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优秀12篇)
领导力是指个人具有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良好的领导力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如何管理时间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我们需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以下是哲学家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上述语段选自课文《______》,作者陶渊明是______(朝代)田园大诗人(2)。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有括号的是加点的)(3)。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是_______(3)。
a.皆叹惋写出村中人为自己不知道外面的世事变迁而惋惜。
b.皆出酒食一句充分表明村中人生活富足而又热情好客。
c.村中人的自述表达了人们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d.不足为外人道也道出了村中人希望保持宁静生活的心声。
【小题1】(2分,每空1分)桃花源记东晋(晋代)。
【小题1】(3分)其余的人又各自把他请到自己的家里。(复、延、其)。
【小题1】(3分)a。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二
(一)(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本文选自课文《》,作者,又名,字元亮,(朝代)著名诗人。(2分)。
b.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c.无论魏晋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d.来此绝境古义:极其优美的环境今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小题3:、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翻译。(2分)。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选(),译文:
小题4:、请写出两个源自《桃花源记》的成语。(2分)。
和
小题5:、下列各句中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陶渊明《桃花源诗》)”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b.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小题6:、桃花源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2分)。
小题7:、《桃花源记》叙述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
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桃花源记》陶渊明潜元亮东晋。
小题2:d。
小题3:(1)(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补充必要的成分,得1分;“要”译为“邀请”,得1分。)(2)渔人为(他们)一一具体地说出自己听到的事情,(他们听罢)都感叹惊讶。(“具言”译为“具体地说出”、“叹惋”译为“感叹惊讶”,各得1分,意近即可。)两题都选者,改第一题。除标准外(1)只出现半句,如“设酒杀鸡作食”被译为“去吃饭”,须扣1分。(2)“具”译为“详细、详尽”亦算对。“惋”必须译为“惊讶”,否则扣1分。
小题4: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得)、无人问津、鸡犬相闻,正确写出一个,即得1分。)。
小题5:c。
小题6:秦时;躲避秦时战乱。
小题7:因为它勾画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境界,环境优美,人们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彼此关心、爱护……这符合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审美追求,令人向往。(言之有理即可。)表明桃花源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得1分(突出“理想”即可);表明“桃花源”是人们千百年来的追求,得1分(突出“追求”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闻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上文作者是(人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他的组诗《》(篇名)。(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内风尚淳朴人际关系和睦。b.桃花源人对外的态度是感叹向往。c.略写渔人之答是为了突出源内之情景。d.“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
【小题1】陶渊明归园田居(一空1分)。
【小题2】桃花源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3分)(语、足、道三个关键字各1分,句子不通顺、不完整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小题3】b(3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本题中“足”“为”“道”,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文段内容,将各项表述中的信息与文章内容一一比照。根据作者所描写,桃花源人对“山外”只有感叹没有向往,故b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四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对下面语句中的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
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答:
参考答案:
1.d。
2.b。
3.c?
4.(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
(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
5.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五
蠃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译文:
自从秦始皇悖逆人道,贤者便纷纷避世隐居。
黄绮等人到商山隐居,桃源的先民们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初来桃源的足迹渐渐湮没了,那道路渐渐荒芜消失。
桃源人相勉努力耕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各归所居休息。
桑竹采用犹有余阴,五谷能够及时种植。
春收蚕丝,秋收粮食,没有官家征税,这里没有什么君王!
虽说荒草掩路,可是阻隔的只是与外界的交通,常来常往,交情醇厚。
礼法、服制犹保持古风,古老的美德得到保持。
孩子们在天真活泼地唱歌,头发斑白的老人欢喜地游玩。
桃源人从草木的荣发与凋落,知道春秋之变化。
虽没有岁历的推算记载,四季却也分得清楚。
简朴的生活快乐有余,哪里用得上什么智巧和欺诈权谋?
从秦到晋,桃源隐没数百年,今日向世人显露神仙般的境界。
桃源和世间毕竟不同,所以只显露一下便又深深隐蔽起来。
试问世人,你们又怎能了解尘世之外的人间呢?
我愿意乘着清风高飞远举,寻找与我志趣投合的人们啊。
(1)找出诗句中和《桃花源记》表达的内容一致的句子。
(2)这些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
解析:(1)略;(2)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安宁,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景;(3)《记》有传奇色彩,富有小说情调,《诗》意蕴深远。《记》以渔人之眼展现桃源,对桃源社会并不了解,《诗》则以诗人之眼光关照桃源,对桃源作深入揭示,表达对桃源的认同与追求。《记》与《诗》为一整体,《记》是缘起,《诗》是本体。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或短语的含义。
落英缤纷()怡然自乐()不复出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1、繁多杂乱;喜悦的样子;再。
2、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3、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答案:不同意。文中“先世避秦时乱”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知,桃花源中的人的衣服应该是秦朝款式,不同于魏晋。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七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便要还家()(2)杂然相许()。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如土石何。
b.具答之投诸渤海之尾。
c.屋舍俨然杂然相许。
d.不复出焉且焉置土石。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
5.内容理解。(4分)。
(1))甲段作者虚构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分)。
答:
(2)乙段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愿望?(2分)。
答:
1.(2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每小题1分)。
2.(2分)(1)通邀,邀请(2)赞同,赞许(每小题1分)。
3.(3分)c。
4.(4分)。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冬夏换季(寒来暑往),(他们)才往返一次。或:一年的时间,(他们才往返一次。
(每小题2分,翻译准确、表连通顺即可)。
5.(4分)。
(1)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平等、和谐生活的愿望。
(2)反映了人们与困难作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每小题2分,意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八
(一)。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词。
(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
(3)或请重法以禁之(4)自是数年之后。
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问所从来,具答之b民之所以为盗者。
c上哂之曰d或请重法以禁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描写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选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明清时代的四大古典名著更是不朽的丰碑请你写出其中的一部作品和作者的名字。
作品《》作者。
4.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一)1.(3)有的人(4)这或此2.b3.(2)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4.赋繁役重,官吏贪求。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九
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共7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属:要:
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3分)。
12.属:类要:同邀,邀请。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1分。
13.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评分标准:(2分)重点词乃、无论翻译正确可得2分,各1分。
1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评分标准:(2分)每句1分,错字不得分。
15.示例: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贫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科学技术发达,社会文明进步。评分标准:(3分)内容合理2分,语言表述1分。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十
林尽水源,便得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词。
(1)悉如外人()。
(2)便要还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咸(皆)。
(2)延。
3.(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4.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的美好生活和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意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十一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选出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__________:。
a.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子)。
b.寻: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寻找)。
c.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d.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代词,代”桃源人’”)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小题2:选出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古今含义差别不大的一项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c.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小题3:选出下列句子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________:。
a.桃花源写了渔人奇,桃林奇,洞口奇,人物奇,结局奇可见这是一个亦真亦幻,虚无缥缈的幻想。
b.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皆叹惋”是因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c.课文以桃花源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d.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写得简单.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篇十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3】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
【小题4】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小题1】c。
【小题2】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译出大意)。
【小题3】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小题4】。
(1)世外桃源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