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摇啊摇(通用14篇)
在生活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反思和成长方式。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这是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议题。总结范文中的思路和结构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摇啊摇篇一
歌曲《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6/8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具有摇篮曲的特点。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
第二乐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调和节奏运用了宽与紧缩的变化,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热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太过单纯,对于很多感情的东西理解不透,本节课的主题思路要慢慢引导学生,用肢体和语言感染学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此情景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过程与方法——通过节奏游戏、肢体律动和方言改编,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能够感受到6/8拍的强弱感,认识反复记号。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认识反复记号。
难点: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教法: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合作式。
教具:钢琴、多媒体。
课前打出课件,播放歌曲《摇啊摇》。学生伴着音乐进课堂,准备上课!
一、导入:谈话。
师:欢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学唱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摇啊摇》。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唱这首不一样的《摇啊摇》。
设计意图:直入主题,让学生直接感受歌曲的韵律。
二、第一乐句——节拍练习。
生:好??
师:我先给大家师范一下。好吗?
生:好??
师:首先呢,请同学们先围坐成一个圆圈。然后伸出你们的左手,固定住别动??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吧?
生:好??(跟着老师一起拍)。
2、师:同学们拍的太棒了,下面我们一起拍着节拍,试着读一下歌词??
3、师:你们太厉害了,那接下来你们打拍子,老师给你们唱一下好吗?生:好??
生:拍手的方向变了??
2、师:拍,拍自己的左手;左,拍左边朋友的手;右,拍右边朋友的'手。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下,放慢速度!
生:一起跟着嗨起来。
师:你们太有才了,这都难不倒你们。那好吧,现在我们和刚才一样,
拍着拍子,一起读一遍歌词。
生:好??
3、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打的1、2、3其实是3拍子的特点。3拍子的歌曲第一拍是强拍,就是是我们拍第一下的时候要略微重一点,打出来的感觉是--强弱弱。
但是这首《摇啊摇》是6拍子的歌曲,也就是说,每一小节里面要打2个3拍子,也就是2个1、2、3。但是第2个123的第一拍,要比前面的轻一点,打出来的感觉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同学们请看这里,每一个“拍”的地方,都要比其他地方强,但是每一小节第一个放大的“拍”,都是比后面的要重一些的。老师给你们示范一下!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生:可以??
师:好,那就给我个位子吧??
设计意图:通过节拍联系,让学生感受3拍子、6拍子的感觉,同时本环节后,歌曲前部分学生都能会唱了。
三、第二乐句——反复记号。
师:你们太棒了吧,唱的那么好啊!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摇啊摇》完整的歌曲。(出示幻灯片4)。
师:同学们在听的同时,看着谱子,你听完后能发现什么吗?(如果没有发现反复的,就再听一遍,同时引导)。
生:不知道。
生:知道了。
师:那我们唱一遍这个地方试一试?
生:好(钢琴伴奏)。
师:太棒了,反复记号就是这个意思!那我们跟着伴奏,把整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吗?
生:好。(出示幻灯片6)。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记号的认识,同时也完成把第二乐句学唱。
四、拓展。
1、师:既然同学们都唱的那么好了,那我们要不要增加点难度呢?
生:好/啊??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克服接下来的困难?
生:有。
师:我们先一起读一遍歌词??
2、师:老师现在给你们弹琴,我们一起唱一遍试试,有没有信息唱下来?生:有?(弹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全体起立,手拉着手,让我们跟随者音乐一起唱、一起摇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体会上海方言唱上海童谣的感觉,同时也是对本节课所学唱的《摇啊摇》的一个巩固。
五、结束。
在音乐结尾声中,结束本节课?
摇啊摇篇二
设计意图: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一首上海的童谣,歌词亲切,质朴,旋律优美、宁静、抒情,整首歌如同一股涓涓细流,又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着童谣的魅力与芬芳。让我们在轻轻吟唱中也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选择这个内容来开展活动是因为他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妈妈哄宝宝睡觉许多孩子都有类似的经验,只是每个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方式各异而已。在这个活动中,我尝试以音乐、歌曲欣赏、情景律动为载体,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乐意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1.在摇摆布娃娃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学习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左右、高低的不同空间方位。
3.愿意与人一起合作游戏,享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娃娃,摇篮人手1个。
2.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这是谁呀?小宝宝,宝宝要睡觉了,我们把宝宝放在摇篮里摇宝宝睡觉吧。
(二)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
教师:妈妈唱了什么呀?我们再来听一听,怎么唱的啊?
看课件,了解歌词。
2.幼儿学唱。
教师:妈妈唱歌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摇篮曲的啊?轻轻的,柔柔的,我们也来跟着一起唱一唱吧!
教师:你们唱的真好听,但宝宝要睡觉了,我们唱的时候要轻轻的,柔柔的,别把宝宝吵醒了,我们再来一次吧。
3.幼儿边做动作边唱。
教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做了什么动作呀?
教师:那我们也用小手来做摇篮吧,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摇篮又大又舒服。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一摇吧。前奏的时候点点头,摇篮不动哦。
教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跟着节奏摇哦,看,老师请来了圆舞板朋友来帮忙,听一听,圆舞板发出了什么声音?哒哒哒 圆舞板朋友提出了一个要求,圆舞板响一下,我们要换个方向摇一下,响一下,换个方向摇一下,123 123。那我们跟着音乐来试试看吧。
教师:我发现这个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呢,真不错!我们请他带着我们再来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我还发现这个小朋友也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呢,真不错!我们也请他带着我们再来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现在有很多动物宝宝想睡觉了,你们愿意摇他们睡觉吗?请你把大摇篮里的宝宝轻轻的抱出来,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这次圆舞板朋友不来帮忙了,看看哪个小朋友也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的。
教师: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宝宝轻轻的放在大摇篮里吧,要记得给他盖好被子哦,小心宝宝着凉了。
(三)游戏活动。
1.教师示范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摇宝宝睡觉的,那两个人能不能摇宝宝睡觉呢?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客人老师好,请你和我一起摇宝宝睡觉好吗?
教师:那要怎么样摇呀?快快的摇?还是慢慢的摇?
教师:哦,慢慢的,轻轻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摇,快了宝宝会不舒服的。
教师:刚才老师邀请客人老师摇摇篮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啊?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老师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把小手举起来的啊?一只馒头的时候举高,一块糕的时候放下,我们也来试试看吧。
2.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
教师:小朋友向后看,这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请你用刚才学的好听的话去邀请一位客人老师吧。邀请到了后,请她站到中间来,拿出你们的摇篮和客人老师一起摇宝宝睡觉。
教师:准备好了吗?后面的客人老师请你也来帮我们唱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宝宝马上就要睡着了,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谢谢客人老师。宝宝睡着了,让我们轻轻的端着摇篮把他们送到午睡室去吧,让他安安静静的睡个好觉吧。
活动延伸:
家园活动: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摇啊摇》。
摇啊摇篇三
2、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教学目标:1、学会用优美的歌声准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从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欢乐。
2、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得喜爱与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教学难点:唱准以下旋律音程音准:。
(1)35i6|5.5.|。
(2)1326|1.1.|。
(3)1326|565.|。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三角铁、响板、串玲。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上行音阶1234567i学生起立。
12|34|5-|。
同学们好!
53|53|5432|1-|。
老师老师王老师您好!
下行音阶i7654321学生坐下。
二、导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1、播放音乐《小白船》。
设问: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提示让学生律动。
学生:听音乐律动并回答问题(二拍子、三拍子……)。
2、复听音乐。
师生共同律动(拍手拍肩膀、做划船的动作、做摇摇篮的动作……),答案:三拍子。
3、复听音乐。
选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通过肢体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激起学生求知欲。(响板:重拍串铃:弱拍)。
4、再次聆听音乐。
老师与部分学生舞蹈(把校园集体舞简单的加入课堂当中),同时部分学生乐器伴奏,在师生合作中快乐的加强对三拍子音乐韵律的记忆。
1、初听音乐。
师生律动感受六拍子音乐韵律(做摇摇篮的动作……)。
设问:这首歌曲与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呢?(生:比刚才的音乐速度快。)。
2、认真地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内容与歌曲旋律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3、复听音乐。
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童年快乐,同时小声学唱。
4、教师范唱,学生用三角铁自由地为教师伴奏。(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的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
5、聆听录音翻唱,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用三角铁的两种伴奏方式为歌曲伴奏。(其次给学生的知识宝库充电。)。
6、教唱歌曲。
利用歌曲写作与中国汉字四声调的关系来教学生唱准音高与音程。与此同时,让学生用手指把音调比划出来(像画图形谱一样把其美化),用肢体来辅助学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1、师生对唱,教师弹琴。
2、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生边唱边做摇摇篮的动作。
4、聆听歌曲,鼓励学生编创律动动作,并及时做出评价。
五、在音乐的律动中,快乐的结束本节课。
摇啊摇篇四
童年时代,无论是骑上木摇马,还是乘坐上摇摆机,对儿童来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些左摇右晃的玩具更引发着儿童的好奇心,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本课正是基于儿童的这种生活经验设计的。
教材提示了制作摇摆小玩具的简单方法,主要是紧紧围绕半圆形做文章,引导学生去想象可以依托半圆,制作出哪些具体形象?最后通过对纸材的装饰加工,创造出富有情趣的作品来。这对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都是有益的。另外,在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摇摆玩具重心的问题,把简单的科学知识渗透在美术教学之中。
教材的图片由三部分组成。由木摇马切入,目的是唤起学生儿时的美好回忆。步骤提示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和探究。学生作品从表现的手法和创作的形式上分别作了提示,可以开拓学生创作的思路。
1、能够利用折、剪、贴、画等方法制作出一件富有情趣,摇摆均衡的小玩具。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学生积极参与造型活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启发学生在半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创造,巧妙运用纸材特性和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设计做己的作品并激发学生的美感。
教学难点:怎样巧妙运用重心问题,制作能够摇摆的作品。
体现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玩一玩,说一说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朋友,想不想如道它是谁?生:想。
师:那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出场。(学生热烈鼓掌)
师:(拿出木摇马并)大家好,我是木摇马,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玩具,你们愿意和我玩吗?生:(高兴地说)愿意。
师:那你们高兴地玩一次。(学生分组玩木摇马)
师:你们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呢?(学生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这里有几件玩具奖给同学们(每组发给两件示范作品),同学们动手玩玩。(学生动手玩儿)
想一想,试一试
师:玩的时候,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试着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
l.探究摇摆玩具,会摇且不倒的奥秘
师:这些摇摆玩具为什么会摇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正因为它们的下半部分是两个半圆形,有两条圆弧底边(出示并粘贴到黑板上)所以它们会摇。
师,那为什么不倒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辅导探究)
(让学生感悟到只有图形对称或离中心点近,摇摆玩具才不会倒)
师:老师这里有些“生病”了的玩具,你能医
好它吗?(出示摇摆不均衡或向一边倒的玩具,小组同学合作,动手“医”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是怎样给它“治病”的。(让学生边说边演示)
师:同学们做得真棒!老师真佩服你们。
探究摇摆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眼前的玩具,它们都是怎么做的?都用到了哪些材料。(学生动手拆一拆,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然后回答)
师:(制作步骤)同学们真聪明,我们首先要设计自己准备做一件什么样的玩具,然后剪圆、对折,接着绘画、粘贴,最后完成。
师:怎样利用我们手边的材料工具画圆呢?谁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
启发想像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老师做的一些摇摆玩具,你们想不想也亲自做一件这样的玩具呢?生:想。
师:谁能说说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摇摆玩具呢?
提出制作要求:
(1)老师为同学们准各了各种不同的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
(2)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制作一件摇摆玩具。
(3)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想像,只要你大胆去想,大胆去做,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提出奖励办法:
师:如果能照书中或者是老师的作品做,就是初级设计师,奖励“我能行”;如果能自己独立设计并且设计得精美,奖励“我最棒”,如果小组内团结合作,还可以获得“优秀小组”称号。
学生制作。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创作,播放轻音乐,为学生的创作活动良好的氛围,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用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
师:现在“摇摆玩具城”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想不想到“摇摆玩具城”里欣赏并玩玩这些小玩具。生:想。
师:你们就到玩具城里去玩吧!(学生欣赏并尽情地玩)
师:(教师扮演小记者,以采访的形式进行)
师:同学们不仅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精美的玩具,而且的头头是道。你们真是太棒了。
摇啊摇篇五
1、学习沿线剪折小鸡。
2、练习组装小鸡的身体和翅膀。
活动准备:幼儿创意手工、剪刀、胶棒等。
活动过程:
“小朋友,你们看这只小鸡会摇啊摇呢。”(教师或一个幼儿用手演示)。
“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会摇的小鸡?”
2、交待制作方法和步骤。
(1)、沿线剪下小鸡的身体、头、翅膀等。
(2)、组装成立体小鸡。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的作品,相互欣赏。
摇啊摇篇六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摇啊摇篇七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学唱歌曲课《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本课选自义务教育北妇版艺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游戏与童谣》。
《摇啊要,摇到外婆桥》是一首上海童谣,歌词亲切、质朴,旋律优美、宁静、抒情,整首歌如同一股涓涓细流,又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着童谣的魅力与芬芳。让我们在轻轻吟唱中,也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和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唱上海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从音乐中感受并体验童年生活的快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通过即兴创编形体动作,表现歌曲抒情优美、静谧的意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够了解、喜欢上海童谣,开拓音乐视野。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首6/8拍子的歌曲,旋律优美、意境悠远,由于这首歌曲表现的年代距现在较远,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所以,“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是本课的重点。而“体会6/8拍子的节拍与强弱”则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听唱法和视谱法进行教学。听唱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的教学方法。而视谱法则关注到了学生全方位的学习,使学生在轻松学唱的同时渗透知识技能的学习。
新课程主张自主、创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唱、听、动等多个有效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歌曲带来的温馨与甜美。
多媒体课件、钢琴、叫卖行头。
(教学程序安排得是否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版块:朗诵导入课堂——观看童年照片——再现三代人的童年——学唱歌曲——拓展和提升课堂)。
(第一版块)朗诵导入课堂。
课堂伊始,我朗诵导入:“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充满梦幻,充满欢乐;童年是一首美妙的诗,无忧无虑,乐陶陶;童年是一幅多彩的画,五光十色,绚丽夺目。”
(设计意图:这是我的配乐朗诵,我希望我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够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这美妙的背景音乐和深情的朗诵,给大家营造一种淡雅、悠远的意境,能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美的境界,为本课的学习奠定柔美的基调。)。
(第二版块)观看童年照片。
我继续说道:“刚才的小诗描写的是作家笔下的童年,而我们同学们现在正是童年时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美丽的童年吧。”(多媒体播放学生照片)。
我和同学们边看边讨论,我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激起他们强烈的内心体验。
(第三版块)再现三代人的童年。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许老师的童年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肯定回答道:“想!”“好!你们看!”这时我跟随《采蘑菇的小姑娘》的音乐边歌边舞,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再现我的童年生活情景。“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就明白了。”(播放歌曲《我们多么幸福》)歌曲听完后,我们讨论总结出爸爸妈妈的童年原来能够有学上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了。“那么,爷爷奶奶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时,我为同学们范唱歌曲《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设计意图:这一版块旨在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唱、听、看”等有效方法,让学生顺理成章地进入歌曲的情绪。)。
(第四版块)学唱歌曲。
1、听完我的范唱后,我让同学们试着说说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然后,在歌曲背景下做“开火车”的游戏。我和另一个同学做火车头,将学生分成两组带领他们从相反的方向随三拍子的强弱起伏绕教室圆场。这主要是为下面的歌曲学习做铺垫。因为,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而掌握好6/8拍子的`节拍基本上也就掌握了这首上海民谣的节奏特征。
接下来我按照节拍为同学们范读歌词,这也是强化节奏的练习。之后,让同学们试着读歌词,体验歌曲的三拍子特征。
2、在读过歌词以后,我及时引领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首先让他们听,然后再唱,齐唱、个别唱、指名唱等多种形式去唱,在唱中走个来回,以加深理解和领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感情。同时,根据孩子们的汇报适时对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
在这一环节我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有困难的乐句,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将学生谈到的困难的乐句反复吟唱,师生共同研唱。这样既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现了互动性。另外,反复演唱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回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乐感,以声传情。“唱”,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理解歌曲、体会歌曲的方法。
歌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现成的作品的演唱指导,还要帮助学生进行歌词的创编。接下来,我让学生仿写歌词。只要节奏合理,节拍准确,我都鼓励他们大胆创作。
3、最后,回顾整首歌曲,让学生谈谈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五)拓展和提升课堂。
为了拓展课堂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我向同学们提出问题:用什么好办法可以留住我们美丽的童年呢?我让同学们自主分成四个小组,群策群立,经过思考、讨论、创作,然后将自己的好办法拿出来跟大家一同分享。最后,带着对童年的无限眷恋和遐想,结束本课。
摇啊摇篇八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摇啊摇篇九
教材分析:。
童年时代,无论是骑上木摇马,还是乘坐上摇摆机,对儿童来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些左摇右晃的玩具更引发着儿童的好奇心,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本课正是基于儿童的这种生活经验设计的。
教材提示了制作摇摆小玩具的简单方法,主要是紧紧围绕半圆形做文章,引导学生去想象可以依托半圆,制作出哪些具体形象?最后通过对纸材的装饰加工,创造出富有情趣的作品来。这对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都是有益的。另外,在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摇摆玩具重心的问题,把简单的科学知识渗透在美术教学之中。
教材的图片由三部分组成。由木摇马切入,目的是唤起学生儿时的美好回忆。步骤提示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和探究。学生作品从表现的手法和创作的形式上分别作了提示,可以开拓学生创作的思路。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折、剪、贴、画等方法制作出一件富有情趣,摇摆均衡的小玩具。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学生积极参与造型活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在半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创造,巧妙运用纸材特性和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设计做出自己的作品并激发学生的美感。
教学难点:
怎样巧妙运用重心问题,制作能够摇摆的作品。
教学方法:
体现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方案: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玩一玩,说一说。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朋友,想不想如道它是谁?生:想。
师:那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出场。(学生热烈鼓掌)。
师:(拿出木摇马并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木摇马,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玩具,你们愿意和我玩吗? 生:(高兴地说)愿意。
师:那你们高兴地玩一次。(学生分组玩木摇马)。
师:你们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呢?(学生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这里有几件玩具奖给同学们(每组发给两件示范作品),同学们动手玩玩。(学生动手玩儿)。
2、想一想,试一试。
师:玩的时候,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试着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
三、学习新课:
1、探究摇摆玩具,会摇且不倒的奥秘;
师:这些摇摆玩具为什么会摇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正因为它们的下半部分是两个半圆形,有两条圆弧底边(出示并粘贴到黑板上)所以它们会摇。
师:那为什么不倒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辅导探究)。
(让学生感悟到只有图形对称或离中心点近,摇摆玩具才不会倒)。
师:老师这里有些“生病”了的玩具,你能医好它吗?(出示摇摆不均衡或向一边倒的玩具,小组同学合作,动手“医”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是怎样给它“治病”的。(让学生边说边演示)。
师:同学们做得真棒!老师真佩服你们。
2、探究摇摆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眼前的玩具,它们都是怎么做的?都用到了哪些材料。(学生动手拆一拆,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然后回答)。
师:(小结制作步骤)同学们真聪明,我们首先要设计自己准备做一件什么样的玩具,然后剪圆、对折,接着绘画、粘贴,最后整理完成。
师:怎样利用我们手边的材料工具画圆呢?谁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
三、学生作业: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老师做的一些摇摆玩具,你们想不想也亲自做一件这样的玩具呢? 生:想。
师:谁能说说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摇摆玩具呢?
提出制作要求:
(1)老师为同学们准各了各种不同的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
(2)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制作一件摇摆玩具。
(3)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想像,只要你大胆去想,大胆去做,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提出奖励办法:
师:如果能照书中或者是老师的作品做,就是初级设计师,奖励“我能行”;如果能自己独立设计并且设计得精美,奖励“我最棒”,如果小组内团结合作,还可以获得“优秀小组”称号。
学生制作。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创作,播放轻音乐,为学生的创作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用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
四、课堂评价:
师:现在“摇摆玩具城”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想不想到“摇摆玩具城”里欣赏并玩玩这些小玩具。 生:想。
师:你们就到玩具城里去玩吧!(学生欣赏并尽情地玩)。
师:(教师扮演小记者,以采访的形式进行评价)。
五、总结。
师:同学们不仅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精美的玩具,而且评价的头头是道。你们真是太棒了。
摇啊摇篇十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歌曲《摇啊摇》为第五册第一单元《童年》中的一首摇篮曲体裁的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d宫调式。歌曲运用“x x x。”6/8拍节奏营造微微晃动的“摇啊摇”的感觉,三度、四度音程跳动构成的抛物线状的旋律行进,好似一座座小桥出现在我们面前。旋律清新上口,节奏轻盈灵动,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歌曲为带补充的一段体,补充的乐句重复第一乐句的开头并变化重复第二乐句的结尾,经反复后逐渐减弱,好似渐渐远去的小船,又似在妈妈轻轻的摇动中渐渐入睡的宝宝。歌曲的前奏有八小节组成,营造浓浓的“家乡水墨”。
6/8拍子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切忌表现成2拍子或者放慢成3拍子,导致缺失韵味,准确的律动把握是需要进行逐步训练的。三年级是多声部歌唱正式开始的重要过渡,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明确并尽早进行简易的多声部练习,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摇啊摇》这首歌曲比较简短,在学唱中可以整体把握,歌曲立意淳朴,旋律主干音鲜明,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应音乐训练,以达到能力的累积。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遵循:1・愉悦原则;2・整体性学习原则;3・注重过程原则。
本课分成四大块:
1・聆听律动。运用聆听所产生的音乐直觉进行音乐学习,能够有感觉的进行6/8拍子的律动并在律动中获得音乐的整体形象。
2・模唱曲谱。借旋律线、图示等方法,结合音乐直觉与产生的相应联决进行更为精细的旋律学唱,并能形成简易声部合作。
3・歌唱表现。能够运用良好积极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表现愉悦盈动的情绪。
4・综合表演。多声部歌唱在三年级正式开始,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提前渗透,本课的综合表现会采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模拟乐器为歌曲伴奏、以及采用旋1律主干音等方法进行综合表现,形成多声部的合作。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律动、歌唱、声部合作等获得审美愉悦,拥有对于美好童年的积极价值观。
知识技能:能够拥有准确的6/8拍律动感觉,拥有准确灵敏感知前奏尾声的能力,能够用柔软轻盈的歌唱表现歌曲,能够用do、mi、sol的长音与歌曲进行多声部合作。
过程与方法:运用积极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音乐合作与控制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完整富于表现的歌唱。
教学难点:歌唱中的6/8拍准确律动,能够在准确拍点上进行声部游戏。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六八拍子律动,歌曲整体风格把握[ppt2]
1.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你可以让你的手拍出像歌唱一样的节奏吗?和老师一起来。
(1)跟老师拍2拍子节拍,用拍手表示强、拍大腿两侧表示弱。循环反复直到拍点稳定,不机械,每个拍点表现得有弹性、轻盈。
(2)师:下面让我们的身体也像歌唱一样轻轻摆动。
(带领学生跟着拍手的节拍点左右摆动身体,注意动作小,拍点稳。)
(3)师: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让它为我们歌唱一样的拍手律动伴奏,好吗?
([ppt3]播放《摇啊摇》范唱片段,教师领学生一起表现。)
2.师:我们再来一遍。这一遍要请三角铁帮忙,老师会在前奏的时候用三角铁演奏,当歌声唱起的时候,大家就像刚才一样轻轻地拍出来,准备――。(第二次在录音范唱中律动。)
3.师:三角铁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指导学生用高位置的弱声“叮―”来表现)有谁愿意来演奏三角铁?(请有把握演奏准确的学生示范)虽然没有很多三角铁,但是我们可以模拟演奏(要求模仿演奏三角铁的同学,同时嘴巴模拟三角铁音色)。我们的演奏顺序是:歌曲前奏由你们来演奏,歌声开始的时候老师来表演,准备――。
2(在学生演奏时及时提示,注意拍点准确。教师在律动中加进人声“ti ti”,形成“拍手ti ti拍腿ti ti”的六拍子律动。[ppt3]歌曲完整播放。)
4.师:谁发现老师刚才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关注教师表现出来的弱声“ti ti”,感受在拍手与拍腿之间加进弱声“ti ti”形成的新的脉动)(再次完整表现歌曲:三角铁演奏+6/8拍子律动。)
二、感知旋律,细化音乐体验
([ppt5]课件出示do、mi、sol音符小船,分别唱唱每一只小船的“名字”,在唱的过程中关注音的稳定)
2.师:让我们摇着小船出发吧,你听听,我们摇船的声音也是美妙的音乐。
(1)[ppt6]分别出示| || |和| | | |,结合律动唱谱,注意在唱的过程中关注6/8拍的律动感与乐句音程稳定。(2)播放歌曲范唱,指挥学生范唱第一乐句时叠加第一条旋律,第二乐句时叠加第二条旋律,与歌曲范唱形成二声部。提醒学生看老师手势,注意第三乐句是两小节第一条旋律、两小节第二旋律。可以练习两遍。)
3.师:老师小时候就喜欢这首歌(哼唱歌曲),你哼哼看。(学生尝试哼唱,检测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不要求学生表现很准确。)这首歌的题目叫《摇啊摇》[ppt7],每当唱起这首歌,老师就感觉是我坐着小船摇啊摇,摇到外婆家了,外婆就站在一个小村边的小桥上在等我,可美了。
3(1)你能唱第一句话吗?([ppt8]出示第一乐句曲谱歌词,教师弹奏单旋律,学生哼唱。)听老师唱曲谱,看看老师的手势,你看我的手划出一个像什么的形状?(教师先视唱曲谱第一小节,手上划出旋律起伏线条,让学生感知像“小小的石拱桥”,然后慢慢增加第二小节,明确两句是重复的,再感知三、四小节组成的“大大的石拱桥”)。原来歌曲的旋律起伏就像是一座座桥,(旋律线出示,学生划旋律线唱谱或用“u”模唱,关注学生的音准与音色,提醒注意准确的节拍脉动)。
(2)[ppt9] [ppt10]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三乐句。第三乐句学唱时,要求学生能够找到与前面相同的地方。
4.[点击ppt10]在钢琴的伴奏下完整用“u”准确哼唱歌曲,要求音色统一、律动准确,教师及时指导并调整音色。
三、演唱歌曲,形成简易的多声部
1.[ppt11]出示歌词,指导学生用较高位置柔声朗诵歌词,体会“一只馒头一块糕”里包含的浓浓的爱意。
2.[ppt12]完整聆听歌曲,对歌曲的把握由之前的感觉逐渐过渡到知觉。
3.师:让我们用柔柔的歌声演唱一下吧,注意我们是摇着小船出发的,小船是怎么摇的.?(回忆身体轻轻的摆动,强调歌声的轻柔,第一遍用钢琴伴奏,之后用标准录音伴奏)。
(2)[ppt14]师:有谁可以和老师一起来唱摇船的声音?(请一部分同学加入,并明确演唱顺序,尝试合作,演唱一遍歌词。第二遍再加入一些同学,教师退出,学生自己合作。)
5.师:三角铁也要和大家一起来表现,有谁记得?(回忆三角铁的演奏,请学生表现。)下面让我们用更丰富的方法表现《摇啊摇》。(明确各组任务:主旋律声部、副旋律声部、三角铁声部、教师拍手ti ti拍腿ti ti声部,完整表现。)
四、总结课题,提升情感体验
1.师:《摇啊摇》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上海地区的一首童谣,很多妈妈也会把它当作摇篮曲摇着宝宝入睡,甜美的旋律陪伴我们度过美妙的童年,希望你们也可以记住这首歌曲,记住这段旋律,永远记住美好的童年。
2.师:让我们唱着歌下课吧!(主旋律完整演唱)。
教学反思:
不论是多么简短的歌曲,教师都要关注细节的音乐性,运用教师敏锐的感知能力,充满得将“音乐味”传递给学生。本课设计力求做到用音乐活动传递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因为本课设计的音乐活动较多,所以要求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效果,当学生能力暂时达不到或是表现地很有兴致的时候,要及时地“再来一遍”,以满足学生的体验需求。
三年级的音乐教学同时需关注多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设计的音乐活动、所做的歌唱练习,都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多声部的合作,这样,等到合唱真正到来的时候,学生就会像看见老朋友一样去接受并喜爱它。资源引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第五册
摇啊摇篇十一
2.歌表演《摇啊摇》。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习惯的复习。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学生跟唱曲谱。
5.各种方法练习曲谱。
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
6.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饲养的香味”等情境练习。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7.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
这首歌很多学生都熟悉它儿歌朗读的方式,因此歌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放在指导学生用清晰的声音歌唱。为帮助学生表达歌词的意境,我设计了“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馒头的香味”等情境。学生在愉快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自然地感受并表现出了摇篮曲式的风格。歌曲的难点在于两句“摇到外婆桥”,虽然他们的歌词一样,但是旋律不一样。同学们很容易思维定势,唱了上行的旋律后就再也下不来导致2句歌词唱同一个旋律。为此我先让同学们找到歌曲中相同的歌词部分。然后让他们听对比他们之间的区别,然后再唱。同时我用手势引导学生进行演唱,第一句是上行,第二句下行,这样很容易就克服了这个毛病。另外,这首歌曲很简单,但是它的节拍却是三年级学生从没有接触过的。6/8拍的时值怎么走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我就通过和34拍的对比教学来让他们明白。通过重点对节拍节奏的训练加深他们对6/8拍的认识,也取得了一点效果。我想下节课再巩固一下学生应该能初步掌握了。
学完歌曲后,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玩一玩现在流行的一些健康有益的童谣游戏,并引导他们回家收集一些喜爱的童谣,课间的时候互相交流一下。
摇啊摇篇十二
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节的关键。我的这节音乐课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肢体的表现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与情感。在学唱歌曲旋律的过程中,我利用歌曲写作与中国汉字四声调相结合的特点,来教歌曲旋律及解决教学难点。用直观教学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求知欲。
但这节课中,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不高,对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感受不深,唱歌几乎没有感情,更不用说用歌声去表达歌曲情感了。学生累,老师也累。
怎样改变这样的课堂呢?课下我不断反思着,我认为,在上小学生的音乐课时,不能高估了学生的想象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还停留在具体的事物上,通过实实在在事和物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想到这里,我觉得我应该试着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学来代替枯燥的抽象教学,比如讲故事、做游戏等轻松快乐的和互动游戏放在教学中,来适应小学生的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更轻松的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快乐地表演音乐,实现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教师教得轻松快乐。
音乐学科有其学科本位的存在,人们常说音乐课姓“音”,在民族文化教育中,亦不能脱离其课程本质来实施或研究。不能把音乐课的教学方法直接设定为“为教民族文化而教”的误区,特别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科教学中,更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适及适量的方法,使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起到“春雨润无声”的效能。我们常说,德育无痕,那么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更应该是踏雪无痕的,音乐课的本位是音乐,用音乐说话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本节课中,没有设计介绍相关的上海乡土文化背景,而是通过玩玩弄堂游戏,唱唱上海川沙民歌,听听路边童谣,使学生内化地体验,感受上海地区特有的与童谣相结合的音乐文化。“渗透”是本节课的关键和隐线。
在歌唱教学中,我们常常想通过多元的方法,来思考——实施教学,然而,本节课中执教者运用了一些常用的课堂歌唱教学方法:如:用口风琴吹奏旋律,师生对唱等,可能简单的方法就是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只不过,教师应注重歌唱教学中音乐旋律的美感,音准及节奏,歌唱方法的正确性。本课中,执教者特别设计了歌唱游戏这一环节,通常我们在歌唱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在歌唱教学完成后,学生往往不能边作动作进行形体表演,边唱好歌曲。运用“小耳朵精灵”的教具,教师力求在这一难点上有所突破,以调动学生在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激发主动性。当然,并非所有的歌曲教学都可以运用这一方法。经过实践,该方法较适用于低年级唱游教材的歌曲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个别的、独特的个体,他们对音乐的体验都是不同的。因为任何一种音乐体验,不管是演奏、作曲、即兴表演还是听赏,都是一个特殊个体的创造。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在本课的的教学中,体会到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在小学阶段,我们的听赏要求,不能等同于中学阶段,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听赏习惯,着重体验、感受为主,还不能达到一个鉴赏的程度。因此,本课的听赏环节上层次设计得较浅易,其中包括让学生边做游戏边听新授歌曲的主旋律。路边童谣的欣赏也没有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静静的聆听,要求学生唱唱其中会唱的童谣。
摇啊摇篇十三
设计意图: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一首上海的童谣,歌词亲切,质朴,旋律优美、宁静、抒情,整首歌如同一股涓涓细流,又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着童谣的魅力与芬芳。让我们在轻轻吟唱中也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选择这个内容来开展活动是因为他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妈妈哄宝宝睡觉许多孩子都有类似的经验,只是每个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方式各异而已。在这个活动中,我尝试以音乐、歌曲欣赏、情景律动为载体,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乐意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在摇摆布娃娃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学习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左右、高低的不同空间方位。
3.愿意与人一起合作游戏,享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娃娃,摇篮人手1个。
2.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这是谁呀?小宝宝,宝宝要睡觉了,我们把宝宝放在摇篮里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摇宝宝睡觉的时候,妈妈还唱起了好听的摇篮曲呢。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了什么?
(二)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
教师:妈妈唱了什么呀?我们再来听一听,怎么唱的啊?
看课件,了解歌词。
2.幼儿学唱。
教师:妈妈唱歌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摇篮曲的啊?轻轻的,柔柔的,我们也来跟着一起唱一唱吧!
教师:你们唱的真好听,但宝宝要睡觉了,我们唱的时候要轻轻的,柔柔的,别把宝宝吵醒了,我们再来一次吧。
3.幼儿边做动作边唱。
教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做了什么动作呀?
教师:那我们也用小手来做摇篮吧,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摇篮又大又舒服。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一摇吧。前奏的时候点点头,摇篮不动哦。
教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跟着节奏摇哦,看,老师请来了圆舞板朋友来帮忙,听一听,圆舞板发出了什么声音?哒哒哒圆舞板朋友提出了一个要求,圆舞板响一下,我们要换个方向摇一下,响一下,换个方向摇一下,123123。那我们跟着音乐来试试看吧。
教师:我发现这个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呢,真不错!我们请他带着我们再来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我还发现这个小朋友也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呢,真不错!我们也请他带着我们再来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现在有很多动物宝宝想睡觉了,你们愿意摇他们睡觉吗?请你把大摇篮里的宝宝轻轻的抱出来,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这次圆舞板朋友不来帮忙了,看看哪个小朋友也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的。
教师: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宝宝轻轻的放在大摇篮里吧,要记得给他盖好被子哦,小心宝宝着凉了。
(三)游戏活动。
1.教师示范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摇宝宝睡觉的,那两个人能不能摇宝宝睡觉呢?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客人老师好,请你和我一起摇宝宝睡觉好吗?
教师:那要怎么样摇呀?快快的摇?还是慢慢的摇?
教师:哦,慢慢的,轻轻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摇,快了宝宝会不舒服的。
教师:刚才老师邀请客人老师摇摇篮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啊?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老师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把小手举起来的啊?一只馒头的时候举高,一块糕的时候放下,我们也来试试看吧。
2.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
教师:小朋友向后看,这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请你用刚才学的好听的话去邀请一位客人老师吧。邀请到了后,请她站到中间来,拿出你们的摇篮和客人老师一起摇宝宝睡觉。
教师:准备好了吗?后面的客人老师请你也来帮我们唱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宝宝马上就要睡着了,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教师:谢谢客人老师。宝宝睡着了,让我们轻轻的端着摇篮把他们送到午睡室去吧,让他安安静静的睡个好觉吧。
活动延伸:
xx。
家园活动:
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摇啊摇》。
摇啊摇篇十四
1、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感受中的`作用。
2、听辨音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四、新歌教学。
1、导入:听《摇啊摇》说说歌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插图,让学生尝试怎么样读更能表现图上意识。
3、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4、学生做划船动作,体验6/8拍的强弱感。
5、放录音让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两遍。
6、再唱一遍找找难唱的部分。
7、连唱,边唱边动作表演。
8、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4、出示:
365│365│。
3516│55│。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乐器。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