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外名著全知道的读后感1000字(五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外名著全知道的读后感1000字篇1
一张书桌,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题记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个精彩的大千世界中,唯有书籍才能给予你无尽的力量。如果没有书的陶冶,人将不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安逸,“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志气,“夜夜龙泉壁上鸣”的雄浑无不来来自书中,正如高尔基所说:“书,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让我们都走进书的世界,让书香走进校园。
在雨后的晴天,喜欢一个人手里捧着一本书,漫步在校园的小道上都是坐在树荫底下阅读。在书中,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邂逅;也可以与文学一起散步,更可以品史书留下的别具风韵的一笔。
记不清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脑子里开始装满了各种书籍的故事。《三毛流浪记》《灰姑娘》……这些美好的故事像是从夏天的蒲扇里摇出来一样,和沁浓的夏夜里的星星一起掉入我的眼睛。感觉童年的故事总是以美好收尾。长大了一些,开始阅读人物传记,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童话里的幸福敌不过现实中的真相。张海迪、史铁生的故事令人动容,但也明白彼得潘不会带着我到永无乡,杜克船长的丑恶会一直存在……后来啊!我就开始阅读文学,阅读文学就与文学家一起散步,在哪里,我会让朱自清先生带着我去寻找那七十年前清华的旧迹;让余秋雨领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奥秘……
读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自信、豪迈;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以治国,明世、知兵法;读曹七巧的《金锁记》明白了这个社会最腐化的一面……然而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的歌颂了具有异端思想的男女青年,但其中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找不到出路的悲观情绪。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做序的时候曾经说过:“《红楼梦》的可以归不仅在于文学价值的高深,更是因为《金陵十三钗》唱出封建末期女性的觉醒。”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是那世态炎凉,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那样一个灵动鲜活的生命,有纯洁善良的心灵,有字字珠玑的的请好词工,却只能在那个社会唱出一曲又一曲的悲歌……这样的红楼,这万般的叹息,是哪个社会潸然泪下的感慨,对这个人清冷暖世间的无情的鞭笞。原来这时候才发现那时候的社会党是如此封建。通过他阅读《红楼梦》我们看清了世态炎凉,这样更应该提醒目人听盖脱离封建,走向现代化,拒绝世态炎凉,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街上行乞的人不少,在我随意的给他们钱时我认为我已经很善良了,但有一次让我明白了许多。一个手里全拿着东西的美女,在乞丐面前停下来,让乞丐自己掏她包拿钱,在他没有多余的手拿钱包却让乞丐那脏兮兮的手中拿时,才觉得他是最美的,而自己的那一抛,在它面前是多么不堪。读了《红楼梦》希望唤醒国人,少一点世态炎凉,多一点温暖,也许你一个善良的举动就成就了一个人冬天的温暖。让这些善意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传统更优秀。
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的澄净。
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不羁。
读司马迁,读到的是刚直与坚韧……
每每阅读,充满书香的书,扑入眼帘的就是美好的故事。请让我们拿起书本,走进书的世界,让书香充满校园,伴你身边。
读这样的一个故事,充满书香的故事,它仍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一张书桌,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阅读还在进行,而我已让迷恋吗,他依然充满书香。
中外名著全知道的读后感1000字篇2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 6 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 12 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 10 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 9 世纪至 8 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 9―8 世纪 ) 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 6 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 3 世纪至 2 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奥得修斯》突出了希腊印象奥得修斯的智慧,并通过他讲述的惊心动魄的漂流经历,展现了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其中包含了许多远古时候的神话。《奥的修斯》前半部分写海上遭遇,富有浪漫色彩;后半部分写家庭生活,富有现实色彩。如误入巨人岛,用智慧杀死独眼巨人――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将他的大勇大智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他回宫后并不是毫无防备的扑入妻儿的怀抱,而是仔细拟订了向求婚的贵族子弟们复仇的计划。
史诗展现的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让我们感到既陌生又羡慕的时代。对英雄的重视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顶峰。英雄的交锋包含着最独到的理解、最大的温柔和最极端的残酷。如得胜的阿可琉斯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拖在车后,绕城示威。但在9 天后特洛伊的老王前来哀求归还尸体时,他被这位老人的哀伤打动了,将他儿子的尸体还给了他。特洛伊人悲痛而隆重的埋葬了自己的英雄。同时这个时代也让现代人困惑不解:人像牲口一样被屠杀和买卖,女人被当作财产一样转让,神与神之间彼此猜忌和互相斗争。
史诗的结构异常精美。两部史诗的时间跨度都长达 10 年,但前者只描写了 4 天的战斗、 21 天的埋葬仪式和 26 天的空闲时间共计 51 天;后者也只集中描写了 41 天的活动。与主题有关的事件构成核心故事 , 其它的社会活动、贸易往来、宗教活动和生产作为穿插。
史诗以自然的质朴的口语写成,运用了大量“荷马式的比喻”,这些比喻新鲜、奇特,极富表现力。世俗刻画人物简洁明了,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并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中外名著全知道的读后感1000字篇3
《平凡的世界》时光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
我不想详细的叙述小说的资料,实际上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遥显然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都栩栩如生的人物我随口都能数出好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的辅助教材。
显然,我无法做小说评论,这当然是因为水平的原因。但是这部小说给我的教育好处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以前过的,农民此刻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实际上笔者本人也不曾有过真正的了解和认知。如果要有这种水平的想法恐怕务必经历过农村生活。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这就是《许三关卖血记》。这些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好处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好处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到达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述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我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取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我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取了平凡。
我想,《平凡的世界》的真正好处在于揭示了人的命运、家庭命运、社会命运维系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尊重规律,变革制度,建设和谐社会才是中国农村、中国期望所在!
中外名著全知道的读后感1000字篇4
《儒林外史》在小学和初中都有选读文章,它虽然不是四大名著,但由于这本书抨击古代封建专制制度,揭露了腐败的官场,因此在古代的书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也许是为了突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改变着人,书中一些人物的性格极为极端,如严监生的吝啬,范进的懦弱。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也可以看出当时官场的风气。不过历朝历代的官场,要说上上下下都是一派正气的,很难说会存在。毕竟明君也没几个。
这本书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的贪官污吏有很多,但也不乏充满正义,有高尚品格的人,如开篇的王冕。王冕出现在这本书里还真是怪异,他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书中的他和古文里的他都是勤勉好学的。不过我最有感触的还是沈琼枝。她的机敏过人,沉着冷静从一开始乘上轿子就显露了出来。到之后的一系列事迹让我看出了她就是本书中具有抗争意识的人。
杜少卿也是这本书的一个正面人物,听说是有作者的影子在,他的存在体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有着作者心目中的高尚人格,沈琼枝在被迫害后也像他求救,杜少卿颇为欣赏她的斗争精神,称赞不绝。所以文人虽然相轻,但互相欣赏的也不少。
大多数人对功名利禄都存在着向往。古代人自然是有原因的。科举制的盛行本就是一把双刃剑,八股文的禁锢了文人墨客的出入,要么考取功名,要么隐居,或者平平淡淡,当个教书先生。
通过科举制度出来的人,有很大一批是贪官污吏,而且都有许多可笑又令人寒心的事迹。高要县知县汤奉活活枷死了一位老师夫,他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清廉”,可是,纵使他这样不择手段,民心肯定是失去了,再说,他一年搜刮了几千两银子,真是大大的讽刺。
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怎么样呢?我会不会被八股文思想洗脑?不过如果我真的生活在那个时候,应该不会去接触八股文的吧。为什么统治者们都没意识到八股文的危害呢?可能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朝廷百官上下串通,搜刮民脂。优秀的人才易被埋没,而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
所以说揭露社会黑暗的书,很得民心。
中外名著全知道的读后感1000字篇5
《悲惨世界》这本书最后在昨日看完了,这本书里的人物让我有太多的思考。
冉阿让因贫困和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入狱,又因他多次越狱,致使他在狱中做了十九年的苦役。不公正的惩罚让他由一个好人变成了一个仇恨社会的“坏人”。但幸运的是,冉阿让遇到了很多影响他一生的人:有善良仁慈的主教米里哀先生;有命运悲惨但心地善良的芳蒂娜;有像太阳一样的珂赛特……这些人,他们温暖了老苦役犯的心,使冉阿让再次变为好人,甚至是圣人,让他坚定地朝着光明前进。
在书中,除了冉阿让,还有很多鲜活的人物。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教米里哀。
米里哀主教仁慈而简朴。他来到迪涅时,身边只有他的妹妹和一位女佣。他不舍得换新教袍。他的晚饭也只有水煮蔬菜和素油汤。
迪涅的主教府“屋宇轩昂”,“美轮美奂”,“无比宽敞”。他到任三天后,就去参观医院并把院长请到自我家中,询问状况。当他明白医院没有地方容纳病人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让出了自我的房子。“你们有二十六个病人,却只有五六间小病房。我们只有三个人,却占了五六十人的地方。”他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于是第二天主教就搬进了医院。
米里哀主教对人一视同仁。他不会偏袒富人,也不会厌弃穷人。
正是在这样的主教的影响下,冉阿让才不再仇恨世界。
冉阿让从监狱里出来,想要吃饭、住店。但是当店主明白他是一个苦役犯时,都嫌弃他,并且把他轰出去,甚至连马棚都不让他睡。当冉阿让近乎绝望的时候,一位老太太告诉他,让他去敲主教的门。
主教给他饭吃,并给他准备了床,让他取暖,就像不明白冉阿让是苦役犯一样,像一个正常的客人一样对待他。傍晚冉阿让偷了银餐具出走又被人抓回来的时候,主教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还把两个冉阿让没有偷走的银烛台送给了他。这套餐具是主教为数不多的财产之一,并且他还不止一次的说过“要我不用银餐具吃饭,恐怕很难。”主教如此做法,只是为了让冉阿让改过自新。
十九年的牢狱之苦,使“冉阿让的心渐渐地,却又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干涸”。而主教就是一股清泉,缓慢地流入了冉阿让的心,让他原本干涸的心变得充实,让他再次充满期望,让他在这个原本悲惨的世界里,寻找到幸福。
中外名著读后感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