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学反思(模板13篇)
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系统性的思维和条理性的表达。以下是一些智者们的智慧箴言和格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的方向。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一
《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下面搜集了《长恨歌》教学实录,欢迎阅览!
学生兴奋得大呼:唐玄宗、杨玉环!
师:准备非常充分值得表扬还有谁愿意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幻灯片展示)预习检测:给下面红色的字注音(幻灯片展示)。
回眸()凝脂()云鬓()骊宫()鼙鼓()城阙()千乘()花钿()萦纡()旌旗()龙驭()踌躇()马嵬()悄然()耿耿()霜华重()衾()临邛()绰约()玉扃()参差()珠箔()仙袂()迤逦()飘飖()凝睇()人寰()擘()霓裳()粉黛()。
以男女小组竞赛形式分组迅速完成,学生情绪高昂。
师:(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听录音并跟读录音,稍后大声朗读课文。
学生跟读录音并随时做字音记录。
师:下面我们请男女同学分角色组合朗读,其他同学听并评判谁最准确的。
把握住了感情。
生男女组合,以各自的嗓音特色分别读相应的内容,学生积极性较高。
师:咱们都知道这是一篇千古美文究竟美在哪里,让我们初读课文,理清情节。
(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迅速浏览课文完成自学检测。
(出示自学检测)自学检测:1、根据故事情节,把所给出的图片排序。
2、分别用一句话描绘每幅画面的内容。
3、给每幅画命名(4个字)。
学生翻阅课文,看图片。
师:同学们完成了吗?排序是什么样的呢?
生一起喊:3214。
师:那谁愿意把自己描绘的画面内容展示给大家呢。
生3:我写的第一幅:杨贵妃和唐玄宗正在美丽的花园里愉快的赏花。
生3读完抬头看老师。
师:你写的很好准确把握了画面内容能再展示一幅吗?
生3:第二幅:杨贵妃在马嵬坡惨死。
师:很简洁,但也把握住了最关键的故事情节很不错!
师:还有谁?踊跃发言!
学生点头。
师:好,下面咱们再读课文。
师:同学们找到了吗?
生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师: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是怎样写人的呢?
生3:对比、反衬。
师:还有吗?
生5:借代。
师:能解释吗?
生:粉黛借代后宫其他人。
师:很对,还有谁有发现?
生:“梨花一枝春带雨”特别有韵味,写出了杨贵妃的凄美,哀怨。
师:很对大家一起说,你们都有什么发现。
生群答:“三千宠爱在一身”、“今日君王看不足”、“云鬓花颜金步摇”
师:这些都是从哪些方面写人的?有可以总结的写作方法吗?
生群答:侧面、外貌、神态、动作.....
师:请同学们做好记录。
同学们大呼:李白!(多媒体展示《清平调》三首)。
师:讨论分析:李白和白居易都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他们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
师:下面我们沙场秋练兵:现学现用看下面的文段使用了哪些写人的方法?
(展示《陌上桑》)。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略)。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二
《长恨歌》这首诗内容比较长,但字词较为浅显,学生在认真的预习之后能够理解字面意思,因此,第一课时除了导入及点拨字词之外,我把重点放在了概述诗歌内容并划分结构上,因为长,所以不宜在课堂中全文朗读(可以利用早读让学生朗读全文),于是先设计了自读,在学生理解了内容并划分结构之后,再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这也更能体现出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爱好。
鉴赏诗歌的重点是以意逆志,即通过对诗局、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两个课时的安排这是体现了这一思路。第一课时理解文意,第二课时探讨主题。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把握诗歌主旨。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所能理解的点,进行指导点拨,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上有待实践,有可能会出现拖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出现拖堂迹象,一定要及时调整课堂内容,避免拖堂现象发生。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三
在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系列中,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作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单元的定本出现的,意在藉此促使学生根据对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的了解和对诗歌文本整体的.把握,去领悟诗歌的情感和意旨。执教本课之后,略有所思,文以识之。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诗,特别是被要求全诗背诵过白居易的同类之作《琵琶行》,对这种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不会陌生。阅读叙事诗,便不得不把握诗歌的叙事线索,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长恨歌》表现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按照李杨爱情产生和发展、变化和转折、升华、神化四个主要过程的时间顺序,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有力突出“长恨”主题。
在备课时我按照三分法切分了文本结构,即“渔阳鼙鼓动地来”至“魂魄不曾来入梦”的马嵬事变前后事件为一独立部分,叙述贵妃玉殒、君王失落的情节,此部分前后各为一部分。然而实际教学出现了一段美妙的小插曲,我根据既定想法让学生细读并讨论了马嵬事变前后事件这一部分,希望学生能领悟玄宗对贵妃由色的迷恋向情的眷念的升华,没想到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马嵬事变的紧张和事过境迁玄宗的感伤,还进一步提出,以“归来池苑皆依旧”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可单独划分为一部分。接下来便精彩了:师生探讨了这种划分的可行性并达成了肯定的一致意见,我顺势让学生把这新的第三部分,即描述太极宫中的寂寞玄宗对佳人的思念的一部分改写为一首第一人称视角的抒情诗。学生既兴味盎然又浅斟低唱,一些即时之作活脱脱刻画了一位失势孤独的皇帝,传达了对恋人无限的怀念和对自己深切的伤悼。课堂节奏由此一抖,抖出了一股灵动之气。课后我还请同学们推举一名同学为大家执笔完成一份集体作业:按照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结构模式,写一出以《长恨歌》为基本参照的剧本,定稿之后大家共同修改完善,作为一学期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汇报。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四分法真的非常有道理,很符合白氏描写李杨爱情悲剧的初衷。如果说玄宗在马嵬事变时惊魂未定,那么回到京都后便不仅仅是“甫定”了。这一时期,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贵妃,恰足以突显对其的真挚感情。惟其情愈真,恨才愈显深长。单列为一部分,更利于感知白氏对玄宗心情的直接反映和侧面描摹。
诗歌是美的世界,是精神的呢喃,虽说好诗需要多读,但我感觉,总是这般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似乎有些千篇一律,味同嚼蜡。即便是在反复朗读中熟习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可怎也找不到情感的脉动。一首经典的诗歌被机械地读出来,真好比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教法上我要跳出讲解诗歌的窠臼,学法指导上我希望能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如果再执教《长恨歌》,我准备把“以意逆志”的思路深入渗透到朗读的过程中,在设定过程和方法目标时就有所体现。
桐城派刘大櫆《论文偶记》中有一段谈读散文的思路,或许可以为诗歌朗读作一个注脚:
“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色即古人之神色,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神气音节拟古人而发,这观点多妙!白居易将自己诗作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列《长恨歌》于感伤一类。《长恨歌》本身就是一首表现李杨坚贞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相思的作品,笼罩着深沉的感伤色彩。如果能陪伴学生通读诗歌,并结合背景分析主题后,再引导学生像白氏一样,以旁观者的身份由事及情,嗟叹吟咏诗歌章句,该是何等的清远洒脱!学生将不仅仅完成这一首诗的情感体认,更将由此一点一滴的训练和引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表现去读完整本书的诗歌,读通整本书的诗歌。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时,曾举出自己的一则教法。他在讲述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事件时,有些内容故意留着不讲完,让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去进行独立解释。这种选择较深刻地影响了我,我在执教《长恨歌》时,也有意忽略了白居易早年的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李杨爱情在中晚唐的诗性书写等内容,不是不提,而是只顺口说几句相关诗句,足够让思维积极的同学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内容对理解全诗主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我偏偏不强调,不展开。很多诗本来就难有“达诂”,诗歌主题朦胧些,多义些,引导学生分析时含蓄些,或许可以如毛姆所说的,有了争议更可以保持“不朽”。叶兆言不是开玩笑地说过嘛,“对于中国的古典诗人来说,诗不朦胧,根本就玩不起来”。
一些学生似懂非懂的诗句和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名词偶尔从教师口中蹦出来,跳跃在教室中,也许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回想以前用幻灯片补充相关信息的日子,认真的学生一见到陌生知识点和名言警句等就抓紧时间抄写下来,感觉非常可怜。面面俱到的语文课似乎形成了枯燥的语文学习,如果换一种方式,在重点明确突出的课堂上,留一些不解和困惑给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印象从而在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时地反刍,生活化的语文课也将能够更稳妥地得到实现。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四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鉴于此,在讲解诗歌时,我们首先以诵读为主。
诗歌是优美而隽永的文学,需要我们用心来体会,而朗读恰恰能使学生在对文章,特别是诗词的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风格不同的诗词,朗读的语音、语调不同,对学生的熏陶也有所不同。俞文豹《吹剑续录》曾载:“柳郎中(柳永)词,只好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不同的“唱”的情态,正是如今对诗词的朗读情态。《长恨歌》突出一个乐极生恨的主题,朗读这首诗,前面欢快,中间急促,后面低沉哀戚,最后喜中含泪,悲喜参半,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在诵读时语调不宜过平。为了能让学生能更好把握语调,播放朗读录音。
其次,在讲解诗歌时,我们着重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貌之美,一是情之深,一是恨之痛,并在指导过程当中把古今描写女子的名句引来吟赏一番,并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描写一个人时已经渐渐懂得抓其神韵了,从《诗经硕人》里面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魏晋唐元一直到雪琴《红楼梦》中黛玉的描写,这中间是一个大的跨越。进而启发学生懂得应该用怎样的描写方法来突出其人物个性。
在讲解情至深时,主要从事和情两点来谈,事从生前死后找,情从直接间接寻,学生参与热情很高。
最后,对于千年以来争议颇多的主旨,我们一句带过了,千年都没解决的问题,了解就好,为之讨论明确答案则就没有必要了。
反思不足处:
一、预习不够,学生没有先结合课下注释自疏课文,导致理解课文时进度有点慢,下次注意布置预习。
二、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在主题讨论环节,学生的表达方面还有待教师的指导和加强。
文档为doc格式。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五
这是一篇叙事诗,故事情节完整。如何划分情节结构?如何概括内容?在备课的时候,我思考着,我把情节分为四个部份,每部份拟出了一个标题:第一部份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第二部份是“马嵬坡前生死别”,第三部份是“爱悠悠,恨悠悠”,第四部份是“人鬼眷恋情未了”。在上课中我展示情节结构,学生很感兴趣。
对于第一部份从皇帝的角度看,重色是每个皇帝的本性,也是人之本性,只是皇帝的标准不同,他要求的美色必须是“倾国倾城”之人,这是他们的标准。如有绝代佳人,他们必不放手。自古爱江山不爱美人的皇帝屈指难数,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历历可数。从美人的角度看,只有倾国之貌才有可能享受到特殊的待遇。杨玉环能得到唐明皇的青睐也不是偶然,首先她有这样的先天条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把杨玉环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看待了。由于一个是权倾天下,一个是貌倾全国,一个是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是娇媚恃宠的妃子,两人真是天合之作。不过诗里掩盖了一个历史史实,家丑不可外扬吗,对于杨如何入宫之说没有具体叙述了,这也是为下文作一个铺垫吧。李杨之间有没有真正的爱情?在这一节里,我们不好确定,最多只能看到“君王从此不早朝”,说明李的荒淫无度。
第二部份写了他们之间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爱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难舍美人。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李隆基陷入怀念和哀伤不能自拔。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作为一代君王,却无法拯救自己心爱的妃子,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与无奈啊。
第三部份写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爱悠悠,恨悠悠”。皇帝不单是重色,更是一个至诚的情种。至诚才有长恨。文中多角度的反复描写强化着爱,也突出了恨(遗憾)。从情景:物是人非、从时间:历久弥新、从心情:“度日如年”写李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
第四部份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人鬼情未了。寻觅是思念,是牵挂,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感动道士,道士寻找到玉环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六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有关教学反思内容,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本次有效教学展示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这篇千古名篇。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思路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之后的教学。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体裁,历来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语文中也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诗歌教学的实际操作层面,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教法。大多人特别重视朗读这一方式。
但是在观摩了很多诗歌教学之后,我认为,在中学阶段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朗读只是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尤其是朗读不但是技法,更是受限于个人音质等条件。一个学生可能在心里已经理解到了应该怎样来朗读,但是他无法读出。所以我选择以读为基本线索,重在对诗歌的理性思考。
所以,我把学习目标定位为把握诗歌感情,理解诗人形象。
(一)可以肯定的几点。
1、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仅仅是大小讨论所能体现的。在教学重点的设置,教学进度的推进这几方面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通过预习,每人都提出自己的疑难。
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贪图教学进度的快速,而是依靠学生的讨论来推进,并没有严格地划分各个部分的时间,从而使讨论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
2、教师的主导和提升作用不能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丧失。
教师的主导体现在哪里呢?
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切入点的选择和总结提升上。
《将进酒》可以讲的内容比较多。我选择以“读《将进酒》,你读出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这个问题为切入点,一开始就让学生对诗人形象有所感知。
在总结提升阶段,学生最需要老师的指导。一些问题和认识确实是学生深入不到的地方,这时适合地跑出自己的认识,我认为这不是自己唱戏自己看,而是在有效地拓展深化。在总结自己所认识的李白时,我展示了自己的认识,写了如下一段为文字。
《孤独的斗士》李白似乎一直都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掌握着时光行进、人生荣辱的'“命运”,尽管一再遭到戏弄,但他总是能笑对人生,以昂扬的面貌藐视那个捉弄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他是胜利者。一个是那个内心时时渴望建功立业的自我,尽管他借酒浇愁,但结果只能“愁更愁”。在这两个敌人的夹击下,李白,没有沉沦,“谪仙人”的他注定无法回到天上,逍遥自在,于是他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人世间做一个孤独的斗士。
(二)需要改进的几点。
1、注重时间的把握。
这节的时间掌控不是很好,有些环节因为时间关系,进行的过于匆忙,导致学生的发言没有尽兴。
2、教师的情绪不够激扬。
本诗是一首豪气十足的诗歌,我在课堂上的情绪有些平淡,没有体现本诗的特点。
我想,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支点。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七
在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系列中,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作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单元的定本出现的,意在藉此促使学生根据对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的了解和对诗歌文本整体的把握,去领悟诗歌的情感和意旨,《长恨歌》教学反思。执教本课之后,略有所思,文以识之。
一、四分文本通其意。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诗,特别是被要求全诗背诵过白居易的同类之作《琵琶行》,对这种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不会陌生。阅读叙事诗,便不得不把握诗歌的叙事线索,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长恨歌》表现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按照李杨爱情产生和发展、变化和转折、升华、神化四个主要过程的时间顺序,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有力突出“长恨”主题。
在备课时我按照三分法切分了文本结构,即“渔阳鼙鼓动地来”至“魂魄不曾来入梦”的马嵬事变前后事件为一独立部分,叙述贵妃玉殒、君王失落的情节,此部分前后各为一部分。然而实际教学出现了一段美妙的小插曲,我根据既定想法让学生细读并讨论了马嵬事变前后事件这一部分,希望学生能领悟玄宗对贵妃由色的迷恋向情的眷念的升华,没想到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马嵬事变的紧张和事过境迁玄宗的感伤,还进一步提出,以“归来池苑皆依旧”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可单独划分为一部分。接下来便精彩了:师生探讨了这种划分的可行性并达成了肯定的一致意见,我顺势让学生把这新的第三部分,即描述太极宫中的寂寞玄宗对佳人的思念的一部分改写为一首第一人称视角的抒情诗。学生既兴味盎然又浅斟低唱,一些即时之作活脱脱刻画了一位失势孤独的皇帝,传达了对恋人无限的怀念和对自己深切的伤悼。课堂节奏由此一抖,抖出了一股灵动之气。课后我还请同学们推举一名同学为大家执笔完成一份集体作业:按照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结构模式,写一出以《长恨歌》为基本参照的剧本,定稿之后大家共同修改完善,作为一学期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汇报。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四分法真的非常有道理,很符合白氏描写李杨爱情悲剧的初衷。如果说玄宗在马嵬事变时惊魂未定,那么回到京都后便不仅仅是“甫定”了。这一时期,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贵妃,恰足以突显对其的真挚感情。惟其情愈真,恨才愈显深长。单列为一部分,更利于感知白氏对玄宗心情的直接反映和侧面描摹。
二、焚琴煮鹤怎如喂马劈柴。
诗歌是美的世界,是精神的呢喃,虽说好诗需要多读,但我感觉,总是这般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似乎有些千篇一律,味同嚼蜡,教学反思《长恨歌》教学反思》。即便是在反复朗读中熟习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可怎也找不到情感的脉动。一首经典的诗歌被机械地读出来,真好比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教法上我要跳出讲解诗歌的窠臼,学法指导上我希望能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如果再执教《长恨歌》,我准备把“以意逆志”的思路深入渗透到朗读的过程中,在设定过程和方法目标时就有所体现。
桐城派刘大櫆《论文偶记》中有一段谈读散文的思路,或许可以为诗歌朗读作一个注脚:
“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色即古人之神色,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神气音节拟古人而发,这观点多妙!白居易将自己诗作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列《长恨歌》于感伤一类。《长恨歌》本身就是一首表现李杨坚贞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相思的作品,笼罩着深沉的感伤色彩。如果能陪伴学生通读诗歌,并结合背景分析主题后,再引导学生像白氏一样,以旁观者的身份由事及情,嗟叹吟咏诗歌章句,该是何等的清远洒脱!学生将不仅仅完成这一首诗的情感体认,更将由此一点一滴的训练和引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表现去读完整本书的诗歌,读通整本书的诗歌。
三、要留困惑在人间。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时,曾举出自己的一则教法。他在讲述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事件时,有些内容故意留着不讲完,让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去进行独立解释。这种选择较深刻地影响了我,我在执教《长恨歌》时,也有意忽略了白居易早年的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李杨爱情在中晚唐的诗性书写等内容,不是不提,而是只顺口说几句相关诗句,足够让思维积极的同学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内容对理解全诗主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我偏偏不强调,不展开。很多诗本来就难有“达诂”,诗歌主题朦胧些,多义些,引导学生分析时含蓄些,或许可以如毛姆所说的,有了争议更可以保持“不朽”。叶兆言不是开玩笑地说过嘛,“对于中国的古典诗人来说,诗不朦胧,根本就玩不起来”。
一些学生似懂非懂的诗句和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名词偶尔从教师口中蹦出来,跳跃在教室中,也许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回想以前用幻灯片补充相关信息的日子,认真的学生一见到陌生知识点和名言警句等就抓紧时间抄写下来,感觉非常可怜。面面俱到的语文课似乎形成了枯燥的语文学习,如果换一种方式,在重点明确突出的课堂上,留一些不解和困惑给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印象从而在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时地反刍,生活化的语文课也将能够更稳妥地得到实现。
原载《文学教育上》第8期。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八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本次有效教学展示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这篇千古名篇。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思路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之后的教学。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体裁,历来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语文中也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诗歌教学的实际操作层面,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教法。大多人特别重视朗读这一方式。
但是在观摩了很多诗歌教学之后,我认为,在中学阶段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朗读只是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尤其是朗读不但是技法,更是受限于个人音质等条件。一个学生可能在心里已经理解到了应该怎样来朗读,但是他无法读出。所以我选择以读为基本线索,重在对诗歌的理性思考。
所以,我把学习目标定位为把握诗歌感情,理解诗人形象。
(一)可以肯定的几点。
1、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仅仅是大小讨论所能体现的。在教学重点的设置,教学进度的推进这几方面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通过预习,每人都提出自己的疑难。
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贪图教学进度的快速,而是依靠学生的讨论来推进,并没有严格地划分各个部分的时间,从而使讨论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
2、教师的`主导和提升作用不能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丧失。
教师的主导体现在哪里呢?
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切入点的选择和总结提升上。
《将进酒》可以讲的内容比较多。我选择以“读《将进酒》,你读出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这个问题为切入点,一开始就让学生对诗人形象有所感知。
在总结提升阶段,学生最需要老师的指导。一些问题和认识确实是学生深入不到的地方,这时适合地跑出自己的认识,我认为这不是自己唱戏自己看,而是在有效地拓展深化。在总结自己所认识的李白时,我展示了自己的认识,写了如下一段为文字。
《孤独的斗士》李白似乎一直都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掌握着时光行进、人生荣辱的“命运”,尽管一再遭到戏弄,但他总是能笑对人生,以昂扬的面貌藐视那个捉弄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他是胜利者。一个是那个内心时时渴望建功立业的自我,尽管他借酒浇愁,但结果只能“愁更愁”。在这两个敌人的夹击下,李白,没有沉沦,“谪仙人”的他注定无法回到天上,逍遥自在,于是他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人世间做一个孤独的斗士。
(二)需要改进的几点。
1、注重时间的把握。
这节的时间掌控不是很好,有些环节因为时间关系,进行的过于匆忙,导致学生的发言没有尽兴。
2、教师的情绪不够激扬。
本诗是一首豪气十足的诗歌,我在课堂上的情绪有些平淡,没有体现本诗的特点。
周颖。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九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按照诗歌鉴赏的方法分成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赏析指导”,就这一章的学习重点,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赏析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重点进行实例分析。“自主赏析”,围绕这一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其设计用意在于启发引导,指出途径,激发兴趣。
《长恨歌》是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除课下注释外,课后还有详细的鉴赏说明。怎么教,从哪个角度切入,教到什么程度,都是教学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最后决定抓住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训练学生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完《长恨歌》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反思:
1、反复诵读,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悟、理解。当代诗人于坚曾说:“一首诗是一个语言的场。”诗歌的教学尤其要注重朗读,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断加深对诗歌感情、意境、内涵的理解。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学生的学习评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并懂得与他人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让学生开展相互评价,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会赏识他人,学会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十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风格。
2、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3、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4、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2、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3、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2、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二、背景介绍。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瑶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三、作者介绍。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元和三年(8)拜左拾遗。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出,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因心境消极和健康原因,他不愿再为官了。60岁时,儿子阿崔夭折,这对诗人又是一打击,73岁时,曾施家财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楫。卒年75岁。
四、诗歌朗诵。
五、诗歌分析。
1、长恨歌,就是歌长恨。恨是什么意思?恨什么?为什么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女之死——恨之直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至“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道士帮助皇找到杨女.——过渡,浪漫主义手法。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题旨,回应开头。
2、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皇之长恨:“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肺的”恨".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回长安后,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作者以形写神,通过人物的外在行动揭示其内心世界,深入腠理,宛转动人。“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3、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透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
杨女:祸国殃民的红颜忠贞爱情的痴心女。
主题:。
一、讽喻说。
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
二、爱情说。
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三、双重主题说。
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四、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根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
《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英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化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此诗叙事详略适宜,舒卷自如。如“安史之乱”爆发,因不是重点所在,作者只以两句诗作扼要的叙述交待,而对李,杨二人的绵绵长恨,则不惜笔墨,大肆铺叙。在宛转叙述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作者倾注了自己的丰富感情,使这首叙事诗含带了浓郁的抒情成份。如“圣主朝朝暮暮情”,“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直接抒情的语句自不消举说,使诗中的一些景物描写,也渗透着沉甸甸的情感。如“黄埃散漫风萧索”以下四句诗,描绘的是李隆基入川途中的景色,也融和着唐玄宗惨淡灰暗,寂寞凄伤的心情。又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两句,是叙事,是写景,也是抒情。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如以第三部分为例:首两句含情叙事,由“信马归”引“归来池苑皆依旧”的感叹;又由“池苑皆依旧”自然转人对“太液芙蓉未央柳”的描写,再由景物联想到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由景而及情,引发出“对此如何不泪垂”的伤叹哀悼。总之,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十一
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长恨歌》共分三大段,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为第一段,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爱情效果,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乱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其中开头八句写杨贵妃的美貌和被唐明皇所求得。明是唐皇而诗中却说“汉皇”,这是唐朝人由写古题乐府留下来的习惯。倾国:指倾国倾城的美女。御宇:指作皇帝,统治天下。从“春寒赐浴华清池”到“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十八句,写杨贵妃的受宠和由此形成的杨氏家族的豪贵。华清池:在今西安市东临潼县南的骊山上,上有皇帝的行宫,以温泉闻名。凝脂:比喻人的皮肤洁白光润。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写唐明皇的迷恋声色,荒废政事。“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写杨贵妃被宠的程度,简直是形影不离。接着作者又用汉武帝宠爱陈阿娇,要为阿娇造一座金屋子的`典故来比喻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一人受宠,杨氏族门立刻权势逼人。哥哥杨国忠当了宰相,几个姊妹都被封为大国夫人,争权斗富,不可一世。杜甫的《丽人行》就是写的这桩事。
皇帝后妃也是人,也有情欲,这点与平民没有区别;但是皇帝手中有无尚的权威,他的情欲往往和这种无尚权威的运用密不可分。这就使他们的爱情效果与平民大不相同了。好色并不是了不起的罪过,但由好色而导致滥加封赏,使坏人窃弄权柄,紊乱朝纲,这就离亡国灭家不远了。所以我们评论帝王的爱情一定不要离开他们生活的具体内容及其社会效果。“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四句又和前面的“从此君王不早朝”相呼应,进一步描写唐明皇的迷恋声色,荒政误国。唐朝统治者这种豪华奢侈的生活,是建立在残酷地掠夺劳动人民,使劳动人民陷于极度贫困的基础之上的。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描写了一段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骊山上的享乐生活后,接着说:“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又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伥难再述。”正是因为统治集团如此昏庸腐朽,阶级矛盾又如此尖锐,所以当安禄山这个大野心家一旦发起叛乱,唐王朝这座炫人眼目的金字塔立刻就倾倒崩溃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正是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过程。渔阳:郡名,郡治在今天津蓟县。这一带有时称渔阳郡,有时又称范阳郡。安禄山当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大本营就在渔阳。鼓:军中使用的乐器。渔阳鼙鼓,即指安禄山率领的造反军队;安禄山发动叛乱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霓裳羽衣曲:舞曲名,开元中来自西凉。据说唐明皇曾亲自对它进行过加工润色,并为之制作歌辞。杨贵妃进宫后,善为此舞。
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为第二段,写马驿兵变,杨贵妃被杀,以及从此以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朝思暮想,深情不移。其中开头十句讲马嵬驿兵变。九重城阙:指首都。皇帝的宫庭有九道门,故称皇宫曰九重。烟尘:指敌警。千乘万骑西南行:指唐明皇等离长安往四川逃跑,事在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翠华:指皇帝的仪仗。西出都门百余里,其地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西。六军:古称天子的军队,这里指唐明皇的卫队。不发:不再继续前进,这里即指兵变。当时乱兵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
花、翠翘、金雀钗、玉搔头:都是杨贵妃头上的饰物。“黄埃散漫风萧索”以下八句写唐明皇在前往成都的路上以及在成都的日子里对杨贵妃的思念。云:山中的空中通道。剑阁:即剑门关,古时陕西四川间的险要关塞,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县西南,不在由陕西入四川的路上,这里是诗人为强调川陕间山路艰难而漫加堆砌。李白《蜀道难》中有所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同误。“天旋地转回龙驭”以下四句写唐军收复长安后,唐明皇由成都回京再次经过马嵬驿时的见今思昔,对景伤情。天旋地转:指形势变化,唐军收复两京。事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十月。龙:指唐明皇的车驾。
不见玉颜空死处,只有空坟,而尸体不见了。从此故事增入神话色彩,当时有种传说,说杨贵妃已经“尸解”成仙而去。“君臣相顾泪沾衣”以下二十句写唐明皇回京后的见物思人,悲不欲生。信马归:听凭马自己行走,极言人心无绪的样子。太液:大明宫内的池水名。未央:汉代皇帝居住的宫殿名,这里借指唐代的大明宫。西宫:太极宫,唐人称之为“西宫”或“西内”。南内:兴庆宫。唐人称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为三大内。大明宫是当时的皇帝唐肃宗居住的地方。已经退位的唐明皇回京后先后曾被安置在太极宫和兴庆宫居住。梨园弟子:指昔日曾经侍奉过唐明皇的宫廷歌舞班子,据说唐明皇曾亲自教过他们排练。椒房:后妃居住的宫室,以花椒和泥涂壁,一取其香,二取其多子。阿监:太监。青娥:指宫女。以上两句分承唐明皇与杨贵妃,是说昔日曾经侍应过他们的人现在都已经老了。鸳鸯瓦:房顶上俯仰相扣的屋瓦。翡翠衾:用翡翠羽毛装饰的被子。
以上层层铺陈,说明唐明皇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无物无景不在勾起他对杨贵妃的怀恋。
文档为doc格式。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十二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诗,特别是被要求全诗背诵过白居易的同类之作《琵琶行》,对这种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不会陌生。阅读叙事诗,便不得不把握诗歌的叙事线索,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长恨歌》表现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按照李杨爱情产生和发展、变化和转折、升华、神化四个主要过程的时间顺序,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有力突出“长恨”主题。
在备课时我按照三分法切分了文本结构,即“渔阳鼙鼓动地来”至“魂魄不曾来入梦”的马嵬事变前后事件为一独立部分,叙述贵妃玉殒、君王失落的情节,此部分前后各为一部分。然而实际教学出现了一段美妙的小插曲,我根据既定想法让学生细读并讨论了马嵬事变前后事件这一部分,希望学生能领悟玄宗对贵妃由色的迷恋向情的眷念的升华,没想到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马嵬事变的紧张和事过境迁玄宗的感伤,还进一步提出,以“归来池苑皆依旧”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可单独划分为一部分。
接下来便精彩了:师生探讨了这种划分的可行性并达成了肯定的一致意见,我顺势让学生把这新的第三部分,即描述太极宫中的寂寞玄宗对佳人的思念的一部分改写为一首第一人称视角的抒情诗。学生既兴味盎然又浅斟低唱,一些即时之作活脱脱刻画了一位失势孤独的皇帝,传达了对恋人无限的怀念和对自己深切的伤悼。课堂节奏由此一抖,抖出了一股灵动之气。课后我还请同学们推举一名同学为大家执笔完成一份集体作业:按照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结构模式,写一出以《长恨歌》为基本参照的剧本,定稿之后大家共同修改完善,作为一学期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汇报。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四分法真的非常有道理,很符合白氏描写李杨爱情悲剧的初衷。如果说玄宗在马嵬事变时惊魂未定,那么回到京都后便不仅仅是“甫定”了。这一时期,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贵妃,恰足以突显对其的真挚感情。惟其情愈真,恨才愈显深长。单列为一部分,更利于感知白氏对玄宗心情的直接反映和侧面描摹。
二、焚琴煮鹤怎如喂马劈柴。
教学反思《长恨歌》教学反思》。即便是在反复朗读中熟习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可怎也找不到情感的脉动。一首经典的诗歌被机械地读出来,真好比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教法上我要跳出讲解诗歌的窠臼,学法指导上我希望能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如果再执教《长恨歌》,我准备把“以意逆志”的思路深入渗透到朗读的过程中,在设定过程和方法目标时就有所体现。
桐城派刘大櫆《论文偶记》中有一段谈读散文的思路,或许可以为诗歌朗读作一个注脚:
“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色即古人之神色,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神气音节拟古人而发,这观点多妙!白居易将自己诗作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列《长恨歌》于感伤一类。《长恨歌》本身就是一首表现李杨坚贞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相思的作品,笼罩着深沉的感伤色彩。如果能陪伴学生通读诗歌,并结合背景分析主题后,再引导学生像白氏一样,以旁观者的身份由事及情,嗟叹吟咏诗歌章句,该是何等的`清远洒脱!学生将不仅仅完成这一首诗的情感体认,更将由此一点一滴的训练和引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表现去读完整本书的诗歌,读通整本书的诗歌。
三、要留困惑在人间。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时,曾举出自己的一则教法。他在讲述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事件时,有些内容故意留着不讲完,让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去进行独立解释。这种选择较深刻地影响了我,我在执教《长恨歌》时,也有意忽略了白居易早年的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李杨爱情在中晚唐的诗性书写等内容,不是不提,而是只顺口说几句相关诗句,足够让思维积极的同学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内容对理解全诗主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我偏偏不强调,不展开。很多诗本来就难有“达诂”,诗歌主题朦胧些,多义些,引导学生分析时含蓄些,或许可以如毛姆所说的,有了争议更可以保持“不朽”。叶兆言不是开玩笑地说过嘛,“对于中国的古典诗人来说,诗不朦胧,根本就玩不起来”。
一些学生似懂非懂的诗句和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名词偶尔从教师口中蹦出来,跳跃在教室中,也许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回想以前用幻灯片补充相关信息的日子,认真的学生一见到陌生知识点和名言警句等就抓紧时间抄写下来,感觉非常可怜。面面俱到的语文课似乎形成了枯燥的语文学习,如果换一种方式,在重点明确突出的课堂上,留一些不解和困惑给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印象从而在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时地反刍,生活化的语文课也将能够更稳妥地得到实现。
《长恨歌》教学反思篇十三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鉴于此,在讲解诗歌时,我们首先以诵读为主。
诗歌是优美而隽永的文学,需要我们用心来体会,而朗读恰恰能使学生在对文章,特别是诗词的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风格不同的诗词,朗读的语音、语调不同,对学生的.熏陶也有所不同。俞文豹《吹剑续录》曾载:“柳郎中(柳永)词,只好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不同的“唱”的情态,正是如今对诗词的朗读情态。《长恨歌》突出一个乐极生恨的主题,朗读这首诗,前面欢快,中间急促,后面低沉哀戚,最后喜中含泪,悲喜参半,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在诵读时语调不宜过平。为了能让学生能更好把握语调,播放朗读录音。
其次,在讲解诗歌时,我们着重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貌之美,一是情之深,一是恨之痛,并在指导过程当中把古今描写女子的名句引来吟赏一番,并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描写一个人时已经渐渐懂得抓其神韵了,从《诗经硕人》里面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魏晋唐元一直到雪琴《红楼梦》中黛玉的描写,这中间是一个大的跨越。进而启发学生懂得应该用怎样的描写方法来突出其人物个性。
在讲解情至深时,主要从事和情两点来谈,事从生前死后找,情从直接间接寻,学生参与热情很高。
最后,对于千年以来争议颇多的主旨,我们一句带过了,千年都没解决的问题,了解就好,为之讨论明确答案则就没有必要了。
一、预习不够,学生没有先结合课下注释自疏课文,导致理解课文时进度有点慢,下次注意布置预习。
二、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在主题讨论环节,学生的表达方面还有待教师的指导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