同时,通过每一课的学习再次体验动物的多样性;第5课“珍稀动物的保护”是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第3单元(声音):本单元由“辨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4课书组成。
第4单元(信息的传递):本单元由“信息”、“书信和标志牌”、“电报与电话”、“信息时代”4课书组成,这是1个既与本册训练重点相关联、又能体现科技史特色的单元。
第5单元(水的变化)):本单元由“不翼而飞的水”、“飞回来的小水珠”、“结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4课书组成。
第6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湘版科学教材的特色单元(每册都有),都是对全册教材的探究技能训练重点的回顾与总结,并用又一次的活动来进一步强化、提升,而本册教材是在总结了搜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之后,通过“恐龙之谜”的活动来巩固、提升的。
四、教学措施
1、以搜集信息的活动为载体,重点训练学生接受式探究的相关技能,同时兼顾其它各项探究技能的提升。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注意把握好“教”、“扶”、“放”的时机。在第1单元教学中,主要采用提供范例、教师分析及引领等方式(“教”),教给学生查阅资料和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在第2~第5单元,通过指南车旁白提示、同伴互助、教师点拨等方式“扶”着学生完成搜集、整理信息的活动,最后通过本册教材的综合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指导学生回顾、总结、提炼出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并让学生以相对自主的方式搜集整理关于恐龙的资料,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放”)。
2、挖掘科技史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用多样的呈现形式发挥科技史的教育功能,从不同的角度融入教材,充分发挥科技史的教育价值。
①通过科技史的教学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如利用英国普里斯特的植物与小鼠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植物叶片的“呼吸作用”。
②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是怎么来的、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家是怎样思考的、研究科学的方法有什么等,如用林奈克发明听诊器、海尔蒙对“植物的营养来自哪里”的研究等科技史,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科学问题,用实验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让学生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③介绍林奈克、莫尔斯等科学家及其科学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让学生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不断追求、持之以恒的品质和客观严密、求真惟实的科学精神及爱国热情。如用“编钟”科技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研课题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研究》
六、承担教研课的计划内容
《珍稀动物的保护》(第七周)
七、教学进度安排(每周3课时)
第一周(8.27~9.2)了解学情,常规教育,民选组长和科代表,翻阅新书,初步了解本册将要学习的内容(本周只有1课时)。
第二周(9.3~9.9)《植物的身体》
第三周(9.10~9.16)《根与茎的奥秘》,《神奇的叶片》。
第四周(9.17~9.23)《动物的特征》
第五周(9.24~9.30)《水族的公民》,《吃奶长大的动物》 第六周(10.1~10.7)国庆长假,休息。
第七周(10.8~10.14)《飞翔的精灵》,《珍稀动物的保护》,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小结。
第八周(10.15~10.21)《辨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九周(10.22~10.28)《控制声音》,《信息》。
第十周(10.29~11.4)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11.5~11.11)期中考试总结,《书信和标志牌》。
第十二周(11.12~11.18)《信息时代》,第2、第3单元学习小结。第十三周(11.19~11.25)《不翼而飞的水》,《飞回来的小水珠》。第十四周(11.26~12.2)《结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第十五周(12.3~12.9)第5单元学习小结。
第十六周(12.10~12.16)《我们这样搜集信息》,《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第十七周(12.17~12.23)第6单元学习评价,复习。
第十八周(12.24~12.30)科技创新辅导
第十九周(12.31~1.6)科技创新辅导
第二十周(1.7~1.13)复习
第二十一周(1.14~1.20)复习
第二十二周(1.21~1.27)期末检测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二
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文化科教学计划 学科:语文 班级: 教师姓名: 时间:
一、基本情况分析 1.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 班级
学科素质平均分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合格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83﹪
100﹪
0 0
注:(1)优秀95及以上、良好85及以上、合格60及以上,待合格60以下。
(2)上学期没统一考试的不要填写,教两个以上班级的老师另外附上。2.学生个性(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孩子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非常难引导,身体方面各有高矮胖瘦,心理方面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小时候看不懂、听不懂的一些知识,现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二、全册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3、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本册的2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三、教学内容分析 单元 序号
单元 名称
单元 篇目
单元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 时数
第 一 组 第 二 组 第 三 组 第 四 组 第 五 组 第 六 组 第 七 组 第 八 组
观潮
雅鲁藏布大峡谷 鸟的天堂 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古诗两首 爬山虎的脚 蟋蟀的住宅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13、白鹅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20、古诗两首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第一单元: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4、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熟读成诵课文中精彩的语段。第二单元: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第三单元: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第四单元: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第五单元: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第六单元: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第七单元: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5、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第八单元: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四、减负提质措施
“减负”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项工作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教学、常规和活动等方面制定如下内容:
(一)、常规入手、抓出实效。
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月查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检查情况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本人。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①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②抓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③抓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要求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上级要求,确保“减负”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规定如下:
1、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学校和教师不得早于8点组织学生上课。小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不得提早到校,不得延长在校时间。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鼓励学生参加健康有意的活动。
2、禁止教师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体上课和补课。
3、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好体育、音乐、美术、品德等课程和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严禁利用这些课补习其他文化课。
4、不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判定学生的好差、不公布、排列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判定教师。
5、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科目。每学期只在期末举行一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考试,并通过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考察,正确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6、改革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作业量。课堂内要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做作业。
一、二年级一律不留课外作业,三、四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锻炼。
7、每天上午第四节设作业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周二——周四下午设兴趣小组活动,每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两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8月29日——9月4日
开学注册
1、观潮
9月5日——9月11日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每周背诵两首古诗(古诗文第4级)
9月12日——9月18日
语文园地一单元学习效果检测
5、古诗两首
9月19日——9月25日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9月26日——10月2日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0月3日——10月9日
语文园地二单元检测国庆长假
10月10日——10月16日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0月17日——10月23日
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单元检测
10月24日——10月30日
13、白鹅
14、白公鹅
15、猫
10月31日——11月6日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单元检测
17、长城
11月7日——11月13日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期中检测
背诵名句部分
11月14日——11月20日
语文园地五单元检测
20、古诗两首
11月21日——11月27日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11月28日——12月4日
24、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单元检测
考级
12月5日——12月11日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12月12日——12月18日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单元检测
12月19日——12月25日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12月26日——1月1日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单元检测
1月2日——1月8日
期末复习
1月9日——1月15日
期末考试
1月16日——1月22日
1月16日寒假开始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三
2013-2014学年度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套教科书为四年级起点版,共6册,每册可供一学期教学之用。本册书是这套教科书的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介绍了计算机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介绍了如何用计算机听音乐、看电影、玩简单的益智游戏; 第三单元介绍了键盘的基本操作以及输入中英文的方法;
第四单元介绍了用gif animator 制作简单动画的初步知识与操作。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
4、学会输入汉字,加强指法练习。
情感目标:
5、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道德观念。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
难点:
1、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
3、熟练输入汉字,正确运用指法。
四、教学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在受教育阶段尽可能多地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得到发展。
(一)课前准备 1.深入了解学生 2.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3.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课堂教学
1.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教学。4.重视技术学习的实践性 5.重视课堂教学的检测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单元初步认识与基本操作第二单元用计算机娱乐第三单元键盘操作第四单元用gif animator
四课时 三课时 五课时 三课时蒙古族小学宫贺来2013年9月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四
土山镇中心小学 2019——2020 学年度
第 一 学期教学计划
年级: 四年级 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王缜珍
教
材
分
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小练笔,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等),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全册共分8单元。每单元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单元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课外实践
内容
1.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制作精美手抄报。
2.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
3.和同学合作表演书中的童话。
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
基础
经过了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多数学生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作文能力、自主阅读能力。孙韵寒、谭湛坤两位学生基础知识很弱,努力且只能做到最基本的识字认字。
学习
经验
本班多数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能够自觉完成各科作业,但少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很差,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具体目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生字250个,会写3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过程
方法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2.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3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教
学
采
取的措
施
及
注
意的问
题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文前面有“导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教
学
进
度
(含课外实践内容)
周次
时间
内容
周次
时间
内容
第1、2周9.2—9.12
第一单元
第18、19周12.30-1.10
期末复习
第3、4周9.16—9.30
第二单元
第6、7周10.8—10.18
第三单元
第8、9周10.21-11.1
第四、五单元
第10、11周11.4—11.15
第五、六单元
第12、13周11.18-11.29
第七单元
第14、15周12.2-12.13
第八单元
第16、17周12.16-12.27
期末复习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五
导语:针对本学期学习时间紧,任务比较重的实际,确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立足于跨世纪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苏教版四上语文教学计划,欢迎借鉴!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同学45人。通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全班同学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特别是在习作方面,大多数同学基本养成了坚持写日记、坚持每天读书的习惯等。因此,本学期需加大对几名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尽快促使他们跟上学习进度,使之成为思想进步,成绩合格的同学。
从整体看,大部分同学要求上进,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发言面较广,课堂气氛不较广。但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部分同学还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阅读量不够丰富,知识面较窄。本学期需要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多化力气,力求改善。
二、教材分析:
1、突出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一样,还是习惯、课文、习作、单元练习4大块。本学期,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习惯篇”安排了“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两个专题,既有阅读方面的习惯,也有勤于动笔的要求,着眼同学终身发展,立足打好素质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为同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言和精神“矿藏”。“习作”部分也透发出浓浓的人本情怀,还“习作”以应有的地位,编写专门的“习作课文”置于“练习”之前,其设计中的“三多一少”(即:多一些童真和童趣;多一些体验和生活;多一些合作和探究;少一些要求和限制。)折射出“课标”倡导的让同学“自主习作、乐于表达”的理念,“两个结合”(长短结合——一方面致力于长期积累,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因“课”制宜,搞一些迁移性小练笔。“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既有专门的习作训练,也有随课文安排的片段练习。)体现了对读写结合规律的尊重。“练习”中一般设置“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一方面为同学终身学习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重视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使每一课的教学都能让同学完成一次心灵的装备,让诸如正义、爱心、孝顺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心灵深处,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的教育。
2、立足夯实基础。语文是一个文字符号与情感、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彩世界。根据语文丰厚多维的人文因素都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特点,教材坚持“基础性原则”:精选最基本的最具生成功能的对同学终身发展都有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主干内容,来构建教材的主体框架。在注重为同学打好语文的“工具性”基础的同时,人文教育因素蕴含其中:识字,运用多种方式,展示汉字魅力,使同学对汉字产生兴趣并接受文化的熏陶;写字,在写好字的过程中让同学形成好习惯、涵养好性情;读书背诵,对于同学学习语言、积累经验、读书明理都大有裨益;习作,鼓励同学说真话、抒真情,既是历练语言,更是学习做人;习惯,着眼于同学一生的发展,在使同学终身受益的养成教育中实现最重要的人文关怀。因此,本册教材一如既往地抓住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立足基础,放眼长远,突出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复述课文,突出了钢笔字描红,突出了综合性的语言积累、运用或实践活动,不求花样翻新,务求实在管用,帮助同学打好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
3、强调根本手段。语文教学首要的一条就是借助人自身所具备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条件,强调用好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基本手段。当然,并不排除在教学中采用各类必要的辅助手段,但是,必须抓好根本手段,才算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本册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同学学习祖国文字,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地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同学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细致,饶有童趣,有助于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用钢笔描红、读抄常用词语、小练笔等。
习作教材以“贴近同学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的方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成语和古今诗文的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各单元还都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各练习既相对独立,又自成系列。
学用字词句方面,是将识字写字与词语句式等内容综合起来,让学生在学和用的过程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读读背背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压韵上口,二是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致志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本册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尽量把标点用正确。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老师尽量少讲精讲。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几种连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学完课后总结,如理解重点词语读懂句子,让学生多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词语接龙”等。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六
鼓二小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 科 四 年 8教学计划
法。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执教者赖晓晴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4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
较为扎实。少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没有预习习惯,课外书看得少,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
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
笔临摹字帖。文的大意。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1、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要坚定不移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习作教学。4、要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5、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七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对上学期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内容完成情况与学生掌握情况
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主要成绩和分析: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4、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三、教学经验体会及教训
在教学中,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4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计算不认真,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或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四、今后工作的设想及建议
1、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坚持检查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好成绩。
桑园中心小学 李海燕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八
龙里县第四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3)班《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教师:庞颖
一、指导思想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很好地引导本班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提升。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小朋友们活泼、可爱、富有想象力,但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五个单元,这五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这五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珍爱生命》;第二单元主要是《安全地生活
(一)》;第三单元主要是《安全地生活
(二)》;第四单元主要是《花钱的学问》。第五单元主要是《关心你,爱护他》。
四、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品德与社会 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上册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掌握安全常识,懂得花钱的学问,伸出友爱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上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 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
五、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7、向学生渗透灌输《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9课时
第一周 美丽的生命
第二周 我们的生命
第三周 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二单元 安全地生活
(一)9课时
第四周 今天,你安全吗
第五、六周 公共场所拒绝危险
第七周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
第三单元 安全地生活
(二)9课时
第八周 预防火灾
第九周 预防燃气中毒 第十周防止食物、农药中毒
第四单元 花钱的学问 12课时 第十一周 家庭小账本
第十二周 钱该怎样花
第十三周 购物场所我知道
第十四周第五单元关心你,爱护他 12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课时
让爷爷奶奶高兴 伸出爱的手
我的邻里乡亲 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2017年8月28日4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九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并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做守规则的人》;第二单元《做乐观向上的人; 第二单元《做自尊自爱的人》;第四单元《做聪明的购物者》。本教程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为理念安排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辨析和感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2、知道要守规则,怎样做乐观向上的人,自尊自爱的人以及如何购物等。
3、通过学习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知识点,积累社会阅历。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目标,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重视情感投入,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满足学生需求。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十
溶 解
第一时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肿的变化.2.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生备: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 想尝尝味道吗 " "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 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 "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 "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二,探究内容: 1.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2)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 " "沙在水里溶解了吗 "(3)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 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2.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比较面粉和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4)混合在水中的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5)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3.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1)在两个玻璃杯里各装半杯水,分别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和砂糖.仔细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的变化.(2)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水,继续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和砂糖的变化.(3)想像糖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1)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 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3)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了解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或不能溶解在水里.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2.能运用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进行相关实验.3.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4.能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控制变量实验进行设计.5.经历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过程.教学重点: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教学难点: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盆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速度.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学生讨论交流: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设计与指导
・选择其中一种假设作为研究的问题.・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设计交流.・教师初步的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4.学生实验,得出结论.5.运用控制变量的观点进一步探究.・自主选择其余的一种假设进一步研究.・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2 ・小组实验.・得到结论.・小组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过程,方法,知识)6.知识运用
・加快食盐的溶解.・加快糖块的溶解.・说说运用的方法及依据.7.课外作业:尝试溶解更多的物体,寻找更多的方法来加快物体的溶解.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问题讨论,并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2.使学生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能认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4.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大包,小包)食盐,玻璃棒,(大,小)烧杯,水
小组观察实验用:食盐(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盛50毫升水的烧杯,水槽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把一小包盐倒入杯中并搅拌)大家猜猜我用筷子搅拌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盐会溶解了.)
・教师:(再往杯中倒入一小包盐并搅拌)那再放入这包盐搅拌后会有什么现象(生:盐还会溶解了.)
・教师:那我不停地往里面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生:不会吧.)・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出示课题)2.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请学生说说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学生猜测:10包,12包------(有学生反驳)・师生讨论: ①这杯子是大杯还是小杯
②一杯水是多少
③这杯水是冷水还是热水
④怎样计算食盐
⑤怎样算溶解到底了
・师生小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教师:我们怎样来研究呢・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学生根据讨论情况修正计划.・教师出示较标准的研究计划,请学生填写.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研究结果.3.思考与讨论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其他发现吗
・教师:怎样来回答课题
・教师:我们知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那么100毫升的水呢
・教师:你怎样解释研究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
・教师:在进行了"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后,你还想进一步研究什么
研究计划
班级----------小组-----------・研究的问题
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研究的准备
杯里装50毫升的水 2克一包的食盐12包 筷子,水槽,记录纸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我们小组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包食盐,即()克食盐.・注意事项 4.全课小结.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减少水分,可以使被溶解的物质重新沉降出来.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3.能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盐的沉降"的探究实验.4.能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结晶盐.5.培养探究性思维能力.6.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 增加溶液中的水分,想办法溶解浓盐水.教学难点:知道减少溶液中的水分,进行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饱和盐水,玻璃棒,水,盐,有关海水晒盐的资料
小组观察实验用:饱和盐水,筷子,蒸发皿等蒸发器材,放大镜,食盐等 教学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出示放置在教室内的饱和溶液,小组观察现在的溶液与几天前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到:从水在玻璃杯壁上留下的痕迹,推测出水分减少了;看到了有一些白色颗粒沉淀出来.・提出问题:沉淀的白色颗粒是怎样来的,水分到那里去了
・小组讨论分析两个问题:沉淀的盐是原先被溶解的盐,而不是后来加入的;水分是被蒸发了,而不是人为倒掉了.・进一步提问: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有关吗
・有些学生认为:水分蒸发是阳光照射的结果,盐的沉降是由于盐粒本身的重量,慢慢沉降出来.这种认识可以用继续搅拌的方法来检验,不同继续溶解了,说明: 2.提出假设: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的减少有关.3.小组设计实验.4.交流指导.・在玻璃杯中加入水,使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为有效地实验,做一刻度.・有哪些办法可以使水分减少,其中哪些方法是合理的,哪些方法是快速的.・选择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进行实验.・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器材的操作.5.学生实验,教师指导.6.讨论: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盐会随着水一起蒸发吗
・白色颗粒是什么
・有哪些证据来证明它就是盐
・观察的方法:观察白色沉降颗粒与原先的盐有什么不同
・尝味道:这种方法是否合适
・都可以溶解.・……
7.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生活中的盐是怎样得到的・想象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了解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之间溶解和不溶解现象,以及部分气体可以被溶解在液体里.2.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3.能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以及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现象.4.能通过溶解现象得到结论.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 5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 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3.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4.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这杯水里有空气吗 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5.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教学后记:
声 音
第一课时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2.让学生在感知声音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3.能分辨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分和鉴别.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教学难点:分辨声音的变化.教学准备: 师备: 1.熟悉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准备好各种声音的录音.2.尽量多地搜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比如口哨,笛子,闹钟,铃铛等.3.准备好水壶,玻璃杯,勺子等.生备: 6 搜集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研究声音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 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 二,探究内容: 1.听听物体发出的声音.(1)仔细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哪些声音.(2)分辨一下,听到的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所发出的(3)说一说,我们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这些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4)讨论分析: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界发出的 哪些声音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发出的(5)和同学交流分享各种声音的感受,并做好记录.2.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1)听听各种固体发出的声音.师:想办法让桌上的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
(2)听听各种液体发出的声音.师:想办法让液体发出声音,能想出多种不同的办法让各种液体发出声音
(3)听听空气发出的声音.师: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由空气发出的 你有办法让空气发出声音吗
(4)讨论:从以上活动中,你想到了什么 你认为声音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3.活动:分辨声音的变化.(1)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依次敲击一下桌面,让这个同学辨别一下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2)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距离他不同远近的同学分别敲击一下铃铛,让这位同学分辨一下哪个声音远,哪个声音近.(3)分辨声音大小,高低的不同:把几只玻璃杯一字排开,分别盛上不同量的水,然后敲击,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按声音的高低给杯子排排队,你能发现什么 如果改变敲击的力度,你又有什么发现
(4)交流分享:我们在分辨声音变化的活动中有什么收获.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1.倾听,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2.思考,查找关于声音的有关资料.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7 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教学准备: 师备: 锣,鼓,槌子,音叉,电吉他,二胡,小提琴,收录机等.生备: 尺子,橡筋,口琴等.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 二,探究内容: 1.使物体发出声音.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 "(1)使锣,鼓发出声音.・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锣,鼓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按,压锣,鼓,它们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敲击锣,鼓,它们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使尺子发出声音.・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尺子发出声音.・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弯曲尺子,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尺子,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3)使橡皮发出声音.・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拉橡皮筋,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橡皮筋,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观察发声的物体.(1)观察发生的锣,鼓.・看看发声的锣,鼓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锣,鼓与不发声的锣,鼓有什么不同.・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2)观察发声的尺子.・看看发声的尺子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3)观察发声的橡筋.・看看发声的橡筋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橡筋与不发声的橡筋有什么不同.・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4)想一想:我们观察到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如果让它们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发声吗・试一试:想办法让锣,鼓,尺子,橡筋等停止振动,观察它们是不是发声.・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3.观察音叉的振动.(1)观察音叉的振动.・看一看:不同大小的音叉,振动的音叉是什么样子的.・试一试: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使大小不同的音叉振动,感觉它们发出的声音.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观察音叉在水里的振动,音叉怎样把振动传入水面.・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怎样解释你所到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
(2)观察其他物体的振动.・听听钢琴,风琴,吉他等乐器发出的声音,观察它们什么地方在振动.・观察收录机喇叭的振动,放磁带,收听广播,对着喇叭大声说话等.・试一试,我们发声时,哪里在振动.・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是什么
(3)讨论共享.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收集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2.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教学准备: 师备: 漏斗,胶管每组一套,碰铃(石头),水槽,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生备: 线,纸杯,勺子,筷子等.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9 师:"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我们耳朵的呢 " 二,探究内容: 1.听听不同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 "(1)听听写字的声音.・听听同学在桌面上写字的声音.・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什么途径传播过来的.・比较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听听纸杯传过来的声音.・像图上那样做个土"电话".・听听纸杯中的声音.・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比较不用纸杯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怎样传播过来的(3)听听听诊器里的声音.・把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的"听诊器".・用"听诊器"听听自己心脏的声音.・说说自己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说说为什么医生可以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2.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1)想一想,怎样设计实验--让物体在水中发出声音,试试能不能听到.(2)听一听,在水槽中碰响碰铃或石头,能不能听到声音.(3)说一说,有没有听到声音,这说明什么
(4)交流,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 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
3.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1)看一看,p61上的资料.(2)说一说,从资料中自己了解一些什么内容
(3)思考与交流:为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去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 为什么狗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
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搜集生活中各种利用声音,避免噪声的资料.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的方法.2.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发展学生对声音进行探索的兴趣,认识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3.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出自己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想法.教学重点:知道在不同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教学难点:会记录噪声产生的现象和减少噪声方法.10 教学准备: 师备: 1,各种减少噪声标识的图片或实物.2,棉花,改变"发声罐"声音的计划卡等.生备: 1,易拉罐,玻璃珠,黄豆,毛巾等.2,自己搜集的各种消除噪声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声音给我们带来信息,美妙的声音让感到舒服,而噪声却让我们感到烦躁不安,我们怎样来控制声音呢 " 二,探究内容: 1.控制发声罐的声音.(1)用塑料罐和其他材料做一只"发声罐".・将不同的材料装进塑料罐和其他材料里,听听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大,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小
(2)制定一个改变"发声罐"发生的计划.・小组合作计划并实验.・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小"发声罐"发出的声音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发声罐"不发声
・把小组的意见集中,修改,选取小组最满意的方法试试.・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计划并展示本组的实验.2.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1)说说你认为我们说话的声音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说说你在不同环境(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等)里的感受.(3)讨论:我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呢
(4)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3.为减少噪声而努力.(1)了解乐音和噪声.说说你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讨厌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2)了解自己生活周围有哪些噪声.(3)了解人们是怎样减少这些噪声的.(4)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4.阅读与拓展.由学生阅读并讨论《奇妙的声音》.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课后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控制声音的措施.教学后记:第五课时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的成果自己制作一个能够发声且具有一定音调的小乐器.2.通过制作小乐器,加深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问题的理解.教学重点:怎样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小乐器.教学难点:能找出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优缺点.教学准备: 师备: 各种乐器的实物或图片,各种乐器声音的录音带.生备: 鸡蛋壳,瓶子,橡皮筋,树叶,纸张,铅笔,硬质管子,贝壳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研究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也探究了怎样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小乐器呢 " 二,探究内容: 1.研究乐器的发生方式.・听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说说乐器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起什么作用.2.收集身边的材料自制小乐器.・说说自己打算怎样用准备的材料制作小乐器,打算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乐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学生自己或小组制作小乐器.・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乐器.3.怎样使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调
・了解什么是音调.・说说为什么乐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做实验研究怎样使发出的声音高,怎样使发出的声音低.・调试自己制作的小乐器.4.研究怎样放大乐器发出的声音.・说说乐器的音箱有什么作用.・说说各种乐器的音箱在哪里.5.召开自制小乐器演奏会.・用自制乐器独奏或合奏一段简单的乐曲.・大家一起评选最佳演奏奖,最佳乐器制作奖.6.评价小乐器.・自己评价或小组评价自制小乐器,可以从乐器发出的音调,乐器的外观和性能方面进行评价.・找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的不足.・说说与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相比,真正的乐器的优点是什么.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针对自己找出的自制乐器的不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修改和进一步加工.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天 气
第一课时 云和雨 教学目标: 1.知道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2.知道可以用雨量器测量降水的多少.3.了解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方法.4.了解雨量等级表.5.经历观察与记录天空中的云量及雨量的过程.6.尝试调查雨水的流向.教学重点:能用雨量测量降水量.教学难点:学会观察空中云的形状及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在校园里(或附近)寻找一块学生进行观察活动的场地,这块场地应该比较开阔,没有明显障碍物阻挡学生们的视线,而且场地要比较平坦,不会给学生们观察天空中的云带来不安全因素.尽量多地搜集一些关于云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利用一个下雨天,带领学生为每个组收集一杯一天的降水,封存备用.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云的各种资料,科学文件夹,直尺,筷子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研究天气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认为天气包含哪些内容 你对天气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 你想研究关于天气的哪些内容 " 二,探究活动: 1.我们看云去.・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天空中有什么样的云 云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会移动 云的形状会不会变化
・把自己看到的云画下来,想一想,它像什么
・查查资料,云主要有哪些种类,人们怎样称呼它们,各种不同的云预示着什么不同天气
・和同学交流分享:画的,写的,搜集到的关于云的资料.2.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讨论: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天气是晴天,多云和阴天
・讲授:学习如何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估测:今天天空中云的多少
・判断:今天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
3.下雨了.・讨论:怎样才能知道下了多少雨
・制作:利用厚底直筒玻璃杯制作一个简易雨量筒.・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尺子量雨水的厚度
・操作:用直尺量雨水的多少.・观察:对照雨量表确定测量的雨的等级.13 4.云和雨的关系.・讨论:云和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三,小结.四,课后拓展.・调查:雨停了,地上的水都到哪里去了.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风的观测
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2.了解风力等级表.3.能观测和记录一天中的风向.4.能独立制作一架小风车.5.能利用风力等级表估测风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风力的大小.教学准备
风向标,指南针,制作风车的材料,钮扣,风力等级卡片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猜一猜:风的谜语.・问:风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怎样知道起风了
二,探究活动: 1.测风的方向.・和学生们一起去操场(或者其他开阔的地方)寻找风的踪迹.・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找到风的踪迹的.・利用指南针判别方位.・找到操场的"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八个方位.・自己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利用风向标测定风向,记录当时的风向.・观察红旗飘动的方向,比较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的方向是否一致.・课后继续观察,比较风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2.风有力量.(1)制作纸风车.・学习制作方法.・按要求动手制作一个纸风车.(2)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纸风车.・对着纸风车吹气,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思考:钮扣为什么会上升
(3)用自己的话解释钮扣为什么会上升.・把自己的意见向全班同学汇报.14 ・想一想:怎样才能让风车上的钮扣升得快.3.风力的大小.(1)看看风力等级表.・说一说:风级表中利用了哪些物体变化和人的感受来观测风力的大小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观测风力的大小 你平时是怎样做的(2)说说自己遇见过的最大风力有多少级,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自己有什么感受
・周围的物体有什么样的变化
・你认为那是几级风
(3)说说教材第34页上四幅插图的风力分别是多少级.・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物体有什么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比一比:看谁能利用风力等级表迅速地判断出是几级风.第一幅是零级风;第二幅至少三级;第三幅至少六级;第四幅至少十级.(4)到操场上估测一下,当时的风力是多少级.・仔细观察操场上的各种物体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有什么感受.・对照风力等级表做出判断,这时是几级风.・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在课后继续观测操场上风力的大小,与课堂上观测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三,全课小结.四,课后拓展.・注意收看本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气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2.会做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3.了解百叶箱的构成.教学重点:测量教室内气温变化情况.教学难点:做气温折线图的方法.教学准备: 师备: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生备: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有谁知道昨天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 "看看教室里的温度计,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 二,探究内容: 15 1.认识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1)猜一猜,你认为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2)观察学校气象站的百叶箱.・百叶箱放在什么地方.・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百叶箱的构造是怎样的,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3)让学生介绍一下气象台的情况.2.测测教室里的气温.(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样挂.(2)设计一下,自己准备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一天测几次,什么时候测.(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3.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1)观察教材p36上的我们测量记录.比较一下: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2)观察教材p36上的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问:"从这幅折线图中,可以看出12月8日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 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3)制作折线图.・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变化折线图.・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避免发生混乱.(4)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1)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的交流.(2)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2.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识,构建对天气的新知识.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教学重点:能用图记录一周的天气.教学难点:根据云图预测天气的变化.教学准备: 师备:各种天气的图片,生物预告天气的谚语和图片,各种了解天气情况的途径和方法的资料,卫星云图的放大图,各种天气预报的新内容.这两天的本地报纸.生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16 一,引入: 师:"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 你看过天气预报吗 " 二,探究内容: 1.不同的天气.(1)小组交流对不同天气的体验.・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2)讨论:在不同的天气里,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好的天气里应该怎么办.・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应该怎么办.(3)用图画记录天气.・为各种天气设计一种符号来记录.・看看天气预报中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 ・用符号记录当天的天气.(4)试用简图记录一周的天气.项目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六星期天 天气¤
气温20℃~28℃ 2.生物预报天气.(1)听老师说谚语.蚂蚁搬家,必有雨下 蜻蜓赶场,大水当防
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 田螺出水面,不久暴雨见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朗 麻雀洗澡,有雨快到 鸡不入笼,阴雨将临 鲤鱼跳龙门,大雨定倾盆
大蛇横路,泥鳅上翻,蚯蚓出土,明天有雨(2)生物为什么能预报天气.(3)阅读教材p38上的资料.(4)观察教材上的泥鳅,燕子,蚂蚁怎样预报天气.泥鳅出水,燕子低飞,蚂蚁上数都预示着快要下雨了.3.预测未来的天气.(1)了解明天的天气.・说说你是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的.・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你有哪些方法.(看电视,看报纸,打电话查询,听广播,上网查询……)(2)了解天气预报内容.・观察2001年9月22日北京地区的天气预报.・说说你从中知道北京9月22日将是什么样的天气(晴转多云,13℃~24℃).从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3)推测本地未来的天气情况.17 ・观察比较2001年9月1日,2日的卫星图.说说图中本地区的云层情况.・根据两天的全国云图,天气图以及相关资料和经验,尝试推测一下本地区第三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4)了解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是很多的.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三,全课总结.四,课外拓展: 气象台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教学后记: 18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十一
四年级科学学科考查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次科学考察评价是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的也就是科学学习质量的评价目标。因此,评价目标既可以作为学生发展的目标,也可用于检验教学效果。
二、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评价的依据: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
四、评价的原则:
1、多样化原则。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采取多种方法。由于学生在知觉和思维方面有差异,过分强调一种类型的评价就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评价时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避免过分地依赖测验这一评价方式,以至于使学生对继续学习感到灰心、紧张甚至反感。
2、重形成过程原则。评价应与教学同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应随着教学进程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随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向着学习目标方向进展。评价应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经常的过程。
3、全面性原则。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不仅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注意与知识掌握相关联的各个方面,如能力、科学观念和态度。因此,评价在设计指标和项目上要全面些。
五、评价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
六、评价内容::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
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①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②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栽培、饲养等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的形成状况;③学生的科学志趣的水平如何;④学生的科学科学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科学等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
七、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结果的处理:
评价标准:
独立、正确地完成某一项任务,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画面(字面)整洁、语言清晰,条理清楚。
(一)书面测试70%
围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评价。
(二)非书面题20%
实践能力测试
(三)学生评价10%
学生互评、自评。
评价结果的处理: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对评价中肯定评价信息和否定评价信息全面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优点和长处,清楚自己的不足和弱点,从而保持优势、克服不足。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十二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4年级语文备课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贯穿我县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是这条主线的关键突破点。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我将在新的学期里继续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富有成效地完成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学伊始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细致地研究了第七册语文教材的特点,领会了《教师教学用书》的相关要求,现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拟定了如下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是我从三年级一手带上来的,现共有20名,男生14名,女生6名。他们大多是农村偏远山区的孩子,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所以都成为住校生。这些孩子基本都能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但因长期缺乏家长管教,目前还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完成家庭作业,合作探究意识淡薄,课外阅读不够坚持,习作兴趣不浓,背诵积累走马观花,作业字迹不端正,钢笔书写不按规范等,这就导致全班成绩稳定的尖子生不多,学习基础薄弱,有个别学生特别贪玩,懒记知识、怕背书,如薛云龙、薛瑞环等,总是拖欠作业,成绩有待提高。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它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因此,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要求。
三、教材理解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分八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按专题编组。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本册教材将每篇课文的词语列在每组课文后为“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2、教材重难点。
①重点学习18篇精读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②学会写书信。
③积累语文园地和精读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落实目标的基本措施
1、熟悉本册教材的学期教学目标,把握单元教学和课文教学目标,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课时教学目标。
2、识字写字方面: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随堂练习,按照规范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汉字,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而促使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的养成,增强练字意识。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另外,要凭借毛笔字和钢笔字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3、阅读教学方面: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总之,要因文而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使每课的教学既把握住重点,又教出特色。另外,还要适时给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鼓励他们把看到的佳词妙句积累到“采蜜本”上,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
4、口语教学上:要充分体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设法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尽量捕捉学校或班上发生的具体的相关实例引入教学,上出特色,有效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5、习作教学上:强调如实表达,就是要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反映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这样,既能切实提高学生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和记实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能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加强书信等应用文的写作指导,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起步,修改的习惯在习作开始之日起就加以培养。
6、综合性学习上:考虑到孩子还小,独立活动的能力有个培养锻炼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体现既放手,又适当辅导的思想,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7、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新课改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就没有新课改的成功。课改成效最终要靠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来检验。因此,3 我将潜心钻研教材,不断学习和尝试各种方法,把握好课前、课中、课后的联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课堂上设计有效的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进行当堂训练,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8、善于查找学困生的教育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再自暴自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积累,能与其他同学有效地合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只要静下心来、埋下头去反思,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去充实自己,充分地利用各种机会对孩子们进行训练和引导,成功的曙光就会一点点向我们迎来。
附:推荐阅读书目
童话系列作品: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美国乔治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英国查•金斯莱的《水孩子》、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郑渊洁《皮皮鲁传》《鲁西西传》等。
经典系列作品:《西游记》。
爱的系列作品: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寄小读者》等。励志系列作品: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德国米切尔恩德的《犟龟》等。科幻系列作品:法国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日本安房直子的《风的旱冰鞋》等。古诗词系列:王维的《鸟鸣涧》、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月下独酌》、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煜的《相见欢》、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秦观的《鹊桥仙》、李清照的《一剪梅》、曹雪芹的《月》等;艾青的《树》、卞之琳的《断章》、绿原的《航海》、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顾城的《调》、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德国约瑟夫•雷丁的《最难的单词》、黎巴嫩纪伯伦的《沙与沫》、英国威廉•华兹华斯的《彩虹》、英国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鹰》等。
建议: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十三
《观潮》
《观潮》一课,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沛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沛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形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这一环节的设计,充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雅鲁藏布大峡谷》
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学期的课文安排增加了自读课文的篇数,而且在篇目安排上也不再是自读课文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篇。我想这是加强了对学生自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一如既往地主要强调学生的自读理解的能力,与上一课不同的是,我讲资料图片的欣赏放在入题之前,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初读臵疑时就能结合自己脑海里对大峡谷的印象来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鸟的天堂》
课堂一开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一问题调动起学生兴趣,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臵。“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先解决哪个问题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的思路,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潜移默化的诱导。这样,既让学生充沛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起来也就自然会兴趣浓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爬山虎的脚》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学生学习很积极。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我深深地感触到:
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
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
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
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蟋蟀的住宅》
这节课设计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首先目标引路,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学课文,重点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特点和住宅修建过程,同时领悟作者在介绍时的运用说明方法;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协作学习,对比学习,学生把生活中人们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悟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然后采用变换角色的教法,让学生扮演蟋蟀工程师来介绍自己如何建筑住宅,住宅有什么的特点等,通过学生当主角,老师充当一位听者,师生的角色互换,这样反馈练习,解决了难点;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蟋蟀的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巨人的花园》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墙”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与墙有关的对比变化。结果,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前与拆墙后花园情形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花园风景如画,之后却花不开,鸟不来,还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与拆墙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先前他表现的很自私,之后变得宽容了……然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列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最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去年的树》
本课是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在四次的对话中展开了故事的情节,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四次的对话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在教学的策略上,我围绕“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充沛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读课文,鼓励学生质疑从而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理解句子以及童话中的意思、情节,如在自由读时,我让学生找出小鸟为了寻觅好朋友所到过的地方,于是学生找出了从很远的地方——森林——山谷——村子的句子及词语,我随即板书,从这些句子、词语中也抓住了故事的情节,学生就会理解到小鸟千里迢迢、力尽艰辛找朋友的过程,理解到童话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到小鸟对友情珍惜的情感了;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演读故事的情节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更是在这语言文字的演绎中,逐步感悟内化,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有的语调高扬一点,有的稍低沉,有的边读边做动作,还有正象人们所说的真是“七情上脸了”,这些真情流露正是他们纯洁幼稚的童心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演绎;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形的介入以及学生读悟后拓展想象让学生从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组织语言进行描述,既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能力也让学生感悟童话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收获较大的,但毕竟我教学经验尚浅,同时真的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节课我也觉的存在着不少的遗憾!如在学生对角色的感悟方面,我是觉得部分学生还不够深刻,原因是对一些关键词的读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如果我不是心情过急,可让学生走上讲台演绎对话,说感受,可能就会带动得好些,这是其一。其二,在小练笔得过程中,如果我能提示一些童话得写作特点,可能就会引导出一部分尖子能用童话式得语言丰富故事得内容,为学会童话奠定基础。
《白鹅》
在教学是要求学生在体会文句之后,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更准确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原本沉寂的课堂气氛开始出现生机。在理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一位同学扮演鸭,另一位同学扮演鹅,学生都能认真地表演,模仿得很不错。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很好地把握鹅步态的突出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表演鹅吃饭的情节时,能把鹅吃饭“架子十足”、“从容不迫”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鹅老爷”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学生能在理解语句的同时,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充沛展示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猫》
在教学中我最为关注的还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不仅关注他们的本生的感悟,更关注在老师的指导下的提升感悟。第二自然段的句子,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与学生实际的理解有距离,特别是“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个句子。为此,我设计了三次提升(首先是比较朗读,其次是以梅花图引发美感,最后提出反问引起思考),让学生的学习价值得到实现,而不是在课堂中虚度光阴。那么,用什么可以显示出学生的感悟在提高了呢?这决不是附和性的意见,一个强有力的检验便是朗读,读出自己的特色,而这篇文章又适宜用朗读来体现,当然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由于对句子的一再提升的认识而读得津津有味。
《长城》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这节课在时间分配上有些拖沓,使得练习题无法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完成,只能留到课后作为作业。所以说,老师备课要对大纲、课标、教材有较深的理解和钻研,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状况也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层次,能说到什么水平,而应该回答到的是什么水平。老师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并规范凝练自己教学语言,更好的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速率。
《颐和园》
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原以为学生答不出来的问题,却出乎意料地答得很好。比如:仁寿殿的特点应是充满皇家气派,我事先觉得学生说不出来皇家气派这个词,然而却说出来了。在学习长廊这一部分时,有个学生在没有老师提示的情况下居然说出了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
另外,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每了解一处建筑时,都应该联系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宏伟的博物馆”这个总体印象。又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宏伟的博物馆,我找了很多图片来辅助教学,教法上比较陈旧,这一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每组学习一处建筑,由学生们自己查资料、查图片,自己动手做演示文稿,介绍那一处建筑的特点,老师只是做一些必要的指导或点拨即可。
《搭石》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觅美的画面。学生每寻到一处美,教师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在课文讲授中,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体会语句含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感情表达出来。学生有时朗读不到位,例如: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重点是要学生体会到当时情况很紧急,很惊险,朗读时要要读出这样的感情来。虽然我叫了好几个学生来读来感受,但是学生读的仍旧不够到位。感觉完全是为了读而读,朗读时声音也不够收放自如,因此感情没有到位,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如当时,老师能够给予恰当的范读,从声音带动学生,将会对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作用。
《给予是快乐的》
在这堂课中我仍然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重点通过读来让学生理解课文。本堂课我采取了:自由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很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包括读得节奏、读得重音、读的表情等我都指导得比较到位。我感觉学生的读也还是比较令人满意。通过读学生也较好得理解了课文中几位人物的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篇课文故事性非常强,我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课文所有传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完生字词后,就让学生标段后,把课文分成几个大部分方便学习,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接下来的课堂其实是很随意的,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也可以同桌、四人小组读书,学习任务是通过读书可以了解文中的三个故事,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明白文章所传达的感情。
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他们有的自己读、有的和伙伴分角色读,有的还把对话和一些故事片段表演了出来,在活动结束后,我再组织学生全班一起学习课文时,已经从孩子们的朗读声中和他们的发言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课文已经有所感悟。
通过这节课,我感受到了,对于学生读课文,放手也是一种好方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为了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电脑的住宅》
在本节课的一开始时,初读课文我觉得用列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较好,这个环节的确不错,因为这篇课文的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风趣,吸引力强。落实初读时,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读通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形象生动说明电脑住宅的功能和作用,课文运用了想象和联想,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同时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选词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完全是一对一的关系,这一练习为下一个教学环节提供了语言积累。课中开展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作表演,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客人”介绍电脑住宅,推选讲解员。讲解时允许学生使用课本语言,激励学生重新组织语言,实现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协调发展,这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是一些优生大显身手的时刻,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只能作为听众了,也就自然充当了“客人”的角色,即使给他们作为“评委”来评价表演的同学,他们也显得有些困难。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教学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令我最困惑的是一点: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究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教学参考书说是“拟人”,但是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却不少学生说了“比喻”,他们认为这是把植物的种子比作乘客。忽然,我也愣住了。想一想,其实学生说的也不无道理。我们一直强调所谓拟人,就是赋予事物人的思想、动作、语言等等。但题目却没有显示出相应的思想、动作、语言,如果硬说是“拟人”的话,确实与之前定下的判断原则相矛盾。有老师也认为是“比喻”,他也这样教给学生。但是,令我顾虑的,是教参······经过短暂的挣扎后,我决定还是跟随教参的说法,勉强跟学生说这是“拟人”。我知道有不少认为是“比喻”的学生不服气,但那种连我自己也说不清的情况下,只有跟着教学大纲走了。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十四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吴林曹庄小学
刘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4个班,学生情况差别较大。有的刚接触计算机,有的对它已十分熟悉,在教学中要注意零起点教学,注意发挥先进者的作用,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最大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四年级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是信息基础,信息工具和键盘指法以及汉字输入与编辑部分,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感受信息,体会信息,发现信息,学会完整地表达信息。
2、了解生活中电脑的用途,掌握鼠标的正确操作和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反应能力。通过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操作鼠标。
3、了解键盘的结构组成及指法规则,掌握几个常用控制键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键盘指法 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击键习惯。了解键盘的布局,掌握键盘的基本键位,击键姿势和基本指法。
4、熟练掌握字母、数字及符号的输入,熟练掌握换档键、大写字母锁定键、退格键和空格键的操作。
5、学会用汉字输入法在记事本中输入汉字,掌握汉字修改编辑的方法,并且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计算机基础、指法练习和汉字输入。难点:是指法和汉字的输入。
五、教学方法
示范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练习法
六、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要注意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高度真实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针对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实用的、在面临新任务时易于迁移和提取的知识技能。
2、要注意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反复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帮助理解在前后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前后一贯的概念体系。
3、技术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支持,积累操作经验、探究科技奥秘,信息技术的学习既需要学生探究、理解和建构信息技术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更需要学生通过信息处理、设计制作作品等技术活动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和认知活动结果。
4、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线索,按同学们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任务具 体化。
5、教学内容可以重新编排,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主动学习。
7、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8、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键盘指法与拼音字母相结合,汉字输入与作文写作相结合等,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9、功能相同的软件可以相互替换,如金山打字可以用金山打字精灵替代,记事本可以用写字板替代。
10、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计算机的发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以打比方的方式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用我们人身体的各个部分来类比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接下来,我用玩游戏的方式介入键盘的操作知识的讲授。对于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练习键盘本来是一件单调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保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选择了金山打字通软件,该软件里面有打字练习游戏。从此入手,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键盘操作。
七、课时计划
本册教材共13课时,每周1课时。第1周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word小能手 第2周第一单元第2课文字的输入与保存 第3周第一单元第3课错误文字巧修改 第4周第一单元第4课漂亮文字我来变 第5周第一单元第5课设置段落的格式 第6周国庆节、中秋节放假
第7周第一单元第6课制作简单的表格 第8周第一单元第7课图形工具百宝箱 第9周第一单元第8课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第10、11周期中复习
第12周第一单元第9课打印文章 第13周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第14周第二单元第1课牵手因特网 第15周第二单元第2课网海拾贝 第16周第二单元第3课网海导航员 第17周第二单元第4课网海畅游 第18周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第19、20周期末复习、考试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十五
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4.天气日历的作用: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5.天气日历中,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是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雪等。
6.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7.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8.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会画图)
9.(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0.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就是(东南)风。
13.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6.(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单位是(毫米)。(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第二单元 溶解
1.过滤时一贴指滤纸贴住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三靠是指溶液烧杯靠住玻璃棒,玻璃棒靠住三层滤纸一侧,漏斗底端靠住烧杯内壁。
2.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4.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办法有:加热、搅拌、粉碎。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7.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100毫升的水最多可以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比如:(放在阳台上暴晒)、(放在锅子里烧)、(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分离食盐与水的装置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火柴)等。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11.“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12.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13.用完酒精灯熄火时,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4.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5.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16.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糖、盐、味精、小苏打、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有面粉、沙子、石头、塑料、油、水银等。
第三单元 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1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2.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尺子伸出桌面长,发出的声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短,发出的声音高。
1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14.小铁钉发出的声音(高),大铁钉发出的声音(低);敲击不同水位的水杯,浅水杯发出的声音高,满水杯发出的声音低;吹不同水位的试管,满水试管发出的声音高,浅水试管发出的声音低。
15.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可以沿着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6.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有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有耳蜗和听觉神经。17.用棉线连接两个杯子做一个“土电话”,这个土电话是利用棉线传播声音的。18.这些材料传播声音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木尺、铝箔、尼龙线、棉线。1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他们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进行通话的。20.耳道是将声波传输到中耳;鼓膜是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是将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听觉神经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21.控制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装满物质、用手紧紧捂住罐壁、罐内壁贴软物、固定物质在罐内壁、罐子悬挂在真空当中、放入水中摇晃、物质外面包上厚纸。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等。
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1.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2.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
14.人体骨骼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15.运动后人体的呼吸和心跳都加快了。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16.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心脏长期处在快速的跳动下会感到疲劳。
17.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
18.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口腔是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是把食物运输到胃里;胃是暂时储存食物,分解、搅拌食物,使食物成为食糜;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储存干燥的未消化的食物(粪便)。19.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有咬碎食物的作用;舌头有搅拌的作用;唾液有湿润食物的作用。20.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门齿有咬断食物作用;犬齿有撕裂食物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作用。
21.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相互协同工作的,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的作用。
2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十六
2018—2019学年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四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篇十七
习作1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
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习作2
一、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所以本节课我拟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一)先简单地写自己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再选取自己相貌、性格、爱好等说说。最后和同学们交流、评议。
(二)能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顺序地说出来。
二、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
第一环: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特别是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入门,就得引发他们的积极性。我根据小学生对新事物好奇的特点。(先让学生在课前每人准备一张相片或一面镜子)上习作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相片或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把自己的相貌最有特点的地方记下来。然后想一想自己的性格,平时喜欢静或喜欢动等等,还有爱好是什么?(如看书、画画、体育等等),还有自己最特长的是什么?(如体育、舞蹈等)让学生各抒已见后,教师小结:每个同学都熟悉自己,如果能把你说的写出来,大家一听作文内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第二环:细读要求,明确要点。
这一环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明确写作要求,重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审清习作提示。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读一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本次的要求是什么?同学之间讨论,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是:一简单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
二、重点写自己的相貌、性格、爱好、特长等。
三、能根据习作内容,给文章定个题目。
四、作文写完后,认真修改。
第三环,拓宽思路,展开思维。
学生明确了写作内容和要求后,我便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相貌、性格、爱好、特长、介绍清楚,所以我采用看—想—议—说—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看,看看自己的外貌有什么特点。想,想想自己的性格,平时有什么爱好,有什么特长,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作文起步,再加上生活范围有限。感知水平不高,积累较少,因而常常感到“没东西可写”,又由于年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作文感知,我先在学生面前对自己的姓名、年龄、教那年级,(简单说),相貌、性格、爱好、特长(重点说)说一遍,学生有一定的作文思路,如何去介绍好自己写下来。
说——评,在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后,我让各学习小组选一名代表,把他们的构思的内容说出来,让大家评一评是否合符要求,在练习说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个别说、评说、同桌说、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的构思内容说出来。真正做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及”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通过看——想——议——说——评”这几个环节,以及师生、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学生的思维有了写作的概念,产生“乐于书面表达”的欲望,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老师引导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写作文自然就不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了,四、教学体会
这次习作训练课,力求体现了“自主、合作、创新”的设计理念,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借助镜子和相片细细观察自己的外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文课程标准》提到了“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已是这节课的写照。
板书设计:
自我介绍
姓名、年龄、学校、年级(略写)
相貌、性格、爱好、特长(详写、重难点)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例文,初步了解通过对具体事情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通过习作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闪亮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健全人格。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具体事情的描述来表现自己的长处。
2、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闪光之处,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昨天,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以前的一个学生打来的。她说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有许多缺点,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以至于心情郁闷,成绩下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她的心理医生,跟她聊一聊,开导开导她。
2、小组讨论讨论。
3、指名说说。(引出“发现自己的长处”这个话题)
二、读懂例文
三、自读例文,感悟写法。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例文:
(1)这两篇例文各介绍了作者的什么本领、长处?
(2)小作者是怎样把最得意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的。
(3)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画出来,读一读。
(4)想一想,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2、检查自学情况:
主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交流讨论:
a、内容上不拘一格:是自己最得意、自豪、超出别人的就行。
此时再回头看自己课前确定的长处,是不是范围定的太窄了,自己是不是还有更特别的长处呢?
b、方法上:通过一两件事例来写,内容要真实、具体。
c、可以分两段来写,先写自己的长处、本领是什么?再具体写一两件事来反映自己的优点。
……
三、学生练说
1、同学们,读了这篇作文,你一定会想,我也有我的长处,我的本领。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别令自己骄傲的地方,说给大家听听,让大家把赞许的目光投给你!
2、学生展示自己光辉一刻的相关照片做口头介绍。
板书设计:
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长处
本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自选或自拟文题,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具体事情的描述来表现自己的长处。
2、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闪光之处,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学生例文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作
1、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给大家听的内容写下来,要注意进行具体的描述,字里行间要洋溢着内心的喜悦和自豪。题目可以从课本提示中选一个,也可以自拟。
2、学生尝试习作。
二、读读习作
1、同桌互读互评。
2、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互评互助,作出修改。
3、大组交流,读给全班同学和老师听,师生评议。
我是会写作的女孩
我是个内向的女孩,平时不喜欢和同学追追闹闹的。我很喜欢看书,童话、作文书看了不少,因此我的写作能力比较高。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文,不知该写什么。这时爸爸对我说:“你随便写点什么不就行了?”我听了气气乎乎地说:“怎么可以随便写呢?写作文是件大事,一定要选好材料。”我苦思冥想,突然,我灵机一动,看到了桌上的小闹钟,心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吗?我立即把小闹钟拿在手里,仔细观察:小闹钟的边金黄色的,圆圆的钟盘,透明的玻璃,浅绿色的钟壳,蓝色的钟面,显得格外美丽。……
4、学生讨论习作的长处和短处。
三、学生誊写习作。
习作3 【习作要求】
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习作指导】
写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写信要符合书信格式。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写一段。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话。最后写上名字和日期。名字写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写上“弟”“妹”等称呼。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别忘了一定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把信封好,贴上邮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教学课时:两课时
同学们,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你们对近一段时间通过网络学习、电话学习、收看空中课堂等学习方式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同学还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你们对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敬意,对学校提供的这些学习条件的感谢,对老师的关心、惦念等,这些都让老师们很感动。我们感到,同学们确实在不断成长、成熟,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书信的书写格式和要求还不够清楚,今天我们就对“如何写书信”进行一次辅导。
书信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书信,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用的亲友之间联系工作,商量事情,交流情感,询问生活情况的书信;另一类是专用书信,例如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等。今天我们只讲一般书信的写法。
书信有固定的格式,请看这封信:
亲爱的奶奶:
好久没给您写信了。您近来身体好吗?叔叔、婶婶好吗?
叔叔来信说,您经常念叨着我。奶奶,我已经上四年级了,更懂事了。昨天,爸爸不在家,妈妈下班回来忙着烧菜做饭,我见妈妈忙不过来,就帮妈妈洗菜、切菜。妈妈夸我说:“我的小学长大了!”奶奶,您说我是不是长大了?
冬天到了,爸爸妈妈要我告诉您,天冷要注意身体,穿得暖和些,下雪最好别出去。奶奶,您可一定记住呀!
祝奶奶
身体健康!
小雪
11月30日
从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出,书信由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
1、对方的姓名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处。为了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亲热,可以在称呼前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语。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里。正文从第二行空两个格写起,下一行再顶格写。如果要写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写,每段的起行都要空两个格。一般是先写问候的话,这封信中先向奶奶问好,再问叔叔婶婶好。然后写要说的事。如果是回信,要提一下已经收到对方的来信,然后再写自己要回答和告诉对方的内容。
3、祝语: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进步”等。习惯上是把“此致”“祝你”紧接着正文写,“敬礼”“进步”等再另起一行顶格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祝你”,下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
4、署名和日期:写在结尾下一行靠右处。如果是写给自己亲属的信,只写名字,不必写姓,前面还可以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孙女”“学生”等。在署名的后边或下方写上写信的日期。
写信要求书写端正,这不仅为了达到写信的目的,也是对收信人礼貌的表现。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与方格一些距离开始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不是对书信的写法了解得更清楚了呢?有问题可通过打电话或上网与老师联系。
习作4 教学要求:
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
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教学难点:
如何恰当,准确使用象声词。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鼓励模仿发音或记录下来。
2、各种配音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识象声词
1、猜谜激趣: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耳朵
2、每个人都有耳朵,可是谁的耳朵最灵敏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放录音)
流水——哗啦啦北风——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汽车喇叭——滴滴吧吧
3、谁还会模仿别的声音,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猜一猜?
4、板书:象声词揭示学习内容
师述: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二、联系生活,积累体验,学用象声词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象声词,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出示课件,边看边听:
1、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厨房干什么?
2、爸爸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都发出了些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吗?
3、爸爸干活时心情怎样?你能给这个场景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4、指名完整地说一说,试着用象声词。
(二)出示课件
走出家门,来到大自然中,你听,你看:
(秋风呼呼地吹着,金黄的树叶哗哗地向我们招手,象是在和我们告别。)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3、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三)放录音
闭上眼睛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象它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1、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赛场上,前锋队员抬脚一记劲射,只听“砰”的一声,足球越过守门员的头顶,射入球门。守门员奋力扑救,可惜球没碰着,却“扑通”一声摔到地上。“咚咚锵。”啦啦队员们高兴得敲起了锣鼓助威。)
3、师生互评互议,象声词的使用是否准确恰当
三、明确要求,选择素材,运用象声词
1、出示习作要求:
(1)通过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场景,用上几个象声词;
(2)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合理想象,写两三段内容不相同的话,每段话用上几个象声词。
2、小组讨论,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或事情,说一说。
3、指名说说,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4、写作练习,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设计理念:
本次习作的教学设计是从儿童心理出发,用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动眼看场景,动耳辨声音,动脑想情节,动口说故事,动手写习作。在习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学习写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听说,主动评议,主动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附:习作
锅碗瓢盆交响曲
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了厨房。水龙头”哗哗哗“唱起了歌,给嫩绿的小白菜们洗了个澡。”滋滋“爸爸将白菜倒进了锅里,用铁铲不断地翻炒着,”当当当“铲子和锅底亲热地打着招呼。放上作料后,爸爸从橱柜里”砰砰砰“拿出一个瓷盘,盛上刚炒好的小白菜。”开饭了!“一首热闹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在爸爸得意地叫嚷声中结束了。
习作5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自己确定写作素材
教科书小书包课桌电视机电冰箱等等生习作师巡视指导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班级中交流
习作6
一、导入
课件出示:我的好朋友。看到这五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1、我的好朋友呀,住在卡通王国里,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它们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它们的到来。(课件出示动画人物合影)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
课件展示图片。
3、学生用热切的声音呼唤它们的名字。
二、讲故事
1、这些卡通人物,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些卡通人物的故事片?
2、现在,放飞你自己的思绪,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想象,还能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的故事?
3、如果让一个卡通人物在你笔下诞生,你打算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评议:名字是否好听,有趣)
4、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
5、这是我搜集到的作品——《呼噜猫和阿猜狗》。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俩的故事。
教师读范文。
三、写作文
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卡通人物的习作,你准备写什么?
联系平时写作中的要求,说一说今天的作文应该注意什么?
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完成习作的构思。
把你最想写的,自我感觉最好的片段写下来。
四、交流学生习作片段。
(在学生写精彩片段时,由于平时没有这样的练习因而都是从头写的,还不如让他们从头写呢!)
习作7 教学目标:
1、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2、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看一段音乐画面
2、看后问:听着动人的音乐,看着感人的画面,你有什么想法呢?
(鸟儿的生活多么幸福。大自然生机勃勃,多美啊!鸟儿为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生活是多么美好,可是,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不禁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当我睁开眼睛,我看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出示照片1)
二、指导写照片1
1、刚才还是鲜活的家燕现在怎么样了?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前,任老师提三个要求:
(1)仔细观察家燕的神态动作
(2)合理想象家燕的内心世界3
(3)、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说看(家燕倒在马路上,可能已经死了……)
师述:(1)你观察得比较仔细,想象也很合理,几个词用得很好。
(2)你说得更精彩了,准确得描述了照片所展示的场景。
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下面,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把你想说的写在稿纸上,我们来比一比,谁写得最感人!请注意:如果你能写满两行字的就在这段旁边给自己打一颗星,写三行的打上两颗星,多写一行多加一颗星,课结束后我们比比谁得的星最多)
3、评价:
谁先来朗读你写的文章?
师述:这位同学观察比较仔细,想象也很合理,表达准确感人。
谁再来?
师述:这位同学写得更生动了,几个词传神得写出了家燕的神态和动作。
过渡:看到那只家燕倒在马路上,其他的家燕有什么表现呢?你们看:依次出示照片
三、指导写文章的重点段
1、请同学们围成小小组,分别说说你们看到的情景。说的时候请注意三点(指着板书说)
2、哪一组同学先来谈谈?
师述:说得不错。
谁再来?
师述:说得更感人了。
3、给出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把你的感受写下来。这次你能写满五行就给自己加一颗星,多写一行多加一颗星。
4、谁再来交流:
师述:这位同学能准确把握图意,想象大胆丰富,叙述具体生动。
谁再来:
师述:这位同学的表现同样很出色,他能用心去感受家燕的内心世界,表达生动感人,文章再现了照片情景。
四、结尾、加合适的题目
过渡: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想到了什么?说说看?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给文章定个题目呢?任老师把同学们说的题目罗列了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选择合适你的题目,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定。
五、总结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打动我们心灵的画面与场景,今天我们看的这些照片就是一位四年级同学抓拍的镜头。假如我们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养成记生活笔记的好习惯,那么不仅能打动你自己,还能打动更多的人,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