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教学反思想(11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一
本次考试基本达到了本学期预期的教学效果,有大半数学生考出了较好的成绩。情况如下:全班人数34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0。
本次试卷共有五大题,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成绩不够理想。
。对于位置有个别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有看错图形的和分不清方位的,还有就是相邻数的填写有及个别的没有填对。
,个别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对于“接近”不理解,少多少也弄不清楚,因此在选择中出错。
。这次的和以往的不一样,先是让先是对出正确的'判断,然后进行统计,如果学生马虎或者算错就会统计出错,做后面的题目也就相因出错,具有连贯性,在就是让学生吧错题改过了,有的学生不明白题意在就是自己计算也出错了。
。主要是计算还没有过关不太熟练有算多算少的现象,其次就是对于钱的兑换和找零中,尤其是要退位的那种如5元买物品4元8角找回多少,学生很多都是1元2角,在就是算式对了,结果算错的现象。
针对本次期末考试学生的考试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同时注重拓展提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灵活使用所学知识,解决是问题;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课后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及时给学生补课,查缺补漏,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二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问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应用。
4、教学方法
目前,我们正在学习洋思教学模式的先进经验。洋思科学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被上课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学习的潜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的这节课正是借鉴了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采取“出示目标→活动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整理→巩固提高”的教学程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
5、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我紧紧抓住这一点。
6、学法指导
(1)实验探究法:通过自学教材,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7、教学过程
先由课前小实验火柴的燃烧引入课题,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物质都有质量,它们的质量哪去了? 引发学生对反应前后质量的思考。进而提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变化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亲历实验并感悟质量变化的关系。
一、板书课题 展示目标
设计意图:这是洋思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简短的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能够更清楚的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问题导学 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引出质量守恒定律。
自学教材,交流实验方案。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分析。
方案1 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方案2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成功的探究实验,获得结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了科学实验需要严谨,主动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活动探究2分组讨论、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讨论,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五个不变,两个改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合作讨论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探究3
【演示实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并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三、当堂训练 巩固提高
这以环节,也是我在学习洋思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新课后用五个难度逐级增加的习题,多角度的考察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暴露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点。学生在课上完成作业,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估,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着重了两个体现、三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洋思先进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三个突出
(1)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
(2)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
(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 文章来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三
本次期末考试题目难度不算很大,但题量大,题型及考查知识点与平时测试及作业训练相差不大,可学生成绩欠理想。但通过期末这种考试方式及评卷方式,让学生考出了真实成绩,较好地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存在的知识缺陷,也给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准确把握识字、写字、说句的教学重点,明确了今后教学需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本次检测共有十一道大题,共计100分。试卷内容广,涉及到了字、词、句、段。试卷出题注重识字、词、句的积累,检测了课文的背诵与默写能力,试卷题型多样,题量大,难度较为适中。从考察学生识字、识词、说句的各方面能力来看,第一大题考察大小写字母的字形识记及排序情况,占5分;第二、三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拼音。即看拼音写词语和一字多音的判断能力,占11分;第四、五、六、七、八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词语的积累理解与运用,课文背诵与默写能力的检测,占48分;第九题主要考察句子的运用、理解和积累,占14分;第十题重点考察阅读短文及分析理解句子和答题的能力,占7分;第十一题看图写话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占15分。
本班50人参考,总分3477分,及格37人,平均69.54分,及格率74%,优秀率36%。60分以下13人,60--69分6人,70—79分10人,80—89分14人,90—99分7人。从考绩来看,与上期比较,成绩不够理想,与年级平均分相比较,相距平均分最高的班级有5分之差,实属考得较差。
第一大题,是给出大写字母填写小写字母,再按大写字母顺序排序。大部分同学因粗心导致失分。
第二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有8个词语共8分。其中“非常、练习、想念”这三个词错误较多,成绩较差的近10名学生得分在3分以下,这是导致这些人不及格且平均分不高的重要原因。
第三大题,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少数同学错在“种”字拼音的选择上,失分率较低。
第四大题组词。分形近字组词和一字多组词。成绩较差的学生主要表现在,识字困难加之记忆混淆而胡乱组词,导致失分而不及格。
第七大题,照样子填一填。19分,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看懂例子缺乏观察和仔细。二是对加一加、减一减来构字识字的道理未弄明白,缺乏灵活变通。
第八大题“我会填”。考查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及课文古诗背诵默写关。学生普遍把本应填(轻)(言)细语,而错误填写为(和)(风)细语。缺乏对“语”和“雨”字眼的理解。古诗填空失分较少。此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九大题,照样子写句子。在平时的'作业,单元测试中训练特多,课堂上也重点让学生作为口头说句训练。少数同学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一题失了分,这说明教学时还不够扎实有效,但总体上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十大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此大题有3个小题,其中第2、3小题,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和在文中找反义词,有的同学不能从文中去找,失分较大。说明部分同学读题不认真。这也说明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常规性训练。
第十一大题,看图写话,此题共15分。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严重。得分在8分以下的有11人。这些同学错误之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格式不规范,写一段话时前面没空两格,句子中没加标点;二是看图不仔细,同一个人又写在做这,又写在做那,意思不明白;三是句子不通顺,有些地方表达不清楚。这说明在加强读和写的方面,仍需加强训练,尤其是在语句的通顺规范方面加强指导。
1、学生基础好与差对本次考试有一定影响,学生在答题时的专注度、是否认真检查对考试成绩也有一定影响。
2、 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应养成的认真读题、仔细检查方面还存在问题。
3、 读与写有机结合做得不是很到位。
4、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忽略对差生的辅导,在孩子的学习上教师与家长配合不密切。
通过本次的检测,让我觉得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还得下功夫。要引导学生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另外就是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时尤其是复习期间要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抓好各种题型的训练,另外就是要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重视学生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从这次检测中还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没审清题意就胡乱答题。在审题方面也需要多加培养。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改:
一是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二是要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
三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四是加强词语、句子积累运用。
五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四
在本学期四年级的写字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写字知识技能以及写字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写字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写字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1.由楷书入手。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书体而言,有篆、隶、行、草、楷等多种。学生有一定的楷书基础后,再学行、草、隶等。学生学习时一般在未对该帖的用笔、结体做到基本掌握是不换帖的。攫取众长必须先攻一家,学习要能持之以恒。
2.从点画学起。学书法先学点画,可从点、横、竖、撇、捺、提、折、勾八种基本笔画入手,基本掌握后再进行整个字结体训练。结构教学按汉字独体字、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不规则结构等逐步推进,先学独体字,后学合体字,再学复杂结构。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并对特别难写的字作重点讲解。这样教学按一定的规律上升,同时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学习点画时,也可结合一些简单的结构来教学,如每学一种笔画后,可写一些用该笔画组成的简单的.字,这样,既能使前面所学得到巩固,又能将结构教学由此由笔画教学引申、过渡。八种点画学习结束后,基本结构也学了不少,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结构打下了基础,这同时也可避免学生学习点画滋生枯燥乏味的情绪。
3.由临摹到创作。学书强调继承传统,临摹是传统沿袭下来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临摹需要有耐心,千万不可在未入帖前就想搞创作。临摹教学可采取双勾、单勾、对临、背临四种练习方法同时并进,但必须要按一定的次序即遵循由摹到临的规则。当然,临摹最终目的是创作。创作和临摹的关系是:先临摹后创作,边临摹边创作。
4.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教师示范外,还可利用高科技现代电化教学。电化教学手段能提供多姿多彩的视觉图象,演示和剖析古代名帖,可播放当代名家讲座等,使学生亲眼目睹,如临其境,
突破了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尤其是某些技巧,学生通过形象逼真的屏幕动画剪辑、分析和综合演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1、由于我在教学中主要是采用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设计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有个别的知识点没有得到充分的贯穿和学习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能主动练字。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比赛,主动观看各种展览,积极参加艺校书法班。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能注重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注意通过各种策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书写教学活动中去;同时能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进行个别化教学;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欣赏书法家的讲座和书写表演。同时还能及时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反馈;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互相学习等提供了所必须的教学环境与学习资源,使学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3、为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校园网输入多媒体讲座,幻灯投影。也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借助多媒体进行主动、创新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理想学习资源环境。学生可以根据需求,上网查询,下载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从而加大信息量,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书法家们的故事和优秀作品。
一个学期以来,学生的书写水平提高、艺术审美情趣的培养和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写字艺术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须继续努力,为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脚踏实地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五
【学情分析】
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动态。一方面经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认识物质的基本思路,并且对化学用语有大致的了解,这些是进行化学思维分析的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抽象思维相对集中的学习过程,有必要通过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来调动和发展学习兴趣,从而在新的认知框架上形成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发展态势。
【设计思路】
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无一例外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当面对这一统辖所有化学变化的定律时,难道我们对此不感到惊奇吗?如果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如上一些体验,那是我们所盼望的。我们渴望本课题的教学能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发展到树立观念,产生体验的.水平。如何才能产生体验?
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生产“质量守恒”这一知识结论的快乐。
二是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让同学们回到了2百多年前,与拉瓦锡一同思考,一同实验,感受拉瓦锡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观点的重要性,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一个在新观念支配下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探究过程。
三是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当多数同学从“化学反应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而同意“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观点时,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从而很自然的迸发出寻求原因的欲望和动力。当学生用自己预设的实验方案成功的实现了他们的设想时,同学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会认识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对获取正确结论的重要性,体验到认识的发展是理论和实践不断交锋和不断融合的过程。
四是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如螺栓螺母的不同组合,总质量不变)作为质量守恒的类比模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实现形象到抽象的跨越,由此能更容易的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五是将更多地说话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使课堂始终充满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气氛,针对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和提高。这种自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和技能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最容易产生体验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追求“预设和生成”的统一,贯彻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来推动课堂的原则。备课中时时考虑学生会怎么想,多多做出针对学生各种反应的预设,上课时要随时抓住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坚持将学习的第一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比如,让学生换个角度,从量的方面对学过的反应提出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炼出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的线索。不再由教师领着学生亦步亦趋,而是教师建立桥桩,让学生自己搭桥实现跨越。
本节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力求将传统教学的“以知识为本”转移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融为一体的化学教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不但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刻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而且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在学习的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类比
2.【学生实验】烧杯、天平、锥形瓶、小试管、带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粗铁丝、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3.【演示实验】天平、烧杯、表面皿、木块、蜡烛、水、火柴
4.多媒体教学课件。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接触定量化学实验,必须重视启蒙与提升相结合。由质量将宏观的定性分析,向微观的定量分析过渡,立足于定性地理解,培养定量微观分析的意识。还要注重探究中的变量分析与控制的基础——对比的设计与运用,激活学习思维,发展学习方法与能力。
注意科学探究教学要素中有关证据收集、结论解释和反思与评价等学习内容与方法的渗透,重视通过知识与技能,引导认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六
下面从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题、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附加题等八个板块来分析。
1、基础知识
这次考试基础题部分增加了3个选择题,分别是字形题、加点词解释、文学常识题,内容涉及必修5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二单元,必修5的内容,有些知识学生已有遗忘,所以正确率不是很高,大概只有30﹪。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是依然是人物传记,题目的设置依次为:理解实词、筛选信息、分析理解内容、翻译语句。
①对于实词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学生由于没有科学高效方法,同时文言阅读的基础也较差,所以正确率只有56﹪。
②筛选信息是常考点,也是几道题之中一贯做的比较好的,而且这次题设计的比较简单所以准确率比较高。
③分析理解内容,由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很全面,审题不够细心,这道题的得分率一向较低,这次的准确率为30﹪。
④翻译句子总分为6分,很多学生在做这类题时,不能坚持"直译"的原则,也不注重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漏掉了得分点。但由于这次的句子比较简单,所以得分情况良好。
3、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题10分,由于考前有要求,所以整体情况良好。
4、诗歌鉴赏
这次诗歌鉴赏,是一首杜甫的诗,在课本中,杜甫的诗我们学了两首,对杜甫以比较了解,有加之是资料上的.原题,所以主要考察了落实的情况,至于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还要看最后的附加题了,总体看来,鉴赏能力参差不齐,整体较差。
5、现代文阅读
本次阅读文章是一篇小说,迟子建的《与周瑜相遇》,内容有些朦胧,但主题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后边的习题设置的较简单,总体得分情况还可以。
6、语言文字运用
17、18题难度系数也比较低,同学们都答得不错,快班有80﹪的同学都做对了。但由于太过简单,并不能考出同学们的真正水平,不过得分情况好,也给同学们增加了几分自信。
7、作文
这次考查的是材料作文。材料中的故事有很明显的立意方向,即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且考试结束时,有同学告诉我,这个作文题高一时候考过,所以,立意上不存在大问题,但仍有偏题现象。总分50分,40分以上的占到20﹪,作文主要问题是硬伤太多,比如字迹潦草,文面不整洁,还有明显的错别字,严重影响了得分。另外,还有一些同学作文没写完,或匆匆结尾,字数不够800字,分数直接下降到35分以下,所以,在考试中合理安排时间是很重要的。
1、重视基础,扎实训练,加强背诵,加强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依然要加强对成语的积累运用、古诗词的背诵、文言字词的积累,还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
2、专项训练,提高语基的得分。在后段时间对成语、语病和连贯题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题量不能多,要少而精。在做题中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
3、加强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要指导学生学会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研读品味。其次,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指导,如指导学生掌握关键字词,领会主要句子,把握重点语段,理解文章思想,领悟文章内涵等。尤其要注意典型的题型多次训练,要让学生做笔记,指出答题的模式,引导学生答题规范化。
4、优化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重视"作前积累"的指导。"作前积累"是作文指导的必要环节,老师要帮助学生加强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除指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外,老师还可以针对几类时新的观点为学生搜集些经典故事以及最新事例,以弥补学生积累的匮乏。其次,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切记不要踩上高考作文的低分雷区。平时作文训练中,出现一次,指出一次,强调一次。最后,要加强作文的规范训练,指导积累写作技巧,要在审题拟题、谋篇布局、写作手法,谴词造句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要加强评改指导,教师评改作文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每次习作无需面面俱到,而应该有的放矢,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使学生明确"改什么"和"怎么改",最后,最重要的还是严格要求书写的规范性,努力做到全文无修改。
20xx年11月20日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七
课内知识,特别是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如默写、课内文言文。
课外部分(课外文言文、两个现代文语段)情况就不容乐观。
作文好作文几乎没有。
1、学生课外积累太少,依赖老师课堂讲的内容。
集中体现在第11题,这道题目学生全军覆没。
2、学生筛选文本有用信息能力差。
理不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抓不住中心句。
3、学生概括事件能力差。
交待不清起因、经过、结果。
4、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缺乏方法。
5、部分学生不会写读后感。
6、作文材料陈旧、描写少,多记叙、点题不到位。
1、针对学生概括能力、筛选有用信息能力差这两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让他们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2、加大课外文言文的训练量。
3、抓紧课外现代文的指导。
采取分考点专项指导的'方法,注重平时的语段讲评。
4、给学生印发示范性优秀习作。
分析好在哪里,如何借鉴。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八
从试卷来看,本次期末试卷所考内容全面、灵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卷从“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统计”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检测。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比较容易,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本班共70人,100分:4人;90~99分56人;80~89分;8人;70~79分:2人。
1、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分数接近全卷的1/5,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6小题:□÷△=29……18,△最小是xx,这时□=xx。错误率较高,说明这方面还做得不够,还需要加强练习。第8小题,看图计算角的度数,有少数同学题都没看清楚就直接用量角器量,结果有误差。第10小题,煎鱼问题有少数同学没掌握。
2、判断题:第3小题:要是□41÷83的商是两位数,□里只能填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试商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不能灵活运用。错误率较高,其中也有不少因为粗心造成的错误,没看清楚题。
3、选择题:第2小题、第3小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板的认识和对角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小部分同学没掌握好。
4、操作题。此题做得比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画垂线没有画垂直符号;不懂得画一个120度的角;写角的度数时没有写度的符号。这也说明学生做题不够细心或者平时根本不注意这些细节。
5、计算部分:估算中有一部分学生把除号看成乘号,而出错。
6、解决问题。总的来说题目比较简单,但部分学生不理解题目意思导致列式错误,还有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细心、计算不过关导致失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7、统计题。此题做得比较好。大部分学生只失1分。主要是第(2)小题:xx年级春季植树棵树最多,3月份4个年级共植树xx棵。在计算3月份4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很多学生由于粗心、审题不仔细算成六年级3、4月共植树多少棵。
1.从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不到60分钟就做完了试卷,但是有的学生玩,不知道检查,有的学生不会检查。
2.从试卷看,有些学生卷面不整洁,数字书写潦草,还有学生抄错数的,有漏题不做的,有漏写解、得数、单位名称和答案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3.从学生来说,审题不够仔细,解题较马虎;概念模糊不清;知识的.应用能力差。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坚持锻炼,相信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有所进步。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
6、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平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表现,做到每天都能落实好一项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学会学懂。培养好学困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让学困生的知识能够为他们自己所灵活运用。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待差生的转化工作。
20xx-6-27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九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科学教师就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教学评价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阻碍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呢?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笔者总结出了一些方法与策略。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小学科学教师只有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一般来说,备课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研究教材
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师要弄清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方面有哪些联系,并重点研究本册教材内容涉及课标上哪些具体要求,弄清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各单元之间的关联,明确整本教材的重难点,以合理优化、整合教材;另一方面,教师要研究新授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明确新授课的重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二)研究学生
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他们进行的。课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课堂问题等,确保全体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研究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用。当然,一节课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止一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几种教学方法,并将它们优化、组合,以更好地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的培养与激发。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激趣
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整堂课有无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导入的设计。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方式,如利用旧知联系新知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游戏激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不能压制他们这种天性,应将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开展饶有趣味的游戏,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加深了记忆。
(三)实验激趣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多组织一些有趣的实验,并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做,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将其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能解决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还能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了各学科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学也不例外。虽然刚开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之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分组不合理,课堂纪律差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要的任务就是分组。教师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4~6人分为一组,以确保组与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同时,还要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选择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安排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为汇报员,选择速记能力强的学生为记录员等,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有序地开展探究活动,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当然,这种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变化。
(二)留足时间,适时点拨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在给学生提出合作任务后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切忌学生思维还未活跃就匆匆给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并不代表教师要放手不管,在各小组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适时点拨,导正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向,以避免课堂教学混乱,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下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自己为主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具体来说,教师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家长与自己一起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师长评价中不断反思,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发展。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以往我们评价一个学生往往以其成绩为标准,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合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也应将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最终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重视他们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他们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而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以知识记忆为主的书面考试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的要求,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等方法,着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十
九年级试卷分为四个大题,第一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22分;第二大题阅读理解及鉴赏(含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30分;第三大题语文与生活,8分;第四大题,写作40分。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参加考试人数236人,最高分86分,80分以上6人,最低分4分,及格68人。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共六个小题,满分22分,最高分20分(1人),19分2人,均分9.6分。
1、学生对拼音、字词的掌握不清楚,模棱两可,失分率高,对古诗文填空错字、别字、増字、减字情况多,失分率高,名著阅读不到位等。
2、建议: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分析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古诗词特别是名句的识记和理解,做到书写准确无误;加强课外阅读及理解,丰富学生语文视野。
(二)阅读理解及鉴赏:
1、短文阅读“病人”:“红色郁金香”这一描写的作用,考查的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主人公做的事来回答,有69%的'学生能理解其作用并做得很好,但有25%的学生读不懂,不掌握阅读基本知识及技能,不会做或乱做,希望在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打实基础,增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9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考查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从归类的角度来答题。
3、“气风了”在文中的作用,考查过渡段的作用。本题得分较好,但还有40%的不会做,需加强教学。
4、运用对比手法,讽刺电梯内的人,重点是需要学生把握感情基调,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个要点上。
5、小说标题的含义,考查的是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运用,标题和内容的关系等。
6、说明文阅读“黄岩岛——神圣的领土”主要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作用等方面设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但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理解不清楚,需加强教学。
7、古诗文鉴赏:多数学生对译文做得较好,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不到位,应多教给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的方法。诗歌鉴赏中,大部分学生能读懂诗歌,但对诗歌中诗人表达的领会不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教给学生结合意境理解诗人情感的方法。
(三)语文与生活
此题学生得分率高,但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方面缺乏创意,深入度不够。
(四)写作:命题方式为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学生选做的情况几乎各一半,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在作文中是否能写真实的想法和体会,能否抒发真情实感。此题中,学生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但90%的学生只是随意写作,并无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分值普遍不高。建议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体验,在文中抒自己的真情,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质量教学反思想篇十一
第1小题,看计数器写数,部分孩子读数写数分不清,弄反了,平时还要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2小题,数小棒填空。个别不认识字,把“根”当成“捆”导致出错。
第7小题:一张20元可以换()张5元。有孩子因为不会换而出错,生活经验较少。
第8小题:辨别方向是本册教学的难点。应该练习生活让孩子多多练习,这样才能减少错误率。
第10小题:数图形,两个班级大约有10个左右的孩子因为数错了导致失分,平时还要培养孩子们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失分集中在第2题,每个班都有接近一半的孩子出错,再加上分值较高,每题3分,因此此题失分严重。分析原因,孩子们对“各拿”了2张不理解,以为是共拿2张,因此导致出错。这种类型题平时练习忽视了,因此导致失分较多。
1、直接写得数,因平时口算练习抓的'比较紧,失分较少。
2、用竖式计算,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横式漏写得数,二是计算错误。还需要平时培养孩子们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主要存在问题:
1、忽视了已经改的数学信息。数学信息跳绳14元改成了10元,在做题过程中,部分孩子还用14来计算,导致出错。
2、谁比谁多多少?和谁比谁少多少?这两类减法问题个别孩子不知道用减法计算,而用加法计算了,也有同学是读题走马观花,不细致,出现错误。
3、找错信息或抄错数。个别同学学习习惯欠缺,静不下心来,以至于找错信息或找对信息却抄错了数,因此出错。
今后采取的措施:
1、重视学生平时上课听讲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听、会看、会说、会记,力求使学生的马虎降到最低。
2、加强学生口算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口算教学和计算能力的教学,计算尽量要做到仔细,不错数,平日要加强训练,力求使计算题失分达到最低。
3、在平时的训练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遇到能力题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