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非洲音乐说课稿(优质14篇)
有关生活的点滴总结,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瞬间。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对于个人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如果你想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心得,可以参考以下范文进行学习和借鉴。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一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这一章节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教学难点是: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3、探索表现。鼓励学生参与创造表现,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音乐想像力。
四、说教学程序。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层层深入,欣赏感受。
(1)、自主聆听,直观感受:
欣赏完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2、理性展开、情感体验:
欣赏完后出示课件的乐谱讲解音乐特点。
教师示范演唱简谱,师生总结音乐特点:
特点:乐句短小,反复演唱,曲调音域窄,类似于说白,伴有喊叫声。
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讲解马林巴琴,并播放马林巴琴的简介图片音频)。
(点击课件让学生们欣赏马林巴琴的音色)。
第二,欣赏《鼓舞》。
(1)、欣赏感受。
(2)、简介非洲鼓。
特点: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3、探索表现、积极创新。
4、拓展延伸、审美升华。
联想非洲音乐对现实中的那些音乐有影响?
(1)爵士乐。
教师讲解为什么会对这些音乐影响?
(2)还有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也都从非洲音乐中获得了丰富营养和启示。
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并欣赏片断。(点击课件)。
5、完美结课。
(1)、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
打击乐器--鼓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2)、最后把黑人歌星---郝歌演唱的送给大家。
(教师根据时间以及歌曲的情绪,适时示意学生伴随着音乐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一、说大纲。
二、说教材。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与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略)。
六、说反思。
课型:欣赏课。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
教具准备:鼓、课件、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音乐《绿色的非洲》片段。
2、讨论:(1)、这段音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2)、谈一谈:心目中的非洲音乐。
(1)、讨论:这段音乐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中什么?
(2)、认识非洲鼓:课件一:展示各种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丰富的形状特点。
1、欣赏非洲音乐《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1)、讨论:你能模仿出这段音乐中出现最多的几组节奏吗?。
(2)、请几位同学用鼓敲出音乐《鼓舞》的典型节奏。
(3)、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典型的节奏型。并以课件展示节奏型。
2、节奏模仿:学习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
(三)、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2、学生交流对非洲音乐社会性的理解,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四)、非洲音乐----情境模拟。
1、欣赏踢踏舞片段。
2、讨论:这种舞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它借鉴了非洲音乐的哪些特点?
1、欣赏爵士音乐《空虚布鲁斯》。
2、请学生描述所了解的爵士音乐。3:讨论:爵士音乐与非洲音乐的共同特点。
(三)、课后探究:
1、除了踢踏舞和爵士音乐,你还了解哪些音乐形式受非洲音乐的影响?
四、小结部分。
教师语: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最真纯的音乐,其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
2、教学目标:
1)确立美术与音乐相通的教学理念。
2)创设音乐与美术相融合的教学情境。
3)用音乐与美术互动的教学方法。
3教学重点:
1)进一步体会不同乐器的音色及表现力。
2)能用线条表达出旋律的走向,旋律的起伏状态。
3)能够通过颜色加线条的方法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绪。
4)为名画配上合适的音乐,真正体会同类艺术作品的联系。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二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
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
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三
课型:欣赏。
教学对象:乡镇初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3、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4、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非洲的代表性乐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教具:录音机、教学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游厅:
学生甲:我认为是非洲,因为非洲有黑种人,有撒哈拉大沙漠。
学生乙:是非洲,因为非洲是热带气候。
丙:非洲,因为非洲的野生动物非常多,被称为天然动物园……。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旅游都有导游,老师为你们做次导游好不好?
生:好(欢迎)。
师:(带有表演性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走近非洲。非洲虽然没有欧洲的先进于发达,也没有拉丁美洲的浪漫于美丽,但非洲却以她无以伦比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指向小黑板)非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七亿多人口中,有六亿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而在这六亿人口中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由于赤道横穿非洲中部,整个非洲又有“热带大陆”之称。整个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因高原逼近海岸,使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非常少,离大陆不远的西南端,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好望角;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乘车旅行,常常可以看到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没错,这是非洲的天然动物园,在这天然动物园里,不许猎人狩猎,只许游人观赏,你可以坐在坚固的游车里,也可以坐上小飞机,还可以住进“树顶旅馆”来尽情观赏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情况!怎么样?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我们的旅行开始了!
二、乐器厅:
甲:鼓。
乙:手鼓。
丙:非洲鼓。
师:(对丙所在小组加分)同学们想不想听听非洲鼓的声音?(录音播放《战士的舞蹈》)。
你也拍着桌子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纷纷拍桌子打鼓。
师:既然非洲鼓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你可以想象的出,非洲音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敲击桌子提示)。
生:节奏。
下面让我们分组来设计一个非洲鼓,并解说一下你们的创意。
各小组讨论、设计,气氛热烈,3分钟后展示。
a组:我们设计的鼓是圆形的,上面的图案是奥运五环和__年奥运会标志,五环中有一个是黑颜色,代表的就是黑种人,证明他们平等的与其他民族参加竞技;__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期待着与非洲人民在北京相聚。
师:刚才每个小组展示的作品都非常有创意,而且蕴含的意义深远,我相信我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会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在非洲还有两种乐器也是经常用的,那就是马林巴和果拉琴,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它们的声音吧!
(录音播放马林巴和果拉琴的音色)并参看课本第16页的图片。
三、音乐厅。
师:来到非洲有一种活动不能错过,那就是听音乐,首先我们一起听一首几内亚民歌《寻找朋友》,它是用当地语言里进行演唱的,听的时候同学们考虑以下问题: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他们找到朋友了吗?为什么?
(播放音乐《寻找朋友》,各小组边听边讨论)。
(播放录音《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甲:3人。
乙:4人。
生:不是,三重唱指三个声部,而不是指三个人。
师:歌曲我们已经听了两首了,想不想学唱一下非洲歌曲?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随录音哼唱《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这首歌曲吧!
(播放录音)学生分别随唱。
学生展示后:
师:为什么你们唱的都是旋律相同的几句?
生:歌曲总是在反复这几句。
师:这说明非洲歌曲有什么特点?
生;常作反复。
师:乐句长不长?生:不长。
师:这就是非洲歌曲的特点:常作反复,乐句短小。
四、测试厅:
(一)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非洲音乐的音域较窄,乐句比较短小,常作反复。
2、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
3、非洲音乐经常可以听到悠长的旋律线和丰富的装饰音。
4、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
(二)聆听判断下列三段音乐分别来自哪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录音播放三段音乐)。
学生甲:第一首为非洲音乐,第二首为亚洲音乐,第三首拉丁美洲音乐。
师:为什么?
甲:凭感觉。
乙:听拉丁美洲的音乐有一种想跳舞的感觉。
丙:非洲音乐里面有这节课介绍的马林巴和果拉琴的声音,
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正确,特别师丙同学把学过的知识马上用上了,真不简单。
五:祝福厅:
学生甲:我的祝福是蓝色的,我们每个人的爱就像一滴水,汇在一起就是大海,大海是蓝色的,我们的爱也是蓝色的!
乙:我的祝福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生机勃勃的春天,我希望非洲永远充满生命力……。
生:老师!
师:谢谢大家!下课!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四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欣赏课。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高中音乐新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2、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学习的本身是创造。
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计学生律动及创作活动,让鉴赏课不单一不枯燥,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3、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鼓、课件、音响设备。
1、欣赏音乐《绿色的非洲》片段。
2、讨论:(1)、这段音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2)、谈一谈:心目中的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以听赏非洲黑人的鼓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走进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那丰富、多变的节奏;自然、古朴的旋律;清脆、重叠的鼓乐无不吸引着学生的欣赏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1)、讨论:这段音乐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中什么?
(2)、认识非洲鼓:课件一:展示各种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丰富的形状特点。
课件二:展示非洲鼓的各种演奏姿势和音响特点。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样,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
(3)完整欣赏《非洲赞歌》,学生任选一种敲鼓的动作与姿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拟鼓声。
2、教师总结: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乐又是语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得上的。
设计意图: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非洲鼓的特点及简单的演奏手法。同时使学生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同时在非洲民族民间舞蹈中,学生还体验了非洲人民优美、古朴的舞姿;奇异的装扮和色彩,反复、呼应的吟唱方式。充分感受了非洲歌舞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1、欣赏非洲音乐《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1)、讨论:你能模仿出这段音乐中出现最多的几组节奏吗?。
(2)、请几位同学用鼓敲出音乐《鼓舞》的典型节奏。
(3)、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典型的节奏型。并以课件展示节奏型。
2、节奏模仿:学习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等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2)、讨论:在非洲,音乐除了娱乐,还具有哪些功能?
2、学生交流对非洲音乐社会性的理解,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3、学唱主题旋律。引导学生以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呼应歌唱形式,感受非洲音乐的歌唱特点,体会非洲人民朴实无华、没有旋律的起伏,只有崇敬自然的反复音节的吟唱风格。
4、教师总结:音乐不仅仅有娱乐性,还有其社会性与宗教性,这一特点在非洲音乐中尤其突出。在非洲,人们认为音乐不仅能赞颂人,还可以赞颂神,不仅能驱魔祛病,还能通灵祭神。人们常常跳着奇异的舞蹈,哼唱着古朴的旋律共同进行部族的的情感交流与祭礼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歌与舞的欣赏,使学生能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感受音乐摄人心魄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简单反复的旋律模唱,让学生体会非洲音乐的旋律特点。
(四)、非洲音乐----情境模拟。
1、活动安排: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每一组分置二只鼓,让学生在5分钟内创编出心目中的非洲音乐和音乐场景,创编可以是非洲节奏的模拟,也可是非洲舞蹈的表演,还可以是非洲的生活情境的某一片段。要求:有鼓声。
2、创编表演:请每一组同学各自表演创编的非洲音乐,并请其他同学们评一评他们表现了非洲音乐的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改变高中音乐课单一的欣赏与分析,开展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律动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学生的律动与创编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1、欣赏踢踏舞片段。
2、讨论:这种舞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它借鉴了非洲音乐的哪些特点?
3、介绍踢踏舞:上一世纪二十年代是非洲黑人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美国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受黑人传统吉鼓节奏的影响,音乐节奏丰富多变、舞蹈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自娱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二)、非洲音乐与爵士音乐。
1、欣赏爵士音乐《空虚布鲁斯》。
2、请学生描述所了解的爵士音乐。
3:讨论:爵士音乐与非洲音乐的共同特点。
(三)、课后探究:
1、除了踢踏舞和爵士音乐,你还了解哪些音乐形式受非洲音乐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的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尊重并热爱非洲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
教师语: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最真纯的音乐,其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人们常说,非洲是节奏的故乡,非洲音乐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许多灵感。让我们在非洲鼓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我们课堂中对非洲音乐的探索,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和探索。
文档为doc格式。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五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这一章节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传统音乐。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非洲音乐的灵魂。而非洲鼓在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乐队的灵魂。绝大多数情况下,非洲的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结合的。
《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视野。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感染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内涵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是: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教具: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选用的教具是鼓、多媒体播放器、教学光盘、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我认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法:
1、情境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音画情境,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下,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
2、采用感知、体验、实践、探究的欣赏教学法,并结合“情境法”,使学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欣赏音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为此我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1、自主欣赏。通过自主聆听,感受音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情感体验。学生通过丰富的音响资料,充分感受音乐形象,能用正确的审美观、科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审美评价。
3、探索表现。鼓励学生参与创造表现,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音乐想像力。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层层深入,欣赏感受;探索表现,积极创新;拓展延伸,审美升华;完美结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教师播放课件:电影片断《我是谁》。通过欣赏电影《我是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顺势引入新课,为新课学习做下良好的铺垫。
2、层层深入,欣赏感受。
(1)自主聆听,直观感受:
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唱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加纳民歌《非洲赞歌》,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课件播放《非洲赞歌》音乐的音频视频)。
欣赏完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2)理性展开、情感体验:
欣赏完后出示课件的乐谱讲解音乐特点。
教师示范演唱简谱,师生总结音乐特点:
特点:乐句短小,反复演唱,曲调音域窄,类似于说白,伴有喊叫声。
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讲解马林巴琴,并播放马林巴琴的简介图片音频)。
(点击课件让学生们欣赏马林巴琴的音色)。
第二,欣赏《鼓舞》。
1、欣赏感受。
我们来一起感受布隆迪圣鼓,看看这段音乐能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鼓舞》音像。)。
2、简介非洲鼓。
非洲人偏爱打击乐器,尤其是鼓。
鼓在非洲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于音乐、娱乐,还是部落民族的象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乐器也无法代替的。
通过欣赏,问同学们鼓舞有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节奏鲜明强烈。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占有重要地位,是非洲音乐的灵魂,他所独有的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他的震撼力。
在这首《鼓舞》里面除了有鼓的表演还有什么表演形式?歌唱、舞蹈。舞蹈也是非洲黑人最古老最普遍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他的舞蹈动作简单,突出了头得甩动和胯部的旋转摆动。从这可以看出在非洲音乐里歌、鼓、舞是一个结合紧密的统一体。从而我们又总结出两个特点。
特点: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通过让学生自主聆听乐曲,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感受点,积极的参与欣赏活动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情绪、表现手段,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的体验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体验。
3、探索表现、积极创新。
出示非洲音乐的节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模仿,如:军鼓或用手敲击桌面、铅笔盒或拍手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使学生处于一个载歌载舞非洲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非洲鼓,使学生在探索表现中,亲身体验、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并达到创造美。
4、拓展延伸、审美升华。
联想非洲音乐对现实中的那些音乐有影响?
(1)爵士乐。
教师讲解为什么会对这些音乐影响?
(2)还有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也都从非洲音乐中获得了丰富营养和启示。
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并欣赏片断。(点击课件)。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并让学生欣赏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舞,拓展、升华了本课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5、完美结课。
(1)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
节奏鲜明而强烈,是非洲音乐的灵魂。音乐与舞蹈结合紧密。歌舞中伴有叫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音乐气氛。
打击乐器——鼓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2)最后把黑人歌星———郝歌演唱的非洲我美丽的家园送给大家。
(教师根据时间以及歌曲的情绪,适时示意学生伴随着音乐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并欣赏与本课相关的课外音乐。这样的结课,学生久久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后记: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以音乐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方法灵活多样,做到有模式但不拘泥于模式。重、难点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当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做到了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六
在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有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回旋曲和序曲;三是进行有关的知识测试。
而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回旋曲”和“序曲”;二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在整节课来说,教学重难点并不多,主要是对音乐作品《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
作品分析。
《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故事梗概是: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钟情于烟草女工卡门,并且参与了卡门的走私活动。而卡门对唐·霍赛越来越冷淡,并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侯,唐·霍赛杀死了卡门,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市侩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与大胆、泼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有人这样说:“《卡门》的必然结局并不是抽象的宿命论性质的。他们两人的必然死亡是因为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的情感活下去的。”也就是说: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
《卡门》序曲为回旋曲式结构。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这段主题为a大调,2/4拍子。
乐曲的第一插部是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欢唱、跳跃的旋律。#f小调。2/4拍,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
主部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引出了乐曲的第二插部。这个旋律来自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它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抒情细腻、感情真挚。它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胜利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这段旋律为f大调,具有进行曲特点。
当第三次重现主部主题后,音乐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作者。
曲作者比捷是法国作曲家。他于1838年生于巴黎。9岁时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蒙泰尔、古诺及阿莱维,1857年获罗马大奖并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从事作曲。1875年6月3日逝世。
他的代表作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等;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等。
音乐知识。
回旋曲是音乐作品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
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主题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部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如果插部很多,即形成a+b+a+c+a+d+……+a的结构形式。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话剧等戏剧于演出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它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把这类序曲统称为“歌剧序曲”。
近代,产生了专门为音乐会而创作的与戏剧无关的序曲,人们称为“音乐会序曲”。
说教法与学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他们对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对音乐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不能象在小学初中那样采用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应该更多地指导学生主动对音乐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二、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以下的优点。
优学(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影像、一边还能看到影像下面各乐段同步出现的解说文字。而且在课件制作中采用了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图片、各种动态效果,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使得课堂提问更加生动有趣。
欣赏音乐的时候,在课件中制作一个简谱的卡拉ok,学生一边看着荧幕上同步出现提示的简谱,一边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更形象、更清晰地理解了音乐。
优教(有利于教师使用)。
例如在分段欣赏音乐的时候,以前要靠手工对放音设备进行操作,稍不注意就放过头了,还得再倒回来,非常麻烦。现在我们在课件中制作好了之后,上课时想要播放那一段音乐,只需要点一下,播完了就自动停止。想再播放一遍就再点一下。非常方便。
说教学过程。
一、上课前。
即将上课的时候,学生陆陆续续地进入教室。有的学生在聊天说话、有的学生在玩耍、有的学生在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在外面玩耍。按照这样的情况,上课的时候必须要过三分钟左右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学习。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前的课件片段。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是圣桑的“天鹅”,教室的大屏幕上流动着一个个音乐家的头像:舒曼、舒伯特、肖邦、贝多芬……。有的学生不再说话,他们在欣赏动人的音乐、有的学生不再玩耍,他们看着头像在分析这是那位大师……,通过这个课件片段,不但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放松。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
二、开始上课(2分钟)。
传统的教学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说一声“上课”,值日生说一声“起立、坐下”就开始了。
而这节课我在课件中做了一个“上课页”,开始上课的时候播出。先是出现一句短暂激昂的音乐,然后在屏幕上出现闪烁的“上课啦!”的字样,一下子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起立、坐下、检查人数。使到这个千篇一律的上课程序变得有趣起来。
三、感受音乐(6分钟)。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世界语言。在素质、性格、知识程度、爱好等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如果一开始就由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音乐,那是不可取的,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现象力。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对音乐作品作任何讲解。直接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并让部分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后讲出对音乐的感受。
四、作品概括(6分钟)。
向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卡门》序曲及其是来自歌剧《卡门》的。并对歌剧《卡门》的作品概括和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象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考虑到本环节不是主要内容,而且“板书”太多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所以在课件中只出现了主要人物表。
五、曲式辨别(15分钟)。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要点,是对学生自主欣赏辨别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欣赏并记住三个乐段(abc),然后听全曲辨别出乐曲的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1、听记三个音乐片段。每段音乐让学生听两遍,中间教师对音乐片段进行讲解(具体讲解和乐谱请参看教材分析)。
我在课件中做了各自的简谱卡拉ok。欣赏音乐的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了音乐的主要乐谱,而且随着音乐的进行,乐谱也进行相应的变化。使到学生更形象清楚地理解记忆这些音乐片段。
2、听全曲进行曲式辨别。
让学生欣赏全曲并对音乐中各段音乐出现的顺序进行辨别。并提问部分学生把结果打到屏幕上。然后再通过课件向学生播放出正确答案。在这里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在音乐播放的同时,相应的段落代号在屏幕上闪烁。最终在屏幕上出现了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图示。使到学生清楚形象地记住了回旋曲的结构并为等一下对回旋曲的补充介绍提供了一个图示。
3、对回旋曲进行补充介绍。
六、作者及其代表作的介绍。(5分钟)。
这个环节对作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进行了。
简单的介绍,为了提高讲解的吸引力,采。
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着重介绍作者的坎坷人生及对艺术的不懈努力,使学生得到教育。
七、对序曲的介绍。(3分钟)。
简单对序曲的来源、歌剧序曲和音乐会序曲的分别进行讲解。
八、欣赏由中国中央乐团演奏的《卡门》序曲的录像资料。(3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在课件中使录像资料播放的同时同步出现音乐作品各个部分的解说文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九、知识测试。(5分钟)。
这个环节通过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选择题方式的测试,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共提供了八道选择题:
1、曲作者比捷是那个国家的音乐家?
德国法国英国。
2、歌剧等戏剧演出前所演奏的序曲,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统称为______?
歌剧序曲开场序曲剧情序曲。
3、回旋曲适于表现______情绪?
抒情温柔悲愤痛苦热烈欢腾。
4、回旋曲包含一个多次重复的音乐部分,是________?
第一主题主部主题重复主题。
5、《卡门》序曲的体裁是________?
回旋曲序曲进行曲。
6、旋曲起源于欧洲民间的________?
轮舞曲圆舞曲回舞曲。
7、这段音乐是《卡门》序曲中的________?(播放音乐)。
主部主题第一插部第二插部。
8、下面那一部音乐作品不是比捷创作的?
卡门天鹅湖采珍珠者。
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个问题选择的自动判断。
个“×”,电脑还会说“不要太大意嘛”,对的话就出现一个笑脸和一个“ˇ”,电脑会说“耶!好嗄”。使到这个测试更有趣、更富吸引力。
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欣赏课。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七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五、说教学过程(略)。
六、说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理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本课的。
教学设计。
中,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高中音乐新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2、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学习的本身是创造。
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计学生律动及创作活动,让鉴赏课不单一不枯燥,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
3、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教具准备:鼓、
课件。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音乐《绿色的非洲》片段。
2、讨论:(1)、这段音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2)、谈一谈:心目中的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以听赏非洲黑人的鼓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走进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那丰富、多变的节奏;自然、古朴的旋律;清脆、重叠的鼓乐无不吸引着学生的欣赏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走进非洲音乐。
(1)、讨论:这段音乐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中什么?
(2)、认识非洲鼓:课件一:展示各种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丰富的形状特点。
课件二:展示非洲鼓的各种演奏姿势和音响特点。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样,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
(3)完整欣赏《非洲赞歌》,学生任选一种敲鼓的动作与姿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拟鼓声。
2、教师总结: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乐又是语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得上的。
设计意图: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非洲鼓的特点及简单的演奏手法。同时使学生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同时在非洲民族民间舞蹈中,学生还体验了非洲人民优美、古朴的舞姿;奇异的装扮和色彩,反复、呼应的吟唱方式。充分感受了非洲歌舞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二)、非洲音乐----节奏。
1、欣赏非洲音乐《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1)、讨论:你能模仿出这段音乐中出现最多的几组节奏吗?。
(2)、请几位同学用鼓敲出音乐《鼓舞》的典型节奏。
(3)、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典型的节奏型。并以课件展示节奏型。
2、节奏模仿:学习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等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1、欣赏非洲歌舞《凯特舞》。
(2)、讨论:在非洲,音乐除了娱乐,还具有哪些功能?
2、学生交流对非洲音乐社会性的理解,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3、学唱主题旋律。引导学生以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呼应歌唱形式,感受非洲音乐的歌唱特点体会非洲人民朴实无华、没有旋律的起伏,只有崇敬自然的反复音节的吟唱风格。
4、教师总结:音乐不仅仅有娱乐性,还有其社会性与宗教性,这一特点在非洲音乐中尤其突出。在非洲,人们认为音乐不仅能赞颂人,还可以赞颂神,不仅能驱魔祛病,还能通灵祭神。人们常常跳着奇异的舞蹈,哼唱着古朴的旋律共同进行部族的的情感交流与祭礼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歌与舞的欣赏,使学生能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感受音乐摄人心魄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简单反复的旋律模唱,让学生体会非洲音乐的旋律特点。
(四)、非洲音乐----情境模拟。
1、活动安排: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每一组分置二只鼓,让学生在5分钟内创编出心目中的非洲音乐和音乐场景,创编可以是非洲节奏的模拟,也可是非洲舞蹈的表演,还可以是非洲的生活情境的某一片段。要求:有鼓声。
2、创编表演:请每一组同学各自表演创编的非洲音乐,并请其他同学们评一评他们表现了非洲音乐的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改变高中音乐课单一的欣赏与分析,开展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律动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学生的律动与创编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
1、欣赏踢踏舞片段。
2、讨论:这种舞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它借鉴了非洲音乐的哪些特点?
3、介绍踢踏舞:上一世纪二十年代是非洲黑人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美国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受黑人传统吉鼓节奏的影响,音乐节奏丰富多变、舞蹈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自娱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二)、非洲音乐与爵士音乐。
1、欣赏爵士音乐《空虚布鲁斯》。
2、请学生描述所了解的爵士音乐。3:讨论:爵士音乐与非洲音乐的共同特点。
(三)、课后探究:
1、除了踢踏舞和爵士音乐,你还了解哪些音乐形式受非洲音乐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的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尊重并热爱非洲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
四、小结部分。
教师语: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最真纯的音乐,其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
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人们常说,非洲是节奏的故乡,非洲音乐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许多灵感。让我们在非洲鼓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我们课堂中对非洲音乐的探索,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和探索。
背景音乐:非洲鼓乐《绿色的非洲》。
一.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
二.说教材。
2、教学目标:
1)确立美术与音乐相通的教学理念。
2)创设音乐与美术相融合的教学情境。
3)用音乐与美术互动的教学方法。
3教学重点:
1)进一步体会不同乐器的音色及表现力。
2)能用线条表达出旋律的走向,旋律的起伏状态。
3)能够通过颜色加线条的方法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绪。
4)为名画配上合适的音乐,真正体会同类艺术作品的联系。
1)视觉图象法: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听”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乐器的辨别也是通过听觉。为了引导学生建立音乐与美术的联系,我通过鲜明的动物形象来表现不同的乐器。使得乐器音色,在表现形式上更具实体性。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联想法:通过线条的形态表现,展现音乐旋律的走向。感受两者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想象力。
3)对比欣赏法:在辨别是否是同类绘画作品时,把不同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请他们从中找出同类的作品。主要是从色彩、表现技法、构图等方面进行对比,将绘画作品和音乐作品的特点挂起钩来,体会同类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
4)讲授法:在为绘画作品分类时,要为学生适当讲解作品的背景、表现技法等专业知识。在教学中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等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线条、颜色、形状等美术手段上直观的“看”到音乐,体会音乐作品的情绪。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八
了解歌曲的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感受非洲音乐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丰富艺术感染力。
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曲,进一步感受非洲音乐鲜明特点,以及与现代音乐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歌曲《咿呦嘞啦》的节奏特点。
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充分发挥音乐综合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参与和感受音乐。
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音乐的再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导言:非常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同大家一起走进音乐世界,你们喜欢什么风格的歌曲?
师:既然大家这么喜欢流行歌曲,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潘玮泊的《快乐崇拜》,会唱的同学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歌曲及歌星。
师生同唱。
以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导入,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听赏的情景,为欣赏歌曲做好铺垫。
导入新课。
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听出来,流行歌曲深受大家的青睐,但是你知道它源自什么音乐吗?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那遥远而神秘的非洲muics。
聆听歌曲谈感受。
注重感受,从音乐要素入手,培养音乐审美、音乐联想的能力。
师:“能告诉我你的感受吗?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谈,旋律、节奏、情绪、音乐形象或音乐情绪、你听到这样的音乐想到了什么?”
师:就刚才我提出的问题能和我聊聊吗?(教师在每个学生谈完后都要给予评价或总结)。
简介歌曲背景:这是来自非洲刚果歌舞曲《走进非洲》,它出自一位来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刚果电视台主持人穆旺当卡先生,在向学生传授刚果歌舞曲时的现场录音,这是其中一首。
各抒几见、畅所欲言。
歌词有很强的即兴性好像是在自言自语,表达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惬意心情。
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对比赏析突出非洲音乐的特点,关注现代音乐与非洲音乐的联系。
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自信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让学生学会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
小结歌曲特点。
感受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九
设计:本单元以非洲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包括歌曲、键盘乐器“冬哥”以及各种鼓的音乐,安排2课时,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音高的典型特征、多声性旋律及节奏灯应在短短的几节课始终有所涉猎和接触,除此以外,教师应选取更多的非洲音乐作为补充,并适当地结合画面、录像等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准备:
1、放音机、放像机。
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鼓乐”或“鼓语”录音带。
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
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
重点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内容:
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
教学目标:
1、学唱《当太阳降落》。
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
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唱歌《当太阳降落》。
(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2、了解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
(1)再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形式以多声歌常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唱。
(3)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曲伴奏或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4、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该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的特点。
(1)引导学生学做一两个舞蹈动作,并随录像中的舞蹈音乐跳起来。
(2)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教师进一步说明非洲音乐节奏对摇滚乐、爵士乐的影响。
小结:
课后记:本课内容新颖,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学生兴趣较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键盘乐器“冬哥”音乐、鼓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欣赏非洲键盘乐器“冬哥”音乐。
2、化妆。
3、鼓语。
4、多声部鼓乐。
5、舞蹈。
教学过程:
1、欣赏键盘乐器“冬哥”与歌唱音乐,了解“冬哥”的音色、形制,人声与乐器的配合等。
(1)第一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引导学生关注乐队中“冬哥”的声音。
(2)第二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出示“冬哥”乐器图,介绍乐器的各个组成部分极其名称和演奏方式。
2、第三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请学生们聆听音乐中除了“冬哥”的声音还有哪些声音。主要有人声演唱。再次观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键盘乐器“冬哥”及演唱音乐。
(1)再次聆听或观赏上两堂课的教学内容,并聆听“鼓乐”或“鼓语”录音带,启发学生发现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说明鼓再非洲音乐中的两种不同的作用。一种是作为伴奏,一种是作为独奏表演的乐器。
3、教师介绍鼓与其他打击乐器合作,共同形成多声部节奏的这种形式,鼓励学生按照所给的节奏进行多声部节奏合奏。(展示谱例)。
4、再次聆听鼓乐,加深对鼓乐的认识。
(1)第二次聆听鼓乐,请学生展开想象“会说话的鼓”说了些什么。
(2)教师介绍鼓乐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节奏主题,音色变奏等。
(3)启发学生尝试用鼓来表现情绪。
(4)设计一段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
“(领奏)猎象时,不要刺它的屁股,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
(领奏)猎象时,要把长矛投向耳朵后的软处。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
(领奏)猎象时,要勇敢地刺向它,
(合奏)刺向它,刺向它,刺向它……”
5、“狩猎”为剧情,将模仿非洲黑人舞蹈、演唱非洲民歌、敲击鼓语等环节包括再内。
(1)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
(2)演奏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
(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与象战斗的舞蹈场面。
(4)狩猎归来,唱《当太阳降落》,用多声合唱、打击乐合奏伴奏。
(5)结束。
课后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参与性较高。
第六单元电子空间站。
一、意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大约在70年代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创作。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带速度、颠倒方向、随机剪辑、多轨录音等方法制作一种合成的音乐——具体音乐。德国人艾默尔特利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电子音乐。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们又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音乐。今天,我们所接触的音响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由人声或传统乐器(钢琴、小提琴、二胡、笛子等)演唱或演奏的音乐,电子音响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本单元选用了一些教科书很少涉及的材料,力图让学生通过欣赏用电子乐器演奏的音乐,以及用电子手段制作的音响片段,加深对电子音乐领域的了解,从而达到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或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队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难点是音乐材料比较新,教师如何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准备:
1、音响、cd、唱片、vcd(dvd)影碟(内容与本课相关);电子琴、竖笛、打2、2、击乐器(木鱼、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1、与本课相关的照片,如西班牙斗牛图、沙漠驼铃、电子乐器(队)照片、奥运会开幕式、热带雨林、西班牙斗牛民俗、丝绸之路、环境保护方面的文字材料。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电子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认识常见电声乐器,能够听辩电声乐器的音色。
2、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随录音学会演唱歌曲《橄榄树》,体会歌曲的词曲关系。
3、对《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等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和实物,认识电子乐器。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听一些特别的乐器声音,你们能够辨别出它们是什么乐器吗?
2、播放课前录制的不同形式电子音乐片段。
3、检查学生了解的情况。出示图片加以说明。
4、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回答问题。
5、师:电声乐器不是通过物理振动发音,而是借助电能发声,因而它们的发声原理与常规乐器不同,音色独具特色。教科书中的架子鼓不是电声乐器,但是它是电声乐队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一般不用于常规乐器组合。
(二)欣赏。
1、《西班牙斗牛舞曲》。
(1)先放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乐曲表现内容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注意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的转换,借助图片及有关西班牙斗牛的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3)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键盘乐器,自动伴奏系统,音色变换自由,携带方便等)。
2、《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1)清学生说说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看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分组讨论用音乐手段表现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小设计等。
(2)听录音,感受乐曲的表达的情感。注意乐曲带再现的三部结构。
(3)说说电子合成器在表现音乐方面的特点。
3、《命运变奏曲》。
(1)通过听录音,感受电声乐队与钢琴等真声乐器的组合特点。说说其他有关这种组合的例子。
(2)比较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可以对笔听赏《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巴赫的《拖卡塔》等古典作品),说说两种演出版本的区别,以及听后的感触。
(3)背唱教科书中所选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谱例片段。
4、《橄榄树》。
(1)听录音,结合歌词,说说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2)说说电声乐队在演奏《橄榄树》时的乐器组合以及乐曲的处理方式,。
(3)再次聆听录音,并随录音填词跟唱。
(4)回答问题:乐曲中的反复及好起什么作用?你能说出这首作品演奏的顺序吗?
(三)总结。
(四)布置下节课提前准备的材料。
1、将自己收集道德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录音资料带到教室与其他同学交流。
2、尝试翻译英文歌词。提醒学生注意在英文歌曲中有时为了法音的需要而常常会发生“合成词”的现象。寻找有关奥运会的图文材料。
3、准备小合奏《新年好》的合奏方案。
4、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课外分小组完成“音乐工作站”中的录制工作。
课后记:学生对电子音乐比较感兴趣。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教学——《圣火》《雨林》。
2、器乐小合奏——《新年好》。
3、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声音乐的了解范围,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场所的电声音乐基本状况。
2、能够了解电声音乐用于奥运会等大型活动时的常规形式。
3、能够利用常见的电声乐器编排集体演出节目。
4、能够利用常见的电声设备制作有主题的音响片段。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检查学生准备的情况,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声音乐的基本常识,以及几首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本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相关的内容。清同学门将课前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
2、欣赏《圣火》。
(1)讨论解决课本中的几个问题。
(2)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
3、欣赏《雨林》。
(1)先听录音,请学生说说所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雷雨、鸟鸣、刘水等)。
(2)说说这样的音响是否属于我们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如何给这些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
4、交流同学们收集的电声音乐。
参照教科书上的提示,说说这些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器乐小合奏——《新年好》。
1、根据教科书中《新年好》的旋律编配电子琴伴奏。可以让教师帮助标出和弦,学生自己选择伴奏音型、确定速度。
2、根据电子琴谱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声部。并进行分工排练。
3、按照教科书的提示进行合奏排练。
4、请女同学编排舞蹈动作。
5、全班合作表演,请教师(或同学帮助照相)。
(三)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1、根据教师上节课的布置,请学生将录制好的音响进行演示播放,并加以讨论。
2、请各小组将本组的工作计划(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独特的设计思想想全班做简短汇报。
课后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肯定学生的成果。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十
根据《大纲》要求,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为教会学生从美术的角度来欣赏音乐,把旋律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等与美术中的线条、颜色、形状、明暗等要素相结合,领会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共通点,达到艺术上的共鸣。同时,也为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的教学,做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确立美术与音乐相通的教学理念。
2)创设音乐与美术相融合的教学情境。
3)用音乐与美术互动的教学方法。
3教学重点:
1)进一步体会不同乐器的音色及表现力。
2)能用线条表达出旋律的走向,旋律的起伏状态。
3)能够通过颜色加线条的方法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绪。
4)为名画配上合适的音乐,真正体会同类艺术作品的联系。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乐器音色等要素,通过不同的线条、颜色、形状等美术手段来表现音乐,从而认识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四、说教法。
1)视觉图象法: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听”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乐器的辨别也是通过听觉。为了引导学生建立音乐与美术的联系,我通过鲜明的动物形象来表现不同的乐器。使得乐器音色,在表现形式上更具实体性。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联想法:通过线条的形态表现,展现音乐旋律的走向。感受两者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想象力。
3)对比欣赏法:在辨别是否是同类绘画作品时,把不同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请他们从中找出同类的作品。主要是从色彩、表现技法、构图等方面进行对比,将绘画作品和音乐作品的特点挂起钩来,体会同类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
4)讲授法:在为绘画作品分类时,要为学生适当讲解作品的背景、表现技法等专业知识。在教学中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等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线条、颜色、形状等美术手段上直观的“看”到音乐,体会音乐作品的情绪。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十一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这一章节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传统音乐。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非洲音乐的灵魂。而非洲鼓在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乐队的灵魂。绝大多数情况下,非洲的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结合的。
《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视野。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感染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内涵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是: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教具: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选用的教具是鼓、多媒体播放器、教学光盘、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我认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法:
1、情境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音画情境,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下,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
2、采用感知、体验、实践、探究,欣赏教学法,并结合“情境法”,使学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说学法。
欣赏音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为此我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1、自主欣赏。通过自主聆听,感受音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情感体验。学生通过丰富的音响资料,充分感受音乐形象,能用正确的审美观、科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审美评价。
3、探索表现。鼓励学生参与创造表现,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音乐想像力。
四、说教学程序。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层层深入,欣赏感受;探索表现,积极创新;拓展延伸,审美升华;完美结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教师播放课件:电影片断《我是谁》。通过欣赏电影《我是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顺势引入新课,为新课学习做下良好的铺垫。
2、层层深入,欣赏感受。
首先,欣赏《非洲赞歌》。
(1)、自主聆听,直观感受:
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唱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加纳民歌《非洲赞歌》,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课件播放《非洲赞歌》音乐的音频视频)。
欣赏完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2、理性展开、情感体验:
欣赏完后出示课件的乐谱讲解音乐特点。
教师示范演唱简谱,师生总结音乐特点:
特点:乐句短小,反复演唱,曲调音域窄,类似于说白,伴有喊叫声。
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讲解马林巴琴,并播放马林巴琴的简介图片音频)。
(点击课件让学生们欣赏马林巴琴的音色)。
第二,欣赏《鼓舞》。
(1)、欣赏感受。
我们来一起感受布隆迪圣鼓,看看这段音乐能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鼓舞》音像。)。
(2)、简介非洲鼓。
非洲人偏爱打击乐器,尤其是鼓。鼓在非洲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于音乐、娱乐,还是部落民族的象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乐器也无法代替的。
通过欣赏,问同学们鼓舞有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节奏鲜明强烈。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占有重要地位,是非洲音乐的灵魂,他所独有的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他的震撼力。
在这首《鼓舞》里面除了有鼓的表演还有什么表演形式?歌唱、舞蹈。舞蹈也是非洲黑人最古老最普遍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他的舞蹈动作简单,突出了头得甩动和胯部的旋转摆动。从这可以看出在非洲音乐里歌、鼓、舞是一个结合紧密的统一体。从而我们又总结出两个特点。
特点: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通过让学生自主聆听乐曲,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感受点,积极的参与欣赏活动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情绪、表现手段,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的体验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体验。
3、探索表现、积极创新。
出示非洲音乐的节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模仿,如:军鼓或用手敲击桌面、铅笔盒或拍手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使学生处于一个载歌载舞非洲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非洲鼓,使学生在探索表现中,亲身体验、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并达到创造美。
4、拓展延伸、审美升华。
联想非洲音乐对现实中的那些音乐有影响?
(1)爵士乐。
教师讲解为什么会对这些音乐影响?
(2)还有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也都从非洲音乐中获得了丰富营养和启示。
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并欣赏片断。(点击课件)。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并让学生欣赏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舞,拓展、升华了本课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5、完美结课。
(1)、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
节奏鲜明而强烈,是非洲音乐的灵魂。音乐与舞蹈结合紧密。歌舞中伴有叫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音乐气氛。
打击乐器--鼓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根据时间以及歌曲的情绪,适时示意学生伴随着音乐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并欣赏与本课相关的课外音乐。这样的结课,学生久久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十二
设计:本单元以非洲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包括歌曲、键盘乐器“冬哥”以及各种鼓的音乐,安排2课时,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音高的典型特征、多声性旋律及节奏灯应在短短的几节课始终有所涉猎和接触,除此以外,教师应选取更多的非洲音乐作为补充,并适当地结合画面、录像等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准备:
1、放音机、放像机。
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鼓乐”或“鼓语”录音带。
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
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
重点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内容:
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
教学目标:
1、学唱《当太阳降落》。
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
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唱歌《当太阳降落》。
(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2、了解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
(1)再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形式以多声歌常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唱。
(3)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曲伴奏或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4、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该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的特点。
(1)引导学生学做一两个舞蹈动作,并随录像中的舞蹈音乐跳起来。
(2)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教师进一步说明非洲音乐节奏对摇滚乐、爵士乐的影响。
小结:
课后记:本课内容新颖,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学生兴趣较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键盘乐器“冬哥”音乐、鼓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欣赏非洲键盘乐器“冬哥”音乐。
2、化妆。
3、鼓语。
4、多声部鼓乐。
5、舞蹈。
教学过程:
1、欣赏键盘乐器“冬哥”与歌唱音乐,了解“冬哥”的音色、形制,人声与乐器的配合等。
(1)第一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引导学生关注乐队中“冬哥”的声音。
(2)第二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出示“冬哥”乐器图,介绍乐器的各个组成部分极其名称和演奏方式。
2、第三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请学生们聆听音乐中除了“冬哥”的声音还有哪些声音。主要有人声演唱。再次观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键盘乐器“冬哥”及演唱音乐。
(1)再次聆听或观赏上两堂课的教学内容,并聆听“鼓乐”或“鼓语”录音带,启发学生发现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说明鼓再非洲音乐中的两种不同的作用。一种是作为伴奏,一种是作为独奏表演的乐器。
3、教师介绍鼓与其他打击乐器合作,共同形成多声部节奏的这种形式,鼓励学生按照所给的节奏进行多声部节奏合奏。(展示谱例)。
4、再次聆听鼓乐,加深对鼓乐的认识。
(1)第二次聆听鼓乐,请学生展开想象“会说话的鼓”说了些什么。
(2)教师介绍鼓乐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节奏主题,音色变奏等。
(3)启发学生尝试用鼓来表现情绪。
(4)设计一段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
“(领奏)猎象时,不要刺它的屁股,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
(领奏)猎象时,要把长矛投向耳朵后的软处。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
(领奏)猎象时,要勇敢地刺向它,
(合奏)刺向它,刺向它,刺向它……”
5、“狩猎”为剧情,将模仿非洲黑人舞蹈、演唱非洲民歌、敲击鼓语等环节包括再内。
(1)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
(2)演奏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
(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与象战斗的舞蹈场面。
(4)狩猎归来,唱《当太阳降落》,用多声合唱、打击乐合奏伴奏。
(5)结束。
课后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参与性较高。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十三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非洲歌舞音乐
:欣赏课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高中音乐新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2、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学习的本身是创造。
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计学生律动及创作活动,让鉴赏课不单一不枯燥,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3、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鼓、课件、音响设备。
1、欣赏音乐《绿色的非洲》片段。
2、讨论:(1)、这段音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2)、谈一谈:心目中的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以听赏非洲黑人的鼓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走进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那丰富、多变的节奏;自然、古朴的旋律;清脆、重叠的鼓乐无不吸引着学生的欣赏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一)、非洲音乐---鼓
1、欣赏非洲歌舞音乐《非洲赞歌》片段
(1)、讨论:这段音乐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中什么?
(2)、认识非洲鼓:课件一:展示各种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丰富的形状特点。
课件二:展示非洲鼓的各种演奏姿势和音响特点。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样,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
(3)完整欣赏《非洲赞歌》,学生任选一种敲鼓的动作与姿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拟鼓声。
2、教师总结: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乐又是语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得上的。
设计意图: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非洲鼓的特点及简单的演奏手法。同时使学生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同时在非洲民族民间舞蹈中,学生还体验了非洲人民优美、古朴的舞姿;奇异的装扮和色彩,反复、呼应的吟唱方式。充分感受了非洲歌舞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二)、非洲音乐----节奏
1、欣赏非洲音乐《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1)、讨论:你能模仿出这段音乐中出现最多的几组节奏吗?。
(2)、请几位同学用鼓敲出音乐《鼓舞》的典型节奏。
(3)、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典型的节奏型。并以课件展示节奏型。
2、节奏模仿:学习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等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1、欣赏非洲歌舞《凯特舞》。
(2)、讨论:在非洲,音乐除了娱乐,还具有哪些功能?
2、学生交流对非洲音乐社会性的理解,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3、学唱主题旋律。引导学生以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呼应歌唱形式,感受非洲音乐的歌唱特点,体会非洲人民朴实无华、没有旋律的起伏,只有崇敬自然的反复音节的吟唱风格。
4、教师总结:音乐不仅仅有娱乐性,还有其社会性与宗教性,这一特点在非洲音乐中尤其突出。在非洲,人们认为音乐不仅能赞颂人,还可以赞颂神,不仅能驱魔祛病,还能通灵祭神。人们常常跳着奇异的舞蹈,哼唱着古朴的旋律共同进行部族的的情感交流与祭礼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歌与舞的欣赏,使学生能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感受音乐摄人心魄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简单反复的旋律模唱,让学生体会非洲音乐的旋律特点。
(四)、非洲音乐----情境模拟
1、活动安排: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每一组分置二只鼓,让学生在5分钟内创编出心目中的非洲音乐和音乐场景,创编可以是非洲节奏的模拟,也可是非洲舞蹈的表演,还可以是非洲的生活情境的某一片段。要求:有鼓声。
2、创编表演:请每一组同学各自表演创编的非洲音乐,并请其他同学们评一评他们表现了非洲音乐的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改变高中音乐课单一的欣赏与分析,开展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律动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学生的律动与创编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一)、非洲音乐与踢踏舞
1、欣赏踢踏舞片段。
2、讨论:这种舞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它借鉴了非洲音乐的哪些特点?
3、介绍踢踏舞:上一世纪二十年代是非洲黑人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美国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受黑人传统吉鼓节奏的影响,音乐节奏丰富多变、舞蹈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自娱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二)、非洲音乐与爵士音乐。
1、欣赏爵士音乐《空虚布鲁斯》
2、请学生描述所了解的爵士音乐。
3:讨论:爵士音乐与非洲音乐的共同特点。
(三)、课后探究:
1、除了踢踏舞和爵士音乐,你还了解哪些音乐形式受非洲音乐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的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尊重并热爱非洲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
教师语: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最真纯的音乐,其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人们常说,非洲是节奏的故乡,非洲音乐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许多灵感。让我们在非洲鼓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我们课堂中对非洲音乐的探索,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和探索。
非洲音乐说课稿篇十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高中音乐新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2、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学习的本身是创造。
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计学生律动及创作活动,让鉴赏课不单一不枯燥,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
3、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鼓、课件、音响设备。
1、欣赏音乐《绿色的非洲》片段。
2、讨 论:(1)、这段音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2)、谈一谈:心目中的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以听赏非洲黑人的鼓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走进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那丰富、多变的节奏;自然、古朴的旋律;清脆、重叠的鼓乐无不吸引着学生的欣赏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一)、非洲音乐———鼓
1、欣赏非洲歌舞音乐《非洲赞歌》片段
(1)、讨论: 这段音乐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中什么?
(2)、认识非洲鼓:课件一:展示各种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丰富的形状特点。
课件二:展示非洲鼓的各种演奏姿势和音响特点。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样,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
(3)完整欣赏《非洲赞歌》,学生任选一种敲鼓的动作与姿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拟鼓声。
2、教师总结: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乐又是语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得上的。
设计意图: 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非洲鼓的特点及简单的演奏手法。同时使学生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同时在非洲民族民间舞蹈中,学生还体验了非洲人民优美、古朴的舞姿;奇异的装扮和色彩,反复、呼应的吟唱方式。充分感受了非洲歌舞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二)、非洲音乐————节奏
1、欣赏非洲音乐《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1)、讨论:你能模仿出这段音乐中出现最多的几组节奏吗?。
(2)、请几位同学用鼓敲出音乐《鼓舞》的典型节奏。
(3)、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典型的节奏型。并以课件展示节奏型。
2、节奏模仿:学习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等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1、欣赏非洲歌舞《凯特舞》。
(2)、讨论:在非洲,音乐除了娱乐,还具有哪些功能?
2、学生交流对非洲音乐社会性的理解,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3、学唱主题旋律。引导学生以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呼应歌唱形式,感受非洲音乐的歌唱特点体会非洲人民朴实无华、没有旋律的起伏,只有崇敬自然的反复音节的吟唱风格。
4、教师总结:音乐不仅仅有娱乐性,还有其社会性与宗教性,这一特点在非洲音乐中尤其突出。在非洲,人们认为音乐不仅能赞颂人,还可以赞颂神,不仅能驱魔祛病,还能通灵祭神。人们常常跳着奇异的舞蹈,哼唱着古朴的旋律共同进行部族的的情感交流与祭礼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歌与舞的欣赏,使学生能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感受音乐摄人心魄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简单反复的旋律模唱,让学生体会非洲音乐的旋律特点。
(四)、非洲音乐————情境模拟
1、活动安排: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每一组分置二只鼓,让学生在5分钟内创编出心目中的非洲音乐和音乐场景,创编可以是非洲节奏的模拟,也可是非洲舞蹈的表演,还可以是非洲的生活情境的某一片段。要求:有鼓声。
2、创编表演:请每一组同学各自表演创编的非洲音乐,并请其他同学们评一评他们表现了非洲音乐的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改变高中音乐课单一的欣赏与分析,开展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律动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学生的律动与创编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一)、非洲音乐与踢踏舞
1、欣赏踢踏舞片段。
2、讨论:这种舞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它借鉴了非洲音乐的哪些特点?
3、介绍踢踏舞:上一世纪二十年代是非洲黑人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美国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受黑人传统吉鼓节奏的影响,音乐节奏丰富多变、舞蹈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自娱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二)、非洲音乐与爵士音乐。
1、欣赏爵士音乐《空虚布鲁斯》
2、请学生描述所了解的爵士音乐。
3:讨论:爵士音乐与非洲音乐的共同特点。
(三)、课后探究:
1、除了踢踏舞和爵士音乐,你还了解哪些音乐形式受非洲音乐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的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尊重并热爱非洲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
教师语: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最真纯的音乐,其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人们常说,非洲是节奏的故乡,非洲音乐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许多灵感。让我们在非洲鼓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我们课堂中对非洲音乐的探索,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和探索。
背景音乐:非洲鼓乐《绿色的非洲》
根据《大纲》要求,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教会学生从美术的角度来欣赏音乐,把旋律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等与美术中的线条、颜色、形状、明暗等要素相结合,领会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共通点,达到艺术上的共鸣。同时,也为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的教学,做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确立美术与音乐相通的教学理念。
2)创设音乐与美术相融合的教学情境。
3)用音乐与美术互动的教学方法。
3教学重点:
1)进一步体会不同乐器的音色及表现力。
2)能用线条表达出旋律的走向,旋律的起伏状态。
3)能够通过颜色加线条的方法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绪。
4)为名画配上合适的音乐,真正体会同类艺术作品的联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乐器音色等要素,通过不同的线条、颜色、形状等美术手段来表现音乐,从而认识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1)视觉图象法: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听”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乐器的辨别也是通过听觉。为了引导学生建立音乐与美术的联系,我通过鲜明的动物形象来表现不同的乐器。使得乐器音色,在表现形式上更具实体性。使本来抽象的 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联想法:通过线条的形态表现,展现音乐旋律的走向。感受两者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想象力。
3)对比欣赏法:在辨别是否是同类绘画作品时,把不同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请他们从中找出同类的作品。主要是从色彩、表现技法、构图等方面进行对比,将绘画作品和音乐作品的特点挂起钩来,体会同类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
4)讲授法:在为绘画作品分类时,要为学生适当讲解作品的背景、表现技法等专业知识。 在教学中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等方法 。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线条、颜色、形状等美术手段上直观的“看”到音乐,体会音乐作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