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作文训练: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教学目的: 1.了解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的意义;
2.要写具体,写出情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教学过程:
1.指导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
2.组织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
(1)为什么要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对举手发言的同学热情鼓励)
因为有内容可写,而且能写得具体、生动、有感情。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能绘声绘色,生动描述。文学是脱离不开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经历的,即使是作家,也只有写他们最熟悉的事物,才能写出好作品来,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
(2)怎样写好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细微的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致的动作,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要有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所谓再现客观事物,就是把所见所闻的客观事物,如实地再现出来,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清楚顺畅地表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让读者也有所感知。表现主观情意,就是要写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意旨。凡是优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动于情的有感而发之作。文章不是无情物,人们说,没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纸花,这是不无道理的。
3.例文借鉴。
下面选两篇初一同学的作文供参考。这两篇作文,一篇写同学,一篇写老师。两篇文章都是写熟悉的事、动情的事,不仅写得具体,而且写出了情意。类似文章中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我们不也可以写出来,而且也能写好吗? 例文一
我的新朋友
从小学走人中学,我告别了旧时的伙伴,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初一(3)班。这个新组成的集体对我来讲是那么陌生。这里都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使我感到十分生疏和寂寞。
9月1日参加完开学典礼,我们便回到班里坐着听班主任曹老师说事情。一会儿,曹教师说:“下面你们抄一下课程表。”我忽然一惊,哎呀,我忘记带纸和笔了!报到那天老师还提醒我们了呢,可是我还是忘记了。不抄课表,怎么知道上什么课呢?我想着,汗珠慢慢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怎么了?没带纸?”我被一声细小的声音从失望中拉了回来。我一看,说话的是我的同桌。
“嗯!”我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她听了马上从她那漂亮精致的小笔记本上撕下了纸,又从铅笔盒中拿出一枚圆珠笔:“给你。” 我惊讶地望着她:我们并未相识,我感激地对她点了点头,并且说了声:“谢谢!” 就这样,我对我的同桌——那位热心帮助我,而我又不知道她姓名的小女孩产生了好感。开学两天了,这两天中,我跟我的同桌交上了朋友。
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坐在最后一排往前看,总是模模糊糊的,很多字都看不清。这回我又着急了:这可是笔记啊!我抄不下来,回去怎么复习啊!我不禁扭头看了看我的同桌,她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写着。这可怎么办?我又扭回了头。突然,一个写着工工整整的字的本子,推到了我的面前。我一扭头,又是她!那个梳着长辫子,文 文静静的女孩。我心中充满感激地抄完了笔记,把本还给了她。下了课,我对她说道谢的话,她却说:“谢什么,我们是同桌。交个朋友吧!”我非常愿意,满口答应了。这样,我们两个就成了新班级里的新朋友。我们彼此介绍后,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李伊娜。
我为我能有这样一个好伙伴而高兴。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彼此间的帮助会更多,我们彼此间的友谊会更深厚。(张 扬)
讨论:
1.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这篇文章写的“小事”吗?(提示:从各个方面想想,尽量回忆印象深的触动自己的一些事。)
2.你准备怎样把它写出来?
(提示:想到了一些事后,确定自己要写的一件或几件事。想清楚具体情景。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当时自己的情况,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这篇文章所写的那样。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意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事情才有动人之处。
例文二
一位老师
你见过这样一位老师吗?她总是习惯地双手背在身后,出现在教室里。不瞒你说,这位被同学们称为不像“老师”的英语老师,是与我们初一新生——同人校,刚刚开始教书生涯的汪老师哩。
汪老师她真有趣。上课时像个朋友,下课时像个伙伴。在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她可真不像个“老师”。不信,你们看——
“小皮球,香焦梨,玛莉开花二十一„„”,在我们女生跳皮筋的行列中总少不了她——那个笑得最开心,跳得最来劲的大朋友。别看她比我们大八九岁,可不仔细看,一点也看不出来,她竟是个老师。
“汪老师,您怎么分到学校来了?”“怎么,不欢迎?”她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谈到她的同学大多数分在外企行业,不少出了国„„然而她却选择了当教师这一行业。“我喜欢英语,得益于初一老师的启蒙,在最重要的基础学习阶级,老师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像我的老师那样,做一名好老师。”汪老师真诚地说。
说我们的汪老师不像个“老师”,你可别以为她光跟我们玩,谈起教学,她的“花招”可多了。听录音,看录相,唱英文歌曲,用英文给我们讲故事,组织我们演简短的英文小品,还给我们布置英语口语作业,„„为了鼓励我们多说爱说,她还专门设置了红、白牌,像足球比赛上的裁判员一样,红的以示表扬,白的以示批评„„现在,我们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高了,期中考试,我们班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名列第一(汪老师只教我们一个班),汪老师高兴得两个晚上没睡好觉,这不能不说我们汪老师教学有方吧!
有一次,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心里非常难过,——连几天都闷闷不乐的。作业本发下来,只见里面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好学生,上课发言积极,发音也很准,这次没考好,一定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找找问题的所在,好吗? 你的大朋友
这张纸条像一股春风温暖着我的心,现在我把它贴在我的日记本上,作为动力,催促我上进,勉励我向前„„经过汪老师的不断帮助,和我不断的努力,我的英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说起这位不像“老师”的老师,话儿没个完,不过,我想,说到这里,你一定了解我们的汪老师了吧?你说她像不像个“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杨思晴)讨论:
这篇文章写的一位老师,为什么给我们的印象深?
(提示:这位同学写出了这位老师的特点。他选择了这位老师几件突出的事:和同学一起跳皮筋;教学的“花招”;关怀自己、写纸条沟通思想等。这些都是自己熟悉的动情的事。作者没有笼统的、空洞的叙述,写的都是具体的情景,有老师的动态、言谈以及内心独白,因而这位教师的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了出来,(在文章中处处可以读到表达这种感受的语句。)这种感受也传染给了读者。文章末尾问道: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自然也就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第三讲教案@初识话题作文
写作思路导引:首先要围绕话题确定写作的文体,命好题目,然后围绕话题写自己熟悉、动情的材料,或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写出自己对话题特有的体验与人生感悟,或围绕话题抒发自己的情感。最关键的是不要转移或偏移话题、以及出现文体不明的情况。最好提倡写记叙文,不要为了追求创新而挖空心事去构思,导致写出来的文章不明不白。只要写出来的文章有真情实感、结构条理清楚明白、语言表达流畅自然、中心话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是一篇好文章。
教学构思:
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考试,而作文分的比例较大,占a卷的50%;近年来各地语文考试流行话题作文,因为它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但有的学生习惯于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对话题作文相反难以下手,写不好话题作文。因此,很有必要给予学生指导,让其全面把握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把话题作文写好,争取高分。第一步,导入用小鸟与树林作比,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第二步,指导明确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用具体的作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的一些要求。
第三步,具体的话题作文训练,学生从话题所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选择最佳、最小的切入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作文,然后师生共评。
第四步,小结。
教学中,联系第六册前三单元作文训练内容,着重从审题立意、构思创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大处着想,不纠缠细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个比方,如果你是一只小鸟,现在有一根树枝、一棵绿树和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我想每只小鸟的答案都会是:鸟语花香的林子。为什么小鸟们的选择只此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鸟语花香的林子就是小鸟们的最美的渴望和归宿。进一步说,小鸟们之所以把林子当作一致的选择,无非是林子能带给它们更多的美丽、自由和快乐的东西。而话题作文的出现,其实就好比是把同学们带到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因为相对于以往传统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能带给每个同学更多的作文自主性。
二、指导:
出示学生作文实例(话题作文《真》),学生阅读后简要评析。
指名谈自己对这篇作文的评价,包括成功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从审题立意、构思创新、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理解话题内涵,明确作文要求;
2.话题≠文题,标题和内容都要新颖;
3.选择最佳切入点,围绕中心,大题小作;
4.写熟悉、生动、鲜活的内容;
5.表达真情实感;
6.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三、训练: 展示一些表现“爱心”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出示训练话题:“爱心”,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写成片断、开头、提纲都行。一两百字)
教师提示要求:即前面由学生评价归纳出的几条要求。特别强调要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选择最佳切入点,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擅长的文体。
学生写完后自评,再和同桌互评,最后交教师。
教师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两份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布置作业:课外将自己写的东西扩展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四、小结: 这就是话题作文,它为我们的作文送来了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话题作文实实在在给我们的作文带来了更为开放的空间,在这个开放的空间中,我们必将更能平等地获得放飞自己的机会。我们是自由的鸟儿,让我们在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引吭高歌吧!
[话题作文实例]
“真”话题作文
[提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惟真才善,惟真才美,惟真才坚……
[要求]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不少于600字。
《诗经》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时间]一课时
预习检查:
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作文
初一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的意义;
2.要写具体,写出情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教学过程:
1.指导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
2.组织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
(1)为什么要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对举手发言的同学热情鼓励)
因为有内容可写,而且能写得具体、生动、有感情。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能绘声绘色,生动描述。文学是脱离不开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经历的,即使是作家,也只有写他们最熟悉的事物,才能写出好作品来,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
(2)怎样写好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细微的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致的动作,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要有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所谓再现客观事物,就是把所见所闻的客观事物,如实地再现出来,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清楚顺畅地表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让读者也有所感知。表现主观情意,就是要写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意旨。凡是优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动于情的有感而发之作。文章不是无情物,人们说,没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纸花,这是不无道理的。
3.例文借鉴。
下面选两篇初一同学的作文供参考。这两篇作文,一篇写同学,一篇写老师。两篇文章都是写熟悉的事、动情的事,不仅写得具体,而且写出了情意。类似文章中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我们不也可以写出来,而且也能写好吗?例文一
我的新朋友
从小学走人中学,我告别了旧时的伙伴,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初一(3)班。这个新组成的集体对我来讲是那么陌生。这里都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使我感到十分生疏和寂寞。
9月1日参加完开学典礼,我们便回到班里坐着听班主任曹老师说事情。一会儿,曹教师说:“下面你们抄一下课程表。”我忽然一惊,哎呀,我忘记带纸和笔了!报到那天老师还提醒我们了呢,可是我还是忘记了。不抄课表,怎么知道上什么课呢?我想着,汗珠慢慢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怎么了?没带纸?”我被一声细小的声音从失望中拉了回来。我一看,说话的是我的同桌。
“嗯!”我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她听了马上从她那漂亮精致的小笔记本上撕下了纸,又从铅笔盒中拿出一枚圆珠笔:“给你。” 我惊讶地望着她:我们并未相识,我感激地对她点了点头,并且说了声:“谢谢!” 就这样,我对我的同桌
——那位热心帮助我,而我又不知道她姓名的小女孩产生了好感。开学两天了,这两天中,我跟我的同桌交上了朋友。
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坐在最后一排往前看,总是模模糊糊的,很多字都看不清。这回我又着急了:这可是笔记啊!我抄不下来,回去怎么复习啊!我不禁扭头看了看我的同桌,她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写着。这可怎么办?我又扭回了头。突然,一个写着工工整整的字的本子,推到了我的面前。我一扭头,又是她!那个梳着长辫子,文 文静静的女孩。我心中充满感激地抄完了笔记,把本还给了她。下了课,我对她说道谢的话,她却说:“谢什么,我们是同桌。交个朋友吧!”我非常愿意,满口答应了。这样,我们两个就成了新班级里的新朋友。我们彼此介绍后,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李伊娜。
我为我能有这样一个好伙伴而高兴。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彼此间的帮助会更多,我们彼此间的友谊会更深厚。(张 扬)
讨论:
1.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这篇文章写的“小事”吗?
(提示:从各个方面想想,尽量回忆印象深的触动自己的一些事。)
2.你准备怎样把它写出来?
(提示:想到了一些事后,确定自己要写的一件或几件事。想清楚具体情
景。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当时自己的情况,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这篇文章所写的那样。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意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事情才有动人之处。
例文二
一位老师
你见过这样一位老师吗?她总是习惯地双手背在身后,出现在教室里。不瞒你说,这位被同学们称为不像“老师”的英语老师,是与我们初一新生——同人校,刚刚开始教书生涯的汪老师哩。
汪老师她真有趣。上课时像个朋友,下课时像个伙伴。在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她可真不像个“老师”。不信,你们看——
“小皮球,香焦梨,玛莉开花二十一„„”,在我们女生跳皮筋的行列中总少不了她——那个笑得最开心,跳得最来劲的大朋友。别看她比我们大八九岁,可不仔细看,一点也看不出来,她竟是个老师。
“汪老师,您怎么分到学校来了?”“怎么,不欢迎?”她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谈到她的同学大多数分在外企行业,不少出了国„„然而她却选择了当教师这一行业。“我喜欢英语,得益于初一老师的启蒙,在最重要的基础学习阶级,老师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像我的老师那样,做一名好老师。”汪老师真诚地说。
说我们的汪老师不像个“老师”,你可别以为她光跟我们玩,谈起教学,她的“花招”可多了。听录音,看录相,唱英文歌曲,用英文给我们讲故事,组织我们演简短的英文小品,还给我们布置英语口语作业,„„为了鼓励我们多说爱说,她还专门设置了红、白牌,像足球比赛上的裁判员一样,红的以示表扬,白的以示批评„„现在,我们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高了,期中考试,我们班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名列第一(汪老师只教我们一个班),汪老师高兴得两个晚上没睡好觉,这不能不说我们汪老师教学有方吧!
有一次,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心里非常难过,——连几天都闷闷不乐的。作业本发下来,只见里面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好学生,上课发言积极,发音也很准,这次没考好,一定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找找问题的所在,好吗? 你的大朋友
这张纸条像一股春风温暖着我的心,现在我把它贴在我的日记本上,作为动力,催促我上进,勉励我向前„„经过汪老师的不断帮助,和我不断的努力,我的英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说起这位不像“老师”的老师,话儿没个完,不过,我想,说到这里,你一定了解我们的汪老师了吧?你说她像不像个“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杨思晴)
讨论:
这篇文章写的一位老师,为什么给我们的印象深?
(提示:这位同学写出了这位老师的特点。他选择了这位老师几件突出的事:和同学一起跳皮筋;教学的“花招”;关怀自己、写纸条沟通思想等。这些都是自己熟悉的动情的事。作者没有笼统的、空洞的叙述,写的都是具体的情景,有老师的动态、言谈以及内心独白,因而这位教师的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了出来,(在文章中处处可以读到表达这种感受的语句。)这种感受也传染给了读者。文章末尾问道: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自然也就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作文
初一作文写作技巧——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
(1)写作文为什么要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
(2)怎样写好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3.例文借鉴。
例文一
我的新朋友
从小学走人中学,我告别了旧时的伙伴,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初一(3)班。这个新组成的集体对我来讲是那么陌生。这里都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使我感到十分生疏和寂寞。
9月1日参加完开学典礼,我们便回到班里坐着听班主任曹老师说事情。一会儿,曹教师说:“下面你们抄一下课程表。”我忽然一惊,哎呀,我忘记带纸和笔了!报到那天老师还提醒我们了呢,可是我还是忘记了。不抄课表,怎么知道上什么课呢?我想着,汗珠慢慢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怎么了?没带纸?”我被一声细小的声音从失望中拉了回来。我一看,说话的是我的同桌。
“嗯!”我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她听了马上从她那漂亮精致的小笔记本上撕下了纸,又从铅笔盒中拿出一枚圆珠笔:“给你。” 我惊讶地望着她:我们并未相识,我感激地对她点了点头,并且说了声:“谢谢!” 就这样,我对我的同桌——那位热心帮助我,而我又不知道她姓名的小女孩产生了好感。开学两天了,这两天中,我跟我的同桌交上了朋友。
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坐在最后一排往前看,总是模模糊糊的,很多字都看不清。这回我又着急了:这可是笔记啊!我抄不下来,回去怎么复习啊!我不禁扭头看了看我的同桌,她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写着。这可怎么办?我又扭回了头。突然,一个写着工工整整的字的本子,推到了我的面前。我一扭头,又是她!那个梳着长辫子,文 文静静的女孩。我心中充满感激地抄完了笔记,把本还给了她。下了课,我对她说道谢的话,她却说:“谢什么,我们是同桌。交个朋友吧!”我非常愿意,满口答应了。这样,我们两个就成了新班级里的新朋友。我们彼此介绍后,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李伊娜。
我为我能有这样一个好伙伴而高兴。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彼此间的帮助会更多,我们彼此间的友谊会更深厚。(张 扬)
讨论:
1.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这篇文章写的“小事”吗?(提示:从各个方面想想,尽量回忆印象深的触动自己的一些事。)
2.你准备怎样把它写出来?
(提示:想到了一些事后,确定自己要写的一件或几件事。想清楚具体情景。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当时自己的情况,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把要 作文
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这篇文章所写的那样。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意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事情才有动人之处。
例文二
一位老师
你见过这样一位老师吗?她总是习惯地双手背在身后,出现在教室里。不瞒你说,这位被同学们称为不像“老师”的英语老师,是与我们初一新生——同人校,刚刚开始教书生涯的汪老师哩。
汪老师她真有趣。上课时像个朋友,下课时像个伙伴。在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她可真不像个“老师”。不信,你们看——
“小皮球,香焦梨,玛莉开花二十一„„”,在我们女生跳皮筋的行列中总少不了她——那个笑得最开心,跳得最来劲的大朋友。别看她比我们大八九岁,可不仔细看,一点也看不出来,她竟是个老师。
“汪老师,您怎么分到学校来了?”“怎么,不欢迎?”她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谈到她的同学大多数分在外企行业,不少出了国„„然而她却选择了当教师这一行业。“我喜欢英语,得益于初一老师的启蒙,在最重要的基础学习阶级,老师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像我的老师那样,做一名好老师。”汪老师真诚地说。
说我们的汪老师不像个“老师”,你可别以为她光跟我们玩,谈起教学,她的“花招”可多了。听录音,看录相,唱英文歌曲,用英文给我们讲故事,组织我们演简短的英文小品,还给我们布置英语口语作业,„„为了鼓励我们多说爱说,她还专门设置了红、白牌,像足球比赛上的裁判员一样,红的以示表扬,白的以示批评„„现在,我们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高了,期中考试,我们班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名列第一(汪老师只教我们一个班),汪老师高兴得两个晚上没睡好觉,这不能不说我们汪老师教学有方吧!
有一次,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心里非常难过,——连几天都闷闷不乐的。作业本发下来,只见里面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好学生,上课发言积极,发音也很准,这次没考好,一定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找找问题的所在,好吗? 你的大朋友
这张纸条像一股春风温暖着我的心,现在我把它贴在我的日记本上,作为动力,催促我上进,勉励我向前„„经过汪老师的不断帮助,和我不断的努力,我的英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说起这位不像“老师”的老师,话儿没个完,不过,我想,说到这里,你一定了解我们的汪老师了吧?你说她像不像个“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杨思晴)讨论:
这篇文章写的一位老师,为什么给我们的印象深?
(提示:这位同学写出了这位老师的特点。他选择了这位老师几件突出的事:和同学一起跳皮筋;教学的“花招”;关怀自己、写纸条沟通思想等。这些都是自己熟悉的动情的事。作者没有笼统的、空洞的叙述,写的都是具体的情景,有老师的动态、言谈以及内心独白,因而这位教师的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提出文章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总)
分析问题(本论)------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为什么是这样(分)
解决问题(结论)------论述怎么样做到和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总)常见的高考作文的思维结构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并列式
并列式是从事物的多个方面去同时论证,有利于我们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从而完整全面地认识问题,深入总结。
牛刀小试
例文一:
感谢挫折
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但我们应该感谢挫折。这不仅是因为没有挫折就不会有文化技术的进步,没有挫折就不会有“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是因为没有一次次挫折中量的积累,就没有成功者有朝一日的质的升华。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挫折使人性格坚韧。有时候,挫折对人的打击是沉重的,但只要你不被打倒,只要你倒下后敢于重新站起来,你的意志就得到了一次提升。“曾今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急风暴雨的人在以后的“毛毛雨”面前自然显得从容淡定;从惊涛骇浪中闯过来的人自然多了一份战胜下一次惊涛骇浪的勇敢与顽强。从越王勾践的会稽惨败,到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历史上伟大的成功者的人生经历都在证明着这一点。让我们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时,都来学习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方法,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而勇于克服;遇到失败时不放弃,而是从头再来;遇到苦难时不抱怨,而敢于战胜。从日常小挫折中培养性格中的韧性,勇敢地向成功迈进。
挫折使人积累经验。当一次次挫折来到你面前,只要你不畏惧退缩,你就一定会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积累起宝贵的经验。这样的经验越丰富,你处理危机的能力也就越强,你与你所追求的目标也就越近。正像鲁滨逊一样,从一次次冒险出海的失败中积累许多平日里学不到的知识与经验一样,而这些知识和经验在他28年的孤岛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挫折使人获得真知。可以想见,无论是 居里夫人提取镭,还是诺贝尔发明炸药,谁都希望第一次实验就发现真理,但他们无不是坚韧地经历了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才取得成功。因为真理往往包裹在重重假象的迷障之中。对善于从挫折中总结教训的人来说,每一次挫折,都相当于解开了一层包裹着真理的迷障。一层层迷障揭开之后,必然会出现真理的内核。
要感谢挫折。有了这样的心态,当挫折到来之际,你才会勇敢地面对挫折,让它积累你人生的财富,使你成为一个真正充实的人。
点评:本文切入角度恰当,分论点整齐,论据丰富具体,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结论以理服人。
精讲强化
例文二:
忙,不亦乐乎
忙,是人生的一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应当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忙是问号。忙,看似简单,其中却大有学问。怎样忙出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却并非简单。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地眼前就出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走向哪儿?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不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标轴才是最重要的。忙正是如此,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问号,这个问号一直提醒我们要忙得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
忙是省略号。四季有规律地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人们亦如此。为自己找一个目标,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持续下去;当一个目标已经达成,那么再找另一个目标,继续这种忙,就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见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游历;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充满朝气与力量的文学泰斗鲁迅,他正以笔作为匕首、作为投枪,忙着不停地奋斗。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一直忙下去吧!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
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此。小蜜蜂的忙,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因斯坦的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传世诗歌而有了巨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发明而让世人衷心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地忙,而不是整天碌碌无为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忙出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
忙是万物、世界、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地球在日夜忙着转动,时间在日夜忙着流逝,而我们呢?作为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的我们,又在忙些什么呢?我们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要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我们的忙不能仅仅是问号,更应该是省略号和感叹号。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66分)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文章不仅紧扣一个“忙”字,而且将“忙”与“乐”勾连,通篇以“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贯之,阐述重心明确得当,入题角度有独到之处。在阐发过程中,构思比较新巧,分别用三种富有象征性的标点符号作为对“忙,不亦乐乎”中心观点的议论层次,既形象生动又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从而将对话题的阐发推向深入。文章收尾归纳有力简明,结构完整。通篇内容也显得比较厚实,显示了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一定的思考深度。宜评为一类卷。
巩固训练
例文三:
乱花渐欲迷人眼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予我们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确实,虎啸深山、鱼有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与顿悟。其实,不仅仅对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烂的天空?
“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鲁迅曾就《红楼梦》说过这样一番话“单单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便是读者眼光的杂。而就创作者来说,形式内容纷杂更显得尤为重要。从先秦的诸子百家散文,到后来的建安风骨、骈体文等等,这便是其形式上的杂。试想若只有刺秦的荆轲、舞剑的项庄之类的热血男儿,而无出塞的昭君、悲歌的虞姬之类的柔美女子,文学会显得多么枯燥乏味。列夫·托尔斯泰沉重的道德感,歌德充满睿智的人生诗篇,拜伦呼唤奋斗的热情,以及中国近代林语堂的幽默、梁实秋的潇洒、徐志摩的醉情,这一切的交错,都使得文学的海洋蓄势待发。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
君不见镂金雕彩的工笔画摄人心魄?君不见清新明快的水墨图洁人心灵?画苑的不同画风,时时让人留恋忘返。吴道子笔下的仙风道骨,以及如佩玉般娇美的仙女,宛如一阵穿堂而过的风,一阵袅袅氲氤的水汽。而达芬奇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微笑、梵高充满张力的《向日葵》和奇幻神奇的《星夜》,也都给予了我们深深的震撼。至于徐悲鸿奔腾的骏马,齐白石悠然的青虾,也时时给予我们艺术上的奇妙享受。
“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
古时就有让孔子不知肉味的“韶乐”,嵇康临刑而抚的那首《广陵散》,更是绝唱。“杂”让音乐更生动迷人。杜秋娘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英娘的反弹琵琶也不时为后人称道。至若“文革”时期,人们天天只能翻来覆去的几个样板戏。这种单一乏味让人难以忍受。如今,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卡拉扬那当头棒喝的惊悚、切利毕达拈花一笑的淡泊以及约胡姆提醍醐灌顶的敬畏,实在让人欣慰。
“杂”是一种韵、一种美,它如玫瑰色的晨雾,又如蔚蓝色的海洋,在纷呈处给予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文学、艺术、音乐,离不开“杂”!
点评: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名句统领全文,恰到好处点出了“杂”在文学、艺术、音乐领域中的魅力,层次清晰,文字比较通畅。
例文四:
不要轻易说“不”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总会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们无法选择逃避。面对通往理想道路上的荆棘和坎坷,你害怕了吗?面对枯燥无味,甚至艰辛无助的生活,你失望了吗?面对那转瞬即逝,希望渺茫的生命,你绝望了吗?但是亲爱的,请不要轻易说“不”,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应该甘心,更不能放弃。
不要轻易对理想说“不”,尽管前路漫漫。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总会有很多高山、大河,甚至一路荆棘。但请不要望而却步。困难,我们退却了吗?挫折,我们害怕了吗?失败,我们绝望了吗?不!你看,爱迪生在摔倒一千多次之后依旧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最终不是看到了黑夜的光明么?袁隆平在失败之后,依旧充满斗志,继续钻研,最终不是看到了硕“果”累累么?闵恩泽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忘我研发,最终不是看到了金一般的催化剂么?所以,亲爱的,就算再苦再累,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理想说“不”,要相信,渡过大河,翻越高山便可看到彩虹!
不要轻易对生活说“不”,尽管伤痕累累。我们驾着生活的帆船在大海上航行,又怎么会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生活的枯燥无味,我们厌倦了吗?生命的艰辛,我们畏惧了吗?生活的困苦,我们失望了吗?不!你看,邰丽华在她那个无声的舞台上不是舞出了她的人生精彩么?在杨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不是看到了光明么?罗映珍六百多个日夜不是唤醒了她的丈夫,她的爱情么?所以,亲爱的,就算再怎么难熬,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生活说“不”,要相信,经历过大风大浪,总会到达彼岸!
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尽管希望渺茫。我们种下生命之树,看它发芽,看它成长,看它伸展,但同时又看它被风雨吹打得身疲力竭,看它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看它被岁月的车轮带走灿烂,然后枯萎,死去。生命,看起来似乎很强大,但它又那么脆弱;听起来似乎很漫长,但它却又那么短暂。生命的无常,我们徘徊了吗?生命的短暂,我们停滞了吗?生命的脆弱,我们绝望了吗?不!你看,非典中医生护士们对生命的执著,我们不是挺过来了么?雪灾中的“绿丝带”不是带着人们走向了希望么?震灾中救援部队的“倔强”不是救出了很多鲜活的生命么?所以,亲爱的,哪怕就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要对自己说“不”,不要对生命说“不”,要相信风雨会让生命之树更加坚强。
亲爱的,人生真的就那么短暂。所以,请抱着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勇敢并坚强地走下去,不要轻易说“不”。
点评:作者先从人生中的挫折、困难、灾祸切入,点明“不要轻易说‘不’”的背景,然后自然顺承到文题上,选取三个角度分别围绕“理想、生活、生命”三个重大命题展开,正面强调了“对理想要追求”、“对生活要向往”、“对生命要热爱”的观点,同时回答了“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原因。文章主旨显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分论点非常有特色——复句倒装。
例文五:
说 “辨”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这大千世界的纷繁复杂确实可以给我们幸福的体验,但只有辨清了这纷呈的世界,方能感受美的流传,去除丑的障眼。
那么,借我一双慧眼,让我辨清这大千世界。
辨,需要明智的头脑。明智,不仅是聪明才干,更是明理识体,懂得真价值的所在。秦桧虽有聪明之才,但不辨是非,谗言蔽明,邪曲害公,卖国求荣,最终给历史留下的只有一个下跪的背影。而那个莫须有的罪名却击倒了他自己,铸起了一个更为高大的抗金名将——岳飞。“名臣不爱财,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何致南渡?”确实,岳飞死了,死在了小人的谗言中,死在皇上的不辨忠奸里,但他以明智的头脑辨清了人生的价值所在,“一腔热血红尘洒”,一个足以令秦桧敬畏的岳飞屹立千古。明智的头脑,给了岳飞明理的选择,而一时之贪,给了秦桧千古的骂名。(例证:正反对比)
辨,需要锐利的眼光。审时度势,眼光若能如大头钉般尖锐,那自然能"众人皆醉我独醒",辨清大千世界。林则徐身处国难,爱国之心驱使他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他锐利的眼光让他找到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中国人终于开始辨清这个因闭关锁国而迷云笼锁了太久的世界。"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当之无愧!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李大钊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决策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他们的锐利眼光让他们辨清了这纷繁的世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是的,锐利的眼光穿透了世界的迷云,吹散了纷杂的层雾,自然就辨清了世界。(事例论证,排比,显示事例的丰富和雄辩)
辨,需要纤细的心灵。"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只有纤细的心灵,才能辨出这些细小的美,发现光的汇聚。"自在娇莺恰恰啼"是杜甫辨出的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周邦彦辨出的夏,"满地黄花堆织,憔悴损"是李清照辨出的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卢梅坡辨出的冬。纤细的心灵,让他们辨出了四季的美丽,世界的美丽。(例证、引证)
是的,世界就在每个人的眼前,却因个人的眼睛而不同,拥有明智的头脑,锐利的眼光,纤细的心灵,也就拥有了一双慧眼,辨清这大千世界,更好地体验参差多态的幸福本源。(结尾点题,照应)
例文六:
疏
一对磁铁,只有隔开距离,才能感应到对方的力量;两枚露珠,一旦相靠太近,转瞬间便会迷失自我——保持距离,是自然唯美的法则。
一处相思
她是戴望舒笔下“丁香一般的姑娘”,虽没有绝代的姿容,却拥有足以令那位一代诗狂迷醉的“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可惜她却不爱他。
这位名叫施绛年的女子本着对哥哥挚友的敬仰,勉强接受了他的爱,却仍以距离待之。丁香姑娘是理智的,她知晓自己无波无澜的心,知晓他们的结局必然是分离,与他保持一种疏远的关系也许是最好的办法。而戴望舒呢?他被一厢情愿的爱情冲昏了头脑,海外留学的两年未听得进半点课业,每日一篇的情诗是他全部的精神寄托。姑娘最终的离去我们可以预知,而诗人却从此一蹶不振。
古来单恋皆寂寞,唯有疏者一身轻。我们不否认矢志不渝的爱,但若为无缘无分的爱抛却一切,放弃多年练就的独立人格,不能不说可悲又可惜。
两代有别
19世纪中期的欧洲,有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用不同的笔名,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文章,才逐渐小有名气,而他偏偏不用足以让他即刻蜚声文坛的本名——小仲马。人们不解的问他,为什么不借助父亲的光环让成功来得更容易些?他沉默的蓝眼睛闪烁出倔强的光芒:“我不会站在父亲的踏板上跳跃,我必须完全用自己的能力证明我将跳得比他高!”笔耕不辍春秋数载,小仲马终凭一部《茶花女》超越了大仲马的封顶之作《基督山伯爵》。
疏是一种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强大到自成一棵擎天大树,风吹不动雨打不倒,才会倏然一笑曰:我没有光环,我就是光环!
三看风轻
那是乡村里随处可见的青砖烟囱,日复一日喷吐着饱含了香米热气的炊烟。
炊烟袅娜升腾。第一眼看去,它们是聒噪的孩子,一窝蜂地钻出它们的小世界,急不可待地奔向它们的大未来;我同它们一样兴奋,跃跃欲试地规划着前程。第二眼,它们是稳重的绅士,不苟言笑的脸上目光愈发睿智,阳光下它们平步青云;我也时时刻刻斩获着成功,飞升的速度快得惊人。第三眼,它们不见了,它们是羽化的仙人,在最辉煌的那一刻终于得到了精神的超度;我独立峰巅,恍然大悟,原来生命的制高点便是忘我的境界。
疏看一切尘世宠辱,你的灵魂将变得透明而空灵,而你的思想将更加广阔而深邃。
让人格独立吧,你便拥有了疏的骨;自信追求吧,你便拥有了疏的双目;淡然处世吧,你便拥有了一颗疏然之心。
点评:本文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人只有在相对独立中方可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人生的至高境界恰恰是忘我、无我。文章写得随意恬淡而富有韵味,颇有几分与作者年龄不相符的旷达。
例文七:
静的魅力
先人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动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另有一半则得之于静。静也是一种很好的生存状态。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是一种成熟,一种素养和与内涵。那些动若脱兔者自然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但是他们缺乏静所拥有的耐心与毅力。动者善于行动,而静者善于观察,他们很细心,也很严谨,他们慢条斯理,举手投足间显现出大家风范。林黛玉的静纤尘不染,犹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令人欣赏,而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塑造的奇女子周芷若更是水仙般静谧深邃,令人沉醉。静比动更让人觉得舒服、自在,因为它散发的是一种成熟的魅力。
只有静心才能专注,正所谓静水流深。在岩石上形成的深邃的洞,那并不是汹涌波涛的功能。无论多大的力量,它永远也做不到。只有那一滴接着一滴的水滴,才有能力实现,它每日每夜安静地落在一点上,最终“水滴石穿”,这就是静者的专注所拥有的力量。心沉静下来了,心境则空灵,空灵则让人着力于一点,所以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在卧龙山隐居,因为深山中没有世俗的喧嚣,他才能潜心学问,不受外界干扰。由此看来,心如止水能让人专注,专注则更容易事半功倍。
从静中能领略感悟人生真谛。佛家参禅,讲究“静”。所谓静,是指心界,而非物界的沉寂。从古至今,有不少追求人生真谛的人都是从静中才体悟到的,一杯酒,一盏灯,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生活。这是陶潜的选择。一张椅子,一条湖,一个人,在瓦尔登湖畔静静地度过,这是梭罗的选择。而现如今,在终南山也有上千人过着原始的“隐居”生活。他们坐观云起云落,闲赏花开花谢,在与自然的沟通中寻找着轮回的秘密。多么舒适、静谧的生活啊!这群人早已看破人生的意义,放弃奢华与繁荣,在静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当然,静的魅力虽大,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焉”,拥有“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正因如此,它才能成为我们所一直追求的。
深吸一口气,感受静的气息所带来的魅力吧。例文八:
静的魅力
寻找,有时就是一种对静的回归。正如材料中的聪明的小孩,是静让他找到手表,亦是静,让他不忘心中坐标。静的魅力,独特永存。
静的魅力,体现在文字中。从《文化苦旅》中,我们读出了静的苦涩;从《围城》中,我们读出了静的枯燥。然而,听那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看那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品那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攀那并不陡峭的高度,不正是你从静中领悟的成熟魅力吗?鸿渐的灰色慢慢隐去,是文纨那出众的才情与美貌,然而终成正果的晓芙却静得悄无声息,难道这不正是她的魅力所在?一曲静美的乐谱,是对围城最美的诠释。由此可见,静的魅力,体现在淡淡的文字中。
静的魅力,体现在举手投足间。奥黛丽·赫本的美丽难道仅在于姣好的面貌与精致的五官?不,她的美在于她的静。《罗马假日》的辉煌是她青春活力的写照,却挡不了《梦幻天堂》中她自己那安静从容的独特气质。静是她晚年不断读书的修炼成果,是她投身于慈善的雍容气质。勿须多言,静的魅力已将光亮全打到她一人身上。同样,马云的魅力不也在于静吗?作为阿里巴巴总裁的他,帅气不敌李彦宏,智慧不及俞敏洪,却独以其静下来思考的魅力成为新一代青年偶像。所以,静体现于举手投足间,让人更有魅力!
静的魅力,体现在人格影响中。八百年的菩提树下参悟,换得一句“云淡风清,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释迦牟尼用他的一辈子最好地诠释了“静的魅力”——平和高深。静得魅力不正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从容吗?不正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对心灵不动的坚守吗?不正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对亡妻亘古不变的柔情与断肠之痛吗?而他们,无一不给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人格标杆魅力,渊明的淡定,李白的孤傲,纳兰的绝美。所以,静得魅力在人格影响中永存!
惟静者可看破红尘,修炼得道;惟静者可独守内心,特立独行;惟静者可孤傲人生,彰显非凡!静的魅力,尽在不言中!
例文九:
心怀“远方”
远方,有熊熊燃烧的圣火;没有了“远方”,生活将一片死寂。
远方,有熠熠生辉的宝石;没有了“远方”,生活将黯淡无光。
远方,有浩瀚无垠的苍宇;没有了“远方”,生活将压抑苦闷。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怀“远方”,是对自己最贵重的赏赐。心怀“远方”,予你一份忍耐。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的“远方”。虽遭宫刑,虽受奇耻大辱,虽身陷囹圄失去自由,但他仍不忘自己心中还有个“远方”。为了完成父亲的夙愿,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岁岁年年,他望窗、望月、望心,他听风、听雨、听心,他写史、写情、写心,于忍耐之中完成史家绝唱,苦心孤诣造就千古名章。
心怀“远方”,给你一份自信。
“中国有我,亚洲有我,世界有我。”这是刘翔的“远方”。寒风中,烈日下,跑道上,一个坚强自信的青春男儿正为着自己的“远方”奔跑,跨过了十重栏杆,跨过了百年纪录。失意时,心怀“远方”,你将不再惆怅。
迷惘时,心怀“远方”,你将不再困惑。
无助时,心怀“远方”,你将不再悲苦。
痛苦时,心怀“远方”,你将不再哭泣。
心怀“远方”,扬帆起航,“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对比式
对比式结构
点 正 反 深 联 总
“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 略写 (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
“正——正面举例论述; 较详 (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反——反面举例论述; 较略 (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
“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 最详 (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较略 (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略写(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
从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来论证同一个道理,是道理更加深入人心,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精讲强化
例文十:
给困难起名字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给困难起了一个只有一个字的名字,叫:坎。
在你最显眼的位置上,悬挂着一幅卷轴,上面写着斗大的一个坎。没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义,但你知道。几年前,你一手创建的企业因为遇上一场意外而风雨飘摇。你正愁闷着,那天,你父亲来了,送来这幅字。他说:孩子,说白了,这困难其实就是道坎,你说,这天下有人迈不过去的坎吗?
我给困难起了一个两个字的名字,叫:弹簧。
有一天,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来找我,老是说他现在如何的处境不佳,如何的困难重重。我在他说话的间隙,插了一句:困难像弹簧……他不等我说完就接下去说: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说完他就笑了,再也不提困难这两个字了。
他给困难起了一个三个字的名字,叫:绊脚石。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次,打电话找他,问起他最近在做什么。他说他在搬石头。我吃了一惊。心想他一个搞电脑软件的怎么会去搬石头呢?原来,他正在开发一个软件,已经失败了好多次了,可他一直坚持着。他说:再给我点时间,我准会把这块绊脚石搬开的。
我们给困难起了一个四个字的名字,叫:小菜一碟。
那天,老总召集全公司员工开会。公司接到一笔大订单,按理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却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交货。老总很清楚这决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出发却必须完成。在会上,老总问,怎么样?能不能完成?真完不成我们就放弃这笔订单。我们全体员工是这样说的:没问题,小菜一碟。
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你认为它是道坎它就是道坎,你迟早会迈过这道坎;如果你认为它是弹簧它就是根弹簧,你铆足劲一不留神就把弹簧拉得失去弹性;如果你认为它是绊脚石它就是块绊脚石,搬开后,你的面前就马上呈现出一条宽阔的阳光大道;如果你认为它是小菜一碟它就是小菜一碟,你肯定会有十足的信心将它几大口吃个精光。
当然,你若是非要认定困难就是困难不可,那么你十有八九要在这困难的面前望而却步一蹶不振了。
点评:本文的构思十分巧妙:坎、弹簧、绊脚石、小菜一碟的比喻论证,妙在字数依次递增的同时,内容也逐步加深;坎着重说明了什么是困难,弹簧用以揭示困难的性质,绊脚石指出了困难的危害,小菜一碟提示了对待困难的态度和解决困难的方法。你、我、他、我们人称的运用:①行文灵活富于变化②语气亲切③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包容性强。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基本相同的形式:先说困难是什么,再叙述事件,然后表明看法,如此反复,结构整齐,富于美感。将引论、本论、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巧妙地隐含在浅显、形象的叙述与说理中,深入浅出,严谨规范。用给困难起名字做标题,既交代了本文的论题,又富有悬念,易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在前文大量正面说理的基础上,笔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屈服于困难的必然(悲剧)结局,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例文十一:
他们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把半边的天空映得通红,如血色般笼着,这个城市即将步入它璀璨而丰富的夜生活。
一缕阳光打在钢筋上,在墙上透出斑驳的影,另一缕阳光打在他们的肩头,藏青色的工作服,点滴如雪般的白点化在了上面,不知是油漆,还是水泥,抑或是辛劳一天的见证--已干的汗痕。
他们还不能休息,是的,不能。在这个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中,房地产商,建筑公司,承包商,包工头,一级又一级的人们,红了眼地榨取着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能休息的,甚至是生病,而当他们出了事故,终于可以休息了,却是永远地休息,包工头扔下几张红色的纸,“你走吧,治完病就不要回来了。”人民币是红的,天空是红的,此刻他们的心也是红的,被血浸满的红。
他们很微小,微小到人们只会想到高楼的繁华,而永远想不到他们。他们也很大,责任很大,家中的娃上学的钱还没落实,家中的田播种的钱还没落实,还有家中的妻子与老母亲都望着他们给这个家带来新的希望。“小”“大”有机地结合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我们称之为“农民工”。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常有新闻播到,公路上两人因几元钱而大打出手,甚至危及生命,冷酷的我们常常是把这当笑料看的。不就几元钱,搭上命,值得吗?值得!我们不知道,这几元钱,够他儿子买一个书包,这几元钱,够他母亲买一根拐杖。
越是社会底层的人们(不仅仅是农民工),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往往是最重的。
我们看见了么?把孩子户口挂在公共厕所,家长的无奈。我们看见了么?少年乞丐一双双明亮却又无辜的眼。我们听见了么?黑砖窑中孩子们的呻吟。我们听见了么?矿难中那声声汉子的求救。
众生平等,我们和他们在出生时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环境,因为家庭,我们的所谓的高高在上只是幸运罢了,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的义务,幸运者没有嘲笑不幸运者的理由。
有时,我们说他们脏;有时,我们说他们没礼貌。但他们淳厚,他们朴素,他们坚韧,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这样默默地活着,人微言轻,这是何等的苍凉!
我们应帮助他们,我们应尊敬他们,我们应分出自己的温暖给予他们,这才是一个“兼济天下”的社会应该做到的。
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请记住,是义务!
三、递进式(层进式)
由浅入深地对一件事或一个话题发表看法,层层深入,最后归纳总结。
精讲强化
例文十二: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 流
河流是一条最动人的线条,它流畅、贯通、空灵,它智慧、伟大,它造就了文明。它源源不断,滚滚不止,亦是文人墨客倾爱之物。在我看来,思想便如同这河流流淌在人间,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化。
思想如同这河流般流畅,是河流孕育了智慧,它是文明的发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圣人的光芒普照大地,圣人的光辉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股思想之潮便在此处流转。这是智慧的发源,文明的新的开始,儒家经典学说便流淌在中华大地。
思想又如这河流般贯通。他,公元前251年任蜀郡守,一直苦于四川的旱涝。于是他总结出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心得,这永远水气淋漓的学问。都江堰这一伟大水利工程造福了直至今日的人们,而正是他——李冰,让这股股河水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踊跃着飞奔的力量。当水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一分为二,得以治流。后人把李冰的雕像立在河中来纪念他。他大智又大巧,死于两千多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他以老农的思想,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思考学。都江堰,为民众送出了汩汩清流,永远地滋润着中华民族。
思想如这河流一样源源不断、滚滚不止。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多少文人墨客对着这滔滔不绝的流水抒写自己的情怀。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无奈;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激昂;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苦;又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矛盾。河流,是他们所思所感之物,他们借流水道出了多少悲壮愁苦,水也因此流入了人们的心田。没有斗升之米、爵禄王侯的浑浊,流水给急躁以清冽,流淌在人间的只有如水般灵动的思想,它流淌在大江南北。
思想如这河流般激越。鲁迅在《生命的路》中写到:“自然赋予人们不可调和的还很多,绝不因此回头。”他为了肩起“黑暗的闸门”而拥有一颗赤诚的心,他是中国近代最痛苦的灵魂,再没有别的人心中的情感比他激越。仿佛有一条气势宏大的河流奔腾在他心中,它悲愤地流着、一往无前地流着。
历史的长河贯穿了几千年的思想和文化,没有地理的限制,没有时间的束缚,成就了那么多智慧的杰作。这动人的线条还将蔓延下去,直到永远。(871字)
【鉴赏】 “河流”具有丰富的外形和深邃的品质内涵,河流悠长、激荡的外形特征和永恒、奔流不息的品质都可以作为选材立意的切入点。作者展开联想,以求新求异的创新思维将“思想”与“河流”相连,找到它们的共通处:从源头上看,河流有源头,而人类的思想是文明的源头;从发展上看,都有连绵不绝、贯通始终、延续传承的特点。作者深入细致的分析、阐释,让思想的河流尽情挥洒出别样的情调,体现了作者较强的思辨能力;再加上诗文的恰当引用,这篇文章在格调上便显得深邃而雅致。
例文十三:
知之·行之·思之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点评]
高考评卷在内容方面以“切题”为第一考察点,本文围绕“常识”这一主题词作文,对“常识”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作者从“易有三训”开始,导引出“常识”的三种境界。然后从如何应用“常识”的三种境界,分别论述对于“常识”,要知之,要行之,要思之,层层深入。相对于众多考生对于“常识”的平面理解,该考生的理解深刻程度是要高人一筹的。
在表达方面,本文论证技巧运用娴熟,把丰富的材料信手拈来,运用到文章中去,论据的使用精而恰当。全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互相照应,浑然一体。文章语言流畅,且略带古典气息。说这是一篇有一定文化含量的高考作文,实为不过。
助力每个家庭的教育梦想!
酷爱写作辅导教学设计
设计人:jxn
作文训练第一阶段小结
——作文诊所
教学内容:
以开展“作文诊所”活动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小结前期作文训练知识,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技能,辨识并针对自己作文出现的常见问题和突出问题进行修改,提升写作能力。完整记叙本次学习活动过程。教学目的及重点:
1、引导学生辨识作文常见错误,掌握记叙文和描写方法的常规写作要求和技巧。
2、规范学生写作习惯,修改作文常见问题和突出问题。
3、抓重点,完整记叙学习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作文医生小培训(辨识作文常见错误,掌握记叙文和描写方法常规写作要求和技巧)
一、导入教学,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
同学们,我们在作文学习中,已经阅读了许多别人的文章,自己也写了不少作文。那么,在这些文章里,你发现过什么问题和明显的错误呢?(学生自由发言)
这些有问题、有错误的作文就像是生了病的作文。今天我们作文学习活动的主题就是要开办一间“作文诊所”,给这些作文病人诊治诊治。
1 投影仪展示: 课题:作文诊所
二、作文医生小培训——游戏活动,掌握记叙、描写常规写作技巧,辨识作文常见错误。
(一)教师引导:
我们的“作文诊所”要开业了,但是诊所里的医生还没有找到。大家愿意来当作文医生吗?现在就请各位同学来我们 “作文诊所”当医生吧!
(二)作文医生小培训。
1、教师引导:
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家在正式上岗前,我们还需要进行一次培训,这样才能当好合格的医生,给作文病人们治好病!
投影仪展示: 课题:作文诊所 作文医生小培训
2、培训1——辨识作文常见病 (1)教师引导:
做医生,首先要学会辨识病人得的是什么病。我们作文医生,也要学会辨识作文病人有什么毛病,也就是要学会发现作文有什么错误。现在,就请大家说说你知道作文有哪些常见的毛病?可以在自己的作文里举出例子来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学生记录。投影仪展示: 课题:作文诊所
作文医生小培训——辨识作文常见病
1、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用词错误、病句;
2、漏写、重复;
3、语句顺序颠倒;
4、没有恰当分段、段落顺序颠倒;
5、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没有具体内容、缺乏感情、记 “流水账”;
6、作文标题不恰当、缺少开头与结尾 ……
3、培训2——健康的记叙文 (1)教师引导:
刚才大家已经知道了许多作文的常见病。现在我们要了解一下常见的记叙文和作文中关于描写的写作方法有什么要求和技巧。
记叙文是我们写作文时常见常用的一种文体。那么,什么样的记叙文才不是有病的作文呢?
(2)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归纳讲解,学生记录。投影仪展示: 课题:作文诊所
作文医生小培训——健康的记叙文
1、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2、完整的记叙文应该有哪些内容?
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3、记叙文写作的要求:
(1)要有中心和重点。要集中写清楚一件事,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2)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胡乱。
(3)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4)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
3(5)要有一定的顺序。
4、培训3——正确的描写。(1)教师引导:
描写是我们常用的写作方法。那大家想想,我们可以描写哪些东西?正确的描写方法有什么要求?
(2)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归纳讲解,学生记录。投影仪展示: 课题:作文诊所
作文医生小培训——正确的描写
1、什么是描写?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写作手法。
2、描写的分类: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包括自然风景、建筑、动物、植物等)。
3、正确描写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标。(2)要有一定的顺序。
(3)要有重点,抓住描写对象的突出特点。
(4)要正确使用修辞方法,使语句优美、富有感情。
5、给你一个作文“医疗箱”。(1)教师引导:
同学们这些作文小医生就要开始给作文病人诊治毛病了。现在,我要给每位小医生配发一个“医疗箱”。里面有些什么工具呢?那就是正确的作文修改符号。大家要牢记这些工具的作用,用好它们哦!
(2)修改符号的使用讲解,学生认真作好记录: 投影仪展示: 课题:作文诊所
4 作文医生小培训——作文“医疗箱”
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教学环节二:一起来会诊(规范学生写作习惯,修改作文常见问题和突出问题)
一、教师环节引导:
经过作文医生的小培训,大家一定掌握了不少修改作文错误的知识!现在,我们的 “作文诊所”就正式开始收治病人了。来的病人都是些什么作文呢?那都是同学们在前一阶段自己写出来的作文。他们病得可是五花八门、程度不轻哦!为了诊治准确,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会诊吧!
二、一起来会诊——师生互动,点评修改作文: 投影仪展示: 课题:作文诊所 一起来会诊
展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共同修改
可爱的小狗
我家有几只可爱的小狗,我很喜欢和它们玩,因为它们可爱、助人为乐,小狗的脾气温顺,一般我在家没事儿就和小狗玩。
淘气的小狗
星期六,我和我家的小狗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早晨我正吃着早晨,这时,我们家的小狗——波特儿跑了出来,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地叫着,它似乎是饿了,连忙跑过来要吃的,我看出了它的心思,急忙把一根又大又诱人的骨头拿过来,又递给它,波特儿又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地叫着,对我表示感谢.波特儿吃饱了,懒懒地走到自己的床上.睡了一会儿,醒来后我们又去南湖公园,波特儿围着一直转啊转,对我说:“谢谢你。”我点头表示不用谢.接着我们又去逛街,给波特儿买了一件小衣服,它又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地地叫着.然后,我们又去了百货超市,给波特儿买了点儿它最喜爱的骨头和一小片一小片的碎肉,最后我们提着袋子,拿着篮子,牵着小狗——波特儿快快乐乐的回家了。
到家后,小狗——波特儿再次汪汪汪汪汪的叫了起来,叼起一根骨头,表示感谢,可我还是婉言谢绝了。
怎么样,我家的小狗——波特儿不错吧!
教学环节三:完成一篇好作文(指导学生明确主题、抓住重点,完整记叙学习活动)
一、教师引导:经过给自己的作文诊治毛病,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啊?
二、学生发言。
三、出示作文要求: 投影仪展示:
6 写出一篇好文章
一、想好一个好题目
围绕今天我们学习活动的主题,自拟题目。
二、记叙事件要主题明确、内容清楚、有顺序、有条理
1、今天我们学习活动的主题是什么?进行了哪些活动?实际实在要求我们做什么?
2、要把今天的学习活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下来。
三、别忘记结好尾
经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想法?今后准备怎样做?
写作要求:写出500字以上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