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目标(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课篇一
(中国台湾岛。)
2、对,是中国台湾岛!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两岸人民的亲情血浓于水,虽然有一些险恶势力妄想称,但这丝毫不能阻隔两岸人民的深情,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去感受海峡两岸的深情。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读正确。
3、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4、分组学习讨论。
5、全班交流:
⑴ 指名认读生字,词语。
⑵ 分段读课文。
⑶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令你感动?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台湾与大陆之间真实故事,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非常感动,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大家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2、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还可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体会,然后交流。
学情预测:
(学生可能提出的体验点。)
(余震中随时会有危险,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没有为自己着想,只想着快点抽取骨髓。)
⑵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几经辗转,终于在中国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对白血病,唯一救治的办法是骨髓移植,小钱能找到合适的骨髓,令人感动。)
⑶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这位青年不顾自己家人的安危,一心想着捐出骨髓,挽救小钱的生命,令人感动。)
⑷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个小时。……和当地的医务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李博士几乎是24小时连续工作,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不顾劳累,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3、对学生在阅读中的以上体验,教师可以随时通过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感悟。
在救助小钱的过程中,有许多感动我们的地方,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出我们的感动之情吧!
在这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地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峡两岸的深厚情谊。
2、自由交流。
(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只有18岁,患白血病,生命垂危)
3、出示句子:
4、教师引导:
(18岁是走向成熟的年龄,18岁就属于成年人,18岁正是美好人生的开始。)
⑶ 指导感情朗读,在读中体会“即将凋零”的含义。
(读出“痛心、惋惜”的感情。)
⑷ 带着对“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的理解,再读描写小钱在病床上的句子。
2、生自由读课文。学情预测:
⑴ 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健康;
⑵ 家人知道后会反对;
⑶ 此时有余震发生。
3、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让这位青年放弃捐献骨髓,但他是如何做的呢?请大家读课文4~5段。
(自由读,指名读。)
4、引导换位思考:
5、师深情朗读:
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地震袭击了中国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
6、指导朗读:
这位捐献骨髓的青年,不知道他的家人在地震中怎样了,也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同意他捐献骨髓,更没有担心正在发生的余震,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抽取骨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决心!小钱能不感动吗?我们能不感动吗?把我们的感动之情读出来吧!
(有感情地朗读3~5段。)
(?)李博士等
小钱──中国台湾青年
(李博士,医护人员,朋友,父母,为小钱的病努力的人们等)
2、在这些人中,课文重点写了谁?读课文第5、6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3、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你从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李博士为救小钱,付出了许多努力?结合句子理解 “沉着”“奔波”等词。
4、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表:
9月22日早晨7点 抽取骨髓
9月22日上午 从中国台湾赶往香港,再到杭州(历时十几小时)
9月22日晚上 到达杭州,连夜做手术
看到这样一份工作表,你想到了什么?
5、这位李博士就是中国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中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段话,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
6、救助小钱的过程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过程,除了中国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还有海峡两岸的很多人付出了努力,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心,所以,尽管中国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道长长的海峡,尽管还有一些人为的阻隔,中国台湾和大陆还没有通航,但还是不能阻隔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正是海峡两岸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⑴ 现在,你对这座“生命桥”有什么新的认识?
2、进行大胆的想象。
3、自由表演。
4、你认为这个场面感人吗?请把这个场景描写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本是死的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阅读,才能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因此,我引导学生潜心阅读,之后再对内容进行理解,感悟,使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读中体会”的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读中感悟。
首先,以情入手,感悟课文的感人之处。在初读课文时,在学生读通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最感动的地方,了解小钱生命的危险,另一方面感受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高贵品质。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之中,激发他们与文本对话的热情。
其次,以读为主,体会课文的情感。教学中以中国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表现为研读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思考,让学生从词、句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深入的体会课文的情感,引起和作者的共鸣。在研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入了学生的情感提炼,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最后有感情的朗读更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内心真实的表达。
最后,文中设计了几处引导想象的地方,如“小钱会对中国台湾青年说些什么?”“你想对中国台湾人民说些什么?”等,并注意了读说结合,读写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
本文是反映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文章,其人文性较强,教师始终坚持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去感悟这种人文性,所以读得较充分。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注意了知识积累,如“即将凋零”“突如其来”等这些词和一些体现情感的句子,把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正好体现了课文的特点。另外,从课程的流程安排上看,“由读会课文到读懂课文到体验情感,再到表达心迹”形成了一个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体系,其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陈高明)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课篇二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导入
1、揭题,读题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学文
1、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台湾同胞在()中,冒着生命的危险,用()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
2、学习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
得了白血病,真的没有一线希望吗?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骨髓移植。小钱就非常幸运,得到了台湾同胞的帮助。默读课文的3---5段,边默读边用横线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大家知道什么是余震吗?(余震是指大地震过后的小地震。)
有的同学发出了惊叹,太危险了,太可怕了。在这危险的情况下,人们最应该做的是-----但是,这位台湾青年却----(全班齐读这个句子)
为什么?快速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时此刻,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来不及去空旷的地方(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时此刻,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即将会在余震中死去,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时此刻,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不知道家人是否安全,但是他知道(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竟比家人还重要,这真是海峡两岸心连心,不是亲人胜亲人呀!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大的(决心),多大的(爱心)。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台湾青年他想着什么?想着自己的骨髓会带给海峡那边的小钱什么样的希望呢,我们来看看。
a、配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一听说癌症,就会让人想到什么词?(绝望、悲痛、死亡)
凋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把小钱比喻成什么?
是啊,正直如花的小钱此时此刻就要凋零了,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个句子。
静静地,说明什么?(奄奄一息,缺乏生气)苍白,(没有血色,生命很微弱)
那么小钱的希望有没有成功,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骨髓已经成功抽出啊(3)学习句子: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骨髓从青年身上流出容易吗?从哪个词看出?指导读一次又一次(读出不容易)
从一次又一次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预设:针头脱落、突然手术室里的灯不亮了,设备落到地上,房子已经在摇晃,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外面的房子倒塌了,此时)
(爱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小钱对生命的渴望,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这就是深深的爱,这就是浓浓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同学们,请你用心体会怎么读才能表现出李博士、台湾青年这种不顾危险、忘我的精神呢?(齐读第五段)
(4)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就在小钱等待骨髓的同一时刻,还有谁在为小钱的生命而奔波呢?师:让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十几个小时到底是怎样奔波的?上午7:30,台湾花莲滋济医院,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8:50,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10:20,李博士带着台湾青年的骨髓,从台湾花莲起飞。11:10,飞机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下午2:15,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飞赴香港。3:54,骨髓运到香港特区。
晚上8:45,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8:50,浙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警车开道,直奔杭州。
10:15,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人们翘首期盼的生命火种,终于如期传到了杭州城。
10:50,骨髓移植手术开始。
凌晨2:00,手术顺利完成!师: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紧张、漫长、艰辛、艰难、争分夺秒、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让人牵肠挂肚、漫长而又短暂)
李博士为了帮助小钱,他有没有休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连夜)。李博士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我们一起把对台湾专家的敬佩之情读出来吧。
3、学习第七自然段
在这同一时刻,除了李博士,还有谁在为小钱的生命而努力呢?(两岸的医务工作者、家人、飞行员、司机等等)
为拯救小钱的生命,海峡两岸那么多同胞在忙碌着,在奔波着。师引读: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
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此时此刻,你知道生命桥指的是什么了吗?(用生命搭起的桥。用爱心搭起的桥。)
三、拓展延伸
1、因为爱,人间才充满温暖。是爱,给了小钱第二次生命。是爱,让一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一次绽放。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不顾家人安危、冒着生命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他写下来!
2、全班交流
四、板书
(桥的形状)
(爱心的形状,形状内写上血脉亲情,世代相传)
大陆小钱
台湾同胞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课篇三
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文章主人公是幸运的还是不幸运为话题展开,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培养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仔细倾听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通过这样的发言,理解课文的含义,也能初步理解海峡两岸的状况。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1.大多数学生对白血病不怎么了解,不知道它到底有怎样的杀伤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生命的珍贵。
2.在展开话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知道怎么说,但是不会主动举手回答,师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发言。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点拨指导,在谈话中理解课文的含义。
搜集有关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作好准备。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导入情景。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或者问题吗?
1999年的9月22日,杭州和台湾这两个城市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老师读完这个故事后很感动,我想同学们也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是什么感动了我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做好预习六要求。
3.认读生字,组词,相机正音以及补充词汇。
4.划出难读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初步感受生命的珍贵。
学习难读的句子。
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读的过程中,对于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学生一开始不能很好的读清楚,建议学生多读几遍。)
2.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理解辗转,通过动作来体会这个词的意思。)
3.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4.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中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理解突如其来,指导这句话的朗读。)
四.小结课文
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生答: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
板书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
那么文中的小钱到底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并写上自己的理由。
二.感悟课文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围绕小钱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这个话题展开,让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想法。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畅所欲言。)
教学预设
(一)认为小钱是不幸的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明天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象即将凋零的包含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a.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适当引导学生抓住静静地,苍白,红润,凋零,绽放,唯有这几个词语来解读小钱是不幸的。
师:你见过含苞的花朵吗?(还没有开放的花)它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机勃勃,美)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可是小钱的生命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花一般的小钱,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只小船,随时都会被巨浪吞没。
b.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c.带着这样的心情,请你读读这几句话。
(二)认为小钱是幸运的
1.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b、骨髓移植对小钱来说是多么重要,十万分之一的几率被小钱碰上了,所以他是幸运的。
c、想象一下,当小钱知道有了跟自己匹配的骨髓,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跟刚才悲伤的心情与现在开心的心情比较一下,我们一起来读读第2自然段。
当时这场地震夺去了两千多人的生命,可是这位青年并没有受伤,他躺在病床上,等候李博士来抽取骨髓。所以,小钱是幸运的。而且,这位青年还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他已经把小钱当作了自己的家人。
所以,小钱是幸运的。
这里的静静和前面第2自然段中的静静一样吗?
4.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同学们知道吗?其实杭州和台湾的距离并不远,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往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因此,李博士要带着骨髓经过十几小时奔波才能到杭州,才能为小钱做骨髓移植手术。所以,小钱是幸运的。
5.小钱得救了。
也就是说小钱是幸运的。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是却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其实,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甜丝丝已经预示着这个美好的结局。
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话要说。
出示这真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爱心血脉亲情)
全班齐读两遍。
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杭州 台湾
骨髓
小钱-----年轻人
因为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快乐!
十、作业设计
假设一年后的一天,当健康的小钱个台湾青年相见,那将是怎样的情景呢?拿起笔,写下当时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出小钱心中的感激之情。
问题研讨
如何教学更能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课篇四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⒈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⒉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件;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⒈交流曾经见过怎样的桥?
⒊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⒈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⒉再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小组合作解决,也可以请教老师。
⒊检查学生自学字词的情况。
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⒈自由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⒉展示读:读自己愿读的部分,要读出情感。
⒊划分段落:
第一段(1-2):在杭州某医院,生命垂危的小钱静静地期待着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
第二段(3-6):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并连夜把骨髓送往杭州。
第三段(7):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第二课时
⒈分节朗读课文。
⒉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⒈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后的心得体会。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用一个较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⑵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这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①感情朗读: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生机,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命运对他是如此的残酷,让十八岁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将凋零”。感情朗读这段话。
②创境引读: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他会做些什么呢?
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
③师:“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这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⑷所以,小钱只能……出示: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理解: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感受到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这一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
⒌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钱有没有一线希望获得重生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的同学可能会发出感叹,小钱真幸运呀;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小钱怎么会在台湾找到合适的骨髓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出示李博士照片及简介)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博士这样热心公益的人,还有许多自愿捐献骨髓的热心人,才会使像小钱这样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表示敬意!
⒈默读3—6自然段,了解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所发生的一切,请你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
⒉为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捐献骨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谈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⒊捐献骨髓的事例,并不止这一件,而作者却单单写了这件事,那这件事例有什么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上记号。(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及感动的原因——这例骨髓移植手术跨越海峡两岸,有着深远意义。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剧烈的余震中进行的。)
⒋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找出来读一读。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这一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而台湾青年却并非因为缺乏生气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他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
⒍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深入体会台湾同胞不顾亲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小钱的精神的可贵。)
师:台湾青年的爱心和骨肉同胞的亲情,伴随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带到海峡彼岸,给小钱带来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桥”一词的深刻内涵。
出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理解: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⒉师:你认为这仅仅是一座生命桥吗?根据提示,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它还是一座桥,因为。
⒋归纳中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叙述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抒发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⒈假设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让学生发挥想象,想想他们会说什么?可以写一写。
⒉欣赏歌曲《感恩的心》《爱的奉献》。
大陆台湾
小钱李博士、青年
血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