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通用19篇)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在读后感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作品本身,也要注重对社会现象、道德问题等的思考和思想深度的体现。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的读书和写作有所启发。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一
本学期读了《夏山学校》一书,这是一本对于学生、老师、家长都不可不读的教育经典。
学生的学习主要不再是以往的传授式,而是以学生内在动力为主,不强迫学生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幸福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对于一名体育教师,读了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力新的感悟与想法。让我发启了深醒,顿悟了体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从教授体育运动技能到让学生享受体育,享受运动快乐的转变。
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他们爱好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创设情境,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熟读,理解课标,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条件,安排教学。让学生多体验,多参与,教师以辅导为主。
再次,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去,不单是玩,而是把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编到游戏当中。
不但由老师带领,高年级水平三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自己来带同学游戏,创编游戏。在创编游戏中,既掌握了技术,又增加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兴趣。
最后把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相结合。把终身体育的理念贯穿整个体育课。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二
暑假里听了苏周子老师的心理讲座,苏老师着力推荐了一本《夏山学校》,于是我买来准备好好读一读。但是一直是几页几页的看,一是因为忙,二是因为里面的教育理念我有些不能认同。
《夏山学校》讲的是英国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学校,这本书的作者也即是夏山学校的创办人“a.s.尼尔”,尼尔先生所创办的这所学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且也不能够多,毕竟这种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夏山,孩子们是被高度尊重的。创办者尼尔和他的妻子共同的办学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
在夏山学校五至十五岁的孩子分三个班,总人数不超过50人,并来自世界各地。教学不限于室内,学习是走出教室之外,甚至学校之外。教师可以自行从事实验工作,自行负责教学,并有权选择课程和教材,无正式考试,只是以轻松谈话的方式测试学生,这种无压力的学习在当今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不改革的情况下,太过于理想。尼尔校长和夏山学校的老师们如果在中国这样办学,早就会被家长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封杀”了。并且尼尔在书中一次又一次地满腔愤怒地写:那些不自由的孩子……那些受到压抑的孩子……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那么痛苦吗?中国从古至今,流传着一句古话:“不打不成才”.很多名人都是受着传统教育长大的,不也在快乐地生活,同样在推动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对夏山学校中很多教学方式的可借鉴性是持怀疑态度的。
所以我想,在中国,这种教育模式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在整本书中,最打动我的,就是尼尔对孩子们的爱。
尼尔在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从每句话中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简单是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抚、关爱或充满爱意的语言,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这种爱更高尚,更真诚,更彻底,更尊贵!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一个孩子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像我们班里这学期转来的`小张同学,刚来班里时,做事总是畏手畏脚,不敢尝试新的工作,担心会难,担心做不好,看人的眼神总透着恐惧和防备。现在他虽然表面上看不再那么安静和疏远,经常会故意调皮捣蛋来试探,但我知道他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爱可以消除恐惧。但只有老师的爱,缺乏家长的爱还是不能彻底去除那些恐惧感。只有学校和家庭产生合力,才会对孩子有最大的帮助。
但我感觉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学校那样自由。比如他提到学校中的孩子不愿学习可以整日游荡,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荡了三年,直到他恢复学习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说脏话的孩子老师会放任。有去偷东西的孩子老师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洁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饭前不想洗手就随他去,用手吃饭也是他的自由。在课程学习上,夏山学校的孩子只需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上,虽然我们现在不可能做到让孩子们这么自由,但学习要建立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有兴趣的课程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一点是肯定的。所以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并且要正视个性差异。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聪明实际,大人不需要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以成为清道夫,尼尔认为与其培养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养快乐的清道夫。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我的学生中,有的特别会学习,轻轻松松学得比别人好,有的孩子很认真,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但每次校运会比赛中,他却能成为冠军,这样的孩子有他的专长,如果让他们在夏山学校,相信他们一个个都会是人生的成功者。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三
“学校里没有考试,上课完全自由。孩子们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只要他们喜欢,他们可以一年到头不上课……”真有这样的学校吗?真有这样的“好事”吗?乍一听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但不管你信不信,夏山学校确实就是这样一所“放纵”学校,对孩子们而言,它也许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学校,因为这是他们日日夜夜期盼的心目中的学习乐园。
《夏山学校》的作者是a.s.尼尔,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誉满全球的夏山学校创始人。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作为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尼尔认为孩子需要自由,因为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下他们才可以自然发展,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句话不由让我想到《小象巴颂》的故事,刚开始进入大象学校的巴颂,学习的.劲头、才能十足;但,无休止的训练与惩罚,让学习失去了快乐时,巴颂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开始拒绝学习,甚至伤人……聪明可爱的小象巴颂,究竟为什么变得如此暴躁、凶残呢?《小象巴颂》结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当学习被降格为苦役时,它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学生堕落的开始。
可是让孩子自由,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说来简单,但在现在社会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担心一旦风筝断线,就会跑得无影无踪;一旦没有灯塔,航船就会偏离方向;一旦……总之我们不能对孩子的一切熟视无睹。于是“你不能、你不可以、你应该”常常挂在我们嘴边,而这些字眼让孩子们非常仇视,因为过分的溺爱、过多的管束、过重的压力让孩子们窒息、喘不过气,甚至是厌恶。于是,当我告诉女儿某件事情的做法时,她会说“这是你的想法,又不是我的”;当我为女儿的错误行为喋喋不休时,她会说“你说的这么多,我就是记不住”;当我为女儿不愿好好弹琴而发怒时,她会说“这又不是我要学的”,我真想把钢琴劈了!”当我……最后女儿告诉我“我有我的生活,我知道我该怎么做。”看来填鸭式的、无谓的反复说教,在孩子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苍白。
对于学校教育,尼尔认为:“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他用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当然夏山学校的自由发展并不是随心所欲,并非是无限制的自由。例如:在学校自治会上若干有关生命安全的规章由学生订立,经校长认可予以批准。正如英国督学报告书上提到的:学校制度旨在鼓励学童自动自发、善尽职责与正直不阿。细细品味,夏山学校的自由发展与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他们都是倡导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悟……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夏山学校给孩子几乎无限的自由,而正是这些自由,唤醒了孩子美好向上的心灵。确实如此,夏山学校的孩子在自由发展中建立了自信。如17岁的杰克应聘工作时的镇定自若、绝对自信让他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工程师。
夏山学校的孩子在自由发展中享受平等。在夏山学校里,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如在学校大会上,孩子的投票和校长的投票一样有效,学生和教职员一样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表决权。孩子们经常受到鼓励,一视同仁。在夏山学校里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所以他们没有恐惧,而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而这种旺盛的创造力恰恰是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孩子缺失的。夏山学校的创始人尼尔说:”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因此夏山学校的孩子在自由发展中寻找兴趣。如汤姆5岁进夏山,17岁离开。一堂课也没上,所有的时间是在工艺室里做手艺,但他需要某些知识时,他会去看书,他会去请教尼尔。而这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现在他已是一名出色的工艺专家。在夏山学校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孩子们在自由发展甘露的哺育下健康地成长。
正是这样的自由,让孩子懂得了尊重,学会了礼让,激发了动机,启迪了心智。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不缺分数,缺的是能力,缺的是创造力。该如何走出这一误区,相信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会给我们有所启迪。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四
世界上,哪一个角落没有孩子?孩子生出来就是天真又可爱的,可是严格的管教已经让孩子们没有孩子性了,孩子的心也已经老了,《夏山学校》读后感。孩子们的心中全部都是幻想,他们希望学校不是那么严格,“残忍”。他们希望老师、家长能懂他们的心,现在基本世界上没有几个孩子有孩子味儿了,虽然孩子们知道严格管教是对他们的一种爱,但是他们不希望被压迫在一个角落里。
“校有校规,班有班规”。哪一个学校没有校规呢?那就是夏山学校。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在那里上学,那里的老师都是和蔼可亲的,他们陪着孩子一起长大,一起玩耍,最后,这个学校的所有孩子都像爱因斯坦那么聪明了,都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在他们学校里,有人没有穿校服,没关系,迟到了,没关系,老师只会跟他们说:以后,早一点来呀!要不然就会落下功课了。后来这几个迟到的孩子,都成了勤奋好学的好学生,都是因为老师的那句话,读后感《《夏山学校》读后感》。在那里,没有规定的班级所定的地方,他们坐在一个南瓜车里,这个南瓜车会将好多东西呈现在他们眼前。在上历史课时,南瓜车的窗户就会出现好多幻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掘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难道现在的孩子都没有孩子味了吗?不对,不对,在乞丐群里的孩子,还有孩子味儿,有的孩子迷性不改,那还有孩子味儿。总之,家长、老师有几个理解孩子的心,他们是多么盼望自由啊!每天他们都是怀着快乐的心去上学,每次放学都是愁眉苦脸的背着一大袋作业回家,他们只会在晚上拼命写作业,有时熬到12点半还做不完,第二天早晨都成“熊猫眼”了,还不能晚点去上学,孩子们的心就一点点老下去了。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五
最近读完了尼尔的《夏山学校》,感触颇深。
也许我和尼尔都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我们都更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十分赞赏尼尔夏山学校中采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的愿望。为什么很多孩子仇恨学校?这就是因为学习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校里有严格的纪律,束缚了孩子的天性。
我觉得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一种有效的方法、退一步说就是一技之长。就像田忌赛马的故事一样,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较,只要你有一项技能远远高于别人,那么哪怕其他的方面再差,对于你的生活来说,是影响不大的。
所以,我认为目前的中国教育,简直就是造神工具。按这个要求整出来的孩子,那是神,不是人,因为没有缺点。不过可惜这个神,充其量就是在脑袋里装了台计算机,却没有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丰富的感情。
对于我所从事的聋教育,那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谁能相信聋教育是完全照搬普通教育的`。用正常孩子的最高标准来衡量这些聋孩子,我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说,这些孩子学那么难干嘛?学了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就行了。可是很多家长不那么想,很多教育主管部门不那么想,许多老师不那么想。他们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自己的业绩。
所以,看完了夏山学校之后,我认为真正合适聋孩子的教育,就是像夏山那样的教育。因为他们由于自身残疾,本来对于社会就有仇视心理,在家庭、学校里越是受到严厉的教育,那么他们的仇视心就越重,越叛逆,越反-社-会。聋人很多做小偷,除了跟就业难,所谓的“好吃懒做”有关之外,我认为报复社会也是重要的原因。
缺乏爱,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心理问题,造就很多问题儿童。而在特殊学校,这样的情况就更容易走极端。我认为忽略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一味重成绩是本末倒置的体现。
我想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特殊教育,当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也不是校长,也没本事建个学校,纯属乌托邦:
关于课程设置,我认为阅读是最重要的,口耳相授毕竟很受限制,只有能读懂书,才能称得上学会学习,才能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聋生虽然语言能力比较差,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生活教育,包括天文、地理、社会、自然、数学、沟通与交往等。这些课程应该是作为了解的内容,不要过高要求。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感兴趣,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自学。当然,沟通与交往,应该多做指导,那是他们和健全世界沟通的桥梁。
应该大量进行的是技能教育:分类可以十分详细,手工、机械、绘画、计算机、烹饪、缝纫、木工、陶艺……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动手的能力。残疾学生凭什么在正常人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灵巧的手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应该让他们从小就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他们感兴趣且擅长的方面。勤能补拙,不要什么都比,什么都比不过。
关于考试,我认为直接取消。现在的考试是形式主义,不是考学生,是在考老师,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如果担心学生没有考试压力会过于放纵自己,可以用考级制度来代试,不强制参加,每门课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级,达到相应的级别后可以升级,达到一定的级别要求后才可以毕业。
关于上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来读,不受班级限制,毕业时,只要有几门功课达到相应的级别就可以。例如,某个学生可以只学美工、计算机、烹饪而不学语文、数学。只要拿到3个10级的考核成绩就可以毕业。
关于班级,取消教学班的分班方法,按年龄分班,班主任只负责教育和组织。上课时不按照固定的班级编制。如果能力达到了,8岁的孩子可以去上四、五年级的课。
对于学校管理,我完全赞成尼尔的民主方式,让学生通过大会的形式,来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先想那么多?反正只是无边无际的自由幻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讨论。咱们大家共同来建立一个特殊教育乌托邦。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六
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一所学校,我会毫不犹豫把我的孩子送去!
整本书的主题就是爱与自由。其教育理念和观点与蒙特梭利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要以无比卑微的姿态臣服在每一个独立、尊贵的生命面前。
爱
尼尔的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我却从每句话中到感受到他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简单是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抚、关爱或充满爱意的语言,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这种爱更高尚,更真诚,更彻底,更尊贵!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自由。
尼尔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现在很多父母既不认为孩子性本善,也不认为孩子性本恶,而是认为性本空。他们一味将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灌输给孩子,认为如果不将自己的“好”东西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东西填满。他们不认为孩子本身就已经具备所有良好的品质,父母要做的只是赞赏他,给他自由伸展的空间。
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就是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谁说一个快乐的清洁工比一个精神压抑的学者状况更糟糕呢?电影《天使爱米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amily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
尼尔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与在蒙特梭利非常相似。当孩子在自由的状态下去自然的选择和生长时,我们需要的是观察,绝不去干涉(干扰)和打断甚至强制或阻止他们。只有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当孩子们沉浸其中时就悄悄退出。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和准备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这个环境是适合他们学习和生长的环境,是充满了爱和安全的环境。我们除了在岁数上年长于他们,在阅历学识上丰富于他们,除此以外,我们没有任何优越于他们的,那些在我们身上具备的良好的品质,相信在他们身上也全都有,甚至有些是我们不及他们或不具备的,比如坦率、天真和诚实。在孩子面前,我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只有我们身体里的道义和真理是高高在上的,但我们是平等于孩子们的,甚至要以仆人的身份来“服侍”好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同学习和成长。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这和蒙特梭里教室里通过团讨制定共同的规则是一样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礼貌。
真正的礼貌不是表面的礼节或礼仪。而是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体谅别人的感情,为他人着想,对他人友善。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只要这方式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不会伤害别人自尊和情感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采用不当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但别人的回应是他学习和成长的最好途径。礼貌不是教出来的,能学到的只是表面的礼节。礼貌是在爱和安全的环境中生长出健全的心智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孩子通常不会做无礼的事。所以我想我以前教导自己的孩子见到客人要喊“叔叔好阿姨好”和接受别人的东西要高兴的说“谢谢”其实是在教她虚伪和做作。她在一个自然有礼的环境中自然会学到如何接人待物,大可不必去教。
但我也想,这样真诚和自然的行为也许只有在夏山学校能被接纳,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具备真正的礼貌不是说就一定要去除表面的礼节。谁说两者都具备就不好呢?只要这礼节是发自你内心真诚的声音。
恐惧。
一个孩子在恐惧的气氛笼罩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易董刚来班里时,做事总是畏手畏脚,不敢尝试新的工作,担心会难,担心做不好,看人的眼神总透着恐惧。现在他虽然表面上看不再那么安静和疏远,经常会故意调皮捣蛋来试探,但我知道他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爱可以消除恐惧。但只有老师的爱,缺乏家长的爱还是不能彻底去除那些恐惧感。只有学校和家庭产生合力,才会对孩子有最大的帮助。
在教师的威严震慑下的孩子产生的服从和敬畏只是表面的、虚假的和暂时的。迫于威严,只能产生表面的顺从和内心的抗拒。被压抑的欲望藏在潜意识中,造成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不能生长出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父母和老师唯有把自己放在与孩子真正平等的位置上,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她们的种种情感,去尊重他们的各种想法、行为和情绪时,去感受他们的悲伤,快乐他们的快乐,孩子才不会惧怕我们,才愿意把我们当他们的朋友,生出他们的安全感来。他也才可能自由的探索和发展,并在心中自然生长出规则来。这种规则不会因为权威的消失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权威的出现而出现,而是属于他生命的一部分。
诚实。
父母和老师都应是最诚实的人,不要害怕让孩子知道真相,也不要担心孩子太小会不理解。也许让孩子了解事实真相需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但我们要随时准备一颗坦白诚实的心给他们。象尊重一位知心朋友那样去重视和尊重他们,即便他只有几岁。父母和老师也不要羞于把自己的短处或难堪暴露给孩子,那才是真正的人,让孩子了解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十分重要。我想这也是避免培养完美主义者的要点之一。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要想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不虚伪不做作。
在女儿三四岁时,一次我们在公共汽车上,我悄悄放了个屁,她闻到味道大声问我:“妈妈,是你放屁了吗?”车厢所有的人都转头看我。经过短暂的内心挣扎,面子胜利了,我强作镇静说:“我也不知道!”下车后我马上告诉她:“孩子,我要告诉你,刚才的屁是妈妈放的,但是妈妈怕别人笑话我,所以撒谎了。以后这种问题是不是可以小声在我耳边说?”女儿听后^_^大笑,她并没有因为我的糗事而小看我,相反她更信任我了。
尼尔是那么重视诚实的人,却因一个不幸的女孩偷窃而为她辩护和说谎,只因他了解那女孩,知道她存在的心理问题而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读后感《夏山学校读后感》。这事让我很感动。优秀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学的知识,甚至应该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他不但应该了解孩子问题行为下面隐含的心理问题,了解导致这问题的原因和根源,还应该能够采取最适合他的对策。同样是往学校大门扔泥巴的孩子,如果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尼尔会当场教训他,但如果是一个心理压抑借此发泄的孩子,尼尔会和他一起去扔泥巴。不能透彻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就不会采取最适宜的措施。有时老师或家长对待同一孩子出现的类似状况可能会不假思索想当然的采取和以往相同的处理方式,但我想那未必就是目前最适合他的。
其他。
但我感觉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学校那样自由。比如他提到学校中的孩子不愿学习可以整日游荡,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荡了三年,直到他恢复学习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说脏话的孩子老师会放任。有去偷东西的孩子老师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洁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饭前不想洗手就随他去,用手吃饭也是他的自由。在我们的教室还不能自由得如此彻底。因为我们毕竟要和社会接轨。我们的环境不是脱离社会的伊甸园,但我们给孩子的爱和自由以及他们由此建立的独立健康良好的人格仍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尼尔为了让孩子尽情探索和试验甚至发泄,而不顾学校工具物品被任意损坏的方式让我有些不能接受。他认为孩子长大到一定年纪自然会爱惜物品。并且我从他的描述中看到学校内的物品没有整齐的摆放和归位的习惯。孩子们也并不爱惜属于公众的物品。对于这样的状况他除了采取上锁开锁的行为没有更多的对策。我感觉这样的自由有些过分了。自由是以不损害他人自由为前提,有的学生随意损坏工具或用完随地扔下不归还,这会妨碍到他人使用工具的自由。
尼尔鼓励孩子们跟自己的兴趣走,不管一项工作有没有做完,只要孩子兴趣没有了就可以随意去做更喜欢的事。我对此不是很赞同。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对某事感兴趣,但当初既然选择这项工作,就有责任将它完成。恒心与毅力也是一项很宝贵的品质。
只要一有问题孩子,尼尔就会提到性、手淫,我并没有感觉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会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我的问题:
1、出生后的几个月或几年如何对一个孩子的性格影响如此巨大以至在以后的多少年都不能或很难改变?我们用爱去解决孩子那些问题或者我们自身通过培训来进行自我成长,付出巨大的努力能收到的成效却是很小的,或者即使有所转变也不及在爱和自由环境下自由成长起来的孩子那般自然,有时想到这些会不免让人有些灰心。
第二章儿童的教育——不自由的孩子。
“在不自由教育下的人不能痛快的生活,那种教育完全忽略生命中的情感生活;因为这些情感是动态的,假如只发展了头脑而压制了感情,生命便失去活力而变得无价值和丑恶。但如果情感可以自由发展的话,头脑自然会自己发展的。”
“除非孩子低能,否则他会很快就发现他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假如没有紧张或愤怒的声音叫他做这样或不准做那样,他处理一切,心理都是有数的。”
“孩子们需要自由,因为只有在自由气氛下他们才可以自然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需要将不真诚与对权威的尊敬甩掉,而变成敢说敢为、活泼健康的孩子。活得真诚和对生活真诚都非常重要,它实在是人生最重要得。孩子们生来就是真诚的,因为我们不去影响他们,才能发现他们的真相,所以不干涉是我们管理孩子的唯一政策。”
“大人坚持自己那些旧的,没有理性的观念。一个父亲禁止他的20岁的女儿吸烟是没有道理的。禁止的原因是情感的与保守的,它根本上在恐惧,她下一步会做什么?大人不敢给小孩自由,因为他怕小孩去做所有他自己向做的事。把大人的价值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来说,实在事一大罪恶。”
“自由可以改变孩子出生后几个月旧造成的性格,但却永远不能将它完全改变。”
“让孩子依他自然的兴趣去生活。”
“我们只是对小孩有信心的老师,决心不以错误的干扰去阻止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我们也只是卑微的人性真理的寻求者。”
爱和赞许。
“孩子们的幸福与快乐的程度全靠我们给他的爱和赞许而定。我们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边。跟孩子们站在一边,就是给孩子爱,那并不是一种占有的爱,也不是一种不讲理智的爱,而是一种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也赞同他一切行为的爱。”
“我们要对孩子有信心。如果你对孩子没有信心,他会感觉得到。他们会觉得你不够爱他们,要不然你就会更信任他们了。当你赞成他们的时候,你什么话什么事都可以跟他们讲,因为赞许使孩子所有的顾虑都消失无踪。”
“小孩对爱和赞许的需要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
“假如你不赞成你自己,你是否能赞成你的孩子呢?假如你不了解你自己,你便不能赞成你自己,你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了解得越清楚,你赞成自己得可能性也越大。做家长的一定要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人,他必须知道他自己是谁,这很不容易。因为一个人不仅是他自己,他也是他所有遇见到的人的混合品,他会学到许多别人的价值观念。”
恐惧。
“恐惧在孩子的生活种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孩子对大人的恐惧,对处罚的恐惧、不被赞扬的恐惧等等,都应该消除。只有仇恨才能在恐惧气氛下滋长。”
“我所知道的最快乐的家庭是那些父母不说教而对孩子绝对诚实的家庭。恐惧不可能进入那些家庭,父母和孩子是伙伴。爱也可以在那里繁荣。在另外一些家庭中,爱却被恐惧压倒。矫饰的尊严和强求的敬重使爱缥缈无踪,强迫的尊敬永远在暗示恐惧。”
“自由能促进无所畏惧的心。”
“健康自由的儿童不害怕未来,他们会高兴地去迎接它,他们的再下一代也不会有那种杞人忧天的病态,而能勇敢地面对现实。”
“不要做监督者、批评者和家中地恶人。不要高高在上。假如你使监督者你会得到他们的尊敬,但那是一种不正常的尊敬——一种掺杂着恐惧的尊敬。假如你下来和他们站在同一位置,而且告诉他们你小时候在学校使怎么样恐惧,你更会得到他们真正的尊敬,那种包含爱与了解而不带恐惧的尊敬。”
“养育一个没有问题的儿童并不困难,首先你必须使孩子不惧怕和没有罪恶感。”
说谎。
“撒谎的父母必有撒谎的子女。”
“父母说谎的动机,一是让孩子们守规矩,二是要自己表现得十全十美。对孩子说真话的困难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不敢真实。”
“直接或间接向孩子说谎的大人并不了解孩子。因此我们的教育制度才无处不透露出虚伪。我们的学校伪称服从与勤勉就是美德,历史和文法就是教育。”
“孩子们多半都因为恐惧而说谎,没有恐惧,谎言也就大为减少。每件事情都可以公开与诚恳的讨论。”
“我承认说实话诚然不易,但是如果你下决心在孩子面前决不扯谎的话,事情就比想象中来得容易得多。”
“普遍的一般礼仪是虚伪的。”
“这世界上有许多不说谎的家庭,只有从那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眼睛雪亮和诚实的。”
“感觉比只是来得更重要。无知父母的谎言给孩子莫大的损害。经常是孩子的心灵而不是他那知觉的头脑受到伤害,造成神经病的是心灵而非知觉的头脑。”
“说谎是由胆怯而来,胆怯则由无知而来。”
服从与纪律。
“为什么孩子需要服从?因为要满足大人对权利的愿望。”
“服从应该是社交上的礼貌。大人没有全力逼迫孩子服从,服从一定要孩子出于自愿,而不可从外部加以强迫。”
“家庭管理严格就像家长恨自己的反映。他们一生都在要求至善,但因为自己没有做到,所以想在孩子身上做到。”
“广义来说,严厉的家庭教育就是对整个生命的‘去势’。一个顺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因手淫而被罚的孩子,将来也不会得到极度的性快感。”
“孩子不怕同班间的责难,但是却怕成人的处罚,因为承认强大而令人敬畏,而又常是一个严格的父亲或母亲的象征,因此,孩子的恐惧就会不自主地油然而生。人类的将来在新一代父母的手中,假如他们仍以无端的权威来毁灭孩子的生命活力的话,战争和痛苦就会继续下去。假如他们再蹈他们父母严格训练的覆辙,他们就会失去孩子的爱,因为没有人会真正去爱他所怕的人。神经病是因为父母严厉教育的结果。我们不能用恨、处罚和压制来造成善良的人性,唯一的方法便是爱。一个没有严厉训练而充满爱的环境可以出去绝大多数孩童时期的麻烦,假如一个家庭又爱与赞许的话,儿童的抽汉与破坏行为根本不会产生。
奖励与处罚。
“没有一个艺术家只因金钱酬报而创作。创造的快乐是报酬之一。当我们了解孩子对一切饰物的自然而然的兴趣时,我们便会知道奖励和惩罚的危险性了。奖励与惩罚都会影响孩子兴趣的发展。孩子真正的兴趣时他整个个性自然的轻响,而且应该时自发的。”
“我看到自由的儿童不需要任何处罚,因为他们不需要有很坏的行为。他用不着说谎和偷东西。也从来不觉得他的身体是肮脏和不道德的。他不用反抗权威,或者怕他的父母,他也会发脾气,但那些一会儿就会过去,而不是精神病态的。”
“当小孩自由生长而自私性能被满足后,他就会变成利他的了。”
第四章孩子的问题。
医治孩子。
“跟小孩打交道,我们一定要运用心理学,要找出他行为后面的动机。老师发脾气或处罚过后,问题还是没解决。……和小孩的交往艺术可以说是怎么样跟他们讲话。另一方面,尼应该表示给孩子知道尼不容易被欺骗。”
“对小孩的处理不需要什么智慧,也不要又什么才能,只是常常实习,最重要是有时要对一些不重要的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爱就是和对方站在一边。爱就是赞许。我知道儿童学习进度有限,而自由和放纵迥然不同。但是他们能很快学到如何分辨二者的却别,而且知道得很清楚。以自由来治疗,差不多每一次都可以生效。”
“我们的性格是知觉与下意识行为的混合品。这就是为什么道德教训和处罚永远一直不了他的缘故,责骂不过是耳边风,处罚也只是被他的身体感觉到。这些教诲和处罚从来不能影响或控制他行为的不自觉的动机。”
“要孩子做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对工作感兴趣、对友谊感乐趣、对爱情感快乐的人,或者让他成一个痛苦的、冲突的、恨自己和恨社会的人,这大权操在家长和老师手里。幸福是怎样获得的呢?我的答案是——消除权威。让小孩做他自己要做的人,不要教导他,不要教训他,不要勉强他上进,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这也许不是你喜欢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采用我的答案,你应该自己去找更好的答案才是。”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七
信任孩子是天性向善,并给与孩子有限度的自由是这本书的精髓。有限度的自由是指夏山的学生可以做一切他们想去做的事情,但是不能干扰到别人,不能伤害到自己。在这种自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就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受流言蜚语的干扰,同时也会知道如何与人合作。
我常常想那些总喜欢干涉孩子的父母,不让孩子这样,不让孩子那样,是不是因为小时候也是受到了同样的干扰与限制,于是这种模式轮回发展。我们常常期待伴侣,孩子做出改变,却从未想到该改变的是自己。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八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就是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谁说一个快乐的清洁工比一个精神压抑的学者状况更糟糕呢?电影《天使爱米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amily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这和蒙特梭里教室里通过团讨制定共同的规则是一样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但我感觉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学校那样自由。比如他提到学校中的孩子不愿学习可以整日游荡,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荡了三年,直到他恢复学习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说脏话的孩子老师会放任。有去偷东西的孩子老师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洁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饭前不想洗手就随他去,用手吃饭也是他的自由。在我们的教室还不能自由得如此彻底。因为我们毕竟要和社会接轨。
我们的环境不是脱离社会的伊甸园,但我们给孩子的爱和自由以及他们由此建立的独立健康良好的人格仍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九
《夏山学校》讲的是英国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学校,这本书的作者即是夏山学校的创办人“as尼尔”,尼尔先生所创办的这所学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夏山,孩子们是被高度尊重的,在这里的孩子梦都是个性的、幸福的。创办者尼尔和他的妻子共同的办学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
尼尔校长说:“夏山学校宁可培养一位快快乐乐的清道夫,也不愿造就一位神经兮兮的首相。”心理学家认为“快乐为学习之母”。其实,快乐是一生的财富,快乐的人比较能够以轻松的心情迎接挑战,快乐的人比较能够以理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快乐的孩子比较容易成功,失败不能令他沮丧,烦恼也不会阻碍他继续追求成功。教育应该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要关注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尼尔先生本着爱的理念,鼓舞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也热爱別人的生命;他对小孩深具爱心与信心,“孩子们的幸福与快乐的程度全靠我们给他的爱和赞许而定。小孩对爱和赞许的需要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夏山学校主张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边。跟孩子们站在一边,就是给孩子爱,那并不是一种占有的爱,也不是一种不讲理智的爱,而是一种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也赞同他们一些成人们看不懂的行为的爱。
尼尔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的教师应该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改正生活、学习中的坏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让学校适应学生,让人自由发展。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的人。现在很多父母既不认为孩子性本善,也不认为孩子性本恶,而是认为性本空。他们一味将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灌输给孩子,认为如果不将自己的“好”东西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东西填满。他们不认为孩子本身就已经具备所有良好的品质,父母要做的只是赞赏他,给他自由伸展的空间。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感受着夏山学校博大的爱与自由,感受着教育内容之大,想起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想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我们应该立足现实,积极地借鉴它山之石,在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让我们的教育充满自由和爱,让校园充满和谐,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夏山学校式的教育也会遍地开花。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
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一所学校,我会毫不犹豫把我的孩子送去!
整本书的主题就是爱与自由。其教育理念和观点与蒙特梭利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要以无比卑微的姿态臣服在每一个独立、尊贵的生命面前。
爱
尼尔的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我却从每句话中到感受到他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简单是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抚、关爱或充满爱意的语言,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这种爱更高尚,更真诚,更彻底,更尊贵!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自由。
尼尔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现在很多父母既不认为孩子性本善,也不认为孩子性本恶,而是认为性本空。他们一味将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灌输给孩子,认为如果不将自己的“好”东西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东西填满。他们不认为孩子本身就已经具备所有良好的品质,父母要做的只是赞赏他,给他自由伸展的空间。
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就是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谁说一个快乐的清洁工比一个精神压抑的学者状况更糟糕呢?电影《天使爱米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amily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
尼尔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与在蒙特梭利非常相似。当孩子在自由的状态下去自然的选择和生长时,我们需要的是观察,绝不去干涉(干扰)和打断甚至强制或阻止他们。只有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当孩子们沉浸其中时就悄悄退出。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和准备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这个环境是适合他们学习和生长的环境,是充满了爱和安全的环境。我们除了在岁数上年长于他们,在阅历学识上丰富于他们,除此以外,我们没有任何优越于他们的,那些在我们身上具备的良好的品质,相信在他们身上也全都有,甚至有些是我们不及他们或不具备的,比如坦率、天真和诚实。在孩子面前,我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只有我们身体里的道义和真理是高高在上的,但我们是平等于孩子们的,甚至要以仆人的身份来“服侍”好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同学习和成长。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这和蒙特梭里教室里通过团讨制定共同的规则是一样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礼貌。
真正的礼貌不是表面的礼节或礼仪。而是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体谅别人的感情,为他人着想,对他人友善。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只要这方式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不会伤害别人自尊和情感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采用不当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但别人的回应是他学习和成长的最好途径。礼貌不是教出来的,能学到的只是表面的礼节。礼貌是在爱和安全的环境中生长出健全的心智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孩子通常不会做无礼的事。所以我想我以前教导自己的孩子见到客人要喊“叔叔好阿姨好”和接受别人的东西要高兴的说“谢谢”其实是在教她虚伪和做作。她在一个自然有礼的环境中自然会学到如何接人待物,大可不必去教。
但我也想,这样真诚和自然的行为也许只有在夏山学校能被接纳,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具备真正的礼貌不是说就一定要去除表面的礼节。谁说两者都具备就不好呢?只要这礼节是发自你内心真诚的声音。
恐惧。
一个孩子在恐惧的气氛笼罩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易董刚来班里时,做事总是畏手畏脚,不敢尝试新的工作,担心会难,担心做不好,看人的眼神总透着恐惧。现在他虽然表面上看不再那么安静和疏远,经常会故意调皮捣蛋来试探,但我知道他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爱可以消除恐惧。但只有老师的爱,缺乏家长的爱还是不能彻底去除那些恐惧感。只有学校和家庭产生合力,才会对孩子有最大的帮助。
在教师的威严震慑下的孩子产生的服从和敬畏只是表面的、虚假的和暂时的。迫于威严,只能产生表面的顺从和内心的抗拒。被压抑的欲望藏在潜意识中,造成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不能生长出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父母和老师唯有把自己放在与孩子真正平等的位置上,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她们的种种情感,去尊重他们的各种想法、行为和情绪时,去感受他们的悲伤,快乐他们的快乐,孩子才不会惧怕我们,才愿意把我们当他们的朋友,生出他们的安全感来。他也才可能自由的探索和发展,并在心中自然生长出规则来。这种规则不会因为权威的消失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权威的出现而出现,而是属于他生命的一部分。
诚实。
父母和老师都应是最诚实的人,不要害怕让孩子知道真相,也不要担心孩子太小会不理解。也许让孩子了解事实真相需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但我们要随时准备一颗坦白诚实的心给他们。象尊重一位知心朋友那样去重视和尊重他们,即便他只有几岁。父母和老师也不要羞于把自己的短处或难堪暴露给孩子,那才是真正的人,让孩子了解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十分重要。我想这也是避免培养完美主义者的要点之一。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要想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不虚伪不做作。
在女儿三四岁时,一次我们在公共汽车上,我悄悄放了个屁,她闻到味道大声问我:“妈妈,是你放屁了吗?”车厢所有的人都转头看我。经过短暂的内心挣扎,面子胜利了,我强作镇静说:“我也不知道!”下车后我马上告诉她:“孩子,我要告诉你,刚才的屁是妈妈放的,但是妈妈怕别人笑话我,所以撒谎了。以后这种问题是不是可以小声在我耳边说?”女儿听后^_^大笑,她并没有因为我的糗事而小看我,相反她更信任我了。
尼尔是那么重视诚实的人,却因一个不幸的女孩偷窃而为她辩护和说谎,只因他了解那女孩,知道她存在的心理问题而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这事让我很感动。优秀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学的知识,甚至应该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他不但应该了解孩子问题行为下面隐含的心理问题,了解导致这问题的原因和根源,还应该能够采取最适合他的对策。同样是往学校大门扔泥巴的孩子,如果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尼尔会当场教训他,但如果是一个心理压抑借此发泄的孩子,尼尔会和他一起去扔泥巴。不能透彻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就不会采取最适宜的措施。有时老师或家长对待同一孩子出现的类似状况可能会不假思索想当然的采取和以往相同的处理方式,但我想那未必就是目前最适合他的。
其他。
但我感觉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学校那样自由。比如他提到学校中的孩子不愿学习可以整日游荡,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荡了三年,直到他恢复学习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说脏话的孩子老师会放任。有去偷东西的孩子老师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洁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饭前不想洗手就随他去,用手吃饭也是他的自由。在我们的教室还不能自由得如此彻底。因为我们毕竟要和社会接轨。我们的环境不是脱离社会的伊甸园,但我们给孩子的爱和自由以及他们由此建立的独立健康良好的人格仍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一
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校长尼尔认为“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他用了60年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便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创办的。
想起上大学时学习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内容之大,几乎无所不包,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深深慑服。
然而,当我读完《夏山学校》之后,当教育再次以如此美丽生动的生命形式展现在我面前时,我被如此活泼的教学呈现形式所深深折服。如果说我之前理解的教育还是有形的、可演绎的,夏山学校里的教育似乎已经达到了“润物无声”的境界了。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可以无限大;教育,可以无限远!
在夏山学校,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关学校和集体的事情,由学校自治机构——学校大会全体学生投票决定,校长也只有一票之权。在夏山学校,是否上课,由学生自己决定。学校里有个叫默文的学生从7岁到17岁在夏山待了10年,一堂正式课也没有上过,出校后同样成了社会上的有用之才,拥有幸福的生活和温馨的家庭。
在夏山学校,要求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正如尼尔校长所说:“我们决定办一所可以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学校,为此,我们不得不放弃所有管训、指导、约束,以及一切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尼尔用了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自己的信念,夏山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我由衷地佩服尼尔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夏山学校验证了“自由发展”的教育是行得通并且是值得去做的。它将学生看成是完全自由发展的,不受任何约束,真把学校变成了学生们的自由天地。尼尔真的是一个勇于实践、胆识过人的人物,自由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享受教育的价值。在《夏山学校》里读的每一句话,都能让我感觉到爱与自由的存在。“小孩对爱和赞许的需要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尼尔的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我却从每句话中到感受到他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简单是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抚、关爱,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这种爱更高尚,更真诚,更可贵。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各种自由的。
我在书中感受到的是校长、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的快乐。这种教育,已经超出形式、技能乃至内容的层面,没有固定模式与内容。它事实上已经超出了传统教育的理念,而上升到一种哲学精神的境界。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比海洋还要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把夏山学校的教育比之为心灵的教育,只有我们教师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灵自由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境界。当传统的教育还在为课堂组织教学、道德教育、传授技能等争论不休的时候,夏山学校已经穿过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实现了教育心灵的交融和超越。《夏山学校》一书无限地拓展了我们教育想象的空间。
尼尔的一句名言便是:“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让我们合上书,从心灵深处回忆下自己学生时代的梦想的颜色,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帮助他们绘出五彩的明天。虽然夏山于我来说是一种理想,但是,这些并不能阻碍我追梦的脚步,我会为着“夏山之梦”努力前行。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二
世界上,哪一个角落没有孩子?孩子生出来就是天真又可爱的,可是严格的管教已经让孩子们没有孩子性了,孩子的心也已经老了,。孩子们的心中全部都是幻想,他们希望学校不是那么严格,“残忍”。他们希望老师、家长能懂他们的心,现在基本世界上没有几个孩子有孩子味儿了,虽然孩子们知道严格管教是对他们的一种爱,但是他们不希望被压迫在一个角落里。
“校有校规,班有班规”。哪一个学校没有校规呢?那就是夏山学校。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在那里上学,那里的老师都是和蔼可亲的,他们陪着孩子一起长大,一起玩耍,最后,这个学校的所有孩子都像爱因斯坦那么聪明了,都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在他们学校里,有人没有穿校服,没关系,迟到了,没关系,老师只会跟他们说:以后,早一点来呀!要不然就会落下功课了。后来这几个迟到的孩子,都成了勤奋好学的好学生,都是因为老师的那句话,读后感《》。在那里,没有规定的班级所定的地方,他们坐在一个南瓜车里,这个南瓜车会将好多东西呈现在他们眼前。在上历史课时,南瓜车的窗户就会出现好多幻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掘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难道现在的孩子都没有孩子味了吗?不对,不对,在乞丐群里的孩子,还有孩子味儿,有的孩子迷性不改,那还有孩子味儿。总之,家长、老师有几个理解孩子的心,他们是多么盼望自由啊!每天他们都是怀着快乐的心去上学,每次放学都是愁眉苦脸的背着一大袋作业回家,他们只会在晚上拼命写作业,有时熬到12点半还做不完,第二天早晨都成“熊猫眼”了,还不能晚点去上学,孩子们的心就一点点老下去了。
我想告诉所有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快没有孩子有孩子味儿了,难道你们就这样看下去吗?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三
这本书的主题就是爱与自由。其教育理念和观点与蒙特梭利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要以无比卑微的姿态臣服在每一个独立、尊贵的生命面前。
想起念师范时,老师就对我们讲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所得到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质》)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内容之大,几乎无所不包,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慑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在夏山学校,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关学校和集体的事情,由学校自治机构――学校大会全体学生投票决定,校长也只有一票之权。
在夏山学校,是否上课,由学生自己决定。曾经有个叫默文的学生从7岁到17岁在夏山待了10年,一堂正式课也没有上过,出校后同样成了社会上的有用之才,拥有幸福的生活、温馨的家庭。他用自己的手艺赚了很多的薪水。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就是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谁说一个快乐的清洁工比一个精神压抑的学者状况更糟糕呢?电影《天使爱米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amily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这和蒙特梭里教室里通过团讨制定共同的规则是一样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但我感觉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学校那样自由。比如他提到学校中的孩子不愿学习可以整日游荡,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荡了三年,直到他恢复学习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说脏话的孩子老师会放任。有去偷东西的孩子老师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洁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饭前不想洗手就随他去,用手吃饭也是他的自由。在我们的教室还不能自由得如此彻底。因为我们毕竟要和社会接轨。
我们的环境不是脱离社会的伊甸园,但我们给孩子的爱和自由以及他们由此建立的独立健康良好的人格仍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四
《夏山学校》讲的是英国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学校,这本书的作者即是夏山学校的创办人“as尼尔”,尼尔先生所创办的这所学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夏山,孩子们是被高度尊重的,在这里的孩子梦都是个性的、幸福的。创办者尼尔和他的妻子共同的办学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
尼尔校长说:“夏山学校宁可培养一位快快乐乐的清道夫,也不愿造就一位神经兮兮的首相。”心理学家认为“快乐为学习之母”。其实,快乐是一生的财富,快乐的人比较能够以轻松的心情迎接挑战,快乐的人比较能够以理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快乐的孩子比较容易成功,失败不能令他沮丧,烦恼也不会阻碍他继续追求成功。教育应该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要关注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尼尔先生本着爱的理念,鼓舞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也热爱別人的生命;他对小孩深具爱心与信心,“孩子们的幸福与快乐的程度全靠我们给他的爱和赞许而定。小孩对爱和赞许的需要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夏山学校主张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边。跟孩子们站在一边,就是给孩子爱,那并不是一种占有的爱,也不是一种不讲理智的爱,而是一种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也赞同他们一些成人们看不懂的行为的爱。
尼尔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的教师应该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改正生活、学习中的坏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让学校适应学生,让人自由发展。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的人。现在很多父母既不认为孩子性本善,也不认为孩子性本恶,而是认为性本空。他们一味将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灌输给孩子,认为如果不将自己的“好”东西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东西填满。他们不认为孩子本身就已经具备所有良好的品质,父母要做的只是赞赏他,给他自由伸展的空间。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感受着夏山学校博大的爱与自由,感受着教育内容之大,想起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想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我们应该立足现实,积极地借鉴它山之石,在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让我们的教育充满自由和爱,让校园充满和谐,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夏山学校式的教育也会遍地开花。
也许我和尼尔都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我们都更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十分赞赏尼尔夏山学校中采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的愿望。为什么很多孩子仇恨学校?这就是因为学习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校里有严格的纪律,束缚了孩子的天性。
我觉得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一种有效的方法、退一步说就是一技之长。就像田忌赛马的故事一样,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较,只要你有一项技能远远高于别人,那么哪怕其他的方面再差,对于你的生活来说,是影响不大的。
所以,我认为目前的中国教育,简直就是造神工具。按这个要求整出来的孩子,那是神,不是人,因为没有缺点。不过可惜这个神,充其量就是在脑袋里装了台计算机,却没有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丰富的感情。
对于我所从事的聋教育,那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谁能相信聋教育是完全照搬普通教育的。用正常孩子的最高标准来衡量这些聋孩子,我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说,这些孩子学那么难干嘛?学了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就行了。可是很多家长不那么想,很多教育主管部门不那么想,许多老师不那么想。他们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自己的业绩。
所以,看完了夏山学校之后,我认为真正合适聋孩子的教育,就是像夏山那样的教育。因为他们由于自身残疾,本来对于社会就有仇视心理,在家庭、学校里越是受到严厉的教育,那么他们的仇视心就越重,越叛逆,越反-社-会。聋人很多做小偷,除了跟就业难,所谓的“好吃懒做”有关之外,我认为报复社会也是重要的原因。
缺乏爱,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心理问题,造就很多问题儿童。而在特殊学校,这样的情况就更容易走极端。我认为忽略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一味重成绩是本末倒置的体现。
我想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特殊教育,当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也不是校长,也没本事建个学校,纯属乌托邦:
关于课程设置,我认为阅读是最重要的,口耳相授毕竟很受限制,只有能读懂书,才能称得上学会学习,才能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聋生虽然语言能力比较差,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生活教育,包括天文、地理、社会、自然、数学、沟通与交往等。这些课程应该是作为了解的内容,不要过高要求。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感兴趣,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自学。当然,沟通与交往,应该多做指导,那是他们和健全世界沟通的桥梁。
应该大量进行的是技能教育:分类可以十分详细,手工、机械、绘画、计算机、烹饪、缝纫、木工、陶艺……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动手的能力。残疾学生凭什么在正常人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灵巧的手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应该让他们从小就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他们感兴趣且擅长的方面。勤能补拙,不要什么都比,什么都比不过。
关于考试,我认为直接取消。现在的考试是形式主义,不是考学生,是在考老师,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如果担心学生没有考试压力会过于放纵自己,可以用考级制度来代试,不强制参加,每门课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级,达到相应的级别后可以升级,达到一定的级别要求后才可以毕业。
关于上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来读,不受班级限制,毕业时,只要有几门功课达到相应的级别就可以。例如,某个学生可以只学美工、计算机、烹饪而不学语文、数学。只要拿到3个10级的考核成绩就可以毕业。
关于班级,取消教学班的分班方法,按年龄分班,班主任只负责教育和组织。上课时不按照固定的班级编制。如果能力达到了,8岁的孩子可以去上四、五年级的课。
对于学校管理,我完全赞成尼尔的民主方式,让学生通过大会的形式,来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先想那么多?反正只是无边无际的自由幻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讨论。咱们大家共同来建立一个特殊教育乌托邦。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五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内容之大,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慑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当我读完《夏山学校》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如果说我之前理解的教育还是有形的、可演绎的,夏山学校里的教育似乎已经达到了“润物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了。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到底有多。教育,可以走多远!
在夏山学校,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关学校和集体的事情,由学校自治机构——学校大会全体学生投票决定,校长也只有一票之权。
太多的不可思议和不可想象,都在这里真实而又生动活泼地展现,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如何为生命奠基,如何自由发展。
在夏山学校,没有任何的说教和管制。我感受到的只是校长、老师和学生们脉搏一起跳动的声音,一起成长的快乐。这种教育,已经超出形式、技能乃至内容的层面,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内容,它事实上已经超出了传统教育的理念,而上升到一种精神的层面和哲学的境界。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比海洋还要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把夏山学校的教育比之为心灵的教育,只有我们教师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灵自由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润物虚细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夏山学校的教育无疑超越了“爱的教育”,《夏山学校》一书无限地拓展了我们教育想象的空间。
让我们合上书,从心灵深处再次发出叩问: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六
《夏山学校》,这是一所学校的名称,也是一本书的书名。《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便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而创。
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位于英格兰东萨佛克郡的里斯敦镇,距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起初是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的一所实验学校,但今日的它已不是实验学校,而是一所革新的学校,成为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1960年《夏山学校》出版后,迅速在全球掀起持续不断的“夏山热潮”,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儿童纷纷前往夏山就读。《夏山学校》仅在美国,10年就销售超过200万册,并被600多所大学指定为教育必读书。实践自由发展,见证爱的教育!目前,《夏山学校》已经被翻译成越来越多的语言,被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专家奉为人类不可缺少的教育经典。
当我读到《夏山学校》这本书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在夏山学校,教育已经达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尼尔认为:“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他用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快乐教育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并让每个孩子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实践了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孩子们能真正自由生活的场所,完全舍弃训练、命令、要求、道德与宗教教育。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聪明、实际,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成为清道夫。夏山学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去教育学生,尼尔的一句名言便是:“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
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日本作者坂元良江著的《成长在夏山》,作为一位母亲,她在书中真实记述了独生子小拓在夏山学校的成长经历。
我一边看《夏山学校》一边不断地反思当初我是怎么养育女儿,怎么教育她的;反思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又是怎么教育我的学生的。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具有很高的期望值,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犯过的错再犯就要惩罚等等,老师的压力很大,孩子的内心也一直很焦虑,甚至对工作学习产生了恐惧感。我们知道,人在没有恐惧的时候,心灵是绝对自由的,创造力也会随之显现。所以教育应该从心开始,让学生和老师的心中不再心存恐惧,这样老师和学生才可能面对自己,发现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出来。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想要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培养出一个个没有心灵自由的木偶人,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
夏山学校的学生是永远受到尊重的。老师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夏山学校的“尊重”的概念是比较全面、人性的。尼尔主张只要是人,就应该相互尊重,无论男女老少,更无论所谓的贫贱富贵了。这和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新基础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其实,在夏山学校里所体现的一切和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孩子”,“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教育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技巧。对待学生要实实在在付出自己的真心,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读着这本书,头脑中浮现着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画面,感动于尼尔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追求自由的教育,创造幸福的人生,这是美丽的夏山学校给与我的最大启迪!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七
《夏山学校》讲的是英国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学校,这本书的作者也即是夏山学校的创办人“a.s.尼尔”,尼尔先生所创办的这所学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且也不能够多,毕竟这种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夏山,孩子们是被高度尊重的。创办者尼尔和他的妻子共同的办学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
在夏山学校五至十五岁的孩子分三个班,总人数不超过50人,并来自世界各地。教学不限于室内,学习是走出教室之外,甚至学校之外。教师可以自行从事实验工作,自行负责教学,并有权选择课程和教材,无正式考试,只是以轻松谈话的方式测试学生,这种无压力的学习在当今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不改革的情况下,太过于理想。尼尔校长和夏山学校的老师们如果在中国这样办学,早就会被家长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封杀”了。并且尼尔在书中一次又一次地满腔愤怒地写:那些不自由的孩子……那些受到压抑的孩子……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那么痛苦吗?中国从古至今,流传着一句古话:“不打不成才”。很多名人都是受着传统教育长大的,不也在快乐地生活,同样在推动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对夏山学校中很多教学方式的可借鉴性是持怀疑态度的。
所以我想,在中国,这种教育模式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在整本书中,最打动我的,就是尼尔对孩子们的爱。
尼尔在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从每句话中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简单是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抚、关爱或充满爱意的语言,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这种爱更高尚,更真诚,更彻底,更尊贵!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一个孩子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像我们班里这学期转来的小张同学,刚来班里时,做事总是畏手畏脚,不敢尝试新的工作,担心会难,担心做不好,看人的眼神总透着恐惧和防备。现在他虽然表面上看不再那么安静和疏远,经常会故意调皮捣蛋来试探,但我知道他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爱可以消除恐惧。但只有老师的爱,缺乏家长的爱还是不能彻底去除那些恐惧感。只有学校和家庭产生合力,才会对孩子有最大的帮助。
但我感觉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学校那样自由。比如他提到学校中的孩子不愿学习可以整日游荡,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荡了三年,直到他恢复学习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说脏话的孩子老师会放任。有去偷东西的孩子老师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洁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饭前不想洗手就随他去,用手吃饭也是他的自由。在课程学习上,夏山学校的孩子只需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上,虽然我们现在不可能做到让孩子们这么自由,但学习要建立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有兴趣的课程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一点是肯定的。所以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并且要正视个性差异。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聪明实际,大人不需要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以成为清道夫,尼尔认为与其培养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养快乐的清道夫。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我的学生中,有的特别会学习,轻轻松松学得比别人好,有的孩子很认真,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但每次校运会比赛中,他却能成为冠军,这样的孩子有他的专长,如果让他们在夏山学校,相信他们一个个都会是人生的成功者。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八
一直以为,小林校长创办的巴学园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的学校;也一直以为,这样的教育“乌托邦”只会存在黑柳彻子笔下的巴学园里。
今夜,一口气读完英国尼尔先生的《夏山学校》一书,才知道原来巴学园并非梦想,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尼尔先生创办的、被报刊称为“放任学校”的夏山学校就是这样一所梦中的巴学园。
那么,夏山学校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尼尔先生是这样描述的:
读到这里,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朋友都会和我一样难以接受,学校如此没有规矩,如此没有约束,如此不成体统,培育出来的肯定都是一些没有教养、不懂规则、不会爱人、缺乏责任心的放任子弟。
然而,创办于1921年的夏山学校,这所规模不大的私立寄宿制基础教育学校,这所允许孩子们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放任学校,却令每一个来到夏山的孩子——那些老师和家长眼中厌学的、自卑的、叛逆的“问题儿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发自觉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阳光自信地成长,更懂得了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中有的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有的成为了优秀的设计师、演员,更有的成为了卓越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夏山学校因此成为进步主义民主教育的实践典范,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儿童民主校”。1999年12月31日,英国《泰晤士报》评选校长尼尔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2位教育家之一。
是什么造就了夏山的传奇,是什么成就了孩子们的幸福人生?我以为,“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最大的宽容,给孩子无穷的关爱”是尼尔先生和他的教师团队成功的关键密码。
充分的自由——孩子们不用为了学业的优异而放弃自己的游戏时间,也不用为了完成讨厌的作业而放弃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不用为了坐在课堂上听老师无聊的讲授而放弃了解大自然、走上社会乃至无所事事发呆的时间。让孩子做他自己,不逼孩子做任何事,成就了夏山。
最大的宽容——所有地方不上锁,允许孩子们损坏工具;天热的时候,允许孩子们吃饭时打赤膊,允许孩子们随处扔衣服、扔裤子,允许孩子玩喧闹的游戏;嘉奖少年犯的偷窃行为;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干预孩子成长,不给孩子们压力,不审查孩子的读物;把不重要的事就当成不重要的事,决不斤斤计较。消除权威,不训导孩子,成就了夏山。
无穷的关爱——永远让所有孩子(包括最小的孩子)全权选择他们每日的饮食;让每个孩子在星期天早上补足他们的睡眠,有时连午饭也不吃;真诚信任那些少年,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在学校里,我从来没有特别宠爱的人。对孩子一视同仁,一样的看待和重视,平等的爱成就了夏山。
夏山的成功,绝不是一场独角戏。开明的督学来校督察,报告是那样公平、诚实与包容;教育部从不与夏山为难,并能友善接待学校的所有询问和访问。教育部对夏山的容忍,是尼尔对孩子容忍的坚强后盾。是他们共同的宽容与容忍,让夏山的孩子们能依他们自然的兴趣生活,让夏山的孩子们能有机会在自由中长大!
敢于突破传统的尼尔是幸运的,夏山的孩子们更是幸福的。诚然,体制的不同,国情的不同,我们无法复制尼尔的做法,但我们可以借鉴尼尔的教育理念,在现行体制下尽最大可能给孩子们营造一方自由成长的天空。
夏山学校,我梦中的巴学园。我愿用心朝向你!
夏山学校读后感400字篇十九
夏山学校是放飞自由的乐园,所有的一切都随孩子们决定。他们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可以穿自己喜欢穿的衣物等等,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夏山学校的创办者是as尼尔,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实行了绝对的“自由发展”,使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办学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我认为这种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思想真的非常难得,创办没有管训、指导、约束的学校,这是得有多大的勇气啊!教育家尼尔经得住旁人的不理解与家长的埋怨,坚持自己的目标,最终果然取得了成功。也用事实证明了“自由发展”是可行的,孩子们需要的就是自由,就是没有约束,这样才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
支持夏山的人很多,不同意的也不在少数。也许他们觉得这与放任孩子没有什么区别,觉得这样下去,在这种自由的环境里,孩子们非但不能好好地健康成长,还会由小时候所谓的“自由”发展成长大后的为所欲为。我是支持夏山的,自由与放任虽意思相近,本质却是不同的。夏山的自由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与敢于发现的创新精神。
夏山学校是充满关爱的天堂,老师学生人人平等。在普通的学校中,老师似乎被冠上了“永远正确”的代名词,夏山就不同,学生能任意指出老师的缺点,师生之间没有对错之分。
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校长与孩子们的爱也感人至深。哪个孩子打碎了玻璃,校长会怎么做?打他?骂他?都不是,而是让他继续打;那结果就出人意料了:那孩子愿意赔,校长却不需要,还是一位陌生人听了此事后给了校长一英镑呢!我对校长对孩子们的关爱深有体会,孩子们可以损坏公务,可以采摘花木,校长从来不责骂,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这样做的对错,也让他们拥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通过《夏山学校》,我回忆起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书中的巴学园不就是夏山学校的翻版吗?其实,“夏山学校”就是小豆豆的学校“巴学园”的原型。这两个学校都是自由的,是友爱的,在别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进了巴学园后不也变成里一个正常的小朋友吗?这都是巴学园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小豆豆。小豆豆就如夏山里的许多问题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他们的潜能都被激发了出来,他们也都成为了优秀的、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