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州旅游心得(模板9篇)
这个分类会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学习和工作生活等的相关话题。在总结中可以提出问题或引用名人名言,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接下来是一些成功者的心得体会和分享,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苏州旅游心得篇一
苏州,一个优雅古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因其园林建筑和水乡特色而闻名于世。我有幸在一次假期中前往苏州旅游,亲身感受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以下是我对苏州旅游的心得体会。
首先,苏州的园林建筑美不胜收。这座城市拥有众多精致的古典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等,被誉为“园林之都”。我首先参观了拙政园,这是一座居住和观赏为一体的园林,它以其精巧的设计和景致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园内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花草都别具匠心,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此外,我还参观了留园,它以其四季如画的景色而闻名。在那里,我看到了精美的假山、清澈的池塘和婉约的楼阁,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这次旅行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其次,苏州的水乡特色令人着迷。作为中国最有名的水乡城市之一,苏州有许多美丽的水乡景点,如同镇、周庄等。我在这次旅行中选择了游览同镇,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老水乡村落。在同镇,我可以看到古老的石桥、曲径通幽的小巷和河道两岸的古色古香的民居。在船上漫游的时候,我被迎面而来的渔船和闲庭信步的居民所吸引。水乡的特色给苏州增添了一种宛如画卷般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苏州还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游览苏州的过程中,我穿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感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融合。例如,我参观了苏州博物馆,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物展览馆,展示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各种历史文物,如古代书画作品和传统工艺品。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苏州的独特魅力,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中走一走,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气息。
另外,苏州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苏州的美食以甜美细腻为主,著名的有松鼠桂鱼、碗豆糕、苏式月饼等。我在苏州的街头巷尾品尝了许多当地美食,尤其是苏州的小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松鼠桂鱼,鱼肉鲜美嫩滑,搭配上香甜的桂花糖汁,口感十分诱人。每一口都让我流连忘返。苏州的美食让我在品味过程中感受到了苏州的独特文化和美食之都的魅力。
总之,苏州的园林建筑、水乡特色、历史文化和美食等方面都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在这次旅行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苏州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也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相信,苏州会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
苏州旅游心得篇二
周六,我们学校的小记者们踏上了前往苏州东山一日游的旅程,漫长的车程,似乎在消磨我们的耐心,淅沥的小雨,好像在浇灭我们的热情,车上闷热的环境,让我们睡意朦胧。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的首站是东山的代表地——橘園,这里的橘子在江苏地区小有名气,向橘園出发,小雨已停歇了,只留下了一条泥泞的道路,滑滑的,黏黏的,坑坑洼洼的,让人苦不堪言。路的两边都是橘園,由路两边的小台阶可直接进入橘園,看着这么多黄澄澄的橘子,不由得心情大好。
步入橘園,園子不是很大,因为真正大片的在河对岸,但是園中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橘子,如同繁星点缀夜空般让人眼前一亮。橘子和树叶上的水珠晶莹透明,饱满如玉,我的坏心情瞬间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在这里可以任意吃橘子,我要“大开杀戒”了,从树上轻轻地摘下一个橘子,我真怕用力过猛,扳坏树枝影响来年的橘子生长,看着手心圆圆的金黄色的橘子,我忍不住诱惑迅速剥开橘子皮,一股橘子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黄嫩的果肉就在眼前,恨不得一口吞下整个果肉,说到做到,我真的一口气吃掉了整个果肉,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因为吃得太快以致于啥味也不知道。换了一棵树,我从树枝下穿过,撞到了另一棵树干,树上的水珠哗哗落下,树下下起了“滂沱大雨”淋了我一身。我并未在意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因为当我向四周望去,只见橘树四面环绕,让我眼花缭乱,我仿佛置身在一个金色的小桔灯世界,那温暖的金黄色散发着阵阵醉人的光芒,将我的身心紧紧地吸引,我忍不住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沉醉其中。少顷,我睁开眼,呀,不远处有一个“巨无霸”,我兴奋地走过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身高优势,一蹦便够着了它,剥开皮,一片一片地细细品尝,这回好甜,比阿尔卑斯糖还甜。
接着我就像古代的怪兽——饕餮一样,猛吃,吃得我只打饱嗝,心满意足。这满足的橘園之行只是苏州东山的第一站,后来我们还去了养蜂场,去了陆村,在那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苏州东山之旅,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苏州旅游心得篇三
苏州,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在我最近一次的苏州之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并从中体会到了许多宝贵的心得。
首先,苏州的园林艺术是我最大的惊喜。苏州的园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名,被誉为“中国园林之乡”。在苏州,我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这些园林借鉴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极富艺术感。我在这些园林中漫步,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人文的智慧。苏州的园林艺术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进一步懂得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苏州的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苏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我有幸参观了苏州博物馆,亲身体验了苏州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精湛,如木版年画、刺绣、琴棋书画等。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展示了苏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欣赏这些文化遗产,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以及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再次,苏州的水乡景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游览了苏州的古城区域,如平江路、石路等,感受到了水乡独特的韵味。这里的小桥流水、白墙青瓦、柳树垂挂,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在船上漫游苏州街头巷尾,我仿佛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水乡文化的独特魅力。苏州水乡的景观给我带来了深深的宁静与舒适,也教会了我如何从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寻找平静与健康。
最后,苏州美食更是让我流连忘返。苏州的美食以清淡细腻为主,让我品尝到了地道的苏州菜。我尝试了苏州鱼头、金陵烧饼、桂花酒等特色美食,无不让我胃口大开。尤其是苏州的小吃,如酥皮月饼、糖醋小排、酸辣面等,吃过之后让我回味无穷。苏州的美食文化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也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不同地域的美食有了更深的了解。
综上所述,苏州旅游带给我许多美好的体验和难忘的回忆。在苏州的园林艺术、文化底蕴、水乡景观和美食中,我不仅领略到了一座城市的魅力,也收获了宝贵的心得体会。我相信,这次苏州之行将成为我一生中难以忘却的旅程,也会使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苏州旅游心得篇四
这次外出考察,首先去的第一站是苏州,印象最深的是拙政园,下面谈一些苏州之行的感受和体会: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古代江南名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现占地面积约4.1公顷。是在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以后屡次更换园主,或为官僚地主的私园,或为官府的一部分,或散为民居,其间经过多次改建。四百余年间沧桑变迁,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后于20世纪初进行了全面修整和扩建。
拙政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另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钱牧斋和柳如是,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洞等。
追溯拙政园,据说它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拙政园的园名是根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拙”,实指不善在官场中周旋之意,是陶潜“守拙归田园”中的“拙”。全园约五分之三为水,足可表现园主这种江湖之志。恽格在题他所作的拙政园图时,写出了园景所寓的主题:“秋水长林,致有爽气。独坐南轩,望隔岸横岗.......使人悠然有濠濮间趣。”但到王献臣之后,屡更园主,王心一、叶士宽、张履谦等二十多人先后为园主,因曾有“复园”、“将园”、“吴园”、“书园”、补园”等名园。现全园包括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东部(“归田园居”)三部分。其中,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园内建筑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据说明正德四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时,取名“拙政”除因晋朝《闲居赋》的“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这一段话,也还饱含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据说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并存文氏之《拙政园图》、《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当时,园面积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据说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此外,园中所栽种的紫藤相传是文征明亲手种植。由此可看出文征明相当喜爱植物,在31个景点中,超过一半的景,都与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关。
经历—百二十余年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已破落近三十年并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将其重新修复,并将“拙政”改名为“归园田居”,取意陶渊明的诗。
清顺治十年,陈之遴曾购得此园。1662年,拙政园充公。康熙年初,曾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其后还予陈之遴子,再卖给吴三桂婿王永宁,王曾大兴土木,堆帜丘壑,园状大为改变。
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蒋棨接手此园,并将园中规模略做更改,东边的庭院切分为中、西两部分。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园当做苏州的重要基地,改之为忠王府。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富贾张履谦接手此园,改名为“补园”。当时拙政园的腹地缩小到1.2顷,张履谦大举装修了相当多细致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园今日之基础。
(1)东园。
东区的面积约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该园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亩,中有林香楼。家田种秫,皆在望中。
但我们看到现有的景物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甚是好看,叫人流连忘返。我们一边参观,一边拿出相机,照个不停,唯恐遗漏好的风景。
(2)西园。
西园面积约为12.5亩,据说现有布局形成于张履谦接手时期。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
游览中我们看到,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甚是美好景观,真叫人赞叹不止!
(3)中园。
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据说虽历经变迁,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但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据说从历史资料咸丰年间《拙政园图》、同治年间《拙政园图》和光绪年间《八旗奉直会馆图》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坞、听雨轩、玲戏馆、枇杷园和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香洲、玉兰堂等庭院景观与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诸景毫无二致。拙政园中部风貌的形成,是在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
在游览中同时我们看到,中区现有面积大约在18.5亩左右,其中水面占1/3。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主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环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非常雅致精巧。
我们还看到,中区的远香堂既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又是拙政园的主建筑,园林中各种各样的景观都是围绕这个建筑而展开的。远香堂是一座四面厅,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面阔三间,结构精巧,周围都是落地玻璃窗,可以从里面看到周围景色,堂里面的陈设非常精雅,堂的正中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远香堂”三字,是明代文征明所写。堂的南面有小池和假山,还有一片竹林。堂的北面是宽阔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荷花池。每逢夏天来临的时候,池塘里荷花盛开,当微风吹拂,就有阵阵清香飘来。
堂的北面也是拙政园的主景所在,池中有东西两座假山,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子正对远香堂的两根柱子上挂有文征明手书“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亭的中央是元代倪云林(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元末无锡人。工诗,善山水,为元代四大画家之一)所书“山花野鸟之间”的题额。东山上有待霜亭。两座山之间以溪桥相连接。山上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岸边则有众多的灌木,使得这里到处是一片生机。
远香堂的东面,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绿绮亭”,这里还有“枇杷园”、“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梧竹幽居”等众多景点。从梧竹幽居向西远望,还能看到耸立云霄之中的北寺塔。水池的中央还建有荷风四面亭,亭的西面有一座曲桥通向柳荫路曲。在这里转向北方可以见到见山楼。亭子的南部有一座小桥连接着倚玉轩,从这里向西走就到了小飞虹,这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桥的南面有小沧浪水阁,桥的北面是香洲。我们一行29人游览,走过廊桥,真是有一种“人在廊中走,如同画中游”的境界,真是叫人心旷神怡!
据说拙政园在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和艺术价值,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说,《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据说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据说,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据说,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据说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这在我们在青龙湖酒店的项目开发建设和设计当中,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这些特点不正是我们在青龙湖酒店的项目开发建设和设计当中,需要借鉴的地方吗?我们要按着这样的特点设计,何不再塑造一个北方的“拙政园”为世代流芳?!
通过短短的苏州之行,感到山水如画,心旷神怡,使人尽享自然之美,收获甚丰: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旧时官宦名绅退休后多到苏州择地造园、颐养天年,如今苏州以众多精雅的园林闻名天下,不愧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说,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仍开放的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我们身居闹市的人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美哉!美哉啊!
我们体会到,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是一种美的享受,使人惬意横流!
我们看到,当时建造者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采用的是园林建筑与景观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拙政园“远香堂”,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香洲”,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怡园“画舫斋”,是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飘荡的怡然自得;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则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田园生活……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使人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延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在游览中,我带的相机能照400多张相片,一直照个不停,还深怕不够用,把电耗完,无法留下这美丽景色!
我们在今后的开发建设和其它项目景观设计上,好好的借鉴吧!
苏州旅游心得篇五
无锡与苏州都是江苏省内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时也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和绝美的自然风景而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在这次旅游中,我深入感受了两个城市的异同之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遗憾和不舍。
二、游览无锡——鼋头渚。
无锡的自然景色是我这次旅游中最大的惊喜之一。在鼋头渚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里,我体验到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和古朴的园林文化。游走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欣赏着四周的好风景,仿佛时间也变得缓慢了起来。在这里我还欣赏到了绝美的太湖日出,橘黄色的光晕照亮了水上的渔船和芦苇,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妙。
三、游览苏州——园林之王——拙政园。
苏州古城以其独特的园林文化而名扬天下,而在我的行程中,拙政园是最令我难忘的一站。从进入园中的那一刻起,我就一路被园内的美景所惊艳。花香四溢、清水潺潺,着实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园中的各种建筑和假山造景则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园林审美。同时在整个游程中,导游们也为我们讲述了一些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让我对于这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四、美食之旅——品味无锡特色小吃。
无锡的美食文化无疑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我品尝到了四季豆浆、排骨年糕、蟹粉小笼等一系列以当地食材和制作工艺为特色的小吃。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四季豆浆,既健康新鲜又味道独特,让我回味无穷。在寻访美食的过程中,我也同样感受到了无锡当地的浓厚文化气息,这是我这次旅游收获之一。
五、总结。
“吴中天地水,鱼米之乡”是苏州无锡这片土地的代表性标签。这次旅游,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两个城市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让我感受到了它们的独特之处,也让我对于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虽然游程结束了,但我对于苏州和无锡这两座城市却充满了不舍之情,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踏上这片富庶的土地。
苏州旅游心得篇六
暑假是每一位学生所向往的,暑假生活也丰富多彩:有的去报艺术班,也有的在家和父母沟通增进感情……我呢?和姐姐、弟弟一起去了苏州,在苏州过完了暑假。
经过不到12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苏州,看到这里的景色正如人们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它的确能承受住这样的赞美:干净的马路,漂亮的连环路灯,整齐的楼房,一年常绿的四季青,松柏,供人休息的凉亭,让人散步、散心的公园……偶尔还能看到在马路上扫地的清洁工人,路上机动车辆络绎不绝。看到这一尘不染的景象,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顿时让人精神倍增。
第二天,一觉醒来,我去了姐姐家,恰巧碰到正要上班去的姑姑,便撒娇的`说:“姑姑,好想你呀!”“哟,好侄女来啦,我也天天想你呀!”姑姑一点儿也没变,还是那么爱开玩笑。“我姐呢?”“屋里呢!”我找到姐姐,“姐,带我出去玩吧!”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正好姐姐也有此意。
我们乘路车来到了远近闻名的苏州园林。刚进门,就被这风景如画的景色迷住了:这长长的走廊,避热的凉亭,清澈见底上午湖水,鲜艳夺目的荷花,雕刻精美的石凳,葱茏茂盛的树丛,布局格格不入的房子,简单又复杂的墙纹。这一切都像是在画中一样,真有“身在画中游”之感!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转眼间就该回家上学了。在快回家的那几天,我和姐姐天天跑着玩,去了寒山寺,逛了石路步行街,见了不少的当地特色工艺,还尝了不少小吃,好好过了“馋猫”瘾,赏尽了美景。心情愉快多了。整个暑假我们玩得很尽兴,真是其乐无穷。
亮丽风景一样的生活让人忘不了,特别是今年的这趟“苏州之旅”,让我感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让我感到了生活的充实。
苏州旅游心得篇七
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苏州木渎。
因为到苏州已经是中午了,所以我们就先到木渎古镇找找有没有什么吃的。妈妈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名叫“石家饭店”的饭店,但不知道它在哪儿,在保安的`提醒下,我们终于到了石家饭店。
石家饭店真热闹呀!刚几位客人走了,又一批客人挤在门前。那些服务员们一双手都不够用,一会儿点菜,一会儿上菜的,恨不得多长几只手。
吃完了美味的午餐,我们游览了木渎古镇。途中,我看见了一个奇怪的字——甪,妈妈说不认识,我自然也不知道。这时爸爸得意洋洋地说:这是“lu”字。我还看见许多古桥,我想:这些古桥应该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吧。游完古镇,我们向第二个目的地出发——天平山。
天平山人山人海,我们只能从一些细小的缝隙中穿进去。我们来到了杂技表演场,表演的演员可厉害了,他们的表演不断引来了游客们热烈的掌声和尖叫声。然后,我们来到了枫叶林,红色的枫叶就是“桑叶红于二月花”;黄色的枫叶就是“霜叶黄于今秋菊”。
看完枫叶后,我们又去爬山,这山并不高,但很危险。有些地方非常陡,根本走不上去,所以我们中途折返了。当我们到地面上时,才发现这座山是被拦起来的。爸爸嬉皮笑脸地说:“我们闯进禁地啦”。逗得我们开怀大笑。
今天真快乐呀!
苏州旅游心得篇八
其实粉色亦不是,我只是无法寻觅到一种更适合于苏州那偏于女性化的色彩。
苏州的评弹昆曲、吴侬软语无不是珠圆玉润。王蒙在他的散文《苏州赋》中说:“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无不使人迷失,我真怕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会因此不再喜欢不再会讲已经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
这一切似乎越发显得苏州的女性化,苏州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残酷的世界,手掌和手心上长满老茧的人不忍去触摸她,亲近她。
红色?
在春秋的历史篇章里,出现了一个号令诸侯、称霸一时的大丈夫——吴王阖闾。
阖闾一生的转折始于他收留了一位被楚国追杀的人,亦是苏州古城真正的设计者——伍子胥。从专诸刺王寮,再登上王位并任用被誉为“兵圣”的孙武为帅,并同伍子胥操练兵马,使吴国通过数年击败强楚,甚至一举攻破楚都,鞭尸楚怀王,最后由于秦楚合攻,才不得不退了回去。
阖闾的春秋霸业不正打出了江南男儿的血性?
我迷茫了,苏州到底是什么颜色?
苏州的刺绣是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是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是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是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是宁静的幻梦。她经历了大起大落多灾多难的时代后,依旧是那样,似乎没有变,或是变得更美了。苏州的色彩亦是永远的美,她没有固定的色彩,她是变幻莫测的,唯有用心去感悟。
苏州旅游心得篇九
20__年10月3日,我去了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观前街。
拙政园是明朝王献臣家的后花园。他和文徵明一起设计的,有200亩的拙政园。不过,在建成两年之后,王献臣就死了,王献臣的.儿子很喜欢,他在一夜豪赌中把拙政园输给了徐氏。徐氏是个富人,但没过多少年,他的家族就渐渐衰落下来。经过很多很多的主人,拙政园被苏州政府高价买下。它是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我在拙政园看到了很多竹子,还有很多象庙一样的屋子,和形象不一的窗户和瓷砖。还有很多长得很高的荷叶。我就想,那么多荷叶,肯定有很多水,有很多水就有很多鱼,我就可以喂鱼了。我确实用饼干喂鱼了。但它们没吃,有可能是不饿。
狮子林有很多石头洞。那些洞绕来绕去,好象永远到不了终点。我觉得它是逃生用的。因为只有在那儿住的人才知道哪里可以逃出去。我也钻了山洞,但确实没钻到终点。我是从一个石头桥上爬下去的。狮子林中最著名的石头是一个巨石,上面有9头石狮。传说乾隆皇帝找到了9头石狮,但我数了两遍,找到了10头狮子。我想,乾隆皇帝是不是少数了一头啊。只有在出口处,才能看到唯一的一头有尾巴的石狮,我想为什么其他石狮都没有尾巴,会不会都被裁掉了。我爬到石狮上拍照,结合被两个人抢先一步,我恨死他们了。
观前街是现代的步行街类型,例如,里面有苏州很少见的肯德基。
我们吃了上海没有的苏州特产蓝梅,紫得发亮,香甜极了。那儿的饭菜超级香,特别是米饭,那天晚上我吃了七碗米饭。
我觉得苏州很好,建议大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