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实用1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验和收获进行概括和总结的重要方式。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灵活运用段落结构和连接词语。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总结案例,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一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是大摆,我们是小摆,你怎么摆我们就怎么摆,我们和你发生共振,学好物理,实现心中的梦想。”这是我在上完共振后学生写在作业本上的话。这使我又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作为物理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要好好利用物理学本身提供的事实与方法,有效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时机有意识渗透人生观的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发生共振的条件是:当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越接近时,物体的振幅就越大,也就是从外界获得的能量就越多,当外界的策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值,也就是从外界获得的能量的效率是最高的。我们作为教师,要努力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的效率进行研究,使我们的教育方法和学生学习欲望达到“共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和家长的策动力“频率”要接近学生学习的欲望的“频率”,这里既要搞清楚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的“固有频率”,还要搞清楚使策动力频率更加接近学生“固有频率”的方法和途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要研究社会的需要,需要知道工作的目的,努力改进我们自己的工作方法,选择最有效的途径,两者达到共振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
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学习中用得很多,当我们要求解外界对一个整体的作用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系看成一个系统,不再区分内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我们的研究更有实效性;当需要研究内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就需要进行隔离,把需要研究的物体单独隔离出来,研究外界对它的所有作用,从中找出我们所需要的作用。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我们往往是从宏观到微观,也就是首先从整体着手,再进行隔离分析。这对我们教师的工作和对学生的研究都有指导意义,比如,我们对学生研究首先是对学生整体的研究,研究他们的整体水平,整体的需要,整体要达到的目标等等。对我们物理学来说,什么是学生最为有用的,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整体把握教材的要求等等。然后才是谈具体的教学研究,每一节课该怎么上,怎么处理等。这也对我们社会生活有所指导,从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他总是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对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看法,这就要有一个首先看整体,再看个体的方法。当然,不同的人需要研究的整体和个体是不同的,比如国家的领导人首先应该考虑国家利益,然后才能考虑集团利益,最后是个体利益。辨证唯物论指出:首先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能得到最大发挥。
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很多,而建立模型的方法是解决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和周围的物体有作用和联系,而且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要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不可能考虑完各种因素,总是考虑主要的,影响大的因素,忽略次要的因素。比如我们平时研究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都忽略了空气对物体运动的较小影响,当然如果物体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空气阻力影响比较大,就不可忽略了。把物体的运动抽象成模型,就可以用模型所遵循的规律来解决问题了。物理的学习就是要学会建立模型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需要。这一物理学方法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待问题的态度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我们的生活会面临许许多多,各种问题交错的复杂局面,有时候让我们焦头烂额,无从下手。这时候我们就要用考虑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方法来建立各种模型,用解决模型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不要斤斤计较,把许多次要矛盾考虑进来,使问题无法解决。
辨证唯物论指出:在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可分为主、次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服从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用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在物理学习中由量变到质变,由一种规律转变为另一规律的现象普遍存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物体,水平拉力从小开始慢慢的增大,物体就会从静止变成滑动,从静摩擦力变成滑动摩擦力,经过最大静摩擦力的临界状态变成了滑动摩擦力。被斜面上绳拴着的小球,当斜面体发生加速度运动时,在一个方向上的加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会逐步的减少,经过压力为零的临界状态,就会离开斜面。从这里看到,要发生质的飞跃,就要经过长期的量的积累。我们要成功的完成一件事情,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量的积累。我们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靠平时认真的学习与积累,这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人生经历也是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较多到知之甚多的一个积累过程。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必须首先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如果不愿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努力,而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或者急功近利、企求“侥幸”,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同时,我们既要保持某种物质的相对稳定,又要注意“防微杜渐”,要能够提前防范。
发展观指出: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飞跃。
物理学上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选了参照物才能考察其它物体的运动规律,没有参照物就谈不上物体所遵循的规律。只是许多时候我们都默认选地球和与地球相对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但这里我们明显看到,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选择好了参照物对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好的途径。比如,一艘在匀速流动的河水中匀速沿河岸航行的船,从船上掉入水中的漂浮物,过了半个小时,船上的人才发现,返回追回漂浮物,问再过多少时间能够追回漂浮物。此题选岸作参照物就比较麻烦,如果选水作参照物,则非常容易解决。这个实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是要考虑方法的,而且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当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我们要变换一下参照系,从不同的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叫殊途同归,这对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有相当好的指导意义。
物体学的内容宽广而又深厚,虽然它研究的是自然科学的规律,但是它的许多分析问题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通过自然科学的学习,掌握自然科学规律,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物理教学的任务,不要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科学本身的传授,还可以发展到一个人的人生方方面面的启迪。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二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班物理教学工作,本学期以来,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人能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团结同事,关心爱护学生,在自己本职岗位上敬业爱岗,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和组内组织的一切教研教学活动。
1、在备课方面。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1)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
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措施。
(3)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并且坚持每周参加集体备课,对上周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统一下周教学进度和内容,认真写好教案。
2、在教学教法上。
在教学中,我尽量构建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集体面前想表现、敢表现、喜欢表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尽量精讲,节省出时间给学生精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掌握,一是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二是可以促进学生提高上课效率,有时效性。另外适时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可以深化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并提出新的问题,有利于递进式教学。
本学学期的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多,知识点多但对知识点的应用的要求并不高。结合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调整了教学方法,重难点突出,有一些要求记忆的规律和公式强调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3、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一段时期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机械地灌输,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学习作风。准确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力求做题规范化。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逐步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业余时间,利用网络新信息,尝试新方法、吸收新思想、新经验、新理论、不断的充实自己,为己所用。
总之本学期本人顺利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并从中学到了很多,回顾过去,为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而感到欣慰,真正地体会到“教与学的快乐”。同时也看到自己工作的许多不足,总结过去,望眼明天,我将更好更努力的工作。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三
1.我任职五年来,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政治立场。遵守法规法纪,关心集体,团结同事,作风正派,从严治教,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能全心全意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力求精益求精,绝对服从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诚诚恳恳,从工作中去体味教育工作的崇高,从工作中去获取人生的奋斗意义,在工作中去享受为人师的乐趣,在工作中逐渐充实了自己。
2.我先后任教过高一、高二、高三的物理,并自己熟悉了高中教材和教学大纲,对中学物理教材有比较充分的理解,能正确理解、掌握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能正确传授内容,重点突出。能够落实“双基”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通话流畅,表达准确,板书清晰,条理性好。
3.任现职以来,我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我知道要在教学中有所建树,必先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我首先要求自己在言行举止上,做学生的表率,爱每一个学生,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把自己对教育的爱迁移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爱,用自己坚强而执着的追求去默物理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要求自己在讲台上,完美展现教师的风采;要求做到每一节课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而且教学质量达标,把每一节课当成优质示范课来上。
4.我注意教研与教学相结合,开展专题教学研究。
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任现职以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密切注意和追踪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最新教学科研成果和高考信息,掌握教育发展动小草态,积极参与科组的教研活动,主动承担教研课题,并把新的科研成果引进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学和科研互相促进。例如,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创造适合我校校情的教改方法;探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加强对学生心理行为与学习效率关系的研究;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方法和措施;抓好培优转差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等等。我在20xx年加入国家级教研课题“主体式教学法”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为自己是青年教师,只担任过一次高三教学,指导高考的经验不足,所以我十分注意研究高考。平时认真钻研近年来的高考题,积极收集高考信息,密切关注高考最新动向,让自己充分具备带高三的实力。20xx年参加南海市青年教师解题大赛获二等奖,在学校多次的高考题、模拟题测试中获得好成绩。近一年来,我又针对高三综合科复习这一新领域展开了研究,收获良多。我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在今年的会考复习中,揉合了高考综合科的内容,即将会考复习与高三综合科复习整合在一起。每一章分为“基础知识过关”和“身边物理,学科综合”两大板块,扎实基础的同时,向学生灌疏与本章内容有关的综合科知识,扩展学生知识面,及早为明年综合科高考作准备。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明显,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对明年的综合科高考充满信心。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四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我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其次,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讲台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是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这样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地掌握。经过反思我意识到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而发展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靠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可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必须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首先要转变物理教学理念,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本事。其次还要有丰富的物理专业学识。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必须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我的课堂,并从自我很多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必须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听课。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异常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包含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经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3.课后小结与反思。
课后小结与反思,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我的教学行为。
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五
(1)重三基。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针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我让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力求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复习《超重、失重》一节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物理情景,我布置学生课外站在磅秤上亲自实验,从而加深了对这一物理过程的理解。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延伸。不要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设法将难懂的知识通俗化,简明易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如:在学习《波的传播》中我把问题口诀化:“上下坡反向”、“向右看齐”等。
教学一段时期后,要进行教学反思。我每个班随机学生进行研讨。让他们总结一下前一段学习中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哪些,老师应该继续提倡哪些,应该避免哪些,你对教学中有哪写建议。有一些同学很有潜力,但往往考试不尽如人意。也有些学生入学时基础差,但我并不因此而忽视他们。除了平时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谈话之外,还专门为他们开激励会。告诉他们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老师相信你们能行。现在落后只是暂时的,只要你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成功就在不远方。
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没有尝试,就没有进步。探究与实践共行,汗水与心血同伴。凭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去奋斗、去探索。在教学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倾注热情、付出心血、洒下汗水,需要脚踏实地的去探究。在今后,我一定要更加积极认真的投入工作中去,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六
在这一学期中,我颇感收获最大的便是参加了20xx年12月18日星期四的初中部课堂艺术大赛,虽然在最后的结果中没有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只拿到了三等奖),但在这个所有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在组长胡长军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很多次的磨课,在这之中各个组员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使我这样的新人学到了很多自己摸索不出来的东西,这里也非常的感谢他们。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理化生组每人都讲了一堂公开课,所有的成员都积极参加,相互评论,各自取长补短,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也不少,还有就是每周的教研活动更是增加了我们教师的讨论时间,也使得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学习学校的优秀教师经验,现场讨论;学习教研杂志上的经验文章,一起讨论,摸索出适合我们育才学校的教学方法,便于使我们培育出更优秀的学生,我们都受益匪浅!
在这一学期中,我主要的是担任高中的的物理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小学有6个班的计算机课,这样的跨头教学,尤其是小学的计算机课,使我感觉没有多少精力在物理的教学上了,备感压力。在这样的强度下我还是坚持到了最后,最后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我还是会从自身多找原因的,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多向老教师学习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最为重要的是要多学习,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向自己学科组的老教师学习;多进他们课堂听课,遇到迷惑的问题多向他们请教;多看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以求适应现代社会新型教师的发展需要!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七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三(2、3)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出全勤,干满点,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学工作者。高三物理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在会考复习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备高考。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第二个阶段:从3月中旬开始,进入第二轮的复习。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针对在第一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训练,对一些重点、热点的专题强化训练。比如:振动和波的专题、光学专题、原子物理专题、动量专题,这些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且我校的学生比较容易拿到的。
第三个阶段:从5月份开始:
1、回归课本,专门编写了一份复习提纲,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对所有内容排队归类,参考外地资料,就题目内容,题目类型再拾遗补缺。
2、在回归课本的同时配合综合科的老师进行综合性训练。
3、=习方法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指导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有目标地巩固一些重点问题。
通过这学期的复习,发现学生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认为今后的复习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要“去粗取精”,精选并把握热点,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时事热点,又会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政府的新理论、新观点去充实深化对热点问题的原有认识。
2、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复习和“热点专题课”复习的关系。“热点专题课”复习不能过早。
3、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热点专题要形成系列,形成书面文字,老师要围绕主线适当点拨,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热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
4、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对知识及其运用的考核来鉴别学生能力的高低。考试说明中明确告诉我们要考查学生五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5、注意物理学特殊方法的训练,如:对称法、守恒法,可逆思想,整体与隔离,矢量三角形法,图像法,等效法等训练。强调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从中体会不同方法,处理不同问题的优劣。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八
春去冬来,进入了高二的学习,我们又重新接受了一门新课程——物理。很多学生一听说难,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其实,初中物理既容易又难学,因为对初中生来说物理是很抽象的一门学科,虽然物理就在身边,但他们还不能把实践上升到理论,也不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尽管如此,物理毕竟是初中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怎样学好物理这门课呢?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我谈一谈感受,现总结如下:
第一、用好教材。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也是联系师生的重要媒体。尤其是物理教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实验、包括一些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阅读小材料无不包含其中。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可阅读性更强。其中有很多精美的物理图片、课外补充材料、小实验、物理学史等等。这些内容既能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又常是出题的热点。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是很重要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将教材转变成“学材”,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丰满坚实的基础。那,如何将教材转化成“学材”呢?我认为通过“教材+学法=学材”的模式便可实现这种转化。教师应体现出以教材为依据和依托,教会学生如何会“学”,使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以期尽早地独立获取知识。
第二、要让学生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
懂的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怎样”“为什”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为了学懂,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认真阅读课本;认真听讲;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一般会比课本更具体更详细。认真听讲,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第三,学习物理,要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假设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等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第四,要即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
第五,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实践表明,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无不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因为,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问题,阅读者可以从各方面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到很多巧妙更简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这方面我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见识一多,思路当然就活了。
教学课堂的改革对物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除了具有良好的师德之外,还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是教师的学术水平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作到一个“活”字,要精通专业知识,首先必须学好书本知识,学好书本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有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只有把知识学活才可能把知识教活,把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其它相关学科知识。凡是与自己所教专业在知识上有联系的学科都应该掌握其基本的知识结构,以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日益加强,由于学科知识的纵向分支和横行综合,学科相互交叉,教师要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就不能仅满足于所教专业的狭窄范围,而应该将各门知识综合起来作为自己知识结构的整个系统来认识。俗话说:一切东西懂一点,某一知识懂一切;既要百门通,又要一门精。就是这个道理。
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教学和谐统一的基本教学规律,课堂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指导下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地学。教学手段指的是教师用以运载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物质媒介。如课堂演示实验,电化教学等,在使用他们时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运用时选择恰当时机;不要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教师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果,物理教学掌握语言艺术的目的,就是用最精练的,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物理问题理解得最清晰、最充分,表现在教师大量的准确的、适时的运用丰富的文学语言中的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以不失科学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科学、标准规范,不论是讲解概念、规律、原理,还是使用专业术语,语言表达都要符合各门学科的科学性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完整周密,切忌用词不准,模棱两可,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地再现抽象的概念。教师语言还要有启发性,有幽默感,注重轻重缓急。
总之,本学期在教学方面,我既注意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注意了做好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九
1、针对高三、4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补差方案:高三、4班物理成绩不是很好,尤其是基础教差,学生反应慢,作业大部分相互抄袭。针对这种情况,本人采取了“低起点,低难度,注重基础”的教学方针,对学生的问题尽量作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2、对学生的作业作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体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找个别学生辅导,对学生中出现的不交作业现象和抄袭现象坚决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给予适当的处罚。3、课前反复研究考纲,对考纲中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忽略的问题加以强调,对考纲中的重点考点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让学生对考纲中的每一个考点都熟练。
4、查阅大量教学杂志,对各地的新信息、新题型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把较好的资料,较好的新题、信息题复印出来,张贴出来,让学生及时了解高考的新动向,有针对性的复习。
5、对学生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反复练习,特别是实验题,学生尤其头疼,对实验原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的误差等不清楚,更谈不上将实验原理进行转换,进行实验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仔细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等,还让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反复训练,反复体会,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实验题的基本解法。并且用多媒体形象演示各种实验,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了实验题的做法。
6、针对当前高考的特点。在注重基础考查的同时,特别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高三、5班的做法。
1、针对高三、5班的特点。该班物理成绩较差,基础博弱,差生较多尖子生多,根据这一特点,采取抓两头的做法,让尖子学生吃的好,吃的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让他们在完成全班必须完成的作业外,适当补充一些难度教大的习题,以便提高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竟赛中有所收获。对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特别是捐助生、特批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在双基的落实,但是决不能抄袭。
2、充分阅读教材,熟习物理新大纲,备好每堂课。在教学中把握难度,在教学中贯彻“低起点,低难度,逐步到位的”教学思想。
3、学习习惯,物理能力的培养始终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在平常的工作中,注重听课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作好笔记。完成作业必须独立认真,不准抄袭。作业批改后,必须认真纠正,并对典型问题作好记载。能力的培养是长期教学的过程的结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特别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经过以上的工作,有部分学生由厌学到喜欢,两个班的物理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当然在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批评指出。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十
本学期,我担任高中的物理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近年来,中考物理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约有80%的试题是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特别是突出考察了物理学科的重点概念和规律,例如压强、密度、功、功率、机械效率、杠杆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路计算等几乎在每年的中考的试题中都会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注重基本知识和根本概念的教学。
注重基本知识、根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运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因此在教学时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应重点讲清楚。比如在讲物质概念时,要重点说明物质和物体的不同;讲力臂概念时,要指出“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很多同学容易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或“力的作用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为力臂。再如:讲解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常把二者混为一谈,这时我们就重点讲解二者的区别,让学生明白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一个概念;而牛顿第一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规律。同时在一个单元学完后让学生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基本结构,即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知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交流知识的重点、难点,交流学习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能让学生获取大量感性认识,为上升为理性认识打好基础。通过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熟悉实验过程、实验方法。
在教学中,课本要求的演示实验我们都积极创造条件做到演示。学生探究性实验,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问题的辨析能力,明确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部分不能学生分组完成的实验老师也要演示来做,课后的小实验也积极鼓励学生完成。每年复习时还要让学生对课本上的一些重要实验进行一次集中操作练习。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中考试题重视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例如:20xx年21题推证: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20xx年22题推导: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体时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要用到二力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高中知识,初中只提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教学中,根据课本内容我们会做些适当的补充,比如:上物态变化时,补充压强、杂质会影响物质熔点;欧姆定律时补充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内阻知识;力的作用时补充牛顿第三定律;二力平衡时补充力的合成;滑轮时补充滑轮组的组装等相关知识。
物理公式的书写、计算题的解题,都有一定的格式。学生可能由于受数学的影响,计算题中很多学生只写数字,没有单位,更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物理公式都没有写,直接写数值和答案。教学时,我们经常强调物理解题的规范性,强调物理计算题不只是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物理计算公式的得出,物理量的换算等,所以我们在物理解题时不能只看数字,不看单位,更不能没有公式。
以上是我校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更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十一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资料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理解;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本事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经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理解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易读懂。
学生由初中升到高中首先不适应自身主角的转变,教师已经把他们当成高中生对待,然而学生总是表现出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特征,比如时常犯“小性”,为了很不值得的事情和同学、教师冲突,无法正确理解教师的用意等等。
环境的不适应,升入高中学生大多数所处的学习环境改变很大,学生间由于不熟悉,再到我校的合作学习,这些无疑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适应本事,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和氛围,尽快适应学校的课程改革的形式,尽快使学习走向正轨。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一样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
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
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十分大,l+l=2,1-1=0,-21,“天经地义”,此刻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理解。
其次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
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理解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明白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进取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和教师正在逐步走向合作学习的正轨。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十二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班物理教学工作,本学期以来,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人能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团结同事,关心爱护学生,在自己本职岗位上敬业爱岗,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和组内组织的一切教研教学活动。
1、在备课方面。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1)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
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措施。
(3)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并且坚持每周参加集体备课,对上周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统一下周教学进度和内容,认真写好教案。
2、在教学教法上。
在教学中,我尽量构建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集体面前想表现、敢表现、喜欢表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尽量精讲,节省出时间给学生精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掌握,一是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二是可以促进学生提高上课效率,有时效性。另外适时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可以深化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并提出新的问题,有利于递进式教学。
本学学期的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多,知识点多但对知识点的应用的要求并不高。结合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调整了教学方法,重难点突出,有一些要求记忆的规律和公式强调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3、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一段时期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机械地灌输,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学习作风。准确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力求做题规范化。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逐步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业余时间,利用网络新信息,尝试新方法、吸收新思想、新经验、新理论、不断的充实自己,为己所用。
总之本学期本人顺利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并从中学到了很多,回顾过去,为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而感到欣慰,真正地体会到“教与学的快乐”。同时也看到自己工作的许多不足,总结过去,望眼明天,我将更好更努力的工作。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十三
开学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高一初始阶段,我注重了初中、高中知识的衔接。现将我的实际工作反思如下。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资料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理解;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本事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经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理解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易读懂。
学生由初中升到高中首先不适应自身主角的转变,教师已经把他们当成高中生对待,然而学生总是表现出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特征,比如时常犯“小性”,为了很不值得的事情和同学、教师冲突,无法正确理解教师的用意等等。
环境的不适应,升入高中学生大多数所处的学习环境改变很大,学生间由于不熟悉,再到我校的合作学习,这些无疑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适应本事,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和氛围,尽快适应学校的课程改革的形式,尽快使学习走向正轨。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一样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
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
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十分大,l+l=2,1-1=0,-21,“天经地义”,此刻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理解。
其次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
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理解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明白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和教师正在逐步走向合作学习的正轨。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十四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xx班和xx班的物理教学工作,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目标,以24字教学方针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学习同事们的先进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强化教学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教学中,我尽量构建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集体面前想表现、敢表现、喜欢表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尽量精讲,节省出时间给学生精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掌握,一是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二是可以促进学生提高上课效率,有时效性。另外适时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可以深化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并提出新的问题,有利于递进式教学。
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余要吸取过去一年的教训,与学生搞好关系决不是与一部分学生亲密无间,而是要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机械地灌输,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学习作风。准确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力求做题规范化。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逐步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特别是本学期组内开的几次校际公开课和校内公开课,我都力争节节必听,吸取这些老师的优点,并逐渐积累经验。
学生主动式互动教学,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获得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师以一个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甚至可以像说相声一样,与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讲台前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但是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的考虑从正确地思路出发,不然时间有限,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十五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要经过高一的学习初步构成,仅有在高一阶段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础才能学好高中物理。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经过现象认识规律,有些同学在初中学习物理时,以记忆为主,并且效果也不错,但高中物理则是经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果此刻学生还以记忆的方法学习高一物理就会导致在物理学习中不求慎解,必将成为高中物理学习的一大障碍,此刻应当培养分析理解的本事了。物理教师要对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引导学生去理解物理规律、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进取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中物理学习任务。
物理是一门科学,仅有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才能学好物理。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此刻的学生学习习惯有些差,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是严格作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然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也养成一个规范作图的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用图表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本事。从答卷情景看,学生的数学运算本事普遍不好,需要加强训练。三是规范解题过程。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我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至少应通顺。四是做作业时只顾完成任务,过分的依靠教材、参考资料或同学,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不强,教师应从道理上讲清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并在布置作业精挑细选习题。五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自学本事。
培养本事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本事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明白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经过联系,比较,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经过概念的构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本事。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必须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必须律,物理模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本事,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经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经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本事,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本事。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构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本事,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本事。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忙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新课程在高一阶段学生要应对较多科目,学生课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少,如何在较少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尤其重要,例如:在讲解人走路所受摩擦力时,应用flash动画讲解起来十分容易,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把问题讲清楚;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堂上一分钟,堂下十年功”这一老话充分说明了课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抓住课堂与提高效率的关系,仅有守住了课堂这块阵地,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进取性的源泉。仅有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发掘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点很重要。从教师那里学来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有自我的想法,不拘泥于教师所授、课本所讲。有的同学就是因为对物理没兴趣、学习不主动,总是把物理题中描述的事件停留在纸面上。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如在讲“超重和失重”之前播放神舟飞船发射过程的视频和航天员在太空翻跟头图片,这样的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顺利的完成高中物理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也就到达了我们的目的。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篇十六
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就是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教育中既要把握学生整体性特征,又要顾及学生个性化特点。因此,欲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认真反思,找出其不足之处。学生成绩不佳,除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仍然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的智能发展等因素有关外,漠视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对“因材施教”原则贯彻不力,恐怕也是主要原因。“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既受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艺术、教育手段的影响,也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刀切密切相关,还与受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有联系。因此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改革的最好方法是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次教学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分层教学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似乎成为解决学生个别差异、实现最优发展的灵丹妙药。但大量的分层教学改革的实验表明,它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在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学生发展的弊端。在对以往的分层教学实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我们逐步确立了我校分层教学改革的指导原则。
1.区别对待差异的原则。
研究分层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差异。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我们把学生的差异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就是指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改变的。不变差异是指学生在个性特征、学科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可改变,这些差异是学生的优势差异,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质促进学生个体优势的发展,做到学有专长。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便制定了“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作为统一目标和结果的可变差异)、发展差异(统一目标基础上的优势差异)”的区别对待差异的原则,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2.多元分层递进的原则。
与单纯对具体学科分层教学实验不同的是,我校的分层教学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探索的空间更大。我们有对分层次考试、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的实践探索,还有成立实验班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最优发展的探讨。这些多层次的探讨,为我校实施分层教学创造了一个浓厚的氛围。
3.意识要超前的原则。
分层教学都要面对一个分层后学生、教师及家长如何看待分层的问题,对分层的正确认识是分层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对此,我们把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内容,务必使他们认识到:分层是为了教学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分层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才能有助于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脱离那些不切实际、无用的教学,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才是真正的教学中的平等,而不把平等仅仅停留在入学机会平等的水平上。
3.全面指导学生选择的原则。
教师对学生层次的选择要作出全面的指导,主要内容为:指导学生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不要偏高,力求使自己获得最大发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层次;指导学生适应分层后教学环境的变化,引导学生将学习动机和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
4.主体性原则。
一是在正确指导的同时让学生自己作出选择。
二是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实施分层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学生“我愿意、我能够、我深信”能做好的事情,也只有使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分层教学的成绩才可能有质的提高。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习主动性。
分层次教学中,班级的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监督作用降低,这时,一些自主性比较强的学生能够主动配合科任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一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就出现了滑坡。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强的适应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个学生的任课教师可能三年或六年都没有变化,他们常常习惯于一个教师、一种模式的教学,分层次教学中,随着层次的变化,任课教师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时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和学习方式,尽快适应新的任课教师。
3.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交流、竞争。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竞争面比较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分层次教学中,学生可以分科目、同一层次、不同班级进行交流、竞争,同学之间的交流面扩大,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的竞争也更加公平、激烈。
4.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教学施行分层次递进的方式,相应的班级管理也应当同步、分层次进行,与分层次教学相配套,促进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养成。
1.实行分层次考试,以考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试作为对学生课业评价的主要方式,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由于分层次考试比分层次课堂教学易于操作和被学生接受,所以我们先从实施分层次考试入手进行分层教学实验。
作为教育者,我们看到,学生的原有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对同一张试卷,有的学生感到轻而易举,有的学生却望而生畏,久而久之,有的学生感到学有余力,学习空间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有的学生却连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都会动摇甚至丧失。于是,我们提出从每一个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提高,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具体做法是:把同一科试卷根据难易程度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水平自选。同时,允许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学生申请补考。这样,使学生的学习从对名次的追逐、对分数的斤斤计较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而回到了它的初始目的——获取知识。分层次考试使学生考出了信心、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满足不同学生成功的需要,并通过给学生考试的自主选择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主动发展意识。譬如一个学生如果这次选了b,考试成绩非常满意,那么下一次考试,学生就一定会选a,这时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会按a类的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学习。在分层次考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出题的科学性,使考试层次的划分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明确,并在每次分层次考试结束后进行优秀分层次试卷的评比。现在我们使分层的a类试卷主要面向考取省市重点高中的学生,b类试卷面向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c类试卷面向合格的普通初中毕业生,同时也满足体育、艺术生的需要。
2.实施分层次作业,注重作业的实效性和反馈功能,挖掘作业的教育价值。学校不仅注重作业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查与巩固功能,更重要地强调了作业的反馈功能和实效性。作业的布置与修改要面向不同的学生体现层次性,不再是“一刀切”,而要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现在各学科的课外作业的布置由各科教研组统一安排,由任课老师轮流出本学科、本节次的课外作业,题目上标明a、b、c三个层次,使学生作业在分层的基础上更加科学、规范。此外,我们允许学生作业“开天窗”,不会题目可以不做,以增强作业的实效性,从而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使每个学生都能立足各自基础通过作业发现问题,巩固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尽量多的面批作业。
3.实施分层次教学过程。
分层教学后,不仅是学生分层,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分层,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分层施教,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加强了。如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次是训练分层,评价体系也分层,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鼓励,也要予以积极肯定。分层次教学班不同于分快慢班,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奋斗中的每个学生在校园的蓝天下昂首做人。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我们的做法是:
(1)充分备课是基础。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材,科学处理教材,在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组织教学、备作业练习、备教学评价上狠下功夫,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知识起点,以教师之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以双边活动作桥梁,沟通教学渠道。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学生基础构成较为复杂的班级,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比例,把握合适的教学起点,不断改良和优化其学习品质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基本要求。
(2)方法得当是关键。与上述基本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就是分层次练习、分层次提问、分层次指导、分层次要求、分层次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愿望。分层次练习是指教师在巩固所授知识的过程中,按高、中、低不同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练习,使其各有所得;分层次提问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让不同水平的同学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以使学习吃力的同学有同等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分层次指导贯穿于分层次练习和分层次提问之中,要求教师拿出更大的耐心和热情去关爱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缩短其与优等生的差距;分层次要求并不是无原则地降低要求,而是基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一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激励和鼓舞。因此,教师对学生在知识的识记、认知、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应力求明确具体,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要有明确的目标;分层次评价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措施,形式上有学科竞赛、技能比武、课堂提问、作业及期中期末考试等。学科竞赛展示了优等生的实力,课堂提问、作业和期中考试占50%,可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及格线以上。对于试题的难度,我们要求任课教师科学把握,并保证有不同难度的选做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这一做法为优等生提供了获取高分的机会,为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供了达标的机会,结果是大家都是胜利者。
总而言之,各环节上的分层次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投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才能使分层次教学取得实效。分层次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各有特点,又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但目的却是共同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的自主选择,使学生的流动性加大。减少了师生间的联系和课下的交流。这就对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但这种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培养。
2、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演示、实验或看录像资料、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分层次教学由于常常是两个至三个教师同时开课,给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的周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建议学校启用部分的旧实验室,并添置部分实验器材以满足教学需要。
3、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前提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分层次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只有教师的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改革才是有后继力量的、有生命力的。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除了要集中学习以外,更根本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不断地、自觉地自我更新、自我补充,这就需要有较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要切实提高素质需要更宽松一点的环境。同时,分层次的教学加上兴趣小组的开设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要求上好两个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又要开设一门选修课,而工作量要适当才可能精益求精。
分层教学改革的实验,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看,已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来说,已从宏观的课程改革进入中观阶段,对相关学科的课程进行了改革;从教学要求来说,脱离了传统的统一化、标准化、机械化,代之以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建立了以达到统一教学要求和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要求的新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正在变成现实;从教学内容来说,改变了过去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千篇1律的模式,教学内容因学生层次有了适当的变化;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来看,分层次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了我们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能跑则跑,能飞则飞。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