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精选8篇)
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各种教学环境和教学困境。教案的编写需要细化教学目标和具体步骤,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使用这些教案可以提供教师教学的思路和参考,加强教学效果。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篇一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平均分配不是公平,因为有的人干的多,有的人干的少,如果平均分配,干的多的同学就会觉得不公平,也不想多干了,会影响劳动积极性。
生: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相对的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师:需要提醒的是,公平的含义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探究的是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收入分配要讲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合理的收入差别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多媒体显示]。
1.公平的含义宽泛。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
(1)原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2)意义: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师:这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有什么意义。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在收入分配上的现状如何呢?请大家阅读以下材料:
[多媒体显示材料](同时请一位同学朗读材料)。
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情况统计数据: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1;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在10:7左右;
金融、电力、交通运输业等高收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较农林牧渔业、建筑和采掘等低收入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高4.6倍。
材料二:我国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从的47.2%,下降到的45.0%。同时,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从的.53.1%,下降到20的40.5%。这种比重过低的情况,不仅压低了居民生活水平,而且不利于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
生:材料一反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东西部居民收入和不同行业居民收入的差距都很大,材料二反映我国的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比重都过低,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师:请大家讨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生讨论探究。
生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生2:调节过高收入,对高收入收税。
生3: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
生4:政府干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生5:反垄断,防止过高收入。提高个税起征点。
[多媒体播放音像资料:《中央政治局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师:通过观看短片,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刚才提出的很多建议,和我们政府的政策措施不谋而合呀。
[多媒体显示]。
3.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措施。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保证“两个合理比重”。
(3)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师:刚才我们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分配制度要讲公平。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基尼系数。
[多媒体显示]。
生:不是好的分配制度,因为大锅饭式的分配,虽然不会造成贫富悬殊,但却阻碍劳动积极性,造成效率低下,影响生产力的提高。
师:由此可见,一种好的分配制度,不仅要讲公平,也要讲效率。关于效率,我现在请大家来做一个填空题。
[多媒体显示]。
生齐答: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生: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多媒体显示]。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活动四:
生讨论探究。
生1:我更赞同第一种观点,就是不讲效率的公平是可怕的。因为如果只讲公平,就是不讲效率的公平会使劳动者没有劳动积极性,那样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所有说不讲效率的公平是可怕的。
动者积极性,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甚至发生社会的混乱。
生3:我们认为上面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其实有一致之处。首先,如果是不讲效率的公平,那就会造成绝对平均主义,将导致社会的普遍贫穷;其次,如果不讲公平的效率无法真正实现效率,因为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不讲公平就会阻碍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会阻碍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认为社会分配既应该注重公平,也应该提高效率,要两者兼顾,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
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无论片面追求公平还是片面追求效率都是不科学的。改革前我国的分配太过注重公平而忽略了效率,所以改革初期我们要效率优先,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而现在,我国的分配又显现出明显的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因此,我们今天的收入分配上要更加注重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离不开公平,公平也离不开效率,但两者又分别强调不用的方面。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多媒体显示]。
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这不能仅仅纸上谈兵,也不是空头理论,需要我们去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那么,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怎样才能使效率与公平统一起来呢?现在请大家先阅读以下材料。
[多媒体显示南山村的组图]。
师:这组图展现的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新农村――南山村的美景时,我想告诉大家,25年前的南山村与当时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是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25年前南山人靠5000迈出创业第一步,到如今,南山是一个村,又是一个大型现代化企业――南山集团是山东省惟一入围全国大型企业500强的村级企业。村民人均年收入15000元,家家住进了统一建设的别墅小楼。南山村人是如何用25年的时间创造出如此让国人惊叹、让世界瞩目的奇迹的呢?请看下面的材料。
[多媒体显示]。
南山人从创业伊始就非常重视理顺分配关系,激发员工潜能。他们有一套。
特殊的“加成”分配机制:员工领取工资、年薪后,由集团再追加同等金额的报。
师:南山人靠着这套加成手册的分配方案很快实现了富裕,南山人追求不仅仅是一个村、几百户的富裕,他们的眼光还很长远,胸襟很广阔。请看接下来的材料。
[多媒体显示]。
生1:南山人的“加成”分配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很好的激发了员工潜能,提高了效率。
生2:南山人富裕之后吸纳邻居的穷村,帮助他们迅速过上富足的生活,是先富帮后富,促进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师:由此可见,为了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政策措施。
[总结的同时逐步多媒体显示]。
3.当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1)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坚持三个原则: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课堂小结:
师:这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我们首先学习了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接着介绍了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在此基础上又学习了效率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政策措施。
多媒体显示板书设计:
如何实现和体现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
理好效率与一致性。
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矛盾性:强调不同的方面。
政策措施师:下课前我们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作业:请大家分组,自选企事业单位,调查该单位个人收入的分配状况,并对其进行评析。如果认为该企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合理,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其不合理,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篇二
师:为了提高大家的综合实践能力,老师准备利用休息日带大家去一家宾馆参加有偿劳动,参加劳动之前我们先将大家按座位自然分成四组。现在大家来了解我们将要面临的任务。
[多媒体显示]。
任务:宾馆30间客房的卫生清洁。
分工:第一组擦洗马桶和浴缸,第二组撤换杯盘、香皂、牙刷等用品,第三组撤换床单、被罩并将换下的床单、被罩送到洗衣房,第四组清洗地毯。
报酬:总计960元。
师:对这960元的劳动收入,请大家分组讨论,以组为单位,每个组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并且说明理由。
生讨论探究。
生1: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一组300元,第二组180元,第三组200元,第四组280元,我们的方案理由是第一组同学擦马桶和浴缸特别脏,特别累,所以应该份的最多。第二组的活最简单,所以分的最少。
生2: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一组300元,第二组200元,第三组200元,第四组260元,我们觉得第一组是最脏最累的活,所以应该多点,第二组和第三组差不多,所以这两个组应该一样多,第四组比第一组轻松,又比第二和第三组重,所以分260元。
生3: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一组320元,第二组200元,第三组200元,第四组240元,理由和前两组理由基本一样,应该按劳分配。
生4: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一组300元,第二组100元,第三组200元,第四组360元。我洗过地毯,洗地毯特别累,而且地毯在地上踩,也很脏。所以我觉得应该第四组最多,第二组的任务特别简单,就少少得给一点就行了。
师:我们一个班同学分960元钱,我们在设计分配方案时尚且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不同的人尚且有不同的意见。扩大到整个社会,更需要协调多种关系,一个分配制度的优劣与否有两个重要标准,一要讲公平,二是讲效率。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如何认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多媒体显示]。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篇三
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学习要求】。
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
【主干知识】。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表现、意义:
(2)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反对收入的绝对的'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的过于悬殊)。
(3)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注:分配方式影响公平)。
2、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b、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注:收入分配方式影响积极性,影响效率,影响生产。)。
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既存在矛盾,又有一致性。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的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正确处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要求。
(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鼓励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
【板书】公平的的含义。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实现公平的举措。
效率含义。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者关系。
【教学反思】。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篇四
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效率优先的必要性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1、坚持效率优先。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探究活动,讨论并回答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大李迅速致富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富的热情。当然,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差异,难免会形成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是不可避免的。
效率的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5页第二个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计算会议成本,能使会议组织者和参加者时刻有效率意识和效率观念;减少开会次数和时间,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这家公司的做法体现了市场经济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价值追求。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大大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追求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追求效率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并且,我国经济的效率长期低下,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近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最高达到14、2%,但这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可以说,中国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其次,环境污染严重。
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壁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下一个治理的重点将是长江沿江污染企业。
森林方面的生态破坏已经使中国在不得不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砍伐。《中国经济时报》曾报道过河北邯郸市的例子,1993年邯郸市gdp约360亿元,而当地滏阳流域污染对工农业造成的损失是7、5亿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9亿元,对环境质量造成的损失为15、4亿元,损失总额高达32亿元,约占gdp的9%。这就是说,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那就要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教师引导: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会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如果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导致两极分化,反而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分配众还要兼顾公平。
(1)公平的含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6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物质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
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二者是对立的。
其次,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7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要求。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喝活力。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首先,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再次,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中,为什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也明确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基本要求。
课后习题。
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对当前分配制度中坚持的效率优先和公平原则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篇五
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学。
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
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学生讨论(略)。
教师过渡:大家不难看出,这家公司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不公,收入差距过大。
那么大家是如何理解公平这一概念的?
你认为公平能实现吗?世界上有绝对的公平吗?
【新课教学】。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注意:反对平均主义收入差距合理。
反对两极分化。
年度。
1978。
1994。
系数。
0.37。
0.46。
0.48。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教师设问:那么国家在制度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呢?大家阅读教材p61—62。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略)。
3、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how?)。
(1)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投影材料]从到,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为62.1%,为57.1%,下降了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上升。
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使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的贡献率从43.6%下降到38.9%。这种变化趋势,也影响了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的合理结构。
合作探究:(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什么经济现象?
(2)这种趋势对社会公平的实现会产生哪些负面影。
响?
shapemergeformat。
合作探究;在这家公司里,收入差距过于悬殊主要体现哪些人。
之间?这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积极意义:有利于理顺……三者分配关系,
维护劳动者利益,
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采取措施:提高两个比重……。
提高低收入……。
建立两种机制……。
[投影材料]“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十七大报告》。
[投影材料]近年来,国家将民生问题逐渐放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一系列减轻税负的惠民之举不断出台。如从年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到的3月1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至元,因此工薪阶层中的70%的人将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合作探究:国家出台一系列减轻税负的惠民之举的出发点何在?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调节…取缔…;。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播放视频]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shapemergeformat。
合作探究:如果你作为公司的新领导上任,你会如何改革公司原先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学生讨论(略)。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效率提高意味着什么?
2、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矛盾性。
3、当前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投影材料]冯村是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过去分配吃“大锅饭”,人们普遍劳动热情不高。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不少人搞起多种经营,富了起来。但是农户间收入差距也扩大了。村党支部开展“党员致富链”活动,一边联系贫困户,一边有技术、会经营的富裕户,在其间发挥着纽带、传帮作用,使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冯村党支部是如何带领村民,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
学生讨论(略)。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课堂小结】。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
2、意义(why?)。
3、政策措施(how?)。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2、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what?why?)。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篇六
在全组老师的帮助下,我准备了这堂课,备课和试讲过程中对教学设计做过若干次的调整。对这堂课,我的反思主要有:
优点:
1、知识点清晰、完整,全课内容的逻辑关系紧密,转折自然,案例引用与知识点对应清楚、准确。
2、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节奏控制得当,重点突出,难点按预定目标得到很好的讲解。
缺点:
1、为了说明较多的知识点,案例选取略显繁多,如果能选取一到两个案例贯穿全课,首尾呼应,可能课堂的整体效果更好。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篇七
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学习要求。
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
主干知识。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表现、意义:
(2)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反对收入的绝对的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的过于悬殊)。
(3)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注:分配方式影响公平)。
2、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b、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注:收入分配方式影响积极性,影响效率,影响生产。)。
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既存在矛盾,又有一致性。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的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正确处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要求。
(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鼓励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篇八
(2)明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能完整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
问题:反映了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什么现象。
设置情境:情景一:五个人分一块蛋糕,但是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五人为如何分配争执不下。
1、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提出什么建议以确保分配公平?(平均)。
2、如果五人在做蛋糕的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各不相同,这时你觉得蛋糕又该如何分?(有差距)。
3、此时,老大说:做蛋糕的钱是我出的,工具是我提供的,我应该分得蛋糕的绝大部分,你们四人只能分得极小一块,你觉得公平吗?(差距不能过大)。
提出问题:你对公平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
活动一:看图说话。
全面深化哪几方面的改革?哪些体现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活动二:教师让学生看材料思考: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今年3月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73,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19。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堪称世界最高。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我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问题;1、上述材料中收入分配公不公平?为什么?
(拓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情景二:五人把分好的蛋糕吃完了之后,感觉没有吃饱,还想吃。因此,要吃得多,吃得饱,从根本上该怎么办?(提出效率)。
分两大组辩论,阐明你方观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回答:怎么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啊?
小结:围绕板书进行小结。
板书。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