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唱游教学的概念(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唱游教学的概念篇一
小学低年级的唱游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之中,也就是“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下列教学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观察模仿法
唱游教学中的观察模仿法,是指学生在唱游过程中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对所要学习的游戏动作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要准确,美观。给学生以直观完美的范例,使学生看后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示范时要对组合动作进行分解,边示范边讲解。在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完整组合动作的模仿。比如在律动教学中,首先要学生熟悉了解律动音乐的形象和节奏,要抓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讲明律动的形象特点,然后让学生观察模仿进行练习
二、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亲身参加到唱游活动中来的一种基本方法。唱游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从参加人数来说可采取集体、小组、个人等练习方法。从对教材的学习上,一般可采用基本动作、难点动作、分段和完整组合等练习方法。
三、任务法
为了使学生反复强化练习,可以采用布置任务的方法,以使其动作熟练并提高动作水平。由于学生的身体发育、技术水平和能力不同,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任务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完成某一舞蹈动作,完成某一舞蹈动作组合,完成动作的质量,完成时是否有创造性等。任务的布置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
四、意境教学法
意境教学法就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或生物的姿态、动态启发学生,使其由感性知识和已有经验联想到方法要求,并创造一个想象中的美丽境界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结合不同的形象和景物予以启发。如教蒙古族儿童舞蹈[小小巡逻兵]时,教师首先用生动的、形象的语言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仿佛看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蒙古族儿童骑兵巡逻保卫祖国的可爱形象。让学生怀着一种憧憬的心情来学习。用语言描绘形象以及通过欣赏音乐加深理解时,要符合精讲多练的要求。
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在唱游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选择什么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唱游教学的概念篇二
唱游式故事教学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有效策略
诸暨实验小学 徐华燕
[摘要] 本文从语言输入的有效策略、儿童的身心特点及语言本身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故事教学的必要性及一些基本做法。
[关键词] 低年级英语
故事
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尤其在低年级英语教材中,词汇、小对话、童谣、歌曲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教材中,图片的大量使用使学习者视觉得到刺激,认知系统被激活,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使学习者对知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但往往缺乏完整的语篇,学习者依然要在其他时间靠重复来获得对知识的记忆,结果往往使记忆孤立片面。知识学得快,忘得也快,童谣背了不少,歌曲也能哼一些,词汇、对话拼命学,但真正深刻遗留在脑海中的仍旧不多,真正的交际能力仍旧提高不大。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虽然是从最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开始,但这并不等于只能用它们来表达类似幼儿程度的常识或概念,更不等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能强调记背式的认知导向。在低年级利用“唱游式故事”教学英语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 什么是“唱游式故事”?
“唱游式故事”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故事,一般的英语故事,多用陈述性语言,一些平淡、冗长的句子常常使一些初学者退避三舍。“唱游式故事”也不同于歌曲、童谣,歌曲、童谣由于内容单一,容易使记忆孤立。而“唱游式故事”汲取两者之长,用一个有趣的、完整的故事情节把歌曲、chant和简单句串联起来。既具有歌曲、童谣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特点,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内容丰富,有利于记忆保持、语感积累的特点。
二.唱游式故事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有效输入语言的原则:
(1)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理想的输入语言是学习者可理解的,是语言习得的必备条件;而故事特别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听故事时,学生没有字字弄懂,也能理解意思,故事中许多词语的重复出现既自然又令人愉快,这样语言方面的困难就随之迎刃而解了。
(2)趣味性和相关性(interesting and relevant)输入的语言材料既要有趣,又要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这样学习者就可在不知不觉中轻松习得语言。故事能为孩子们学习与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根据语言的教学特点,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因为人们学习语言是为了用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是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发挥作用的。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情景,而故事来源于生活,, what’s the time?
look at, look at, look at the , listen, listen to the !
wow, one o’ god!in the afternoon!i’m so y, quickly go to school.到了学校,小男孩不情愿地敲教室的门,结果挨老师骂了。
may i come in?
come in, , i’m ? don’t be late again.小男孩垂头丧气地低着头,接受老师的训坼。回到家,母子对话:
(sing a song“两只老虎”旋律)do you like the snowman? do you like the snowman?
yes, i , i you like winter? do you like winter?
no, i don’, i don’? why? why? why? why?
(chant)winter, winter, it’s hands, my toes, cold, cold, cold!
i get up late.i go to school teacher is angry.i want to cry!wu, wu…..在这里,语言的节奏、歌曲的旋律、故事的情节,都融合为一体。学习者在记忆词句时,情感、联想、节奏、韵律等因素共同起作用,学起来就会很容易。
(2)利用一些经典故事,如童话、传说,通过“旧瓶装新酒”,改编故事。如,在《牛津英语》book 3a教学中,我巧妙借助了孩子们十分喜爱的白雪公主的故事。
the queen and snow white 可恶的皇后在炫耀她的富有。i am the queen.i’m very rich.(chant)i have a new dress,dress, dress.i have a new blouse, blouse, blouse.i have new scarfs, scarfs, scarfs.i have new gloves, gloves, gloves.i have a big house., house, house.i have a nice lorry, lorry, lorry..皇后又开始炫耀她的美貌。i’m very !
(chant)
my eyes are big, big, big, teeth are white, white, white, mouth is small, small, small, hair’s long, long, long, hand is smooth, smooth, smooth, smooth.皇后在问魔镜。
皇后:yes, please..白雪公主:have some water.皇后: yes, please.白雪公主:have some more? 皇后: no, thank you.i’m o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i have a you like it? 白雪公主:oh, how lovely!i like it very much.皇后:here you are.白雪公主: thanks.皇后:ha, ha…… it’s your end.(小矮人回家了,看见了昏倒在地的白雪公主。)小矮人1: ah, snow up, wake up!小矮人2:don’t a tall, tall mountain, there’s a red, red flower can help her.小矮人3,4,5,6,7:really? 小矮人2:yes.小矮人们:let’s go quickly.这个故事中包含了大量的本册教材中的大量单词,如mirror, queen, help, lorry, nest, telephone, television,lizard…..句型 how many …..can you see?
what’s that noise? i have….my hands are…….并且同时也有效复习以前学过的许多旧单词和旧句型。故事虽然很长,但是,在这里既有形象的凸出,又有情节的吸引;既有悬念的联想,又有意境的感受;既有对比的渲染,又有节奏的魅力;孩子们通过故事学习英语时,容易进入角色,而一旦进入了角色,也就自然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英语随着故事的思想感情内容和情节而直接印在学习者的脑海里,想忘都忘不掉。这样学得的英语,不仅记得牢,而且用得好。
四.如何组织故事教学
step 1 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讲解过程中,教师可用图片和实物,或用一些动作和声响,或在英语中插入一些母语。初步教授一些新单词、新句型、新语法现象。在进行故事教学的第二个学期,学生有了较多积累后,我开始尝试让学生直接阅读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step 2 突破重、难点 新单词、新句型的操练,可灵活运用游戏、竞赛、唱歌等多种教学法。
step 3 再次熟悉故事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印象及检查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我运用哑剧在讲台上做动作或表情,孩子们在台下猜测并说出句子。
step 4 背诵故事
故事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同样的一个故事学生喜欢反复听讲,乐此不疲,所以能背诵故事也在情理之中。背诵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有上下文、有内容、有逻辑、有情节的连贯话语,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发展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我在教三年级学生学习《oxford book3a》教材时,在其基础上-6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春洞 《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andrew wright(原著)陈锡麟(导读)《讲故事 教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吕良环 郑磊 ““理想”与“现实”之间——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有效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三期 4.胡春洞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英语辅导报》小学教师版第24期 5.李绸合 “‘drama’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6.闫赤兵 “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试论整体式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7.余素珍 “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8.何安平彭伟强 “初学英语,兴趣第一“,小学篇《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第5期
唱游教学的概念篇三
一二年级唱游教学模式介绍
唱游教学即在玩中学习音乐,玩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教学形式之一,也是从学前过渡到小学教育的一种较好的音乐教学形式。
唱游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通过唱歌、律动、表演、舞蹈等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特点。
唱游教学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和集体舞等。唱游教学基本要求:
1)、注意创造性与趣味性,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
2)、随着音乐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3)、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一、律动
律动是身体随着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动作。
律动能帮助儿童借助身体的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情感,训练孩子的韵律 感。
律动有别于歌表演和集体舞,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专心听音乐,认真把歌唱好,配之以少量的动作。
律动教学中的身体动作训练可分为走、跑、跳、旋转、姿态造型、静态动作等,其中走、跑、跳是最基本的动作。
走步:可以理解为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型的一种运动形式。跑步:可选用2/4拍的、速度稍微快的、旋律轻快的音乐。跳跃:指用双脚或单脚的蹦跳,是一种灵巧的平衡练习,可选用2/4拍、4/4拍或6/8拍的、速度快的、活泼跳跃的音乐。
如: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小宝宝睡着了》这个律动,动作设计为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表演。因为这首歌曲是三拍子,以便学生更快掌握,可设计三个十分简单的动作,一拍做一个。第一拍拍腿,第二拍双手的四个指头轻触,第三拍头枕着一只手做睡觉状。要求动作轻柔,歌曲要唱得轻柔、缓慢。
律动是舞蹈的基础,也是舞蹈的最基本语汇,所以律动所编的动作要精而少,且不断重复,使学生一看便懂,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即兴创造。
二、音乐游戏
唱游教学中的音乐游戏是将学习音乐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是学生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
游戏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音乐游戏改变了教学的形式,使教学过程变得十分生动活泼,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
游戏目的:通过倾听音乐的进行和停止迅速作出身体反应,培养倾听音乐的注意力和对音乐的快速反应能力。游戏方法:
1、和着音乐拍手
全体同学和着音乐拍手,当听到音乐停止时,立即停止拍手,听到音乐开始,立即继续拍手。
2、拍手中注意听口令
全体同学和着音乐拍手,当听到教师发出一个口令时,例如:“头”、“脚”、“肩膀”、“膝盖”等。立即用手去触摸口令所指的部位。然后,随音乐继续拍手。
3、同时触摸两个地方
上述活动熟悉之后,教师的口令可改为同时说出两个部位,听到口令双手立即同时触摸两个不同的部位。例如“头和肚子”、“鼻子和耳朵”、“膝盖和头发”、“屁股和眼睛”等。
4、听着鼓声走走停停
全体同学在教室里自由散开,和着鼓声行走,听到鼓声停止,立即停止;听到鼓声开始时,立即继续行走;当鼓声突然有一个重音时,由向前走变为倒着走。
游戏规则:
1、走的速度、节奏、力度要与鼓声一致;
2、音乐停时,还在动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三、集体舞
集体舞是在音乐声中集体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自娱性舞蹈。集体舞的音乐和舞蹈设计结构简单、动作统一,具有队形变化、反复进行等特征,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协调感以及团结友爱精神的良好途径。
集体舞教学过程;(1)、熟悉音乐熟悉集体舞的音乐时,要注意给学生
以完整的印象,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节奏、结构等,这是与舞蹈的基本步伐,动作与队型的变化密切关联的。
(2)、学习动作集体舞教学以教师示范为主。教师一般应有完整的示范,当面对学生示范时还应会作反方向的舞蹈示范动作。(3)、进行表演
集体舞是造型的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教学时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感协调感,并注重情感的培养。
四、歌表演
歌表演即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
歌表演根据其表现手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注解式:以动作直接表现歌词内容,意思明确,动作明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歌词入手,通过对歌词的理解,抓住人或物的动作特征,特别是形态动词的特征,自己创编动作。
(二)、情绪式:从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绪出发,进行边歌边舞。教学中应让学生从歌曲的曲调、风格、内容等入手,通过感受与理解音乐的艺术形象,根据歌曲的整体情感创编动作。
(三)、情节式:有人物、有角色、有情节、有过程的边演边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歌曲内容、音乐的艺术形象入手,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根据典型的情景并借助道具来创编动作。
歌表演动作的设计与编排可以由教师示范、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或歌词)进行即兴创编。教师示范的动作要正确、规范,应在音乐声中作完整的示范,使学生对音乐和动作有一个基本完整的印象。或在学生作即兴创作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印象出发,将记忆、想象、形象思维等心理活动置于积极状态之中来创编动作。
唱游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唤起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想象,喜欢创造,喜欢做音乐王国的小主人。
唱游教学的概念篇四
《唱游与律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粉刷匠》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幽默的情趣,学会演唱歌曲。2.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
3.知道要从小就做个人人喜欢的勤劳的孩子。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边唱边表演。
难点:背唱歌曲。唱游准备
1.刷子若干把、纸帽若干顶、水桶若干。2.图片:粉刷匠,美丽的新房子。动作说明
第1—2小节:左脚向左侧迈一步、右手提桶左手在左下方压手腕身体左右摆动(图1)
第3—4小节:左脚并拢,左手伸出大拇指做《好》状。(图2)
第5—6小节:左手 置于胸前手心向里做《我》状,头左右摆动。(图3)
第7—8小节:左手胸前打开至体侧,做大家《看》状。(图4)
第9—12小节:右脚向右前方做跟点步,左手从桶里拿出刷子从上方到下左右摆动做《刷
房子》状,身体左右摆动。(图5、6)
第13—14小节:小碎步逆时针方向自转一周。(图7)
第15小节:刷子放进桶里,桶放在地上。
第16小节:双腿并拢上身前倾,左手叉腰、用右手食指把《漆》涂在鼻子上,指向鼻 子瞪大眼睛 看前方。(图8)
教学建议
1.用图片《美丽的房子》导入。
2.用图片《粉刷匠》认读词语《粉刷匠》。3.先教会歌曲、再教动作。
4.教师注重有表情的范唱,特别要唱出最后一句“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的风
趣,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唱游教学的概念篇五
“故事式”古诗词教学模式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整理人:金华市红湖路小学
郑 燕
前言: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曾说: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想说的是:小学生是一群最喜欢听故事的人,我更应该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并应该去研究怎样把故事讲好,并带领学生也把自己的故事讲好。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古诗,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故事……让我们学古诗词从故事开始!
一、概念界定
“故事式”古诗词教学模式分成:读懂诗中故事——了解背后故事——诗的故事我的演绎三步进行。
读懂诗中故事——品诗:感受诗词语言所传达出的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了解背后故事——识人:走进诗(词)人,了解诗(词)人的创作背景,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
诗的故事我的演绎——入境:创设情境,体验古诗,积累古诗,运用古诗,提升语文素养。
“故事式”教学模式:在感受诗歌语言之美,读懂诗中故事的前提下,进一步了解藏在古诗背后的诗人,诗人是也一个故事,是一本书,可以更好地带领学生了解诗歌,了解诗人,甚至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再创设情境,整体的感受体验古诗,在情境中让学生参与诗人和诗词的故事,在其中积累古诗,并能学以致用,正确运用古诗名句。
二、设计理念
张志和作为一名诗词书画大家,他的作品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本设计围绕“故事式”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展开,力图以赏画的形式,吟诵的方式,想象理解词的意境,走进渔歌子的故事、张志和的故事,丰满对词人张志和的认识,达到对《渔歌子》的理解更加饱满的目的。同时,以欣赏各种不同演绎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参与古诗词所呈现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更喜欢、更亲切的走近词这种文 学形式。
三、具体操作过程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初步走进张志和。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能简单的运用词句。3.想象这首词的画面,并描述出来。4.激起读词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准备】
课件(包括词语、音乐、画面、自然界的声音、古诗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取名的故事 1.简介作者——
今天郑老师也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位非常喜欢垂钓的词人,他的名字叫(板书:张志和)猜猜是谁给他取得的名字。他的名字啊是唐朝当时的皇帝唐肃宗给起的。为什么给他赐名字呢?因为他16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当时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讲了很多治理国家的方法,皇帝非常的赏识,就赐名“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
张志和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词人,他所写的词对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连日本都把张志和写的词编入到语文的课本当中。知道这响当当的人物是哪里人吗?对,浙江金华人,是咱们的老乡,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呼唤他的名字。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张志和最有名的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知道什么是词牌名吗?说起词牌名,还得从词的起源说起,词在古代是拿来唱的,同学们拿到一个曲子,会看到在左上角有像2/4拍、3/4拍的拍号,词牌名差不多相当于这拍号,用来表示固定的节奏、节拍的。比较常见的像《浪淘沙》、《西江月》、《念奴娇》、《忆江南》等。一起读课题。(指 2 导读好“子”)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很简单,但怎样才能体现“故事式”故事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呢?张志和这一作者有两个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乐趣,一个就是他的名字由来,一个是哪里人,诗人的介绍变成了猜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增进了对作者的了解。
(二)读懂诗中故事——声情并茂诵古词,感受语言美 1.指名读:谁愿意来读读它,大家仔细听,是否每一个字都读准确了。读之前提醒读准生字。(指名朗读。)这首词总共有27个字,你读对了——个 去掉拼音读。找地名——看注释。
2.不太常见用具。指导箬笠 蓑衣,引导看注释学词,同时出示图片。(联系生活)
箬笠是什么做的?所以是什么偏旁?蓑衣是棕榈草编成,所以是草字头,中国汉字,妙哉!
3.教学“蓑”(蓑字是咱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这个字很有意思,蓑衣蓑衣,蓑中有衣,衣在哪儿,中间用线把棕榈草穿起来就是蓑衣了,拿起手和郑老师一起写一写)编写边说,(蓑衣草编成,衣头在上边,穿针引线过,下衣随风飘)。
在练习纸上,自己边说儿歌边写一个蓑字。写好用做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再读读这两个词。(青箬笠 绿蓑衣)4.读出节奏
同学们,读词和读诗一样,不但要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诗词特有的节奏和韵律的,上课前,咱们班的诗读得这么好,词一定也能读好,谁愿意来试试,(推荐一位最棒的)老师为你配上音乐,大家一起来听听,他是怎样的节奏。
听出来了吗?(223)
那我们一起来配合读一下好吗?我读引,你来接,准备好了吗? 男孩女孩再来配合一下吧?女生引,男生接。节奏出来了吧。配上音乐我们再来有滋有味读读——
设计意图: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词的语言之美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因此,本环节非常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 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
(三)走进诗的故事——身临其境品古词,再现意境美
真美啊!这就是张志和的词,词人们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唐代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叫颜真卿,他评价张志和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色”。想象这首词就是一幅画,找找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找到了那些颜色呢?用横线划一划景物,用圆圈圈一圈颜色。
1.拿起笔,划划圈圈,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颜色?
2.反馈,交流。(1)指名说。
(2)课件出示这6种景物和颜色。
(3)除了这三种颜色,你还看到了哪些颜色?那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想象颜色)
4.同学们,实际上,整个西塞山前我们能看到的远不止这些,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来,孩子们,请把眼睛慢慢地闭上,让思绪带着我们来到如诗如画的西塞山,想像现在你就是正在垂钓的张志和,用你的眼睛去看哪,用你的鼻子去闻哪,用你的耳朵去听哪。(课件播放蛙声、水声、鸟声)
5.来,睁开眼睛,你一定看到了一幅属于你自己的山水画,我们一起来把这美妙的画面化成文字写下来吧?学生练笔。(课件播放古筝音乐)
交流所写。
短短的27个字,通过同学们的想象,化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立体的山水画啊,(板书:山水)同学们的描述让这幅山水画在我们的面前清晰起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仿佛真实的来到了我们的眼前,用一个字来形容这山水,就是——美,(板书:美)
谁来当当张志和,美美地读读它
一起来当一回张志和,美美地读读这首词。
多么美的山水啊,难怪词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接)——“斜风细雨不须归”。
设计意图: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 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再次走进诗中故事,体验其中的情感。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注重学生课堂的练习和书写,这一教学实践,也充分展示了学生个人的体验,也提升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走进作者的故事——知人论世话古词,体验“钓”中情 1.“不须归哪,不须归”(板书:不须归)天已经下雨了,为什么词人还不归啊? 板书:留恋
那张志和是不想回到哪儿呢?猜猜看——
2.请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材料,你去读一读或许会有新的答案。原来张志和是不想回到——官场„„ 3.和诗、品出钓中情。
同学们说得都对,张志和还有一个哥哥,叫张松龄。他也非常担心弟弟从此隐居不回家,就特地作了一首词给他。(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1)指名读一读
自己读读这首词,你觉得哥哥写这首词的用意是什么?(哥哥想让弟弟早早回家),从哪个词中看出(且须还),浓缩成一个字——还,还就是回家。
(2)师生合作读。
师:这首词是哥哥劝弟弟回家的,这样吧,我当仁兄张松龄,你们就是贤弟张志和,我仁兄劝,贤弟答,看看我们兄弟能不能演绎这千古佳话。
师: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哪!生:不须归呀!师:且须还哪!生:不须归呀!
师:贤弟啊,你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呀? 那你现在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啊?(悠闲自在)
是啊,山水如画固然让人留恋,悠闲自在更是让人乐而忘归。
老师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张志和钓鱼从来不用鱼饵?这样能钓到鱼吗?可是张志和自己却说:他钓到的却很多很多,那他钓到是什么呢?(快乐,自在,诗词……)
这一切的一切全在一首渔歌子中。让我们配着音乐,再一起来诵读这首千古绝唱!(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五)诗的故事我的演绎
1.丰富多彩赏古词,提升词中趣
同学们,词在古代就是拿来唱的,想听听词唱出来是什么味道吗?听——(播放吴志青古词经典唱法)
小朋友们也拍着手唱它(播放金华电视台新闻节节棒片尾曲片段)—— 2.扎扎实实记古词——传承词文化
(1)这就是千古绝唱,从古唱到今,一代一代,直到唱到家喻户晓,让我 们再来做一次张志和,深情地诵诵它,把它诵到在场的每一个的人的心里,好吗?
(2)现在让我们在作业纸的帮助下,用心这首词写下来,好吗?用(3)校对,批改,订正。
好咱们一起看大屏幕来对一对。全对的给自己一个笑脸,表扬自己;有错的赶快订正鼓励自己。
3.延伸拓展(机动准备)
同学们,张志和还有一个雅号,他自称是烟波钓徒。可见他——是的,除了这首渔歌子之外,张志和还写了另外4首渔歌子
出示:张志和“渔父歌”的其他四首,读一读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不用仙。将这五首诗一起看,尤其是每首词的最后一句,能更全面理解《渔歌子》的含义和张志和钓鱼时的心情,大家若是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好好研究研究。
最后,让我们打着拍子,在金华电视台新闻栏目的片尾曲声中结束我们的课堂吧!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拓展延伸,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
【板书设计】
渔 歌 子
张志和 留 恋 山 水 美 悠 闲 不 须 归
蓑
四、实践反思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诗词的教学课堂依然围绕着学诗、释义、背诵、默写这样陈旧的教学模式展开,泯灭了古诗词的美,也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与热情。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校在2011第一学期开始尝试“故事式”古诗词教学模式,至今已有两年的实践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产生了新的思考。
成效:
(一)整理了十二册古诗词“故事式”教学模式的经典案例和配套课件 在实践之前,学校就在教研组中开展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究活动,在多次探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故事式”古诗词教学模式,并请郑燕老师就这种模式上了示范课——《渔歌子》,教师对这种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2011学年,整个学年中,所有的语文老师对自己本册的教材中的古诗词都采用这一模式的教学实践,并积累下了第一手的实践资料(教案、课件、教学反思),2012学年,广大教师又在前一学年实践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的创造性使用,产生自己新的思考,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在两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较成熟的“故事式”古诗词教学模式,并整理了十二册的教学设计和配套的课件。
(二)大大提升了古诗词教学的成效
在实践“故事式”古诗词教学模式后,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走进了古诗词语言的美,走进的作者创作背后的故事,走进了古诗词的文化,并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习得语言,运用语言,使古诗词的教学变得更加丰满,真正地学到我们诗词文化的精髓,大大提升了古诗文教学的成效,同时有了成熟的模式,也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
(三)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实行“故事式”古诗词教学模式后,古诗词不是以“古诗”的模式展开,而是以“故事”的模式展开,很好地克服了由于古诗词在时空上离学生久远而造成学习上生涩难懂、枯燥无味的现状,使古诗词课变得像故事课一样生动有趣,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四)提升了教师古诗词文化的素养
古诗词仅聊聊数语,句句干练,同时也是字字血,句句泪,面对这样的文本,怎样把它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枝有叶的故事,怎样带领学生走进这承载在文化的故事,怎样带领学生去体验感悟这些诗句背后的故事,怎样走进诗词作者这群曾经鲜活的个体,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教师自身具有很高的古诗词方面的修养。在 实践的过程中,广大语文教师的古诗词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思考:
(一)“度”的把握
古诗词是一座宝库,深挖下去会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毕竟只是小学生,所以,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可以深入,但教学时一定要浅出,选择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的内容,既不可太肤浅,更不易过深,做好“度”的把握。
(二)“法”的习得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是很好的讲故事的人,也有很多教师自身的能力甚至破坏古诗词本身的美感,所以在实践这一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师资的培训,包括教师古诗词解读的能力和朗诵的能力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做学生学好古诗词的榜样和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世界的领路人。
(三)“量”的积累
一首古诗词学得再好,也只有一首古诗词,古诗词的学习需要量的积累,所以在学习古诗词的课堂中,要做好相关古诗词或相类似古诗词的推荐工作,并且形成检查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从量和质两个维度真正提升学生古诗词的素养。
(四)“用”的实践
语言的习得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除了在课堂中实践之外,在课外依然要重视古诗词的实践,如在习作中的引用等,使古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五)“活”的变通
模式的形成是为了让广大教师有一个更好的借鉴和参考,在具体操作上更容易实践。但同时,模式的形成也很容易成为新思想的桎梏。因此,在实践“故事式”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依然要有自己的思考,针对不同的诗词内容,应该衍生出更多的“故事式”变式,抓住“故事式”诗词教学的精髓,体现“故事式”教学寓教于乐,情趣课堂的宗旨,而不要拘泥于模式的定式。
教学有法,学无定法,教学模式是让广大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积蓄更强大的力量,去攀登更高的山峰,而绝不是停止前进的步法,成为模式操作的机器。此模式只做抛砖引玉,呼唤更“妙不可言”的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