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实用15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01 00:00:00    小编:一颗冰栗子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实用15篇)

小编:一颗冰栗子

教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能力。在编写教案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教案是教师根据各种课程标准和要求制定的一种教材编写工具,教案是教学原则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教案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要结合教学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操作性,教案的编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于教师提高编写水平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教材说明:

《海滨小城》是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写景的文章主要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抒发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情感目标:从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学习本课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的方法。

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叙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的词句;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投影、挂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交流课前收集的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并表扬认真收集的同学。

2、激趣:同学们,从我们刚才收集到的资料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海滨很美、景美……)。

3、现在,大家想不想去欣赏更美的海滨小城?

(想)那老师带大家去。(板书课题)。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也可以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二、欣赏画面,激发探究欲望。

1、放录相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想给静态的学习内容注入生命,让其变得鲜活,让学生在欣赏鲜活的景物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自觉形成乐学、会学的学习习惯。)。

三、欣赏语言,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1、个性朗读,自主欣赏,感悟质疑。

(1)读第一遍,把课文读通,并思考:文中描写了哪几处景物,把点明这几处景物的词语画下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并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第二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注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3)读第三遍,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2、合作欣赏,感悟语言的表现力。

把你刚才读的收获在小组中交流,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再讨论,组长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不用紧张,待会儿我们就会读懂的。

(我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感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尝到自主学生的甜头,乐此不疲)。

3、读细赏,再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1)各小组汇报读、思、议的结果。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如画画,朗诵或以小导游的身份。

(2)抓住重点词、句、落实语言训练点,点拨学习方法。

结合语境,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全班讨论、交流。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交流,取长补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消除了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习也更主动、积极、畅所欲言。)。

a、“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镀”来感悟。课件出示相应的景物感受其美。

b、“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红云中。”

引导学生抓住“热闹”“笼罩”来理解。

请同学们想象这情景怎样,请学生描述,出示课件感受。

c、“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指导朗读,感悟。

(3)指导读课文。

a、师范读一段。

b、指名读,分男女读,小组赛读。

(鼓励读得不太好的同学再读读,如“你愿意再读吗?老师相信你行的。”对读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表扬,如“你真棒,让大家感受到了小城的美丽、整洁,谢谢你。”我相信这些关切的话语定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期待,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三维教学融为一体,有机渗透。)。

过渡:海滨小城这么美丽、整洁,谁带大家再去游一游?

四、欣赏技巧再造想象,拓展延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以小导游的形式带大家游,愿意当游客的同学跟在导游后面。

(创设激趣的情景,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要求,“选择你喜欢的……”能让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得到很好的张扬,内心的情感得到自由放飞。)。

五、总结全文,巩固方法。

1、同学们,刚才真了不起啊!未来秀的导游会在我们同学中产生,你们真有悟性啊!很快就会用文中作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空间的变换顺序记叙。

2、同学们,汕头也是一座海滨小城,如何把我们的家乡汕头建设得更美呢?(自由发言)。

(鼓励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巩固了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结合教材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爱美的情感。)。

六、作业。

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家里人听。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够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课文内容以及对比辨析、近义互解等方法理解文中“道别、叮咛、歌韵、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秋天的声音,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声韵美、景色美,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特色,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中的新词,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美。

教法:情境诵读法、迁移引导法。

学法:对比练习法、阅读想象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指名学生发言,从视觉、听觉、感觉等不同角度去了解秋天。)。

是啊,有人喜欢看秋天,看它的五彩斑斓。今天,让我们来听秋天,听秋的声音。

(板书课题)。

谁来读读?(指导朗读,读出停顿,读出静心,读出陶醉,读出号召。)。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诗,读好它就是最美的语文课。

二、学习新课:

1.自己读一读,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每人一节,检查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3.检测朗读:

(1)指名分节朗读。

(2)词语认读检测。

4.分节朗读,读出节奏:

出示第一、二节:

老师也想来读,请你仔细听,这样读好吗?

(老师范读第一节,学生点评,指导学生读好象声词,读出秋天的幽静。学生练读第二节。)。

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两节放在一起读吗?

(引导学生发现诗节语句结构的相似性,第一节写秋风吹树叶,第二节写蟋蟀鸣叫。)。

当你找到了规律,就可以把它读得很好。现在请你在诗中找一找,还有类似的语句吗?

(引导学生发现第三节、第五节、第六节中的近似语句,指导读出节奏和情感。)。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指导读好“暖暖的叮咛”“掠过”“歌吟”。)。

(2)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指导读出排比句的起伏变化。)。

(3)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指导读好“远方”“匆匆”。)。

还有一节,谁能来试着读读?其他同学听听他是怎么读的。

再出示: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5.想象朗读,读出趣味:

听着大家的朗读,我仿佛也走进了作者眼中的秋天里。

(1)出示第一、二节:老师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听,你能看到那幅画吗?

(引导学生想象秋风吹黄叶、蟋蟀擦翅的场景,补充语言训练:黄叶会说什么?蟋蟀会唱什么?)。

(2)我们把诗歌变成了图画,你能把图画变成诗歌吗?

(出示秋雨图和诗歌架构,让学生尝试填空式表达。)。

(3)出示第三小节,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用这样的句子再来说说吗?

(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听到的雨声。)。

(4)试着自己读读,还能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来?和同桌说一说。

(5)组织全班交流,让秋天的美丽个性化呈现。

6.一咏三叹,读好结尾: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声音渐小,秋去秋来。)。

三、小结:

听听,秋的声音——看看,秋的风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配乐朗读1----4节。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四

1.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变化。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3.情感目标: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1课时。

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图,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1、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洒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师小结。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长城和运河。

奇迹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六

(一)、启发谈话。

简介赵州桥(播放赵州桥的图片)。

打开地图,我国东部的川流映入眼帘,对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桥梁,古人有许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技术,汉代的画像砖上刻有为数不少的拱桥图形。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拱券净跨37.37米,桥面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桥梁。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公元14世纪,法国在泰克河上建造过一座拱形桥,但已毁坏,赵州桥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我国古代造桥技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留下了许多杰作,如广西侗乡的风雨桥,又称廊桥;河北程阳的永济桥等等。如今,横跨江河湖海的大桥比比皆是,谱写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崭新一页。

(二)、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标标(自然段)、圈圈(生字)、划划(用直线划出新词,用波浪线划出能回答上述问题的有关词句。)。

2、拼读生字音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初知课文内容(建造年代久远,坚固而且美观。)。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名回答查字典的结果。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记录。一段话中,有些词语或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阅读时,要找出这些词句,想想跟其他词句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段,大家仔细找找这一段的重点词语是哪一句。板书: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3、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经有1300多年了。解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距今1300多年。

设计上的独特:这座桥闻名的另一个原因是设计上的独特,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将会学到。

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练习。

1、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2、预习课文并想想习题1、2的回答。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七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八

1.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新词:

富饶岛屿海防前哨交错五光十色异常高耸低陷。

峡谷绽开蠕动威武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庞大栖息。

重点理解带点的词语。

3.学习把句子的意思写得更具体。

4.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总起分述的记叙特点。懂得“总、分、总”、“并列”“因果”段式分层和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九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照样子写叠词。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扫请生字。

1.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

2.小黑板检查生字、词。

3.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看图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花形可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你能背诵描写春景或物的古诗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们最兴奋的季节。读了《美丽的槐乡》,你已经有了哪些收获?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槐乡之美和槐乡孩子的美丽可爱。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你最喜欢什么呢?自由板块式学习课文(根据学生的选择,学习课文)我们来自由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你读懂了什么?(槐花香气扑鼻)那些词中体会到的?(熏醉、美滋滋、卧在、)。

3.课文那些句子写了槐乡孩子热情好客?

板书:热情好客。

4.指名读。

师:谁知道槐花饭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节里,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槐乡旅游胜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你会怎样招待他们。

6.四人小组讨论。

7.交流。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2.自由读第三小节。

3.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味甜纯朴可爱。

4.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他们纯朴可爱吗?

四、学习第四小节。

师:槐乡的五月是怎么样呢?我们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因为,五月的槐花盛开了,形态可爱,香味诱人,这时候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采花做饭,享受花香,用槐花饭来招待客人,装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总结课文。

槐乡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准备: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人称“诗圣”,他写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小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

板书:花蝶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像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作者运用浅近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喜欢读那一节就读那一节。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词语。

2、指导写字。

四、用词说话。

1、出示词语,请学生朗读。

2、结合课文,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五、朗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纠错。

2、同桌配合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4、小组配合读课文。

5、其他形式朗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夏天里成长》。

板书课题。

二、指名读文。

老师找4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长大?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三、细读课文、仔细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读第二自然段,仔细品味。

(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写了哪几样生物?

(3)作者是如何来写的?他们都有什么变化?

(4)为什么选择这几样的事物来写的?

3、读第三段,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长?

4、读文章的第四段,仔细品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

文章仅仅是告诉我们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长吗?

四、教师小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的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五、作业设计。

感悟文章。

植物人也一样。

动物要赶时候。

夏天是万物山水赶热天。

长大的时期铁轨尽量地。

马路用力量的长。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照样子写叠词。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扫请生字。

1.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

2.小黑板检查生字、词。

3.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看图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花形可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你能背诵描写春景或物的古诗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们最兴奋的季节。读了《美丽的槐乡》,你已经有了哪些收获?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槐乡之美和槐乡孩子的美丽可爱。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你最喜欢什么呢?自由板块式学习课文(根据学生的选择,学习课文)我们来自由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你读懂了什么?(槐花香气扑鼻)那些词中体会到的?(熏醉、美滋滋、卧在、)。

3.课文那些句子写了槐乡孩子热情好客?

板书:热情好客。

4.指名读。

师:谁知道槐花饭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节里,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槐乡旅游胜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你会怎样招待他们。

6.四人小组讨论。

7.交流。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2.自由读第三小节。

3.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味甜纯朴可爱。

4.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他们纯朴可爱吗?

四、学习第四小节。

师:槐乡的五月是怎么样呢?我们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因为,五月的槐花盛开了,形态可爱,香味诱人,这时候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采花做饭,享受花香,用槐花饭来招待客人,装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总结课文。

槐乡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重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设计:

一、导课: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学生边读边想,

天,是这样蓝,

风,是那样轻,

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

长尾巴的蜻蜓,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在这里,学生要明白:花儿会放风筝的原因,写出了花儿和小动物的快乐,抒发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了本诗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春天的美好)。

四、板书设计:

花儿也会放风筝。

天是这样蓝。

风是那样轻。

彩色的蝴蝶。

长尾巴的蝴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美吗?想不想再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会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学生读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想像中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三小节: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让学生合理想像,补充:有的在……。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四小节:

不对,不对,那不是风筝,那是——……让学生进行扩展。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盈:注意中间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2、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准备: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人称“诗圣”,他写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小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

板书:花蝶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像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作者运用浅近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喜欢读那一节就读那一节。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词语。

2、指导写字。

四、用词说话。

1、出示词语,请学生朗读。

2、结合课文,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五、朗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纠错。

2、同桌配合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4、小组配合读课文。

5、其他形式朗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夏天里成长》。

板书课题。

二、指名读文。

老师找4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长大?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三、细读课文、仔细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读第二自然段,仔细品味。

(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写了哪几样生物?

(3)作者是如何来写的?他们都有什么变化?

(4)为什么选择这几样的事物来写的?

3、读第三段,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长?

4、读文章的第四段,仔细品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

文章仅仅是告诉我们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长吗?

四、教师小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的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五、作业设计。

感悟文章。

植物人也一样。

动物要赶时候。

夏天是万物山水赶热天。

长大的时期铁轨尽量地。

马路用力量的长。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5个一类生字,会认2个二类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大意,学习通过换词理解字词的方法。

3、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体会到暑假生活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换词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暑假生活的愉快。

2、有感情朗读诗歌。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以小组为单位,以你们自己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情况。

2.学生汇报。

屈:形声字屈从屈服委屈屈打成招屈指可数。

掘:形声字掘土发掘挖掘。

堆:形声字,堆放堆积堆砌土堆雪堆。

固:固定固然固守固体固执。

加固坚固牢固凝固顽固。

造:形声字,造反造福造化造就造句创造。

3.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

四、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后,把生字再放入到课文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学生看夏日海滩的图片。

二、自由读第一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第二节。

1、先读一读这节诗歌。

2、用换词的方法理解“掘、堆、拾、造”,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3、说说他们在这美丽的海滩上做了什么?

4、你能根据诗中所描述的景色编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吗?

五、齐读诗歌,体会暑假生活的快乐。

六、完成课后练习。

1、做一做。

(1)填词(此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金黄)的海滩(坚固)的城墙。

五彩的(贝壳)快乐的(暑假)。

(2)找朋友。

一轮初升的太阳一条长长的小河。

一段美好的时光一座美丽的假山。

(3)理解词语。

此题已在第二课时完成。

2、讨论。

(1)课文是怎样讲述“暑假是快乐的”?

(2)暑假里,你想做什么?

七、作业:

1、在虚宫格中认真书写5个一类生字。

2、试着把你的暑假生活写成一首小诗歌。

3、把这首诗歌有感情地朗诵给家长听。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三

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神笔“神”在哪里,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

3、能正确快速的朗读课文,并能一边读,一边想,学会思考问题。

4、能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人们做好事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人文目标:培养孩子名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懂得分辨善恶为人们做好事就会受到尊重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揭题。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神笔马良》(教师板书)。神笔“神”在哪里呢?好我们来看一下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指导朗读。教师适当范读,让学生注意语气。

三、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找出哪些段落是描写马良为穷人画画的,哪些段落是描写马良与大官做斗争的。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

引导学生讨论,说说马良是个怎样的人?

(不畏强暴,淳朴善良)。

四、总结课文。

提出问题:马良的笔“神”在哪里?

(马良的神笔能出神入化地画出他想得到的东西。其“神”。就在于马良对待画画有一种执著的精神,他经过刻苦的锻炼才会有那样的结果。

(要学习马良的这种精神,而不是只羡慕那只笔。)。

五、说说如果你有马良那样的一支笔,你会怎样用?

(引导学生用“神笔”来描绘自己的愿望和想象未来美好的生活,或为人们、为社会、为改变环境做更多的事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四

2.揭题。

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

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

5.再读课题。

(二)探究体悟。

1.躲红军。

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

师穿插介绍红军。

(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导朗读。

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

2.找藏胞。

(1)(ppt)指名读。

(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

(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

3.抢春耕。

(1)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

指名读并说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指导朗读。

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

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

(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

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

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4.夸红军。

(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

(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组内练说。

班内交流。

(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

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2.看图感受: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读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五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读后讨论。

(1)“数不清”一词说明什么?(树多)。

(2)省略号表示什么?(树的品种多)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

(3)“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什么?(树占据的面积很大)。

3.读后,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树海)。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

2.指导学习“春天美”。

(1)自读本段。

(2)边读边画出:“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3)找出你认为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体会。

(如:”春天,树木抽中新的枝条……”这句话,“抽出’’比“长出”好,从中体会出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很生动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和下——分句语言的重复。学生可体会“汇成”、“淙淙’,等同语,)。

(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小结本段学习方法:通过读、画、找、析的方法来理解、体会。

3.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

4.集体汇报,重点体会。

(1)“夏天美”: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字用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2)“秋天美”: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用“飞舞”比“飘落”好。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冬天美”: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5.选读你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生练渎、评读)。

总结:

1.从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中,看出什么?(虽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机勃勃、实实在在,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诱人的。)。

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从景美、物美、有价值、有贡献几方面来回答。)。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实用15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