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写总结时,我们可以通过列举事实、提出问题、反思经验等方式来丰富内容。总结范文中可能会涉及不同的领域和经验,可以从中找到共性和启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家风代代传承,于润物细无声中滋润心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很庆幸在健康家风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一家四口,相互扶持,相互包容与理解,在时代的变迁中,坚守着不变的东西,把我们的小家越过越好。
家风是父亲辛勤劳作的“苦”味,坚韧、朴实。父亲是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工作干了近30年了,我们这个家,就是靠他一个个零部件拼接起来的。父亲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他少言寡语,但是干活从没有怨言,对我们几乎没有责骂,这应该就是父爱如山的样子。从我上初中起,为了供养我们姐弟俩,父亲便兼职干起了两份工作,十几年如一日。父亲辛勤劳作的艰苦,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勤劳、坚韧、朴实的人。
家风是母亲勤俭持家的“甜”味,乐观、贤惠。家是《望月怀远》中那不可企及的一轮明月,是《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是《灞上秋居》里的雁群南去,更是母亲身上“甜甜”的味道。年轻时母亲为了我们姐弟俩在工厂做纺织工,艰苦的条件让她留下了很多病根。如今我工作了,家庭的担子小一些了,母亲便把重心更多放到了家庭,无微不至关心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厨房里总有母亲忙碌的身影,一餐餐美食是我们最甜蜜幸福的记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细水长流的日子因为母亲更加有了烟火味。母亲勤俭持家的身影,教会我在未来生活中如何做一个乐观、贤惠的“女主人”。
家风是姐姐学海无涯的“酸”味,勤奋、坚持。这里的姐姐便是“我”本人,人不聪明,总是被弟弟调侃我学习都是靠死记硬背,考上大学、研究生实属幸运。我承认,学习没有找对方向和方法确实挺心酸的,高中三年经历三次大落,不知道流了多少泪,多少次怀疑自己能否上本科,但是没有办法只有咬牙坚持,也许是老天开眼最后上了个二本。研究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备考研究生那年,自习室里的我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用完了上百管笔芯,中指也被磨出了茧。我还是那个我,死记硬背,无数次重复,终于,我收到了985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学习很心酸,但我更明白勤奋和坚持的重要意义。
家风是弟弟古灵精怪的“辣”味,聪明、温暖。弟弟是家里的老幺,备受宠爱,小时候的他便古灵精怪,调皮、贪玩,经常把家里搞得“乌七八糟”,还时不时和我们“顶嘴”。但是他也是咱家最聪明的小孩,学习效率极高,自律性很强,喜欢举一反三,初中成绩一直稳居前三,中考更是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如今成功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中,开始了他人生的新征程。“00后”的弟弟还是一枚小暖男,虽然话不多,但是总是记住家里发生的一切,默默关心着所有家庭成员,让我们倍感温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家庭的“家风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仓廪实”,家风是如此让人珍视,我们一家四口,在良好家风的传承下生活得如此幸福!
2020年10月,我考入了组织部门,成为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启程前往新单位报到的前夕,家人们开了一场小型“围炉夜话”,在祝福和鼓励过后,祖孙三代谈起了咱家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我的家庭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平凡家庭中的“沧海一粟”,生活就像圆桌上的几杯清茶,平淡不失火热,清净不失芬芳,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在“积极地活着”,为工作尽心尽力、为生活脚踏实地,每一天都是那么有意义,而支撑起这一切的,其实正是勤勉敬业的家风。
勤勉敬业,为了更好地生存下来。老人年轻时为了生计,也曾四处奔波,吉林省的长春、双辽、长岭,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保康镇、额伦索克苏木、敖包苏木……都留下了老人辛勤劳动的身影和滴满汗水的足迹。无论身处“爆土狼烟”的矿山、飞沙走石的盐碱地还是人烟稀少的牧场,工作再重再苦再累再陌生,老人都始终如一兢兢业业、辛勤劳作,从未叫半声苦、偷半分懒。老人说:“勤勉敬业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在艰难的日子里,本本分分做人、勤勤恳恳干活、兢兢业业卖力才能维持生计,偷懒耍滑或者撂挑子不干也就是欺骗自己、苦了自己,有啥用呢?”老人是老党员,性格坚韧正直,“做个梦‘咔’就过上好日子了那是不可能的,谁生存容易呢?你得有多少劲使多少劲呀”是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从小就喜欢跟老人“唠嗑”的我受老人影响很深,并不算“聪明过人”的我,一直坚信勤能补拙,在学习和工作中怀着敬畏用心用力,不敢糊弄懈怠。在以职位第一名的总成绩通过公职考试之后的短暂休整期,我坐上了“k7527”次火车,前往科尔沁草原深处重走老人“来时的路”,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哼着蒙古族民歌《正月玛》,走在草滩上,风声回响在耳旁,远处的牧民辛勤地放养着牛羊牲畜、储备着越冬草料、讨论着市场行情,画面太美。不由感慨,勤勉敬业真是一种幸福,“谋生”也可以很充实。
勤勉敬业,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父亲是一名平凡的基层公务员,从“小李”到儿子成了“小李”,勤勉敬业却一如既往。在我小时候,父亲常常加班到很晚,很多周末也都是在单位度过,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忙?”父亲只是淡淡的回答我:“岗位需要我,这是我的职责,你长大了一定会懂的。”现在,我长大了,通过了竞争残酷的公职考试考入了组织部门,成为了一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当我逐渐适应了“面对任务要令行禁止、不打折扣地完成”的加班节奏,当“逐字逐句反复斟酌”成为了一种习惯,当周末一早就蹦起来驱车到“部里”收尾复盘紧急业务成为了一种自觉,当在元旦假期值班不仅没觉得“不得劲儿”反倒乐在其中反而感到很有意义,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那句话。父亲从没有主动标榜自己勤勉敬业,上周末回家,我对父亲说:“我现在能体会到您年轻时状态和干劲了。”父亲仍旧淡淡地说:“其实你们‘小朋友’比我们年轻时候各方面条件好多了,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加班,还喊啥苦啊你。”童年模糊的记忆慢慢浮现在眼前,90年代的基层乡镇,电脑和打印机还不甚普及,很多材料和稿子往往需要手写,有一处语法错误或者思虑不周,整页甚至后续其他页就都得从头再来一遍,所以要慎之又慎,“所见即所得,想改马上改”是一种奢想,此外还须写得一手好字,如果字迹潦草随意,稿子根本没法用。而且在没有网络的年代,根本没有“不懂就问不会就搜”的便利条件,动笔之前必须下大力气把原文和理论悟透吃透,在头脑中对如何运用如何解读如何阐述形成清楚的框架,写出的材料才叫材料,仓促上马、缝缝补补、东拼西凑,大概只能叫剪报吧。90年代,空调尚属奢侈品,暖气也不如现在“火力旺”,通讯工具也只有座机和“bp机”,在冬季严寒堪比东北的“雪窝子”,一旦有加班值班需要,再冷,人也不能离办公室半步,“冷冬数九”身上穿两件棉袄脚上套两双袜子往往都会感到“风呼呼的”,想想现在“进屋脱棉袄都有点热”,我们真的幸福太多,履职尽责的勤勉敬业精神,我要学习的地方也还有太多。
勤勉敬业,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母亲是一名“道德与法制”教师,这门课,在我的学生时代还叫做“思想政治”。孩提时代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周末往往也忙着备课和编刻试卷,还要多留意寄宿在学校宿舍的学生,赶上家中无人的时候,只好把我带到学校,嘱咐我不要添乱。同在学校加班的老师们很喜欢小孩子,数学组的老师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会教我两道数学题算算,英语组的老师加完了班,会教我两个单词“apple”“banana”,如果赶上音乐组的老师值完班,会“露一手”弹唱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时下班路上遇到学生,学生会亲切地喊一声“老师好”。正因如此,小小的我对老师这门职业向往极了,我对母亲说:“长大了我也想当老师,工作和生活每一天都多姿多彩,而且还能在学生们围绕的讲台上侃侃而谈,多有成就感!”母亲严肃地说:“如果你是因为这些才想当一名老师的话,劝你先搞清楚老师的职责所在再说话!教书育人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儿,不是嘻嘻哈哈说说笑笑就能教好学生育好人才的,从你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你就要为学生负责到底了,从讲台下到讲台上只有几步,但就是这几步,我从读师范起到现在走了多少年,每一次、每一步尚都不敢马虎。”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母亲如此严肃甚至严厉。上了中学之后,母亲没有教我所在的班级,但一次偶然的合堂上课机会,我终于听了一次母亲的课,母亲讲课很耐心,语速平稳、娓娓道来,针对重难点知识还会专门细讲精讲,母亲眼袋比较重,但是站上讲台之后,眼睛却格外有神,不带丝毫敷衍和应付的专注讲授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更加认真起来,我在学生时代有点懒,始终觉得记笔记很累,但这堂课我手中的笔一直没停过。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母亲陪我到大学报到,在踏上返途的火车前,母亲对我说:“我的师范母校可能没有这所大学这么多的光环和荣誉,而且以我一名中学教师的知识层次,已无法再对你提出什么建议了,但请你记住不要辜负老师们的四年奉献和对你的培养,放手去闯吧。”四年大学时光虽然短暂,但是每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都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都会让我想到同样勤勉敬业的母亲。今年元旦回家,母亲说要趁着现在理发店人少赶紧去捯饬捯饬头发,不能耽误接着备课,学生要期末考试了。我才发现母亲原本很精神的“自来卷儿”已经开始有白发出现,黑眼圈也越来越重了,让天生就比较深的眼窝更加明显。我说:“妈,别太累了。”母亲笑道:“瞅你这话说的,我离退休还早,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必须干的像样。”母亲写“勤勉敬业”四个字用了三十年,尚且觉得没有写完,我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组工新兵”,更没有任何理由懈怠。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不仅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冀和厚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的爷爷就是一位具有家风传承的人,他的家风,写在毛笔字间、摹在油彩画里、蕴在收藏盒中,也潜移默化间“刻”进我的心里。
爷爷的毛笔字间,书写着正直做人的“准则风”。爷爷的毛笔字写得很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多次获得县里书法比赛的大奖,每逢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很多乡亲都会带着丹纸上门找爷爷写对联。每年寒暑假在爷爷家的时候,他都会教我写毛笔字,一横一竖、一笔一画,手把手教我。有一次我写到一个“君子”的“君”,下面有个“口”字,写得不方不正,爷爷看到后严厉地批评我:“从这个细小的事情看,书法跟做人一样,一定要横平竖直,端端正正,别说是一个‘口’字,一笔一画都得认真去写。”自那以后,我每次下笔前,都会先想一想爷爷的教诲,一撇一捺,也要看个十遍八遍,斜了没有?歪了没有?爷爷的家风,是字里行间的堂堂正正,是正直做人的准则。
爷爷的油彩画里,描摹着乐观向上的“生活风”。爷爷非常喜欢画画,在当老师之前,曾是公社里的宣传干事,经常拎着油彩颜料,到公社的宣传栏手绘黑板报和宣传画。听奶奶讲,家里请木匠做了新饭桌,等涂完漆后,爷爷就拿出自己的画笔和颜料,在饭桌上画满鸡、鸭、鱼、肉。“人啊,都要活在希望中。虽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但是看着饭桌上的‘大鱼大肉’,每顿饭都得多吃几个馒头。”爷爷的话语之间充满了乐观和豁达。后来,日子越过越好了,爷爷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记忆在一点一点消失,话语越来越少,行动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着作画。初升的太阳、执着的向日葵、风沙中的胡杨……一幅幅油彩画,画满了爷爷心中的希望。爷爷的家风,便是对生活的乐观和希望。
爷爷的收藏盒中,蕴藏着朴实无华的“家国风”。自打我记事以来,就知道爷爷有个小盒子,但爷爷从来没有给我看过,我还常调侃爷爷是个“小气鬼”。我读高中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和父亲整理爷爷遗物时,打开了那个收藏盒。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毛主席像章和不同版本的党章,有北京火车站像章,解放牌汽车像章,毛主席74岁诞辰像章。父亲跟我说,其中两个像章是爷爷花了5块钱买的,那时候爷爷一个月的工资也才18块钱,为此一家人那个月没吃饱过饭。盒子的最下面还有一个泛白的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爷爷的入党申请书,字迹已经有点模糊不清,纸张也破旧不堪,但依然叠得整整齐齐。那一刻,我明白了,爷爷的家风,更多的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平凡而又朴实的家国情怀。
如今,爷爷离开我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读完大学、入了党、参加了工作,更读懂了爷爷的“家风秘笈”。虽然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在改变,但爷爷的家风一直陪伴着我,指引着我,上前去。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七十二年风雨同舟,砥砺前行,中华儿女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迈向新时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物质水平的提高,好家风、好家训正在逐渐式微,小公主、小霸王等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犯罪少年等现象也频频发生,更有不少官员因贪腐而落马。诸此种种,都源于对家风敬畏之心的缺失。因此,怀敬畏之心,扬家风正气,对当今这个时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敬畏家风,是对健康家庭理念的树立与传扬。家风是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形成的一种无声教诲。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体现着家庭的素养。如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的意识,他写的《训俭示康》传诵至今,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积德行善,勤俭有为,积极向上等家规家训,渗进我们的传统文化,影响着家风乃至社会风气。因此,树立健康理念,促进家庭和谐,取决于对优良传统家风的敬畏之情。
敬畏家风,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推动与促进。每一个家庭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家风好,才能涵养民风、促进党风,领导干部更要将“正家风”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党员领导干部位高权重,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要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必须视那个部门、那个单位为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好家风、好家规更为重要、更应立好。这样的“家风”“家规”,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党风行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及其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兴衰。所以,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离不开对好家风、好家训的敬畏之心。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不仅仅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风家训家教,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敬畏家风,不仅有助于铸造反腐倡廉的铜墙铁壁,也有助于继承优秀的家庭智慧与理念,更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的力量!
各样“花式碰瓷”、各种“强词霸座”,以及扰民“广场舞”、占道“暴走团”等等,现实生活中,一些上了“岁数”的人做出有违公德、道德、法律,有失公允、公平、公正的行为屡见不鲜,影响着社会文明、和谐,让人愤懑不已。
这些人中,我们不能否认大多在年轻为人父母时,都曾经谆谆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较好地履行了教儿育女的责任,为子女健康成长、成才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曾经作为儿女家庭中的“第一任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曾经的“严父慈母”,儿女眼中真善美、正能量的“化身”如“人设”渐渐崩塌,成为“反面形象”,让子孙“蒙羞”,甚至误导子孙走向“歪门邪道”。
由此,笔者忽然想到,是该大力倡导和推行家庭“反哺式”教育了。
众所周知,反哺,本意是雏鸟长大后,衔食喂母鸟。西晋文学家束皙“嗷嗷林鸟,受哺于子”和北宋文学家苏轼“鸟哺何辞日夜飞”的诗句讲的都是这个意思。通俗地说,反哺就是后辈“哺”于前辈,下一代“哺”于上一代,比喻报答亲恩。
“哺育”与“反哺”都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也应是相互的。当孩子年幼无知时需要父母来喂奶喂饭,进行启蒙教育,谓之“哺育”。由此我们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班主任”,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与习惯养成。很多时候我们能从孩子的言谈举止发现看到父母的影子,看到家庭家教家风。很多成名成功人士之所以功成名就,很大因素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孩子良好的言传身教将受益终身!
凡事都是相互的。家庭的教育也不例外,也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在儿女不懂事时,父母教育起关键作用。而随着儿女渐渐长大、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不断丰富,孩子越来越有个性与主见。而父母渐渐变老,“思想”开始落后、“思维”开始迟钝、“思考”开始简单、“思路”开始变窄,贪占便宜、自私自利、火多气大、我行我素渐渐“暴露”,亟需要子女进行教育的“反哺”。
家庭“反哺式”教育,就是儿女受到更高层次、更加系统的教育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越来越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通过孩子自身的改变,反哺过来影响父母改变。通过反哺式教育能够让“道理”更加浅显易懂、让父母更易接受“顺从”。母子连心,亲情蒂固。对于父母的问题或错误,子女有时怎么“说”都好像不过分,而且说什么能听什么。因为父母明白道理,会通过子女的说教,来反省与改变自身的行为。而如果换作他人,因“三观”不合,“话不投机半句多”,往往都带有很大抵触情绪,会让事情越闹越僵、越闹越大,造成更加被动的局面。这些现实生活中都不鲜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年长父辈,因年龄、生理、心理等原因,曾经的“正气良风”会随时间、环境改变而改变,需要有人“教育”“引导”“扶正”,而这个最佳人选就是“子女”。需要做儿女的不仅要关注父母的身体“冷暖”,还要关心父母的思维和行为变化,对一些文明、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说明利害,及早提醒、及时制止,让长辈尽快知错改错。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作为真正有孝心的“儿女”,让父母吃好穿暖是应该的、必须的。而想方设法进行家庭教育“反哺”,坚持不懈让父母长辈“知过改过”“增长见识”,则是更大意义上的“孝”,因为它能推动社会文明和谐进步,利人利己,利家利国。
家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最放不下的牵挂。和睦的家庭氛围、健康的亲情关系,既是个人的幸福,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对于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家风更是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也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培育良好家风。
近日,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正在热播,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集《严正家风》。为何印象深刻呢?时任四川省广安市委副书记的严春风,对待家人本应既春风拂面又家风严正,然而,一条“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的微信群消息,引起轩然大波。随后,“春风不度监督关”,其家风不正及相关腐败等问题迅速被查实。
如果说,严春风是纵容家人飞扬跋扈的典型,那么,本以为“平安着陆”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茂才,就是“全家齐上阵,贪污父子兵”的代表。看似生活朴素,吃穿不讲究,居住老旧小区,实际却放任两个儿子利用自己的权力圈钱,心安理得地过上优越的生活。
纵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例,不少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往往自身作风与家风相互影响,一方面自身作风不正,一方面也忽略家风建设,错位的权力观,把公权变化作为亲属谋利的私器,错误的亲情观,对子女纵容溺爱,导致子女靠特权获得资源还不以为然,最终不仅领导干部自己身陷囹圄,也给家人带来灾难。
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风家教,彰显的是一个家庭甚至家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操守,体现的是家庭成员待人接物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的谆谆教诲,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殷殷希望,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的克勤克俭,无不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期望,凝结着古人智慧的结晶。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教家风从来不仅仅是某个家庭的事,而是与民风社风、党风政风息息相关。对党员干部来讲,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防腐拒贪的无形“防火墙”,唯有用心用情用力,方能润泽后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党员干部更应该在廉政上严格要求,在实践中以身作则,切实承担起对家风建设的主要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引导子女,教育子女树立遵纪守法、独立自主的良好观念,培养子女爱国爱家、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在成长路上能够给予陪伴关爱,在面对人生抉择时能够指点迷津,在十字路口时能够当头棒喝,真正以好的作风涵养好家风,把好的家风作为“传家宝”,这才是“为之计深远”。
“我要做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恋人也好,夫妻也罢,都应相互平等,彼此尊重,既不飞扬跋扈,也不妄自菲薄。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把规矩挺在前面,不碰底线,不以身试法,更要管好“身边人”,常吹廉洁“枕边风”“耳边风”,防止“后院起火”。同时,告诫家人要警惕“围猎”,为家人划清底线,做到防微杜渐,决不养痈遗患,这才是对“身边人”真正的爱护,才能“根紧触,叶相碰”,真正天长地久。
“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焦裕禄留下“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人生信条,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周永开看似没有“人情味儿”,却将好家风融入子女的血液中……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无不是优秀共产党员优良家风的表现,更是我们党的建设宝贵的财富。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廉洁修身、清正齐家,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惟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摒弃“寒冷的春风”,坚守“严正的家风”,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让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成为党员干部不变底色。
父亲是农民,戴斗笠、穿草鞋,一生都没从泥土中分离开。解放初入党,当干部、跑田坎,从民兵队长开始,到乡文书、大队主任,父亲当了近三十年的村组干部。
父亲从小吓唬我们:不能糟蹋有字的纸,糟蹋有字的纸要变成瞎子!他还说: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有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
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父亲多次唠叨他组织人修建学校的情形。新中国成立初的学校,不是在祠堂里,就是在庙里。我们村以前的学校,就在张家祠堂。后来,当大队主任的父亲,组织人修建了那几间低矮的瓦房。当时用了石块多少挑、木材多少根、石灰多少斤、青瓦多少匹,泥工单价多少、木工单价多少、杂工单价又是多少,父亲说得头头是道。从父亲的话语里,我听出的是对知识的膜拜,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我们的期望。
让人惊讶的是,只读过初小的父亲,居然有一套《康熙字典》。几本薄薄的且已泛黄的线装书,锁在一个木制的小匣子里面。民国六年章福记书局印行的《康熙字典》,石印,竖排,全是繁体字,蚂蚁一样,密密麻麻。“一二子中寻,逢三问丑寅,四划卯辰巳,五划午中分,六划未申问,七划酉中分,八、九归于戌,其余在亥寻。”在字典的封底,父亲用钢笔写着《寻字口诀》。每当注视这些小字,我的眼前就浮现出父亲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查字索义的情景。
说起这套字典的来历,颇有些曲折。“认不了字,你就两眼一抹黑,牛吃南瓜——无法开口!”父亲吃了识字少、文化浅的亏,很想搞一本字典,可是无处可寻。直到一九五八年,听说县城某人有一套《康熙字典》要卖。父亲高兴极了,天不亮就动身,走一两百里的山路赶去。到达时,天已经擦黑,找到卖家,又因带的钱不够,差点没买成。磨了半夜,最后对方答应“分期付款”。来回跑了几趟,花了十多元钱,终于搞到手。要知道,当时的粮食几分钱一斤。这一套书,差不多是一个人一年的口粮。
凭借这套字典,父亲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或为自家或为乡亲,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红纸黑字,很是喜庆。
小时候,父亲说得最多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惜我当时年少无知,多数时候不喜欢听他唠叨。不喜欢课本,嗜课外书: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学,伏尼契的《牛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等,致使中考时名落孙山。后来又复读一年,才考上了中师。但因委培需要五千多元的学费,父亲又东家借、西家凑,把我送进了中师的大门。一次,父亲居然路过邮局,给我寄了十五元钱。要知道,当时正式录取学生的生活补助是每月六十元,当年的粮价是一斤包谷八角钱。我泪眼婆娑,明白了家里无钱可寄、无粮可卖、无处“起方儿”,又怕我饿肚皮的艰难处境。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天气晴好的时候,父亲上山干农活、种庄稼。刚蒙蒙亮就起来,扛起锄头就上山了,风雨无阻,说什么“早晨山上空气好,对身体有益”。我们家的几亩承包地,被他宝贝一样侍弄着。种的是包谷,能收一千多斤,但除去种子、肥料、农药的费用,赚不了几个钱。劝他甭种了,他说:“民以食为天,不种庄稼吃什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直至年越古稀,干不动农活,他才进了城,和我们一起居住。
耄耋之年,父亲仍然惜书如命。他戴上老花镜,从柜子里抱出木匣子,再从里面取出书,《康熙字典》《增广贤文》《古文观止》,甚至还有《劝世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黄河尚有澄清日,岂能人无得运时”,摇头晃脑、旁若无人地念,那样虔诚、那样专注,我听得感慨万千。
就是在患了重病、行动不便时,父亲还在看书。枯槁的手指轻轻拈动书页,嘴里念念有词,已然忘却了全身病痛,忘却了一切荣辱。临终前,父亲说:“那是我的‘传家宝’,你们一定要好好保管,一代一代传下去……”
《康熙字典》《增广贤文》,还有父亲读过的很多书,现在珍藏在书柜中,一个木匣子里。它凝聚着父亲勤俭为本、惜书如命的生命精神,凝聚着父亲耕读传家、德贤继世的良好祝愿。每当翻开他们,我就会想起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高风亮节千家颂,忠孝家风万古传……”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涵养与品行,良好的家风家训,是长辈送给晚辈的一本无形的书,一堂无声的课,却又给予后辈潜移默化的影响,入脑入心,受益一生。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族从普通农家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更是与曾国藩的家风家训、教子之道密切相关。现如今,党员干部也应拿起家风这把“钥匙”,锁好“家门”,约束自己和家人,才能更好奠定廉洁基础。
严于律己,做良好家教的“践行者”。作为家庭中的“主心骨”,党员干部要做好表率,独善其身,当好家风建设的“排头兵”。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底线,在八小时内外都做到不纵私欲、不谋私利,时刻将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做一名让组织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党员干部。要多自我反省,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侥幸心理,是否逾越过纪律红线,是否沉溺于不良诱惑,要常见贤思齐,对标对表先锋模范,以此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微,只有家中的党员干部这根“旗帜”定得住、立得高,家庭这艘“大船”才能行得稳、行得远。
言传身教,做家门关卡的“守门员”。显而易见,光是家庭中的部分成员克己复礼是远远不够的,党员干部应当立好家规,定好家训,形成好家风,做好家庭道德规矩的培育与弘扬,让家人也能自觉约束好自己。一方面,自己要多从古代清廉官吏、名人志士身上学到传统美德和廉政意识,要多向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学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另一方面,要时刻以自己的言行向家人传递这些正确的观念也意识,尤其是处在价值观形成期间的孩子,宣传党的纪律制度,帮助家人认识是非,教育子女辨清善恶,做出正确选择。
积极引导,做家风故事的“说书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有无数先人前辈以优秀的家风家训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他们囊括了家庭教育、社会交往、为官做人、治国理政等各个方面。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政治感,向家人亲友讲好这些故事的内涵,带领家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做到“一大家人”公道正派,坚守道德底线、廉洁底线。同时,党员干部也要做好自家家风家训的培育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发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共同参与家风家训的培育,着力营造廉洁清正的家庭氛围,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
正人先正几,治国先治家,一个国家是由无数小家庭组成的,一位党员干部同时也在家里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而他有多少个角色,就意味着他的“廉洁”有多少个突破口。所以,党员干部必须要先修自身,再拿起家风家训这把“钥匙”锁好“廉洁家门”齐本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凡在家睡觉,即便是在周末,父亲也总是在早上七点准时叫我起床,虽是一件小事,却包含着很多“规矩”。我认为,从这“起床”之事来谈家风再合适不过。
起床要“快”,即要求做事雷厉风行、迅速果断。到了冬日,起床时“缓一缓”“再睡会儿”便成了很多人的常态,但在我家,这是“明令禁止”的。父亲眼里容不下“磨磨蹭蹭”的状态,因此每当听见父亲的起床“号声”,我便只能蹬开被子,迅速起床。“雷厉风行、迅速果断”也成了我家做任何事的一个要求。年幼时虽对此诸多不解,可随着迈入工作岗位、进入社会熔炉,对此也有了新认识。人们常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父亲之所以要求我们“雷厉风行、迅速果断”,就是想让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在干事创业的大浪潮下“先人一步”,而不是因为惰性、拖延而留下遗憾。
被褥要“整”,即要求处事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起床可不是简单的“身体起”,还需要将睡觉“工具”处理好,被褥“整”否,是父亲对我们起床工作的第二项考核指标。若持随意态度,使被褥褶皱、折叠不齐,那么等待我的就是一场“叠被直播教学”。父亲常言道:“时刻记住:细节决定成败!”在我家,事事都逃不开“细节”二字,写字不能潦草、房间务必洁净、脱鞋需摆整齐......父亲说:“一件件生活小事看似无足轻重,却含义颇多,从这一个个细节中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故处事注重细节、一丝不苟十分重要。”
着装要“净”,即要求做人端端正正、清清白白。谈到起床总离不开着装这个话题。在我家,穿衣着装同样有要求,过于褶皱的衣物不可穿、沾有油渍的衣物不可穿、指甲不可留太长......按父亲的话说:“出门在外,给人的直观印象很重要。穿衣着装虽不必昂贵,但要务必干净。这能给人留下好印象,而不是反感的差评。”在父亲眼里,做人就要像穿衣着装一样,着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衣物,做端端正正、清清白白的人物。如今社会诱惑很多,想要取得成功,就要抵住诱惑,在是非面前坚定正确立场,做到“为所当为”,才能在复杂社会中找准属于自己的奋斗方向。
学习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文章,一下子又触动了我那根敏感的思乡神经,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偏远的黄河岸边的河南老家小农村,仿佛回到了年迈的母亲身边。风雨无情,霜雪老人。而今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年事耄耋。母亲的芳华不再,母亲的母爱更深,母亲勤劳简朴的家风伴我成长,并滋润我的一生。
儿时的记忆,没有被风霜磨蚀,没有被岁月尘埋,而是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光亮,愈来愈牢牢地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历久弥新。儿时的我很不懂事,虽然是个男孩子,却也在过年的时候没有出息地跟母亲哭闹着要新棉袄。母亲为了能让我大年初一穿上新棉袄,在微弱的油灯下密密缝制。初一一大早有人来拜年了,我的新棉袄也做完了。那时的我只有欣喜、只有跳跃、只有和小伙伴们穿新衣戏耍的快乐,却不曾想到母亲的辛苦,不曾想到母亲手头的拮据,更没有对母爱深层次的理解。
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只是到了我这一代才“出息”了我这个大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我小时候生活在河南黄河滩头,是母亲把我们三个孩子养大。家境虽然贫困,但母亲以她高远的眼光供孩子们读书。读高中,而且是在县城一中读高中,那不仅是我们一家的骄傲,是我们整个村子里父老乡亲的骄傲,即便是在整个公社也是凤毛麟角,一大新闻。高考前夕,母亲听我说想买一套《数理化丛书》,从箱子底部拿出一个布包,打开一层又一层将里面的钱全部给了我。这钱,我拿在手上,沉沉的、暖暖的,可是我的心里却是酸酸的。这钱,对于我们家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是母亲省吃俭用多年积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
我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每次从学校回家,母亲总是做最好吃的给我带上。在吃饭都成问题的当时,能吃上白面馒头是极大的奢侈,是一种高消费,白面馒头是只有过年才会有的食物。我后来才知道,那用的是母亲避开“节俭大王”爷爷偷偷给我节俭了一年才积攒下来的“细面”。在我的爷爷看来,吃小麦去了皮的精粉“八五面”是有罪过的。我离开村子返校的时候,母亲站在村口挥手送我的那个瞬间,成为我心中永恒的风景。母亲将那个贫穷的小农村的村口,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挥成了一抹七彩的虹。
母亲是个勤勉的人,是个节俭的人,是个吃苦耐劳的人,是个孝敬老人、和睦邻里的人。在穷困的黄河滩头一个人担起养育三个孩子、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还要下田种地,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现在日子好了,吃穿不愁了,但母亲依然秉承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并感染着自己的孩子们。我和弟弟妹妹都在“润物细无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浸润。我不排斥时尚,我不反对新潮,我不讨厌名牌,我也不会把自己装扮成一副穷酸模样。但我崇尚节俭,反对骄奢;崇尚勤勉清廉,反对铺张浪费;崇尚仁爱宽容,反对欺诈霸凌;崇尚勤勉耕耘,相信播种就有收获。清贫、恬淡、勤奋、上进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并将为之坚持一生。
母亲节俭的故事太小太小又太多太多,不胜枚举;母爱宽厚仁慈的情怀感人至深,无从言表。今天,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用笔触及母亲、母爱、家风这个话题,原本积聚在内心的千言万语难以倾诉,而眼泪却一触即发,朦胧了我的双眼……母爱如泉,滋润我的成长!家风似海,涵养我的一生!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有一个家,家风纯朴,家教严整,家道兴盛,家庭幸福。
近日,《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在全国发行。“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倘若家风不良,必将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因此,家风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建好家风受益无穷,应是我们常抓不懈的永恒课题。
激活文化因子,在以理导人中建好家风。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孔子的“诗礼庭训”、诸葛亮的“诫子格言”、范仲淹“自立、读书、清俭、行善”八字家风、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朱子家训》,焦裕禄“焦门家风”等等。这些优秀家风文化是跨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资源,在中华儿女心中根深蒂固,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轨物范世的可贵镜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家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营造了廉洁从政、服务为民的良好社会大环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要努力激活这些家风文化因子,真正把家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以良好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
善讲家风故事,在以情感人中建好家风。家风故事是最好的营养剂。讲好家风故事,能够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从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从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到周恩来“一片菜叶抹碗底”的简朴饮食,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教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小时候母亲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精忠报国”四个字,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是一生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讲好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因此,我们抓好家风建设,要善讲家风故事,将大道理讲成“小故事”,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要注重把家风故事讲出质量、讲出水平,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好的家风故事能涵品养心,能厚德明礼,总能让后辈在迷茫时坚定,在困顿时坚强,是我们干事创业、成事兴业的关键所在。
坚持细照笃行,在以境育人中建好家风。“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要想良好家风春风化雨、温润人心,关键还是身体力行,不仅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传,更要注重立足眼前当下的身教。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头出现时,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围追堵截,而是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帮助家庭成员明辨是非善恶,明确道德责任,纠正偏差行为。要自觉追求健康情趣,努力在家庭中营造向善向好的氛围,在自身的心口如一、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中做好样子、树好标杆,给后辈留下管根本管长远的立身做人、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涵养性情、滋养身心,有力于党员干部专心致志工作。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家风建设上做出表率、当好“主角”,牢记与其“磨破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样子”的道理,正心修身、律己持家,将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步伐中。