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如何理解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科学方法应能通过对事物与事情的观察而对事物本质作出判定,并通过联系不断的观察来对这些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知识来自本世纪以来,在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方面。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管理工作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以获得预期效果。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2.组织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如何管理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2)组织文化的特点:a客观性,b个异性,c民族性,d稳定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对计划工作的影响: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计划可以包含的风险程度,决策的重点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对组织工作的影响:可授权给下级管理者的程度,设计工作时对员工自由度的考虑,规范化程度的大小。
对领导工作的影响:运用什么激励技术,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是否要消除一切不一致。
对控制工作的影响:采用何种控制方式,业绩评估时注意什么标准,超过预算时应有怎样的反应。
4)组织文化可能在某特定时间或是某些特定状态是适合的。但随时间与显示条件的改变(国家的竞争,政府管制的改变,快速的经济变迁,创新的科技),这时组织文化是需要适时的做些调整。以下因素回对管理组织文化产生影响:a引人注目的危机,b领导者的转换,c组织处于何种阶段,d组织的年龄,e组织的规模,f现有文化的强度,g次级文化的多寡.不过改变组织文化是很困难的。
这就需要管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化分析:
(1)现有文化的审视:组织的价值如何形成?这些价值的顺序?组织的界限?(2)寻找有价值,被期待的文化,对寻找于所期待的文化进行比较。
(3)别出不在调整范围内而且需要改变的文化价值于维度针对需要调整的因子找出特定的缺点,考虑用特别的方法直接来纠正。
二是对组织提出具体建议:
(1)使潜在的危机更能调整员工成员感知(2)管理阶层应提出新的组织,愿景
(3)创造新的故事,仪式,象征,以取代现有的文化(4)改变遴选员工,社会化的过程,评估及奖赏系统。
3.简述目标制定的过程。
1)内外部环境分析:
a外部环境分析b内部经营条件分析c愿景和追求分析
2)拟定总体目标方案
3)评估各总体目标可行方案并选择决策方案 a限制因素分析b综合效益分析c潜在问题分析 4)总体目标的具体化 5)目标体系的优化
a横向协调b纵向协调c进行综合平衡
4.人员招聘的原则以及团队建设的要点
原则:
1)人员招聘录用以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确立第一基础。
2)人员招聘必须坚持计划性原则,必须制订人员招聘计划来指导员工的招聘工作。
3)人员招聘必须坚持贯彻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充分配合企业各机构、部门的工作需要,为企业提供可靠、及时的人力保障。
4)招聘员工的程序要坚持科学化原则,制订一套科学而实用的操作程序,使招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为企业挑选出高质量的合格人选
要点:企业组织领导应以每个员工的专长为思考点,让位置去匹配员工的特长,并依照员工的优缺点,做机动性调整以扬长避短,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
5.结合下面的案例试论述管理者为什么要授权?
对于管理者而言,授权的意义在于:
1)可使高层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 2)可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效率。
3)可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可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以补救授权者自身才能之不足。
现代企业中的领导人,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身上,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手下人去做,这样,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说,还会被公司的大小事务搞得焦头烂额。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是子贱二世,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6.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等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1)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泰勒
主要特点:a提出工作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 b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成才
c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d管理者和工作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
2)一般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法约尔
基本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
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
3)权变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巴纳德、孔茨等
组织的管理应该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普遍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7.公平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a.公平理论: 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收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
b.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求由高到底可归纳以下5个层级
1)生理需要:是一个人对生存所需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追求
2)安全需要:是指对人身安全,就业保障,工作和生活环节安全,经济保障等的追求。3)社交需要:指人希望获得有一和爱情,得到关心于爱护。
4)尊重需要:指希望自己有稳固的地位,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或为他人所尊重。5)自我实现需要:是促使其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愿望。
c.双因素理论:
1)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1)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 2)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8.常用的激励手段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工作激励:
指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内容,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特点:a工作内容要考虑到员工的特长和爱好b工作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
成果激励:
指在正确评估员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予其合理的奖惩,以保持员工行为的良性循环 特点:a报酬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求 b报酬的多少应于员工的工作业绩挂钩 3)培养教育: 指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增强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能力。
特点:a通过思想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职业道德。
b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9.试用swot分析法分析麻花啤酒面临的环境。
(1)优势s:a.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市内:95%以上;全省:60%以上);b.有一定的生产加工能力;c.分销渠道较为稳定
(2)劣势w:销售队伍不太雄厚,市场没有细分,产品没有特色;
(3)机会o:a.拥有很高的客户群,产品在当地拥有一定影响力;b.绿岛啤酒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
(4)威胁t:来自绿岛啤酒的竞争压力。
10.试分析下面企业该如何选择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总体来看,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忠诚稳定的顾客群和良好的市场声誉,将夕阳红的招牌发扬光大。首先,夕阳红的声誉并非平常餐厅所能获得的,这集中反映了常经理和员工们的成绩和市场 中特定消费人群对御味园的认可,这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它的价值会随着合理的经营成倍增 长。
第二,老年人比年轻人的消费忠诚度更高,年轻人可能会尝试各类餐厅的口味,而老年人则 不同。要知道,开发新客户比维护老客户要花费的成本多的多。
第三,突出特点、寻求差异、避免无谓竞争对餐饮业同样适用,关键在于找准客户口味。目 前餐饮业多数以菜的类别定位,而御味园可以以消费人群定位,逐渐利用家庭般的和谐和温 馨,将定位的消费人群由老年人逐渐引导到中老年人和家庭。在菜的花样、种类和档次上则 可以适当增加。
第四,针对特定消费人群,开发相关的市场策划活动和服务项目。比如:与电视台联合制作 敬老爱老活动、如推出生日餐,吸引客户全家人为老年人过生日、在合适的时间段推出各种 吸引老年客户的项目、送温馨到家特种服务等等。
第五,加大文化气息的引入,悠久文化的引入可以吸引中老年人中消费水平较高的部分,但 是,建议在引入娱乐项目时,不要破坏整个餐厅和谐温馨的气氛,不要变成吵闹的茶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如有疑问,先查课本。参考答案的页码如有不对的,自行找课本相关内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成立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大同思想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精读和泛读结合 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 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
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黑格尔 b马克思
c费尔巴哈 d恩格斯 e亚当·斯密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实用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e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b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e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
a创立唯物史观 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 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 e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 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e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生物进化论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e细胞学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13页)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第7-9页)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第12页)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
绪论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c
5、b
6、c
7、a 8b
9、a
10、a
11、b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bd
3、ade
4、cde
5、ac
6、abcd
7、ab
8、ade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13页,新同)
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旧第7-9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主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旧第12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
一、单项选择题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是()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3、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
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5、一切物主义都坚持()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 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
7、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8、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9、主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
10、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1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1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6、“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7、“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客观规律性 c.普遍联系
d.永恒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1.1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21.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 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22.1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22.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
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6 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本质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空间是()
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时间是()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时间的特点是()
a.间断性
b.不可逆性 c.广延性
d.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
a三维性 b一维性 c可知性 d连续性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相对性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b.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
意识的本质是()
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手脚分工
b.语言产生
c.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
规律是()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b.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d.认识规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b、是不是永恒发展的问题 c、是不是有一个共同本原的问题d、是不是有共同规律的问题
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a.共同的发展规律 b.共同的发展过程 c.共同的本原 d.共同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普遍性 b.物质性c.规律性 d.连续性
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
付环境的活动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c.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唯物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b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变化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5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普通联系规律c.永恒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5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d、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 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58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64.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 72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哲学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总和
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相同的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
a.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b.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 c.谁是必然的谁是偶然的问题
d.谁是真实的谁是虚假的问题 e.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e.自然唯物主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有()
a.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c.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d.不能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过程 e.主张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e.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e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物质观
10.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c.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e.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b.否认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的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e.主张时间和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元论观点的有()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运动观 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
a.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c.事物运动处于某种特殊状态
d.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e.事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时空观 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b.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 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15 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e.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意识观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
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e.人脑的分泌物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重复性
e.偶然性.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的特点是()
a客观性 b有用性 c创造性 d社会历史性 e主观性 下列属于基本实践形式的有()
a 渔民出海捕鱼 b医生看病 c农民进行农作物杂交试验 d医生观察病毒对药物的反应 e旅游
总特征――联系、发展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e.辩证否定的观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定规律e.因果作用规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立统一规律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利害同门,祸福同邻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e.物极必
反,相反相成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直接等同 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表现的有()
a.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b.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
c.好事和坏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总结教训,转败为胜
e.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e.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下列选项中,表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高下相倾,长短相形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祸福相因,难易相成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e.天下无难
事,只怕有心人
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34.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
a.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b.生物界的生存竞争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d.两岸同胞与“台独”势力的对立
e.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
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e、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质量互变规律
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注意分寸
b.掌握火候
c.适可而止
d.因噎废食
e.过犹不及 37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下列命题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
a.积羽沉舟,积腋成裘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e.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
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25-26页,新第26-27页)
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27页,新第28页)。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什么错误观点?
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
6、简述意识的本质。
(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
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旧第46页,新47页)8、16、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第48-49页,新49-50页)
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旧第29-30页,新第30-31页)
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旧第30页,新第31页)
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旧第34-35页,新第35-36页)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旧第36-37页,新第38页)
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6页,新第38页)
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9页,新40页)
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
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旧第38-39页,新第39-40页)
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
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
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教材缺)
第一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c
5、c
6、a
7、b
8、d
9、d
10、b
11、a
12、c
13、d
14、b
15、c16、b 17b 18a
19、d 20、d 21.1、a
21.2、a 22.1、b
22.2 b
23、d
24、a
25、d
26、c 27c28、c
29、a 30、b
31、a
32、c
33、d
34、b
35、b
36、b
37、c
38、a
39、d 40、a
41、d42、c
43、c
44、b
45、c
46、a
47、c
48、c
49、d 50、a
51、c
52、d
53、d
54、a
55、b56、d
57、d
58、b
59、a 60、b 61、b 62、d 63、b 64、b 65、b 66、c 67、d 68、a 69、a70、c 71、c 72、d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d
3、ae
4、ad
5、acd
6、bcd
7、bcde
8、cde
9、acd
10、abe
11、cd
12、abcde
13、bcd
14、abde
15、abde
16、bd
17、abcde
18、ace
19、abcd 20、ad
21、abcd
22、acd
23、acd
24、ab
25、abd
26、cde
27、abde
28、cde
29、abcde 30、abe
31、abc
32、abce 33abc
34、abcd35、abd
36、abce
37、abc
38、abcd
39、bd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参看教材第24页,新第25页)
答:(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第24页,新第25页)
答: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最一般、最普遍的概括。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哲学体系之中,任何哲学都必须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第三,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25-26页,新第26-27页)
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最科学的表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参看教材第27页,新第28页)。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什么错误观点?
答:(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犯错误。相对主义夸大运动,否认静止,抹煞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无条件地讲“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陷入诡辩论。绝对主义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往往表现为教条主义。
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第26页,新27页)
答:第一,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同感觉相似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第三阶段,从动物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第二,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6、简述意识的本质。(参看教材第26页,新27页)
答: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一切观念的东西都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其“原型”,意识的源泉不在人脑,而在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具有主观特征。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是庸俗唯物主义。
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第46页,新47页)
答:规律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持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特点是:第一,客观性。规律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消灭、改变、改造。第二,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第三,稳定性(重复有效性)。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只要条件具备了,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8、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旧第48-49页,新49-50页)
答:(1)意识的能动性或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的创造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四,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和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2)实现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实践,二是必要的物质手段。
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第29-30页)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其特点是:第一,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构成的主体、客体(对象)、手段(工具)和结果等是客观的物质形态。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创造性活动,与一般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有本质区别。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实践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
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第30页)
答:第一,生产实践。生产劳动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实践形式。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处理社会关系最根本的实践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大量社会矛盾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大量的司法活动。第三,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独立出来的实践形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第34-35页)
答:第一,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具体性)等特点。第二,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第36-37页)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其他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第36页)
答: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单方面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第39页)
答:第一,一般寓于个别之中,通过个别体现一般,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如:没有苹果、葡萄、香蕉等个别果实,就没有“水果”这个一般概念。)第二,任何个别都包含一般,表现一般,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如:张三是人,苹果是水果)。第三,任何一般都只能大致地包括一般,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第四,一般、普遍。共性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个别、特殊、个性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任何事物都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
答:(1)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范围、幅度。每一个度有两临界点或关节点,两个关节点之间的范围就是度。每一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度。度是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据,未超出度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2)在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国家建设中,都必须掌握好事物的“度”,讲究“适度”原则。掌握火候、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注意分寸、过犹不及等,讲的都是把握“度”的道理。
四、论述题
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答?(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第一,承认世界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的统一是物质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是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反对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机械统一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是以此为理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也就成为指导我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而不能从原则、本本或主观愿望、主观想象出发。
(4)我国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有过许多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纠正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念和政策,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后只有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
答:(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一方面反对借口尊重础和前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参创造也不能消灭。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另一方面,只有分发挥主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顾客观规律,盲目蛮干。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既要反对急于求成,又要反对消极情绪。
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第38-39页,新第39-40页)
答:(1)矛盾普遍生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是:第一,矛盾的普遍生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第三,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
(2)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掌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关系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
答:(1)这一原理的内容: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第二,质变是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2)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稳步前进,只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反会欲速则不达。当然也要注意克服僵化保守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6分
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
答:(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只有通过否定才能实现;其二,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通过否定,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保留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使之成为新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联系。第三,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属于发展环节,体现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属于联系环节,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因此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辩证否定观的重要意义:第一,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第二,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第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答:(1)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即外部矛盾。(2分)
(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分)
(3)重要意义:第一,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第三,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世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6分)
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教材缺)
(1)内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吸收国外资金,发展我国经济。
(4)我国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努力避免和消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
主义先验论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 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
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b.感性的物质活动 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历史性活动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
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8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 d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
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
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概念-判断-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感觉、知觉、表象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a.概念b.表象
c.知觉 d.感觉
25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直接性 b.主观性c.摹写性 d.抽象性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 28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性
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也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定条件下的实践()
a.都具有客观性
b.都具有能动 c.都具有社会性
d.都具有历史局限性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
a.社会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有用性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a.客观性
b.绝对性 c.全面性 d.相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
实践一认识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
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e.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d.认识是主动的创造过程
e.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 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c.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d.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e.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
wanghulin@ whl555@ 绪论
一、填空
1.园艺植物一般是指果树植物、蔬菜植物和观赏植物;2.园艺植物从生长周期来分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3.我国园艺生产发展历史很悠久,素有‘园林之母’之称.4.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是我国葡萄和瓜的栽培最早的地方.5.园艺学主要分为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和园林工程等学科.二、问答题
1.什么是园艺学? 园艺学:是指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品种选育、生长发育、栽培环境的管理、采后产品的贮藏利用、流通和经营的技术学科。2.园艺生产的作用和意义有那些?
一、园艺生产的作用:(1)人类必需营养物质的来源(2)园艺产品的营养医疗保健功能(3)花卉及园艺植物的美化环境的功能
(4)园艺活动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二、园艺生产的意义:(1)、园艺是农业种植业中主要的经济增长点(2)、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3)、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一、填空
1.蔷薇科的果树有苹果、李、梨、桃等
2.枣属于鼠李科.无花果属于桑科.草莓属于蔷薇科.3.仁果类果树有: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榲桲等 4.核果类果树有:桃、杏、李、梅、樱桃等
5.坚果类果树有: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等 6.浆果类果树有:葡萄、草莓、无花果、石榴等 7.果树按照叶的生长期可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8.果树按照生态学分类可分为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和寒带果树
9.果树按照生长习性分类可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果树
10.十字花科蔬菜有(白菜、甘蓝、萝卜、芥菜((雪里蕻、榨菜、大头菜))、芜菁、油菜、花椰菜、青花菜)油菜、瓢儿菜、辣根、罗汉菜等等 11.茄科有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12.葫芦科有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丝瓜、瓠瓜、南瓜、佛手瓜等 13.伞形科有芹菜、胡萝卜、芫荽等
14..百合科有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石刁柏、金针菜、百合等 15.蔬菜按食用部分的分类根、茎、叶、花、果等五类.16.根莱类有萝卜、胡萝卜、根芥菜(大头莱)、芜菁、芜菁甘蓝等
17.茎菜类有块茎类(马铃薯、菊芋)、根状茎类(藕、姜)、球茎类(慈菇、芋)、鳞茎类如:葱、大蒜.18.花菜类有白菜花(花椰菜)、青菜花、金针菜,朝鲜蓟等
19.果菜类有黄瓜、南瓜、西瓜、甜瓜、冬瓜、瓠瓜、丝瓜、苦瓜
20.蔬菜农业生物学的分类(栽培学分类)1.根菜类2.白菜类3.绿叶菜类4.葱蒜类5.茄果类6.瓜类7.豆类8.薯芋类9.水生蔬菜10.多年生蔬菜11.食用菌类12.芽苗菜类13.野生蔬菜-13类 21.白菜类有白菜、甘蓝、苔菜、芥菜等
22.绿叶菜类有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苋莱、小油菜、蕹菜等 23.葱蒜类有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等 24.茄果类有番茄、茄子、辣椒
25.瓜类有黄瓜、南瓜(中国南瓜、西葫芦、笋瓜)、西瓜、甜瓜、瓠瓜、丝瓜、冬瓜、蛇瓜、苦瓜等.26..多年生蔬菜有金针莱、芦笋(石刁柏)、竹笋、百合等 27食用菌类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等
28.蔬菜按照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五类1.耐寒而适应性广的蔬菜2.耐寒性蔬菜3.半耐寒性蔬菜4.喜温蔬菜5.耐热蔬菜.29..耐寒性蔬菜:菠菜、芹菜、大蒜、芫荽、小白菜等 30.喜温蔬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菜豆等
31.耐热蔬菜:甜瓜、西瓜、南瓜、丝瓜、苦瓜、瓠瓜、豇豆、苋菜等
32.露地观赏植物可分1.一年生花卉2.二年生花卉3.多年生花卉4.水生花卉5.岩生花卉.33.观赏植物根据观赏部位分类可分为1.观花类2.观叶类3.观茎类4.观果类5.观芽类.34.观赏植物根据开花季节来分可分为1.春花类.2.夏花类3.秋花类?4.冬花类
35.观赏植物根据园林用途来分可分为2.盆栽花卉1.花坛花卉3.切花花卉4.庭院花卉.二、问答题
1.新疆主要的果树种类有那些植物学分类分别属于那些科?栽培学分类中分别属于那几类水果?
一、目前新疆栽培的果树和野生果树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石榴科:石榴.2虎耳草科:黑穗醋栗(黑加仑).3.蔷薇科(1).苹果(2).新疆野苹果(3).海棠果(4).白梨(5).新疆梨(6).杏叶梨(7).桃(8).李(9).杏(10).扁桃(11).榅桲(12).草莓.4.桑科(1).无花果(2).果桑(3).黑桑.5.鼠李科(1).枣(2).酸枣.6.葡萄科(1).美洲葡萄(2).欧洲葡萄.7.漆树科阿月浑子.8.核桃科核桃(胡桃).9.茄科枸杞.10.胡颓子科(1)沙枣(2)沙棘
二、果树的栽培学分类果树根据生物特性及栽培管理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落叶果树
1、仁果类:如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榲桲等
2、核果类:如桃、杏、李、梅、樱桃等
3、坚果类:如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椰子等
4、浆果类:葡萄、草莓、无花果、石榴等
5、柿枣类:柿、枣、酸枣等(二)、常绿果树
1、柑果类果树,如橘、柑、柚子、橙、柠檬、枳、黄皮、葡萄柚等.2、.浆果类果树:如杨桃、蒲桃、连雾、人心果、番石榴、番木瓜、费约果等.3、荔枝类果树:包括荔枝、龙眼、韶子等
.4、核果类果树:包括橄榄、油橄榄、杧果、杨梅、余甘子等.5、.坚果类果树:包括腰果、椰子、香榧、巴西坚果、山竹子(莽吉柿)、榴连等.6、荚果类果树:包括酸豆、角豆树、四棱豆、苹婆等.7、聚复果类果树:多果聚合或心皮合成的复果,如树菠萝、面包果、番荔枝、刺番荔枝等.8、草本类果树:香蕉、菠萝等.9、藤本(蔓生)类果树:西番莲、南胡颓子等.2.蔬菜根据农业生态学分类有那几类?(1).耐寒而适应性广的蔬菜:韭菜、金针菜、芦笋等多年生宿根蔬菜(2).耐寒性蔬菜:菠菜、芹菜、大蒜、芫荽、小白菜等
(3).半耐寒性蔬菜:大白菜、甘蓝、莴笋、萝卜、胡萝卜、豌豆、蚕豆、马铃薯等(4).喜温蔬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菜豆等
(5).耐热蔬菜:甜瓜、西瓜、南瓜、丝瓜、苦瓜、瓠瓜、豇豆、苋菜等 3.花卉植物根据生态习性和形态特性分类有那几类? 生态习性:(1)露地观赏植物(2)温室花卉
形态特性:(1).观花类(2).观叶类(3).观茎类(4).观果类(5).观芽类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园艺植物的植物学特征
一、填空
1.园艺植物的根系有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类型.2.园艺植物根的变态主要有肥大的直根(肉质根)、块根、气生根类 3.园艺植物的茎依据生长习性可分为直立茎、半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短缩茎、4.园艺植物地上茎的变态有肉质茎、叶状茎、茎刺、茎卷须.5.园艺植物地下茎的变态有块茎、根状茎、球茎、鳞茎.块茎:如马铃薯
根状茎:如莲藕、生姜、菊芋、鸢尾、玉竹、竹等 球茎:如慈姑、芋和荸荠等 鳞茎:如水仙、百合和洋葱等.6.园艺植物的芽依据芽的性质和构造分:叶芽、花芽
7.园艺植物的芽依据芽的着生位置与发生状态分:顶芽、侧芽(或腋芽)和不定芽.8.桃、葡萄等的芽具有早熟性
9.成枝力是指枝条上的芽萌发后能够抽生成长枝的能力.10.园艺植物的叶片依据构成分为完全叶、不完全叶
11.园艺植物的叶片依据叶柄上着生叶片的数量分:单叶、复叶.12.园艺植物叶的变态类型有叶球、鳞茎、苞叶、叶卷须、叶刺 13.园艺植物的花依据花的形态构成分为完全花、不完全花 14.园艺植物的花依据花的性型来分为单性花、两性花
15.园艺植物花的性型及着生方式有雌雄同花(两性花)、雌雄异花同株(单性花)、雌雄异株 16.园艺植物花的性型属于雌雄同花(两性花):苹果、梨、桃、李、杏、葡萄、蕃茄、辣椒、茄子豆类、白菜、甘蓝等
17.园艺植物花的性型属于雌雄异花同株(单性花):南瓜、西瓜、葫芦、核桃等
18.园艺植物花的性型属于雌雄异株:猕猴桃、银杏、阿月浑子、番木瓜、山葡萄、桑椹、啤酒花、芦笋、菠菜等
19.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聚合果的是杨梅、草莓、黒梅等.20.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复果(聚花果)的是菠萝、无花果等.21.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浆果的是蕃茄、瓜、葡萄、猕猴桃、柿子、香蕉、无花果等 22.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核果的是樱桃、桃、杏、枣、杧果等 23.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仁果的是苹果、梨、山楂、木瓜等
二、名词解释
1.实生根系: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来的根系.2.茎源根系: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由茎上产生的不定根发育而成的根系.3.根蘖根系:由根系产生的不定芽形成的苗木,其根系称为根蘖根系.4.芽的异质性:着生在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由于其形成时期的环境因子及营养状况不同,造成芽在生长势及其他特性上存在差异.5.萌芽力:茎或枝上的芽,次年春季能够萌发的能力.6.成枝力:枝条上的芽萌发后能够抽生成长枝的能力.7.芽的早熟性:当年形成的芽当年就能萌发抽生新梢.8.芽的晚熟性:当年形成的芽在第二年才能萌发生长.9.顶端优势:指生长顶端分生组织或茎尖抑制下部侧芽发育的现象;10.垂直优势:指由于枝或芽的着生方向不同而引起的生长势不同的现象.11.层性:指由于枝条的顶端优势与芽的异质性共同作用,使枝条在树干上形成层状分布的现象.12.聚合果:由一朵花内多个离生雌蕊(或与其它器官一起)共同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杨梅、草莓、黒梅等
13.复果:聚花果;是指由一个花序的许多雌蕊及其他花器官一起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菠萝、无花果等
三、问答题
1.园艺植物根系的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实生根系: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来的根系.采用种子繁殖的园艺植物,如用于果树嫁接的实生砧木苗、大多数蔬菜和花卉.(2).茎源根系: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由茎上产生的不定根发育而成的根系.茎源根系无主根,通常根系教浅、生活力相对较弱.如:采用扦插繁殖的葡萄、无花果、月季、橡皮树等.(由叶片扦插形成的苗木的根系,叶源根系)(3)、根蘖根系:由根系产生的不定芽形成的苗木,其根系称为根蘖根系.如通过分株繁殖:枣、山楂等果树的根系;通过分球繁殖的部分宿根花卉的根系.2..园艺植物的茎依据生长习性分为哪几种,请举例说明.a直立茎:绝大多数木本果树、观赏树木和木本花卉.b半直立茎:如番茄、马铃薯等
c攀缘茎:利用卷须攀缘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瓜类、葡萄、爬山虎等 d缠绕茎:以缠绕他物的方式生长;如菜豆、豇豆、牵牛、紫藤等 e匍匐茎:平铺在地面匍匐生长;如草莓、红薯、常春藤等
f短缩茎:茎的节间短缩;如白菜、甘蓝、葱蒜类及菠菜、萝卜、胡萝卜、生菜营养生长时期的茎.3.园艺植物茎的变态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地下茎的变态(1)块茎:如马铃薯
(2)根状茎:如莲藕、生姜、菊芋、鸢尾、玉竹、竹等(3)球茎:如慈姑、芋和荸荠等(4)鳞茎:如水仙、百合和洋葱等.地上茎的变态:(1)肉质茎:如茎用芥菜(榨菜)、茎用莴苣(莴笋)、球茎甘蓝及仙人掌科的植物.(2)叶状茎:如竹节蓼、假叶树等
(3)茎刺:如蔷薇、月季、山楂和皂荚茎上的刺.(4)茎卷须:如黄瓜和南瓜的茎卷须发生于叶腋,相当于腋芽的位置,而葡萄的茎卷须是由顶芽转变来的.4.果树植物的芽有哪些特性?(1)芽的异质性(2)萌芽力和成枝力(3)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4)芽的潜伏力 第二节园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一、填空
1.苹果和梨的根系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2.园艺植物茎的分枝方式分为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三杈分枝和分蘖.3.园艺植物花芽的类型分为纯花芽和混合芽 4.仁果类,葡萄,柑桔等果树的花芽为混合芽 5.核果类,瓜类等园艺植物的花芽为纯花芽
6.苹果和梨花芽的分化时期多集中在夏季(6-9月)新梢停长--------果实采收前.7.桃和杏花芽的分化时期多集中在夏季(7—9月)果实采收后.8.园艺植物花的授粉方式分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9.果实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分裂数量的多少和细胞体积的大小 10.果实的生长曲线主要表现为单s生长曲线和双s生长曲线 11.香蕉、菠萝等的果实属于单性结实.12.具有异花授粉和异花结实特性的作物,栽培是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品种或植株 13.核果类和仁果类果树一般发生4次落果高峰.14.园艺植物的休眠类型分为自然休眠(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 15.园艺植物根据休眠的器官可分为种子休眠和芽休眠两种.16.果树休眠时低于7.2℃的累积时数称为果树的需寒量.17.在热带苹果之所以不能正常生长是由于休眠所需的需寒量不足.18、、果实中糖类物质有果糖、蔗糖、葡萄糖三种
19、果实中所含的有机酸有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
20、果实中所含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胡萝卜素、茄红素、花青素和黄酮素等
二、名词解释
1.叶片的功能期:指叶片形成平展进行光合作用开始到失去光合作用能力所持续的时间.2.功能叶: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输出光合产物的叶片.3.叶幕:多年生果树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4.花芽分化:指植物顶端分生组织有分化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向分化花芽的生理状态和组织状态的过程.5.异花授粉:通过植株不同花朵之间传粉的授粉方式.6.单性结实:指子房未经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7.自花结实:自花授粉后能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如:多数桃、杏、葡萄、部分李、樱桃等自花结实又称为自交亲和.8.自花能孕:自花结实又能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9.自花不孕:自花结实但不能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
10异花结实:异花授粉后能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或者叫异花亲和)11.隔年结果:果树生产中表现出一年产量高一年产量低的现象,又称为果树的“大小年”.三、问答题
1.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1)、植物种类、品种特性.(2)、土壤条件.(3)、植株的营养状况.(4)、肥水条件.(5)、管理技术措施.2.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条件)有哪些?(1)、植物的种类、品种的遗传特性(2)、植株的营养状况(3)、肥水条件(4)、环境条件 3.花芽分化的调控措施有哪些?(1)、栽培技术措施(2)、环境调控措施(3)、施用生长调节剂 4.园艺植物中开花坐果有几种情况?(1)、单性结实(2)、无融合生殖(3)、自花授粉,自花结实自花能孕(4)、异花授粉,异花结实 5.落花落果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遗传特性.②花芽发育状况不良.③植株营养及生长状况不良.④授粉受精状况不良.⑤病虫害
6.引起果树大小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不良的环境条件, ②、栽培管理不当
另外果树中易形成大小年的树种与花芽分化时期也有关,如苹果花芽分化期在新梢停长及果实膨大期,此时幼果发育与花芽分化存在营养竞争的矛盾.7.控制果树大小年的根本措施主要有哪些?(1)、选择品种(2)、提高树体营养状况(3)、合理修剪(4)、调节开花和挂果数量(大年疏花疏果,小年保花保果)(5)、改善土壤肥水条件 8.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种皮障碍(2)、生理原因:种胚未成熟,须后熟;如冬青的果实(3)、种子内存在抑制发芽的物质,须经低温层积处理.第三节生长发育周期(生命周期)一填空、1.一年生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成株期、开花结果期 2.两年生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3.两年生园艺植物的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盛期和营养休眠期.4.多年生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可分为童期、成年期、衰老期 第四节园艺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填空
1、二年生园艺植物春化的类型有种子春化型和绿体春化型
2、白菜;萝卜等属于种子春化型.3、甘蓝;花椰菜,洋葱,大葱等属于绿体春化型.4、蔬菜作物中抗寒力大小分别是:洋葱、葱、韭菜>菠菜、芹菜、白菜、萝卜>葫芦、黄瓜、南瓜>辣椒、番茄、茄子.5、园艺植物根据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日性植物.6、白菜、甘蓝、萝卜、芥菜、胡萝卜、芹菜、菠菜、莴苣、大葱、大蒜、唐菖蒲等为长日照植物.7、菊花、一品红、扁豆、茼蒿、苋菜等为短日照植物.8、长日照可促进洋葱、大蒜鳞茎的形成;促进草莓匍匐茎的生长.9、短日照可促进马铃薯、芋、菊芋等块茎的形成及萝卜、大丽花的根的膨大;
10、菊花、一品红为短日照,为使其提早开花,可通过用黑布遮光控制日照时数.11、唐菖蒲为长日照,为使其周年开花,可在温室中采用补光措施
12、园艺植物根据需水特性可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和中生植物.13、果树中抗旱力强的是:桃、杏、扁桃、石榴、枣、葡萄
14、蔬菜作物中耗水多根吸水力弱的有:白菜、甘蓝、菠菜、芹菜、黄瓜等
15、蔬菜作物中耗水量少根系吸水力强的有:南瓜、西瓜、甜瓜等
16、园艺植物适宜的土壤条件是: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2%)、酸碱度适中的土壤.17、果树中:葡萄、枣、柿、核桃、石榴等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强.二、名词解释
1、春化现象:指作物(原产高纬度的越冬性二年生植物)在某一生长期(发芽期、幼苗期等)在特定的温度(低温)条件下,可使其提早达到生殖阶段的现象.2、春化处:一般指利用低温对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越冬性二年生长日照植物进行处理,使其提早进入开花结果期.三、问答题
1、控制温度的措施(方法)主要有那些?(1)、土地的选择(2)、地面覆盖(3)、防护设施(4)、防冻剂(果树枝条)(5)、主干涂白 第三章园艺植物的生产技术 第一节园艺植物的繁殖
一、填空
1、园艺植物中;大多数蔬菜、一、二年生花卉、及果树砧木采用实生繁殖.2、园艺植物生产上推广的品种有两种类型:固定品种和杂交一代.3、园艺设施类型主要有:(1)冷床(阳畦)(2)温床(3)塑料拱棚:小、中、大棚(4)温室(5)遮阳网、防虫网
4、园艺植物的种子根据种子经贮藏后的发芽年限可分三类:长命种子、一般寿命种子、短命种子
5、园艺植物种子常规的贮藏方法有自然贮藏、低温干燥贮藏和低温高湿贮藏.6、园艺植物种子的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穴播.7、种子播种深度取决于作物种类、种子大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8、果树嫁接的方法主要有枝接、芽接和根接.9、果树枝接的方法主要有劈接、切接、皮下接、舌接、腹接.10、果树芽接的方法主要有t字形、嵌芽接、方块形芽接.11、果树枝接的时期是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后.接穗芽未萌动时)
12、果树芽接的时期多集中在夏秋季.13、自根繁殖包括: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分株繁殖、组织培养.14、扦插繁殖的方法:①硬枝扦插:②绿枝扦插:③叶插:④叶芽插:⑤根插:
15、压条繁殖的方法:①直立压条:②水平压条:③普通压条:④空中压条:
16、分株繁殖的方法:①根蘖分株法;②匍匐茎或走茎分株法:③吸芽分株法: ④球茎、块茎、根茎分株法:⑤鳞茎分株法:⑥块根分株法:.17、组织培养的方法主要有:茎尖培养、愈伤培养、花粉培养、细胞培养等.二、名词解释
1、实生繁殖:即利用播种植株结实产生种子.2、层积处理:是指在适宜条件下,采用河沙等做基质与中子分层放置贮藏,使种子完成种胚的后熟,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一项措施.3、嫁接繁殖:是指采用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通过嫁接技术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使其成活形成一个新的植株的繁殖方法.4、嫁接苗:通过嫁接培育的苗木,统称为嫁接苗.5、接穗:用来嫁接的枝或芽.6、砧木:承接接穗的植株.7、自根繁殖:是指利用优良品种植株的枝、芽、叶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发生不定根或不定芽而形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自根繁殖的苗木通常叫自根苗.8、扦插繁殖:是指切取植物的枝条、叶片或根,插入基质或土壤中使其生根萌芽抽枝,形成新的植株的方法.9、压条繁殖:是指在枝梢不与母体分离的状态下,将枝梢部分埋入土中或包裹在基质中,使其生根,然后剪离母体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10分株繁殖:又叫分生繁殖;是将植物形成的根蘖、吸芽或营养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分割或分离,从而形成新的植株.三、问答题
1、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有那些?(1).种子的休眠特性(内因)蔷薇科果树,胡桃科和松属的种子(2).种子质量(内因)种子生活力、发芽力、贮藏年限等(3).环境条件①温度②水分③氧气④光照
2、种子播前处理的方法与措施有那些? ①、层积处理②脱蜡处理③破皮处理④浸种处理⑤催芽处理⑥消毒处理⑦包衣处理
3、种子播种的技术有那些? ⑴播种时期⑵播种量⑶播种方式和方法:①撒播②条播③点播(穴播)⑷播种深度⑸播种后管理(苗期管理)
4、嫁接繁殖的特点有那些?(1)可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特性.(2)嫁接苗生长快,开花结实早.(3)提高嫁接苗的抗逆性(抗寒、抗旱、抗病虫、耐涝、耐盐碱等)和适应性.(4)可以使果树和花木树体矮化(矮化砧)或乔化.(5)多数果树砧木可用种子繁殖,嫁接所用的枝或芽数量多;因此繁殖系数高.(6)嫁接苗培育时间长、技术复杂.(7)嫁接苗的寿命比实生苗短.5、嫁接繁殖的主要应用那些方面?(1)大多数的果树苗木的繁殖
(2)木本观赏植株及不能扦插繁殖的观赏植物.(3)可用于对果树、花卉等优良芽变或杂交选育的优良株系的保存(4)可用于瓜类、茄果类蔬菜的防病增产.6、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的因素有那些? ⑴、嫁接亲和力⑵、嫁接的极性⑶、嫁接时期⑷、砧木和接穗的质量⑸、接口湿度与光照⑹、伤流、树胶、单宁物质的影响
7、嫁接的方法有那些? 嫁接的方法主要有枝接、芽接和根接.8、影响自根繁殖成活的因素有那些? ⑴、植物种类和品种
⑵、树龄、枝龄和枝条部位(树龄小、一年生枝、枝条中部易成活)⑶、营养状况(繁殖材料营养充足易形成不定根及不定芽)⑷、极性(扦插时不能倒插)(形态顶端----不定芽;形态极端-----不定根)⑸、温度(扦插及压条时,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⑹、湿度(较高土壤及空气湿度,有利于扦插和压条生根.一般60-80%)⑺、光照(适当遮光有利于扦插生根)⑻、基质(扦插基质的通水透气性、ph值、营养状况)
9、促进扦插和压条生根的方法有那些? ⑴、伤枝处理⑵、黄化处理⑶、浸水处理⑷、药剂处理⑸、加温处理 第三节园艺植物的栽培
一、填空
1、园艺植物的栽植方式分为播种和移植.2、园艺植物灌水的方法地面灌溉:喷灌滴灌渗灌.3、种子播种的时期主要是春播和秋播
4、园艺植物苗木移植的时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5、果树的修剪时期主要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
6、果树休眠期修剪的方法有短剪、回缩、疏剪、长放、曲枝和别枝、开张角度.7、果树的生长季修剪的方法有抹芽除梢、摘心、剪梢、扭梢(枝)、环剥或倒贴皮.8、乔本果树的树冠是由中心干、主枝、侧枝、枝组和辅养枝组成
9、果树的主要树型有主干疏层形-纺锤形树篱形自然开心形-篱架形和棚架形y字形自然圆头形-
10、蔬菜植株调整措施主要有:整枝打杈和摘心摘叶和束叶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压蔓、支架
二、名词解释
1、短剪(短截):将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短剪分为: 轻短剪:剪去枝条的1/4--1/5,剪口留饱满芽.中短剪:剪去枝条的1/3--1/2,剪口留饱满芽.重短剪:剪去枝条的2/3--3/4,剪口留半饱满芽.极重短剪:剪留枝条基部2-3个疪芽.2、疏剪(疏枝):将枝条从基部疏除的修剪.3、缩剪(回缩):剪去多年生大枝的一部分.4、缓放(长放、甩放):对一年生枝条不作任何处理.使其自然生长.三、问答题
1、果树的修剪方法有那些?
一、休眠期(冬季)修剪的方法:(1)短剪(短截)(2)疏剪(疏枝)(3)缩剪(回缩)(4)缓放(长放、甩放)(5)曲枝、别枝(6)开张角度
二、生长期修剪的主要方法:(1)抹芽除梢(2)摘心(3)剪梢(夏季短剪)(4)扭梢(5)环割、倒贴皮
2、蔬菜植株调整的目的与措施有那些?
一、蔬菜的植株调整主要目的:(1)调节营养生长与果实生长的平衡.(2)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3)提高果实重量和品质.(4)减轻病虫害和机械损伤.(5)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c)a.是形成知识的基础 b是数据的基础c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d.具有完全性
3. 管理信息是(a)。a.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 b.客观世界的实际记录
c.数据处理的基础
d.管理者的指令 4.信息化(a)。
a、是推动工业化的动力 b、是工业化的基础 c、代替工业化d、向工业化发展 9.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c)。
a.数据资料中数据的多少来确定的b.数据资料的多少来确定的 c.消除不确定程度来确定的 d.数据资料的可靠程度来确定的
10.信息(c)。a.不是商品
b.是数据
c.是一种资源
d.是消息 11.计算机输入的是(c)。
a.数据,输出的还是数据
b.信息,输出的还是信息 c.数据,输出的是信息
d.信息,输出的是数据
13.信息流是物质流的(c)。a定义 b运动结果 c表现和描述
d假设 14.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c)。
a.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b.管理方法、运筹学和计算机工具 c.系统的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d.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工具15.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d)三级 a.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 b.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 c.厂级、处级、科级
d.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d)。
a.网络系统
b计算机系统
c操作系统
d.人机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
(c)。a.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b.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
c.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d.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5.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业务操作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a)的问题。a.结构化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都有 该题可以改成:决策支持系统解决的问题是(bc)
7.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d)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财务管理b.信息管理c.人力资源管理
d.战略管理
8.(a)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a.组织规模
b.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c.生产过程的特征
d.组织的系统性 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d)难以获得。
a.系统数据
b.系统信息
c.系统人才
d.系统需求 该题可以改成:耗时最长的阶段是(系统分析)14.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b)。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
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 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
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 1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c)。a.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员
b.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能力,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c.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 d.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 18.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b)职能关联在一起。
a.供销和生产
b.供销和财务
c.财务和生产
d.供销和市场
4.下面的系统中,哪一个是实时系统?(b)a办公室自动化系统 b航空订票系统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d.计算机激光排版系统
9.通常唯一识别一个记录的一个或若干个数据项称为(a)。
a.主键
b.副键
c.鉴别键
d.索引项
10.在索引表中,被索引文件每个记录的关键字相对应的是(d)。
a.文件名
b.记录项
c.数据项
d.相应的存储地址
39.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第一范式,即满足(d)。a.每个非码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b.主码属性唯一标志关系中的元组 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
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 53.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数据组织的层次是(d)。
a.数据、记录、文档、数据库
b.数据、记录、文件、数据库 c.数据项、记录、字段、数据库
d.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1、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详细调查所处的阶段是(a)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运行和维护
2、以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作为描述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的图是(c)a.组织结构图 b.数据流程图 c.业务流程图 d.事务流程图
3、逻辑模型设计工作的完成阶段是(a)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运行和维护阶段
4、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b)a.目标
b.可行性报告
c.详细调查方案
d.总体方案
5、反映系统中信息运动规律的图是(b)a.组织机构图 b.数据流程图c.系统结构图 d.业务流程图
6、关于系统分析,以下哪个叙述正确(c)a.企业领导根据系统开发建议书下达系统开发任务 b.系统分析的目标是提出建设系统的物理方案 c.系统分析工作不确定性大,面向组织管理问题
d.系统分析员应比程序员、软件设计师更精通计算机技术
7、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是(a)a.绘制模块结构图 b.系统初步调查
c.可行性研究
d.绘制数据流程图
8、系统分析应收集以下四类信息(a)a.组织、人、工作、环境 b.文件、报表、档案、账本
c.书面、口头、照片、音像 d.文字、数值、声音、图形图像 该题可改为:数据调查收集信息包括(b)
9、u/c矩阵用于(d)a.描述组织机构 b.描述企业过程c.定义数据类 d.定义系统总体结构
10、关于数据流程图,以下不正确的叙述是(d)a.数据流程图描述了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数据联系与处理功能 b.数据流程图适于全面、直观、宏观的描述系统的信息流程
c.数据流程图反映了数据流向、数据加工和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 d.数据流程图反映了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判断与控制条件
12、关于系统开发,正确的叙述是(d)a.要尽早进入物理设计阶段 b.系统分析解决“怎样做”
c.系统设计解决“做什么” d.应遵循“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
13、u/c矩阵描述了什么样的关系(c)a.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b.部门与报表之间的关系
c.企业过程与数据类之间的关系 d.多种数据类之间的关系
14、u/c矩阵在划分了子系统后,各子系统方框外的那些u描述了(a)a.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b.各数据类之间的关系 c.各企业过程之间的关系 d.各加工处理之间的关系
15、关于数据字典,以下哪个叙述不正确(c)a.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成分进行定义上说明 b.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c.数据字典只能手工编写
d.编写数据字典应符合规范
16、系统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系统的(b)
a、详细调查b、逻辑方案c、初步调查d、可行性分析
1、关于goto语句的使用,以下正确的叙述是(d)
a.应绝对禁止 b.应尽量多用c.允许跨越模块转移 d.要主要将转移范围控制在同一控制结构内
2、系统设计阶段的成果是(b)
a.源程序清单 b.系统设计说明书c.系统设计任务书 d.系统使用说明书
3、关于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正确的叙述是(c)
a.注释越多越好b.变量名越简单越好c.源程序应文档化 d.变量应先引用后说明
4、系统设计的工作不包括(b)
a.代码设计 b.程序设计c.输入输出设计 d.数据库设计
5、系统设计的目的是(b)
a.设计系统的逻辑方案 b.将系统的逻辑方案转换成系统的物理方案 c.系统中的程序设计 d.程序流程图的设计
6、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c)
a.联接 b.调用c.耦合 d.凝聚
7、关于系统设计中模块数量的设计,正确的叙述是(c)
a.模块数量越少,系统总成本越低 b模块数量越多,系统总成本越低 c.模块数量越少,接口成本越低 d.模块数量越多,接口成本越低
8、关于模块设计,正确的叙述是(c)
a.模块之间的联系越多越好 b.模块越大越好
c.应有较强的模块独立性 d.每个模块应由多人合作完成
9、我国的邮政编码属于(c)
a.顺序码 b.层次码c.区间码 d.自检码
10、企业产品种类增加后,需要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c)a.程序维护 b.功能维护 c.代码维护 d.设备维护
11、子系统和模块划分的根据有多个,其中把按照工作流程来划分是属于(c)a.按逻辑划分b.按时间划分c.按过程划分d.按功能划分
12、系统开发中,系统的物理设计是(b)阶段的工作。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调查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1、mis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d)工作的标准。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开发
2、bsp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a)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信息系统
b.数据类
c.管理功能
d.系统规划
3、(b)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a.管理流程
b.业务过程
c.系统规划
d.开发方法
3、不是原型法开发系统过程特点的是 d a循环往复的反馈
b.开发周期
c使用灵活
d.整体性强
4、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强调整体性,采用(a)a.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方法 b.先设计物理模型,再确定逻辑模型的方法
c.确定逻辑模型和设计物理模型同时进行的方法
d.确定逻辑模型和设计物理模型的工作无先后顺序约定
5、关于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工作,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b.系统开发的进度与投入的人力成正比
c.信息系统的开发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d.人的因素影响很大
6、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d a.用户参与的原则 b.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c.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 d.自底向上设计,自顶向下实现
7、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先要提供一个原型,再不断完善,原型是(d)a、系统的概念模型b、系统的逻辑模型c、系统的物理模型d、可运行的模型
8、mis建设的复杂性不包括(d)a.建设环境的复杂性 b.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c.建设内容和技术手段的复杂性 d.编写程序和文档的复杂性
9、系统规划的特点是(d)a.结构化程度高 b.面向最终用户c.主要是技术问题 d.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10、管理系统规划,以下哪条叙述正确(d)a.关键成功因素法属于全面调查法 b.企业系统规划法属于重点突破法 c.信息系统的战略主要表达业务控制层的管理需求 d.信息系统应能适应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的变化
12、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不包括(d)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a.制定mis的发展战略 b.确定组织的信息需求,形成mis的总体结构方案 c.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d.确定计算机硬软件的方案
13、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规划方法属于(c)
a.u/c矩阵法 b.关键成功因素法c.战略目标集转化法d.企业系统规划法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练习题答案
一、简述题
1.信息系统
答: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信息
答: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
答:mis(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在于: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地识别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
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的标准。
4.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
答: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对我国各类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一般认为诺兰阶段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是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5.企业流程重组
答: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的含义是对企业经营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的(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radical)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戏剧性(dramatic)的成就。
或者回答为: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从信息的角度,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成为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6.什么是代码?为什么要设计代码?
答: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代码可以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记录、记忆、存储和检索,节省时间和空间,提高处理效率。所以要设计代码。
7.系统切换
答:系统切换指由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过渡。
论述题:
1.信息系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信息系统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早期的mis)和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的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从发展阶段来看,它可分为单项数据处理和综合数据处理两个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is的重要标志。
管理信息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dss)以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的信息为基础,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功能上的延伸。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把数据库处理与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具有管理、辅助决策和预测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ss)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2.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技术系统?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是技术系统。
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无法与它的应用环境分离的,因此,管理信息系统中体现了(涉及)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权力结构。
再者,为获得应用信息系统的最大效益,要扎扎实实地搞好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第三,由于信息系统改变了企业的通讯状况,可能引起企业重组工作流程、重新分工、重新划分职权,重新进行企业的组织设计,甚至过去的服务地点、时间、办公桌相对位置,也都可能作很大的调整。
上述三方面都体现出管理信息系统中包含着重要的企业应用环境的因素,即社会因素,因此,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技术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
答: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4.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答: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5.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答:一般来说,依据信息系统的不同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它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6.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优点。
答: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优点体现在:通过客户机和服务器间功能的合理分布,实现负荷均衡,提高整体性能;减少网络间数据的频繁传输,避免了网络过分拥塞;开放性好,便于扩充新的应用,实现规模优化;可重用性好,维护工作量小、资源可利用性高,整体应用成本低。
7.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的优点。
答:首先,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具有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另外,在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中,server仅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的管理,大量的应用程序都在客户端进行,这样,每个客户都必须安装应用程序和工具,因而,客户端很复杂,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都受到很大影响。在浏览/服务器模式下,web server既是浏览服务器,又是应用服务器,可以运行大量的应用程序,从而使客户端变得很简单。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答: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是合理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人以节省mis投资;明确mis的任务;为将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内容包括mis的目标(mis应实现的功能)、约束(实现mis的环境、条件)及总体结构(由哪些子系统构成八组织的现状(包括软硬件、人员配备及开发费用等八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流程重组等;对影响规划的it发展的预测。
9.为什么说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技术,而且涉及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企业流程与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等紧密相关,因而,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观念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流程的重组(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和组织的重组(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
10.试述我国身份证号中代码的意义,它属于哪种码?
答:我国公民身份证号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中做了明确规定。
第1—6位数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14位数为出生日期代码;第15—17位数为分配顺序代码;第18位为校验码。
我国公民身份证号属于多面码。
11.信息系统的三种切换方法是什么?它们分别适合哪种情况下的系统切换?
答:信息系统的三种切换方法是:直接切换法、试点过渡法。
一般在老的系统已完全无法满足需要或新系统不太复杂的情况下才采用直接切换法。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并行切换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切换方法,在新老系统同时运行期间,可以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校验。
较大、重要性较强的系统的切换,适合使用试点过渡法。
12.购买商品软件的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商品软件以规范模式研制,经过反复调试,得到广泛应用,质量有所保证,购置商品软件方式可加快信息系统的开发进度。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规范模式的软件对组织的变革,尤其对流程由较大的推动力度,这为企业获得成功带来难度,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13.为什么有时不得不采用应用系统软件购置与专门开发并举的集成方式?
答:由于每个组织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也有保持个性的要求,不可能买到能解决所有管理问题的商品软件。为此,必要时不得不采用应用系统软件购置与专门开发并举的集成方式,即对一些管理过程较稳定、模式较统一的功能模块购置商品软件,而对结合具体组织特点的、稳定性较差的或决策难度较大的功能模块则采用专门开发。
14.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答:(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优点: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它的不足是开发过程复杂烦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适用领域:结构化开发方法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2)原型法
优点:贯彻的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它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缺点:由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它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系统。该方法的另一不足是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适用领域:需求不明确或解决方案不明确的信息系统的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最终用户界面的开发,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