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免费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3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免费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一
1. 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
纤维素、醋(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
液态:油 状: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苯的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甘醇)、丙三醇(甘油)、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级酯 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淡黄色:tnt、不纯的硝基苯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
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
5. 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 升华性:萘、蒽
7. 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与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
1. 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
2.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
3.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
4.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
5.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
6. 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
如n=7,有以下五种: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1. 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条件: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1)卤素单质(不能为水溶液):条件:fe作催化剂
(2)硝化:浓硝酸、50℃—60℃水浴 (3)磺化:浓硫酸,70℃—80℃水浴
3. 卤代烃的水解: naoh的水溶液4.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氢卤酸
5.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 7. 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
8. 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9. 酚与 1)浓溴水2)浓硝酸
1. 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
烯酸酯、烯酸盐等)
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
5. 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等物质的加成:h2
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剂(ni)、加热
1. 乙醛(醛)还原法:
2. 卤代烃水解法:
3. 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4. 乙醇钠水解法:
5. 乙烯水化法:
6. 葡萄糖发酵法: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3. 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与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1. 取代(水解)反应:卤代烃、酯、酚钠、醇钠、羧酸钠
2. 加成反应:烯烃水化、醛+ h2 3. 氧化:醛氧化4. 还原:醛+ h2
(一)、 有机物
1. 醇(也可和k、mg、al反应))2. 有机羧酸 3. 酚(苯酚及苯酚的同系物) 4. 苯磺酸 5.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 6. 葡萄糖(熔融) 7. 氨基酸
(二)、无机物
1. 水及水溶液2. 无机酸(弱氧化性酸) 3. nahso4
(一)、有机物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苯乙炔),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包
括卤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即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2.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3. 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和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4. 含醛基的化合物 (醛基被氧化)5.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物
1.s(-2):硫化氢及硫化物2. s(+4):so2、h2so3及亚硫酸盐
3. fe2+ 例: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2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4. zn、mg、fe等单质如 mg + br2 = mgbr2
(此外,其中亦有mg与h+、mg与hbro的反应)
5. i-:氢碘酸及碘化物 变色
6. naoh等强碱:因为br2 +h2o = hbr + hbro 加入naoh后 平衡向右移动
7. na2co3等盐:因为 br2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 h2o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8. agno3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层变无色的(ρ<1):低级酯、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苯及苯的同系物、汽油
1. ch:c2h2、c6h6和c8h8(苯乙烯或环辛四烯)2. ch2:烯烃和环烷烃
3. ch2o: 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 羧酸或酯. 例: 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 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例: 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一)、 毒气
f2、cl2、hf、h2s、so2、co、no、no2等,其中co和no使人中毒的原因相同,均是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而丧失输送氧的能力.
(二)、毒物
液溴、白磷、偏磷酸(hpo3)、水银、亚硝酸盐、除baso4外的大多数钡盐、氰化物(如kcn)、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银盐等)、苯酚、硝基苯、六六六(六氯环己烷)、甲醇、砒霜等
1. 黑火药成分有:一硫、二硝(kno3)三木炭 2. nh4no3 3. 火棉
4. 红磷与kclo3 5. tnt(雷汞作引爆剂) 6. 油7. 氮化银
此外,某些混合气点燃或光照也会爆炸,其中应掌握:h2和o2 、 “点爆”的 co和o2、 “光爆”的h2和cl2、ch4和o2 、ch4和cl2 、c2h2和o2。 无需点燃或光照,一经混合即会爆炸,所谓“混爆”的是h2和f2。
另外,工厂与实验室中,面粉、镁粉等散布于空气中,也是危险源。
(一)、有机物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5. 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6. 酚类
7.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8. 煤产品(煤焦油)
9.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物
1.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2.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3. s(-2)的化合物:硫化氢、氢硫酸及硫化物
4. s(-4)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5. 双氧水(h2o2)
(一)、有机物
1. 含醛基的.化合物:所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 葡萄糖.
2.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烯、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盐、
烯酸酯、油酸、油酸盐、油酸酯、油.
(二)、无机物
1. 含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① s(+4):so2、h2so3及亚硫酸盐
② fe2+ 亚铁盐③ n:(+4)nono2
2. n2、s、cl2等非金属单质. 3. hcl、h2o2等
1.“未水解”加新制cu(oh)2煮沸,若无红色沉淀,则可证明。
2.“完全水解”加碘水,不显蓝色。
3.“部分水解”取溶液再加新制cu(oh)2煮沸,有红色沉淀,另取溶液加碘水,显蓝色。
1. 加热2. 紫外线3. 酸、碱 4. 重金属盐(如cu2+、pb2+、hg2+、ag+ 等)
5. 部分有机物(如苯酚、乙醇、甲醛等)。
(一)、以下物质属于“纤维素”
1. 粘胶纤维 2.纸3.人造丝 4.人造棉 5.玻璃纸 6.无灰滤纸 7. 脱脂棉
(二)、以下物质属于“酯”
1. 硝酸纤维 2. 油 3. 胶棉 4. 珂珞酊5. 无烟火药 6. 火棉
易错:tnt、酚醛树脂、赛璐珞既不是“纤维素”,也不是“酯”。
1. 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
2. 无机物:两性元素的单质 al、(zn) 两性氧化物 al2o3、(zno)
两性氢氧化物 al(oh)3、zn(oh)2弱酸的酸式盐 nahco3、nah2po4、nahs 弱酸的铵盐 (nh4)2co3、 nh4hco3、(nh4)2so3、(nh4)2s 等
属于“两性物质”的是: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 属于“表现两性的物质”是: al、zn、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
1. 反应方程式:
2. 为什么必须用无水醋酸钠?
若有水,电解质ch3coona和naoh将电离,使键的断裂位置发生改变而不
生成ch4。
3. 必须用碱石灰而不能用纯naoh固体,这是为何?碱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
高温时,naoh固体腐蚀玻璃;cao作用:1)能稀释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少naoh跟试管的接触,防止腐蚀玻璃。 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干燥。
4. 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装置?反应装置中,大试管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何在?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
采用加热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的装置,原因是便于固体药品的铺开,同时防止产生的湿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还可制取o2、nh3等。
5. 点燃甲烷时的火焰为何会略带黄色?点燃纯净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钠元素的影响;反应中副产物丙酮蒸汽燃烧使火焰略带黄色。
2)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呈淡蓝色。
1. 化学方程式:
2. 制取乙烯采用哪套装置?此装置还可以制备哪些气体?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一套装置;此装置还可以制cl2、hcl、so2等.
3. 预先向烧瓶中加几片碎玻璃片(碎瓷片),是何目的?
防止暴沸(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时剧烈跳动)
4. 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有时得不到乙烯,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主要是因为未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所致,因为在140℃乙醇将发生分子间脱水得乙醚,方程式:
5. 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和作用如何?
混合液液面下,用于测混合液的温度(控制温度)。
6. 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7. 反应后期,反应液有时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为何?
浓硫酸将乙醇炭化和氧化了,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
1. 反应方程式:
2. 此实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为何?
不能, 因为
1)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若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它与水的反应;
2)反应放热,而启普发生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
3)反应生成的ca(oh)2 微溶于水,会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长颈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cac2与水的反应。
4.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为何?
用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食盐与cac2不反应)
5. 简易装置中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其作用如何?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免费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二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免费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三
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①2k+2h2o=koh+h2↑
②3fe+4h2o=fe3o4+4h2↑
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c+h2o=co+h2↑
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①so3+h2o=h2so4
②na2o+h2o=2naoh
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nh4hco3=nh3↑+h2o+co2↑
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