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迅作品全部分类 鲁迅作品的特点六篇
2022年鲁迅作品全部分类 鲁迅作品的特点六篇一
鲁迅在《故乡》《阿Q正传》中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而在《明天》《祝福》《离婚》中,则描写了农村妇女命运的悲惨与挣扎。鲁迅反映故乡生活的小说,所以成为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的典范,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对农民深深的“爱”和极为强烈的乡土情结。鲁迅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深情,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倾吐:
第一,鲁迅了解农村更了解农民,他不仅描写了农民与妇女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妇女要恪守“三从四德”。鲁迅指出中国的妇女没有妻性,只有儿女性。他们把伟大的母爱倾注到孩子身上,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把宝儿看做她的唯一希望。为了宝儿,她在苦难的生命线上拼命地挣扎着。但是,却不料病魔与庸医夺走了宝儿生命。单四嫂子的一切希望都落空了。现在“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她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这是一个伟大母亲的心在极端痛苦时对周围感觉“变形”的反映。单四嫂子是那样的孤寂,那样的空虚,那样的悲痛,那样的绝望。《祝福》里的祥林嫂重复地向鲁镇的人们诉说她儿子被狼叨走的悲惨故事,最后怀着恐惧和希望走向地狱。去寻找她可爱的阿毛,鲁迅揭示他们心灵的痛苦异常深刻,震撼着读者的灵魂。
第二,鲁迅不仅描绘农民与妇女的痛苦生活,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虐杀,爱姑被夫权主义所残害,阿Q被封建司法制度所杀害,闰土被封建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所压榨。鲁迅揭露了封建社会各种制度是造成他们痛苦与悲剧的根源。鲁迅揭露的目的,是在于令人对封建制度产生动摇与怀疑,以致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
第三,鲁迅不仅“哀其不幸”,同情农民与妇女的疾苦,而且“怒其不争”,揭示他们的愚昧与麻木,并着力地进行鞭挞,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鲁迅描写农民的麻木与昏沉,不是个别的,而是带有普遍性。祥林嫂伤心的故事,引不起鲁镇人们的同情;咸亨酒店的“短衣帮”以奚落孔乙己为乐;单四嫂死了儿子邻居都来“揩油”;华老栓的儿子得了痨病,用人血馒头来医。更有甚者,愚昧的群众竟成为鉴赏杀人的看客。鲁迅鞭挞农民缺点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国民性,启蒙他们的觉误。鲁迅重视思想革命,写阿Q突出精神胜利法,是为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暴露国民弱点,从而走上开始反省的道路。
第四,在描写农民困苦的同时,鲁迅还在探索着农民摆脱困境的道路。可贵的是,他与中国民主革命联系起来考察。在当时作家中具有这种远大、尖锐目光的几乎没有,这确实表现了鲁迅作为独特的思想家的高超。鲁迅当时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他的看法几近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观点。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鲁迅不仅看到农民的愚昧与落后,而且还看到了农民身上的潜在反抗力量。而这种反抗愈来愈烈。从祥林嫂到爱姑的反抗,就显示了这一点。即使像阿Q这样落后不觉误的农民,也有革命的要求。
“爱之深,责之切”。正因为鲁迅深爱着故土,也深爱着农民,所以他狠狠地鞭挞农民的弱点,唤醒他们起来斗争。他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说明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铜仁市第二中学)
2022年鲁迅作品全部分类 鲁迅作品的特点六篇二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中帝王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统治中国三百多年的宋朝是赵家的天下,赵氏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权利与地位。鲁迅作品中的“赵氏人物“是被丑化的,究其原因,我们不防从鲁迅对“侍奉主子的文化”的反对以及自我情感中的失望与不满中一探究竟。
鲁迅研究在中国文学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给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归类。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是其作品中的主要两大类型,也有从政治立场上分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总之各种分类都是有其根据的,作为独立的“赵氏人物”形象有其独特之处的。
一、中国的赵氏文化
“赵”姓作为《百家姓》的第一个姓氏自宋代以来一直被热议,多数人认为《百家姓》成于宋代,宋代的皇帝姓赵,“赵”这一姓氏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第一姓氏的宝座。关于赵氏的起源,根据《姓纂》记载赵氏是出于嬴姓,周穆王赐赵城,因邑为姓;世人所熟知的是南北两宋的立国,皇帝赐姓,宋朝三百多年中有18位赵姓皇帝;历史上少数民族改姓赵氏也是一种说法。我们认为宋代的皇帝赐姓是赵氏成为一个庞大姓氏系统、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的最主要原因。北宋太宗时党项族拓跋部首领先后归顺被赐赵姓。南宋时鲜卑族人宇文虚中为救被金掳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杀,朝廷赐其赵姓。一些外国移民也经常被赐姓,一时间形成“奏闻有功,钦赐赵姓”的说法。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代的文化传统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保存,因此赵氏文化也根深蒂固在民间文化中。
帝王文化主要体现于权力与制服,《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的就是一种皇权的绝对性。宋代历时三百多年是赵氏家族在历史上一段辉煌而漫长的历史,赵与王几乎就是同义词。由此可见,中国的赵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权力与地位。
二、鲁迅作品中的赵氏人物
鲁迅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典型人物,通过某一个人物读者都可以看到一个群体的缩影。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很大一部分是被批判的反面角色,在这些被否定的人物中有一个群体很独特——他们都姓赵。象征艺术手法的运用是鲁迅斗争的利器,“赵氏人物”无不例外地具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狂人日记》里鲁迅塑造了一系列“吃人”形象,“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文章第一个有名字的出场人物便是赵贵翁。一切顽固于封建礼教的人都如赵贵翁一样“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赵家的狗”也不时地叫起来。《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是整个未庄的“精神领袖”,阿Q称其和赵太爷是本家时,得到的是赵太爷的一巴掌和一句“你怎样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可见赵姓就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赵太爷自己三妻四妾,认为阿Q要和小孤孀困觉就是大逆不道,甚至赵家的佣人阿Q都是没有资格侵犯的。《风波》中的赵七爷是“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出色的人物兼学问家”,但“学问”也只是对《三国演义》的一知半解。赵七爷是封建阶级的地方劣绅“有些遗老的臭味”,在张勋复辟的闹剧中,赵七爷在乡下听到一点点风声时便凶相毕露,搅动“风波”。张勋复辟失败后,“他又坐着唸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可见赵七爷的复辟野心并没有消失,只是伺机而动掀起一场更大的“风波”。
三、丑化“赵氏人物”的原因
(一)对“侍奉主子的文化”的反对
鲁迅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份。”鲁迅批判封建社会“侍奉主子的文化”,是对被要求“侍奉”的人一种怒其不争,也是对要求别人“侍奉”的享乐主义者的痛斥。“赵氏人物”就是属于“侍奉主子文化”的支持者。鲁迅对“侍奉主子的文化”的反对体现于他对“奴性”批判上,《故乡》中饥荒、贫困让其麻木的闰土、《药》里将儿子的命运寄托在人血馒头上的华老栓、《在酒楼上》中敷衍生活着的吕纬甫……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鲁迅对这种有着“奴性”却以瞒和骗为武器的人更是深恶痛绝的。
(二)自我情感中的失望与不满
是什么样的不满促使鲁迅在作品中丑化“赵氏人物”呢?我们认为是其对宋代政权的失望与对蒙古、满人的不满。鲁迅在很多论述中都给出了这些观点。
宋代是封建社会汉人执权的最后一个朝代,鲁迅对蒙古、满清是存在不满的。鲁迅认为宋代的灭亡是我们的屈辱,是做奴隶的开始。“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汗!”类似的论述还出现过很多次,“我们被别人用兵器来打,早有过好多次了。例如,蒙古人满洲人用弓箭,还有别国人用枪炮”。鲁迅在《算账》中大篇幅地批判满清,认为满清文化之于中华是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鲁迅对蒙古、满清的不满侧面反映了对宋代的失望,这里也是一种怒其不争的感情。对宋代的不满其实也象征着对汉人的失败不满,究其灭亡的原因,赵家王朝的腐败、堕落是最重要的原因,所以鲁迅笔下的“赵氏人物”情理之中地成为了一种宣泄的方式。
鲁迅作品中被丑化的“赵氏人物”是鲁迅笔下一种鲜活的形象,研究过程是个更好地了解鲁迅文化态度的契机。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2022年鲁迅作品全部分类 鲁迅作品的特点六篇三
【提 要】孔乙己是清朝末年的知识分子,他奉行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書高是心中不可更改的理念。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连秀才都没有考上,没有功名利禄,生活过得非常穷酸。本文将浅析鲁迅作品中其悲剧形象,孔乙己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而在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
【关键词】浅析 鲁迅作品孔乙己 悲剧形象
一、《孔乙己》作品简介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是发表在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十九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二、孔乙己悲剧形象原因分析
(一)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客观原因
封建科举制度之侵害,《孔乙己》此文写于一九一八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诚然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乃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狂妄。科举制度终于一九零六年废除,但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因为统治的黑暗,阶级的腐败。城市里的小市民是如此的麻木,如此的贫穷,如此的可怜。
麻木不仁的社会现状,酒店的酒客有着不同的等级区域,以下层劳动人民为主的短衣帮,以及上层地主阶级,更是有钱人为主要领域的长衫客。孔乙己首次出现在酒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是因其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穿着长袍的人。你应该坐着喝,只要你穿长袍。在小说中,“笑语声”多次被强调,“笑语声”不断重复,而“笑语声”总是伴随着孔乙己。每个人都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他,孔乙己甚至连“心”都没能刺到他的心里,这与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说,是一样的。
(二)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主观原因
孔乙己是晚清的低级知识分子。他半生渴望参加科举考试,在“五经”“四书”中,在“四书”中献身于攀登。但孔乙己还是死了,觉得读者应该以任何方式超越普通人,在任何地方展示他的身份和知识。孔乙己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贫穷,但他觉得自己比以前更穷了,他总是站在学者的高度上。他既不属于穷人,也不属于上流阶级的地主阶级,他与社会的两大阶级,其实还是有一段距离。可怜的孔乙己与当时社会底层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他总是穿着他认为是“长衫”的衣服。孔乙己热衷于名利,他崇拜上层阶级,鄙视劳动人民,不愿脱下标志着他身份的长衫。孔乙己无法进入学校,他很穷,迂腐,无法生活,这注定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三、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封建制度和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残酷毒害
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善良的内心对于自己的独白。这是他自己信仰的封建主义的悲剧,也是对皇家考试制度的热忱拥护。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赢得广大知识分子,总是意图灌输“阅读优先”,因此许多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就可以培养“学习”作为人生的目标,在科举梯子年复一年他们把自己的命运押注的科举赌博、封建统治阶级的鲁莽定义了死胡同。作为封建社会的学者,他相信统治者所宣扬的唯我主义的理论,甚至表现出虔诚的宗教信仰。这不会让孔乙己的整个灵魂,渗透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中,并从他的言行中表达出来。孔乙己有一种高尚的性格,但不懂生活,不能谋生,也不愿放下旧学校笼罩下自己独特的自我主义架子。
(二)现实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没能够中举,最终落到凄楚可怜的境地,可酒客们偏好戳他的忌讳:“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取笑的言语,显然这是对孔乙己这样软弱之人的残酷折磨,是对孔乙己这个不幸的人的悲剧的剥夺。孔乙己是封建社会的牺牲者,是一个多余的人,但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冷嘲热讽,越来越强化了这种冷漠、麻木、可怕的气氛。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深刻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那些崇拜孔乙己不幸的人,并不是个别的人,而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普遍的群体。即使在孔乙己精神上被极大地摧毁,也已成为残废的生命,人们仍不放松他悲剧性的命运,他被视为乐趣的对象。任何“孔乙己”的痛苦,都能让游客感到快乐和满足。把别人的痛苦变成自己喜欢的人的快乐该是多么的残酷,他是取笑的对象。孔乙己一生都在科举考试的路上,几十年的冷窗,无数次的考试埋没了他的青春,甚至连一个秀才也都没能考上。
四、结语
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我国的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孔乙己那可怜可笑的个性特征,那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的封建传统制度,人民心理状态的冷漠以及那种流露出来的麻木,更是社会对命运的冷漠,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是一部值得深思回味的作品。
参考文献
王 蒙2014《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新西部(理论版)》第21期。
汪 蕾2014《试论〈孔乙己〉的文化意蕴》,《语文建设》第18期。
陈 丹2014《〈孔乙己〉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田 芳2013《〈孔乙己〉在语文教材中的变迁及其内在规律研究》,天津师范大学。
(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2年鲁迅作品全部分类 鲁迅作品的特点六篇四
摘 要:在作品创作中,鲁迅擅长运用反语、比喻、对比、漫画、夸张等艺术手法,凭着自己非凡的艺术才能,抨击时弊不留情面,谈论时事,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中,最具有欣赏价值的是其现实主义讽刺特色和作品艺术特征。用辛辣的语言展示妙趣横生的讽刺,解剖社会、抨击敌人,在思想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利器。
关键词:鲁迅;讽刺语言;白描;谩骂;嬉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1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散文和杂文等,创作甚丰。这些作品中最具有欣赏价值的是其现实主义讽刺语言,加上他巧妙运用反语、比喻、对比、漫画、夸张等手法,达到了用语鞭笞“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功效,犀利的点评、机智的讽刺,巧妙的比方,简洁而有力,语言艺术别具一格经典。鲁迅从没有把千疮百孔的社会写成“垃圾桶”,巧妙地比喻为“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屋里的人,有的熟睡,有的清醒,鲁迅针对各自特征,创造讽刺语言,得心应手,像一把把锋利无比的社会解剖刀,把一切恶势力和罪恶的社会,以及被一切恶势力和罪恶的社会理念扭曲的病态灵魂,讽刺得痛楚难藏,血淋淋地暴露阳光之下。鲁迅的语言之言简意赅,运用之熟练,无不满怀冲破“铁屋子”渴望,对祖国和人民倾注的全部热情与对恶势力的全部的憎恨,或嬉笑怒骂,或冷峻辛辣,或调侃戏谑,皆成文章。现从语言角度浅谈欣赏心得,主要分为三类:
一、运用白描语言,突出讽刺造型
运用憨厚朴实的语言,言简意赅的表白,准确动词的运用,让我们恰似目睹丑恶的行为,可怜的举止,灵活的形容词,妙语连珠,突现矛盾的本质,信手拈来,一语中的,极耐咀嚼,一字千金。例如,“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鲁迅正是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在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同时,很成功地与传统小说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狂人日记》),鲁迅惯用的这种白描手法在讽刺中强化了语言效果。祥林嫂及其悲惨遭遇故事,或多或少地成了鲁镇人们的饭后谈资。对于男人们没有任何精神作用,而处境优于祥林嫂的老女人自比有福的快感,为了陪衬怜悯祥林嫂的嚎啕悲泣,也有眼泪汪汪的,活脱脱地展现口是心非的同情。遭遇悲惨的祥林嫂,成了笑料,供人们“咀嚼鉴赏”,不难看出,一切恶势力和罪恶的社会才是造成故事发展的源头,“装”“塞”描写逼迫祥林嫂的改嫁的形容词、动词在鲁迅的字里行间,声泪俱下,用“铁屋子”里人们的“熟睡”简洁地勾勒出愚昧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怜画卷,神灵活现地勾勒出“熟睡”者,麻木、无助的心理。诙谐的语言、娴熟的夸张、形容,让我们在含泪的笑声中,体验封建礼教造成的精神内伤,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
二、运用谩骂语言,引申讽刺情感
面对中外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白色恐怖的浓重的现实,鲁迅举笔为旗,下笔如刀;用神采飞扬的怒骂、无比愤慨痛斥,化为匕首、投枪,怒向敌人,例如,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友邦惊诧论》),鲜明的语言使我们感到,鲁迅先生挺身而出,从反动电文中拎出“友邦惊诧”的谬论进行批驳,写下了这篇时事短评。鲁迅用他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揭露了极端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投敌卖国罪行,揭穿了极端凶恶的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三、用嬉笑烘托讽刺,语言生动富有情趣
语言要达到很好的讽刺效果,运用手法很多,或漫画勾勒,或美丑反衬,或独特夸张,通过独特的人物形象,曲折故事情节,突出讽刺效果的戏剧性。纵观鲁迅的小说、记叙性的散文,其中强烈的讽刺意味,无不在怒骂中宣泄,在嬉笑里调侃。例如,“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他付过地保二百文酒钱,愤愤的躺下了,后来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爬起身,唱着《小孤孀上坟》到酒店去。这时候,他又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阿Q正传》)初看阿Q,会大笑不已,稍一回味,笑意顿失,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何等得可怜和无奈。语言平淡无奇,妙在其中,使读者体会到旧社会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可笑之余,懂得旧中国国民的愚昧无知,讽刺效果强烈。
一言以蔽之,鲁迅博大精深的讽刺语言艺术,永远值得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德发,张光芒. 深微研究鲁迅的新收获──读《鲁迅的讽刺艺术》[J]. 鲁迅研究月刊,1995,07:61-65.
[2]靳庆华.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J]. 学园,2011,02:88-93.
2022年鲁迅作品全部分类 鲁迅作品的特点六篇五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般都比较深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象征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找到更多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鲁迅作品的内涵与思想,逐步提升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认识,最终达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指导,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鲁迅文章表达的情感,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让鲁迅作品的魅力得以弘扬。
一、抓住先生文章的主题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鲁迅文章时应该抓住文章的主题,从文章内容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结构,增强学生对整篇文章的认识水平。但是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鲁迅文章的理解难度比较大,从语言风格到文章的内涵思想,学生无法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困惑,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上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比如鲁迅的《祝福》就用祥林嫂的形象向世人揭露封建社会的落后、腐朽,是那样的时代塑造了祥林嫂这样的妇女,她们不仅要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还要受剥削阶级的迫害,甚至被“柳妈”这样的人“吃”。教师在介绍这部作品时要从人物的实际经历入手,让学生对祥林嫂产生同情,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面对封建社会下其他小人的恐吓和指点,祥林嫂虽然用自己的血汗钱捐了庙里的门槛,但是终究还是被鲁四老爷所不耻,导致祥林嫂的地位一落千丈,最终落得个精神崩溃而死的结局。通过这样深刻的挖掘,学生能够认识到文中所表达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当前平等、幸福社会的来之不易,体会到文章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封建社会“吃人”现象的批判,也体会鲁迅对平民大众疾苦的关心,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平。
二、理解先生文章的思想
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他的作品内容深邃。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他们自身的经历有限,对社会认识不足,再加上自身文学知识储备量较少,在阅读鲁迅文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在这样的状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后,体会到鲁迅表达的思想情感,增强他们的感悟力和分析力,为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比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孔乙己》这篇文章时,首先可以从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入手,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从这一装束可以看出他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却是一个自恃清高的读书人。“他身材高大,脸色青白”,可以看出他生活比较贫困,是因为营养不良而产生的这种面相。通过全文分析可以看出孔乙己虽是一个读书人,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导致这样的秀才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而从那些与孔乙己说笑的人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生活状态麻木,缺乏应有的同情心。通过这样一种病态社会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民众生活的不易和社会落后的根源。
三、感受先生文章的情感
鲁迅的文章主张“立人”,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想上的启蒙和社会的变革才能改变当时社会的落后状态。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通常会呈现出一种“个性化”,希望激发人们的自由意识,在精神上能够独立,让人们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社会建设的力量,面对压迫和战争时奋起反抗,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社会状态。这种爱国情怀、这种反抗意识要让学生深入体会。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要让学生逐句来分析文章的含义,尤其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值得学生深思:为何鲁迅会在文章中这样写,他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能够更仔细地阅读整篇文章,认识到当时社会中抗争的重要性,只有像刘和珍那样用一腔热血来热爱自己的国家,才可以让整个民族更好的发展,才能推翻当时黑暗社会的统治者,才能激发整个民族的斗志,拿起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鲁迅的文章时,应该从文章的创作背景出发,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同时还要了解其所处的社会,从而提升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认识。在引导学生学习鲁迅文章时,教师首先要从文章的主题入手,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深入的了解,从更深角度来分析,体会到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封建礼教的憎恶。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传达出向善、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224541)
2022年鲁迅作品全部分类 鲁迅作品的特点六篇六
摘要: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在教材中占有绝对比重。至新世纪,鲁迅作品收录情况在语文教材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特点,以及如何进行鲁迅作品教学值得梳理与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
一、新课标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收录情况
建国以来,鲁迅作品具有很强现实性的,故成为语文教材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195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我国第一套语文教材起,其中编写鲁迅作品最少的为1958年版选编了6篇,最多则为1963年版本为14篇,其余版本多为9篇左右。[1]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语文教科书也随之改变,教材进入多元化时代。笔者在此选取全国使用较为广泛的内地三套教材: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进行统计分析。
在初中阶段,新课标编选的鲁迅作品共10篇,其中人教版六册书共编选鲁迅作品9篇,编选数量是三个版本中最多的。从选篇内容上看,《社戏》、《孔乙己》这两篇文章在三个版本的教材中全部出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藤野先生》这几篇文章,在三个版本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三篇文章选择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适合学生学习。《鲁迅自传》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有助于广大师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在新世纪,几个版本不约而同的舍弃了战斗性较强的杂文,将更具文学性、趣味性与审美性的散文和小说选入教材,文学性与思想性的作品日益凸显出来。教材提示与教参解读理念也日益表现出它的人性化方面,体现了新课标“教科书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要求。
到了高中阶段,新课标编选的鲁迅作品共6篇,通过三个版本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版本的鲁迅作品高度重合。散文《记念刘和珍君》情绪极具感染力,杂文《拿来主义》、《春末闲谈》文字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短片小说《祝福》情节简单却意味深刻,中篇小说《阿Q正传》语言幽默带着讽刺,历史小说《铸剑》极具想象力,奇异之极,具有很强的震撼力。从选文类型我们可以看出,高中阶段选文体式丰富多样、文章篇幅有长有断。这样子的编选取向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新课标版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特点分析
(一)选编作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将初中与高中的鲁迅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篇课文小说和散文比重最大,杂文只有一篇。从年级角度来思考:七年级选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这两篇课文回忆其少年时代,语言简洁清新,流畅自然,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产生共鸣;八年级选了三篇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人物形象鲜明。后一篇选自《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散文诗,文章有一定的哲理境界,含蓄蕴藉,余味无穷。这三篇课文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读懂课文;而九年级选的是《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孔乙己》,这三篇课文包含两篇小说,一篇杂文。这几篇文章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对国家、对民族以及对人民命运的深入剖析。因为这几篇作品时代气息浓重,对学生在理解和思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到了高中阶段的鲁迅作品大多具有更深的民族性。入选的作品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三篇。这三篇课文与政治的联系比较紧密,而且思想性也较深邃。我们能够从中看到的是鲁迅先生对于民族劣根性的深刻剖析和批判;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对人民生活的同情,这几篇文章融入了鲁迅先生的“民族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理解力、思考力有也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选编突出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力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材更加突出鲁迅文章的人文精神,这也是鲁迅作品教学本身所决定的。鲁迅作品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鲁迅既传承了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宁折不弯的气概以及自强不息的笃行精神等,同时又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毫不留情的进行了鞭挞。新教材的编者随着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选入《祝福》、《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阿Q正传》等文章很好的反映出了鲁迅先生的文化个性,这对当今中学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都是大有裨益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个体思想状况复杂多变,鲁迅作品突出鲁迅高度的民族责任意识、强烈的批判精神、充分的创新节精神及人道主义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精神得到潜移默化的洗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反思意识,帮助学生自我提高和完善,促進其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意义。
三、关于新时代中学语文鲁迅选文教学的建议
(一)提升教师自身修养,建立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由于旧时代对鲁迅作品的扭曲定位、狭隘分析,部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无法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这直接影响了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钱理群先生曾说:“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2]要想教好鲁迅作品,教师要广泛阅读鲁迅的作品,散文、小说乃至人物传记教师都应该在课堂外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围绕课文的教学掌握相关的背景资料。多阅读鲁迅的生活琐事,在文章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把鲁迅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平凡又伟大的人物。只有教师端了一桶水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碗水。才能消除长期以来对鲁迅作品教学畏难的思维定势,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鲁迅研究学界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互动,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长期作为一线的教师很少有时间去接触最新鲁迅研究的学术成果,假期定期派遣老师去鲁迅研究取得成效的高校进修,以便克服过度依赖教材和教参那些固定的解析。
(二)语文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标对阅读教学有着明确的目标,因而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目标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学习其文章多种表现形式,其二是体会丰富的人文关怀。鲁迅作品的语言也极具特色,教师要带学生欣赏鲁迅作品的语言,从而让学生感受汉语的魅力。以鲁迅散文作品为例,其语言特色表现在四个方面:凝练性、绘画性。如《祝福》中“间或一轮”形象生动的表现了祥林嫂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学习鲁迅语言的凝练。绘画性最明显体现在《故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两幅图的色彩变化,从而让学生感悟色彩变化后鲁迅情感的变化,思考其寓意。
鲁迅作品成为文学经典,入选中学语文课堂,不仅在于他当时的作用,更在于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具有跨时代的的现实意义。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接受能力,有所侧重地讲解,不可单纯灌输鲁迅作品的思想。
四、结语
近百年来,其作品在教材中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由少变多,又由多变少的过程,但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以说几乎从未缺席过。因此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学作品的选篇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让鲁迅文学的深邃的思想精髓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发光发亮。
参考文献:
[1]贺卫东.选自新课程·新教材·新鲁迅—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鲁迅问题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2.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022年鲁迅作品全部分类 鲁迅作品的特点六篇七
摘 要:少女是旧中国封建社会的牺牲品。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反映了封建制度对女性的迫害。旧社会少女的悲惨命运让鲁迅形成了一种矛盾化的儿童观。文章主要对鲁迅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及其隐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鲁迅;乡土少女;都市少女
少女形象是鲁迅作品中较为少见的一种人物形象。鲁迅笔下的一些少女,具有天真、活泼的特点。但是受中国近代特殊的时代环境的影响,少女群体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论是乡土少女还是都市少女,都缺乏对抗命运、反抗物质和战胜黑暗的力量,故而她们往往会像自己的长辈那样,成为旧制度和旧社会的牺牲品。在塑造少女形象的过程中,鲁迅往往会借助色调的亮暗变化和节奏快慢的转换,表现出自己对少女的喜爱与怜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以后,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鲁迅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及其隐喻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对女性在近代社会的悲惨命运有所了解。
一、鲁迅作品中的少女形象
(一)爱与美的化身
鲁迅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其对中国近代的女性的关注。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勇敢牺牲的女大学生刘和珍,维护封建残余实力的女校长杨荫榆和小说《祝福》中的寡妇祥林嫂均是鲁迅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1]。少女预示着中国女性的未来,故而少女群体也是鲁迅所关注的群体。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相对较少,通过对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发现鲁迅刻画少女形象时会赋予其一种爱与美的化身。如《过客》一文中的少女就是一个如天使般善良的女孩。在鲁迅笔下,这个女孩年龄在十岁左右,有一头紫色的头发,身上穿的是一件白底黑方格长衫,这个女孩拥有一颗好奇的心,预示着向往光明的第三代人的形象。
(二)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我国近代社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承受着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长于这个黑暗、落后时代的少女不可避免地成为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就鲁迅先生的作品而言,《在酒楼上》中的阿顺和《风波》中的六斤是鲁迅作品中两个形象较为饱满的少女,在鲁迅笔下,这两位少女是旧中国农村少女的缩影。通过对她们的人生境遇进行分析,上述人物都可以被看作是农村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如《在酒楼上》这部作品主要从主人公吕纬甫的精神痛苦与少女阿顺的悲惨命运入手,抨击了旧社会的封建礼教。阿顺善良懂事,因为母亲过早去世,作为家中长女的她不得不承担起了照顾父亲和弟弟妹妹的责任。小说中的阿顺命运悲惨,她害怕父亲担心,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忍着疼痛,没有告诉任何人,但是却因为长庚伯伯的一句“你不要娇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一句而含恨死去。《在酒馆上》一文中阿顺的命运而言,“父权至上”“封建婚烟制度”是束缚于她身上的枷锁。也正是因为这些枷锁,让她在生活中丧失了反抗的能力,继而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鲁迅笔下的六斤是封建家长制度的牺牲品。在《风波》一文中,作者用一种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活泼天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少女形象。就《风波》一文的故事情节而言,作者主要通过变换小说叙述节奏的方式,展示六斤由少女向妇人的转变。小说中六斤一共有四次出场情节,第一次出场时,六斤是“跑着出场”;第二次是“溜出来”;第三次是“走出来”;第四次是“一瘸一拐”地走出来。第一次出场与第四次出场的对比,暗示了六斤的悲惨命运。从六斤的成长历程来看,她仍然走的是老一辈的路,在社会的压迫下一点一点变成了循規蹈矩、愚昧无知的妇人。在小说之中,作者描述了一段六斤挨打的情节——因为“辫子风波”,七斤和七斤嫂憋了一肚子的火,六斤成为了他们的出气筒。根据这一部分的情节内容,“孩子”在封建家庭之中始终居于弱势地位,任何成年人都可以通过凌虐孩子的方式化解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在没有任何权利的情况下,女孩子们在父母与社会的影响下,并不能找到任何反抗的机会,封建教条也一点一点扼杀了少女的天性。
(三)早熟的病态生命
相比于深受封建家长制迫害的农村少女,鲁迅笔下的都市少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之下。她们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近代都市的灯红酒绿,也不必承受封建礼教与封建家长制的迫害。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她们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步入了早熟境地。故而人们在她们的身上也难以看到少女原本具有的可爱与灵动。以鲁迅作品《上海的少女》为例,作者在这一作品中塑造了一群近代上海少女的形象。近代的上海是中国在鸦片战争战败以后被迫开放的一大通商口岸。随着资本主义帝国在中国的发展,英国、美国与法国在上海设立了租界。租界与“华界”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的城市格局的形成,也让这里获得了“魔都”的称谓。少女受西方文化糟粕的影响,失去了自身的青春本色。在描述此类少女时,鲁迅的笔触也呈现出了犀利化的特点,如文中“我们有时会看见她们在店铺里购买东西,侧着头,佯嗔薄怒,如临大敌。自然,店员们是能像对于成年的女性一样,加以调笑的,而她也早明白着这调笑的意义[2]。”一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上海少女在店铺中购物的场景。这些佯装嗔怒的女孩似乎带着一些本不属于她们这个年龄的风韵,在购物过程中也可以像一些风尘女子一样,淡然接受店家的调笑。可以说,作者笔下的都市少女与风尘女子的形象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她们在商店中挑选衣服的动作也和成年女性没有明显的差异
二、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的隐喻
(一)辛亥革命以来的时代烙印
鲁迅笔下的少女大多在成长过程中重蹈老一辈悲惨的人生道路。这样的成长轨迹与作者所描绘的社会背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鲁迅的《风波》和《在酒馆上》均描述的是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农村。以《风波》为例,该作品以发生在江南水乡的“剪辫子风波”为主要故事情节,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革命的不彻底性并没有让封建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故而在一些深受封建势力影响的农村,六斤和阿顺们的悲惨命运也就不可避免。在《风波》这部作品之中,作者借助细节描写展示了六斤的悲惨生活,如六斤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伊(她)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而在第四次出场时,“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走来”。“裹脚”这一古代陋习是导致她产生此种变化的重要因素。作者所描绘的时代是民国时代,封建专制王朝已经被推翻。产生于专制王朝的缠足陋习在当时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如小说中的六斤“一瘸一拐”走路的细节描写表明她在裹脚以后行动不便。这一现象也预示着辛亥革命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力相对有限,故而封建制度在民国时代依然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作者通过描述民国少女悲惨命运的方式,表现出了对封建制度的痛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性已经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但是女性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仍然是存在。妇女保障体系的完善,仍然是国家所面对的问题。
(二)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所谓“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鲁迅自身对儿童期望有关。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立下了用文字“救国”的志愿。但是从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在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女性的生活往往会以悲剧结尾。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让鲁迅对男孩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如希望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消灭封建文化的滋生土壤。在自由平等的成长环境下,成为建设新国家的主体。少女在封建制度摧残下表现出来的麻木性格让他难以在她们之中看到中国发展的希望。《上海的少女》中描述的那群过早成人化、世俗化的少女无疑是其抨击的对象。理想少女的完美形象与现实社会中的少女之间的反差,反映了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但是在批判这些失去了原有的青春与童真的少女时,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态度。这种批判态度也表现出了鲁迅对旧中国少女的同情。
(三)矛盾化的儿童观
就鲁迅的作品而言,其对少女的同情与批判,均表明其希望旧中国的少女们摆脱封建道德与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自由的成长环境下放飞自我。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社会现实击碎了鲁迅的这种梦想。鲁迅早期的儿童观以“立人”为主。或许鲁迅对一些英勇就义、勇敢复仇的女性的塑造,也在点燃少女反抗旧制度的热情。但是在社会现实的影响下,鲁迅以“立人”为主的启蒙理想逐渐被“儿童本位”的多种矛盾冲突所取代。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少女并没有改变自身境遇的机会。她们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悲剧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们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反抗。在少女的悲剧命运对鲁迅的儿童观的冲击下,鲁迅开始发现,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能为自己的启蒙思想提供生存空间。这样的社会现实会让鲁迅感觉绝望,故而鲁迅开始对“国民性”等问题进行探究。从儿童观的角度来看,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反映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沉痛反思。
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具有着天真可爱、活泼烂漫的一面。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的中国,这些少女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本国封建制度和西方文化糟粕对少女的毒害,让鲁迅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绝望,旧中国女性的命运预示着封建制度的黑暗,也是鲁迅研究“国民性”的动力。女性群体在现代社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拐卖妇女和性侵害等行为时有发生。弘扬鲁迅精神,完善妇女保障体系,仍然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方弘毅.评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艺术[J].语文建设,2017(26):51-52.
[2]徐妍,李莹.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7):63-75.
[3]栾岚.浅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文学教育(下),2015(8):32-33.
作者单位:
郑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