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优秀8篇)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宝藏,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篇一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滴水来代替大海。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就本质说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也许,他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还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用尽人类的全部智慧,恐怕也难以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那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在我看来,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仅在于他会思维、能够进行理解以及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自然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篇二
1、知识和能力:
学会通过把握课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观点;了解反问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辩、质疑。
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
(方法: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总结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品味语言。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2、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三、质疑反思。
3、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根据是什么?
四、链接练笔。
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
示例:
面对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就可以任意把它扔掉或击得粉碎?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扔掉它;它会愤怒,你把它击得粉碎,它也会痛的。
我们并不孤独,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可以与月亮对饮,与太阳赛跑,也可以向花儿倾诉烦恼……因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
2、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
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篇三
1、本文突出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文章选材广泛,从横向上探讨了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广博深奥、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神奇、人类与宇宙间其他万物等等之间的关系和对比;从纵向追溯了古代人类成就使之与现代人类文明乃至与将来人类前景进行对比,从博杂的内容中突出文章中心。
其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文章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巧妙熔于一炉,并且运用象征、类比、烘托等手法突出自然的伟大神奇、人类的渺小平庸,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2、大量运用各种修辞是本文一大特色:
写人类的幼稚、浅薄用了比喻的修辞:“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写大自然的广博神奇用了拟人的修辞:“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写人类的贪婪将会带来的后果用了反问的'修辞:“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3、字里行间融入作者热烈的感情也是文章突出的特点:
“宣称”“沾沾自喜”“喜形于色”等写出了作者对人类的讽刺;。
“母亲”“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包含了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篇四
议论性文章的学习一般说来比较枯燥,但是这节课的学习确是让学生尽心投入到学习中,原因我以为是导入时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平时学习数学,熟悉数学的论证过程,一步步引导出最后的结论,如果用文字证明一个观点,到底该如何进行呢?再有,在本文学习中,我一开始就让学生注意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学习,第一段作者没有开门见山或者用直接点题的方式引入,而是把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认识摆了出来:人类要征服自然,把要证明的观点放在了最后:人类要敬畏自然,从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作者是如何论述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认真思考。
并且板书了以上的主要内容,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的思考,在思考过后,请同学来谈,几个同学在谈的过程中,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全班同学听的都很投入,通过谈和听,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晰。老师的讲解非常必要,要纠正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篇五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大自然、全宇宙……。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读好“改造一切”,“开道”等短语)。
师:说说你读这些当年的“流行歌词”的感觉。
生:豪迈!
生:人的力量压倒一切!
生:战胜自然的豪情!
生:征服自然!……。
师:对,在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就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
人是万物之灵。
人定胜天。
征服自然。
(生朗读)。
生:天真幼稚。
生:不自量力。
生:对立。
【投影展示课题】。
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篇六
议论性文章的学习一般说来比较枯燥,但是这节课的学习确是让学生尽心投入到学习中,原因我以为是导入时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平时学习数学,熟悉数学的论证过程,一步步引导出最后的结论,如果用文字证明一个观点,到底该如何进行呢?再有,在本文学习中,我一开始就让学生注意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学习,第一段作者没有开门见山或者用直接点题的方式引入,而是把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认识摆了出来:人类要征服自然,把要证明的观点放在了最后:人类要敬畏自然,从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作者是如何论述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认真思考。
并且板书了以上的主要内容,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的思考,在思考过后,请同学来谈,几个同学在谈的过程中,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全班同学听的都很投入,通过谈和听,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晰。老师的讲解非常必要,要纠正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篇七
作者简介:
严春友(1957~),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文章介绍: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文章结构:
全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段):指出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2~5段):着重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三部分(6~7段):进一部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四部分(8~10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第五部分(11段):得出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结论。
也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2~10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三部分(11),人应当敬畏自然。
写作特色:
1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2对比手法的运用使立论充分。
3很多的语句富含哲理。
4多处运用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词语积累:
深邃:深奥。
殊不知:竟不知道。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映照:照射。
诚然:实在。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原野。
断言:很肯定地说。
可人:可人意,使人满意。
能力测试:
一、根据意思,写词。
1不过这样罢了。——————。
2指无法想象,难于理解。——————。
3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二、为什么说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能力测试答案:
一、1不过尔尔。
2不可思议。
3、狼藉斑斑。
答:只要想想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就会觉得精巧了。苍蝇有复眼,蚊子能够吸血,灰尘也是物质,却如此微笑,假如深入探究到它的内部结构,也会觉得精巧。
敬畏自然的课文通用篇八
师:十八世纪的法国有一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叫伏尔泰,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是否同意严春友的观点呢?这有待我们学习之后才下结论但既然是教材向我们推荐的一篇课文,我们就首先要去理解他的观点,才有可能评论他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努力和文字发生“共鸣”,然后才可能“争鸣”产生“共鸣”起码应该做到两件事:
【投影展示】。
共鸣:
整理观点感受情怀。
师: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它掷地有声的鲜明观点。
【投影展示】。
议论性散文:观点鲜明掷地有声。
师:现在我们就来快速理清作者的思路,看看他的观点有哪些这篇文章很长,也很难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做这件事:先抛开第一自然段和末尾一段,请你快速浏览各自负责的段落,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说说每一段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有中心句的用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就需要你自己概括了(教师简单分组,每一个大组负责三段)。
(生浏览,勾画批点)。
(师生交流中心句,略在交流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比如“相形见绌”的“绌”等等)。
生:相形见绌。
师:接着,作者又探讨了人类之于自然的作用,原来人类不过是自然的——。
生:表达工具。
师:最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人类和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原来大家都是——。
生:兄弟姊妹!
师:于是,严春友最后这样归纳,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感受作者的情怀。
【投影展示】。
议论性散文:
诗一样美的语言。
酒一般浓的情感。
【投影展示】。
(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
(领)实在是相形见绌。
(男)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
(女)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
(男)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
(女)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
(领)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领)展示出大自然——。
(合)深邃、高超的智慧。
(师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反复朗读,选定领诵者,灵活地点评激发诵读的热情)。
师:读得好!告诉我同学们,你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诵这段诗一般的文字的?
生:自然是那样的神圣伟大,我怀着敬仰之情。
生: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
生:我深深地被大自然的美征服了。
师:是啊,同学们,也许,这就是“敬畏自然”中的“敬”吧!请再读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个耐人寻味的句子:
【投影展示】。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生读)。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句子中为啥不用“大笑”,而要用“窃笑”呢?
生:我想大自然母亲是想保护人类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吧。
生:人类这个孩子太荒.唐了,太无知了,母亲有点儿不屑于笑。
生:我想这主要还是因为爱,母亲爱孩子,如果大声地嘲笑孩子的话,孩子会无地自容的。
生:这个“窃笑”表现了母亲的宽容、仁慈、大度。
生:我很惭愧。
生:我觉得很无地自容。
生:我觉得我们人类很幸运,有这样慈祥善解人意的自然母亲……。
【投影展示】。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组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一定要读出反问句的强调意味)。
【投影展示】。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能断言那成片成片倒下的树木不会是人类为自己准备的棺木呢?
谁能断言那干涸的月牙泉最后的一滴水不会是人类最后的一滴眼泪呢?
谁能断言那大面积排出的废水不会是人类已经变质的血液呢?
谁能断言藏羚羊死前的咆哮不会是人类灭绝前的呻吟呢?
谁能断言城市中那漫天的烟尘不是人类自己的骨灰呢?
谁能断言那被黄沙所吞噬的道路不会是人类通往地狱的黄泉路呢?
(指导学生倾情朗读,个人读和集体朗读结合,读出高潮)。
师:同学们,倾情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的内心又涌动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我害怕!
生:恐惧!
生:战战兢兢。
生: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了!……。
师:是啊,同学们,如果人类不觉醒不改变,这些句子中描绘的景象就是我们人类的穷途末路啊!这恐惧这害怕也许就是“敬畏自然”中的“畏”的一种表现吧这三个例子,仅仅是老师从文本中挑选出来的普通的例子,如果大家深入下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体会对自然的敬仰,对自我的反思,对人类前途的担忧,无数情感聚合在《敬畏自然》的文字中,让我们深深地被震撼现在,你觉得,你和作者能够产生一些“共鸣”了吗?(有的回答“是”,有的点头,有的表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