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三字经读后感(汇总13篇)
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读后感应该如何展开思路和表达观点?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讨论一下。下面是一些读者分享的读后感,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和感触来诠释书中内涵。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一
我的书房中多了一个新成员:《三字经》,那是我特地去新华书店买来为自己补课之用的。闲暇之时,随手翻阅,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寒假回家,看到读小学的侄儿正在背诵《三字经》,便随手翻阅起来,读后竟爱不释手,感叹自己幼时没能阅读之,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我出身农家,蒙学时期没有师长指点诵读过《三字经》,其实那时家庭也没有条件给我买课外书。高中时被分流到理科班,从此与国学类书籍更加疏远。尽管求学中耳闻过《三字经》及其中的少量名句,但是从来不曾全文通读过。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国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书于封建时代的书籍难免会夹带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影响《三字经》成为我们特别是儿童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后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许多人增补加工,形成了多个版本。《三字经》是中国近800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中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许多名言警告,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人、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座右铭。关于为人,如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关于教子,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劝学,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勤有功,戏无益等,可谓金玉良言。
吸取全面的知识营养,方能成就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全营养,是因为《三字经》仅一千多字,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谨严,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包括成人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对儿童而言,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即使对于理解了其内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中国历史,却仍然对于各个朝代先后顺序、重要历史事件、延续时间等颠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万千。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理解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字经》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全面均衡的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识的精华,因材施教,并以独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相信你在阅读之后,会比我有更多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书房中传出我朗朗的读书声。我正在读一本中华经典书籍——《三字经》呢。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好多古今经典诗文,而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字经》。它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儿童启蒙课本,作者是宋代的王应麟。这本书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令我百读不厌。
我的这本《三字经》不仅有它的原文,而且还有注释和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茂,使我读起来兴趣盎然。
读《三字经》,让我懂得谦让、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讲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讲黄香九岁就知道用身体把被窝焐暖让父亲休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是说人应该首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
读着这些内容,我不禁感到一阵阵脸红。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只要我开口,要什么就有什么,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直以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从来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每当学习不顺心的时候,甚至还会向父母乱发脾气呢。和孔融、黄香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呀。今后,我要改变自己,多体谅爸爸妈妈,多为他们着想,尽量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为我们讲道德,论古今,有名人英雄,有历史战争,有学习方法,有自然规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徜徉在这样的经典诗文中,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洗涤。在这些精练短小的语句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让我明辨是非,学会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阅读者,收获着,我乐此不疲。
《三字经》是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却的入门之书。据材料引见,《三字经》是中国近年来传布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全文结构严谨,文笔天然流利,深入浅出,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很是适合背诵识记,百读不厌。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普遍流传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作者具有不凡的归纳综合和言语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髓,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之意。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数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建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起头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硕的知识。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可是并非枯燥的说教,它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吊颈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对为人、处事、求学、结交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儿女留下什么遗产。作者的立场是”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独一经。“他说世人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儿女,我呢?教育后代,唯有一册经书而已。在教育后代的问题上,很附和现代观念。
解读《三字经》能让更多文化并不高的人也能理解文化,使文化通俗化。读完《三字经》,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弘扬正气。
放假在家休息的日子,爸爸要求我把以前读过的《三字经》拿出来重读,并给我讲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上学前背《三字经》时,其中很多语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现在上学了,经过爸爸的讲解,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
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的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家长评价:孩子从学龄前,我就开始尝试对她进行国学方面的启蒙,纵观国学经典,我首选了《三字经》。一本幼儿简化版的《三字经》,在开学之前,孩子已经可以大体背诵了,当然,其中内容,是不可能知其意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一部经典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道路坎坷曲折,但前途乐观,因为我们出生于21世纪的下一代将举起传承的大旗,为民族精神点起希望之火。
孩子的国庆作文有一篇是读后感,其实孩子现在尚不具备阅读能力。于是我便想到让孩子重温曾经背过的《三字经》,提炼其中的精髓。在我的指导和启发下,孩子对上文中这一段内容有了认识。当然,不可能期望这种感想有多么深刻。能够明白怎样对待学习,学习有多么重要,我觉得已经是不小的进步。
有了第一篇作文的体验,这第二篇作文孩子已经能够主动表达一些个人观点,初步了解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文字。孩子的长进令人欣喜,同时也体现了园丁的辛苦,相信孩子在老师的辛勤培育和自身以古人为榜样的奋发图强之下,会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珍贵遗产,它易读、易记、易理解。《三字经》里面包含了自然常识、历史故事、道理常规。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还教会了我们要勤奋学习。
里面的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我们必须得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小时候,父母、老师的教育十分重要。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就是说人在小时候,性格本来是善良的,他们的性格十分相近,长大后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性格便相差甚远。这就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前途一半是靠自己,另一半就是靠亲人的悉心教导,这才能使孩子步入正轨。这些都是教育的功劳,所以教育是很有必有的!
《三字经》的前一部分包含了论理道德。谦让就是这数不胜数的道德中的一种。只有四岁的孔融懂得让梨,知道自己的岁数最小,就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这就是一种美德。比如黄香温席的故事就流传千古,妇孺皆知,每个人都被黄香的孝顺感动了。
《三字经》中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里出现的国家有:夏、商、周、秦、楚、齐、燕、赵、魏等国家,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许多贤明的君主,如一代明君——李世民,他深得民心,把唐朝治理地井井有条,虽然在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明君,可昏君也有不少,如隋炀帝——杨广。他和李世民的做法迥然不同,他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顾老百姓是死是活,只有自己开心就好,他的做法是可耻的,恶人有恶报,最终,隋朝毁在了他的手里,是他把父亲建立起来的隋朝断送了。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这个国家有朝一日一定会兴起。但是国家如果国家由昏君接手,这个国家就处于逐渐衰败的状态,最后灭亡。这就是国家为什么有兴也有衰的原因。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叙述完后,接着就是那些勤学苦读的人。孙康、车胤他们俩一个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一个是靠萤火虫的光亮来读书,他们虽然家贫,但是他们人穷志不穷,这就是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共同的特点,他们能如此的勤奋刻苦里我敬佩!
讲完了所有的故事,我选一句语句来巩固巩固,比如说:曰仁义,理智信。此五常,不容稳。就是说仁义理智信这五常是不允许混乱的。书中说仁义礼智信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但在现代社会上,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所以我们要有礼貌,做新时代的少年。
《三字经》里面包含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学好《三字经》长大后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二
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
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
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大海阔,踏浪尖,高山险,勇登攀。
守琴心,抱剑胆,温而厉,恭而安。
铁可磨,石可穿,攻必克,胜必谦。
文档为doc格式。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三
上课抄,下课背,功夫大,精力费,多动脑,少挨累,事之半,功之倍。
听课前,要有备,找主线,读课文。
认真听,第一位,心无贰,脑相随,莫闲了,手头笔,录提纲,存疑问,重难点,失与得,作业题,记上本,利复习,助回味。
课后题,要独立,明问题,定方向。
能举一,会反三。
相似处,常对比,点带面,高效益。
做单选,脑与眼,心汽静,题看全。
明要求,抓关键,回归书,落脚点。
辨正误,定相关,两点间,直线短,最符合,方入选。
要当心,有反选,于此处,常失算。
不定项,难度大,题肢多,正误杂,遇见时,莫害怕。
看题干,读题肢,尤注意,一字差。日所学,细过滤,回归书,决心下,选题肢,符合它。
简答题,不简单,若轻心,难尽善。看清楚,细掂算,哪一课,哪一点。跨度大,找关联。
下笔时,要简练,讲术语,不乱编,层次清,一二三。
解辨析,并不难,三部曲,是关键。
辨是非,为起点,正与误,常交织,作答前,要看全。
析事理,在中间,紧抓住,知识点,条理清,层次全。
辨中析,析中辨,运用中,莫死板。
总评析,在后面,作答案,方尽善。
把关题,摆材料,创情景,考能力。
下笔前,先读题,善归纳,会演绎,繁化简,抓信息,书外题,书内理。
下笔时,莫心急,多层次,全面析,逻辑强,文理密,关键处,要深议。
时政题,联实际,卷面清,工字迹。
考场上,要镇静,姓与名,填写清,览全局,方案定,总原则,易先行。
综合题,也没啥,过电影,脉络清,巧综合,腹稿定。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四
人在做,天在看。
莫作恶,常行善。
家和睦,赡老先。
言语敬,行为端。
老若病,候床前。
身难动,亲喂饭。
虽脏累,心不烦。
父母做,子女看。
待汝老,后辈还。
行江湖,义为先。
强不屈,弱不寒。
多交友,道路宽。
心真诚,无欺骗。
两交往,不背言。
前后一,心坦然。
胸怀广,大度暖。
常感恩,不白眼。
走职场,心要专。
责任心,不可断。
好学习,勤专研。
过常思,功莫贪。
尊领导,爱职员。
讲正气,己为先。
脚踏地,头顶天。
人在做,天在看。
种因果,报因缘。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五
铃声起课间到讲卫生很重要。
座位纸要拾起地面净空气新。
果皮屑及时清防虫蚁蟑螂侵。
分担区勤打扫窗几净扣分少。
不刻画墙桌椅借人物及时还。
损人物主动赔拾人物不归己。
教室内不喧哗有问题小声谈。
出教室要背手右侧行紧闭口。
不跑跳不打闹不逗留不乱叫。
下楼梯扶把手不抢前不跳走。
滑扶手最危险轻则伤重则残。
乐一时玩出险终生悔心不安。
下楼梯眼睛亮人要多不抢上。
一个摔赶紧扶后来者马上停。
不许挤不许拥等扶起再前行。
踩踏事最惨痛早防范不发生。
操场上完全玩选游戏应避险。
玩得精玩得巧悦身心练大脑。
讲团结懂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有垃圾扔站点随意丢最丢脸。
爱树木护花草你我他不缺少。
爱祖国建丰碑敬国旗尊国徽。
红领巾血染成常佩戴要干净。
升国旗行队礼唱国歌要肃立。
听讲话应恭敬明事理学文明。
出早操快静齐不喧哗不拥挤。
听音乐动全身听口令强自己。
广播操要牢记天天跳好身体。
一上午饥肠闲先洗手后吃饭。
不玩耍不拖延边进餐边喝汤。
胃肠好身体壮午餐饱不能撑。
饭后走不可跑胃下垂伤身脑。
午饭后午睡香精神养精力棒。
午觉好养心脏一下午体力旺。
放学后自整理书桌上书桌里。
垃圾除废纸清衣物全作业明。
排好队不吵闹穿好衣戴好帽。
跟队走不单行校门口家长等。
劳动时扫干净窗和墙白又亮。
你洒水我扫地齐动手净班级。
不打闹不偷懒脏和累我抢先。
桌椅齐地无尘空气好利身心。
进家门先净手不贪玩不乱走。
取出书备好本写作业是正事。
眼要明心要静不拖拉不走神。
我作业独立成勤动脑善思考。
有疑难再求助写字好妈妈笑。
考试时心要诚不作弊分要真。
学习好为自己骗自己糊涂人。
进晚餐要吃少多吃菜少饮料。
多喝水少零食铅超标绝不要。
饭后戏有内容健身心续友情。
好伙伴讲团结齐游戏多开心。
游戏中要礼让心宽宏有度量。
有困难要帮忙雪送碳不相忘。
学与玩有结合巧安排都能得。
学得实玩尽兴两结合你真行。
七点半洗刷完上厕所回房间。
有读物三十分看故事身心宁。
一杯奶营养全增钙质助睡眠。
右侧睡闭上眼话不说美梦甜。
学校外需做到有气质有风度。
仪态美举止雅衣整洁精神好。
站坐行仿前辈站如松坐如钟。
卧如弓行如风尊重人文明语。
讲理解讲和善谈话时面带笑。
若问路要礼貌“老爷爷阿姨好”
若购物注行为不乱动买卖和。
看演出提前到轻入座不迟到。
不喧哗不乱跑演出闭要鼓掌。
有纸屑不乱抛有果皮扔进箱。
乘车时不拥挤尊长辈爱幼小。
客人到心欢笑物品齐房间整。
主动迎又周到送物品接物品。
双手呈谢声到亲友家去做客。
重礼仪少不了用物品不随意。
经允许教养好用餐时不抢先。
离去时招呼到要告别说感谢。
有礼貌人人笑好习惯早养成。
见长辈行个礼父母话要牢记。
遇老师立个正若迟到喊报告。
入教室步子轻欲发言手先举。
别人物莫乱翻他人室不乱进。
同学见互问好听人言要倾心。
带微笑要谦逊长辈训晚辈正。
同行走长先行背后话不乱说。
评价人要公正入校园穿戴齐。
扣系好发扎紧高跟鞋化妆品。
金银饰都不宜拖拖鞋穿背心。
留长发皆不准对来客要尊敬。
讲大方不尾随外作客要懂礼。
主人让方才进主人茶双手接。
离开时要道别礼貌语要学会。
谢谢您对不起问您好道再见。
麻烦您没关系说劳驾别客气。
话虽简人高兴对同学要和气。
不打架不骂人人有难帮到底。
他人格我要尊人绰号我不取。
一日事一日毕一日顺一日贤。
讲优雅要文静有风度大器成。
说千言道万语严律己终受益。
三字经要牢记好习惯好人生。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六
在科举时代,强调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纯粹是一种封闭式的应试教育;另外还有一种是激励式的教育,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物质、美色和地位提升的鼓励,譬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纯粹的苦读,以换取甘甜的未来,这种励志教育很单调。而童蒙教材《三字经》,则比以上教育要高明,它里面所包含的励志教育,并不是一味苦读,其中的内容和层次,还是非常丰富的。
教五子名俱扬。
赞美奇迹,传世故事中有夸张成分。
在整部《三字经》里,涉及到科举制度的,主要是以下两条:“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个窦燕山,原来名叫窦禹钧,是五代时期的北方人,主要生活在后晋时期。
窦燕山的经历似乎简单而神奇,简单的是他安心教育五个儿子,神奇的是,五个儿子都在科举考试中登科及第。其实,事情并非那么简单。窦燕山生活在石敬瑭开创的后晋时代,那时候的北方,其实很不太平,契丹经常有事没事来一趟,来回一趟往往是铁马金戈,烧杀掳掠,尤其是石敬瑭去世后,耶律德光大举入侵后晋,把当时的皇帝都掳走了,简直是“靖康之难”的预演版。
在这种纷乱不定的情况下,逃难都来不及,窦爸爸要把五个儿子培养成科举考场的佼佼者,真不容易,可见决心不小。
当然,有钱就是任性,窦燕山为了让儿子专心读书,建了四十间书房,买了几千卷书,让五个儿子在其中认真读书。这样的投入,到了宋朝就换来喜人的成果——五个儿子都中举成为北宋的官员。
窦燕山能在战乱中坚持下来,在和平时收获读书的胜利果实,由此看来,应试教育也需要眼光。
还有一个,“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八十二岁还能中状元,这故事太励志了。然而,过于奇迹化的励志故事往往靠不住,果然,史上的梁灏其实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高中状元,42岁就去世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的儿子梁固后来也中了状元,一对学霸父子,这才是真实的奇迹。
赵中令读鲁论。
读书不是手段,
而是人生的目的和境界。
《三字经》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对于学习的肯定,不再将学习当成出人头地的.手段,而是将其当做人生的必然状态,当成人生的最高境界来追求,最明显的莫过于“赵忠令,读鲁伦。彼既仕,学且勤。”
在科举时代,很多人将读书当成一种谋取功名富贵的手段,读书的目的在于进入仕途,然而,《三字经》对读书的境界有所提升,它否认读书只是为了“仕”,更鼓励在达到目的后,还要继续学习,继续深造。
北宋的赵普,已经是朝廷高官,也很有实际才干,读书对于他而言,似乎已经是多余的了,然而,他还是听从劝告,每天在政事之余,坚持阅读《论语》,由于工作太忙,只读了半部。传说他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不太真实,但有了事业上的成就后,还能低头读书,这才是真正的学霸。
因此,在解释这几句话时,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读书不是一时的手段,而是终生的目的,是与人生始终相随的。这样有利于树立学习型人格,塑造好学的品性,如果这些孩子长大后,个个能像北宋赵普那样在工作后仍能坚持学习,那么,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会是一个好学的国家和社会。
由此可见,《三字经》关于学习苦读的内涵很丰富,并没有单纯停留在苦读求功名的层面。
彼虽幼身已仕。
鼓励青少年对社会的积极介入。
唐朝的刘晏,据说七岁时就在唐玄宗手下任“正字”官员,早早就参加了工作,《三字经》的作者不由得赞叹:“有为者,亦若是。”有作为的人,就应该像刘晏那样。
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似乎是羡慕刘晏七岁就能在朝廷任职当官,其实不然,这几句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要学习刘晏那样,自小就有社会责任感,有走进社会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这其实就是在早期培养儿童乃至青少年的工作社交能力。很多人读书不细心,把这么前卫时髦的学习思维轻轻放过了。作者要鼓励的并非像刘晏那样当官有出息,而是鼓励孩子们早一点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正好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相反的。
鼓励孩子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其实也是一种上乘的教育方式,刘晏正因为自小能参与社会管理,因此他长大后成为了唐朝史上,乃至中国古代史上最了不起的财政专家。
能辨琴能咏吟。
读书不是为功名而是为了才华。
《三字经》里列举了史上极富有才华的两位女性:东汉三国的蔡文姬、东晋时期的谢道韫,“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虽然多少带点歧视女性的语气,但总归还是赞美了女性的才华和颖悟。
抛开性别的纠结,我们还可以从这几句话中得出一个结论——《三字经》作者主张的读书,并非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才华,涵养灵气,不是为了换取功名,说明《三字经》的学习观是塑造人的气质、修养和才华,这才是王道。
蔡文姬能根据父亲蔡邕的弹奏,判断出第二根弦断裂;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描摹飞雪的情状,贴切形象。这两位聪颖博学的女性,并不是功名上的成功者,但照样可以成为励志的榜样,可见中国人对人才的界定,未必完全凭借功名。
有才华,有气质,终生坚持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当然,顺便也当当应试场上的学霸……可见中国古代的人才观,是很完整的,也是很健康的。我们今天读《三字经》,不能忽略这些积极因素。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七
有一天,七岁的项橐和小伙伴们在路上玩筑土为城的游戏,正巧孔子率众弟子经过。他们只顾埋头游戏,没有躲避孔子乘坐的车。孔子弟子下车责备,项橐回答说:从古至今,只有车避城,哪有城躲车?孔子看小小的项橐说得头头是道,心里欢喜,便令弟子绕道而行。
项橐想了想,回答说: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里没有鱼儿,空门没有门闩,舆车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没有环,萤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天短,夏天白天长,枯树没有枝儿,空城没有官儿,小孩子有名没有字儿。
孔子回答:鹅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雁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树心坚实。
孔子知道项橐非常聪明,知识渊博,惊叹:后生可畏也,后生可畏也!又对弟子们说:项橐虽幼,可以为师。这就是孔子师项橐的由来。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八
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
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倡和谐,民所望,兴道德,国运昌。
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大海阔,踏浪尖,高山险,勇登攀。守琴心,抱剑胆,温而厉,恭而安。
铁可磨,石可穿,攻必克,胜必谦。
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燃红烛,化春泥,呕心血,育桃李。
授知识,传道义,人才群,功德碑。
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己过,言必行,行必果。败与胜,非天命,得与失,乃互生。
勤奋者,功必成,开创者,业必兴。贪逸者,手必空,爬行者,难成龙。
图小利,毁名声,贪大财,易丧命。私欲烈,弊丛生,心怀公,百路通。
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
学先辈,慰英灵,传家宝,要继承。学女娲,补苍穹,仿后羿,济苍生。
思夸父,追光明,效愚公,事竟成。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
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石中玉,木中松,云中鹤,人中龙。
知荣辱,习礼仪,不知礼,无以立。遵公德,守纪律,兼相爱,交相利。
见人贤,即思齐,仰高洁,弃粗鄙。
两分法,辨是非,三思行,慎有益。宠思辱,安思危,福思祸,利思义。
欲利群,先修己,树新风,从我起。
兴五常,正纲纪,处世训,应牢记。仁者爱,民所喜,义者刚,民所宜。
礼者雅,民所需,智者明,民所依。信者诚,民所誉,扬正气,振国威。
明人伦,孝第一,家道昌,门风立。对长辈,忌无礼,凡出言,用敬语。
虐老人,悖情理,天不容,法不依。父母老,勿嫌弃,若有病,快就医。
勤照料,细护理,寸草心,报春晖。羊跪乳,乌反哺,父母在,儿孙福。
真善美,是三金,人之根,国之魂。真在情,善在心,美在意,形在神。
雾茫茫,雨纷纷,眼见事,未必真。千里风,万里云,背后语,莫全信。
财试人,火试金,慎褒贬,善恶分。良言出,冬亦温,恶语吐,箭穿心。
道不邪,有知音,德不孤,必有邻。己不欲,勿施人,己欲立,而立人。
博爱心,宜长存,忠恕道,伴终身。毁人者,必自损,玩火者,必自焚。
恶为疾,是孽根,善为宝,乃福音。柔若水,义薄云,人心归,天下顺。
德智体,是三好,争三好,是目标。德为上,智为高,体为本,风华茂。
登书山,善思考,游艺海,陶情操。莫赌博,勿喧闹,远有毒物品,斥黄妖。
戒网瘾,防泥沼,陋习俗,应改掉。清肌肤,洁心灵,正衣冠,修其容。
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走如风。听其言,观其行,明其道,计其功。
精气神,是三宝,克敌弓,不可少。精神力,紫气豪,民族魂,华光照。
男儿品,贵似金,女儿魂,洁如云。能抗争,能沉稳,能高歌,能低吟。
贫不移,富不淫,威不屈,辱不忍。精有源,气无垠,心通道,道通神。
重名节,防微尘,浩然气,贯古今。
松竹梅,是三友,岁月寒,不分手。松有志,不倨傲,竹有节,不折腰。
梅有香,不争俏,三结义,品自高。轻私利,重友谊,结善缘,忌猜疑。
遇无礼,莫斗气,求大同,存小异。人至察,无知己,水至清,则无鱼。
传闲言,非儿戏,听谗言,要警惕。闻流言,不唱随,逆耳言,宜听取。
有人缘,群贤聚,无良知,众人离。成人美,济人危,见人险,义勇为。
邦有道,助有规,巧为浮,拙为贵。口拙者,无是非,眼拙者,无怨怼。
愚在表,智在内,勤补拙,大智慧。
天地水,是三元,养万物,亲自然。天道厉,地道严,水性柔,顺而险。
慎开发,节能源,播绿色,种福田。芳草地,碧云天,杏花村,桃花源。
元气旺,福气添,心神怡,寿延年。天人合,永世安,地球村,乐陶然。
合为贵。
正清和,是三经,践行者,事必功。不信邪,曰为正,路不偏,中道行。
脚不斜,心不惊,中正者,乐平生。不浑浊,曰为清,阴阳分,泾渭明。
欲不贪,情不纵,心清者,人必敬。曰为和,不纷争,和为贵,和则兴。
一人力,难经风,百人力,能抗衡。千人力,大无穷,万人力,四海宁。
国不和,刀兵起,家不和,骨肉离。人不和,心不齐,志不和,道分歧。
社会和,少暴戾,民族和,国之基。将相和,力生威,家庭和,万事吉。
港澳台,亲兄弟,同根生,共呼吸。和合力,胜金玉,和生祥,彩云归。
倡五讲,揭新篇,尊四美,扬新帆。讲文明,忌野蛮,讲礼貌,忌傲慢。
讲卫生,忌污染,讲秩序,忌散漫。讲道德,忌空谈,日日新,不间断。
心灵美,无邪念,语言美,无脏言。行为美,做典范,环境美,建乐园。
我中华,开新纪,倡文明,兴正义。五千年,文化力,传至今,了不起。
好传统,莫荒弃,百福临,千祥集。和谐经,警世钟,铭在心,贵在行。
和平颂,入太空,和谐曲,咏无终。建小康,求繁荣,兴中华,奔大同。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相远。
易解: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後来因为生活和学**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易解: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於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著重在记忆,之後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易解: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後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易解: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於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教出好孩子,必须父母与老师双方面配合,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麼作为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礼仪。
易解: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透过学**,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事合不合乎义理,应不应该做?作子弟的,要趁著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好好学**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
易解: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他就用扇子先将父亲的床铺搧凉,再请父亲就寝;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先将父亲的被子睡温暖,再请父亲安睡。类似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所应当尽的本分。
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晓得礼让兄长,将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较小的。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易解: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知识,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易解: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日月星。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易解: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易解: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相生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克的关系。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互相配合用来计算年日,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易解:黄道是太阳在太空中所运行的轨道,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为热带,温度极为炎热,我们的国家,位置在北半球的东边,因为上地面积广大,所以包含了热带、温带、和寒带。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易解:我们国家,河川之中长江是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还有淮河和济水,这四条河最後都向东流入大海。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入海不复回。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易解:士是读书人,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民,是组成社会、建立国家的基本份子。仁义礼智信,维系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仁是爱人利物;义是公正合宜,是正正当当的行为;礼者理也,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智是慎思明辨的能力;信是诚实不自欺亦不欺人的态度。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易解: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是属於植物,遍及陆上及水上。至於动物有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空中飞翔,有的是行走在陆地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易解:稻米、高梁、黄豆、麦、黍(黏)、稷(不黏)等,六种谷物是供人类所食用的主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因此主食各不相同。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所畜养的,各有其贡献。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易解:喜悦快乐、生气、忧伤、害怕不安、爱惜眷恋、憎恨讨厌、及想要拥有的欲望,是人人都具备的七种情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能适当的调节控制,不受情绪所左右,做情绪的主人,不作情绪的奴隶。青红黄黑白,是我国古代所定的五种颜色,称为五色,我们很容易就能用眼睛辨别出来。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易解:酸、苦、甜(甘)、以及辣(辛)和咸这五种味道,是食物中所包含的五种味道。羊臊味(羶)、烧焦味、香味、鱼腥味、腐烂的臭味,这五种气味,是我们的鼻子所闻到的五种味道。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易解:匏瓜与黏土古人作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壎),革是指牛皮,可以制成乐器称为鼓,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如晋鼓、腰鼓、博浪鼓等。木制的乐器有木鱼、梆子、拍板、祝和敔。石类乐器有磬(石磬),金属铸成的乐器有钟、锣、钹、铙等。丝类乐器是因为中国古代用蚕丝作弦,故称为丝类,有琴、瑟、筝以及後来的胡琴、琵琶、小提琴、吉他等都是。竹制乐器是用竹管穿孔而制成,主要分为笛(横吹)和箫(直吹)。以上这八种乐器可作为八音的代表,「音乐」可以调和身心,它和「礼」是相辅相成的。平、上、去、入是古时候的四声,讲话时咬字发音应该正确,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平声即是现在国音中的第一和第二声,上声即是国音的第三声,去声即是国音的第四声,入声音调短促而急,分布在国音声调中。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易解:高曾祖代表了三代,即是高祖、曾祖、祖父,然後是父亲再来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亲族称为九族,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至玄曾三字,为求押韵而对调)。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易解:以下是讲五伦,五伦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对待的原则。父慈子孝,父亲慈祥恩爱,子女孝顺,夫义妇顺从,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至於兄弟姊妹之间,作兄长姊姊的应该爱护弟妹,弟妹也应该恭敬兄长姊姊。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领导者对部属要尊重,部属对长官应忠於职守认真做事,各尽本分。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易解:从父子恩到臣则忠,这十条义理,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要了解亲疏关系,注意先後顺序不可以违背。
古时候父母、祖父母、兄弟、伯叔、外祖父与表兄弟等亲人,过世时所穿的丧服都有一定的礼节,不可混乱。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都很注重礼节。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易解:学**礼节仪规、音乐、射箭、驾驭马车、书法、数学,是古人教导子弟必备的六种技能,称为六艺,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具备这些才能了。只有练**书法写字,大家仍然共同遵守。已经认识字之後,接著就要讲解学**文字的构造和它的意义。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易解: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有他独特的意义,较早有甲骨文、钟鼎文,再是大篆、小篆,继之有隶书、草书、这些都要分清楚不可混乱。天地之间的学问广大无边,如果都想要学,恐怕会无从学起,不如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日积月累功夫精深,自然水到渠成成就非凡,其馀的只须知其概要,了解来源就可以了。
凡训蒙需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易解:凡是教导初学的学童,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义理讲解要详细,并且考察事实说明清楚。对於文字章句的读法,与如何分段的方法都要明白。古人文章不分段,没有标点符号及注音,这些都由老师来教。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易解:论语是孔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是从政治国的典范。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易解: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子的孙子孔伋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中是不偏不倚,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所说是不偏於一方,永不改变的天下至理。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十三年三月二日,讲演民族主义第六讲时说:「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整。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麼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哲学的知识中所独具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发扬的。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易解:孝经共十八章,是一部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後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於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究其中的道理。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易解: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书经之中包含典谟、训诰、誓、命等六篇文书,典:常也。尧典、舜典是帝王不易的常道。谟是大臣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训:诲也,是大臣对君主的进谏,如伊训。诰是君主发布的命令,如昭告、酒诰等。誓:信也,是指君主出征时宣誓的文告,如甘誓、秦誓等。命是君主所下达的命令,这些都是书经中奥妙之所在。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易解: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於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後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汉朝时有两位著名的儒者,述说圣人的言论,大戴戴德将礼记删订为八十五篇,小戴戴圣则删订为四十六篇(即为现今留存者,加上後人增补三篇合计为四十九篇)。其内容完整的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包含各种礼节、五分十二律等音乐都十分完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易解:诗经按体裁可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作四诗,古时候诗歌一体有诗必有歌,国风是采集自诸侯各国的民俗歌谣。雅者正也,是正式场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诸侯朝觐天子所用的诗歌,小雅是天子宴享宾客所用的诗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所使用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诗经经过孔子整理删订为三百一十一篇,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遗失六篇,今存三百零五篇,取其整数通称「诗三百」。内容记载:从事父至事君,人伦之道无所不备。可见诗经非常值得後人学**、背诵、吟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不学诗,无以立。」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後(东周),周天子衰落不能号令天下时,作诗的风气就逐渐没落消失了。於是孔子写出春秋这一本书,文字虽然简约,意义十分深远,详记鲁隐公到鲁哀公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用来褒扬善行好事,贬抑恶行坏事,希望能藉此提醒世人分辨忠**善恶,更期盼当政者知所警惕,当时很受到重视,对时局有很重要的影响。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十
《三字经》,古代童蒙读物最有代表性的教材之一,一卷,相传为宋儒王应麟所作,书中有关元明清部分为后人所加。从南宋起就被广泛用作蒙学教材,直到清末明初。
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先世浚仪人,迁居庆元,知识渊博,著作颇丰,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擅长考证。
此书共三百八十句,结构严谨,文字简练,三字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句谐韵,琅琅上口,深入浅出,流畅有趣,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涵盖面极广,涉及伦理道德规范、名物常识、经史子集、历史次第等,许多语句,如“养不教,父之过”、“勤有功,戏无益”等等成为妇孺皆知、世代传诵、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
特别是其中对历史知识的叙述,尤为精炼,仅用了三百字就概括了从曦弄到清统一的.五千年中华历史,真乃“袖里通鉴纲目”。
《三字经》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间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蜀魏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
元灭金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七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
至李闯神器焚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廿一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维。
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
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十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自性都是圆满的(此处“善”非善恶之善,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平等对待一切万物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每一个婴儿,父母的教导及生长的环境不同,教养、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写什么,他就呈现什么。),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善与恶及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如果懒惰不教育,那么就会偏离圆满的本性。教育最好的方法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否则样样通,样样不精。并且养成浮躁的习气。)。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故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不喜欢读书。一天他在河边玩耍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根铁棒在大石头上磨。李白非常好奇,问那个老妇人:“你在干什么呀,老奶奶?”老妇人一边磨一边说:“在磨铁棒。”“磨这个干什么用呀?”李白又问。“做一根绣花针”老妇人回答。“什么?”李白听糊涂了。“你想把这么粗的铁棒磨成绣花针?可是这要花好多年啊!”“这没有关系,只要我坚持下去,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老妇人的话深深打动了李白。从此,他认真刻苦地学习,最终成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年幼的孟子一起生活。起初他们住在一座墓地附近,孟子看见人们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陈列物品祭拜,就学着呜呜地哭拜。孟母于是迁到集市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卖自夸地推销商品赚钱,也学着叫卖东西。孟母又迁到一所学堂附近。孟子跟着学童读书学习礼节。孟母便定居下来。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教育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妈妈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这布匹半途而废一样,前功尽弃了。”孟子醒悟,从此发愤读书。后来成了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故事:《窦燕山教子》。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出生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授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窦燕山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他的培养和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人们称其窦氏五龙。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十二
《三字经》是我国传统的启蒙教程,使我们文化的隗宝,那么,今天小编告诉你们一个当代的三字经——健康三字经现代人,有烦恼:生活好,健康糟。
问何故,医家道:烟和洒,罪魁首;。
吃素少,荤超标;日劳累,玩通宵。
怎么办?医嘱教:心宁静,莫烦恼;。
怒悲忧,如云消。日三餐,八分饱;。
荤和素,搭配巧;粗与细,样样要。
莫吸烟,酒喝少;生物钟,调整好。
常运动,胜补药;百种功,步行好。
上述事,贵坚持。强体魄,可长寿。
人是铁,饭是钢,饮食好,才健康。
吃东西,讲卫生,胃肠好,不生病。
吃饭前,先洗手,脏东西,顺水走。
吃罢饭,要漱口,口齿净,除污垢。
烂瓜果,臭鱼虾,坏肚肠,是冤家。
剩饭菜,隔夜茶,吃下肚,害处大。
吃热饭,喝热茶,不泻肚,不发痧。
生和冷,少进口,身健康,命长寿。
不吸烟,不喝酒,瘟病鬼,绕道走。
嘴不馋,口不贪,饭定时,胃肠安。
每顿饭,八分饱,撑不着,胃口好。
贪得多,嚼不烂,胃肠病,容易犯。
要细嚼,要慢咽,胃和肠,都健康。
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掌握好。
吃零食,伤胃肠,若偏食,缺营养。
大肥肉,含脂肪,别多吃,防肥胖。
多水果,多葱蒜,多蔬菜,食清淡。
血脂低,血管健,解大便,不费难。
瓜菜豆,粗杂粮,价便宜,营养强。
饮食事,非寻常,不注意,损健康。
早晨起,洗洗脚;好比是,吃补药。
上床前,泡泡脚;精神爽,疲劳消。
伤了风,烫烫脚;发出汗,疏通窍。
天寒冷,暖暖脚;不受寒,不感冒。
常走路,练练脚;身体健,体型俏。
想养心,盘盘脚,既安神,又益脑。
临睡前,搓搓脚;能疏经,可通络。
甩手臂,踢踢脚;能健美,能壮腰。
抬起腿,压压脚;能强肾,能固腰。
仰起头,踮踮脚;颈椎病,慢慢消。
人倒立,并并脚;血循环,通畅了。
双脚健,人不老;康而寿,乐陶陶。
东方明,晨鸡啼;缓起床,勿过急。
凉开水,好东西;空腹饮,益身体。
到户外,炼身体;做体操,打太极。
日三餐,要注意;宜清淡,远油腻。
多吃菜,少肉糜;粗与细,搭配齐。
细咀嚼,勿咽急;七分饱,身得益。
做事情,要量力;累则止,防劳疾。
种花草,养虫鱼;读诗书。学六艺。
夏天热,多休息;睡午觉,蓄精力。
夕阳下,消暑气;散散步,寿自颐。
看电视,有节制;眼疲劳,即退席。
晚睡前,把脚洗;温水澡,通肌理。
刷牙齿,别忘记;去污垢,爽口气。
难入眠,莫着急;心宁静,睡安逸。
年百岁,好身体;福与乐。靠自己。
食文化,祖先传。
学时珍,用本草。
示养生,靠天然。
冠心病,吃银杏。
吃鲜橙,防中风。
吃西柚,防血稠。
吃洋葱,脑路通。
蕃茄汤,动脉康。
吃大蒜,降血脂。
蘑菇餐,防血栓。
吃鲜姜,血脂康。
木耳菜,降脂快。
菊花茶,降血压。
蘑菇炒,脂肪少。
吃辣椒,消脂肪。
南瓜汤,减肥好。
冻豆腐,消胖腹。
瓜菜豆,吃饱肚。
胖莫怕,吃黄瓜。
乌龙茶,减肥佳。
身条秀,吃土豆。
气血虚,吃荔枝。
葡萄甜,补血源。
吃桂圆,益养颜。
牛肉干,防蝶斑。
要润肤,樱桃补。
常吃枣,不显老。
燕麦汤,皮肤光。
食蜂蜜,皮肤细。
花菜炒,皮肤好。
要防癌,萝卜好。
猴头蘑,养胃膜。
香蕉甜,治胃炎。
萝卜汤,治胃胀。
红薯蒸,大便通。
洋葱好,防流脑。
枇杷果,治咳嗽。
银耳烩,能清肺。
椰子果,清肝火。
吃苦瓜,胃火下。
杮子霜,治舌疮。
紫菜汤,治口疮。
吃芝麻,养头发。
要安神,吃枣仁。
乌梅吃,痢疾止。
芒果吃,呕吐止。
胡椒吃,袪风湿。
吃鲜姜,可壮阳。
要健脑,吃核桃。
吃山药,益补脾。
吃百合,益补肺。
吃苹果,益补肾。
吃鲜桃,益五脏。
吃葡萄,补肝肾。
增血源,益安神。
吃鲜橙,头脑清。
强心脑,防中风。
吃蕃茄,动脉康。
顺尿路,益心脏。
健心经。
心态平,方健康。
广交友,常来往。
讲故事,拉家常。
人常笑,年少壮。
人知足,乐常享。
气血平,心舒畅。
乐助人,功不讲。
义为贵,多扶帮。
人间事,万千样。
不顺心,宜忍让。
讲科学,文明倡。
不信邪,不烧香。
家务事,多协商。
邻里和,万事昌。
卓色情,节欲讲。
阴阳平,寿延长。
新三字经读后感篇十三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是重教篇。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很丰富。近代经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部内容全面的启蒙读物。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是重教篇,讲的是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重要原则,以及教育的重要性;从“为人子,方少时”至“弟于长,宜先知”是道德篇,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实质是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首孝弟,次见闻”到“但略说,能知源”是常识篇,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实质是强调常识的学习;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是典籍篇,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是历史篇,讲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民国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到“戒之哉,宜勉力”是劝学篇,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很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等方面的道德伦理教育,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是第二位的,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虽然是儒家,但是,《三字经》中许多观点对儒家学说进行了修正,例如“三纲”强调“义”“亲”“顺”,以及“十义”,都不像儒家学说那样封建,而且比较适中。《三字经》基本思想是好的,是健康的。但是,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有一些内容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识别戒防。对于这些,《妈妈讲三字经》中有所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