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家给人温暖,它是人们唯一的定所。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祖辈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就是一个家的规矩。
从我记事起,爷爷都要和我说起他小时候的故事,感叹要懂得珍惜幸福、回馈社会。上了小学之后,我听爸爸讲起:“你的祖籍是温州,爸爸小时候啊,爷爷的家境没有现在这么富裕,爷爷小学读完就辍学出去打工了。”我一手托腮,一边想象着奶奶勤俭持家的样子,一定很辛苦吧!“后来,爷爷创办了自己的皮革厂,开始有了钱,他就捐了五万元给村里修路。那时候的5万元可值钱啦!那时候万元户可都是很少有的。”爸爸对我讲述着爷爷的历史。“那么多钱捐出去,他不心疼吗?”我好奇地问,想起爷爷平时穿的那么朴素,一看就不像一个有钱人,我要买个乐高他都觉得贵,爷爷居然可以一出手就捐款5万元,有点不理解啊!
这次小长假,我跟爸爸回了老家,那里有爷爷捐款修建的吴家祠堂,发现爷爷经常关注社会新闻,家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他都会热心牵头,力所能及地帮助。
这让我想起我看的的一本《浙江好家风》里的类似故事,这书里有个陈龙正的故事,也是讲他不沉溺于奢侈的生活,乐善好施,经常救济人们粮食,帮助人们,并且带头捐款,还鼓励富商们一起捐款做善事。我渐渐有些懂了。
从一年级开始,爸爸妈妈就带着我组织小朋友义卖,把自己家里闲置的书、玩具等整理摆摊,还去网上批发一些书签、电子手表等义卖,有时候,我也用超轻粘土做一些小玩意,什么挂件啊,笔筒啊之类的,虽然费功夫,但是能够卖出去,还是很开心的。为了给灾区小朋友或者贫困学校的学生筹得更多的善款,我会想些推销的方法,卖力地兜售:“阿姨,我们为灾区义卖,你看这个书签现在买五赠一,很划算的,还能献爱心,买几个吧!”看着爱心箱里的钱越来越多,我觉得满满的成就感。在自然博物馆、在西湖文化广场,都留下了我和同学们奔走义卖的身影。
除了义卖,我还和朋友们一起去西溪湿地那里游客集中的地方捡垃圾,送给游客我们自己制作的环保小书签。一个上午,我们就像是一个个探测仪,眼睛不停地搜索着地面的香烟头、餐巾纸、废弃包装纸等垃圾,有时候还为了用筷子夹同一个垃圾你争我抢。
幸福源于对生活的满足,感恩源于对幸福的感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明白“珍惜幸福、回馈社会”这八个字的含义,虽然爷爷和爸爸从来没有把这八个字写出来,但是他们却用行动在让我体会,带我传承。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近期,我深入学习了《家风》一书,感触良多、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习总书记的指示充分揭示了家风建设对个人,乃至全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今后党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指导思想。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风是什么,我理解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烛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心灵世界,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源泉。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他们
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最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如果孩子从小缺少良好家风的熏陶,从小缺乏正确的价值涵养,将来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乃至干有所成?所以,先贤们历来重视家风家训。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撰写《训俭示康》家训,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社风。
老一辈革命家,无不严格持家、奉行清正家风。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严肃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家”具有独特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使家庭生活充满乐趣,更具温馨气氛,让孩子在
潜移默化中播撒下德行的种子,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好的家风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反之亦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出现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败现象的出现,莫不缘于此。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所以,古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对社会而言,家风正,就能不断激发每个家庭成员在文明风尚拔节中的“潜在力量”,如是,整个社会就一定可以在小家大家的交相辉映中塑造时代新风,支撑起淳厚的民风、社风。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严以律己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没有好的家风家教,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刘铁男教儿子“做人要学会走捷径”,当儿子开始弄权敛财,他自己怎么可能秉公用权?苏荣纵容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他自己如何独善其身、专心做事?而像个别“官二代”“富二代”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盲目炫富,莫不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关。由此可见,家风淳正是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
正能量,家风腐化则是为人处世难以承受的负资产。领导干部家庭应当以清正廉洁为重点建设良好家风。坚持清正廉洁家风,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能减少来自家人的不当干扰;找准“为民、清廉”的价值坐标,其家人也能端正思想观念,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家风醇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良好家风,是优良作风之要,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
好家风涵养好作风,领导干部作为党风之旗帜、社风之表率,醇正家风、弘扬家风,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树立好家风,领导干部要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入手,把搞好家庭建设作为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检验场”,时刻以“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标准,处理公与私、小家与大家、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努力形成醇正家风与优秀作风的良性互动。
家庭始终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只有家风建设好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国家才会更加稳定。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属“自管”的私事。
家风是作风的臂膀,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
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家风与作风犹如并蒂之花,互相映衬、相映生辉。领导干部手执权力重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同小可,自当从家庭做起,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
良好家风的回归,是新常态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言传身教,以“家”促廉,把好了人生第一“关口”,就能在以后的行进路上少走弯路,保持初心;妻子“坑夫”、二代“坑爹”、家长“坑子”等家族式腐败频频发生,主要是因为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庭中往往是核心人物,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旗帜。必须作则,慎权、慎微、慎言、慎行,克已奉公,从而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带动、言传身教的作用。只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做到从严治家、从细管家,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才能管好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