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育种岗位职责(大全8篇)
邀请函是一种以邀请他人参加某个具体活动为目的的书信。一个好的写作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在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育种岗位职责篇一
1、参与制定总公司生产发展战略规划、育种体系建设规划、年度经营计划。
2、全面主持育种部育种工作,结合公司猪场生产规划,制定各品种种猪育种计划及方案。
3、负责各猪场的引种、淘汰工作。
4、负责母猪群遗传进度的持续改进。
5、负责规范育种工作各个环节及流程改进。
6、负责对育种团队的.管理及人员培训。
育种岗位职责篇二
基因重组: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广义而言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产生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个体。随着人们对工业用菌的无性生活史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一些真菌和细菌只能通过准性生殖方式进行基因重组。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而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频率大幅度提高,然后设法采用简便、快速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以供生产实践或科学实验之用。
突变(mutation):从广义讲,除了转化、转导、接合等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重组引起生物变异以外,任何表型上可遗传的突变都属突变范围。当然突变更多地是指基因突变,亦即基因内部结构或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变化,如某片段dna上核苷酸之间的转换和颠换,一定核苷酸序列的重复、缺失、倒位、易位、插入等造成基因的突变。
表型:基因突变形成新的基因型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出来的个体性状,称为表型(phenotype)。
抗性突变型:抗性突变型是指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对某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变异类型,它们可在加有相应药物或用相应物理因子处理的培养基平板上选出。抗性突变型普遍存在,例如对一些抗生素具抗药性的菌株等。抗性突变型菌株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等研究中极其重要。
2、问答题1、筛选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成功要素有哪些?并简述筛选的一般思路。答:筛选这类产物的成功要素在于:待筛选样品的性质、产生菌的选择;采用什么样的筛选方案(检测系统)、选择筛选方法有两个要点即选择性和灵敏度。筛选方案的设计思路: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艺等。确定育种出发菌株,分析出发菌株的分类学地位。2.微生物遗传育种工作中突变产生的突变型有哪几类?答:形态突变:是一种可见突变,它包括微生物菌落形态变化。如:菌落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结构等。生化突变:不管是形态突变、营养突变、条件致死突变或致死突变,都是以生物化学为基础,是相应酶的结构活性改变,引起生化代谢的变化,所以突变型都可以认为是生化突变(biochemicalmutation)。其中最典型的是营养缺陷型,归入生化突变型的还有糖类分解发酵突变栋,色素形成突变株及有益代谢产物生产能力突变株:条件致死突变(conditionallethalmutation)是一类遗传学分析最有用的突变型,它们的生命分界线由某种条件决定。这种突变体在允许条件下存活,在限制条件下致死。其中应用得最广的是温敏突变型。
自发突变的频率较低但稳定,一般在10-6~10-9间。通过各种物理、化学诱变剂的作用,可提高突变率,一般可提高10~105倍。
诱发的变异大多是一个主基因的改变,因此稳定较快,一般经3~4代即可基本稳定,有利于较短时间育成新品种。4诱发突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于掌握突变类型多种多样,但有益变异性状少,要求大群体。
4诱变育种工作的原则?答:1.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2.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即用于育种的原始菌株)。3.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使呈分散状态,均匀接触诱变剂。细菌或酶母菌悬液中加玻璃珠并振荡,或用脱脂棉过滤,可获均匀分散的单细胞悬液。放线菌和霉菌的菌丝是多核的,诱变育种应用其单核的孢子。用稀释的表面活性剂制备单孢子悬液,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吐温-80(tween-80),浓度0.01%-0.1%。
4)选用最适剂量:在高诱变率的前提下,既能扩大变异幅度,又能促使变异移向正变范围的剂量,即为最适剂量。5)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诱变剂的先后使用,同一种诱变剂的重复使用,两种或多种诱变剂的同时使用,均常呈现一定的协同效应,会取得更好的诱变效果。
5.简述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般步骤及其与常规杂交相比有哪些优势?答: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一般分成五大步骤:直接亲本及其遗传标记选择、双亲本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亲本原生质仲诱导融合、融合重组体(称为融合子)分离,遗传特性分析与测定。优势:第一,大幅度提高亲本之间重组频率:第二,扩大虽组的亲本范围第三,原生质体融合时亲本整会染色体参与交换,遗传物质转移和重组性状较多,集中双亲本优良件状机会更大。
7.突变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有哪几种类型?答:同义突变:所谓同义突变(synonymy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上的遗传密码由于置换而成为新的密码子,但是这种新密码于构成的氨基酸与原有密码于所构成的氨基酸相同。
无义突变(nonsensemutation):当dna分子上遗传密码子中的碱基发生置换,结果由于决定某氨基酸的密码子被终止密码子(uag、uaa、uga)代替,因而mrna转译肽链过程中途停止,难以完成一条完整的多肽链的合成,这种肽链是没有活性的。这种突变属于无义突变(nonsensemutation)。
错译突变(miensemutation);当dna分子上密码子中的碱基被置换,新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与原来的密码子不相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变化。因此,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和突变前的多肽链分子结构不相同,生物表型也就不一样。
移码突变:在dna分子上的密码子中添加或丢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其结果造成从改变的碱基开始所有其后的密码子碱基部榨后移动,使密码子杂乱而重新编组,显然新组合的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与原先是大不相同的,使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很大的改变,将出现明显的遗传性状变异。
8.简述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
9.简述诱发突变体的形成的过程?答:a诱变剂与dna接触之前当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时,首先和细胞充分接触,通过扩散作用诱变物质穿过细胞壁、膜及细胞质,才能达到核质体,与dna接触。这个过程中,诱变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亚硝酸和蛋白质或游离氨基酸起反应,使它们氧化脱去氨基,以此影响诱变效应。b突变发生过程诱变剂和dna接触后能否发生基因突变,与dna是否处在复制状态有密切关系。而dna复制活跃程度与某些营养条件和细胞生理状态有关。c突变体的形成诱变剂和dna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继而使dna的碱基发生变化,产生突变。但是从突变到突变体的形成要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并且不是所有的突变都能形成突变体。当一个突变发生后,要经过复制,才能成为突变体。在复制前后过程中,生物细胞有一整套修复系统进行修补,还有某些校正机能的作用以及细胞中一系列酶的反应,都有可能使突变了的dna结构复原,以保证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和生物自身准确地繁殖后代。
三设计题1.某些细菌菌株能产生一种抗菌蛋白,请设计一种方案筛选其相关的基因?答:1.分离抗菌蛋白2.测定氨基酸序列3反推aa序列,设计pcr引物4提取菌总rna扩增产物扩增7证明pcr产物序列8生物信息分析基因序列,预测序列表达产物主要两种方法:1.从发酵物中分离到该抗菌肽,确定其结构(nmr,lc-ms分析);然后根据其化学结构基团特点,分析推测有哪些酶参与了生物催化合成,再根据酶的蛋白序列保守性设计兼并引物,调取基因。然后用该基因片段对目的菌进行基因中断(如果你的遗传系统已建立),如果突变株不再产该抗生素,表明该基因参与该化合物合成。然后用该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对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获得负责该化合物合成的全部基因簇。2.把建基因组文库,导入和目的菌相近的宿主(如果你可以找的合适的宿主菌)。然后用指示菌对文库进行筛选。对阳性的colony(生产该目标化合物)进行测序。
育种岗位职责篇三
育种专家 主要负责组织开展猪场猪只性能测定、数据管理、猪群管理、选种管理及选配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
2、核查猪场各项育种数据输入情况及检查猪场各项纸质档案数据的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并落实猪场种猪群耳号核对和种猪分群管理工作;
4、促并落实产房猪只预选种、培育后备猪只选种管理工作; 5、组织开展并落实母猪选配管理工作。 主要负责组织开展猪场猪只性能测定、数据管理、猪群管理、选种管理及选配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
2、核查猪场各项育种数据输入情况及检查猪场各项纸质档案数据的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并落实猪场种猪群耳号核对和种猪分群管理工作;
4、促并落实产房猪只预选种、培育后备猪只选种管理工作; 5、组织开展并落实母猪选配管理工作。
育种岗位职责篇四
1.了解作物对光温的反应,初步掌握引种的规律和引种的方法。
2.掌握系统育种的基本原则,学会系统育种的方法。
3.掌握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学会杂交组合的亲本的选配、杂种后代处理方法。
4.掌握主要作物有性杂交技术。
5.掌握回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以及他的优缺点,以及回交育种的应用。
6.掌握远缘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存在困难,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且了解利用远缘杂交创建的各种遗传育种体系:例如异附加系和异置换系。
7.掌握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杂种优势育种选育杂交种的一般程序,理解不同繁殖方式的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不同.
8.掌握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的应用。
9.掌握恢复系、保持系的作用。
10掌握三系配套制种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11.掌握两系配套育种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12.学会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以及利用自交不亲和性进行育种。
13.掌握玉米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14.了解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诱变剂、诱变后代的选择。
15.了解倍性育种基本原理,倍性育种在植物育种中应用,掌握倍性植物材料的形成过程。
16.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植物细胞工程和转基因技术育种的基本原理。
育种岗位职责篇五
8.审查繁殖助理、片区育种师猪场检查纠偏结果;
10.点评片区育种师每日工作汇报结果;
11.负责ps场繁殖工作的年度、月度、月中工作总结及下月生产计划工作;
12.审核、调整ps场引种计划;
13.负责ps场繁殖指标问题场的培训、考核方案制定工作;
育种岗位职责篇六
1.目的:负责菊芋(洋姜)的生产指导和收购品质控制。
2.内容:在生产季节指导农户生产,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同时指导农户按照技术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地进行收集和整理农业技术资料。非生产季节制定好生产计划,做好菊芋种的遴选及储备。
熟悉菊芋栽培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根据不同农事季节,及时提出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意见并组织实施。
制定青海省菊芋种植情况调查表,并参与实施,通过调差的形式了解本地区农户种植菊芋的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要点及产量。
制定菊芋栽培试验计划,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农户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制定菊芋病虫、草害的`试验计划,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农户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搞好虫情、病情测报、预报工作,撰写调查报告和技术工作小结。
制定土肥试验计划,参与土壤肥力测定,提供配方施肥措施,做好试验并撰写总结和调查报告,给农户提供土壤肥力情况,提出施肥意见,指导如何施肥。
设计菊芋种植试验从中选择最适于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对试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科学规律。撰写论文和指导性材料,为农户的生产实际提供技术服务。
非生产季节,做好收购菊芋和菊芋品质把关等相关事宜。
育种岗位职责篇七
1、参与制定农业事业部生产发展战略规划、育种体系建设规划、年度经营计划。
2、全面主持育种部育种工作,结合公司猪场生产规划,制定各品种种猪育种计划及方案。
3、负责各猪场的引种、淘汰工作。
4、负责母猪群遗传进度的持续改进。
5、负责规范育种工作各个环节及流程改进。
6、负责对育种团队的'管理及人员培训。
育种岗位职责篇八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中国的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82万吨,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渔业总产值2928亿元,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不足百分之二上升到百分之十二以上,水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2001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726万吨,比1978年增长16倍,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百分之二十九上升为百分之六十二。而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养殖产量只占到百分之二十,中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中国率先完成了渔业由捕捞业为主向养殖业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相当于人类食物生产史中由"采摘型"向"农耕型"、"狩猎型"向"畜牧型"的转变。
我国的水产养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增强了开发新资源、新品种的能力。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促使新产业的形成,改变了传统的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格局。继20世纪50年代“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淡水养殖业的巨大发展后,海带、扇贝、中国对虾及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的发展,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引进、驯化、人工培育等方式,一大批生长性状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品种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对优化养殖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水产养殖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养殖苗种人工繁育方面,以“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为代表,我国的苗种繁育技术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多数淡水鱼类人工繁殖基本可以解决,海水鱼类人工繁殖以沿袭淡水鱼繁殖的方法,在许多种类上取得成功。但对一些重要的养殖对象苗种人工繁殖技术尚难以解决,有些种类虽可以人工育苗,但产卵亲体还必须依赖捕捞野生亲本。
我国的水产养殖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水产养殖的品种基本上是野生种的训化和直接利用,人工选育出的良种很少。这很少的品种中又主要集中在鲤鱼、鲫鱼、罗非鱼和藻类等几个种类中,导致良种的更新速率极低,大部分养殖鱼类都是野生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近年来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下我将用几个实例来说明我国水产育种方面的进步。
王卫明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黄颡鱼的驯化和鱼种的人工繁育。这是我国对于野生鱼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野生鱼类的驯化的一个典型事例。黄颡鱼是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的鱼类,从我国最北边的黑龙江省到最南边的广东省都能找到它的足迹。黄颡鱼的人工驯化和人工繁育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那个时候我国的科研条件还不是很好,但是王卫明教授和他的团队有自己坚守的信念——让黄颡鱼成为渔民增收的一个手段。就是在这样一个信念的坚守下,他们完成了湖北几大湖的种质资源的调查与采集,并且为了获得更加丰富的黄颡鱼的种质资源他们每天夜里轮流坚守在武汉的一个鱼类交易码头,等待收购渔民从不同地方打捞起来的还没有死亡黄颡鱼,凭着这份坚守的毅力他们出色地完成了黄颡鱼种质资源的采集。接下来就是人工驯化和人工繁育了。人工驯化进展的很顺利,但是人工繁育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由于初期缺乏经验,不知道黄颡鱼的鱼卵的粘性卵,也没有孵化粘性卵的经验,导致第一年的繁育失败。但是王卫明和他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认真。
总结。
教训,大胆探索制作并采用了新的孵化工具,从此他们的研究就进入了正途,很快就完成了黄颡鱼的人工繁育。
当然此时的他们也没有满足,他们将这一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精简,优化,使得黄颡鱼的人工繁育更加简单,更容易成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鱼苗。从此以后黄颡鱼就进入了人工养殖的队伍。
但是黄颡鱼容易患病,这严重地阻碍了黄颡鱼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在传统的人工繁育分技术下是无法解决的。所以黄颡鱼的育种要想有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借助新的,更加有用的技术——基因工程育种。所以黄颡鱼的育种还需再接再厉,同样我国传统的鱼类育种也要再接再厉。
团头鲂的育种相比于黄颡鱼的育种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团头鲂就是享誉大江南北的武昌鱼,它的名声虽大可是人工繁育却不易。这主要是因为团头鲂的育种年限相当长,性成熟比较晚。当然早期的科研经费不稳定也直接导致了团头鲂的人工繁育一直没有突破性的的进展。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我们对团头鲂的认识更加深入,因为团头鲂的育种时间的拉长使得新一代的育种技术可以运用于其中。传统的育种方式中无论是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还是性别控制育种其根现代的基因工程育种相比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团头鲂的育种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我校现在已经完成了团头鲂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现在正在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与整理工作,这必将成为我国水产育种史上的一个新的篇章,带领我国的水产育种开启全基因组时代。
团头鲂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将指导相应的育种团队进入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以此来克服传统育种技术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帮助科学家找到开启控制团头鲂食物转化率、生长率、抗性、繁殖力、肉质甚至是成熟年龄的钥匙。
当然新的路并不一定就是好走的路,虽说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育种技术中的局限性与滞后性但是分子育种技术也更加难以掌握。这需要我们的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目前我们学校水产学院的教授们运用最多的就是微卫星辅助标记育种(ssr),运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从而更加高效便捷的控制鱼类的性状,使育种工作事半功倍。当然,微卫星的应用还不仅于此,它可以应用于更加高效便捷的进行鱼类的“亲子鉴定”,使团头鲂的家系选育与群体选育更加容易操作。
作为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己任的院校,我们的最终目的在于科学研究。鱼类育种相关方面原理的研究也是不能放松的。其中我们学校水产学院的老师利用斑马鱼这一模式生物来进行鱼类育种以及其他方面原理的研究。
它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由于斑马鱼的胚胎是透明的,所以生物学家很容易观察到药物对其体内器官极其发育的影响。此外,雌性斑马鱼可产卵200枚,胚胎在24小时内就可发育成形,这使得生物学家可以在同一代鱼身上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而研究病理演化过程并找到病因。
鱼类育种之所以没有作物育种发展那么迅速是因为大部分鱼类育种年限比较长,而且鱼类比较容易患病,并且患病后不易治疗。这是长期以来鱼类育种发展之路上的拦路虎,我们期待着新的育种技术的开发能够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